议论文开头的八种方法

合集下载

议论文开头八法

议论文开头八法

议论文开头八法短----简洁。

最好五六十字成段。

快——迅捷。

入题要快,最好三言两语就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或议论的话题。

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主张开宗明义。

李涂在《文章精义》里说:“文字起句发意最好。

”总之,要让读者开篇知旨意。

靓——精彩。

即传统文论中所说的“凤头”。

精彩的开头,主要指技巧美,如“设悬念”、“引名言”、“亮靶子”等等。

形式美是内容美的保证,二者相辅相成。

切不可低估文章开头形式美、技巧美的作用,有了这种美,才能先声夺人,吸引他人。

古人云“先规矩而后巧”,好的开头方法要在套用中逐渐掌握。

为了便于记忆,笔者把它凝缩为8个字:点、逆、引、喻、释、对、问、叙。

下边分别运用名家范文和学生佳作略作说明。

好的开头八大方法:(一)点直截了当地点明观点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

《六国论》例: 60年前的今天,鼓舞全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奋起反击日寇入侵的,不是别的,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60年后的今天,鼓舞我们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高歌猛进,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还是中华民族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

由此,我大声疾呼: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这种开头的好处是既简洁平实,便于掌握,又开宗明义,一语破的。

(二)逆先论他端,猛然一转,亮出正论。

例:吝啬,曾被艺术大师巴尔扎克用来形容葛朗台一类人物,世人不愿与之“结缘”。

然而,生活中也有另一种被人不理解而戏称为“吝啬鬼”的人,与之“结缘”的,恰恰是有所作为的人。

例如我国文学泰斗茅盾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吝啬于己”,却“慷慨于人”的人。

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既可巧出新意,又可避免偏颇。

(三)引引名言警句打头。

例:马克•吐温说过,“一只脚踩编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脚上。

这就是宽容。

”《宽容,从这里开始》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加强论述的权威性,先声夺人。

议论文开头法几种的错误开头

议论文开头法几种的错误开头

议论文开头法几种的错误开头一、论证式:开头便开始议论、分析,这样导致开头的作用不明。

如:人生就像一段旅程,成功便是我们所向往的“乌托邦”。

可是成功之路并不是畅通无阻的,他处处潜伏着危机,这条路上的行人必定会受到“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之痛,但只要在坚持一下,成功便会在你“山冲水复疑无路“时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二、含意不明式:运用含蓄的文笔,不知所云②一条路弯曲幽深,荆棘丛生,它的尽头是美丽的花园;另一条路,笔直通达,毫无阻挡,它却通往断崖深渊。

②路是什么?于其本身,路只不过是一条路线;于人,他则意味着人的一生,意味着在人生之路上我们将走向何方。

②论据式:开头不适合出现论据(事实材料),尤其是并列材料的运用,因为开头不担负证明的作用。

如:②古有商鞅变法,开创中国五千年封建文明的先河;今有改革开放,让中国与世界接轨;中有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西有环球航行,是人类挣脱封建神学的枷锁(本段适合下文的论据并列)②郑板桥从临摹名家字帖到力求创新,摸索形成了如竹板的板桥体;詹天佑从“一”字形到“之”字形的创新设计,搭建了一条连接京张的大动脉;袁隆平从挑战传统理论到培育成三系、二系杂交水稻,书写了“东方魔稻”的传奇,这些都告诉我们要奔跑在创新的路上。

(事例排比太多,放在第一段太可惜,因为第一段不起论证作用)四、分段太多式:造成语意不集中,主题不能一下子鲜明的展现在阅卷者面前,给人以拖沓之感。

蓝天的梦,有白云来书写;雄鹰的梦,有蓝天来书写;大海的梦,有波涛来书写;而我们的梦,则由路来引领。

所以让我们踏上属于自己的路,去追寻自己的梦,要知道只要在路上便可继续传奇。

(适合组成一段)五、引子太长式:有的作文开头引用一个实例,但是事例叙事太长,喧宾夺主。

①一个人的不苟言笑,面目冷峻,那叫酷,令人爱慕;所有人在生活中都面无表情,冷着一张脸,那叫麻木不仁,让人窒息。

一个人穿着乞丐服在现代都市里蹦蹦跳跳,那叫追求个性,张扬自我;一大群人都穿上乞丐服进出公共场所,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这个城市再闹饥荒。

高考语文议论文万能开头结尾 精彩开头结尾段落

高考语文议论文万能开头结尾 精彩开头结尾段落

高考语文议论文万能开头结尾精彩开头结尾段落高考语文议论文万能开头结尾精彩开头结尾段落高考季又要到了,高考作文是很多同学十分担心的地方,以下是高考语文议论文万能开头结尾的整理,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帮助。

高考语文议论文万能开头1、排比入题,先声夺人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丽,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

排比,能增加文章气势,朗朗上口,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用来状物,能景象纷呈;用来叙事,能酣畅淋漓;用来说理,能气势磅礴;用来辩论,能排山倒海;用来抒情,能汪洋恣肆。

2、整散交错,灵巧入题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选择最柔和的;若能采来香山红叶,我选择最艳丽的;若能摘下满天星辰,我选择最明亮的。

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是,但我的选择,我相信。

整散句结合,能使句式灵活多变,增添文章旋律感和音韵美,给人一种审美感受。

开头用“月光”—“柔和”、“红叶”—“艳丽”、“星辰”—“明亮”构成铺排,色彩鲜明,有先“色”夺人之妙,兼具音韵之美。

3、引文入题,典雅厚重清代张潮《出梦影》中有言:“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

”当面对大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为知己呢?引用前人文句,顺着引文的文气,巧妙引出话题。

高考语文议论文万能结尾1.培根说:“在智慧提供给整个人生的一切幸福之中,是以获得友谊为重要的。

”青年人如何择友,如何建立和发展友谊,从以上这些前人的事迹,也许可供借鉴。

2.总之,人们的才能主要是由勤奋努力学习得来的。

所以牛顿说:“天才就是思想的耐心。

”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门捷列夫说:“终身努力便是天才。

”高尔基说:“天才就是劳动。

”古人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也是说的一个道理。

3.马克思终身好学不倦,为了写《资本论》,花了四十年的功夫阅读资料和摘写笔记。

议论文入题十种方式

议论文入题十种方式

议论文入题十种方式论证方法,即使是议论性散文或散文式议论文也必须遵循议论文的基本写法。

为了规范议论文的思路,并追求最好的艺术效果,议论文在开头就要呈现异彩。

即点明观点又要引人入胜,不落俗套,让阅卷老师读来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下面介绍一些议论文(议论性散文)的入题方法,便于学生发挥个性,展现才华。

一.直接引论法开篇直接点明观点,表明的立场。

例1:《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的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总领下文,过渡自然)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就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

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胜者在对往昔的审视中找到了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

【点评】本文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审题准确,入题快捷。

文章一开头就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更需要理性的引导‛,立意较高针对现实,有时代气息,论证过程中引材料恰当,紧紧围绕观点展开。

突出优点就是点题不绕弯子,由材料直接入题。

例2:《找准位置,绽放光彩》:生命的玄机是找到自己的位置,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紧扣中心观点)找准位置,需要认清自我,审视自我,用一颗平静的心聆听自我价值的呼唤,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例3:《谈追求》人的一生要有追求,没有追求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没有追求的人是无所作为的。

我们中学生,担负着祖国的未来,更应有所追求。

例4:《多难兴邦》温家宝总理在四川地震灾区的学校郑重地写下了四个大字‚多难兴邦‛,这四个字深深地镌刻在我们心里。

……例5:《不要轻易说‘不’》人是脆弱的,经历太多的风浪,总有一天会慢慢枯萎,但千万不要轻易对生命说‚不‛,因为我们内心里潜在着的,还有一种精神的力量,它支撑着我们在荒野中踽踽前行。

议论文开头的十种方法

议论文开头的十种方法

一.直接引论法提示语:“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

世间万物自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开篇直接点明观点,表明的立场。

例1:《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的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总领下文,过渡自然)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就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

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胜者在对往昔的审视中找到了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

……点评:本文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审题准确,入题快捷。

文章一开头就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更需要理性的引导”,立意较高针对现实,有时代气息,论证过程中引材料恰当,紧紧围绕观点展开。

突出优点就是点题不绕弯子,由材料直接入题。

例2:《找准位置,绽放光彩》: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

世间万物自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生命的玄机是找到自己的位置,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排比,列举四种具有审美意义的典型意向,并紧扣中心观点)找准位置,需要认清自我,审视自我,用一颗平静的心聆听自我价值的呼唤,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例3:《谈追求》人的一生要有追求,没有追求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没有追求的人是无所作为的。

我们中学生,担负着祖国的未来,更应有所追求。

例4:《多难兴邦》温家宝总理在四川地震灾区的学校郑重地写下了四个大字“多难兴邦”,这四个字深深地镌刻在我们心里。

……例5:《不要轻易说‘不’》(2008年广东)人是脆弱的,经历太多的风浪,总有一天会慢慢枯萎,但千万不要轻易对生命说“不”,因为我们内心里潜在着的,还有一种精神的力量,它支撑着我们在荒野中踽踽前行。

二.设问引用法提示语:“你会因喜爱被过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林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吗?你会因介意林黛玉‘使性子’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以设问开篇引题,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高考议论文开头的方法

高考议论文开头的方法

一.开门见山法。

这是采用率最高的一种方法。

即在文章的一开头就与全文的中心论点保持一致方向,不是亮出观点,就是导出观点。

如,“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

其理由如下:……”(《改造我们的学习》)本文用一句话,开门见山,既提出了问题,又表明了中心论点,简明明了。

二.欲进先退法。

即在议论与传统观点相对的观点时,为了不致引起读者的误解,文章开头先肯定传统观点(退),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见解(进)。

例如,“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确实有道理。

但是,反过来说,成功乃失败之母,在某种情况下,此话也讲得通。

”这种开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有新意,自然有吸引力。

三.设喻开篇法。

在文章开头先叙述一个故事、一则寓言,或者一段笑话作为譬喻,然后从譬喻中引出总结的中心论点。

如,“《笑林》上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个人走路时不小心跌了跤,爬起来走了几步,又摔了一跤。

于是他懊恼不已,‘早知还要摔跤,当初何必怕起来呢’这样,他坐在路上再也不起来了。

这个人是可笑的,他的可笑之处在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如果每个人都像他一样,新生事物就不可能出现,社会就不可能向前发展。

“(《跌跤与摔跤》)一个可笑的故事放与开头一下子吸引了读者,又形象生动,文章的意趣顿生。

四.引用名言法。

在作文开头就直接引用一句名言警句或成语等,并且用这句话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如,”鲁迅先生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他的话很有道理,对我们很有启发性。

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上,我们都应该牢记这句至理名言。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文章开头所引用的鲁迅名言是全文的中心论点,贴题,集中,统领全文内容。

五.设问开篇法。

就是在文章开头,先就要议论的问题提出疑问,然后在回答问题中提出自己的观点。

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作为90年代的青年,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美?什么样的美才市真正的美呢?繁华似锦的春天,碧绿如茵的草坪……这是大自然的美,它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陶冶我们的情操,自然美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环境美的一部分,但并非最主要的美。

议论文的开头方法

议论文的开头方法

议论文的开头方法议论文的开头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引导他们进入你的论点。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开头方法。

一、引用法:通过引用名言或有趣的事实来开始你的议论文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这样做可以吸引读者的兴趣并引领他们进入你要讨论的主题。

例如,你可以引用一句与你的主题相关的名言或者提供一个令人震惊的统计数据来引起读者的思考。

二、故事法:使用一个生动的故事或事例来开头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通过讲述一个具有情感共鸣的故事,你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并引导他们进入你要阐述的观点。

这种开头方法使得你的文章更具有亲和力和可读性。

三、问题法:引入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来开始你的议论文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并激发他们思考。

通过提出一个问题,你可以在你的文章中回答这个问题,并在全文中为你的观点提供论据。

四、背景法:你可以通过提供背景信息来开始你的议论文。

这样做可以帮助读者对你要讨论的主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你可以提供相关的历史背景、定义或者相关的研究来引导读者进入你的论点。

五、观点法:直接陈述你的观点也是一个常见的开头方法。

通过明确表达你的立场,你可以立即引导读者了解你的主张,并在全文中提供支持和论据。

无论你选择哪种开头方法,都要注意以下几点:1. 吸引读者:开头的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确保你的开头有足够的吸引力,以使读者想要继续阅读下去。

2. 直接明确你的立场:在开头部分明确陈述你的观点,以帮助读者了解你的立场。

3. 略微提供一些背景信息:在开头部分提供一些背景信息,帮助读者了解你的主题。

4. 简明扼要:开头应该简明扼要,不要太冗长。

保持言简意赅,并直接引导读者进入你要讨论的主题。

总之,议论文的开头方法是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关键。

通过使用引用、故事、问题、背景信息或直接陈述观点等方法,你可以很好地引导读者进入你的论点并保持读者的兴趣。

议论文评讲开头教学

议论文评讲开头教学

4.水沾染污垢,自己也变得浑浊。
人则应保持自身纯洁,出淤泥而不染。
5.抽刀断水水更流。水是柔韧的代表,婉 转地折败了刚硬。
人不必处处逞强,柔可以克刚,平和低调或
6.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事物具有两面性,要善于趋利避害。
7.水往低处流。
人要永远保有谦逊的态度,才能融入社会大舞台。
8.舟行水上。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志者当不断进 取,做时代的弄潮儿。 9.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有志者应惜时如金。 常学习,才有源头活水,才能
简洁是明朗的保证。 最好字数在50--150字之间。
四、掌握议论文几种常见
开头的方法
一、开门见山法——点穿主题
这是采用率最高的一种方法。即在文章的 一开头就与全文的中心论点保持一致方向,不 是亮出观点,就是导出观点。
1、时代让竞争成为一个沉重
的话题,但我们可以用双赢的智 慧削去竞争的锋芒,微笑竞争, 携手同行。(《携手同行——双 赢的智慧》)
本次作文出现最多的问题 讨论以下文段的优劣
开头一 • 有子曰:“天下柔者,莫 过于水”。诚然,水确实 有过这一面。但,自古就 有“水滴石穿”一说。 (题目《水》b6某同学)
开头二
• 题目:时间如水 • 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日月如梭, 岁月不饶人,这句名言是为了告 诫我们,时间如水般的流动,一 旦浪费了一滴水,就再也回不来 了,时间也如此。(b6某同学)
• 采用开门见山的开头应注意的问题:
(1)要引领全文主题; (2)必须精练。

这种开头的好处是既简洁平实, 便于掌握,又开宗明义,一语破的, 让急于知道你的文章是否符合题意的 阅卷教师吃一颗“定心丸”。
二、排比入题法——声势夺人 排比,就是在文章开头使用句式整 齐的句子铺陈排比,渲染造势的一种 开头方法。 议论文运用这种方法一般能形成 一种浩浩的气势,使文章饱含深情, 淋漓酣畅,使人信服,同时又能使语 言如珍珠美玉,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让文章有文采,表现个人的才气,飞 扬出一道亮丽的风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开头的八种方法议论文开头的八种方法(一)开门见山法。

这是采用率最高的一种方法。

即在文章的一开头就与全文的中心论点保持一致方向,不是亮出观点,就是导出观点。

例一:育民小学举办游泳训练班,用科学理论指导学生进行游泳训练,取得显著成绩。

这,又一次极好地证明了理论对实践有指导意义这个真理。

例二:60年前的今天,鼓舞全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奋起反击日寇入侵的,不是别的,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60年后的今天,鼓舞我们在“四化”道路上高歌猛进,凭实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还是中华民族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

由此,我大声疾呼: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例三:中学六年的学习生活,给了我许多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其中之一是:失败后要不怕失败,正视失败,不懈努力,才可反败为胜。

这种开头的好处是既简洁平实,便于掌握,又开宗明义,一语破的。

例四:社会的发展(人的情感需求)呼唤我们拆除心墙。

例五:拆除心墙要有(讲究、寻求)正确的方法。

(二)欲进先退法。

即在议论与传统观点相对的观点时,为了不致引起读者的误解,文章开头先肯定传统观点(退),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见解(进)。

例一:我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的确如此。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如果没有科学的、正确的理论作指导,那我们的行动将是盲目,就不能称之为实践。

例二:吝啬,曾被艺术大师巴尔扎克用来形容葛朗台一类人物,世人不愿与之“结缘”。

然而,生活中也有另一种被人不理解而戏称为“吝啬鬼”的人,与之“结缘”的,恰恰是有所作为的人。

例如我国文学泰斗茅盾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吝啬于己”,即“慷慨于人”的人。

例三:小姑娘一句“每朵花下面都有刺”的话,使我陷入了沉思。

是的,“每朵花下都有刺。

”人生,那是无与伦比的生命之花。

但人生又无时无地不存在着烦恼,正如那花下的根尖刺。

但有刺又何尝不是好事呢?对花来说,刺是它的保护神,使花得以防御外界的侵害。

对人来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苦去才会甘来。

这种开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有吸引力。

既有新意,又可避免偏颇。

(三)故事开篇法。

在文章开头先叙述一个故事、一则寓言,或者一段笑话,然后从中引出中心论点。

1、略述式。

据说,著名的歌唱家郭兰英向画家李苦禅请教:“什么字最难写?”李老回答说:“‘一’字最难写。

”初一听,真不解其义,然而,细细一想,却觉得含义深邃——那就是世间最简单的事情,往往是最难做到的。

(《“一”字最难写的联想》)这段开头,简述一个材料,然后由此得出论点,简单明了。

英国哲学家罗素来中国讲学的时候,给听讲的莘莘学子出了一道题:2+2=? 一时间,全场寂静,满座哑然。

其实,这本是一道连小学生也能回答的问题,但听众们万料不到答案会如此简单,所以竟无一人作答。

人们迷信权威,往往丧失自我主张,肩膀上要长着自己的脑袋,放开眼光,运用脑髓,自己来想。

一个可笑的故事放与开头一下子吸引了读者,又形象生动,文章的意趣顿生。

2、简析式。

闲谈中听见有人这样批评一些能言善辩的同学:“一个中学生高谈阔论、鼓唇弄舌像个啥样子?”言外之义,能言善辩、口齿伶俐的同学都是“华而不实”,该贴上“嘴尖皮厚腹中空”的标签了。

在他们的眼里,只有那些将自己埋入书山题海、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才能得到“稳重”、“塌实”的美称,他们才是我们当代中学生应有的形象。

这纯粹是一种误解和偏见。

(《能言善辩》)此开头在列举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后,进行简要的评述,然后再提出论点,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3、引申式。

在文章的开头叙述一个故事或一个事实,然后通过联想引申,得出论点。

这样的开头往往因为从材料中引申出论点,立意也就很深了。

如: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1915年,一批欧洲传教士在大洋洲极北处建立了一个传教站。

在其不远处,有一个原始部落,他们还使用着磨制石斧。

于是,传教士送给土著人大批短柄钢斧,旨在提高土著人的生产效益。

结果却大出所料,那些钢斧只是增加了土著人的睡眠时间。

乍一听,这像是个笑话,细一想,却觉得这里面隐含着一个需要人们正确认识的关系,即生产力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没有较高素质的生产者,即使有先进的生产资料,也不会有发达的生产力。

(《提高素质不容忽视》)(四)引用名言法。

在作文开头就直接引用一句名言警句或成语等,并且用这句话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例一:伟大导师列宁曾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翻开中国的近代史,的确如此。

例二:“我用咖啡匙子量走了我的生命。

”这是美国诗人艾略特早期诗作中的名言。

用它描摹某些习惯的恶毒,这是很恰当的。

有些习惯实际就是积久的惰性,它不啻于民众的鸦片。

例三:宋代理学家朱熹曾有这样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子讲的是他的读书体验。

拿来一本书,作者的观点、思想一目了然,这就是所谓“清如许”,作者平时不停地读书、思考、探究,这就是所谓“活水来”。

没有“活水来”就没有“清如许”,所以,一定要“搞活”。

世事皆如此。

……例四:鲁迅先生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他的话很有道理,对我们很有启发性。

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上,我们都应该牢记这句至理名言。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加强论述的权威性,先声夺人。

(五)设问开篇法。

就是在文章开头,先就要议论的问题提出疑问,然后在回答问题中提出自己的观点。

例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作为90年代的青年,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美?什么样的美才市真正的美呢?繁华似锦的春天,碧绿如茵的草坪……这是大自然的美,它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陶冶我们的情操,自然美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环境美的一部分,但并非最主要的美。

那么,什么才市我们应该追求的美呢?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

’人们生活中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心灵,美的生活方式,这才识我们所追求的最主要的美。

”(《青年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美?》例一:也许是大事引人注目的原因吧,一般地说,人们都十分重视大事而往往忽略了小事。

小事是不是就可以轻视呢?我以为小事切不可小视。

采用设问,引起读者注意,然后自问自答,在释疑中自然推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六)解释概念法。

与文章开头,就将标题或相关概念的含义解释一下,从而明确全文的中心论点。

例一:如果说雏鹰腾飞苍穹要经历风雨的洗礼,那么搏击长空的意气,就是它那犀利的双眼;如果说骏马奔驰于旷野要经历千万里奔跑的锤炼,那么以奔腾万里为夙愿的意气,就是助其翻越千山万水的铁蹄;人,欲傲立于世,成为一代豪杰,立一世伟业,那么舍我其谁、勇战八方的意气,就是其成功的基石。

例二:我国字很早以前就有‘自强’一词了。

《易经.上乾》说:‘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就是自己努力向上。

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应具备的品质是:既不要自卑,也不要自负,而要自强。

(《自强.自负.自卑》)例三: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不同的人对待相同的事物,分别有各自不同的观点,但这些观点又都各有各的道理。

在当今改革开放加大步伐的大潮中,怎样才能做到各抒己见,形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呢?例四:意气,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激烈……人要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一个人不能没有意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例五:尼罗河源于东非的峻岭,亚马孙河从安第斯山一路奔涌向下,长江更是念青唐古拉山上一种至高至远的流淌。

但凡大河,都有一个高高的源头。

“源远流长”,高远的源头便是奔流不息的保证。

于自然如此,于人亦然。

而这个“源”,就是我们对生命的信仰。

《源》文章开头准确解释概念,给人印象清晰明确。

(七)比喻导入法。

有时候,感情是一剂善变的药,容在爱人的酒杯里,苦涩里也终能品出甘润;有时候,是一把双刃剑,握在敌人的手里,纵使轻轻挥下,也觉得伤痕累累。

朋友,铁血的的男儿也有情,沙场的将士也有泪。

感情支配着心灵,左右着灵魂,可是小心啊,切勿让它变幻了你评判的目光。

〈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2003)析:先将感情比作“善变的药”“双刃剑”,而“苦涩”和“甘润”、“轻轻挥下”和“伤痕累累”两组矛盾很形象地论证感情“变幻了你评判的目光”。

用比喻开头,尤其是里一连串比喻句开头,新颖别致优美,给读者以享受。

它是精雕细琢的产物,所以在高考作文这样的“急就章”里,就更显得难能可贵。

(八)类比联想导入法。

蓝天、白云,苍鹰展翅飞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我们惊叹于苍鹰那和谐自在的飞翔时,是否想到它那双强有力的翅膀呢?没有翅膀,苍鹰永远飞不起来。

人是智慧的动物,他的心灵长着一对翅膀,凭着那对翅膀,穿梭在茫茫的人海中,不至于迷茫,不至于失望,也不至于众叛亲离,在漫漫的人生路途中,寻找生命的真谛,那双翅膀便是诚信。

……我没有看见过断翅的鸟儿在天空中飞翔,我也不相信失去诚信的人能够辉煌灿烂。

〈折断的翅膀〉析:由此及彼,从苍鹰的翅膀联想到人类诚信这一“翅膀”,不仅赋抽象以形象,更是突出“诚信”的不可或缺。

顺着这一思路,最后一句“我没有看见过断翅的鸟儿在天空中飞翔,我也不相信失去诚信的人能够辉煌灿烂”。

也是类比联想,从否定的角度推论人类不能丢失“诚信”。

很醒目,很有警策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