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
(整理)纪念林肯诞辰200周年

2009.02.13奥巴马总统在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全文)2月12日,奥巴马总统出席在华盛顿国会山举行的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发表讲话。
以下是讲话全文,由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IIP)翻译。
(全文开始)白宫新闻秘书办公室2009年2月12日巴拉克·奥巴马总统的讲话纪念林肯诞辰200周年美国国会山华盛顿特区(讲话文字预备稿)我荣幸地站在这里──这是林肯为国效劳的地方,是他宣誓就职的地方,也是他所拯救的国家向他作最后告别的地方。
在我们纪念我国第16任总统诞辰200周年之际,我不能说我对他的生平和业绩的了解像今天多位演讲者那样深入,但我能说我对这位伟人怀有特殊的感激之情,我个人的历程,以及整个美国的历程,在很多方面要归功于他。
我们在国会山举行这次纪念活动恰如其分。
这座建筑与这位永垂不朽的总统的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由能工巧匠以及移民和奴隶建成──正是在这座圆型大厅内,北方军士兵得到临时医院的救治;正是在下面的地下室里烘烤的面包让他们获得体力;正是今天的参议院和众议院议事大厅,成为了他们夜晚宿营和白天偶尔休息之地。
这些士兵当年看到的这座建筑与我们今天看到的截然不同。
因为这座建筑一直到南北战争结束时都还没有完工。
建造这座圆顶大厦的劳工每天上工时不知他们明日是否还再来;不知他们所用的金属梁架是否会被征为军用物资,熔制子弹。
但时间一天天过去,没有人命令他们停工,他们一直在上工,一直在建造。
当林肯总统后来得到汇报,得知大量钢铁被用在这项工程上时,他给与了这样一个简洁明了的答复:此乃物尽其用。
他认为,应当让美国人民知道,即使在战争时期,建设也要继续;即使在国家自身疑虑重重时,它的前途也正在受到保障;当很久以后的一天枪声平息时,国会大厦将巍然屹立,其顶端矗立的自由雕像成为仍在愈合中的国家团结统一的象征。
今天令我深省的正是这种团结意识,这种即使在我国四分五裂时仍能展望一个共同前景的能力。
美国官民比例

美国官民比例美国的官民比例及其它当代中国的官民比例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诟病。
论者从纵横比较的角度指出,当代中国官民比例之高举世罕见。
尽管统计资料的来源各不相同,但官民比例的数字大致差不离,如从纵向看,我国官民比例在汉代是1:7948人,唐代是1:3927人,明代是1:2299人,清代是1:911人,1949年是1:294人(一说是1:600人),而今天是1:30人(一说是1:28人),有个别地方甚至达到了空前的1:9人(如陕西省黄龙县是9个农民供养1个干部);从横向上看,1999年中国的官员比例是1:30人,印尼是1:98人,日本是1:150人,法国是1:164人,美国是1:187人。
更为关键的是,为支付众多官员的工资以及日常的行政管理费,政府财政不堪重负,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社会的基层政府是典型的“吃饭型财政”,其中行政管理费及工资支出占到了当地财政收入的80%~90%,政府没有什么余钱去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让人担忧的是,官员队伍的庞大以及各种腐败现象的增多一方面导致了政府机构膨胀、职能转换困难、政府财政支出有增无减,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剧了“官本位”现象,许多人对当官、做公务员趋之若骛,是所谓“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精简机构与人员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论者言之凿凿,让人对当代中国的官民比例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忧心不已。
当代中国的官民比例果真如这些论者所言那么严重吗?其背后有没有让人更为忧心的隐情呢?笔者日前翻阅美国2000年出版的《公共行政之技艺(第八版)》一书(George Berkley,John Rouse.The Craf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Eighth Edition.P2.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2000.),发现根据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1996年的统计,美国共有政府雇员18236000人(统计有误,应为19520000人——笔者注),其中联邦雇员2895000人,州雇员4719000人,地方雇员11906000人,而美国的人口总数约为2.8亿人,按照这组数字,美国的官民比例则创纪录地达到了1:15人左右(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的联邦政府雇员数字更是大为增长)。
奥巴马就职演说:中英文对照全文

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于2009年1⽉20⽇宣誓就职美国第44任总统。
以下是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的中英⽂对照全⽂,中⽂由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IIP)根据演说记录稿翻译。
My fellow citizens:I stand here today humbled by the task before us, grateful for the trust you have bestowed, mindful of the sacrifices borne by our ancestors. I thank President Bush for his service to our nation, as well as the generosity and cooperation he has shown throughout this transition.同胞们:我今天站在这⾥,深感⾯前使命的重⼤,深谢你们赋予的信任,并铭记我们前辈所付的代价。
我感谢布什总统对国家的贡献以及他在整个过渡阶段给予的⼤度合作。
Forty-four Americans have now taken the presidential oath. The words have been spoken during rising tides of prosperity and the still waters of peace. Yet, every so often the oath is taken amidst gathering clouds and raging storms. At these moments, America has carried on not simply because of the skill or vision of those in high office, but because we the people have remained faithful to the ideals of our forebears, and true to our founding documents.⾄此,有四⼗四个美国⼈发出总统誓⾔。
美国网络空间安全体系(1):美国网络空间安全相关机构与职责介绍

美国⽹络空间安全体系(1):美国⽹络空间安全相关机构与职责介绍美国的⾏政机构是美国管理公共事务的⾏政组织体系,它是美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政机构的组成包括联邦⾏政机构和州及地⽅⾏政机构,联邦⾏政机构包括总统办事机构、内阁和独⽴机构。
同样,美国⽹络空间安全相关机构也包括总统办事机构、内阁和独⽴机构,除此之外还包括美国的军事机构、情报机构、⽴法和司法机构等。
那么,美国⽹络空间安全相关的机构有哪些?这些机构的职责⼜是什么呢?下⾯笔者做⼀下梳理与介绍。
⼀、⽹络空间安全办公室(CSO)奥巴马于2009年在美国的国家安全委员会(NSC)和国家经济委员会(NEC)下设置了⽹络空间安全办公室(CSO)。
⽹络空间安全办公室(CSO)是美国政府在⽹络空间安全⽅⾯最⾼的协调机构,负责为政府编纂和制定所有的⽹络空间安全政策,在整个国家范围内统⼀协调⽹络空间安全相关事务,包括协调国家层⾯的保护和危机事件的应对,每年定期向美国总统汇报⽹络空间安全⽅⾯的各种情况,并提出发展建议。
2012年5⽉,迈克尔•丹尼尔接替霍华德•施密特担任现任CSO协调员,⽹络空间安全协调员同时担任总统特别顾问,有权直接接触美国总统,被媒体称为“⽹络空间沙皇”。
⼆、美国国防部(DoD) &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美国国防部(DoD)是美利坚合众国政府下属的⼀个部门,它的中⼼是五⾓⼤楼,国防部的领导是美国国防部长。
美国国防部(DoD)的⾸席信息官(CIO)担任国家安全系统委员会(CNSS)的主席,该机构负责协调美国政府各个部门和局商讨信息保障政策,设⽴国家级的信息保障政策、指令、指南、操作规程。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是⼀个美国政府的情报机构,作为美国DoD的⼀部分进⾏管理。
在信息保障⽅⾯的职责包括阻⽌外国敌对势⼒获取敏感或涉及国家安全的信息;在情报⽅⾯的职责包括收集、信息处理,以实现国外收集情报和反间谍的⽬的,并⽀持军事⾏动。
另外,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也拥有⾮常强的研究能⼒,组织撰写了著名的《信息保障技术框架》(IATF)。
民主制度基本原则

民主制度基本原则这里刊载的是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IIP)编写的介绍民主制度基本原则的一个短文集。
虽然"民主"一词今天已经传遍世界,但解释它的含义并不容易。
概述:何谓民主?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
在民主体制下,人民拥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权。
尽管世界各民主政体间存在细微差异,但民主政府有着区别于其他政府形式的特定原则和运作方式。
民主是由全体公民──直接或通过他们自由选出的代表──行使权力和公民责任的政府。
民主是保护人类自由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它是自由的体制化表现。
民主是以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
所有民主国家都在尊重多数人意愿的同时,极力保护个人与少数群体的基本权利。
民主国家注意不使中央政府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政府权力分散到地区和地方,并且理解,地方政府必须最大程度地对人民敞开和对他们的要求做出反应。
民主政府知道其首要职能是保护言论和宗教自由等基本人权,保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权利,保护人们组织和充份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机会。
民主国家定期举行全体公民参与的自由和公正的选举。
民主国家的选举不会成为独裁者或单一政党的门面装饰,而是争取人民支持的真正角逐。
民主使政府遵循法治,确保全体公民获得平等的法律保护,其权利受到司法体制的保护。
民主体制多种多样,反映着每个国家各自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特点。
决定民主体制的是其基本原则,而不是某种特定形式。
在民主国家,公民不仅享有权利,而且负有参与政治体制的责任,而他们的权利和自由也正是通过这一体制得到保护。
民主社会奉行容忍、合作和妥协的价值观念。
民主国家认识到,达成共识需要妥协,而且时常无法达成共识。
用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的话说:"不宽容本身就是一种暴力,是妨碍真正民主精神发展的障碍。
" (多数决定和少数权利从表面看,多数决定与保护个人和少数派权利的原则似乎相互矛盾。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由来及其职能的演变详解

年第 期历史教学总第 期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由来及其职能的演变梁志(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上海)摘 要本文拟利用新近解密的美国政府档案,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揭示美国中央情报局建 立的经过,并以重大国际事件或美国对冷战形势的新认识总统和中央情报局局长的个人经历和偏好以及舆 论界和国会的监督为主线勾勒该机构职能的演变过程,以加深对冷战期间美国中央对外情报体制的理解关键词冷战,中央情报局,建立,职能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年操纵意大利选举,年发府对此毫无准备,不是因为情报机构没有得到袭 击何时何地发生的消息,更不是因为急于参战的 罗斯福总统扣压了情报,而是因为没有人把这些 情报综合起来,加以精确的分析于是,建立中央 情报机构被提上议事日程动伊朗和危地马拉政变, 年策划 猪湾事件, 年在越南展开凤凰行动,这一切使 美国中央情报局成为尽人皆知的 秘密情报机构可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央情报局的由来及其职能的演变仍知之甚少世纪年代以年 月 日,罗斯福发布军事命令:情报)更后,美国国会听证会中央情报局自由信息法项 目,以及非官方的著作和文章陆续披露了大量有 关美国政府战时和战后情报活动的机密文件,一 些民间学者和官方史学家还相继编撰了若干相 协调局(名为战略情报局(),转属参谋长联席会议管辖;战略情报局的职责是 收集和分析参谋长联席会议所需的情报,规划 并执行参谋长联席会议所指示的特殊任务;战 关文件集 揭开了 ,中央情报局的神秘面纱渐渐被 基于以上条件,本文拟对中央情报局的 略情报局局长将由总统任命 在参谋长联席会 形成过程和职能变化做一梳理议的指导和监督下工作;任命原情报协调局局 长威廉多诺万()为战略情报一从战略情报局到中央情报局局局长月,参谋长联席会议正式将战略情报局的任务确定为破坏间谍反间谍和秘密活动 一年后,战略情报局又被赋予从事对外宣传活动 年月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政的职责战略情报局的战时活动遍及收稿日期欧洲北非东地中海巴尔干和远东,是美国历 史上第一个具有中央对外情报机构性质的组织问题上的想法迥然不同麦科马克认为应由国务 卿主管对外情报工作,由国务卿或国务卿的代表 年月日,多诺万就战后对外情报体决定呈送总统的情报性质 拉塞尔的意见与制问题向罗斯福进言:改变战时由军方负责情报 活动的做法,将和平时期的情报活动直接置于总 统的控制之下;任命一位中央情报局局长,由他 在总统的指导下全权负责情报事务;设立由国务 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计划极为接近,以至于海军部长詹姆斯福里斯特尔( 者等同视之)将二鉴于制订对外情报计划的工作因各种错综卿陆军部长海军部长等人组成的顾问委员会, 复杂的矛盾而进展缓慢,月日白宫建议总职能是向中央情报局局长提供咨询 此即多诺 统将国务卿陆军部长和海军部长召集到一起, 万计划该计划刚一问世便遭到了国务命令他们在月日前制订出一份三方均能院陆军部海军部参谋长联席会议,以及联邦 调查局等各部门情报机构的强烈反对,它们认为 只有松散的情报体制才能确保有效地收集和分 接受的建立中央情报机构的计划,以呈送总统审 批杜鲁门按照这一建议发出了指示不久,国务院的麦科马克计划出台 该计划提议以 析情报,兼顾多方利益 年 月,罗一个复杂的委员会体系为基础构建协调对外情 报和安全情报(内部情报)活动的双重机制虽然 麦科马克计划并未排除建立履行共同职责的中 央情报机构的可能性,但它将协调现有情报活动 视为根本问题,主张由国务院主导对外情报工 斯福指示多诺万争取各部门情报机构对其计划的支持 几天后,罗斯福去世新上任的哈里杜鲁门( 发布了第)总统于 月日号行政命令,指示解散战略情报局,其中的研究和分析处()与论证处(作 军方坚决反对由国务院负责对外情报工作, )转归国务国务院被迫两次修改麦科马克计划不过,在 院,余者由陆军部接管 詹姆斯伯恩斯( 当天,他还致函国务卿 ),希望其组建一 月 日送交帕特森和福里斯特尔的附有修改后 的麦科马克计划的备忘录中,伯恩斯依旧反对单 个由国务院领导的部际小组,负责制订一份全面 独建立中央情报机构 无奈,白宫再次介的协调一致的对外情报计划 就这样,入,迫使伯恩斯做出让步多诺万计划 在首轮对外情报体制之争中被淘年 月日,杜鲁门以信函的形式向汰国务卿陆军部长和海军部长发出了关于协调对 外情报活动的指令,命令他们与总统个人代表一 同组成国家情报委员会(在接下来的新一轮争论中,军方与国务院成 为主角和对立双方 伯特帕特森( 月日,陆军部长罗 )命令其空军助 )组建一个委),并从各自所属部门中抽调人员组建理罗伯特洛维特(中央情报小组()此外,员会,专门研究未来对外情报体制问题 月 国家情报委员会还将指派具有国家安全职能的 主要军事和文职情报机构的首脑(或他们的代 表)组建一个负责向中央情报小组组长提出建议 日,洛维特委员会提交了初步报告,总体上支持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主张同样,作为海军部研究结果的埃伯施塔特报告也得出了类似 的结论,大体赞同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意见 的情报顾问委员会()具体地说,中央情报小组组长要在国家情报委员 会的指导和管理下履行以下职责:充分利用国务 如果说军方内部的看法相对来说比较一致的话, 那么国务院主要官员间的分歧则相当严重 伯 院陆军部和海军部各情报机构的人员和设备, 恩斯在情报方面主要倚重国务卿研究情报特别对与国家安全有关的情报进行归类和评估,继而 在政府内部分发战略和国家政策情报;制订协调 国务院陆军部和海军部各情报机构与国家安全 有关的活动的计划,并在确立确保最有效地完成助理艾尔弗雷德麦科马克()和负责管理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唐纳德拉塞尔 ()然而,两人在对外情报体制国家情报任务的总体政策和目标方面向国家情报委员会提出建议;为了保证各部门情报机构的利益,承担起在国家情报委员会看来中央组织可以最有效地完成的多个机构共同关心的工作;履行总统和国家情报委员会随时可能赋予的与国家安全情报有关的其他职责次日,杜鲁门决定在确定中央情报小组组长的正式人选之前先长的要求向中央情报小组提供必要的资金人员设施和其他帮助;中央情报小组有权请求追加拨款;协调与外国原子能开发及其潜力有关的情报活动;利用与国外有联系的美国商业机构非政府组织和个人收集外部情报;将撰写静态情报()的职责划归中央情报小组;情报顾问委员会的讨论和审议不得妨碍中央情报小组按时呈交情报评估报告;由中央情报小让悉尼索尔斯()临时担任中央情报小组组长,同时任命威廉莱希()为总统在国家情报委员会中的个人代组协调传记情报的撰写和保存工作;界定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等各部门情报机构负责收集的情报的类型随着以上问题的逐步解决,中央情报小组收集和分析情报撰写情报评估报告以及协调情报活动等各项职能明显加强表至此,美国国家对外情报体制初步形成月日,霍伊特范登堡()接替索尔斯成为首任中央情报小组组长当时,初建的中央情报小组在国家情报体制中尚没有实权,中央情报小组组长的权威也并非无可同时,范登堡也在努力使中央情报小组成为置疑各部门情报机构明显排斥中央情报小组,依法建立的机构年月初,他的依旧越过中央情报小组直接向总统呈送情报,拒绝与中央情报小组分享原始资料,只向中央情报小组提供少量的资金和一小部分平庸的人员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中央情报小组并非依法建立的机构,在财政上必须依赖国务院陆军部和海军部的资助,仅具有初步的研究和分析能力,无力撰写战略和国家政策情报,中央情报小组组长与情报顾问委员会之间的权责关系尚法律顾问们起草出一份准备呈交白宫的中央情报局()立法草案,赋予中央情报小组以独立财政权等诸多权力和明显高于各部门情报机构的地位在随后召开的国家情报委员会第次会议上,范登堡提出中央情报小组应有权审阅所有原始情报资料,努力满足各部门的情报需求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条件是中央情报小组组长拥有财政和用人权国家情报委员会总体上支持范登堡的看法,指示伯恩斯与预不明晰因此,范登堡不断谋求扩大中央情报小组的权限,一心要把中央情报小组建成一个独立的完全自给的国家情报机构算局讨论中央情报小组在资金方面的困难最终,预算局财政部和总审计局同意设立一项专由中央情报小组组长管理和使用的特别工作基上任之后,范登堡陆续提出了一些与中央情报小组职能有关的具体问题:应授权中央情报小组组长从事有利于撰写战略和国家政策情报的金()更令范登堡感到振奋的是,虽然杜鲁门认为不宜向本届国会提出为中央情报小组立法的问题,但他授权国家情报委员会先起草出一部准备呈给下一届国会的中央情报局立法草案基础性研究和分析工作相应的,国务院陆军部和海军部中与这一工作有关的资金人员和设施转归中央情报小组所有;赋予中央情报小组组长以国家情报委员会行政代理人(年月,陆军部长和海军部长共同建)的身份,允许他代表国家情报委员会协调和监督联邦政府的所有情报活动;由中央情报小组组长全权负责收集涉及国家安全的外部情报的间谍和反间谍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监视外国新闻出版和广播宣传的工作;国务院陆军部和海军部应在各自能力范围内按中央情报小组组议通过包括建立中央情报局等内容在内的军队合并法案负责起草军队合并立法草案的白宫工作小组顺势决定将建立中央情报局的问题纳入指描述外国基本情况的国家手册等供各机构使用的基础资料指有关外国个人基本情况的信息其中,但对中央情报局的职能和中央情报局局长 的特权不做详细规定,以免引起国会对情报事务 二中央情报局职能的初步演变的过多关注和争论中央情报小组逐渐接受了这一事实 年国家安全法正式生效 月 日,年 月日,中央情报局正式成立,)成为第 法案规定,解散国家情 罗斯科希伦科特(一任中央情报局局长 报委员会,另外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并在国家 此前,他已准备好了向即 安全委员会下面设立中央情报局中央情报局将建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的建议:允许中央 情报局局长参加所有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建立 一个由国务卿和国防部长组成的负责指导中央 情报局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分委会;组建一个负责 向中央情报局局长提供建议的情报顾问委员会; 国家情报委员会的指令暂时依然有效;国家安全 应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指导下履行以下职责:就 协调与国家安全有关的政府部门和机构的情报 活动这一问题向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建议;对与 国家安全有关的情报进行归类和评估,并在政府 内部分发情报,前提条件是中央情报局不得行使 维持治安传唤和执法的权力,各部门和其他机 构应继续收集自身所需的情报并对其进行评估 归类和分发,中央情报局局长有责任严守有关情 报来源和方法的秘密,以防未经授权的泄密;为 了保证现有情报机构的利益,从事国家安全委员 会认为由中央机构可以更有效地完成的以上情 报机构共同关心的其他工作;履行国家安全委员 会随时可能赋予的与国家安全情报有关的其他 委员会指示中央情报局局长在 天内提出对中 央情报局新的授权建议日,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第 次会议,授权中央情报局局长以观察员 或顾问的身份参加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所有会 议,同意国家情报委员会的指令短时间内仍具 法律效力,命令希伦科特在天内提出完善以往指令的授权建议,但没有就筹建国家安全 委员会分委会和情报顾问委员会等问题做出决 职责年,中央情报局又将单独定月日,国家安全委员的中央情报局立法草案提交国会,但国会未来得 会执行秘书索尔斯对希伦科特建立情报顾问委 员会的提议进行了修改,删去了有关中央情报局 局长应按照两个或两个以上情报顾问委员会成 员的要求向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建议的规定最 终,国家安全委员会授权按照索尔斯的主张组建 情报顾问委员会及按程序对草案进行审议便休会了 年,中 央情报局再次将草案呈送国会月日,中央情报局法正式生效,主要意义在于:赋予中央情 报局不受相关法律法规限制自由使用资金并按 照预算局批准的数额与其他部门机构相互挪用 资金的权力月,希伦科特如期向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了修改国家情报委员会指令的建议,详细规 定了中央情报局的职能和中央情报局局长的权 年国家安全法和年中央情报局法的通过一方面使中央情报局成为依法建立的 机构,拥有了签约财政和用人权,另一方面也充 分保护了各部门情报机构的利益,将中央情报局 置于由各部门首脑组成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之下, 允许各部门情报机构继续从事原来的工作,且并 未明确赋予中央情报局收集情报和采取秘密行 力日,情报顾问委员会召开会议,中央情报局局长与各部门情报机构负责人就修改 国家情报委员会指令的问题展开激烈争论,多数 部门情报机构负责人认为应大范围地修改希伦 科特的建议最终会议决定建立一个特别工作小 动的权力但这一切并不意味着中央情报局的组,专门负责修改国家情报委员会指令在月职能一成不变,因为年国家安全法规定中日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第 次会议上,双方达 央情报局可以从事国家安全委员会认为中央机 构可以更有效地完成的各部门情报机构共同关 心的其他工作,国家安全委员会有权随时赋予中 央情报局与国家安全有关的其他职责成妥协,各部门情报机构承认中央情报局局长拥 有协调权,承诺向中央情报局局长提供其对情报英文为,国内冷战史学界通常将其译为隐蔽行动 在本文中,秘密行动和隐蔽行动通用进行综合分析所需的资料,并讨论通过了详细规 定中央情报局职能和中央情报局局长权力的国 题为心理行动的 号文件 文件指出,根据年国家安全法第条第款第()家安全委员会第 号情报指令()指令项的规定(国家安全委员会随时可以赋予中央情报局与国家安全有关的其他职能),授权中央情 报局开展心理战为了确保以上行动与美国的外 交政策和军事战略相一致,中央情报局与此相关 的所有政策指令和计划必须获得国家安全委员 会特别小组的批准,且应充分考虑有关地区的美 的主要内容为:应建立一个负责向中央情报局局 长提供建议的由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空军 部参谋长联席会议原子能委员会的情报负责 人或他们的代表组成的情报顾问委员会;在年国家安全法第条第()款授权的范围内,中央情报局局长或由他指定的代表将通过 与有关部门和机构负责人达成的协议调研和检 查他认为必要的与他向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供咨 询和就协调情报活动一事提出建议的职责有关 的涉及国家安全的各联邦部门机构的情报资料; 中央情报局局长应负责利用现有情报设施和部 门情报整理出与国家安全有关的情报(简称国家 情报),但要尽量不重复进行各部门机构的情报 活动和研究工作;中央情报局局长应向总统国 家安全委员会成员情报顾问委员会组成机构的 情报负责人以及国家安全委员会随时可能指定 国外交和军事负责人的意见 情报局在特别行动办公室( 月日,中央)内设立了职责为组织开展心理战的特别程序小组()年年底至年上半年,以操控意大利大选为中心,中央情报局在欧洲采取了一系列 心理战行动,成效显著,心理战控制权成为各部 门关心的问题经过一个月激烈的争论, 年 月日国家安全委员会批准了号文件,名为国家安全委员会关于特别计划办公室 的指令,主要内容如下:撤销中央情报局特别程 序小组,另设特别计划办公室(的政府部门机构分发国家情报所分发的情报必须得到各情报机构的正式同意或经同意附上 说明明显不同意见的报告;为了确保现有各情报 机构的利益,中央情报局局长应承担起国家安全 委员会认为由中央机构可以更有效地完成的这 些机构共同关心的工作;各部门机构的情报组织 应在其职责范围内保持与中央情报局以及彼此 间的情报信息或情报交流;情报组织应尽力提供 或收集中央情报局局长或其他某个部门机构要 求获得的情报;中央情报局局长应与各部门机构 达成协议,向中央情报局选派中央情报局局长可 以直接任命者之外的具有顾问一线工作或其他 ),专门负责秘密行动;特别计划办公室 主任由国务院任命,但需中央情报局局长认可; 特别计划办公室主任有权直接向中央情报局局 长汇报工作 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特别计 划办公室将在中央情报局其他下属机构之外单 独开展工作;中央情报局有责任与国务卿和国防 部长的指定代表协商,以确保秘密行动与美国的 外交政策和军事战略协调一致如果双方意见不 一,应由国家安全委员会予以裁决 该指令使国 务院和国防部对中央情报局采取秘密行动的权 力形成了有效的制约,且特别计划办公室自成立 之日起便成为中央情报局内部的一个半自治机 构方面经验和才能的人员国家安全委员会第 号情报指令的意义在于正式赋 予中央情报局局长以协调和检查情报界工作以 及分析和分发情报的权力 相应的,各情报部门 年 月日,国家安全委员会第 次机构则有义务依照规定收集或提供中央情报局 局长要求获得的情报并选派中央情报局局长所 需的人员会议决定组建情报调研小组,全面客观地考察中 央情报局的组织活动和人员情况,并提出相应 的建议 斯(月日,索尔斯在致艾伦杜勒年年底,随着美苏关系的恶化,陆军)马赛厄斯科雷亚(部 题 海军部和国务院开始讨论开展心理战的问 )和威廉杰克逊()的备年 月 日,国家安全委员会批准了忘录中授权三人按照以上决议进行调研年 月 日,情报调研小组向国家安全委 ( )已开始同其他相员会提交了最终报告,主要观点包括:中央情报 局与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关系合理,但应授权并鼓 励中央情报局通过中央情报局局长与国务卿和 关政府机构一道处理科技情报事务年月日中央情报局又组建了一个部际科技情报委员会(),专门负责制订支持和协调科技情 国防部长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无需修改年国家安全法关于中央情报局职责的规定,而应促 使中央情报局真正地履行这些职责;出于保证各 任中央情报局局长都有较长任期并摆脱军方束 缚的考虑,中央情报局局长一职应由平民或退伍 军人担任报工作计划;联邦调查局已成为情报顾问委员会 的正式成员机构,中央情报局特别行动办公室正 谋求在相关事务方面与联邦调查局密切合作;情 报顾问委员会已就危机期间应加快情报工作这 一原则达成一致,但在实施方法上各方的看法尚 不统一;中央情报局将继续为总统和国家安全委 员会撰写每日和每周摘要;利用外国团体和个人 获取情报的工作正在顺利进行当中;中央情报局 已明显加强了与相关机构在远东和欧洲占领区 秘密情报工作方面的合作;正在等待国家安全委 员会批准有关利用在美国国内的外国叛逃者获 取情报的建议;中央情报局特别行动办公室已 大力加强了同联邦调查局在国外反间谍活动方 面的合作;正在改组中央情报局报告和评估办 月 日,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第次会议,研究情报调研小组报告 由于报告长达 页,且各情报机构对其褒贬不一,因此国家安全 委员会决定委托国务卿和国防部长参照本次会 议的讨论情况提出具体的行动建议 月 日,国务卿迪安艾奇逊( )和 )联合向文件仅国防部长路易斯约翰逊( 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交了号文件 部分地赞同情报调研小组对中央情报局领导 不利的指责,批评的语气相对温和 公室();在长期和月 日,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第 次会议, 部际的基础上规划情报撰写工作的问题已经解 决决定指示国务卿和国防部长的代表进一步研究拟建的行动科( )单独管理 虽然中央情报局撰写了一些有关朝鲜半岛 的情报评估报告,也提及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但 措词的力度并不足以引起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注 的可行性,同时批准了 号文件的其他建议日,国务卿和国防部长的代表指出应对中央情报局公开和秘密的行动分别予以 管理,从而肯定了情报调研小组的看法意,因此美国并没有提前做好战争准备更糟糕 的是,战争之初,中央情报局报告和评估办公室 月 日,希伦科特向国家安全委员会汇提交的朝鲜半岛局势分析报告漏洞百出月报了依据 号文件第 条改组中央情报局日,纽约先驱论坛报上登载的一篇尖锐的批评 性文章认为,除朝鲜问题外,美国情报系统还未 一事的进展情况:起草了将特别行动办公室政策协调办公室( 动办公室()和行能准确地预见捷克斯洛伐克的陷落 铁托对莫)中的联络小组合斯科的背叛中国国民党的垮台以色列在巴并为行动科的计划,并将这一计划提交国务院 和国防部审议;正在起草重组研究和评估办公 勒斯坦地区的胜利,以及拉美各国在 年波年哥大会议上的情绪于是, 室()的计划;准月接任中央情报局局长的沃尔特史密斯 ( )决心改革中央情报局的组织结备提高部际协调和规划办公室()的业务水构和运行机制,主要措施如下:扩大中央情报局 局长的权限;撤销报告和评估办公室,另设负责 撰写协调一致的国家情报评估的国家评估办公 平月日,希伦科特又向国家安 全委员会汇报了号文件第 条 需要协调或注意的具体情报问题的执行情况: 年室( );组建研究和报告),其研究月 日建立的中央情报局科技情报办公室办公室(。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肯尼迪谈法学教育和法治精神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肯尼迪谈法学教育和法治精神10月22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安东尼·肯尼迪(Anthony Kennedy)应邀出席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举行的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Transitional Law)创院典礼并发表演讲。
以下是演讲稿的译文,由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IIP)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举行的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创院典礼上发表讲话大法官安东尼·肯尼迪美国最高法院2008年10月22日深圳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定讲稿李[国能]首席大法官、吴院长、金瑞柏(Goldberg)总领事、雷蒙(Lehman)院长、迪金森(Dickinson)先生,以及要求通过法治促进和平与公正的全世界同胞们,谢谢你们给我如此殊荣出席今天上午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创院典礼,也谢谢你们邀我发表演讲。
如同其他大多数人文机构和企业一样,大学必须经常为执行自身的基本使命不断地寻求新的体系、新的模式和新的方式。
这就是为什么这所学院的兴旺与成功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意义。
这所学院如取得成功,你们的模式就可以激发你们整个伟大国家的法律教育不断进行变革。
你们的成功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你们学院对希望依靠法律和法律行业为取得共同进步找到共同目标的其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在美国,我们的法学教授拥有很高的才智,法学院对政府和整个社会都具有影响力。
你们有些人知道,我国的法律审察制度依靠刚开始学习和探索法律的学生以规范的方式对法官做出的裁决提出批评意见。
当然,法官比学生年长且富有更多的经验,但法官尊重并欢迎初学法律的人提出批评。
法官们不仅仅视法学院师生的批评为培养下一代法律思想家的一种必要手段。
法官乃至整个法律界都认识到批评是制约法官和律师权力的重要手段。
我们依靠法学院学生的批评,试图发现一些新的见解,借此阐释有助于增强法治的新原则。
美国中央情报局进化史 触角遍布全球的情报机构

美国中央情报局进化史触角遍布全球的情报机构美国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CIA)可算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政府机构之一,无数中情局的特工形象活跃在好莱坞的大银幕上,从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到阿富汗的本·拉登基地,哪里有美国的敌人,哪里就有中情局特工拯救世界的身影。
在观众眼里,他们出场总是戴着黑超,身后伴着烈焰爆炸,逆光下显示出一副不差钱的高帅富轮廓。
钱都是扎成小捆用的,枪都是美国陆军没见过的,车都是奔驰宝马顶级的,妞都是好莱坞一线女星那样的,总之比英国军情六处的007詹姆斯·邦德还要邦邦的。
与银幕上的夸张戏剧形象相反,现实中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兰利市的中情局总部要低调许多。
作为美国最大的情报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和分析关于国外政府、公司和个人的综合情报,并把这些情报上报到美国政府各个有关部门。
它也负责维持大量军事设备,这些设备在冷战期间用于推翻外国政府,例如危地马拉的阿本斯和智利的阿连德。
新任中情局长彼得雷乌斯被FBI探员拉下马的新闻,使这个神秘机构浮出水面,人们开始重新了解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机构。
回溯它的历史,我们发现CIA的构建过程决非坦途,充满了复杂的斗争与阴谋。
英国“007之父”参与组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不存在统一的情报机构,收集的情报信息七零八落,缺乏整体性、协调性。
国内情报由联邦调查局(FBI)收集,境外情报收集则完全是一团糟,技术手段和工作方法都比较落后。
上层政客也对情报工作不理解。
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国务卿史汀生有一次听说国务院情报机构拆检信件和窃听通讯时,勃然大怒道:“正人君子绝不干偷看他人信件的勾当!”他下令取消了这些特工业务。
1939年,罗斯福总统发布秘密指示,将全部谍报工作、反谍报工作和对敌破坏工作交给联邦调查局和陆、海军情报部。
同时,他还授权联邦调查局在拉丁美洲针对轴心国间谍开展反间谍和安全工作。
二战爆发后,美国放弃孤立主义,深度介入战争,国际现实促使美国政府重新评估情报工作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IIP)编写的介绍民主制度基本原则的一个新的短文集。
文集共含12篇文章。
1.概述:何谓民主?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
在民主体制下,人民拥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权。
尽管世界各民主政体间存在细微差异,但民主政府有着区别于其他政府形式的特定原则和运作方式。
民主是由全体公民——直接或通过他们自由选出的代表——行使权力和公民责任的政府。
民主是保护人类自由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它是自由的体制化表现。
民主是以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
所有民主国家都在尊重多数人意愿的同时,极力保护个人与少数群体的基本权利。
民主国家注意不使中央政府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政府权力分散到地区和地方,并且地方政府必须最大程度地对人民敞开和对他们的要求做出反应。
民主政府知道其首要职能是保护言论和宗教自由等基本人权,保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权利,保护人们组织和充分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机会。
民主国家定期举行全体公民参与的自由和公正的选举。
民主国家的选举不会成为独裁者或单一政党的门面装饰,而是争取人民支持的真正角逐。
民主使政府遵循法治,确保全体公民获得平等的法律保护,其权利受到司法体制的保护。
民主体制多种多样,反映着每个国家各自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特点。
决定民主体制的是其基本原则,而不是某种特定形式。
在民主国家,公民不仅享有权利,而且负有参与政治体制的责任,而他们的权利和自由也正是通过这一体制得到保护。
民主社会奉行容忍、合作和妥协的价值观念。
民主国家认识到,达成共识需要妥协,而且时常无法达成共识。
用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的话说:“不宽容本身就是一种暴力,是妨碍真正民主精神发展的障碍。
”2.多数决定和少数权利从表面看,多数决定与保护个人和少数派权利的原则似乎相互矛盾。
但实际上,它们是一对支撑我们所说的民主政体的基础支柱。
多数决定的原则是组织政府和决定公共事务的一种方式,不是导致压制的另一途径。
正如没有任何一个自我任命的群体有权压迫其他人一样,多数派,即便是在民主制度下,也不应剥夺少数群体或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少数派——无论是以族裔背景、宗教信仰、地理位置或收入水平而论,还是仅因在选举或政治论坛上失利而致——都享有基本人权的保障,这些权利不得被任何政府或任何多数派剥夺,无论它们由选举产生与否。
少数派要相信政府会保护他们的权利和特徵。
一旦有了这种信任,这些群体就能够参与本国的民主机制运作,并为之贡献力量。
任何民主政府都必须保护的基本人权包括:言论和表达自由、宗教和信仰自由、合法程序及平等的法律保护,以及组织起来、公开讲话、表达歧见和全面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自由。
民主政府认识到,其首要任务之一是保护少数族裔维护文化特征、社会习俗、个人良知和宗教活动的权利。
民主政府可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接受那些即使不被多数派视为怪异,也令他们感到陌生的族裔和文化群体。
但民主政府认识到,多样化可以变成巨大的财富。
民主国家视这些特征、文化和价值观上的差异为一种可以促使自己变得更强大、更充实的挑战;而不是一种威胁。
对如何解决少数派观点和价值观带来的分歧没有单一的答案,可以肯定的只有一点,即只有通过容忍、对话和愿意妥协的民主进程,自由社会才能达成共识,实践多数决定和少数权利这一双重原则。
3.文官政府与军方的关系事关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对任何国家都是极其严峻的,在危机时刻,很多国家转向军方领导。
但民主国家不是这样。
在民主国家,和平与战争或其他威胁到国家安全的问题是社会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必须由人民通过他们选出的代表来决定。
民主国家的军队服务于国家,而不是领导国家。
军方领导充当民选领导人的顾问并执行他们的决定。
只有那些由人民选出的领导人有权也有责任决定国家的命运。
因此,文官统率军队和文权高于军权的理念是民主的根本。
需要由文官指挥国家军队和负责国防决策并不是因为他们一定比职业军人英明,而是因为他们是人民的代表;作为人民的代表,他们有责任进行这些决策并为之承担责任。
民主国家的军队是为保卫国家和人民自由而存在。
它不代表或支持任何一种政治观点或任何一个族群和社会团体。
它忠实于国家的更宏观的理念,忠实于法治和民主原则本身。
文官统率军队得以确保国家的价值体系、各项建制和政策是出自人民的自由选择,而不是军方的意志。
军队的宗旨是保卫社会,不是塑造社会。
任何民主政府在进行国家安全与防卫的决策时,都重视职业军人的专业知识和建议。
文职官员在这些事务中依靠军方的行家意见,并依靠军队执行政府的决定。
但最终决策只能由民选文职领导人做出,随后由军方在其职责范围内予以实施。
当然,军界人士可以像其他公民一样,充分而平等地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但只能作为选民,以个人身份参与。
军人必须在退役后才可从政;军队必须始终同政治分开。
军队是国家的中立仆人,是社会的保护者。
归根结底,文官统率军队能够确保不因国防和国家安全事务而损失基本的民主价值——多数决定、少数权利,以及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和正当法律程序等。
所有政治领导人都有责任实施文官统率军队,并使军队履行其服从文职政府合法命令的职责。
4.政党为保持和捍卫个人权利和自由,民主制度下的人民必须共同缔造自己的政府。
政党是进行这种努力的主要途径。
政党是联系人民与政府的自愿组织。
政党推选候选人竞选公职,为使他们当选而展开助选活动,并动员民众参与选举政府领导人。
多数党(或在选举中获胜当政的党)力争通过立法确立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划。
各反对党能自由地批评多数党的政策观点并提出他们自己的方案。
政党为公民提供了一条就当选政党官员的施政表现向他们问责的途径。
民主政党坚信民主原则,因此即便本党领导人没有掌权,这些政党也承认并尊重民选政府的权威。
与任何民主体制一样,各政党成员的组成也反映了这些党发展的不同环境。
有些政党规模小,以一套政治信仰为核心。
另一些政党是基于相同的经济利益或背景而组织起来。
还有一些政党则是由不同公民组成的松散联盟,可能只有在选举期间才汇集在一起。
所有民主政党,不论是小党还是全国性大党,都以妥协和容忍为原则。
他们知道,只有通过与其他政党和组织的广泛结盟与合作,才能形成赢得全国人民支持的领导力量和共同目标。
民主党派认识到政治观点是动态的、可以改变的,共识往往能从和平、自由、公开的观念和价值观的交锋中产生。
忠实的反对派(loyal opposition)是所有民主体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的含义是,政治辩论中的所有各方——不论他们的分歧多深——都崇尚言论和信仰自由以及平等的法律保护等基本民主价值观。
在竞选中失利的政党进入反对党的角色——坚信这个政治制度将继续保护他们的组织和言论自由。
在一段时间后,反对党有机会为宣传他们的理念和争取人民的选票而再次竞选。
在民主体制中,各政党之间的斗争不是求生存的搏斗;而是为民服务的竞争。
5.公民责任民主政府不同于专制政权,它存在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但民主国家的公民也必须同意遵守管理公民的规则和义务。
民主国家给予公民许多自由,包括对政府表示异议或批评政府的自由。
做一个民主国家的公民需要参与、讲道理和有耐心。
民主国家的公民知道他们不但有权利,而且有责任。
他们认识到民主需要投入时间和艰苦努力——人民的政府要求人民的时刻关注和支持。
在有些民主国家,公民参与意味着需要公民担任陪审员,或在一段时间内服义务兵役或从事国民义务服务。
在所有民主国家都实行并且完全属于公民职责的其他义务中,尊重法律是最首要的义务。
缴纳自己应承担的税务,接受经选举产生的政府的领导,尊重持不同观点的人的权利等,也都属于公民应尽的职责。
民主国家的公民知道,他们如果要受益于社会对自己权利的保护,就必须为社会承担责任。
在自由社会里有一种说法:你是什么样,你的政府就是什么样。
要使民主获得成功,公民必须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因为他们知道,政府的成败取决于自己,责无旁贷。
同样,政府官员懂得,所有公民应该得到平等对待,而且,民主政府不容贿赂。
在民主制度下,不满意他们领导人的民众可以组织起来,和平地要求改变,或者在定期的选举中,通过投票使那些领导人下台。
民主制度要保持健康运转,单靠偶而的公民投票是不够的。
它需要大批公民的经常关心、付出时间和承担义务。
反过来,公民依靠政府保护他们的权利和自由。
民主国家的公民参加政党,为他们属意的候选人助选。
他们接受自己的政党不可能永远掌权的事实。
°他们可以竞选公职或被任命担任一段时期的官职。
°他们运用新闻自由发表自己对地方和全国性问题的看法。
°他们加入工会、社团和商业协会。
°他们加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私人志愿组织——无论是涉及宗教、民族文化、学术研究、体育、艺术、文学、住区发展、国际学生交流,还是成百上千其他不同的活动。
°所有这些团体——无论与政府多么相关或多么无关——都在为其民主体制的繁荣健康做出贡献。
6.新闻自由在民主国家,新闻媒体的运作应该不受政府控制。
民主政府内没有规范报纸内容或管理新闻工作者活动的部门;没有要求记者接受国家审查的规定;也不强迫记者加入政府控制的工会。
自由的媒体向公众提供信息,向领导人提出问责,并成为辩论地方和国家问题的论坛。
民主国家培育自由媒体。
独立的司法、实行法治的公民社会以及言论自由都有利于维护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必须得到法律保护。
在民主国家,政府对自身行为负责。
因此,公民期待了解政府为民决策的情况。
新闻媒体作为监督政府的工具,推动运用这一“知情权”,帮助公民向政府问责,对政府的政策提出质疑。
民主政府使记者能够出席政府会议和获得公文,并且不对他们报导或出版的内容作预先限制。
新闻媒体本身的行动必须是负责任的。
通过行业协会、独立的新闻理事会以及专门负责公众投诉的内部“调查官”,新闻媒体对有关其过度行为的种种申诉作出回应,并追究内部责任。
民主制度要求公众做出选择和决定。
为使新闻媒体具有公信度,新闻工作者必须提供基于可靠来源和信息的如实报导。
剽窃和失真报导有损于自由的媒体。
新闻机构应建立不受政府控制的自身的编辑部,把采集和传播新闻与评论区别开来。
新闻工作者不应受舆论左右,而是以追求真实为已任,尽力接近事实真相。
民主国家使新闻媒体能够在既没有对政府的畏惧,也不受政府偏袒的情况下,从事信息采集和报导。
民主体制造成两种权利之间的永恒较量:政府保护国家安全的责任与人民的知情权,后者取决于新闻工作者获取信息的能力。
政府有时需要对那些被认为过于敏感而不宜公布于众的信息实行限制。
但是,在民主体制下,新闻工作者有充分权利追踪这些信息。
7.联邦制当有着不同的语言、宗教信仰或文化规范的不同族群的自由人民愿意在一个公认的宪法体制下共同生活时,他们期待享有某种程度的地方自治和平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