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物流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十三五”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十三五”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对我国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高速增长的新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重心将从追求速度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
物流业作为新兴的服务产业,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将成为十三五时期物流业发展的总基调。
二是新型工业化和产业转型的新要求
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我国逐步从工业化中后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突出特点是从传统资源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延伸。
物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型制造的重要转型方向,中高端的产业链需要中高端的物流服务相配套。
三是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的新要求
我国城镇化仍将处于快速发展区间,将释放巨大的投资和消费潜力。
消费升级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增加,也对物流服务的精细化、响应度和一体化水平有更高的要求。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 年中国物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表示,十三五时期,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解决方案需求旺盛,城乡物流一体化、末端服务体验将成为竞争焦点。
四是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转移的新要求
国家三大战略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新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发展空间格。
十三五物流行业发展趋势

十三五物流行业发展趋势物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在十三五期间,中国物流行业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和发展趋势,以下是对十三五物流行业发展趋势的简要分析。
首先,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将对物流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电子商务继续蓬勃发展,对于物流行业来说,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将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传统的仓储、配送模式将逐渐向智能化、自动化发展,提高仓储、配送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同时,物流企业需要加强对电子商务的服务创新,如同城快递、夜间配送等,以满足电子商务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其次,绿色物流将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减少物流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国际共识。
在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加大对绿色物流的推广力度,通过优化运输路线、减少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手段,降低物流的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推动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
物流行业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包括订单信息、供应链信息、运输信息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实现物流过程的优化和智能化。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实现货物的实时跟踪和监控,提高货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物流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企业运营效益。
第四,供应链集约化管理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供应链是物流行业的核心,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可以提高整个流程的效率和效益。
在十三五期间,中国物流企业将致力于进一步加强与供应商、分销商等合作伙伴的合作,优化供应链流程,提高物流效率。
同时,通过技术的应用,实现供应链信息的共享和透明,提高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和可控性。
最后,人力资源和职业培训将成为物流行业的重点。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将需要进入物流行业,因此,加强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将成为关键。
同时,随着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物流企业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提升,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出炉年营收目标8000亿造国际“快递航母”

兼并重组时代到来
客观的现实是,国内快递品牌的市场仍然在国内,包括顺丰 等品牌的快递服务只涉及一部分国家。和DHL、联邦快递等相比, 无论是业务规模、覆盖范围和开展的业务类型都存在一定差距。 按照《规划》,要实现打造“快递航母”的目标,具体任务 主要是做强骨干快递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集约发展:针对骨干快 递企业鼓励“通过合作、联盟、收购和交叉持股等方式实现兼并 重组”,目标是集中优势扩大市场份额;针对中小企业鼓励战略 合作、兼并重组等方式,目标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收入排名前八的快递品牌占到全国 快递总品牌的近八成,其中前四的收入占到全国快递总收入的一 半,意味着除了已经上市的前几大快递品牌,其他快递公司已经 被明显甩在身后。 电商研究中心分析师姚建芳表示,无论是业务量、网点人员还 是服务质量,二三梯队的快递品牌和领跑的几家都有一定差距。 在徐勇看来,未来行业兼并重组完成后,国内从事综合性物 流的企业会在6家左右。而目前包括在华运营的国际品牌在内,国 内有27家有知名度的快递品牌,面临向专业化、差异化转型的需 要。 “目前的行业现状是产业集中度低,其结果是快递服务的定 价权不在企业总部这一方,而在网店快递员一方。”徐勇介绍, 随着未来行业兼并重组推进产业集中度提升,快递服务的定价权 也会出现转移,为营收增长带来空间。 《规划》没有提到国家邮政局将如何鼓励支持兼并重组。徐 勇认为,主管部门会在审批环节提供支持,涉及企业的合作、兼 并的审批流程可能会加快,此外还需要其他部门在税收等方面提 供支持。
的影响,行业的营收增长仍然有空间。在去年“三通一达”(中 通、申通、圆通、韵达)和顺丰争先上市后,国际化发展成为了 快递业的集体目标。 事实上《规划》有多项措施鼓励快递企业国际化发展 — 鼓励快递企业结合跨境电商和国内企业境外发展等契机“走出 去”,鼓励国内快递企业与境外企业建立战略协作关系,同时在 国内建设一批辐射国内外的航空快递货运枢纽,拓展国际货运航 线,逐步打造辐射全球的国际快递航空网,积极发展电商快递班 列和在重点城市建设国际快件处理中心等一系列硬件能力。 国家邮政局设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要培育2个以上具有 国际竞争力和良好商誉度的世界知名快递品牌”,参与国际竞争。
物流十三五规划

物流十三五规划物流是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对货物进行储存、运送和分销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性经济活动。
物流业处于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及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实现物流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国家制定了《十三五国家物流发展规划》。
该规划明确了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物流业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物流服务质量的提升,物流网络的完善以及物流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全面提升物流服务质量,提高物流供应链的效率,加强物流网络建设,推动物流基础设施的升级,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促进物流综合实力的提升。
在物流服务质量方面,规划提出要通过推动物流服务标准化、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物流服务评价机制等手段,全面提升物流服务质量,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
在物流供应链效率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推动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提升物流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同时要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市场,推动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在物流网络建设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快推进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网络架构,提高区域物流节点的综合服务能力,形成高效便捷的物流网络。
在物流基础设施升级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冷链、干线、港口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提升物流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推动物流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现物流信息的共享和流通,提高物流信息的精准度和实时性。
在物流综合实力提升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物流人才培养,推动物流企业的创新发展,提高物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整个物流产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总之,《十三五国家物流发展规划》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为实现物流供应链的高效运作提供了战略指导,对推动物流业的发展以及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三五规划附件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现代物流业是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核⼼,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
⼤⼒推进成都现代物流业发展,有利于增强对“⼀带⼀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撑保障作⽤,对改善城市投资环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式、增强经济运⾏效率、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建设国家中⼼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四川省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和《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6—2020年。
本规划是指导成都市现代物流业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依据和⾏动纲领。
⼀、发展现状与形势(⼀)发展现状。
1.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
“⼗⼆五”期间,我市物流产业发展提速增效,产业规模和质量显著提⾼,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率进⼀步下降,服务能⼒和⽔平显著提升。
2015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2010年增长2.13倍,年均增长16.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010年增长2.19倍,年均增长17%,;社会物流总费⽤占GDP ⽐重为16.6%,低于全国1.4个百分点。
2.物流枢纽功能不断增强。
⽬前,成都已通航城市198个,开通航线257条,其中国际(地区)航线88条(国际定期直飞航线41条),2015年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4224万⼈次和55.7万吨,继续巩固国内航空第四城地位。
“蓉欧+”战略深⼊实施,全⾯启动国际铁路港规划建设;“蓉欧快铁”双向稳定加密开⾏,班列⼲线逐步向欧洲腹地延伸,库特诺海外办事处挂牌成⽴;中亚班列和成都⾄国内枢纽城市互联互通班列稳定开⾏;成都集装箱中⼼站吞吐量继续保持全国⾸位。
累计开通300余条公路货运班线,形成覆盖全国各⼤中城市的快速公路货运班车⽹络。
3.⼝岸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实现上海发展战略目标、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服务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
依据《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回顾与展望(一)“十二五”期间发展成效“十二五”期间,上海物流业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总体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高端资源集聚和功能塑造,为加快上海“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1.产业规模平稳增长。
“十二五”期间,上海物流业保持平稳增长,年平均增长率7.96%。
2015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3044亿元,同比增长7.1%,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为12.2%,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8%;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7174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3653.7万标准箱,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上海航空货邮吞吐量完成370.9万吨,其中,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327.5万吨,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三。
快递业保持高速增长,近3年业务量、业务收入连续保持年均50%、35%以上增速,年人均快递使用量53件,是全国平均量的5倍。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15年,上海自贸试验区保税区域完成航运物流服务收入1200亿元,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有力支撑。
表12011-2015年上海现代物流业规模统计表2.质量效率持续提升。
到“十二五”期末,本市物流总费用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降至15%以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个百分点。
上海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举措提升国际物流效率,平均通关时间较区外减少约40%,企业物流成本减少10%以上。
物流资源整合与组织效率不断提升,涌现出一批以互联网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依托的物流企业,带动传统小微物流企业转型发展,公路物流的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得到提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维吾尔自治区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目录一、发展基础 ...................................................................- 4 -(一)产业现状 ................................................................ - 4 -(二)机遇挑战 ................................................................ - 7 -二、发展战略 .. (9)(一)指导思想 (9)(二)战略定位 .............................................................. - 11 -(三)发展目标 .............................................................. - 12 -三、空间布局 ................................................................. - 13 -(一)节点布局 .............................................................. - 13 -(二)通道布局 .............................................................. - 19 -四、主要任务 (20)(一)全面推进物流业双向开放 (21)(二)系统引领物流业转型升级 (22)(三)继续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 - 23 -(四)大力加快物流标准化进程................................... - 24 -(五)积极发展回收和绿色物流................................... - 25 -五、重点工程 ................................................................. - 25 -(一)物流园区建设工程 .............................................. - 25 -(二)多式联运畅通工程 .............................................. - 27 - (三)物流产业集聚工程 .............................................. - 28 -(四)城乡物流配送工程 (30)(五)电商物流协同工程 (31)(六)冷链物流提升工程 .............................................. - 33 -(七)大宗商品物流工程 .............................................. - 33 -(八)物流企业培育工程 .............................................. - 35 -(九)智慧物流创新工程 .............................................. - 36 -(十)应急物流保障工程 .............................................. - 37 -六、保障措施 ................................................................. - 38 -(一)加强组织领导 ...................................................... - 38 -(二)推进管理创新 ...................................................... - 38 -(三)完善支持政策 .. (39)(四)优化发展环境 (40)(五)强化安全管理 (40)(六)健全服务体系 (41)附:十三五物流业发展重点项目表根据《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国发〔2014〕42号)和《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规划,结合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打造商贸物流中心的战略部署,为促进物流业加快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支点,特制定本规划。
国家“十三五”物流产业政策综述及“十四五”展望

[收稿日期]2021-02-08[基金项目]襄阳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襄阳市冷链物流信息化服务体系研究”[作者简介]余建群(1985-),女,湖北武汉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物流技术。
doi:10.3969/j.issn.1005-152X.2021.05.002国家“十三五”物流产业政策综述及“十四五”展望余建群,牛秀明,晏芳(湖北物资流通技术研究所,湖北襄阳441002)[摘要]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保障。
系统梳理“十三五”期间主要物流政策,研判我国物流业政策支持的现状,分析当前物流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十四五”我国物流发展的关键点,以期为新时期物流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物流业;产业政策;降本增效;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F259.2;F123.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52X(2021)05-0007-05A Summary of National Logistics Industrial Policies during 13th Five-year Planning Period andOutlook for Upcoming 14th Five-year Planning PeriodYU Jianqun,NIU Xiuming,YAN Fang(Hubei Institute of Logistics Technology,Xiangyang 441002,China)Abstract: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orted out the main national logistics policies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ning period,based on which to judge the extent of support currently avail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ies in China.Next,it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facing the logistics sector at this stage,and went over the key points for the logistics development of China in the 14th Five-year planning period,with a view to lending reference for the making of logistics policies in the new era.Keywords:logistics industry;industrial policy;cost reduction and efficiency increase;high-quality development0引言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贯穿经济循环和民生保障中的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五物流行业发展方
向和发展重点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十三五”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对我国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高速增长的新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重心将从追求速度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
物流业作为新兴的服务产业,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将成为“十三五”时期物流业发展的总基调。
二是新型工业化和产业转型的新要求
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我国逐步从工业化中后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突出特点是从传统资源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延伸。
物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型制造的重要转型方向,中高端的产业链需要中高端的物流服务相配套。
三是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的新要求
我国城镇化仍将处于快速发展区间,将释放巨大的投资和消费潜力。
消费升级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增加,也对物流服务的精细化、响应度和一体化水平有更高的要求。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物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表示,“十三五”时期,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解决方案需求旺盛,城乡物流一体化、末端服务体验将成为竞争焦点。
四是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转移的新要求
国家“三大战略”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新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发展空间格局正在形成,将对物流设施、运输方式和交通网络的连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区域物流大通道建设、战略性物流枢纽节点的布局调整,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多式联运、甩挂运输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必备条件。
五是创新驱动和科技革命的新要求
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
国务院出台“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传统物流业态深度融合,已经和正在带来物流领域的深刻变革。
“十三五”时期,创新将摆在物流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重点是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六是开放型经济和全球化的新要求
中国经济加快融入世界,从单纯“引进来”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发展。
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和跨境电商的兴起,对国际物流提出了更高要求。
“十三五”时期,将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亟待补上国际物流的“短板”,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提供坚实的物流保障。
七是生态文明建设和节能减排的新要求
社会各界对加强环境治理形成共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步入快车道。
物流业作为继工业和生活消费后的第三大能耗产业,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行业,加强物流领域的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五”时期,那种以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物流发展模式必须改变。
八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政府治理的新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治理体制任务艰巨。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物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物流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多、覆盖范围广、协调难度大,迫切需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当前,“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政务的配套跟进。
没有国家政务的互联网化,将无法支撑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着眼打造“互联网+”政务新机制,创新管理方式,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构建诚实守信、规范自律的行业治理环境,将是物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物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物流业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的严峻挑战。
预计行业增速将继续趋稳放缓,传统的依靠成本价格竞争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行业进入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的发展新阶段。
物流业将加快从追求规模速度增长向质量效益增长转变,从铺摊子、上项目向整合资源,做优存量转变,从成本要素驱动向效率提升、创新驱动转变,推动行业提质增效。
我们要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指引下,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着力突出高效、集约、连通、创新、协调和改革六个重点。
一是打造高效物流服务体系。
以传统运输为突破口,推广标准车型、规范管理、先进技术,提高车辆运输效率。
深化铁路货运改革,优化运输组织结构。
降低供应链库存成本,减少库存浪费。
在工商企业中开展物流成本核算,降低产业链物流成本。
二是引导物流集约发展。
鼓励物流平台发展,整合分散物流资源,提高市场相对集中度。
设立物流产业发展基金,鼓励大型企业兼并重组。
开展中小企业联盟培育计划,引导企业间建立合作标准和规范。
利用绿色环保标准提高市场进入门槛,加快设备改造升级,培育优秀企业群体。
三是实现设施连通、网络连通、信息连通。
支持多式联运企业主体,加强铁路与公路、水运、航空货运枢纽的规划衔接和网络对接,引导多种运输方式进入,实现多式联运无缝衔接。
搭建国家物流信息平台,开放共享相关政府信息,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
四是创新物流组织方式和运营模式。
鼓励发展精益物流,优化重点产业供应链,促进物流业与相关产业联动融合。
鼓励企业整合资源,健全农村和社区末端服务网络。
推行多式联运、甩挂运输、无车承运等运输组织方式,努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五是统筹区域、国际、国内物流协调发展。
编织国内物流服务网络,打通国际国内物流大通道,完善重要枢纽节点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补齐短板。
配合“一带一路”战略,培育世界级跨国物流集团和专业化物流企业群体,鼓励国内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六是深化物流管理体制改革。
消除地方保护和行政壁垒,建立统一高效的物流管理体制。
推进简政放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关爱物流从业人员。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促进行业规范自律。
践行“互联网+”政务,加强物流诚信体系建设,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鼓励发展绿色物流,建立应急物流体系,落实物流安全措施。
进一步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支撑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