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高等钢结构与组合结构-断裂与疲劳作业

合集下载

同济大学高等钢结构与组合结构塑性设计和抗震性能设计作业

同济大学高等钢结构与组合结构塑性设计和抗震性能设计作业
高等钢结构与组合结构
第三、四章作业
塑性设计
第一组
3.1a 为了满足塑性设计的要求,国内外钢结构规范 EC3、GB 50017-2017 分别如何 进行构件截面分类、分级?EC3 哪类截面、GB 50017-2017 哪级截面适用于塑性设计?
答: 根据 Eurocode 3 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s–Part 1-1: General rules and rules for buildings[1]: 5.5.2 截面分为 4 类: 1 类:塑性分析中截面能够形成具有足够塑性转动能力的塑性铰,且承载力无折减; 2 类:截面可产生塑性弯矩抵抗力、由于局部屈曲,转动能力有限; 3 类:截面最外缘受压纤维可屈服,由于局部屈曲,阻碍塑性弯矩抗力的发展。 4 类:截面在达到屈服应力前,一处或多处局部屈曲 EC3 横截面的分类方法取决于受压部分的宽厚比(如图 1) (1)按其受压部分最高(最不利的)级别类型将横截面归类 (2)通过同时引入翼缘和腹板的分类来确定横截面类型 (3)具有 3 类腹板和 1 类或 2 类翼缘的横截面可归类为 2 类横截面 (4)假定腹板仅抵抗剪力,对截面的抗弯和正截面受力不产生影响,则横截面可设 计为 2、3 或 4 类截面,仅取决于翼缘等级。 适用于塑性设计: 1 类截面适用于塑性设计,2 类不宜用于塑性设计,3、4 类不能用于塑性设计。
图 2 截面的分类及转动能力[2]
适用于塑性设计: 根据钢结构设计标准 GB 50017-2017 中 10.1.5 条:塑性及弯矩调幅设计要求截面板 件宽厚比要求等级为: 10.1.5 采用塑性及弯矩调幅设计的结构构件,其截面板件宽厚比等级应符合下列规 定: 1 形成塑性铰并发生塑性转动的截面,其截面板件宽厚比等级应采用 S1 级;

同济大学钢结构基本原理PPT课件

同济大学钢结构基本原理PPT课件

应力幅:由于存在残余应力,r不能代表实际应力变化情况
Dmaxmin
最大拉应力
疲劳强度曲线:
最小拉应力或压应力 拉(+)压(-)
42
匀质材料疲劳强度与应力比的关系:
K 0 1 , 1
0 max K , 0 max K ,
min
r max
应力幅与应力循环次数关系:
max
断裂韧性KIC: KIC a0
KI<KIC 稳定,裂纹不扩散 KI=KIc 临界 KI>KIC 失稳,裂纹扩展
弹性断裂力学公式(张开位移理论):
dI
2a
Ef y
d IC
稳定
d I d IC
不稳定
位移临界值 KIC EfydIC
40
影响脆性断裂的因素:裂纹尺寸、作用应力、材料韧性
提高抗脆断措施: 焊接施工管理,避免焊接裂纹、杂质 避免焊缝集中、采取措施避免或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优化细部构造措施、避免应力集中 选择合理钢材,低温动力下工作时选用高等级钢
脆性破坏: 脆性断裂,应力<fy,无明显变形、无预兆,端口平直 拉应力超过晶粒抗拉能力。 强度理论 应力>fy破坏 ?不适用于脆性断裂 断裂力学理论 ! I型裂纹:张开型 II型裂纹:滑移型 III型裂纹:撕开型
39
弹性断裂力学公式:
系数 裂纹宽度一半 应力
应力强度因子:KI a
临界应力0:裂纹失稳扩展时应力
涂料 底层处理(抛丸除锈等) + 底漆 + 面漆 耐侯钢材 Cu-P-Ti-Re: 09CuPCrNi,16CuCr, 12MnCuCr
Cu-P-Ni-Cr: SMA400AW, AP, SMA490AW
38

同济大学博士高等混凝土与钢结构考试大纲

同济大学博士高等混凝土与钢结构考试大纲
(2)疲劳与断裂:金属疲劳机理、影响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疲劳计算方法和设计准则、提高疲劳强度的措施;钢材断裂的力学分析基础、延性破坏与脆性破坏的概念、脆性破坏的原因,防止脆性破坏的措施。
(3)基本构件(轴心拉杆与压杆、弯曲杆件、拉弯杆件与压弯杆件):构件基本形式(如实腹式构件与格构式构件);构件强度计算的不同准则与响应的方法、截面塑性承载能力、轴力和弯矩的相关关系;稳定理论在钢结构中的应用、不同受力杆件整体稳定的弹性平衡方程和基本假定、整体失稳的变形特征、理想构件临界荷载与工程构件的稳定极限承载力及其计算、提高构件整体稳定性的措施;构件非线性分析的一般概念;板件局部稳定的弹性平衡方程、局部稳定临界应力的影响参数及临界应力的计算、防止局部失稳的措施、板件的屈曲后强度及其工程上的应用方法;典型构件的设计与计算:支撑构件、檩条、吊车梁。
(4)连接(对接焊缝、角焊缝、普通螺栓、高强度螺栓的摩擦型连接与承压型连接):基本连接形式和一般构造要求;连接的破坏模式和基本假定;针对不同连接方式的传力分析、针对不同破坏模式的强度计算方法。
(5)节点(梁柱节点、桁架节点和柱脚节点):刚接、半刚接、铰接的基本概念和相应的构造要点;破坏模式;针对各种破坏模式的计算假定和计算方法;节点受力和变形特点的分析。
(6)桁架与框架结构:结构布置和支撑体系;结构布置与力学分析的关系;构件计算长度;框架结构的二阶效应;低层框架的塑性设计。
(7)结构抗震:钢结构构件的滞回性能;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要点
(8)其他:结构抗腐的一般概念;结构防火、抗火的初步概念
题型
概念题:选择、问答、推导等
计算题
参考书:
1.《钢筋混凝土结构》,R.帕克、T.波利著,秦文钺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1986.
2.《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顾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等,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同济大学钢结构基本原理课后习题答案完全版

同济大学钢结构基本原理课后习题答案完全版

第二章如图2-34所示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请写出弹性阶段和非弹性阶段的σε-关系式。

图2-34 σε-图(a )理想弹性-塑性 (b )理想弹性强化解:(1)弹性阶段:tan E σεαε==⋅非弹性阶段:y f σ=(应力不随应变的增大而变化)(2)弹性阶段:tan E σεαε==⋅非弹性阶段:'()tan '()tan yyy y f f f E f E σεαεα=+-=+-如图2-35所示的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σε-曲线,试验时分别在A 、B 、C 卸载至零,则在三种情况下,卸载前应变ε、卸载后残余应变c ε及可恢复的弹性应变y ε各是多少? 2235/y f N mm = 2270/c N mm σ= 0.025F ε= 522.0610/E N mm =⨯2'1000/E N mm =图2-35 理想化的σε-图解:(1)A 点:卸载前应变:52350.001142.0610yf E ε===⨯卸载后残余应变:0c ε= 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14y c εεε=-=(2)B 点:卸载前应变:0.025F εε== 卸载后残余应变:0.02386y c f E εε=-= 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14y c εεε=-=(3)C 点:卸载前应变:0.0250.0350.06'c y F f E σεε-=-=+= 卸载后残余应变:0.05869c c E σεε=-= 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31y c εεε=-=试述钢材在单轴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的σε-曲线、钢材疲劳强度与反复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之间的关系。

答:钢材σε-曲线与反复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关系:当构件反复力y f σ≤时,即材料处于弹性阶段时,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材性无变化,不存在残余变形,钢材σε-曲线基本无变化;当y f σ>时,即材料处于弹塑性阶段,反复应力会引起残余变形,但若加载-卸载连续进行,钢材σε-曲线也基本无变化;若加载-卸载具有一定时间间隔,会使钢材屈服点、极限强度提高,而塑性韧性降低(时效现象)。

高等钢结构理论-4

高等钢结构理论-4

高等钢结构理论-4高等结钢构理论(结钢硕构――士程课)济同大建学筑工系程1.钢构基本性能结特点及1.钢1生材对产材性影的响 .21钢加材工(施)工对件构能性的响1.3影外作界用对结钢性构的影能响2 .结钢构几个的特问殊题目录.12残余应力及其影2.2响钢构结稳定问的题2 3.结钢的构裂问断2题.4结构钢疲劳问题的第一3讲.钢结构本构件3基. 1拉杆3.轴2压心3.3杆受弯件构3.4弯构件压.4钢架框理论41 .失稳式形4 2.析分法方4 3.实际应用第二讲第三讲5.结构钢连接的5.焊1接.5螺2栓接连四第讲目录续)5.(混合3连接6 .钢结构构造设计7 .弯冷薄壁型结构的钢点8.特他其一些心关问题8的. 1塑性计设8 . 2抗钢结震8构3箱.形梁 .84受构件扭8.设计5中试的工作8.6验钢结构固设加计第讲五第六讲第七讲.5钢结构的连接.15接连形式:焊接铆、、普接通栓连螺接高、螺强连栓5.2接角缝焊连接角焊缝性的能:试验研究角缝焊的算计:计公式算有效厚和度度长理论究研缝群的计焊算5 3高强.螺栓接连抗螺栓连接剪:承受轴心剪力螺的连接:栓承受偏心剪的力栓连螺接:放孔和大加长孔剪拉合破联坏.5钢结构连的接(续).5高3螺栓连强(接)续抗螺拉栓接连高螺栓连强抗接拉能:性连接柔性的影板响螺栓和:板时计同的方算法:兼剪力承拉力和的栓连螺接承受重荷复的载栓螺连接抗剪接连:抗拉接连:54混合连.接6.钢结的构构造设计构设造计意义的处结构理的细部解:构件或决零件间的衔之问接重要题:性造构处往形成应往集中或局部力应、力时有不易精确算(数计值分、试验析究)、研避局免破坏而部影响构结性的能发挥影、施工响造(、质价等量) 构件拼接:的等截面拉、压杆变面柱截梁端板接中连的板厚度梁、梁接连:简连接支续和半连连连接续梁、柱连接. 6钢构的构造结计(设)续柔连性接半刚连性接刚性连接:柱脚柱的脚成构脚的计算柱架节桁点节的点侧刚向度节点受板力分析相关范规造构节点上偏心的抵抗疲的劳构造抵抗性断裂的脆构造连接形式焊:接现代钢结最构主的连接方要式9适用广构造简、单、省料省工、自动可、效率化。

2010 年度年报 - 同济大学钢与轻型结构研究室

2010 年度年报 - 同济大学钢与轻型结构研究室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钢与轻型结构研究室2010年度年报本年报统计日期:2010.01.01~2010.12.312011年1月编印钢与轻型结构研究室2010年度报告(2011/02/22完稿)(1)人事变更1月:张梁结束在日本东京东京工业大学博士生短期访学返校。

3月:硕士生景翔斌(导师:童乐为)毕业,毕业论文题目:圆管混凝土K型间隙焊接节点应力集中系数研究,毕业去向: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3月:硕士生刘淑娟(导师:童乐为)毕业,毕业去向:华润置地有限公司(沈阳)。

;硕士生燕东强(导师:童乐为)毕业,毕业去向: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

3月:硕士生贾良玖(导师:陈以一)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毕业后到日本东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硕士生孙伟(导师:陈以一)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毕业后到上海机电设计研究院工作。

3月:博士生孟宪德(导师:陈以一)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毕业后到AECOM中国区工作。

3月:08级硕士生王拓转为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导师陈以一。

7月:博士生王磊(导师:陈以一)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毕业后到福建工作。

9月,硕士生徐祥斌(导师:赵宪忠)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毕业后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发展局工作。

9月:博士生田亚峰(导师:赵宪忠)入学。

9月:博士生李志强、邵铁峰、直博生柯珂(导师:陈以一)入学。

9月:硕士生汪婉宁(中法联培)、程晓波、闫南南(导师:陈以一)入学。

9月:硕士生陆维艳、陈福、吴思宇、乐永剑(导师:赵宪忠)入学。

9月:硕士生严鹏、张琰琰(导师:王伟)入学。

9月:赵宪忠担任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

9月:谢恩赴葡萄牙Minho大学访学,受欧盟Erasus Mundus计划资助至2011-07-31。

9月:博士生刘博(直博)、黄学伟(导师童乐为)入学9月:硕士生孙波、何荣、彭怀林、赵俊(中法)、吴先芝(专业学位)(导师童乐为)入学11月:博士生廖芳芳结束在美国UC-Davis的一年联合培养返回学校。

断裂与疲劳(专升本)中国地质大学开卷参考资料题库及答案

断裂与疲劳(专升本)中国地质大学开卷参考资料题库及答案

断裂与疲劳(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总分:100分得分:0分一、判断题1. 断裂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含裂纹体。

(6分)正确错误正确的答案是:正确解题思路:2. 脆性材料不发生或很小塑性变形,没有屈服极限,在经历很小的变形情况下就会发生断裂。

(6分)正确错误正确的答案是:正确解题思路:3. 第二强度理论代表最大切应力理论。

(6分)正确错误正确的答案是:错误解题思路:4. 穿晶断裂是韧性的,而不可以是脆性的。

(6分)正确错误正确的答案是:错误解题思路:5. 约束力是一种主动力。

(6分)正确错误正确的答案是:错误解题思路:6. 低应力脆断多与结构件中存在宏观缺陷(主要是裂纹)有关,且与材料的韧性有关。

(6分)正确错误正确的答案是:正确解题思路:7. 材料的理论断裂强度与实际断裂强度相差很大。

(6分)正确错误正确的答案是:正确解题思路:8. 使构件发生变形的外部物体作用统称为外力,它只表示构件承受的载荷。

(6分)正确错误正确的答案是:错误解题思路:9. 根据材料断裂的载荷性质,断裂力学分为静态断裂力学和动态断裂力学,断裂动力学是断裂静力学的基础。

(6分)正确错误正确的答案是:错误解题思路:10. 材料的断裂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是材料性质、载荷类型、复役环境、构件尺寸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可能造成灾难性事故,因此断裂控制是无规律可循的。

(6分)正确错误正确的答案是:错误解题思路:二、填空题1. 载荷按性质分类有拉伸载荷、压缩载荷和___(1)___ 载荷。

(5分)(1). 正确的答案是: 剪切2. 由于作用循环载荷而性能变劣造成的断裂称为___(2)___ 。

(5分)(1). 正确的答案是: 疲劳断裂3. 材料(或构件)断裂前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即断裂应变较大的断裂方式为___(3)___ 。

(5分)(1). 正确的答案是: 韧性断裂三、单选题1. 断裂化学则是研究各种对材料断裂过程的作用及影响的一门学科。

同济大学钢结构基本原理课后习题答案完全

同济大学钢结构基本原理课后习题答案完全

第二章如图2-34所示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请写出弹性阶段和非弹性阶段的σε-关系式。

图2-34 σε-图(a )理想弹性-塑性 (b )理想弹性强化解:(1)弹性阶段:tan E σεαε==⋅非弹性阶段:y f σ=(应力不随应变的增大而变化)(2)弹性阶段:tan E σεαε==⋅非弹性阶段:'()tan '()tan yyy y f f f E f E σεαεα=+-=+-如图2-35所示的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σε-曲线,试验时分别在A 、B 、C 卸载至零,则在三种情况下,卸载前应变ε、卸载后残余应变c ε及可恢复的弹性应变y ε各是多少? 2235/y f N mm = 2270/c N mm σ= 0.025F ε= 522.0610/E N mm =⨯2'1000/E N mm =图2-35 理想化的σε-图解:(1)A 点:卸载前应变:52350.001142.0610yf E ε===⨯卸载后残余应变:0c ε= 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14y c εεε=-=(2)B 点:卸载前应变:0.025F εε== 卸载后残余应变:0.02386y c f E εε=-= 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14y c εεε=-=(3)C 点:卸载前应变:0.0250.0350.06'c y F f E σεε-=-=+= 卸载后残余应变:0.05869c c E σεε=-= 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31y c εεε=-=试述钢材在单轴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的σε-曲线、钢材疲劳强度与反复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之间的关系。

答:钢材σε-曲线与反复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关系:当构件反复力y f σ≤时,即材料处于弹性阶段时,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材性无变化,不存在残余变形,钢材σε-曲线基本无变化;当y f σ>时,即材料处于弹塑性阶段,反复应力会引起残余变形,但若加载-卸载连续进行,钢材σε-曲线也基本无变化;若加载-卸载具有一定时间间隔,会使钢材屈服点、极限强度提高,而塑性韧性降低(时效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研究生课程
《高等钢结构与组合结构原理》断裂与疲劳部分
任课教师:童乐为(2班)
一、概念论述题:
1.焊接钢结构的缺点及其原因
答:
1)焊接钢结构,如焊接方法不正确,焊接过程易产生热裂纹、冷裂纹、层
状撕裂、未熔合及未焊透、气孔和夹渣六种缺陷。

缺陷将成为焊接钢结
构断裂的起源;
2)焊接对钢构件局部加热后冷却,不均匀的温度使焊接钢结构内部存在残
余应力和残余变形(焊缝处钢材受拉,远离焊缝处受压),和其他因素结
合在一起,可能导致开裂,使构件部分截面提前进入塑性,降低受压构
件的稳定临界承载力;
3)焊接钢结构连接具有较大刚性。

当出现三条相互垂直的焊缝时,材料的
塑性变形很难发展,钢材三向受拉,容易发生脆断;
4)焊接使结构形成连续的整体,焊接钢结构易开裂,且一旦裂缝开展,可
能一断到底(止裂性能差),不像栓接和铆接能在接缝处裂缝终止;
5)焊接钢结构容易产生热影响区,是焊接连接的薄弱部位,当输入的热量
不大冷却速率很快时,出现钢材强度提高、塑性韧性降低的脆硬现象;
6)由于高强度钢材对缺陷敏感,用高强钢材做结构,构建中存储的应变能
高,断裂的危险性更大。

7)工地焊接,焊接质量难于保证,离散性大,且耽误工期。

从发展预制装
配建筑角度讲,钢结构适合工厂焊接,现场栓接。

2.裂纹类型和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场特点
答:
断裂力学将裂纹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张开型裂纹(I型);滑开型裂纹(II 型);撕开型裂纹(III型)
1)张开型(最常见,最危险):拉力与裂纹平面垂直,如图1(a);
2)滑开型:受平行于裂纹面、同时垂直于裂纹前缘的剪应力作用,使裂纹
上下二面产生相对滑移,如图1(b);
3)撕开型:受平行于裂纹面、同时平行于裂纹前缘的剪应力作用,使裂纹
上下二面错开,如图1(c);
(a )张开型
(b )滑开型
(c )撕开型
图 1 裂纹类型
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场特点:
图 2 裂纹尖端地区应力场坐标系
(1) 对于张开型裂缝(I 型)
根据弹性理论平面问题求解,裂纹尖端附近各点(),A r θ=,r a <<的应力分量为:
图 3 裂纹尖端附近应力场
331sin sin 1sin sin
222222x θθθθθθσ⎛⎫⎛⎫
=−⋅=−⋅ ⎪ ⎪⎝⎭⎝⎭
331sin sin 1sin sin
222222y θθθθθθσ⎛⎫⎛⎫
=+⋅=+⋅ ⎪ ⎪⎝⎭⎝⎭
33cos cos cos cos
222222xy θθθθθθ
τ=⋅⋅⋅⋅
I K =0xz yz ττ==
张量表示为: 应力张量:()(I,II,III)
ij ij f t σθ=;
位移张量:()i i u K θ=;
结合以上三种裂纹尖端应力公式可知,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场特点为:
1) 应力分量与r 的平方根成反比,当r 趋近于0时,尖端应力趋于无限大,
裂纹尖端应力场出现奇异性。

2) 应力分量有共同因子I K 。

应力分量完全决定I K (与坐标r ,θ无关),I
K 是在名义应力作用下,裂纹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时,裂纹尖端应力场的
强弱,是应力场强度因子。

3) 以上推导为裂纹尖端附近应力场的近似表达式,越接近裂纹尖端,精度
越高。

3. 防止焊接钢结构脆性断裂的基本措施
防止焊接钢结构脆性断裂,需要从选材、结构设计、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
(1) 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
1) 全面了解焊接结构的工作条件:气温、工作荷载是否变动、有无冲击荷
载等;
2) 尽量减少结构和接头的应力集中:①变截面地方,结构设计成平缓过渡,
避免突变和尖角。

②选用应力集中系数小的对接接头,避免应力集中系数大的盖板接头,角焊缝尽可能改用对接焊缝。

③不同厚度构件对接采用圆滑过渡形式。

④充分考虑可焊性,焊缝布置在便于施焊和检验的部位。

⑤避免焊缝密集,防止焊接部位材性变坏和复杂的残余应力场,尤其是立体相交;
图 4 尖角过度和平滑过度接头
图 5 封头设计合理与不合理接头
图 6 不同板厚的接头设计方案
图 7 不易施焊的焊缝部位举例
3) 尽量减少结构的刚度:对大型焊接结构,在满足结构的使用条件下,尽
量减少结构刚度,降低应力集中和附加应力的影响;
4) 不采用过厚的板材,在满足工作应力条件下,尽量采用薄板。

采用多层
板能减小结构刚度,降低钢板的转变温度,防止结构脆性破坏;
图 8 单层翼缘板和多层翼缘板
5) 重视结构中附加件的连接形式和不受力焊缝的设计,不在受力构件上加
焊附加件;
图 9 附加原件的安装方案
6) 合理的焊接工艺,焊接后的热处理,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 7) 结构设计为超静定,多路径传递荷载。

(2) 选择合适的钢材
1)在结构的工作条件下,焊缝、热影响区和焊缝部位具有足够的抗开裂性
能,母材具有一定的止裂性能;
2)选材不宜单独追求强度指标,忽视其他性能;
3)选择含硫、磷等有害元素含量低的钢材;
(3)精心制造,严格执行制造工艺和质量要求,保证制造质量
1)严格执行制造工艺的一切规定,按规定的工艺参数施工;
2)禁止使用过大的焊接线能量;
3)禁止在结构主体上任意点焊附件和引弧。

和微裂纹的产生以及物理性能退化),称为疲劳损伤。

疲劳累计损伤理论和计算模型主要有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双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基于热力学的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和概率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对于变幅疲劳问题,线性累计损伤准则(Miner规则)最常用。

Miner规则假定任意给定的应力水平下,每一次循环均产生损伤。

后一次累积损伤与荷载历程无关。

加载顺序的变化不影响疲劳寿命。

根据Miner 规则,变幅疲劳中各应力幅造成的损伤可用i
i
n N 表示,且可以线性叠加,即:
=1i
i
n D N =∑
式中:
D ——损伤度;
行通过吊车梁平均100次,作用在吊车梁上的轮压平均值P=200kN (标准值),可变荷载分项系数1.4。

吊车梁钢材料Q235B ,截面惯性矩I x =4134×105 mm 4。

吊车梁H 型钢纵向角焊缝构造细节的疲劳强度(容许应力幅∆σ)-寿命(N)的计算公式为:[∆σ]3N =3.26×1012。

试问:该吊车梁预期具有多少年Y 的疲劳寿命(一年按360天计)。

解:根据《钢结构设计标准》
3.1.3:疲劳设计采用容许应力法
3.1.6:计算疲劳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4
1 I x=4134×105mm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