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件表面质量检验规范

合集下载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标题: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喷漆件是汽车创造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其外观质量直接影响整车的美观度和品质感。

为了确保喷漆件的质量符合标准,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作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喷漆件检验作业的指导书,匡助相关人员进行正确的检验操作。

一、外观检查1.1 确认颜色是否一致:根据产品要求,比对喷漆件的颜色与标准色卡进行对照,确保颜色一致。

1.2 检查表面是否平整:用手轻轻触摸喷漆件表面,检查是否有凹凸不平或者气泡现象。

1.3 检查喷漆件边缘是否完整:检查喷漆件边缘是否有漆膜剥落或者不完整的情况。

二、厚度测量2.1 使用专业的厚度测量仪器:选择合适的厚度测量仪器,对喷漆件的涂层厚度进行测量。

2.2 确保涂层厚度符合标准:根据产品要求,对涂层厚度进行测量,并确保在规定范围内。

2.3 注意测量位置的选择:在进行涂层厚度测量时,要选择代表性的位置,避免测量误差。

三、耐候性测试3.1 选择合适的耐候性测试方法:根据产品要求,选择适合的耐候性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3.2 观察喷漆件的变化:经过一定时间的耐候性测试后,观察喷漆件的颜色、光泽度等是否有变化。

3.3 检查涂层的附着力:在耐候性测试后,检查涂层的附着力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四、破坏性测试4.1 选择合适的破坏性测试方法:根据产品要求,选择适合的破坏性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4.2 测试涂层的硬度:通过破坏性测试,测试涂层的硬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3 检查涂层的耐磨性:在破坏性测试后,检查涂层的耐磨性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五、记录和报告5.1 记录检验结果:对每一项检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验时间、检验人员、检验方法等信息。

5.2 编制检验报告:根据检验结果,编制详细的检验报告,包括检验结论和建议。

5.3 提交检验报告:将检验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或者客户,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

结论:喷漆件检验作业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严格的检验作业可以有效提高喷漆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油漆检验标准

油漆检验标准

1、目的:规范验收产品油漆外观,预防不合格品流入车间生产,流出市场特制定此外观检验通用标准。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设备。

3、喷漆标准:3.1、除锈彻底3.2、腻层无开裂、起泡、脱落现状3.3、各边角平整、光滑、过度圆顺3.4、漆层无脱落、开裂3.5、橡胶、电器、线路、玻璃、机加工及其它非油漆部位不沾油或者漆雾等3.6、无错喷、无杂色3.7、同批次产品光泽度一致,颜色与图纸要求及公司确认的色板一致3.8、同一平面上漆面光滑,无起泡、流痕、泛白、橘皮、色差、剥落、邹纹、杂物,色泽统一3.9、隐秘面及内表面,不允许有肉眼易见得掉漆、脱层、漏底4、油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4.1、目的:建立规范的描述判定零部件、装饰件、产品外观质量合格与否定标准4.2、在发生矛盾时,采用以下优先原则采购合同或专门条款现用图纸或要求本外观规范4.3、外观总体要求:外观检查使用时间和距离来描述,标准可用语员工培训,任何加工程序的外观表面质量控制以及判定产品合格与否4.4.1、观察条件:所有检查都应在正常亮度下、独立的标准的观察条件下进行。

检查中,仅用肉眼检验为准。

不需要放大镜,45°观察角下进行。

1级表面检查时,可旋转。

2、3级则不需要4.4、表面划分1级:外表面(客户可见的外表面,设备外露的表面)2级:非暴露性外表面(如车架底盘、回旋座底部)3级:非外露面(拆装才能露出表面的零部件)4.5、检验时的观察时间和距离项目1级2级3级距离50cm50cm60cm时间10秒5秒3秒4.6、缺陷定义4.6.1、麻痕:基材表面的沙坑痕迹,油漆后可见4.6.2、变色:与原色不同,或同一零件中颜色不一致4.6.3、流挂:涂膜上留有漆液向下流淌痕迹的现象4.6.4、凹坑:零件表面的小弹坑4.6.5、颗粒:粘在漆面上的细小颗粒4.6.6、划痕:漆面上的刮痕4.6.7、生锈/氧化:暴露在外的表面与空气产生化学反应4.6.8、接口:这边或两边不能同时喷漆造成的可见凸起线条4.6.9、色泽差:表面光泽不一4.6.10、油脂、污点;表面上未清除的杂质4.6.11、露底材:可见基材4.6.12、橘皮:涂膜表面不平滑,如桔子、柚子的果皮,呈现凹凸的状态4.6.13、胶痕:打胶位置,有明显的胶装凸起形成线条4.7、接收标准缺陷类型1级2级3级麻痕不允许不允许接收标色不允许不允许接收流挂不允许接收接收凹坑不允许接收接收颗粒不允许接收接收划痕不允许接收接收生锈/氧化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熔接线不允许接收接收色泽差不允许接收接收油脂、污点不允许不允许接收露底材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橘皮不允许少范围允许接收胶痕不允许接收接收4.7.1、可接受的2、3级标准应不影响装配和功能,如有影响,拒收处理4.8、性能标准4.8.1、非破坏性检验4.8.1.1、光泽:与色板没明显差异为合格4.8.1.2、色泽:与图纸设计一致、与色板没有明显差异4.8.2、破坏性检验4.8.2.1、附着力测试百格法测试4.8.3、膜厚检验4.8.3、干膜在80-120um之间品质部2021.1.16。

油漆表面 质量 国标

油漆表面 质量 国标

油漆表面质量国标
油漆表面质量与国标有何关系?
油漆表面质量是指油漆表面的平整度、光泽度、颜色和附着力等方面
的综合指标。

它在建筑、交通、航空等各个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而国标则是规定了油漆表面质量的标准,它可以统一产品质量,避免
因个别生产企业生产的油漆质量差异,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形象。

目前,国家对油漆表面质量的国标主要有以下两个:
GB/T17439-2017《建筑用涂料珠光漆和金属漆试验方法》
GB/T 9756-2001《建筑漆膜表面缺陷等级和评定方法》
GB/T17439-2017主要用于建筑用涂料珠光漆和金属漆,对其进行了
试验方法的规定。

而GB/T 9756-2001则规定了建筑漆膜表面缺陷等
级和评定方法,旨在强化油漆表面质量的控制和检验。

根据国标规定,油漆表面的质量应达到一定的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
下几个方面:
1.表面平整度:油漆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应出现明显的凹凸、波浪或皮裂现象。

2.颜色一致性:油漆表面应呈现出表面颜色的均匀性和一致性,避免出现色差。

3.附着力:油漆表面应具有较强的附着力,保证油漆不会脱落或掉落。

4.光泽度:油漆表面应具有一定的亮度和光泽度,避免出现过于暗淡或发黄的现象。

总之,国标的实行可促进油漆产品的质量和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减少不必要的质量问题。

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油漆表面质量的认识,并在购买时选择符合国标要求的产品。

油漆外观质量检查标准【合集】(1)

油漆外观质量检查标准【合集】(1)

涂装外观质量检查标准 (1)油漆相关质量检验标准 (3)涂装外观质量检查标准1主题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的涂装外观质量检查内容和方法,适用于油漆的外观质量检查。

2术语:2.1色差:涂层颜色与规定的标准颜色有差异的现象。

2.2颗粒与异物:涂层表面粘附尘粒、涂料沉淀物、线头等物质影响涂层外观质量的现象。

2.3缺漆(露底):涂层表面漏喷或虚枪,局部显露底层的现象。

2.4流痕:涂层局部过厚产生的漆液流坠条痕的现象。

2.5缩孔(麻点):涂层中混入油污等异物,在局部湿漆膜上产生表面张力的变化,引起涂层局部收缩而产生的凹坑。

2.6针孔(气孔):溶剂不当或烘干条件不当引起突破涂层的针状小孔穴。

2.7起皱:涂层表面呈现凸凹不平,无规则的线状折皱现象。

2.8桔皮:涂层表面呈现桔子皮状的不平滑现象。

2.9渗色、发花:底漆颜色渗到面漆层或面漆搅拌不均匀产生的杂色现象。

2.10擦伤划痕:成膜后的涂层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线状或片状擦痕。

2.11生锈:底材受腐蚀,使涂层表面出现锈痕的现象。

2.12杂漆:涂层表面被异色涂料沾污的现象。

2.13打磨痕:修补涂层缺陷时,打磨产生的现象。

2.14光斑和雾圈:涂层局部修补后,光泽高的补漆区形成光斑,周围漆膜不完整的漆雾散落区形成雾圈。

2.15坑包:因磕碰产生的凸凹现象。

2.16涂层不干:由于涂料组成或烘干制度不当引起漆膜干燥不良的现象。

2.17胶上漆膜开裂:胶与漆的应力不同引起的密封胶条上漆膜开裂现象。

2.18水迹点:由于涂装时零件上的水点引起的漆膜表面上产生凹点或露底现象。

3检查区域划分:按汽车使用条件和对涂层质量的要求,从高到低分为A、B、C、D四个区域A区:影响外观最明显的部位。

包括:左右外侧表面腰线以上(不包括腰线部分)车窗以下区域,前外表面前围板,左右侧围外盖板外表面。

B区:影响外观较明显部分。

包括:车身前围及侧围的其他部分(A区以外部分),左右前支柱,左右侧围外盖板外表面,保险杠上表面及前表面,车身内部内饰后可见部分。

油漆质量检测标准

油漆质量检测标准

φ0.5 以下
0 0 1 1 1 2 2 2 3 点测规
φ0.5 以下
0 0 0 0 0 10 0 1
4
黑的
0.3 以下
1 2 2 2 3 3 3 4 4 游标尺
白点
0.4 以下
0 1 1 1 2 2 2 3 3 点测规
其它色点 0.4 以下
0 0 0 0 1 10 2 2
5
折弯压痕 长 2,宽 0.2 以下 2
B 级面:不经常看到,但在一定条件下能看到的面。如打开后看到的内附件、加强筋、QH-1200F 的左右
档板内侧面等。
C 级面:一般看不到,或只有在装配过程中才能看到的面。如底板与底座的接触面等。
.3.2.1 检验条件
a 目测距离:A 级面为 300mm,B 等级面为 500mm;C 等级面为 1000 mm。
测试标准:选择 2H 硬度铅笔,加 1kgf,延 45 度方向,行程 6-7mm。 判定标准:不允许有划伤痕迹。(GB/T6739) 6 酒精测试: 测试标准:纱布沾 96%酒精溶液,加 500g/cm2, 来回摩擦 30 次。 判定标准:不允许变色脱落。 7 盐雾测试: 测试标准:5%NaCl, 100%Humidity,35+/-1oC,24 小时连续喷雾。 判定标准:不允许腐蚀,氧化,脱落。 8 膜厚测试: 测试标准:膜厚仪。 判定标准:湿膜 30-60um,粉底涂装 40-100um。
后检查涂膜表面。判定标准为:没有丝毫底材显露时为合格。
4.3.3 耐溶剂性测试:用分析醇(99.8%无水酒精)沾湿棉花棒,用 1 公斤的力来回擦拭涂膜面 50 回,合
格标准为:外膜不得有任何剥落、变色、发涨现象,可以允许光泽度有少许变化。

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二)2024

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二)2024

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二)引言概述: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是用来评估喷漆产品外观质量的标准,从而确保产品在外观方面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

本文将介绍喷漆外观质量检验的五个主要方面,包括颜色一致性、涂层厚度、光泽度、漆面平整度和表面缺陷。

这些方面涵盖了评估喷漆外观质量的关键指标,有助于生产厂商和检验人员确保产品在外观方面达到客户的期望。

正文:一、颜色一致性1. 根据客户要求,确定喷漆产品的颜色标准。

2. 使用色差仪或人工目测方法,对喷漆产品颜色进行检测。

3. 比较检测结果与颜色标准的差异,判断颜色一致性是否合格。

4. 针对不合格的喷漆产品,进行调整或重新喷涂,直至达到颜色标准。

二、涂层厚度1. 使用涂层厚度仪测量喷漆产品的涂层厚度。

2. 根据客户要求,确定涂层厚度的上下限值。

3. 比较测量结果与上下限值,判断涂层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4. 针对不合格的喷漆产品,进行调整或重新喷涂,直至达到涂层厚度要求。

三、光泽度1. 使用光泽度计测量喷漆产品的光泽度。

2. 根据客户要求,确定光泽度的要求值。

3. 比较测量结果与要求值,判断光泽度是否符合要求。

4. 针对不合格的喷漆产品,进行调整或重新喷涂,直至达到光泽度要求。

四、漆面平整度1. 视觉检测喷漆产品的漆面平整度,检查有无凹凸不平、起皮等现象。

2. 使用手工方式或检测仪器,测量喷漆产品的平整度。

3. 根据客户要求,确定漆面平整度的标准。

4. 比较测量结果或视觉检测结果与标准,评估漆面平整度是否合格。

5. 针对不合格的喷漆产品,进行修复或重新喷涂,直至漆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五、表面缺陷1. 视觉检测喷漆产品表面是否存在气泡、瑕疵等缺陷。

2. 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对喷漆产品表面进行详细检查。

3. 根据客户要求,确定表面缺陷的允许数量和尺寸。

4. 比较检测结果与标准,判断表面缺陷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

5. 针对有过多或大尺寸的表面缺陷的喷漆产品,进行修复或重新喷涂,以确保产品质量。

喷漆件外观及可靠性检验标准

喷漆件外观及可靠性检验标准
异色和光泽(色差)
ABC
工作表面,包括不同层之间不允许有明显异色(色差),参见对比样品
漏底材
A
B
不允许
C
无明显,大Leabharlann 积漏底备注:A.B面100mm内不允许出现2个以上缺陷同时共存。
5.4喷涂件产品可靠性检验
所有喷漆产品需满足以下可靠性要求测试
项目
项目名称
使用工具
判断标准
1
膜厚
膜厚仪
相关图纸标准要求
2
5%可允收。
5
酒精测试
纯棉布
无水酒精(浓度≥98 %)
500g的砝码
用纯棉布蘸满无水酒精(浓度≥98 %),包在专用的500g的砝码头上,在20mm左右的行程,在样本表面来回擦拭30个循环(UV漆要求200个循环,以40次/分钟~60次/分钟的来回速度,).耐磨点涂层不能脱落,不能变色,不可露出底材质地。
不允许超过4mm
划痕
A
1.长度不允许超过1mm
2.宽度不允许超过0.2mm
B
1.长度不允许超过2mm
2.宽度不允许超过0.2mm
C
1.长度不允许超过4mm
2.宽度不允许超过0.5mm
划伤
A
B
不允许有划伤(露底材)
C
不允许有直径超过1mm的划伤
橘皮
AB
不允许有橘皮现象,参见样品
异色
AB
漆膜表面的不可去除的异色点直径不允许超过0.3mm
漆面划伤或损坏:由于摩擦或划滑而造成产品表面留下点、线或块状的轻度残留线印记,目测看不出深度。
5作业方法
5.1产品检验面等级
依据产品表面重要程度的不同,将产品表面分为三个等级

机加工零件油漆质检标准

机加工零件油漆质检标准

机加工零件油漆质检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对机加工零件表面涂装油漆的质量检验。

1.表面处理
1.1表面处理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无油渍、污垢、锈蚀、旧漆等杂质。

1.2表面处理后的粗糙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应控制在Ra3.2~6.3μm之间。

1.3表面处理后的清洁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应达到GB/T8923-88标准中的St2级或Sa2级。

2.涂装质量
2.1涂装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选用时应考虑涂料的性能、用途、施工条件和环境等因素。

2.2涂装施工时应严格遵守工艺规程,涂层应均匀、平整、光滑,色泽一致,无气泡、桔皮、裂纹、流挂、脱落等缺陷。

2.3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应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

2.4涂装完成的零件表面应无漏涂、虚涂、脱漆等现象。

3.附着力和耐磨性
3.1涂层的附着力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应达到GB/T9286-88标准中的1级或2级。

3.2涂层的耐磨性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应达到GB/T1768-93标准中的1级或2级。

4.漆膜性能
4.1漆膜的硬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应达到GB/T6739-96标准中的1级或
2级。

4.2漆膜的耐冲击性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应达到GB/T6749-97标准中的1级或2级。

4.3漆膜的耐候性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应达到GB/T1775-95标准中的2级或3级。

5.外观质量
5.1涂装完成的零件外观应无明显的色差、光差、流挂、橘皮、针孔等缺陷。

5.2涂装完成的零件外观应平整光滑,无明显颗粒、划痕、凹凸等缺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对油漆件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完工的零件符合图纸的指标,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表面要求油漆的零件的检验;
3.职责:
凯麦公司油漆件表面质量检验员负责检验;
4.检验要求:
按公司Q/YX40101-2002《外观质量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油漆件要求分为1级、2级和3级进行检验。

客户有特殊要求的按客户要求检验。

4.1 1级要求;
4.1.1烘烤形光漆表面;
a. 漆膜表面应颜色均匀、光泽一致、平整、纹理清晰、符合样板、样品要求。

b.在100mmX100mm范围内允许有1~2个直径不大于0.1mm的疵病,其间距大于80mm。

c.非主要面允许有微细隐暗的桔纹,局部轻微的厚薄不均,微小流边线、隐暗的流边痕
迹,不太顺丝而细暗的砂纹印。

4.1.2烘烤形桔形漆表面。

a. 漆膜颜色、光泽、纹理须与样板、样品相符。

b.在100mmX100mm范围内允许有1~3个直径不大于0.2mm疵病。

c.桔形点允许有不太明显的大小结合。

d.非主要表面允许不太明显的纹理不清和桔形不均。

4.2 2级要求:
4.2.1烘烤型光漆表面;
a.漆膜颜色、光泽、纹理必须符合样板、样品。

b. 在100mmX100mm范围内允许有1~3个直径不大于0.2mm疵病,其间距大于
80mm。

b.非主要表面允许有不太明显的隐暗桔纹,局部厚薄不匀,小流边线和微乱细砂纹印。

4.2.2 烘烤形桔形漆表面
a.漆膜颜色、光泽、纹理必须符合样板、样品。

b.在100mmX100mm范围内允许有1~3个直径不大于0.3mm疵病,其间距大于
80mm疵病。

c. 桔形点允许有不大明显的不均,大小结合。

4.3 3级要求:
4.3.1 烘烤形光漆和烘烤型桔形漆表面;
a. 漆面各处必须喷到,厚薄一致。

b.喷漆面无明显液挂,无损伤性缺陷或碎裂。

4.4 油漆件检验时必须以图纸或样品为基准,对非漆面及保护面和油漆件上的孔、槽等必须清理干净,保护漆去掉后的表面必须用清洗剂擦干净,不允许有保护漆残留渍。

4.5 平台油漆件用刀口尺和塞尺进行检验,刀口尺测量平面时不应有蹋边和不规则形状,中凹部份≤0.10mm。

客户有特殊要求的按客户要求检验。

4.6 漆膜的附着力检验应合格。

4.7 漆膜的表面硬度检验应合格。

4.8 漆膜的耐溶剂实验应合格。

4.9 油漆零件的分级原则:
4.9.1 平台工作面属于1级要求检验。

4.9.2 内置零件喷漆按3级要求检验。

4.9.3 其余按2级要求检验(有特殊要求除外)。

5.工作程序:
5.1 检验条件:
喷漆件外观质量的检验应该在由两盏40W(最小)荧光灯或等效照明物照明下,并在45º角从检查人员后面射向被检表面,被检物应放置在中性背景前。

5.2 1级要求检验方法:
满足5.1条要求,在大约250 mm处(但不得超过300 mm)按4.1条和4.4、4.5条要求目视检验。

5.3 2级要求检验方法:
满足5.1条要求,在350 mm~400 mm处按4.2条和4.4条要求目视检验。

5.4 3级要求检验方法:
满足5.1条要求,在450mm~500 mm处按4.3条和4.4条要求目视检验。

5.5 油漆零件的外观质量应进行只检来确定。

5.6 漆膜附着力检验:划痕法(漆膜附着力检验在应用新涂料新工艺或新批号油漆及工艺有重大变化时必须进行。

其余时间作不定期抽检。

抽检可以在与零件同一种材料制作的样品上进行。

)
用单面刀片在待试表面上刻五条平行线(距离为1mm,深达基体金属),并在垂直方向再刻相应的五条交叉线,用(3M)胶带纸粘贴。

在刻线组成的方格中撕下胶带纸时漆膜不脱落者,则认为附着力合格。

检验应在基体金属不平度小于0.5毫米部位进行。

5.7 用大拇指指甲稍用力划漆膜的表面,在灯光下肉眼观察无划痕,即判为本项试验合格。

本项试验每批检验2件。

如不合格,本批进行只检。

(每批进行)
5.8 将混合比为1:1的乙醇和乙醚混合液滴在纱布上。

擦拭完工油漆件的表面5次。

擦拭处的表面光亮度应与未擦拭处一致。

如有发暗、发灰、起毛等疵病即视作不合格。

用汽油做溶剂重复上述试验。

两次都合格的视作本项试验合格。

(漆膜耐溶剂性试验在应用新涂料、新工艺或新批号油漆及工艺后有重大变化时必须进行。

其余时间作不定期抽检。

但每种漆面每一个月必须检验一次。

)
5.9 在需要选择样品时,样品由技术开发部、生产制造部、质量管理部共同商定。

必要时得到客户的认同,并确定样品有效期限,由质量管理部办理封存手续。

在有效期限内,由质量检验员使用,并由生产、质量、必要时客户共同参与各保管一块。

6.质量记录及质量信息传递:
6.1 每批零件检验完工后,应按质量检验结果如实填写检验单。

并按要求传递到有关人员、部门,保存质量记录。

6.2 检验员在发现质量状况出现异常时,应马上向质量主管、车间主任操作员通报,并协助分析产生原因,以解决质量问题。

6.3 有关质量记录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7.相关文件:
7.1 Q/YX2424-2002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7.2 Q/YX2750-2002 《生产和服务过程控制程序》7.3 Q/YX2830-2002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7.4 Q/YX40101-2002 《外观质量技术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