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方案PPT课件
2024版实验室安全管理ppt课件

contents •实验室安全概述•实验室危险源识别与评估•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实验室安全检查与整改•实验室安全培训与考核•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目录010405060302实验室安全定义与重要性实验室安全法规与标准国家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出明确要求。
行业标准与规范如《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规范》等,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具体指导。
实验室内部管理制度根据实验室特点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安全意识培养安全责任制落实安全检查与评估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包括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等化学品,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
化学危险源生物危险源物理危险源机械危险源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可能引发感染、疫情等生物安全事件。
包括高温、低温、高压、辐射等物理因素,可能对人体造成烫伤、冻伤、压伤、辐射损伤等。
包括机械设备运转时可能产生的夹击、碰撞、剪切等危险,可能导致人员机械伤害。
危险源分类及特点危险源识别方法与技巧现场观察法安全检查表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故障树分析法(FTA)风险评估流程与等级划分风险评估流程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将风险划分为不同等级,如低风险、中等风险、高风险等。
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个人防护装备选用与保养01020304实验室工作服防护眼镜和面罩手套和鞋套其他个人防护装备实验室安全设施配置要求实验室应配备有效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积聚。
实验室应配置灭火器、消防栓、烟雾报警器等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实验室电气设备应符合安全标准,定期检查电线、插座、开关等电气设施。
实验台、试剂架等家具应稳固、耐用,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通风系统消防设施电气安全实验室家具应急处理预案制定与演练应急处理预案应急演练急救措施紧急联络安全检查制度实施流程检查表030201安全检查制度及实施流程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措施隐患排查整改措施整改验收安全事故报告与处理机制事故报告建立实验室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要求实验室人员在发现安全事故后及时上报。
实验室管理PPT课件

实验室管理的目的与意义
01
实验室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实验室 安全、高效、有序地运行,为科 研和技术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02
实验室管理的意义在于:提高实 验室使用效率,降低实验成本, 保障实验人员安全,促进科研成 果的产出和转化。
实验室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实验室管理的原则
科学性、规范性、安全性、高效性。
实验室管理的方法
档案管理
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名称、型 号、规格、生产厂家、购置日期、 价格等信息,方便后续管理和查询 。
设备使用、维护与保养
使用规范
制定设备操作规程,确保使用人 员熟悉设备性能及操作方法,遵
守实验室安全规定。
维护保养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包括 清洁、润滑、紧固、调整等,确
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故障处理
推动实验室开放共享
借助信息化平台,实现实验室 资源的开放共享和优化配置,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科研产出
。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质量改进与持续提升
鼓励全员参与质量改进
激发实验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全员参与质量改进活动 。
实施持续改进计划
针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制定并实施持续改进计划,推动实验室质 量不断提升。
追求卓越绩效
在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上,追求卓越绩效,不断提高 实验室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声誉。
06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培训、宣传、监督等手段,确保实验室人员充分理解并遵循质 量管理体系要求。
质量监督、检查与评估
定期进行内部审核
对实验室各项工作进行定期的内部审核,发现问 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实验室管理制度》PPT课件

报废审批
报废申请经过实验室负责人审 批后,报学校或单位相关部门 审核批准。
更新计划
根据实验室发展需求和设备更 新周期,制定设备更新计划, 确保实验室设备的先进性和适 用性。
处置方式
对于报废的设备,可以采取拍 卖、回收、捐赠等方式进行处 理,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
度
药品试剂使用登记和领取程序
使用登记
每次使用药品试剂前,必须在使用登记本上记录使用人、使用时间、使用药品试剂的名称、 规格、数量等信息。
对于贵重或易制毒的药品试剂,需要额外进行审批和登记手续。
药品试剂使用登记和领取程序
01
领取程序
02
实验人员根据实验需求,向管理员申请领 取相应的药品试剂。
03
管理员核对申请信息后,发放药品试剂并 做好出库记录。
02
设备报废及处置流程
03
实验室人员管理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人员职责与权限划分 培训与考核要求 人员激励与奖惩机制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安全意识提升 通过课程学习,更加认识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在日常实验中,更加注重安全规范的操作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设备管理能力增强 掌握了设备采购、验收、使用、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对实验室设备的整体管理更加得心应手
采用环保材料和设备,降 低实验室运行成本
推广环保理念,减少实验 室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环保实验室建设
01
03 02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多学科交叉融合
02
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员参与实验室工作,促进多 学科交叉融合创新
03
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推动实验室工 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实验室管理制度ppt课件

设备损坏严重、无法修复或维修 成本过高、达到使用年限且无法
满足实验需求等
更新计划
根据实验室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 制定设备更新计划,确保设备的先 进性和适用性
处置流程
填写设备报废申请 → 审批 → 评估 设备残值 → 处理设备(出售、捐赠 、回收等) → 办理相关手续
04
CATALOGUE
实验室试剂与材料管理制度
试剂采购、验收及存储要求
采购要求
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确保试剂 质量可靠;根据实验需求,制定
合理的采购计划,避免浪费。
验收流程
对采购的试剂进行严格的验收, 包括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标签是 否清晰、是否在有效期内等;对 不符合要求的试剂,及时与供应
商联系退换货。
存储规范
根据试剂的性质和存储要求,分 类存放在指定的试剂柜或冰箱内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试剂应 单独存放,并配备相应的安全设
更新实验室设备,提高设备维护和管 理水平;
推进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实现数据规 范管理和共享。
THANKS
感谢观看
设备使用、维护与保养规定
01
02
03
使用规定
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 安全;使用前检查设备状 态,使用后及时清理和归 位
维护计划
制定定期维护计划,包括 清洁、润滑、紧固、调整 等,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 态
保养措施
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包 括更换易损件、清洗滤网 、检查电气系统等,延长 设备使用寿命
设备报废、更新及处置流程
03
CATALOGUE
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
设备采购、验收与档案管理
采购流程
制定采购计划 → 审批 → 采购执行 → 合同签订 → 付款与收货
2024年度-《实验室建设规范》PPT课件

03
04
注意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性,要求供应商提供合 格证明和检测报告。
18
签订合同前明确售后服 务条款和保修期限,确 保后续使用无忧。
05
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
19
安全防护设施配置要求
01
02
03
04
实验室应设置门禁系统,控制 人员出入,并记录出入情况。
实验室应配备灭火器材、应急 照明、安全出口等消防安全设
数据传输技术
采用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 ,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 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数据处理技术
运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 等技术手段,对实验室数 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实 验室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25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与使用说明
实验室管理模块
提供实验室基本信息管理、实验室人员管 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等功能,实现实验室 的全面管理。
多学科交叉融合
随着学科交叉融合的不断深入,未来实验室将更 加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如生物医学实验室与计 算机科学、工程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将推动生物 医学领域的发展。
绿色环保理念推广
在全球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未来实验室 建设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理念的推广,如采用环 保材料、节能技术等措施降低实验室对环境的影 响。
8
考虑气候、地质、水文 等自然条件,确保实验
室稳定运行。
布局规划与设计原则
01
02
03
04
功能性原则
根据实验需求合理规划空间, 实现实验室功能的最大化。
安全性原则
遵循安全规范,设置安全通道 、消防设施等,保障实验人员
安全。
舒适性原则
提供适宜的温湿度、照明、通 风等条件,营造舒适的实验环
境。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ppt课件

一、危险性化学试剂安全管理
2、易燃液体试剂 这类试剂极易挥发成气体,遇火即燃烧, 如石油 醚、二氯乙烷、乙醚、丙酮、苯、甲醇、乙醇等。 3、氧化性试剂 这类试剂具有十分活泼的化学性质,能析出活性态氧, 对其它物质起强烈的氧化作用,如过氧化氢、高氯酸 等
一、危险性化学试剂安全管理
4、毒害性试剂 专指少量侵入人体就能引起局部或整个机体功能发 生障碍,甚至造成死亡的试剂。 无机剧毒品如氰化钾、氰化钠及其它剧毒氰化物、 砷及砷化物、硒及硒化物、金属铊、锇、铍、汞等 及其化合物。 有机剧毒品如有机磷、有机汞、有机硫及有机腈化 合物、生物碱中的马钱子碱、毒甙等。
实验室安全及人员规范管理:
7、在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仪器是否完整、放置妥当,以及仪 器设备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实验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实验反应 情况,不得随意离开。 8、在进行具有潜在危险的实验时,必须依照“实验室危险化 学品标示使用规定”进行挂牌警示。 9、任何盛装化学物品的容器,必须立即贴上标签或做好标记。 实验室冰箱内严禁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冰箱内保存的试 剂、样品必须密封、贴好标签。
一、实验室化学品规范管理要求:
4、酸性和碱性物质分区分类隔离储存。 5、产生腐蚀性挥发气体的实验应该在通风柜中进行,并有相 应气体吸收装置。 6、酸、碱废液必须经过处理,符合排放标准才准排放(废液 处理要求)。 7、搬运、使用腐蚀性物品要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二、压缩气体钢瓶的存放及安全使用
1、气瓶必须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的房间,并且要严 禁明火,防曝晒。 2、搬运气瓶要轻拿轻放,防止摔掷、敲击、滚滑或剧烈震动。
8、瓶内气体不得全部用尽,一般应保持0.2~1MPa的余压。
二、压缩气体钢瓶的存放及安全使用
实验室质量管理ppt课件(2024)

2024/1/30
5
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原则与要求
原则
实验室质量管理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规范、持续改进等原则,确保实验室工作的独立性、公正性和准确性。
要求
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应配备合格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 员;应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校准和维护保养;应对实验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应建立并实施有效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机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要点二
加强培训和教育
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增强他们的质量意识和创 新意识
2024/1/30
24
质量改进的途径与措施
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规范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
加强监督检查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改进措施得到有 效实施
2024/1/30
25
PART 05
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挑战与 对策
科学合理
评价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 标准,确保评价结果的科 学性和准确性
18
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人员
评估实验室人员的素质、技能和培训 情况
设备
评估实验设备的性能、维护和校准情 况
2024/1/30
19
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1 2
材料
评估实验材料的来源、质量和存储情况
方法
评估实验方法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活动的保障。
8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步骤
确定质量方针和目标
01 明确实验室的质量方向和追求
目标。
识别过程
02 对实验室的各项质量活动进行
识别和梳理。
确定控制措施
实验室常规管理PPT课件

2、按配备目录顺序存放
注 (1)个别超高超大的可另柜 意: 存放;
(2)上轻下重(特笨重的放 柜底层)、前矮后高;
(3)要保持仪器的成套性和 完整性;
50
3、要特别注重科学性存放 平放 (塑料件、橡胶件、量具、光具座) 立放 (斜面小车、木直尺) 吊放 (气垫导轨) 侧放 (弹簧振子) 还要注意:⑴ 磁铁 要使磁性形成闭合回路;
26
中小学校标准化实验室双人单侧操作实验桌
排列示意图
单位:厘米
≮0.55
≮0.60
≮0.60
中学:≮1.8*0.7 小学:≮1.4*0.7
中学: ≮1.2*0.5 小学: ≮1.1*0.5
≮2.5
中≯11.0 小≯9.5
≮1.2 27
(2)实验教学计划 (3)申(请)购计划 (4)实验竞赛、科技活动
(含操作考核) (5)实验论文评选
28
2、协同学校建立健全并严 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一) 国 家
(1)中小学校实验室工作规 定。
(2)加强中学实验教学的暂 行办法。
29
(二)省(修订)
(1)中小学校学生实验守则
(2)中小学校实验室人员职责
(3)中小学校教学仪器管理 制度
(4)中小学校实验室化学药 品管理制度
812小学
120 8
科学(81201小刀)
(81205喷水壶)
125 8
数学(81253刻刀)
(81254角尺)
37
3、第三层用第五位或与第四位数字表示,代表 产品在小类中的序号(即在小类中排在第几 位)。 如:通用仪器的“视听( 00)”中
(00005视频展示台)
(00008彩色电视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质量保证体系
组织结构 技术和质量负责人责任制及检验人员岗位责任制。 管理程序 - 设施、设备 -检验方法 - 操作手册 -建立和确认设 备的性能规格 -仪器和检验系统的维护和功能检查 - 校准和校准验证 -室内质控 -纠正措施 -质控记录。
6
操作手册
建立全面系统的操作手册 操作手册包括; - 供试品的接受及储存 - 检验方法及方法的验证 - 检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 - 质控菌株、溶液、试剂、菌悬液的制备、培养基的配制 及灭菌等程序。
—新版GMP要求
13
取样
建立取样程序 取样应符合已批准的书面的程序,包括: 取样方法 所用设备 取样数量 对样品进行再分样的说明 所用的取样容器的类型和条件 取样容器的标识 需特殊注意的事项,尤其是无菌或有毒的物料
—欧盟国家药品 GMP取样程序
14
取样
- 所取的样品应对取样的一批物料或产品有代表性。 其它的样品也应在生产的重要阶段取样(如,生 产的开始或结束)。
7
操作手册
- 室内质量控制规则和失控限。 - 当校准或质控结果未达到实验室预设的标准时,所采
取的纠正步骤。 -供试品与送检单是否一致。 接收时间, 数量及完整性。
检验量 留样 剩余检品
微生物是一次检验量的三倍 留样数量不得少于一次全项检验用量。 填写留样单,注明数量和日期,签封后交 主管科室清点登记、入库保存。
检查和核实日常工作质量 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使其维持可控状态。
3
检验人员
- 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并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实 践,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 严格按质量体系中的要求和规定完成各项检验工作。
- 熟悉检测安全操作知识。 - 检验人员继续教育保证知识与技能不断更新。
4
质量保证体系 - 建立并遵守质量保证程序,监测和评价整个检验过程。
—新版GMP要求
11
取样
应按照经批准的操作规程取样,操作规程应详细阐述: 取样方法; 所用器具; 样品量; 分样的方法; 存放样品容器的类型和状态; 样品容器的标识; 取样注意事项 尤其是无菌或有害物料的取样以及防止取样过程中污 染和交叉污染的注意事项;
—新版GMP要求
12
取样
贮存条件 取样器具的清洁方法和贮存要求。 - 取样方法应科学、合理,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 留样应能代表被取样批次的产品或物料,也可抽取其他样品 来监控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如生产的开始或结束)。 - 样品的容器应贴有唯一性的标签标明内容物,注明样品名称、 批号、取样日期、取自哪一包装容器、取样人。 - 样品应按规定的贮存条件保存,成品的样品应按照注册批准 的成品贮存条件保存。
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
1
实验室的质量管理
按实验室质量标准要求应做到并符合以下要求 ⒈组织 ⒉质量体系 ⒊文件控制 ⒋检测和校准的分包 ⒌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⒍对客户的服务⒎投诉 ⒏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 ⒐纠正措施 ⒑预防措施 11.记录的控制 12.内部审核 13.管理评审
2
组织结构
技术和质量负责人 - 全面责任制 - 负责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制订措施,加以改进。 - 负责药品检验的质量工作
- 管理人员也应接受系统的教育和微生物实验室的培训。
25
管理人员的培训
应熟练的应用SOP有关内容到实验室管理工作中 - 制定不同工作岗位职责、试验人员的培训课程和继 续教育计划。 - 随时掌握和了解试验人员的水平。 - 根据每个人的技术水平分配适宜的工作岗位。
18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规范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人员、培养基、菌种、实验室 的布局和运行、 设备、文件、实验记录、结果的判断等。
19
人员要求
实验室应由具有专业知识及一定资质的人员来操作或 指导工作,应熟悉相关检测方法、程序、检测和结果评价, 其职责范围应同其专业技能和经验水平相符。
20
试验人员的培训
- 样品容器应有标签,标明名称,批号,取样日期 和取自哪个容器。
—欧盟国家药品 GMP取样程序
15
取样
- 每批成品的取样样品应保存到有效期后一年。 成品通常应保存在最终包装内并贮存在要求的条件。
- 如果产品的稳定性允许,起始物料的样品(除溶剂, 气体和水外)应至少保存到产品放行后2年。
- 如果产品的稳定性较短,这段时间可缩短。 物料和产品的的留样量至少应足够进行一次全检。 —欧盟国家药品 GMP取样程序
16
检验
核对 - 检验科室接受检品后 检品与检验卡是否相符,如有问题应及时提出,核对后登记。 - 检验依据 - 检品应由具备相应专业技术的人员检验。
17
检验
检验者接受检品后 核对检验卡与样品是否一致,核对项目包括: 品名、 批号、生产厂家、检验依据、检验项目、包装、数量、 编 号等。 检验前核对 检品标签与所填检验卡的内容是否相符: 检品的编号、品名、规格、批号和有效期,生产单位或产地,检验目 的和收 检日期, 样品的数量和封装情况等。
23
人员培训
软件培训 技能培训
实验室的质量目标、体系文件、计量知识、法律法规、 质量标准的查找与使用。 各种SOP的书写与掌握。 无菌操作技能、培养基配制、灭菌及验证、菌种的转 种、传代、保管,无菌检查法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24
管理人员的培训
-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人员包括工作人员和监督人员, 其专业技 能和经验水平应与他们的职责范围相符。
9
抽样
- 无菌抽样应在无菌试验室内进行,特别是无菌生产 的产品。 - 应有非常严格的无菌防护措施,避免在抽样过程中 造成微生物的污染。 - 如果可能,所有的样品包括非灭菌样品均应在具有 无菌条件的特定抽样间进行无菌抽样。
—2010版中国药典
10
取样
建立取样的操作规程 包括:经授权的取样人、取样方法、取样用设备、取样量 、取样后剩余部分及样品的处置和标识,以及为避免因取 样过程产生的各种风险的预防措施等。
• 从事药品微生物试验工作的人员均要受到专业教育和培 训.并对试验人员的岗位及职责进行考核,后上岗.
21
试验人员的培训
岗前培训 上岗前必须接受工作所必需的培训如设备操作、微生物检 验技术和实验室生物安 全等方面的培训。
试验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
22
人员培训
硬件培训 - 生物安全操作知识和消毒知识。 - 卫生要求。 - 洁净室的使用、保洁、洁净度检测。 - 设施、仪器及设备的使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