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

《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应城市杨河镇中心小学谢瑾霞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有关大象耳朵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评判大象耳朵不同,是否是有毛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故事的道理:只要是对的,我们就该坚持自己的,不可以轻易改变。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老师已经和大家学到课文《大象的耳朵》,今天我们还是一起学习课文——《大象的耳朵》,那么你们还记得这个故事中提到了哪些小动物吗?2.听课文朗读之前,出示小要求,认真听,用横线画出大象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其他小动物的话。
3.听了这个故事,你记住了什么?4.认读词语:扇子、耷拉、慢慢、遇到、兔子、竖着、不安、竹竿、跳舞、头痛、心烦、扇风5.在句子用理解词语。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1.感悟小动物们认为大象耳朵有毛病的原因。
(1)文中说我们的大象在干嘛呢?大象在外边慢慢地散步,遇到了很多小动物,你们把它们之间的对话画下来了吗?谁来说说大象的话?(2)那其他小动物的话呢?你有没有用波浪线画出来呢?(3)学生朗读小动物的话。
生1小兔子:“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大象听了小兔子的话,它又说什么了?你觉得现在大象相信小兔子的话了吗?生:“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那你们能读出不相信、不以为然的语气呢?面对大象的回答,小兔子又说什么了呢?(你看,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一定是有病了。
)大象走着走着,又遇到了谁?小羊说了什么?(分角色朗读,可以加上动作)生2小羊:“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就只有小羊、小兔说了大象的耳朵吗?还有谁也说了?它们可能会这么说?生3小鹿:“大象呀,我的耳朵竖起来,多有精神,而你的怎么老是耷拉下来呢?”生4小马:“大象啊,你真的和我们都不一样,你的耳朵为什么老是耷拉下来?”生5:“大象大哥,你都快急死我了,你的耳朵耷拉着,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一齐说:“你看,我们的耳朵都是竖着的,只有你的耳朵耷拉着,一定是有病了。
大象的耳朵教案第二课时

大象的耳朵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象耳朵的特点及发生变化的原因。
1.3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2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3.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面对困难,勇于挑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象耳朵的特点及发生变化的原因。
2.教学难点:2.1理解大象耳朵的变化过程。
2.2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
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大象的耳朵》第一课时,了解了大象耳朵的特点。
第二环节: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速、感情。
2.教师提问:请大家思考,大象耳朵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3.学生回答:因为大象耳朵里的虫子越来越多,让大象感到疼痛。
4.教师讲解大象耳朵变化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大象耳朵的变化原因。
5.教师提问:大象耳朵的变化给大象带来了什么影响?6.学生回答:大象耳朵变小了,不能再用来扇风、遮阳了。
第三环节:课堂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你是大象,你会怎么办?2.学生讨论并发表意见。
第四环节: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本课生字词,让学生认读、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讲解其字形、字义、组词。
3.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第五环节: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回答,给予评价和指导。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1.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2.学生回答:我们知道了大象耳朵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
四、作业布置1.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关于大象耳朵的童话故事。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9.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理解大象想法的转变过程。
2.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懂得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做事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要有自己的主见。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大象想法的转变过程。
2.难点:使学生懂得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做事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要有自己的主见。
教学过程:一、复引入:1.复上节课掌握的“我会认字生字”。
2.上节课已初步了解了课文大意,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大象的耳朵》。
二、熟读课文,了解大象耷拉的大耳朵:1.自由读课文1-8自然段,了解大象耷拉的大耳朵。
2.学生边读课文边勾画。
3.学生汇报交流。
1)认为大象耷拉的大耳朵有问题的小动物有: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
2)小动物们的话都有一个共同的意思,认为大象的耳朵有病。
3)学生汇报小鹿、小马、小老鼠可能说的话,围绕大象的耳朵有问题这个意思。
4)大象是怎么说的呢?课件出示:A“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B“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A“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提问:大象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答:大象认为自己的耳朵本就应该是耷拉着的,是生来就是这样的。
B“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提问:大象说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又是怎么想的?答:大象认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要想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
7)仔细阅读大象所说的两句话,体会两句话前后大象想法的转变。
总结:大象说第一句话的时候,语气很坚定,说第二句话的时候认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了。
8)大象怎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
注:已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孩子们,童话故事总是让我们感到快乐和兴奋。
特别是《大象的耳朵》这个故事,它让我们感到非常有趣。
我们可以向这篇童话故事的作者研究,尝试着编写自己的动听童话故事。
19《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统编版语文《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教材第19课《大象的耳朵》展开,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朗读课文:学生将再次朗读课文,复习课文内容,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教学反思与改进
2. 设计反思活动
- 在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反馈调查,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满意度和学习效果。
-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 通过学生的反馈,评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制定改进措施
-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增加互动环节、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4. 实践能力:通过仿写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1. 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扇、慢、遇、兔、安”等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解决办法:通过PPT展示,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并指导书写。在学生书写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纠正错误。
- 在课后拓展活动中,提供更多的拓展资源和建议,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19《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9《大象的耳朵》【教学目标】1.认识“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
2.会写“扇、慢”等8个字,及其扩展的词语。
3.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能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4.通过描写大象对自己耳朵的想法,从中体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每个人都不一样,要勇于做回自己。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2.能读好文中的问句,能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3.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要勇于最回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不同。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复习生字拉火车二、品读课文,领悟道理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大象的话?文中共有三处大象的话:①“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②“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③“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从这3句话可以看出来大象的想法前后发生了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细细品读。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耷拉:松弛地向下挂着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大象的耳朵很大,而且还耷拉着。
这也为下面故事的展开埋下伏笔。
这一天,大象正在路上慢慢地散步,遇到了小兔子。
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咦、怎么”写出小兔子对大象的耳朵提出的质疑。
1.大象说:“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问:“面对小兔子的质疑,说一说此时大象的心理是怎样的?”“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说明大象此时心中并没有太大的波澜和不安,坚定地认为自己的耳朵天生就是这样的。
小兔子说:“你看,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一定是出毛病了。
”此时小兔子又拿自己的耳朵和大象的比较,坚定地认为大象的耳朵有毛病。
后来,大象又遇到了小羊。
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见到了大象,都要说他的耳朵。
问:“小鹿、小马、小老鼠,他们又会怎么说大象的耳朵呢,谁来说一说?”小鹿也说:“ ..............?”小马也说:“ ..............?”小老鼠也说:“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回答.........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他们的耳朵都是竖着的,就认为耳朵都应该是竖着的,而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的,因此质疑大象的耳朵没有竖起来,是不是出了毛病。
《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好文中的问句和人物的对话。
2、能借助大象的话,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读好文中的问句和人物的对话。
2、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教学难点】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方法】读中感悟【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动物贴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比眼力,猜耳朵都说我们二8班的孩子耳聪目明,从你们的眼神里我就看出了你们的聪慧、活泼,来,我们玩个猜耳朵的小游戏,比一比谁的眼睛最厉害。
(课件出示图片,最后一幅是大象的耳朵,引出课题,齐读课题)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象的耳朵》这篇课文的生字词,这些词语宝宝正调皮地躲到云朵后面跟大象捉迷藏呢!你们愿意帮帮大象吗?(请两组同学开火车读词语)读音准确,声音响亮,大象顺利地找到了词语宝宝,感谢你们!3、为了表达对大家的感谢,大象还带来了词语迷宫的游戏,想玩吗?4、看来大家都学会了这些词语,下面我们就把词语放回到课文中边读课文边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结合提示回答)大象的耳朵是__________的,许多小动物说自己的耳朵是______的,于是大象改变自己想办法让耳朵________。
后来,他认识到耳朵__________的作用。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请在课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1)学生回答(2)大象的耳朵大大的,圆圆的,真像一把大扇子。
比喻得多生动呀!仔细观察,大象的鼻子、身体、尾巴、腿像什么似的?说一说。
2、学习2-8自然段过渡:大家说的句子真形象,李老师也想说个句子,可以给我个机会吗?同学们读书的声音清脆悦耳,像百灵鸟似的。
现在就请小百灵鸟们自由读课文2-8自然段,边读边动笔,用“﹏﹏”画出大象的话;用“——”画出其他小动物的话。
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时间:第二课时地点:教室教学目标:1. 了解大象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学生对大象的了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让学生感受自然、人文的魅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大象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2. 大象耳朵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大象耳朵的进化历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象的耳朵结构,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大象耳朵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讲解大象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1. 大象耳朵的结构和特征。
大象的耳朵很大,通常呈圆形或半圆形。
耳朵的内侧有耳廓,外侧有耳垂。
大象的耳朵不仅可以听到周围的声音,还可以通过震动来感知周围的环境。
2. 大象耳朵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大象的耳朵在自然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几种常见的作用:(1) 大象可以通过耳朵来感知周围的环境,及时发现危险并逃脱。
(2) 大象的耳朵可以帮助它们保持身体平衡,特别是在奔跑和跳跃的时候。
(3) 大象的耳朵还可以帮助它们散热,当气温过高时,大象可以通过耳朵和尾巴来散发热量。
三、讲解大象耳朵在自然界中的进化历程。
1. 大象耳朵的进化历程。
大象耳朵的进化历程可以追溯到 5000 万年前,当时大象的耳朵还没有现在这么大,随着大象的不断进化,它们的耳朵逐渐增大。
2. 大象耳朵的进化原因。
大象耳朵的进化原因主要是因为它们需要感知周围的环境,保护自己免受危险。
同时,大象耳朵的进化也可以帮助它们保持身体平衡,散热等。
四、总结:大象的耳朵在自然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感知周围的环境,还是大象身体平衡和散热的重要器官。
同时,大象耳朵的进化历程也见证了它们不断进化的历程,证明了自然选择和进化理论的正确性。
《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大象的耳朵》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围绕大象的“耳朵”展开。
讲的是一头大象因为自己的耳朵与其他动物的耳朵不一样,以为自己的耳朵始终耷拉是有病,就想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结果竖起来的耳朵给大象带来了很多烦恼。
后来,大象终于明白了自己耳朵的作用,再也不把耳朵竖起来了。
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富含哲理,能给学生很好的启示作用。
【教学目标】 1.多个词语连用时,用好“和”,培养学生会说话,说好话。
2.通过分角色表演及朗读课文理解大象的心理变化,并能借助“因为...所以... ”句式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学生能说出对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1.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动物头饰【教学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1.复习多音字出示带有多音字的一段文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复习问句出示四个问句,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3.复习词语听写,指名两生板演:扇子遇到兔子头痛【设计意图】1.多音字,读好问句及生字词是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所以第二课时伊始检查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板演的学生尽量找基础稍差一些的学生,掌握情况,如果出现错误及时修正补写。
二、落实课后题(一)课后第二题 1.画出大象说的话,共三处。
①大象说:“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②大象也不安起来,她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③大象说:“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2.理解大象说的第一句话。
提问“生来”“这样”两个词语,引出描写大象样子的句子,并齐读。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板书:耷拉)3.理解大象说的第二句话。
提问“他们”指的是谁?随机练习说话,讲解“和”的用法。
4.分角色朗读 2 到 8 自然段,先自由练习再上台表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练习写ABA(式的成语。
自由自在 自说自话 自生自灭 自作自受 自卖自夸 自给自足
(4)请学生用“自言自语”练习说话。
小红自言自语了半天,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奶奶自言自语地说:“今天天气怎么这么热啊!”
“我可以和小月一起去图书馆看书。”小明自言自语地说。
答:第一句很坚定,认为自己的耳朵本就应该是耷拉着的,是生来就是
这样的。
B“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
来。”
提问:大象说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答:第二句认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 要想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
(7)仔细阅读大象所说的两句话,体会两句话前后大象想法的转变
总结:大象说第一句话的时候,语气很坚定,说第二句话的时候认为自
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了。
(8)大象怎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
(因为小兔、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都说它的耳朵有问题,说的动
物多了,大象就感觉真的有问题了。)
4.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 再读句子: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 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5)学生汇报小鹿、小马、小老鼠可能说的话(提醒孩子,都要围绕一 个意思,那就是:它们都认为大象的耳朵有问题。)
(6)大象是怎么说的呢 课件出示:A“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B“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
来。”
A“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提问:大象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3)用波浪线勾画出大象说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2.学生边读课文边勾画。
3.学生汇报交流。
(1)认为大象耷拉的大耳朵有问题的小动物有:小兔子、小羊、小鹿、 小马、小老鼠。
(2)小动物们是怎么说的呢
(3)这是小兔和小羊说的话,它们的话都有一个共同的意思,那是什么 呢
(4)对了,它们都认为大象的耳朵有病,不但是它们,连小鹿、小马、 小老鼠都要说大象的耳朵。你们觉得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大象的耳朵不仅大,而且薄,里面充满了血管,血流经这里,很容易就 把热量散发了。特别是扇动起来,更容易把耳朵里血的温度快速降下来。
当然,大象的耳朵还具有许多其它的功能,例如:在遇到敌情时张大耳 朵进行示威等。
六、老师总结。
孩子们,《大象的耳朵》这样的童话故事多么有趣。我们也向《大象的耳 朵》这篇童话故事的作者学习,课后学着编一编这样动听的童话故事
(5)读了大象把耳朵竖起来以后的句子,想想:对于大象来说,究竟是 把耳朵耷拉着舒服些,还是把耳朵竖起来舒服些
(6)于是,大象又把耳朵耷拉下去了。大象是怎么说的读一读。
四、升华情感。
1.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学生汇报交流。
3.引导学生理解做事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பைடு நூலகம்发,不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 么,要有自己的主见。
19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理解大象 想法的转变过程。
2.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懂得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做事要从自己的 实际情况出发,不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要有自己的主见。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大象想法的转变过程。
2.难点:使学生懂得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做事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 出发,不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要有自己的主见。
五、拓展延伸
1.大象吃亏后明白了: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 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请小组的同学汇报。
2.大象的耳朵除了用来驱赶蚊虫之外;大象耳朵还有特殊用途。
耳朵对于大象来说,最大的作用是散热。大象的体积特别大,因此身体 代谢产热也格外的多,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大象的身体产生巨大的伤 害,甚至危机生命。此时也就需要一个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大象散热。
19.大象的耳朵
大象的耳朵耷拉着:小动物觉得奇怪
大象把耳朵撑起来:小虫子飞进来
大象又把耳朵放下来:大家是大家,我是我
做事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岀发,要有自己的主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上节课掌握的我会认字生字。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大意,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象的 耳朵》。
二、熟读课文,了解大象耷拉的大耳朵。
1.自由读课文1-8自然段,了解大象耷拉的大耳朵。
(1)都有哪些动物认为大象耷拉的大耳朵有病
(2)用横线勾画出小动物们说的话,看看针对大象耷拉的大耳朵,小动 物们都说了些什么
三、再读课文,学习9—13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9—13自然段,想想大象是怎样把他的耳朵竖起来的耳 朵竖起来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大象怎么做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学生交流汇报。
(1)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
(2)请学生汇报。
(3)用横线找出大象耳朵竖起来后的所有不习惯的句子,并读一读。
(4)汇报:大象的耳朵孔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他的耳朵孔里 跳舞,吵得大象又头痛,又心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