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学优势学科

1、武汉大学

测绘科学与技术

拥有三名院士的武汉大学的测绘学院由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发展而来,在夏坚白、陈永龄等一代又一代专家学者的辛勤建设下,代表了全国在该领域的最高水准,领先其他高校甚多。

水利工程

武汉大学水利工程学科前身即湖北水利电力大学,在三峡、葛洲坝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拥有三位院士以及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的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

公共管理

在教育部的排名中,武汉大学在该学科与复旦大学并列第一,甚至强于清华、北大。其在社会保障领域之实力在全国数一数二。虽然排名每年都会有变化,但武汉大学在该学科实力之强由此可见。

法学

武汉大学法学院在全国享有盛名,其实力当在五强之列。武汉大学两任校长、著名法学家王世杰、周鲠生先生曾兼任或专任院长。著名法学家韩德培教授、著名刑法学家马克昌教授、知名民商法专家马俊驹教授、知名国际法专家余劲松教授、曾令良教授曾先后出任负责人、系主任和院长,现任院长是知名国际法专家肖永平教授。

经济学

由自强学堂“商务门”发展而来的武汉大学经济学实力雄厚,无论理论经济学还是应用经济学水准均在全国名列前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经济学基地班是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

哲学

在朱光潜、萧萐父等众多哲学大师的代代熏陶下,珞珈山上弥漫着浓厚的哲学文化,其历史之悠久、实力之雄厚俱在全国一流之列,马克思主义理论更是数一数二。

新闻传播学

在浓厚的文化传统的熏陶下,武汉大学的新闻传播自然也实力非凡。虽然与复旦等尚有差距,但和清华、北大等已能不相上下,当在全国五强之列。

汉语言文学

珞珈山从来文采斐然,东湖畔自古诗意勃发。辜鸿铭、杨树达、黄侃、郁达夫、闻一多、沈从文、林语堂、朱东润、冯沅君、叶圣陶、朱光潜,不需别的,单单这些名字便足以振聋发聩。虽然近年来武汉大学文学院略有式微,然而其实力与声誉依然稳居全国一流之林。

历史学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李剑农、谭戒甫、吴其昌、杨人楩、唐长孺等史学名家先后在这里执教,严耕望、陈仲安、高敏、张泽咸、陈国灿、谢桂华、彭泽周(伊原泽周)等知名学者在这里毕业。

生物学

拥有3名院士、8位长江学者的武汉大学生科院名扬华夏,其在病毒学、植物学方面的学术成果尤其卓越。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即坐落于此。在2003年对抗SARS的斗争中,武汉大学生科院就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化学

由三位院士坐镇的武汉大学化学系历史悠久、享誉全国。虽然和北大、南开、南大等尚有一定差距,但也足以名列前茅。

地理学

武大的地理学实力雄厚。由于武汉大学出众的测绘实力,武大的地理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方面尤其突出。

口腔医学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是全国著名的口腔医学教学基地之一,中南地区最大的口腔专科医院。其学术水准当在五强之列。

信息管理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信息管理教育与研究机构。在教育部2007—2009学科评价中,武汉大学在该学科雄踞榜首,并且得到了惊人的100分满分。可见武汉大学在该领域实力之强大。

2、华南理工

华南理工是直属教育部的"211","985"的全国重点大学,工科很强,其他科目并没有优势.如果你想读工科,华南理工是不错的选择,而且工科就业都比较好。华工在广东很有名气和影响力,但是好像华工一直比较低调不善于宣传,在北方几乎没什么名气.从综合考虑,华工应该没有南开大学排名靠前,名气也明显不如南开.但是华工有些专业还是要强过南开,比如建筑,机械等。考虑清楚吧,华南理工不错,南开大学也很好。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十位。

轻工技术与工程

华南理工轻工技术在国内数一数二,实力极其雄厚。其轻工技术与工程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建有拥有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造纸与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建筑学

华南理工是国内的建筑学重镇,其中建筑设计及理论为国家重点学科(培

育)。在七十余年的发展中,华南理工建筑系先后孕育了莫伯治、佘峻南、容柏生、张佑启、何镜堂、吴硕贤等六位院士,袁培煌、黎陀芬等九位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目前,华南理工建筑学拥有2位院士,建有全国高校唯一的建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其实力可说仅次于四校,与重庆大学不相上下。

食品科学与工程

华南理工食品的实力在国内可列三甲,其中食品科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粉与植物蛋白深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由姜中宏、程镕时、曹镛三位院士带头的华南理工材料实力不俗,其材料学与材料加工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皆建于此,华南理工材料的综合实力必在全国前十之列。

化学工程与技术

华南理工化工实力颇为雄厚,可与哈工等不相上下。其化学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强化传热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坐落于此。

3、四川大学

医学

四川大学的医学由原华西医科大学发展而来,历史悠久,实力雄厚,享有盛名。川大医学建有人类疾病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其口腔医学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再国内稳居第一。除此之外,法医学、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消化系病)、儿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骨外)、外科学(普外)、外科学(胸心外)、妇产科学、肿瘤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也都是国家重点学科。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的救援过程中,华西医学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显示了强大的医学实力。

生物医学工程

拥有我国唯一的“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的川大生物医学工程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国内名列前茅,在部分领域可达到国际领先。

汉语言文学

川大中文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实力极其雄厚,可列全国五强,与南大、南开等难分伯仲。有向楚、朱光潜、刘大杰等众多著名学者都曾在此治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由段镇基院士带头的川大轻工实力强劲,在全国仅次于江南大学与华南理工,其中皮革化学与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数学

四川大学数学系历史悠久,可追溯至1896年的四川中西学堂算学馆。川大数学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拥有院士1人,长江学者3人,在全国名列前茅。

材料科学与工程

拥有一名院士的川大材料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建有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虽然与领先集团有着一定的差距,但实力也颇为不俗。

水利工程

四川大学水利工程拥有水力学与山区河流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实力十分强劲。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是国家重点学科,2名院士执教于此。

物理学

川大物理学拥有两名院士,实力在国内十名左右,其原子与分子物理是国家重点学科。

理论经济学

四川大学的理论经济学实力颇为不俗,在国内可列十名左右,其政治经济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彭迪先、宋涛、胡代光、陶大镛、胡寄窗、蒋学模、刘诗白等曾先后在该系学习或任教。

历史学

川大历史学已有百年历史,实力强劲,其专门史与历史文献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4、中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南大学在材料方面的实力极其雄厚,在国内几乎堪列三甲,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依托于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五位院士的带领下,中南材料处于领军地位。

医学

中南大学医学院源自湘雅医学院,建有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力出众。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国家重点学科,3名院士执教于此,其学术水准居于全国前列。

冶金工程

刘业翔院士带领的中南冶金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其中有色冶金是国家重点学科。中南冶金的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科技大学。

矿业工程

中南矿业由王淀佐双院士何古德生院士领衔,拥有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其矿业工程综合实力仅次于中国矿业大学。

交通运输与工程

中南交运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国内当在七、八之列。中南交运拥有自主研制的世界上规模最大、国内唯一的“列车空气动力性能及撞击模拟实验装置”,在轨道交通方面独具优势,拥有轨道交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药学

中南药学院实力出众,其中药理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彭司勋院士为该学院荣誉教授。论实力,中南药学在全国名列前茅,与上交、海大等不相上下。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中南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拥有一名院士,学科实力可在全国前十。

测绘科学与技术

中南测绘是国家重点学科,实力不俗,在全国前五之列。

5、湖南大学

建筑学

湖南大学建筑学是国内最早的几所建筑系之一,著名建筑家刘敦桢、柳士英先后在此执教。目前,湖大建筑拥有院士一名,实力可在前十之列。

土木工程

湖南大学土木可上溯至1903年的湖南省垣实业学堂的矿、路科。湖大土木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拥有2名院士、2位长江学者,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建筑安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即建于此,其综合实力可与天大、重大等不相上下。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湖大机械工程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国内名列前茅,在汽车设计与制造工程方面实力雄厚,拥有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特种装备先进设计技术与仿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大机械学院现有2位院士、2位双聘院士、2位长江学者,综合实力可与吉大等不相上下,在十名左右。

化学

湖大化学实力雄厚,已有百年历史,其中分析化学是国家重点学科。3位中科院院士、1位工程院院士执教于此,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设于此处。湖大化学实力几可与清华不相上下,居于十名左右。

环境工程

湖南大学环境工程实力出众,是国家重点学科。湖大环境学院拥有1名院士,两位长江学者,其中环工的实力必在前十之列。

6、山东大学

数学

成立于1930年的山东大学数学系历史悠久、实力雄厚,著名数学家黄际遇便是当年的系主任。著名数学家潘承洞曾长期执教于此。数学一级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数论与信息安全两个学科的研究位列世界前列,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密码学与信息安全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虽然与北大、复旦、南开尚有一定差距,但能与清华、北师等不相上下。

汉语言文学

山东大学历来以文史见长,中文系历史悠久、享誉全国。历史上拥有杨振声、冯沅君、高亨、陆侃如、萧涤非等众多前辈学者,在古典文献方面更是独具特色。综合实力可与南开、中山、华师等并驾齐驱,居于全国前列。

物理学

由王克明院士领衔的山大物理系历史悠久。凝聚态物理和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是国家重点学科,物理学院还与晶体材料研究所共同支撑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政治学

山东大学政治学实力不俗,当与武汉大学、华东政法等难分伯仲,在全国前十之列。

材料科学与工程

山大材料学是国家重点学科,中科院院士蒋民华教授曾任院长,拥有材料液态结构及其遗传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物学

山大生科院历史悠久、成就辉煌,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曾呈奎等先后担任过系主任。学院现有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具有挑战中科大、南大的实力。

电气工程

山东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一类特色专业。虽然与领先集团尚有差距,但随着学校对电气的重点培养,山大电气将会迎头赶上。

医学

山大医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创立于1891年的华美医学院,百余年来汇集了江清教授、周廷冲院士等大量的专家学者。现有工程院院士一人,长江学者3人。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内科学、妇产科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实验畸形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坐落于此。

7、东南大学

建筑学、城市规划

传承自中央大学建筑系的东大建筑系久负盛名。“建筑四杰”之三刘敦桢、童寯、杨廷宝长期执教于此,杨廷宝更是与梁思成并称“南杨北梁”。齐康、钟训正、戴念慈、吴良镛、戴复东、陈其宽等众多大师皆是从这里走出。目前齐康、钟训正、程泰宁等院士执教于此,其实力依然在全国居于一流。

生物医学工程

现有一名院士、3位长江学者的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在最近的几次学科评价中均位列第一。其所拥有的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唯一的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交通运输工程

拥有工程院院士黄卫的东大交运历史悠久,其前身一直克追溯至中央大学土木系的路工组。东大交运的实力在全国数一数二,“交通运输工程”被评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与铁道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

东大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由著名的东大无线电系发展而来,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学院现有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名加拿大皇家科学院与工程院两院院士、三名国家"863"、"973"首席科学家、九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毫米波”和“移动通信”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无线电电子学教学和科研中心。

电子科学与技术

东大电子科学与技术在国内久负盛名。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东南大学在电子信息领域集教学、科研、科技开发为一体的重点院系,具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学院拥有国家专用集成电路(ASIC)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微电子机械(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土木工程

东南大学的土木工程的历史可上溯至1923年,茅以升、金宝桢等著名专家学者曾在此执教。目前,东大土木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吕志涛教授为首,实力不俗,其结构工程乃国家重点学科。土木的综合实力虽与同济、清华、哈工略有差距,但依然可列五强。

艺术学

东南大学具有悠久的艺术教育和理论研究传统。早在两江师范学堂阶段,李瑞清校长就开始设立图画手工科,开我国现代艺术教育之先河。李叔同、吴梅,宗白华、吕凤子、陈之佛、徐悲鸿、傅抱石、吴作人等艺术大师都曾执教于此。90年代,东大建立了我国首家艺术学博士点,是我国唯一属于二级学科艺术学的国家重点学科,其综合实力当在全国三甲之列。

仪器科学与技术

东南大学仪器学院建有“微惯性仪表与先进导航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其实力与浙大、上交等难分伯仲。

电气工程

由中央大学电机系发展而来的东大电气工程实力强劲、历史悠久。吴玉麟、陈章、吴大榕等众多知名专家学者曾在此执教。虽然与清华、浙大、西交、华科等有着一定差距,但也堪列前十。

能源动力工程

拥有洁净煤发电和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东南大学能源动力实力不俗,当在全国前十之列。热能工程二级学科实力颇强。

8、吉林大学

车辆工程

吉大车辆工程是国内最早的汽车方面的国家重点学科,在汽车方面享有盛誉。长春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依托于一汽雄厚的实力,吉大在汽车方面自然是首屈一指。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吉大汽车必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化学

吉林大学化学系于1952年由蔡馏生院士、唐敖庆院士等知名学者创立,实力颇为雄厚,在国内外都享有较高的声誉。目前,吉大化学系拥有中科院院士5人,外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一人,长江学者5人。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都是国家重点学科。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分子结构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坐落于此。吉大化学的综合实力几可比肩复旦、科大。

数学

吉大数学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中科院院士王湘浩教授、著名数学家江泽坚教授、徐利治教授、谢邦杰教授、王柔怀教授等曾在原吉林大学数学系任教。吉大数学如今拥有国家教学名师2人,长江学者2人,实力可与山东大学、西交大等难分伯仲。

农业工程

吉林大学农业工程实力雄厚,在国内名列前茅,乃国家重点学科,地面机械仿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即建于此。由任露泉院士带头的农业机械方面更是独具优势。

法学

吉大法学是十年浩劫时期全国仅存的两所法律系之一,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声誉,著名发学家张文显即执教于此。吉大的法学理论为全国重点学科,其法学综合实力甚至强于复旦、厦大等校,在国内名列前茅。

哲学

吉大哲学是我国哲学教育重镇,在国内位居前十,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国重点学科。

政治学

吉大政治系是改革开放以后全国高校第一个恢复的政治系,是由王惠岩、朱日曜等著名学者精心创办。在教育部历年的学科评估中,吉大政治学皆位列全国第七,可见其实力不俗。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李廷栋院士领先的吉大地质在国内享有盛名。吉大地理球科学学院由长春地质学院发展而来,李四光、俞建章院士、董申保院士、业治铮院士等都曾在此治学。虽然与中国地质大学等有着一定的差距,但吉大地质的实力亦可名列前茅。

机械工程

吉林大学机械工程乃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源自于机械部四小虎——原吉林工业大学。虽然与一些机械强校有着一定的差距,但也可在全国前列,与南航、大工等不相上下。

交通运输与工程

吉林大学交运学院前身为中国第一个汽车运用与修理专业。依托于一汽雄厚的汽车实力,吉大交运水准不俗。当在全国前十。

医学

吉大医学由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发展而来,实力强劲,拥有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神经病学乃国家重点学科,可在全国十名左右。

9、东北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东北大学的自动化实力在全国数一数二,堪与清华、交大相匹敌。拥有两名院士,是全国首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乃国家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医学影像计算”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冶金工程

由陆钟武、殷国茂等院士领衔的东北大学的冶金工程乃传统强势学科,为祖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单看鞍钢当年在国家工业中的地位,便不难想象东北大学冶金工程的实力之强。轧制技术及联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即坐落于此。

软件工程

依托东软集团的强大实力,东大学软件的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与微软、IBM、甲骨文、BEA、惠普、思科、润通集团、即时集团等企业合作密切。

矿业工程

东北大学矿业工程实力雄厚。采矿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矿物加工工程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承担“985工程”二期“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任务。

材料科学与工程

拥有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东北大学材料系在全国享有盛名,乃国家重点学科,在金属材料方面极具优势。东北大学材料的综合实力当在全国前十之列。

10、大连理工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以王众托院士为首的大工管理学院实力雄厚,享有盛名。大连理工大学是国内最早建立管理学科的6个学校之一,其管理学院和中美两国政府合作举办的“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是一个实体。在教育部2007年的学科排名中,大工该学科高居全国第三,仅次于西交和清华。

化学工程与技术

由张大煜、彭少逸等著名化学家创办的大连理工化工学院是该校历史最久、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时,聂恒瑞锐、侯毓芬、林纪方等一批著名化学化工专家汇集于此,奠定了大工化工的实力基础。学院现有院士一人,双聘院士两人,实力之强,当在全国四强之列。

力学

力学乃大连理工的王牌专业,师资队伍包括钱令希、钟万勰、程耿东3位中科院院士,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工程力学系于1957年由钱令希院士和唐立民教授领导创建。依托于“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工的力学综合实力和学术水平在我国力学学科处于一流水平,在国际学术界也有重要影响。

机械工程

拥有王立鼎院士的大工的机械享誉全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乃全国重点学科,教育部精密与特种加工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模塑制品工程研究中心皆坐落于此。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俞鸿儒、殷国茂、徐性初都是机械学院的毕业生。

土木工程

由赵国藩院士领衔的大连理工土木工程系在全国享有盛誉,在水工结构方面尤其强势。虽然在综合实力上,大工土木与同济、清华等尚有差距,但与东南、天大等难分伯仲。

水利工程

拥有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工水利工程系实力雄厚,拥有林皋、邱大洪两位院士,其下属的“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是

国内设立最早、实力最强的专业。水利工程综合实力当属全国前五。

船舶与海洋工程

拥有一位工程院院士的大工“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学科乃国家重点学科,实力之强,当属一流。三大造船企业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渤海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在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成立经国家认定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分中心。

数学

大工原应用数学系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应用数学系。计算数学实力甚强,乃国家重点学科。数学系在多元样条和计算几何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其实力当可与南大、武大相较。

11、天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在教育部的高校学科排名中,天津大学的化学工程连续多年位居第一,应用化学、制药等与化工关系紧密的学科也十分强劲。国家重点化学工程联合实验室、精馏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化工填料塔及塔内件技术、工业结晶技术推广中心等国家基地,这些都足以说明天大化工之强大。在科学院士余国琮、张春霆,工程院士王静康、沈家祥和双聘院士刘昌孝、邹竞、吴祖泽及美国工程院院士Ronald G. Larson、俄罗斯工程院院士Rury Breslav 等国内外知名的学者的带领下,天津大学化工的实力傲视群雄。

测控技术与仪器

叶声华院士率领的天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全国数一数二,甚至略强于清华。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就坐落于此。

建筑学

由彭一刚院士领衔的天津大学的建筑学长年稳居全国前四,虽然和清华大学略有差距,但和同济、东南相比绝对不相上下。该学院毕业生中多人成为国家级的建筑工程大师,在08年奥运会时担任鸟巢、水立方等重点场馆建设的中方主持人等。

光学

拥有著名激光与非线性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教授以及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天大光学在全国绝对数一数二,足有比肩浙大、清华的实力,在激光、光电方面颇有优势。

能源动力工程

拥有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天津大学能动学科享誉全国,实力雄厚。中科院院士、中国首席内燃机专家史绍熙便是原天津大学校长,在内燃机方面天大数一数二,可与清华难分伯仲。

天大电气拥有著名电力系统分析、规划与仿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余贻鑫教授。虽然和清华、西交、华科、浙大等组成的第一集团略有差距,但与哈工大、重庆大学、上交等难分伯仲。原清华校长高景德院士、著名企业家荣志健皆是天大电气的学子。

水利工程

由曹楚生院士、何其为院士、王浩院士坐镇的天大水利工程实力强大,乃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便是3个院士就足以说明很多。另外,教育部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监测工程研究中心便坐落于此。

船舶与海洋工程

天大船舶与海洋工程拥有学科建筑面积22833平方米,拥有设备2300台(件),价值5219万元,拥有有世界高校第二、国内唯一的大型冰工程实验室,先进的多功能方向谱港池、交互式三维可视化工程仿真平台、船舶工程和结构工程实验室等。虽然在船舶制造方面逊于上交、哈工程,但拥有谢世楞院士海洋工程上是数一数二。

土木工程

凡是以建筑见长的学校,其土木工程专业的实力都相当雄厚。因为只有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才能支撑起巍峨的大厦。天津大学的土木工程虽然不像同济大学那般傲视群雄,但也能在全国名列前茅。

管理科学与工程

天津大学在管理方面还是颇具实力的。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工科大学,天大的工业工程、工程管理以及物流工程更是数一数二。

12、重庆大学

电气工程

由孙才新、杨士中两位院士领衔的重庆大学电气学院实力雄厚,享誉全国,是重庆大学最强的学科之一。“电气工程”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坐落于此,更有7位外聘院士。其实力之强甚至可以挑战浙大、华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拥有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仪器及机械乃国家重点学科。论实力可堪全国五强。

建筑学类

由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发展而来的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是国内最早的八大建筑院系之一,建筑与城规俱强。其综合实力仅次于清华、同济、东南、天津四校,与华南理工难分伯仲。

始建于1935年的重庆大学机械专业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重大机械学院以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科机械基础教学基地两个国家级平台为依托,实力当与北航、大工等不相上下。

土木工程

建筑优秀的学校土木也必定不错。由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发展而来的重庆大学土木学院就实力颇强。虽然和同济、清华等尚有一定差距,但重大的土木还是能和大工、天大等一较高下。

生物医学工程

重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实力不俗,生工院的前身是 1979 年设立的国内第一个生物力学研究室和生物医电教研室。正在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

工商管理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前身是创立于1937年的重庆商学院,第一任院长乃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如今,技术经济及管理二级学科是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学院的EMBA项目名列全国前十。

13、中国农业大学

我们现在学校总的,毕竟我们是农业大学,有百年了,肯定农学是我们最强实力的,但是如果要是大家能够对这个学科了解的话,那么农学这个学科基础上,我们现在实际上学校的学科实力很强集中在大生命科学这个领域。因为生命科学按通俗的考生比较理解的,就是动物,植物,微生物,实际上就是研究动物植物最多,生命科学就是在动物植物微生物三个大的领域内,所以我们学校最明显的就是集中在大生命科学。大部分学科也与这个相关,我们生物学院有国家的基地,他主要从事基础的研究,还有动物医学院学,还有食品工程学院,他偏重食品工业方向,本身这个食品大的学科也是以化学和生物为基础的,所以我们这一块可能是最强的学科,包括重点学科,院士,大部分集中这部分。但是这几年我们在优势和特色的基础学科上上了比较的专业。比如说我们食品质量与安全,刚才我说了食品学科是国家一级的,像这个食品质量与安全招生,就业发展都非常好,包括去年我们开设的葡萄酒专业,也是我们学校非常有特色的专业,也在食品学院,现在因为各方面包括就业,学科发展形式非常好,所以去年开始招生,这些都是在优势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大家有机会到我们学校葡萄酒的实验室看看的话,设施是非常好的,虽然是新专业,但是条件设施非常好。

中国农业大学的历史是起源于中国京师大学堂,对于学校来说已经走过了100年,非常不容易,像我们这种农业院校也是经过了搬迁发展,非常不容易,应该说我们学校以农学和生命科学为优势的综合大学,我们现在的覆盖面远远不只农科一类了,包括农业经管等等,学校也是向着综合发展,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科实力非常雄厚。我们在全国高校排在第八位,优势非常明显,另外我们有两个国家的理科基地,这两个基地针对本次层次的,他的全名是国家理科基础研究,我们学校还有生物学和化学是1995年设置的,这两个基地在培养理科的高层次人才方面十年也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另外一个值得一说的是我们学校有五个一

级学科,全国高校排在第一位的,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五个一级学科是植物保护,兽医学,还有农业工程等,这是大的一级学科

14、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简称西工大)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简称“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以工理为主,管、文、经、法统筹发展的研究型、多科性、开放式的科学技术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学校坐落在中外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市,现隶属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我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国家和国防重大投入为支撑,加快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使学校核心竞争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已经形成了以国防科技研究为主要特色,以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为牵引,兼顾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涵盖国防建设主要研究领域、同时兼顾国家优先发展学科领域的创新体系;形成了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3M(材料、力学、机械)、3C (计算机、控制、通信)学科群、理科群和“管文经法教”学科群的集群模式。

15、电子科技大学

国家211工程院校,国家985工程院校,四川招分线最高学校,四川地区就业率最高学校,全国本科毕业生年薪前5学校。

被电子信息产业誉为“中国电子信息人才的摇篮”。

在国内各IT企业中有较高名誉。

拥有通信,微固,计算机嵌入式等强势专业,硬件设置完善,学校面积清水河校区,近4000亩,沙河校区,近800亩。

杰出校友有网易BOSS 丁磊,盛大BOSS 陈天桥等。

学校专业很精、分类很细,非综合类大学,无杂七杂八的文科专业,但是却在综合类排名中名列全国综合性大学前50,这说明了电子科技大学的专业是精到了一定的水准的,强到了一定的地步的。

博士点,硕士点完善,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众多。

如果一定要和综合性大学东北大学比,只能这样说:电子科大在电子信息方面的学科比东北大学强,但是在文科性质的专业方面可能偏弱,不过电子科大偏文一点的学院也就3个:人文,政管和外国语。不过这几个就业率也不太差。

总体说来,可以说电子科大有的专业,普遍强过东北大学了,其他的专业由于科大没有,所以东北大学强、

16、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舶

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学科实力雄厚,承担和参与了大多数现役的海军各类水面舰船、常规潜艇、核潜艇、水中兵器等武器装备的研制,是我国发展海洋高技术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学校还设有专业的船舶博物馆,在这里学生能看到许多世界著名船舶的模型和一些组件。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水声工程

源于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声呐专业,20世纪60年代,哈尔滨工程大学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水声专业,现已成为我国水声行业高层次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我国水声技术的重要科研基地,国家级水声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就建在这里,每年接待许多人次的国内同行到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紧跟国际发展动态,引领了国内水声工程相关领域的发展潮流,为我国海军建设、海洋开发、船舶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学院还建有声学和水声电子信息两个实验教学中心,强有力地保证了实践教学活动正常、有序进行。

自动化

可谓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明星专业,在许多赛事上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国际数学建模竞赛、机器人设计大赛等。不论是造船还是造核潜艇,都是系统工程,若没有像自动化这样相关强势学科的支撑,是很难达到很高层次的。

核工程与核技术

目前设有核动力装置、核动力装置测试与控制两个培养方向,课程设置体现了以培养船用核动力设计和研究人才为主,兼顾核电站和常规电站运行人员的培养方针,大大拓宽了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路径,而且核动力是目前人类面对的高科技最密集、最庞杂的大型工程,虽然发展历史较短,但是潜力是非常大的。

动力与能源工程

学院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的船舶动力装置专业发展而成。经过50多年的发展和建设,现已成为我国舰船动力领域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现设有“热能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和“交通运输”三个本科专业。其中“轮机工程”为国防重点学科,“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为国防重点专业

17、南京理工大学

京理工大学前身是由陈赓大将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分建而成,新中国国防科技的最高学府,因为国家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当时集中了一批国内知名的学者,招收了一批最优秀的学生。短短几年时间内发展成为一所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齐名的中国著名高校。

我们的优势专业是工科,作为原来的军校,武器,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武器发射与弹道方面,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电气等均为优势学科。其中很多教授手上的项目是国防项目,对外保密。

现在我们学校仍保持着我国兵器系统配套最完整的学科专业体系,而且代表了我们国家的最高水平。近年来,随着国家的投入不断加大,学校高起点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积累了非常雄厚的实力。力争成为新概念武器和高新技术武器创新和发展的源泉。我们国家秉承着强大国防、繁荣祖国这一神圣而庄严的使命,奋发进取、锐意创新,创造一个又一个的神话。我们学校先后六次问鼎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也是我们国家的最高荣誉,

这也是比较少有的。同时,学校在保留了国防特色学科专业的同时,大力拓展通用学科,并向高尖方向发展。

18、华北电力大学(电力人才的“黄埔军校”)

华北电力大学创建于1958年,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在北京、保定两地办学,校部设在北京市,两地实行实质性一体化办学。

学校基本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等相结合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布局。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0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和研究基地、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博士点专业、52个硕士点专业、57个本科专业、4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另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形成了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与电力行业形成了紧密联系。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七家特大型电力企业集团组成了学校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同建设华北电力大学。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色。

学校铸就了“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电精神,充分体现了学校在曲折办学道路中优良精神的传承,准确展示了学校全体师生的道德风范和精神风貌,是学校繁荣昌盛之所系。

学校形成了服务于我国电力工业的专业学科体系和一批优势特色学科。面对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学校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着力构建新的“大电力”学科体系,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于我国能源电力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学校形成了服务于我国电力工业的专业学科体系和一批优势特色学科,专业设置和培养与电力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与电力规划、设计、自动控制、发电、供电等电力链条紧密相关的优势专业特色鲜明,以风电和核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专业前景广阔,具有鲜明电力特色的管理、经济类专业深受社会好评。面对世界能源以可再生能源为潮流的发展趋势,学校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对学科建设进行前瞻性、创新性的规划,大力发展核电、水电、风电、生物质、太阳能等新能源学科专业,构建了“以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的“大电力”特色学科体系,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于我国能源电力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