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合集下载

南京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卷

南京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卷

南京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卷高一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每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空格里或横线上。

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民族音乐,从古到今,都是声乐占主导地位。

所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近自然也"(《世说新语》)。

中国古代所谓“乐”,并非纯粹的音乐,而是舞蹈、歌唱、表演的一种综合。

《乐记》上有一段记载:“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

悦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歌"是“言",但不是普通的“言'',而是一种“长言“长言"即入腔,成了一个腔调,从逻辑语言、科学语言走入音乐语言、艺术语言。

为什么要“长言”呢?就是因为这是一个情感的语言。

“悦之故言之",因为快乐,情不自禁,就要说出,普通的语言不够表达,就要“长言之''和“嗟叹之” (入腔和行腔)。

这就到了歌唱的境界。

更进一步,心情的激动要以动作来表现,就走到了舞蹈的境界,所谓“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种思想在当时较为普遍。

《毛诗序》也说了相类似的话:“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这也是说,逻辑语言,由于情感之推动,产生飞趺,成为音乐的语言,成为舞蹈。

那么,这推动逻辑语言使成为音乐语言的情感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古代思想家认为,情感产生于社会的劳动生活和阶级的压迫,所谓“男女有所怨恨,相从为歌。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这显然是一种进步的美学思想。

(节选自宗白华《美学散步》)材料二:盛唐本来就是一个音乐高潮。

2022年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上学期高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年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上学期高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第三空,由前文“多方听取意见”可知,决策应该统筹大局;由后文“使决策符合实际情况”可知,决策应科学,符合实际,应选①。
故选B。
二、阅读(70分)
(一)(16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古代神话
骆玉明
①在文学史的初始阶段,神话是一种重要而独特的现象。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远古社会中,神话关涉的范围要远出于文学之外。它本是原始人类的综合的意识形态,是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解释,是他们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又是他们的愿望的表达。人类最初是生活在一个神话世界中的。
⑤这里有个问题,就是需要把原始神话和文学化的神话加以区分。从后者来说,中国古代神话文学不发达是显然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中国历史进入文献时代,以崇群体而抑个体、注重实际而不喜幻想为特征的周文化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一文化体系不能容忍伟大的人物具有常人的缺陷和痛苦,也不利于“想入非非”的文学的蓬勃生长。因之,那些古老的神祇也就无法获得丰富的人类情感,无法转化为丰满的文学形象。
①要综合评判,科学取舍
②要深入研究、综合分析
③要全面权衡、科学决断
A.③①②B.②③①C.①③②D.③②①
【答案】(1)D(2)B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A.“聆听”是敬误用。
B.“心悦诚服”指诚心诚意地服从或佩服,和“内心感到”相互矛盾,错误。
⑥这里当然也有地域上的区别。在黄河流域文化范围内,至周代,神话消退的现象已经很明显。《诗经》形成的年代,大体与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奥德赛》,印度的《黎俱吠陀》及《旧约·诗篇》相当,但《诗经》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基本上没有神话色彩。北方的其他著作,也很少涉及神话。南方的楚文化体系则不同,一直到战国乃至汉代,南方的著作尤其《楚辞》仍然常可以看到较浓厚的神话色彩。只是如前所述,这并不足以改变中国古代神话文学不发达的基本状况。——但这也不是什么值得羞愧的事情;正因如此,中国文学从一开始就形成了自己的别样的特色。

南京市2021届高三学情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南京市2021届高三学情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南京市2021届高三学情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020.09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翻译古文正如同翻译外文,都是在人与人之间架设理解的桥梁。

如果说翻译外文是缩短一国人与他国人的空间距离,让不同国度的人不出国门便可见面晤谈,那么翻译古文则是填平现代人和古代人的时间沟堑,让现代读者通过译文与相隔千百年的古代作者进行对话。

当年苏曼殊曾为他的汉译英诗集取了个名字叫“文学因缘”,不禁让人想到一句俗话“千里姻缘一线牵”,翻译充当的角色就仿佛文学因缘的月下老人罢?古文今译也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情。

据说,汉代司马迁写《史记》时,就曾把殷周时代古奥的档案文册改写成明白流畅的汉代语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曾有人开始用白话文改写文言文。

时光流逝,语言变易,阅读中的语言障碍造成理解的困难,这在中外都一样。

《尚书》到了唐代,人们已觉得“佶屈聱牙”;就是十六七世纪的莎翁剧作在三四百年之后的观众看来,也有些古怪拗口。

所以,如果不加注释或翻译,大概会有不少读者被语言障碍拒之门外,不能进入古代人的心灵世界,就好像面对粮仓却没有钥匙的人一样,空守着粮食却饿肚皮。

毫无疑问翻译是必要的,可是,翻译并不容易。

译文很难达到逼肖原作的水平,虽然翻译者都很想使译文成为原文的镜子,“象忧亦忧,象喜亦喜”,除了左右相反之外纤毫不差,但翻译者打造的这面镜子总不可能没有一点走形,更不消说在拙劣的匠人手里还有成为“哈哈镜”的危险。

唐代刘禹锡《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一诗里曾好心地替翻译者抱不平,他说:“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

”不过翻译毕竟不是自由写作,原文对于译者总是一重束缚又是一把验尺,所以即使是最好的翻译者面对原文,也不敢拍胸口打包票,保证译文完全传达了原文的精神,恢复了原文的旧貌;更不消说面对的是一篇古今传诵的名篇佳作,译者就更不能保证译文如同原文一样有神韵妙味了。

这里原因很多,撇开翻译者水平的差异不说,大概首先是古今文化的时代差异。

2021年高三学情调查(三)语文试题

2021年高三学情调查(三)语文试题

2021年高三学情调查(三)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着.陆/着.笔殷.红/殷.实血.本无归/一针见血.B.省.心/省.亲沉没./没.世埋.怨/埋.葬C.抹.黑/抹.墙落.枕/落.色隽.永/隽.秀D.和.弄/和.诗椎.心泣血/脊椎.薄.饼/薄.情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3分)A.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大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鱼龙混杂)B.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

(金科玉律)C.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

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

(弹冠相庆)D.NBA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力姚明,火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力明显削弱。

(捉襟见肘)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解决巴以冲突,目前,国际社会正采取了许多种措施协力斡旋调解。

B.xx年世博会之所以在上海举行,是由于这座城市发展的大环境所决定的,因此,中小企业要在世博会中大展拳脚,就得看清门前的市场环境。

C.入世后,面对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来实现文化产业的集团化,无疑是一个重要举措。

D.该校注意从日常行为规范入手,引导和培养学生勤奋学习、遵守纪律、文明处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请根据下列文字概括我国自主研发磁浮列车的优点。

不超出20字(4分)最近,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浮列车成功通过了室外实地运行联合试验。

列车采用的是常导电磁吸引力控制悬浮原理,运行中列车悬浮80—160公里之间。

由于磁浮列车是在路轨上悬浮行驶,没有轨轮的机械磨损,因此列车运行平稳而安静。

据了解,与时速可达500公里左右的高速磁浮列车相比,这种中低速磁浮列车成本低,适合城市内部和市郊卫星城之间的快速运输。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学情检测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学情检测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次考试卷面分5分,请注意卷面工整美观。

一文言文阅读(共3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本题共4小题,17分)尚野,字文蔚,其先保定人,徙满城。

野幼颖异,祖母刘,厚资之使就学。

至元十八年,以处士..征为国史院编修官。

二十年,兼兴文署丞,出为汝州判官,廉介有为,宪司屡荐之。

二十八年,迁南阳县尹。

初至官,狱讼充斥,野裁决无留滞,涉旬,遂无事。

改怀孟河渠副使,会遣使问民疾苦,野建言:“水利有成法,宜隶有司,不宜复置河渠官。

”事闻于朝,河渠官遂罢。

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俄升国子博士,诲人先经学而后文艺,每谓诸生曰:“学未有得,徒事华藻,若持钱买水,所取有限,能自凿井及泉而汲之,不可胜用矣。

”时学舍未备,野密请御史台,乞出帑藏所积,大建学舍以广教育。

仁宗在东宫,野为太子文学,多所裨益,时从宾客姚燧、谕德萧渼入见,帝为加礼。

至大元年,除国子司业,近臣奏分国学西序为大都路学,帝已可其奏,野谓国学、府学混居,不合礼制,事遂寝。

四年,拜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

诏野赴吏部,试用荫补官,野多所优假。

或病其太宽,野曰:“今初设此法,冀将来者习诗书、知礼义耳,非必责效目前也。

”众乃服。

皇庆元年,升翰林侍讲学士。

延祐元年,改集贤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归满城,四方来学者益众。

六年,卒于....。

二年夏,移疾家,年七十六。

赠.通奉大夫、太常礼仪院使、护军,追封上党郡公,谥文懿。

野性开敏,志趣正大,事继母以孝闻,文辞典雅,一本于理。

(节选自《元史·尚野传》)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B. 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C. 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D. 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处士,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或未做官的士人,文中指前者。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语文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语文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语文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⑴并非说所有烦恼只需哈哈一笑便会▲,笑只不过是调整情绪的一种方法。

⑵不要逃避和▲,因为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应担负的责任,我们不应该逃避,更不应该畏惧。

⑶诚实守信、▲历来都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

A.烟消云散推脱一诺千金B.涣然冰释推脱一言九鼎C.涣然冰释推托一诺千金D.烟消云散推托一言九鼎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网络谣言,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扰乱了社会秩序。

事实表明,网络谣言的泛滥和滋生,会使许多人受到蒙蔽甚至伤害。

B.初唐诗歌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以“四杰”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给唐代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

C.《唐诗宋词选读》这本书选配了几十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实用文档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

D.无论是出国旅行还是出国淘金的中国公民,都要了解目的地国家的安全局势,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各类安全风险,保护自身安全。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我们不再一己呢喃,也不满足于窃窃私语。

我们要让声音在阳光下汇聚。

越来越多的人不惮于我口说我心,这才是希望之民族,这才是强大之国度。

如此,▲,▲,▲。

如此,▲,▲,▲。

令人欣慰的是,思想的光芒正在重生,行动的理性正在重生。

①让实践的理性改变现实②百家争鸣③齐头并进④才能智者蜂起⑤让思想的光芒肆意照射⑥才能勇者辈出A.④③⑤⑥②①B.⑥③①④②⑤C.④②⑤⑥③①D.⑥②①④③⑤4.右图是清代名臣张之洞游赤壁时为东坡祠撰写的联语,上下联各缺两句,请依据文意与对联组成原则,选出甲、乙、丙、丁依序最适合填入的选项(3分)(▲)甲、试较量惠州麦饭、儋耳蛮花乙、若只论东坡八诗、赤壁两赋5.根据下面材料,概括雾与霾的相同点。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语文试题含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逮.捕(dài)发酵.(jiào)档.案(dǎng)片言只.语(zhī)B.榫.头(sǔn)舌苔.(tāi)攒.射(cuán)宁缺毋.滥(wù)C.咯.血(kǎ)剽.窃(piáo)供.销(gōng)浑身解.数(xiè)D.忸怩.(ní)打烊.(yàng)贮.存(zhù)北门锁钥.(yuè)【答案】D【解析】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要想骨骼健康,就得补钙”,这已是深入人心的观念,很多人也把补钙,应该作为一生的计划,殊不知,一味地补钙并不代表可以让骨骼吸收钙、留住钙。

②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变。

我们依然要研讨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依然,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③在香港,旺角弥敦道27号全线恢复行车。

不过入夜后,在弥敦道附近的豉油街与西洋菜南街交界,再有大批示威者,警员到场维持秩序。

A.贯串颠扑不破聚积 B.贯穿牢不可破聚积C.贯穿颠扑不破聚集 D.贯串牢不可破聚集【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主要看感情色彩、适用对象、使用范围、适合语境、句间关系等等。

贯串: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

贯串的事物一般都比较抽象。

如:这部作品各章节都贯串着一个基本思想。

贯穿:穿过,连通。

贯穿的事物一般都比较具体。

如:这条公路贯穿十几个市县。

颠扑不破和“牢不可破”;都有“很坚固;不能损坏”的意思;但在用法上区别明显。

颠扑不破偏重在“绝对正确;无可辩驳”;多用于真理、学说、原则、原理、理论或事实等方面;“牢不可破”偏重在“极其坚固;无法摧毁”;多在友谊、团结、联盟等方面。

聚集和聚积的区别,集乃集中之意,只是把同类的或者不同类的用某种手段方式放在一起,比如说“人群聚集起来”;积乃积累之意,有一个融合和叠加逐渐增多甚至由量变引起质变的感觉,比如说“聚积财富”。

2022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闵行区2021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所在学校及班级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本试卷共8 页。

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2),;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3)当曾皙问孔子为什么“哂由”的时候,孔子给出的答案是“,”。

2.按要求选择。

(5分)(1)学校组织春游,小红和同学们登上滕王阁,她想用古诗来描绘眼前所见的景象,下列各项最合适的是()。

(2分)A.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B.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C.千里澄江如练,翠峰如簇。

D.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2)下面对水果店老板的话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水果店老板:这些是上好的无籽葡萄。

小明:真的是上好的无籽葡萄?水果店老板:上好的无籽葡萄怎么会有这种价格?A.两句话的陈述彼此矛盾。

B.第二句证实第一句为伪。

C.葡萄的好坏与价格无关。

D.上好的无籽葡萄价格高。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6 题。

(15分)熟人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刘少杰①有人说,中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迁,重亲情关系和地缘关系的熟人社会即将终结,陌生社会已经到来;也有人说,熟人社会正在以新的形式展开,应当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努力去瓦解它。

②时下人们谈及熟人社会存在的根源,通常仅仅想起费孝通先生“以土为本”的观点,而忽视了他关于差序格局对熟人社会规范作用的论述。

如果仅仅关注熟人社会的乡土文明根源,那么不难得出熟人社会正在消退、陌生社会即将到来的结论。

因为,市场经济扩大了人们的交往空间,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同时,城市化进程和农村人口流动,又大规模地把熟人社会变成了陌生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高三语文孙成阳伏毅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中国电影如今已迈入所谓的大片时代,明星片酬的飞涨、外国团队的加盟、3D技术的普及,使得影片制作成本突飞猛进....。

B.24日,济南市泉城路新华书店举办了乔布斯唯一授权的传记——《史蒂夫·乔布斯传》首发式,现场人满为患....,气氛异常火爆。

C.自从“百家讲坛”问世以来,观众对它的评论一直没有间断。

有的评论见解深刻,语言犀利,真可谓难得的空谷足...音.。

D.横亘在我国西北部新疆和青海间的昆仑山有着“万山之祖”的美誉,它高耸挺拔,龙飞凤舞....,生态环境独特,自然景色壮观。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专家指出,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高层在文化理论创新与实践认识方面正逐渐走向成熟,相关的文化建设能力正在不断地提升。

B.明年我国将把促进社会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突出抓好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共安全等工作。

C.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觉到,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才会有。

D.下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发生多起高利贷崩盘事件。

有研究者认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民间高利贷风险逐步加大,所以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就可以解决部分地区的金融问题。

3.下面是《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著名画家韩美林先生时的对话。

请根据回答内容,选出最恰当的提问。

(3分)()记者:?韩美林:别指望父母,要有独立的自尊心。

就像我小学时的校歌唱的:“但得有一技在身,就不怕贫穷。

且忍耐暂时的痛苦,去发展远大的前程。

”现在我们的祖国富强了,我希望年轻人、年轻艺术家,把思想、修养、艺术乃至举手投足都更升华,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是一个富裕且有文化的大国。

A.您对年轻人有什么话要说吗?B.您对年轻人有什么看法吗?C.您对有些年轻人不学无术的现象怎么看?D.您觉得年轻人应该怎么面对今天的国家形势?4.对下列新闻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人民网5月14日报道】5月13日,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云南丽江高美古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运行。

这台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高8米,通光孔径2.4米,重40余吨,是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之一。

据悉,2.4米光学望远镜可以清晰地分辨出300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其综合性能属同级望远镜中的国际中上水平,主要用于对恒星和星系进行观测。

据介绍,这台望远镜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望远镜,该望远镜投入使用后,每年能容纳数十项先进水平的天体物理观测课题和研究工作。

A.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丽江落成并正式运行。

B.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落成并正式运行。

C.中国目前最大的望远镜在丽江落成并正式运行。

D.能分辨出300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的天文望远镜在丽江开始运行。

5.对下列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圣洁”,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安东每天独善其身,多读书,少说话,提高修养,净化心灵,经过一段时间,他问上帝,自己是否足够圣洁了。

上帝对他说:“鞋匠康德比你更圣洁。

”安东不服,来到康德的鞋店。

他问:“你到底做了什么,让上帝认为你比我圣洁?”康德回答:“我也不知道,我只不过是一个鞋匠而已。

每次修鞋的时候,我总是将它当作上帝的鞋子来修理……”安东对什么叫“圣洁”似乎若有所悟。

A. 所谓“圣洁”,就是对待每一位顾客如同上帝。

B. 所谓“圣洁”,就是提高修养,净化心灵。

C. 所谓“圣洁”,就是用自身修养对待每一个人。

D. 所谓“圣洁”,就是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平安,滁人,小字保儿。

建文元年,伐燕,安以列将从征。

后为先锋。

燕王曰:“平安,竖子耳。

往岁从出塞,识我用兵,今当先破之。

”及战,不能挫安。

燕王失道..,从者仅三骑。

安击败燕将。

燕王见事急,亲冒矢石力战。

马创矢竭,剑折不可击。

走登堤,佯举鞭招后骑以疑敌。

会高煦救至,乃得免。

当是时,诸将中安战最力,王几为安槊所及。

明年,燕败盛庸,回军与安战。

安大破之。

再战滹沱河,又破之。

安于阵中缚木为楼,高数丈,战酣,辄登楼望,发强弩射燕军,死者甚众。

滹沱之战,矢集王旗如猬毛。

王使人送旗北平,谕世子谨藏,以示后世。

顾成已先被执在燕,见而泣曰:“臣自少从军,今老矣,多历战阵,未尝见若此也。

”八月,安及燕将李彬战于杨村,败之。

四年,燕兵破萧县。

安引军蹑.其后。

燕将白义、王真、刘江迎敌。

安转战,斩真。

真,骁将。

燕王尝曰:“诸将奋勇如王真,何事不成!”燕王乃身自迎战,安部将火耳灰挺槊大呼,直前刺王。

马忽蹶,被擒。

安稍引却..。

已,复进至小河,张左右翼击燕军,斩其将陈文。

寻何福军亦至,与安合。

燕军益大惧,王昼夜擐甲者数日。

福欲持久老燕师,移营灵璧,深堑高垒自固。

而粮运为燕兵所阻。

安分兵往迎,燕王以精骑遮.安军,分为二。

福开壁来援,为高煦所败。

诸将谋移军淮河就粮,夜令军中闻三炮即走。

翌日,燕军猝薄垒,发三炮。

军中误以为己号,争趋门,遂大乱。

燕兵乘之,人马坠壕堑俱满。

安等三十七人皆被执。

安久驻真定,屡败燕兵,斩骁将数人,燕将莫敢婴其锋。

至是被擒,军中欢呼动地,曰:“吾属自此获安矣!”燕王惜其材勇,选锐卒卫送北平,命世子及郭资等善视之。

永乐七年三月,帝巡北京。

览章奏见安名,谓左右曰:“平保儿尚在耶?”安闻之,遂自杀。

命以指挥使禄给其子。

(节选自《明史·卷一百四十四》)6.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燕王失道..,从者仅三骑失道:迷失道路B.安引军蹑.其后蹑:跟随C.马忽蹶,被擒。

安稍引却..引却:引兵击退D.燕王以精骑遮.安军遮:拦截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是(3分)()A.平安率领先锋部队攻打燕王。

作战时,燕王因为有些轻敌,被平安打得大败,后来制造假象,迷惑对方,才得以逃脱。

B.作战时,平安在阵中把木头绑缚在一起,成为楼台,高达几丈,战争进行的激烈时,就登楼眺望,并用强弓向燕军射箭,射死了很多敌人。

C.平安在与燕王的战斗中,多次打败燕王,并斩杀燕王的爱将。

后来他与何福的军队会合,使燕军非常害怕,燕王一连好几天都没有脱铠甲。

D.因粮草运输遭燕军阻截,平安分兵前往迎战,燕王率精锐骑兵拦截他,使平安军队一分为二。

第二天,燕军又突然迫近军营,发了三炮,致使安军大乱,燕兵乘机进攻,平安被捕。

8. 诸将谋移军淮河就粮,计策不可谓不可行,为何却惨败?(3分)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马创矢竭,剑折不可击。

(3分)译文:(2)谕世子谨藏,以示后世。

(3分)译文:(3)诸将谋移军淮河就粮,夜令军中闻三炮即走。

(4分)译文: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友人赋得暮雨送李胄李白韦应物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送友人》第三联是用哪种修辞来表达“游子意”、“故人情”的?请简要赏析。

(3分)(2)赏析“漠漠帆来重”一句中“重”字的表达效果。

(3分)(3)比较两首诗尾联抒情方式的不同之处。

(4分)四、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处(8分)(1)饭疏食,饮水,,乐变在其中矣。

《论语·述而》(2),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告子》(3)夫仁者,,_____________ ______。

《论语·雍也》(4)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5)仰不愧于天,。

《孟子·尽心上》(6)为政以德,,______ _______。

《论语·为政》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阅读(20分)槐花阿来突然袭来一股浓烈的花香。

谢拉班在梦醒时突然感到过分的宁静,还闻到了稠重浓烈的花香。

是槐花的香气。

他关了灯,仰躺在床上。

岗亭的顶尖就成了一只幽深的倒悬的杯子,里面斟满往事的气味。

花香又一次袭来。

谢拉班掀开楼顶口的盖板,下了楼梯。

转过身子时,他发现了墙外河边的槐树。

树和他就只隔着一条马路一扇铁栅门。

目力所及,凡是被灰蒙蒙的灯光映射的地方都有巨大的寂静存在。

而那些灯光照射不到的树林里、田野里、村庄里的夜晚似乎充满了声音,野兽走动,禽鸟梦呓,草木生长,夜风吹动……妻子死了,当派出所长的儿子看他孤独,为他办了农转非手续。

这个以前远近闻名的猎手成了车场的守夜人。

警车尖利的叫声划破了寂静。

儿子他们又抓住小偷或者什么别的坏人了吗?谢拉班为那个小家伙担心了,虽然他知道小家伙不在城里。

他曾听儿子说过:“叫小家伙不要再遇见我,他干的事够他蹲两年监狱。

”躺在床上,闭上眼睛,那小家伙向他走来。

那眉眼,那暴突的门牙都给人一种稚气的感觉。

小家伙稚气未脱却故作老成,用一种突然有了钱,见了一点世界的大大咧咧的口气跟他说话:“嗨,老头……”谢拉班却偏偏对这么一个不懂礼貌的小家伙怀着父亲般的慈爱。

他用哄孩子一样的声音说:“把车停好,停好。

”停好车了,他又叮嘱他收好东西,关上车窗,上锁。

每次都是等小家伙走远了,谢拉班才突然意识到:天哪,家乡话!老头已经很久不说家乡话了。

除了家乡话,他只能讲几句和守车有关的不连贯的汉语。

所以几乎失去了说话的机会。

他刚进城时不住在这里,跟儿子和媳妇住在一起。

儿媳妇是汉语,戴着眼镜,说话轻声细语。

谢拉班尤其喜欢她那口整齐洁白的牙齿。

媳妇给了他一间专门的房子。

床低矮柔软。

墙上挂着他舍不得卖掉的火枪,一对鹿角、几颗野猪獠牙和几片野鸡翎子。

窗下有一张躺椅,上面铺着熊皮。

媳妇经常让同事和上司来参观,这个老猎手的房间引起了他们的赞叹。

谢拉班终于渐渐明白,那赞叹不是冲他来的,而是冲着媳妇,赞叹她对一个形貌古怪的藏族公公的孝敬而发的。

最终的结果是她成了妇联的领导。

那天家里摆了酒,还有好多的菜。

吃完,媳妇用牙签拨弄牙缝,拨断了几根签子也没弄出点什么。

她大张开嘴唇,这时,全部上牙就掉了下来。

媳妇可爱的牙齿是假的!谢拉班对儿子说:“我受不了了。

”“为什么?”“你老婆是假的,牙齿。

是你打掉的吗?”儿子摇头。

媳妇问丈夫:“你们说什么,你们用汉话谈吧。

”“父亲不会。

”“慢慢学嘛。

”说完,她就端起那个装假牙的杯子进了另一间房子。

谢拉班突然高声说:“我要回家!”于是他就成为车场的守夜人了。

刚守夜的时候还没有这个专门的停车场。

原先的车都停在一个僻静的十字街口。

守夜人住在一幢六层楼房下平时不用的安全门洞里,门洞很小,刚好能放下一架床、一只火炉和他宽大的身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