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验PPT课件
诊断学实验室检查ppt课件

三.血小板的检测
血小板计数的概念 是指计数单位容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为 :100×109/L~300×109/L。
血小板 减少 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生成障碍:造血功能损害,如再障、急性白血病、 放射病、巨幼细胞贫血
血小板破坏过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 药物过敏
血小板消耗增多:DIC 血小板分布异常:肝硬化等
(2)核右移: 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
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药物,如阿糖胞 苷或6一巯基嘌呤等。
在炎症的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如在疾病进展期突然出现核右移的变化, 则表示预后不良。
2. 嗜酸性粒细胞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osinophilia) 1)过敏性疾病: (1)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食物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 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达10%以上。 (2)寄生虫病: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1
※贫血的原因:
(1) 红细胞生成减少:
①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再生障碍性贫血;
②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的减少比血红蛋白下降的程度低。
③巨幼细胞性贫血:红细胞的减少比血红蛋白下降的程度明显
④红细胞缺乏:肾脏疾病
⑤骨髓疾病,恶性肿瘤,放射性损伤
6
(2)红细胞破坏增多: 红细胞遭到破坏,是因为细胞本身异常或外界因素膜破坏所致。 ①红细胞内在异常: 膜缺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 酶缺陷: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 珠蛋白生成异常:镰形细胞贫血 获得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1.生理性减少 婴幼儿及15岁以前的儿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一般比正常
实验室检验优质课件PPT

其余:时玉声 等主编《兽医 临诊检验手册》
2021/02/01
10
红细胞(RBC)计数
❖是将一定量的供检血液经一定倍数稀释 后,计数一定容积内的红细胞数,并换 算为每 1 L 血液中的红细胞数。
❖主要用于贫血性疾病的判定。
2021/02/01
11
❖ 计数法:用显微镜计数法
1. 红细胞稀释液
2. 试剂:0.1mol/L盐酸溶液:浓盐酸8.5ml加蒸馏 水至1000ml。
3. 操作:
1) 于测定管内加入0.1mol/L盐酸溶液至百分刻度 “20“或重量刻度“2“处。
2021/02/01
8
2) 用沙利氏吸血管吸取被检血液至“20“刻度处, 并用棉球或纱布拭去管壁外血液。迅速将沙利 氏吸血管插入测定管底部盐酸液中,缓慢挤出 血液,再吸取上部清液,反复冲洗沙利氏吸血 管2~3次,并混匀,静置10min。
2021/02/01
• 如病畜精神稍差,口粘膜轻度干涩,皮肤弹性实验 持续时间2~4S,血浆蛋白8%~9%,PCV达50%,可 提示为轻度脱水。
• 病畜精神差,喜卧少动,口粘膜干涩,皮肤弹性实 验持续时间6~10S,血浆蛋白9%~10%,PCV达5口粘膜极干涩,皮肤弹 性实验持续时间20~45S,血浆蛋白12g%,PCV达60
1) 0.9%氯化钠溶液
2) 赫姆氏液配法为氯化钠1g,氯化汞0.5g,结晶硫 酸钠5g,加蒸馏水溶解至总量200ml,再加石炭 酸品红溶液数滴,借以与白细胞稀释液区别。
2. 计数方法
1) 血液稀释:取清洁、干燥小试管一支,加红细胞 稀释液4ml,而后用沙利氏吸血管吸取供检血液 至10刻度(10μ l)处,用棉球或纱布拭去管壁外血 液,将沙利氏吸血管插入小试管内稀释液中,挤 出血液,并吸洗2~3次,混匀。血液被稀释400倍 (因家畜红细胞比人多,200倍稀释不易计数)。
实验室安全检查 ppt课件

4.化学品储存
按照危害类型分开存放化学品
✓ 易燃物 ✓酸 ✓碱 ✓ 氧化剂 ✓ 有毒物 ✓ 过氧化物
存放的化学品不要超过水平视线高度。 管控的物质必须上锁存放,并永久记录使用情况。
实验室安全检查
电气安全隔板 自动关闭门 灭火器 气瓶的存放
✓ 用铁链固定存放 ✓ 不用时盖上瓶帽 ✓ 不要将不相容的气体存放在一起 ✓ 搬运气瓶应使用手推车 ✓ 用完后标记“空瓶”,并盖上瓶帽 ✓ 使用正确的压力表 ✓ 装载的气体名称应清晰
实验室安全检查
2.工程控制
通风柜里的东西尽量少,不要阻挡气流通道 ✓ 在14英寸(35.6cm)窗格高度时使用通风柜 ✓ 通风柜中不要存放化学品 ✓ 不要将设备或多余的材料放在通风柜里 ✓ 不要阻塞通风管 ✓ 所有工作应该在窗格后至少6英寸(15.2cm)的区域进行 ✓ 工作时,不要将物品放在通风柜边缘上,或通风柜前面 ✓ 通风柜不用时请将窗格关闭。
实验室安全检查
3.PPE
手的保护
✓ 通过渗透的指引选择合适的手套材料 ✓ 化学品相关工作推荐使用丁腈或氯丁橡胶手套 ✓ 经常更换手套,破损的手套应立即更换 ✓ 脱下手套后应洗手
脚的保护
✓ 需要穿包脚趾的鞋子,凉鞋和拖鞋是不允许的 Nhomakorabea 眼睛的保护
✓ 安全眼镜(有侧边遮挡) ✓ 护目镜 ✓ 面罩
呼吸的保护 实验室安全检查
实验室安全检查
实验室安全检查
实验室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主要内容
1 标识&标签 2 工程控制 3 PPE 4 化学品储存 5 准备/预防
实验室安全检查
1.标识&标签
出入口标识 设备标识 电气伤害标识 化学品存放区标识 未存放在原始容器中的化学品标识
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ppt课件

激素的肿瘤等。 2、急性肾功能不全
3、摄入过多 4、吸收增加:大量应用维生素D3、 碱性药
1111白细胞计数临床意义白细胞计数临床意义55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感染肿瘤移植见于病毒感染肿瘤移植物抗宿主等物抗宿主等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见于应用肾上腺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治疗和放射线损伤异性皮质激素烷化剂治疗和放射线损伤异性淋巴细胞增多见于传单药物过敏输血淋巴细胞增多见于传单药物过敏输血66单核细胞增多单核细胞增多见于疟疾急性感染恢复期见于疟疾急性感染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和一些血液病
血红蛋白尿及肌红蛋白 尿
1、当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出现在尿中,可使 尿液呈现酱油色、浓茶色、红葡萄酒色。
2、血红蛋白尿主要见于严重血管内溶血,如 溶贫、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PNH等。 肌红蛋白尿主要见于外伤如挤压综合征、 缺血性肌坏死等
3、胆红素尿:尿内含大量结合胆红素,尿液 颜色变深,震荡后出现黄色泡沫且不消失,
血钙测定
【参考值】总钙:2.25-2.58mmol/L 【临床意义】血清钙>2.58mmol/L为高钙血
症,<2.25mmol/L为低钙血症。
44
影响钙磷代谢的激素
1、甲状旁腺素PTH:作用为升钙降磷 2、降钙素CT: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作用
为降钙降磷 3、维生素D3:作用为升钙升磷
45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尿量增多:24h尿量大于2500ml,称为多尿, 多见于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尿崩症。肾 脏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间质肾炎、
慢性肾衰早期、急性肾衰多尿期。
尿量减少:成人尿量低于400ml/24h或 17ml/L,称为少尿;低于100ml/24h称为无尿。
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ppt课件

质量控制定义与重要性质量控制定义重要性实验室质量控制目标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01提高实验室效率02保障实验室安全03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与完善01020304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建立质量控制标准实施质量控制措施持续改进和优化样品接收样品登记样品保存030201样品接收、登记与保存样品前处理方法与技巧前处理目的前处理方法前处理技巧样品标识、追溯与处置样品追溯样品标识建立样品追溯系统,记录样品的流转过程和处理情况,便于后续查询和追踪。
样品处置检测方法分类及选择依据检测方法分类根据检测原理、技术手段等,将检测方法分为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法等。
选择依据根据检测对象、检测目的、检测精度要求等,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方法适用性评估在选择检测方法前,应对其适用性进行评估,包括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灵敏度、特异性等。
实施要点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等。
方法确认程序:包括方法的选择、准备、试验、数据分析等步骤。
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进行操作,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和现象。
010203040506方法确认程序及实施要点变更管理当需要对已确认的方法进行变更时,应重新进行评估和确认,确保变更后的方法仍然满足检测要求。
方法更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检测技术的进步,应及时更新检测方法,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变更记录对方法的变更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变更原因、变更内容、变更后的评估结果等。
方法更新与变更管理仪器设备采购、验收及使用登记采购流程明确采购需求,制定采购计划,进行市场调研和选型,编制采购预算,提交采购申请。
验收标准制定详细的验收标准,包括设备性能、外观、配件、资料等方面的要求。
使用登记建立设备使用登记制度,记录设备使用人、使用时间、使用状态等信息。
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及校准计划维护保养校准计划故障处理试剂耗材采购、验收及存储要求采购要求验收流程存储管理实验操作规范制定及培训实施制定实验操作规范培训实施定期评估数据记录要求及整理归档流程数据记录要求数据整理归档流程异常数据处理和纠正措施异常数据识别01原因分析02纠正措施03图表和图片根据需要提供相关的图表和图片,以便更直观地展示检测结果。
《实验室检查》课件

某些药物可能影响检查结果,需在检查前咨询医生停药。
3 特殊要求
有些检查可能需要特殊准备,如排尿前不喝水、避免剧烈运动等。
标本采集的方法
1 血液采集
通过针头抽取静脉血,常 用的方法是在皮肤上找到 合适的静脉,并用一根针 穿刺将血液抽出。
2 尿液采集
3 组织标本采集
将尿液收集到无菌容器中, 严格按照医生或实验室的 要求进行操作。
常见检查项目的解读
1
尿常规检查
2
分析尿液中的PH值、比重、蛋白质、糖
等指标,检测泌尿系统疾病。
3
血常规检查
分析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等指标,评估贫血、感染等情况。
生化检查
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电解质、肝功能、肾 功能等指标,评估身体内部的代谢情况。
实验室检查与疾病诊断的关系
实验室检查可以为疾病诊断提供重要支持,通过检测生物标志物、病原体、 抗体等,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
实验室检查的临床应用
疾病筛查
通过检查特定的生物标志物,提前发现潜在疾病,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
病情监测
通过定期的实验室检查,评估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管理
定期的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了解身体状况,预防疾病,并制定合理的健康管理计划。
实验室检查的局限性和误差
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外界干扰、样本处理技术、设备精度等,需要在结果解读时综 合考虑。
实验室检查的分类
生化检查
通过分析血液、尿液等样本, 了解体内代谢、激素水平、 电解质平衡等信息。
血常规检查
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 数、血红蛋白等指标,用于 评估血液状况和检测疾病。
检验PPT优质课件

DVT发病率
• 美国每年有25~50万人患深静脉血栓性疾病,尸检中发现 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占72%。国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成的患者也逐年增多,静脉疾病发病率高于动脉疾病10倍, 而以下肢静脉疾病最多见。
25
肺栓塞PTE发生率
•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连续900例尸检资料证实肺段以上 肺栓塞占其心血管疾病的11.0%,占肺血管病的第一位。
19
2. Fib水平降低: (1)先天性无,低纤维蛋白血症; (2)获得性:肝病,腹水,DIC等.
3. 异常Fib血症.
20
四.凝血酶时间测定(TT)
临床意义: 报告单位: 秒 TT延长: (1)肝素增多或类肝素抗凝物存在,如系统性红斑狼
疮,肾病,肝病等; (2)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8
临床意义
1.PT延长: (1) 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和纤维蛋白缺乏症; (2)获得性见于DIC,维生素K缺乏症,肝脏疾病,血循环中有抗 凝物质如:肝素,抗Ⅱ,Ⅴ,Ⅶ,Ⅹ的抗体。
9
2. PT缩短: Ⅴ因子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等.
3.口服抗凝剂的监测: 口服抗凝剂可以降低Ⅱ,Ⅶ,Ⅸ,Ⅹ,蛋白C,蛋白S的水平. 主要用于:
5、阻断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核因子kB(NF-kB)介导的细胞信 号转导;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白细胞黏附,减轻器官损害,改善 微循环;
49
(三)、AT水平下降的原因
(1)器官衰竭时AT合成降低
由于肝脏是合成AT的主要器官,因此在肝硬化、 重症肝炎、肝癌晚期、急性肝功能衰竭、早产儿等,由 于合成减少,AT活性与水平减低,且常与疾病严重程度 相关,可伴发血栓形成。
•
常见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PPT课件

血红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N)
嗜酸性粒细胞(E)
嗜碱性粒细胞(B) 淋巴细胞(L)
0.5~5
0~1 20~40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相对性增多:因血浆容量减少,红细胞容量相对增加。见 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尿崩症、糖尿病酮症 酸中毒等体液丢失过多情况。 绝对性增多:临床上称为红细胞增多症,见于长期缺氧、 严重的慢性心肺疾患(慢阻肺、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 等)、伴有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的肿瘤(如肾癌、肝细 胞癌、卵巢癌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破坏过多
红细胞内:先天性
膜缺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酶缺乏: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Hb异常: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
红细胞外:后天性
免疫因素: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 非免疫因素: 感染、理化因素、DIC、脾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10月2日
3) 沿着管壁加入蒸馏水或0.1mol/L盐酸溶液,逐 步稀释至与标准色柱色调一致后,读取重量 (或百分)刻度值报告结果。
❖ 正常值:标准制换算:血红蛋白(g/L)=血红蛋白
(g/dl) ╳10
❖ 诊断意义
1. 血红蛋白含量增高 常见于机体脱水而致血液浓 缩的各种疾病过程中。
2. 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可见于各种贫血性疾病,如 各型贫血、马传染性贫血、重症寄生虫病等。
%,可提示为重度脱水。
2020年10月2日
6
返回
2. 红细胞压积容量值降低 多为红细胞减少所致。可见于 各型贫血及伴有贫血的其他疾病过程中。
3. 注意事项
1. 温氏管壁一侧自上而下标有0-10 刻度,供测定血 沉之用;另一侧自下而上标有0-10刻度,供测定 PCV用,0-10之间共有100个刻度,测定时正确选 用。
1) 0.9%氯化钠溶液
2) 赫姆氏液配法为氯化钠1g,氯化汞0.5g,结晶硫 酸钠5g,加蒸馏水溶解至总量200ml,再加石炭 酸品红溶液数滴,借以与白细胞稀释液区别。
2. 计数方法
1) 血液稀释:取清洁、干燥小试管一支,加红细胞 稀释液4ml,而后用沙利氏吸血管吸取供检血液 至10刻度(10μ l)处,用棉球或纱布拭去管壁外血 液,将沙利氏吸血管插入小试管内稀释液中,挤 出血液,并吸洗2~3次,混匀。血液被稀释400倍 (因家畜红细胞比人多,200倍稀释不易计数)。
畜种
绵羊 山羊 奶山羊 哺乳仔猪 后备仔猪 犬 猫
PCV X±S
资料来源
35.0 ± 3.0 29.74 ± 2.76
牦牛值:由 青海医学院
测定。
35.46 ± 1.41 40.68 ± 5.15 39.47 ± 3.81 45.5(37.0~55.0) 37.0(24.0~45.0)
犬、猫值: 谢慧胜编著 《 小动物疾 病防治手册》
2. 抗凝剂宜选用EDTANa2,因其不改变细胞体积及形 态。
3. 血样不能溶血,充入管内的血液不能有气泡。
4. 读取结果时,不能把细胞层最上层的灰白层白测定(Hb)
主要用于贫血的诊断
❖ 测定方法:沙利氏法
1. 原理:红细胞与盐酸作用生成褐色盐酸高铁血 红蛋白,再经稀释与标准色柱比色,即可求得 血红蛋白含量。
实验室检验
血液的一般检验
2020年10月2日
1
血液的一般检验
• 红细胞压积容量(PCV)测定 • 血红蛋白测定(Hb) • 红细胞(RBC)计数 • 白细胞(WBC)计数 • 白细胞分类计数
2020年10月2日
2
红细胞压积容量(PCV)测定
❖是指将抗凝血液置于特制的温氏管中, 并经离心沉淀,沉出压紧的红细胞体积 所占全血体积的百分比。
2. 试剂:0.1mol/L盐酸溶液:浓盐酸8.5ml加蒸馏 水至1000ml。
3. 操作:
1) 于测定管内加入0.1mol/L盐酸溶液至百分刻度 “20“或重量刻度“2“处。
2020年10月2日
8
2) 用沙利氏吸血管吸取被检血液至“20“刻度处, 并用棉球或纱布拭去管壁外血液。迅速将沙利 氏吸血管插入测定管底部盐酸液中,缓慢挤出 血液,再吸取上部清液,反复冲洗沙利氏吸血 管2~3次,并混匀,静置10min。
手册》
其余:时玉声 等主编《兽医 临诊检验手册》
2020年10月2日
10
红细胞(RBC)计数
❖是将一定量的供检血液经一定倍数稀释 后,计数一定容积内的红细胞数,并换 算为每 1 L 血液中的红细胞数。
❖主要用于贫血性疾病的判定。
2020年10月2日
11
❖ 计数法:用显微镜计数法
1. 红细胞稀释液
2020年10月2日
9
返回
家畜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沙利氏法)
畜种
马 骡 黄牛 水牛 乳牛 牦牛 骆驼
血红蛋白 (g%) X±S
12.77 ± 2.05 12.74 ± 2.18 10.99 ± 3.02
9.5 ± 1.0 12.3 ± 1.66 11.17 ± 1.06 11.80 ± 1.03
畜种
3. 正常值:家畜红细胞压积容量正常值(%)参见下
表。
标准制的换算:PCV(L/L)=PCV(%) ╳0.01。
例如马PCV30.2%,换算为标准制乘以0.01,即得 0.302L/L。
2020年10月2日
4
家畜红细胞压积容量正常参考值(%)
畜种
马 骡 黄牛 水牛 乳牛 牦牛 骆驼
PCV X±S
30.2 ±2.96 32.77 ±2.88 36.01 ±4.55 31.12 ±3.7 37.04 ±2.78 43.97 ±3.08 32.8 ±2.43
绵羊 奶山羊 山羊
猪 犬 猫 鸡
血红蛋白(g%) 资料来源
X±S
7.20 ± 1.03 8.33 ± 0.75
牦牛值:由青 海医学院测定。
7.0 ± 11.0 11.16 ± 1.42
14.9(12.0~18.0) 12.0(8.0~14.0)
6.14 ± 1.03
犬、猫值:谢 慧胜编著《小 动物疾病防治
• 如病畜精神稍差,口粘膜轻度干涩,皮肤弹性实验 持续时间2~4S,血浆蛋白8%~9%,PCV达50%,可 提示为轻度脱水。
• 病畜精神差,喜卧少动,口粘膜干涩,皮肤弹性实 验持续时间6~10S,血浆蛋白9%~10%,PCV达55%,
可提示为中度脱水。
• 病畜精神极差,不能站立,口粘膜极干涩,皮肤弹 性实验持续时间20~45S,血浆蛋白12g%,PCV达60
其余:时玉 声等主编 《 兽医临诊 检验手册》
2020年10月2日
5
❖ 诊断意义:可呈现增高或降低。
1. 红细胞压积容量值增高 多因机体脱水而血液浓缩,使 红细胞数相对增多所致。可见于各种脱水性疾病过程中。 是判定动物脱水程度的标准之一,并可依此而计算补液 数量,但要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测方法综合判断之。
❖主要用于脱水程度及贫血的判定。
2020年10月2日
3
❖ 测定方法:红细胞压积管法(温氏法)
1. 用尾端装有橡皮乳头的长针头,吸取EDTANa2抗凝 血液,插入温氏管底部,自下而上注入血液至刻度 “10“处。
2. 将温氏管置于电动离心机中,以3000r/min速度离心 30~60min,取出读取红细胞柱的高度数,即得红细胞压 积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