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上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动物实验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手段,常用于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实验研究。
为了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研究人员需要正确掌握基本的动物实验操作技术。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首先,动物实验前,需要对动物进行适当的饲养管理,确保其健康状态。
这包括提供适宜的饲料和饮水,保持合适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以及定期清洁和消毒动物饲养环境。
此外,研究人员还需对动物进行身体检查,以排除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健康问题。
其次,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的实验,研究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手术技术。
例如,动物麻醉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采用静脉注射麻药、局部麻醉或气管插管麻醉等方法。
在动物手术过程中,需要准确切割皮肤或组织,处理血管、神经和器官,以及进行缝合和止血等操作。
因此,研究人员需要熟练掌握相关手术技术,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此外,动物实验中还常使用动物注射技术。
注射技术包括口服给药、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
研究人员需要准确计量给药剂量,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注射器具,并注意注射速度和注射途径的选择。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还需要掌握注射后的观察和记录技巧,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不良反应。
另外,动物实验还涉及到采集和处理生物样本的技术。
例如,研究人员需要采集血液、组织或其他体液样本,以进行生化分析、细胞培养或组织学检查等。
采样时需要注意卫生与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污染。
采样后,研究人员需要合理保存和处理样本,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动物实验中的数据记录与分析也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人员需要仔细记录实验过程的各种参数,包括实验开始时间、操作步骤、药物剂量、实验结果等。
此外,研究人员还需要进行数据分析,以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研究人员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如平均值、标准差、方差分析等。
最后,动物实验的伦理与法规也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人员需要遵守相关的伦理规范和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保证动物实验的道德性和合法性。
第二章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与技术

第二章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与技术动物实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医学的各个领域内都有其不同的应用,其中一些基本方法都是共同性的,如动物的选择、抓取、固定、麻醉、脱毛、给药、采血、采尿、急救、处死、尸检等,不管是从事何种课题的医学研究都要用这套基本方法,因此,动物实验基本方法,已成为医学科技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第一节实验动物的抓取固定方法一、小鼠抓取固定方法小鼠温顺,一般不会咬人,抓取时先用右手抓取鼠尾提起,置于鼠笼或实验台向后拉,在其向前爬行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和颈部皮肤(见图2-1之一),将鼠体置于左手心中,把后肢拉直,以无名指按住鼠尾,小指按住后腿即可(图2-1之二)。
有经验者可直接用左手小指钩起鼠尾,迅速以拇指和食指、中指捏住其耳后颈背部皮肤亦可。
这种在手中固定方式,能进行实验动物的灌胃、皮下、肌肉和腹腔注射以及其他实验操作。
如进行解剖、手术、心脏采血和尾静脉注射时,则需将小鼠作一定形式的固定,解剖手术和心脏采血等均可使动物先取背卧位(必要时先行麻醉),再用大头针将鼠前后肢依次固定在腊板上。
尾静脉注射时,可用小鼠尾静脉注射架固定(图2-2),先根据动物大小选择好合适的固定架,并打开鼠筒盖,手提鼠尾巴,让动物头对准鼠筒口并送入筒内,调节鼠筒长短合适后,露出尾巴,固定筒盖即可进行尾静脉注射或尾静脉采血等操作。
图2-1 小鼠的抓取固定方法图2-2 小鼠尾静脉注射方法二、大鼠的抓取固定方法大鼠的抓取方法基本同小鼠,只不过大鼠比小鼠牙尖性猛,不易用袭击方式抓取,否则会被咬伤手指。
抓取时为避免咬伤,可带上帆布手套。
如果进行腹腔、肌肉皮下等注射和灌胃时,同样可采用左手固定法,只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鼠耳,余下三指紧捏鼠背皮肤,置于左掌心中,这样右手即可进行各种实验操作。
也可伸开左手之虎口,敏捷地从后一把抓住。
若做手术或解剖等,则需事先麻醉或处死,然后用细棉线绳活结缚腿,背卧位绑在大鼠固定板上;尾静脉注射时的固定同小鼠(只需将固定架改为大鼠固定盒)。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实验报告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毒理学实验中有关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2.掌握健康小鼠的外观检查方法、性别鉴定、捉拿和固定方法、小鼠灌胃给药与小鼠腹腔注射给药等技术3.掌握小鼠颈椎脱臼法处死方法、小鼠脏器系数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病理学意义4.熟悉小鼠的标记、小鼠解剖步骤及正常脏器观察5.了解实验动物的被毛去除方法、实验动物粪、尿的收集、小鼠血液样本采集方法二、实验材料和器材1.动物:小鼠2.器材:鼠笼、天平、注射器、灌胃针、止血钳、手术剪、平皿、托盘、烧杯若干。
三、实验方法1.对小鼠进行观察观察的指标主要包括:小鼠的体型、发育情况;毛发是否清洁浓密有光泽,是否顺贴不蓬乱;行动是否迅速,反应是否灵敏;眼睛是否明亮有神,瞳孔是否清晰等圆;天然孔道是否干净、有无分泌物。
2.小鼠的捉拿右手提起鼠尾,放在鼠笼盖或其他粗糙面上,向后方轻拉,小白鼠则将前肢固定于粗糙面上。
此时迅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任小白鼠颈背部皮肤,并以小指与手掌尺侧夹持其尾根部,固定于手中。
3.小鼠性别鉴定主要观察肛门与生殖器之间的距离。
雄性大鼠的距离较大,雌性的距离较小,且成年雄鼠尾部可见睾丸,成年雌鼠可见乳头。
4.小鼠称重打开电子天平,待读数显示稳定后,将平皿置于天平上,去皮;将小鼠置于平皿中,待读数显示稳定后,读数得25.95g。
5.小鼠灌胃1)准备灌胃针头,将注射器针头拔下,更换为灌胃针头;根据小鼠的体重,按0.1ml/10g 灌胃量计算:V=25.950*0.1/10=0.26ml用注射器取0.26ml液体(自来水);2)按“三-2-1)”的方法抓住小鼠,使其头、颈和身体呈一直线;3)灌胃针头从小鼠的嘴角进入,压住舌头,抵住上颚,轻轻向内推进,进入食管后会有一个刺空感,进入食道后即可推注药液,然后原方向将灌胃针抽出。
6. 腹腔注射1)吸取液体(自来水),将针头向上,吸取一段气体后,再缓慢排除气体,以达到取出气泡的效果。
动物实验基本技术

动物实验基本技术1.实验动物的分组:①分组原则:实验动物分组应严格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进行,使每只动物都有同等机会被分配到各个实验组中去,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对实验造成的影响。
②建立对照组:空白对照:指在对照组不加任1可处理的"空白"条件下进行观察、研究;实验对照:指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所进行的观察、对比;标准对照:是以正常值或标准值作为对照,在所谓标准条件下进行观察的对照;自身对照:在观察的不同时期接受不同疗法,然后比较它们的差异,这种方法也称自身交叉对照;相互对照:各实验相互对照。
2.目前实验动物学常用的标记编号方法有染色法、耳孔法、烙印法、挂牌法等。
此外还有针刺法、断趾编号法、剪尾编号法、被毛剪号法、笼子编号:去等。
3∙常用的实验动物被毛去除方法有拔毛法、剪毛法、剃毛法、脱毛法4种。
4.实验动物的给药和采血:小鼠:给药方法:灌胃给药、注射给药【皮下注射给药、皮内注射给药、肌内注射给药、静脉注射给药、腹腔注射给药;采血:剪尾采血、摘除眼球采血、心脏采血、断头采血。
大鼠:给药方法:灌胃给药、注射给药【皮下注射给药、皮内注射给药、肌内注射给药、静脉注射给药、腹腔注射给药;采血:剪尾采血、割尾静脉取血、眼眶静脉丛(窦)取血、摘除眼球采血、心脏采血、断头采血。
5.实验动物麻醉方法:对实验动物进行麻醉的目的是,消除实验过程中引起的痛苦和不适,确保实验动物的安全和动物实验的顺利进行。
①全身麻醉药:常用的包括非挥发性和挥发性两大类,非挥发性麻醉药如戊巴比妥钠、异戊巴比妥钠、硫喷妥钠、乌拉坦、氯胺酮等,以及挥发性麻醉药入乙酶氯仿等。
全身麻醉方法:有吸入麻醉法和注射麻醉法两种途径,吸入麻醉法用挥发性麻醉药,注射麻醉法用非挥发性麻醉药。
其中,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而产生麻醉者称吸入麻醉法,动物实验大都采用开放吸入法。
而注射麻醉法,在动物实验中比较常用,麻醉药物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戊巴比妥钠;家兔、猫、犬、猴等实验动物常用腹腔注射或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进行全麻,啮齿类实验动物则仅用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毒理学实验中有关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2.掌握健康小鼠的外观检查方法、性别鉴定、捉拿和固定方法、小鼠灌胃给药与小鼠腹腔注射给药等技术3.掌握小鼠颈椎脱臼法处死方法、小鼠脏器系数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病理学意义4.熟悉小鼠的标记、小鼠解剖步骤及正常脏器观察5.了解实验动物的被毛去除方法、实验动物粪、尿的收集、小鼠血液样本采集方法二、实验材料和器材1.动物:小鼠2.器材:鼠笼、天平、注射器、灌胃针、止血钳、手术剪、平皿、托盘、烧杯若干。
三、实验方法1.对小鼠进行观察观察的指标主要包括:小鼠的体型、发育情况;毛发是否清洁浓密有光泽,是否顺贴不蓬乱;行动是否迅速,反应是否灵敏;眼睛是否明亮有神,瞳孔是否清晰等圆;天然孔道是否干净、有无分泌物。
2.小鼠的捉拿右手提起鼠尾,放在鼠笼盖或其他粗糙面上,向后方轻拉,小白鼠则将前肢固定于粗糙面上。
此时迅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任小白鼠颈背部皮肤,并以小指与手掌尺侧夹持其尾根部,固定于手中。
3.小鼠性别鉴定主要观察肛门与生殖器之间的距离。
雄性大鼠的距离较大,雌性的距离较小,且成年雄鼠尾部可见睾丸,成年雌鼠可见乳头。
4.小鼠称重打开电子天平,待读数显示稳定后,将平皿置于天平上,去皮;将小鼠置于平皿中,待读数显示稳定后,读数得25.95g。
5.小鼠灌胃1)准备灌胃针头,将注射器针头拔下,更换为灌胃针头;根据小鼠的体重,按0.1ml/10g 灌胃量计算:V=25.950*0.1/10=0.26ml用注射器取0.26ml液体(自来水);2)按“三-2-1)”的方法抓住小鼠,使其头、颈和身体呈一直线;3)灌胃针头从小鼠的嘴角进入,压住舌头,抵住上颚,轻轻向内推进,进入食管后会有一个刺空感,进入食道后即可推注药液,然后原方向将灌胃针抽出。
6. 腹腔注射1)吸取液体(自来水),将针头向上,吸取一段气体后,再缓慢排除气体,以达到取出气泡的效果。
2)按“三-2-1)”的方法捉拿小鼠,并使小鼠腹腔向上;3)事先吸取好液体的注射器针尖平面朝上,平行扎入皮内后,注射器与腹腔呈45度角刺入腹腔,感觉针尖部分可以移动,将注射针向后抽出一点,注射样品。
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动物实验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手段,通过对动物进行实验,可以了解生物体的生理、病理、药理等信息,对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下面将介绍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1.动物选择:选择适合进行实验的动物是进行动物实验的首要任务。
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小鼠、大鼠、兔子、猪、狗等。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品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动物进行实验。
2.动物养护:对于实验动物的养护是确保实验结果可靠的重要环节。
动物应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饲养,并提供适宜的饲料和水源。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需要实施严格的无菌操作和动物消毒。
3.动物注射:动物注射是常用的动物实验技术之一、通过针筒和注射器将药物或其他物质注射到动物体内,以研究其作用机制。
常见的注射方式有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
4.动物手术:动物手术是进行生理、病理研究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动物手术包括造模手术、器官移植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等。
在进行动物手术时,需要注意术前麻醉、手术操作的细节和术后的护理。
5.动物观察:动物观察是动物实验中重要的实验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动物行为、体征和疾病发展等,了解其生理和病理状态。
动物观察可以采用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的方法,比如记录动物的活动情况、进食量、体重变化等。
6.动物取样和检测:在动物实验中,需要采集动物的组织、血液、尿液等样本进行检测。
常用的动物取样方式有穿刺、切片、摘取组织等。
取样后,可以进行生化分析、免疫表型分析等检测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
7.数据统计和分析:对于动物实验的结果,需要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以得出科学的结论。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通过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确定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显著性。
8.动物伦理:在进行动物实验时,需要遵循动物伦理原则,确保动物的福利和权益。
包括动物的合理饲养和管理、注重动物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减少动物的痛苦和不适等。
同时,需要通过伦理审查机构的审批,确保实验符合伦理要求。
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

三、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一)实验动物的捉持方法1.青蛙和蟾蜍通常用左手握持,以食指和中指夹住左前肢,大拇指压住右前肢,右手将下肢拉直并固定于无名指和小指之间。
毁脑和脊髓时,左手食指和中指夹持青蛀或蟾蜍的头部,右手将探针经枕骨大孔向前刺入颅腔,左右摆动探针捣毁脑组织。
如需破坏脊髓,毁脑后退回探针刺入椎管即可。
2.小鼠右手提起鼠尾,放在鼠笼(或其它粗糙面)上,向后轻拉其尾,小鼠即固定于鼠笼上,迅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小鼠头颈部皮肤,并以左手小指、无名指压其尾部于手掌尺侧。
另一方法是只用左手,先用食指和拇指抓住小鼠尾巴后用手掌尺侧和小指夹住尾根部,然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头颈部皮肤。
3.大鼠捉持方法与小鼠相似。
因大鼠容易被激怒咬人,捉持时左手应戴防护手套。
右手抓住鼠尾,再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握住头部,其余手指与手掌握住脊部和腹部。
注意不要捏其颈部,以防用力过大、过久,造成窒息死亡。
4.豚鼠以左手直接从背侧握持前部躯干,右手托住臀部或抓住两后肢。
体重小者,可用单手捉持。
5.家兔一只手抓住兔颈背部皮肤,将兔轻轻提起,另一只手托住臀部,使兔呈蹲坐姿势。
切不可用手握持双耳提起兔子。
(二)实验动物的性别辨认、标记和去毛方法1.性别辨认鼠类:雄性小鼠和大鼠性器官与肛门距离较远,其间有被毛,阴囊明显可见。
雌性小鼠和大鼠性器官与肛门距离较近,其间无被毛,腹部乳头明显可见。
豚鼠性别辨认方法与小鼠和大鼠相同;家兔:雄兔泄殖孔附近,可见阴囊,用拇指和食指挤压泄殖孔部位,可露出阴茎。
雌兔腹部5对乳头明显可见。
2.标记小鼠、大鼠和兔多采用染色法,一般用1%的苦味酸溶液(黄色)或5%中性红溶液(红色)涂于动物体表不同部位的皮毛处,代表不同号码。
编号原则是先左后右,自前到后。
例如1号涂左前肢;2号涂左侧腹部;本号涂后肢;4号涂右前肢;5号涂右侧腹部;6号涂右后肢;7号涂头部;8号涂背部;9号涂尾部;10号不涂色。
如10只以上动物作标记时,可用两种不同颜色溶液,一种颜色作为个位数,另一种颜色作为十位数,涂在不同部位。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一、实验动物的抓取与固定。
(一)小鼠。
1. 抓取。
- 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小鼠尾巴中部将其提起,放在鼠笼盖或其他粗糙表面上。
当小鼠向前挣扎时,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迅速捏住小鼠两耳后颈背部皮肤,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小鼠尾巴根部,将小鼠固定成头部略向上的姿势。
- 原因:捏住尾巴提起小鼠可以避免小鼠咬伤操作人员,将其放在粗糙表面上是利用小鼠的本能反应(向前挣扎),便于后续准确抓取其颈背部皮肤。
而固定成头部略向上的姿势有利于进行诸如灌胃、注射等操作,并且能防止小鼠咬伤操作人员脸部等部位。
2. 固定。
- 如需进一步固定,可将小鼠放在特制的小鼠固定器内,将其身体和四肢固定好。
也可以将小鼠固定在泡沫板上,用大头针固定其四肢(这种方法常用于解剖实验)。
- 原因:使用固定器可以确保小鼠在实验过程中保持稳定,减少因挣扎而影响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同时也能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对于解剖实验,在泡沫板上用大头针固定四肢可以充分暴露小鼠的身体结构,便于进行精细的解剖操作。
(二)大鼠。
1. 抓取。
- 先用右手抓住大鼠尾巴中部,将大鼠提起,放在粗糙平面上。
然后用左手戴防护手套(大鼠体型较大且可能会激烈挣扎,容易咬伤操作人员),从大鼠背部绕到其胸前,拇指和食指捏住大鼠两耳后颈背部皮肤,其余手指握住大鼠身体,将其提起固定。
- 原因:与小鼠抓取类似,先抓住尾巴提起是为了初步控制大鼠,放在粗糙平面上利用其向前挣扎的本能便于后续抓取。
戴防护手套是因为大鼠的咬合力较强,为了防止操作人员受伤。
2. 固定。
- 可将大鼠放入大鼠固定器中固定。
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等操作的大鼠,也可将其麻醉后固定在手术台上,用绑带固定其四肢。
- 原因:固定器和手术台固定都能保证大鼠在实验过程中保持稳定,使实验操作能够顺利进行,尤其是在进行需要精细操作的手术时,稳定的固定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实验动物的给药操作。
(一)口服给药。
1. 灌胃法(以小鼠为例)- 准备好灌胃针(一般为特制的金属针具)和相应的药物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替代物。如:细胞组织培养、计算机模拟、物理、化学方 法、细胞芯片 3)优化(Refinement):人道主义管理,提倡实验动物福利 保护,严禁粗暴对待或虐待实验动物,减少动物在实验过 程中的痛苦与不安。
生理反射
猫、兔 900~1000mg/kg (V&P) 大、小鼠 1300mg/kg (M) 以上仅供参考 猫、兔 80mg/kg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2.3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1、局部麻醉 2、全身麻醉
(1)吸入麻醉法 多选用乙醚作麻药。 优点:易于调节麻醉的深度和较快 的终止麻醉 缺点:中、小型动物较适用,对大 型动物的吸入麻醉操作复杂,通常 不用。
兔
1.一只手抓住兔的颈部皮毛,将兔提起, 2. 用另一只手托其臀,或用手抓住背部皮肤提起来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兔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犬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猴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 蟾蜍、蛙类
其他实验动物
A
B
图3-2-1 青蛙(或蟾蜍)捉拿法
图3-2-2 青蛙(或蟾蜍)固定法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 1+5=6
5
4
23
50 40
20 30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2)打孔或剪缺口法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2.3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一)常用的麻醉药 1.常用局部麻醉剂:
1)普鲁卡因:毒性小,见效快,用时配成0.5%~2%; 利多卡因:见效快,组织穿透性好,常用1%~2%溶液作为大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课程内容
一、动物的饲养 二、动物的管理 三、动物实验操作规范 ( key point ) 四、科研经验分享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三、动物实验技术操作规范
(本期重点)
1、动物的选择(了解) 2、动物实验技术
1、实验动物的选择
1.1 与国际接轨——“3R” 1)减少(Reduction):提高动物质量,减少试验用的动物数量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2.1 实验动物的抓取和固定
基本原则:保证人员绝对安全,防止动物损伤,禁止 粗暴对待实验动物。
常用的抓取固定方式: 1.徒手抓取 2.麻醉后抓取 3.使用特殊的固定装置进行固定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1. 右手提起尾巴
2. 粗糙平面,使 其伸展
3. 左手从后面靠 近小鼠,拇指、 食指按住颈后 部皮肤,抓起
动物神经干阻滞麻醉,也可用0.25%~0.5%溶液 作局部浸润麻醉。
2.常用全身麻醉剂: 1) 盐酸氯胺酮 2) 乙醚/异氟醚(Isoflorane) 3) 苯巴比妥钠 4) 戊巴比妥钠(常用浓度1%~5%) 5) 乌拉坦(常用浓度10% ~25%) 6) 水合氯醛 7) 舒泰(Zoletil)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1、实验动物的选择
1.2 实验动物选择原则 1)从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标准去选择实验动物。
目的:使实验研究处于没有或很少外源干扰的情况下进行,使实验结果 正确可信。按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标准选择:普通级、清洁级、SPF动 物、无菌动物 2)从遗传学的观点来选择实验动物: 近交系动物、突变系动物 3)从效果上来选择实验动物: 效果比较就是要与人比较,是否接近与人的条件。一般说来实验动物愈 高等,进化程度愈高,其功能、代谢、结构愈复杂,反应就愈接近人类。 如诱发性动物的高血脂症或动脉粥样硬化,猴的病变与人相似。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判断麻醉程度的指标
① 呼吸:加快或不规则,麻醉过浅;规则且平稳,达到麻 醉深度。动物呼吸变慢,且以腹式呼吸为主,说明麻醉 过深,有生命危险。
② 反射活动:角膜反射灵敏,则麻醉过浅;反射迟钝,麻 醉程度适宜;反射消失,伴瞳孔散大,则麻醉过深。
③ 肌张力:亢进,麻醉过浅;全身肌肉松弛,麻醉合适。 ④ 皮肤夹捏反应:麻醉过程中可随时用止血钳或有齿镊夹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一、 饲 养
1.2 实验动物特殊需求
1)小鼠大鼠配合饲料:饲料要求有一定的硬度。正常饲育外, 通常定期补充蛋黄、黄豆等高蛋白物质和葵花子等物质。
2)兔配合饲料:对粗纤维要求含量高,可适当添加一些青绿饲 料或干绿饲料。
3)豚鼠配合饲料:自身不能合成VitC,需补充,通常通过添加 青菜来实现,也可在饮水中添加,可同时添加复合VitB。
捏动物皮肤,若反应灵敏,则麻醉过浅;若反应消失, 则麻醉程度合适。
麻醉过深,呼吸抑制,仍有心跳: 抢救:人工呼吸(手人工呼吸、连接呼吸机)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麻醉注意事项
➢ 麻醉前应禁食 ➢ 麻醉前应准确称体重 ➢ 注意麻醉剂量 ➢ 麻醉过程中注意观察动物的反应情况 ➢ 注意保温 ➢ 静脉注射时必须缓慢 ➢ 在寒冷冬季,麻醉剂在注射前应加热至动物体温水平(麻醉剂有抑制
消化道系 统
胃肠解痉药 催吐药
利尿药或抗利尿药研究
豚鼠 犬、猫、或大鼠 豚鼠 雄性小鼠、兔或猫 大鼠、豚鼠、家兔 犬、猫、鸽 犬、大鼠或兔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2、动 物 实 验 技 术
2.1 实验动物的抓取和固定 2.2 实验动物的编号 2.3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2.4 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 2.5 实验动物的液体样品采集方法 2.6 实验动物的处死、剖检与取样 2.7 尸体、废弃物的处理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2.3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2)腹腔和静脉给药麻醉法 腹腔给药麻醉:多用于大小鼠和豚鼠。 静脉给药麻醉:多用于较大的动物如兔、狗等。
注意事项:在注射麻醉药物时,先用麻醉药总量的三分之二, 密切观察动物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已达到所需麻醉的程度, 余下的麻醉药则不用,避免麻醉过深抑制延脑呼吸中枢导致 动物死亡。
2.2 实验动物编号、标记
意义:区分不同的动物个体 1)染色法:大、小鼠。 2)打孔法:兔、豚鼠。 3)剪缺口法:小型猪。 4)挂牌法:犬、猴、猫等大中动物。 5)烙印法:犬、兔(数字号码钳)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1)染色法
常用的涂染化学药品有: 红色:0.5%中性红或品红溶液 黄色:3%~5%苦味酸溶液
妥钠 统无显著抑制作用。
要求
狗、猫、兔 30mg/kg (V&P) 大、小鼠 45mg/kg (V&P)
导致较持久的浅麻醉,对呼吸无明显影响。家兔急
乌拉坦 对兔的麻醉作用较强,对猫和狗则奏效较 性实验
慢,在大鼠和兔能诱发肿瘤。
常用
V:静脉注射 P:腹腔注射 M:肌肉注射
水合氯 安全度大,导致较持久的浅麻醉,对植物 要求保留
可证;(生产合格) 2)饲料应清洁干净、新鲜、无杂质、无异味、无霉变、无发酵、无虫蛀
及鼠咬。不得加入抗生素、驱虫剂、防腐素、色素、促生长剂以及激素 等添加剂; (品质合格) 3)实验动物饲料中营养成分指标应满足不同动物需求 (满足不同需求) 4)饲料应定期监测,主要包括营养成分的测定和微生物的检测。 5)购买饲料时,需要分清楚饲料的种类:维持饲料与生产、繁殖饲料。
常用麻醉药
麻醉
特点
药
适用
用法与用量
乙醚
优点:麻醉深度易于掌握,比较安全,麻 醉后苏醒快。
缺点:需要专人管理,在麻醉初期常出现 强烈兴奋现象,对呼吸道有较强的刺激作 用。
时间短 的手术 过程或 实验
吸入麻醉
麻醉时间不是很长,一次给药有效时间可 适合一
戊巴比 延续1~2h,给药后对动物循环和呼吸系 般实验
2、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个人 防护要求
1)在实验室工作时,必须穿着合适的工作服或防护服。 2)在进行可能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材料或感染性动
物的操作时,应戴上合适的手套。手套用完后,应先消毒再摘除,随后必须 洗手。 3)在处理完感染性实验材料和动物后,以及在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前,都必 须洗手。 4)为了防止眼睛或面部受到喷溅物的污染、碰撞或人工紫外线辐射的伤害, 必须戴合适的安全眼镜、面罩(面具)或其他防护设备。 5)严禁穿着实验室防护服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 6)不得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7)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处理隐形眼镜。 8)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储存食品和饮料。 9)在实验室内用过的防护服不得和日常服装放在同一柜子内。
体温调节中枢和扩张血管的作用)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麻醉注意事项
使用全身麻醉剂的注意事项(详细补充)
1. 麻醉剂的用量,除参照一般标准外,还应考虑个体对药物的耐受性不 同,而且体重与所需剂量的关系也并不是绝对成正比的。一般说,衰弱 和过胖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所需剂量较小,在使用麻醉剂过程中,随 时检查动物的反应情况,尤其是采用静脉注射,绝不可将按体重计算出 的用量匆忙进行注射。
4)犬配合饲料:VitA需求量大,要求粗脂肪含量高,通常可以 补充一些煮熟的动物内脏或脂肪来实现。
5)实验猴配合饲料:自身不能合成VitC,应补充VitC,多给一 些水果、蔬菜及玉米等。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一、 饲 养
2、饲喂
1)定时定量喂养。 2)专人喂养,以便更好地掌握每个动物群体的食量变化,控制好饲料的
在不影响实验质量的前提下,应选择最易获得、最经 济、最易饲养管理的动物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1、实验动物的选择
1.3 具体考虑到: 种属、品系、个体(性别、年龄、生理状态、健康状况)
如半数致死量测定---昆明种小鼠 雌雄各半 20~25g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1、实验动物的选择
判断哺乳动物健康状况的外部特征: 1.一般状态:发育良好,眼睛有神,爱活动,反应灵活,食欲良好。 2.头部:眼结膜补充血,瞳孔清晰。眼鼻部均无分泌物流出。呼吸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