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考核评分参考标准.doc
(完整版)血压监测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完整版)血压监测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血压监测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完整版)
1. 背景介绍
血压监测是医疗工作中常见的操作之一,对确保患者安全和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血压监测操作的质量和准确性,制定一套评分标准是必要的。
2. 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1 初始准备 (10分)
- 按规定流程检查血压计和听诊器的完好性,确保无损坏。
- 检查被测者的身体姿势是否合适,并告知被测者操作流程。
2.2 测量过程 (50分)
- 有效使用硬管袖带,并保证袖带位置正确。
- 轻柔地包扎和固定袖带,确保舒适度和紧密性。
- 及时准确地记录被测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
- 根据被测者的情况,正确选择血压测量方法(如直接法、间接法等)。
- 运用正确的技巧和方法,如逐级放气法、逐级录气法等。
- 在操作过程中与被测者保持沟通,了解其感受和反应,并及时调整操作方式。
2.3 测量结果分析 (30分)
- 运用专业知识正确解读测量结果。
- 根据测量结果和被测者的情况,及时给出评估和建议。
2.4 操作规范 (10分)
- 遵守操作规程和流程要求。
- 保证操作环境整洁、安全。
- 维护个人卫生,佩戴洁净手套和口罩。
3. 总结
本文档给出了血压监测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的完整版,包括初始准备、测量过程、测量结果分析和操作规范等方面。
运用此评分标准,可以提高血压监测操作的质量和准确性,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洗胃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7.检查并打开洗胃管,润滑胃管,量长度(自发际至剑突),约45~55cm。将胃管送入胃中,确定胃管在胃内后,用胶布固定胃管.遵医嘱留取毒物标本送检。
8.将胃管与洗胃机的冲洗管连接,调节参数,自动开关,开始洗胃.
9。机器自动切换,先将胃内容物抽尽,反复冲洗每次灌洗量300-500ml,直至排出液澄清无味为止.洗胃过程中,经常询问患者的感受。适时给予鼓励.密切观察患者面色、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洗胃液出入量的平衡、吸出液的性质、颜色、气味及有无洗胃并发症的发生。
连接不合要求扣2分。未调节扣2分。
灌洗液不符合要求一次扣3分。未询问
扣2分。未鼓励扣2分.未观察扣5分,洗胃
液出入量不平衡扣6分。洗胃不彻底扣10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卧位不适扣1分,未整理扣2分,漏一件扣1分
洗胃机未整理扣2分,
记录不全面扣1分,未记录扣2分.
评
价
1。操作熟练,查对规范.
10。洗胃结束后,分离胃管与冲洗管,将胃管反折,迅速拔出。
11。清醒患者协助漱口、洗脸,必要时更衣。
1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及用物。
13。洗胃机清洗消毒后备用。
14.洗手、记录灌洗液名称、量;洗出液的颜色、气味、性质、量;患者的反应.
5
4
3
6
3
2
12
3
18
3
2
4
2
3
未关心患者扣1分,查对不认真扣1分,未查对扣4分。
2.与患者沟通有效。
3.爱伤观念强。
4.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
3
4
3
操作不熟练扣1分,查对不规范2分。
常规护理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完整

常规护理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完整1. 评分标准简介本评分标准旨在为常规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提供完整的评分依据,确保评分公正和统一。
评分标准涵盖以下方面:操作规范、操作技巧、安全措施、沟通技巧等。
2. 评分标准详细说明2.1 操作规范:考核人员对于操作规范的评分应当考虑操作者是否按照相关的操作程序和指南进行操作,是否遵循正确的步骤和顺序,以及是否使用适当的器械和设备。
操作规范:考核人员对于操作规范的评分应当考虑操作者是否按照相关的操作程序和指南进行操作,是否遵循正确的步骤和顺序,以及是否使用适当的器械和设备。
2.2 操作技巧:考核人员对于操作技巧的评分应当考虑操作者是否具备熟练的操作技巧,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握持、正确用力、正确操作顺序等。
操作技巧:考核人员对于操作技巧的评分应当考虑操作者是否具备熟练的操作技巧,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握持、正确用力、正确操作顺序等。
2.3 安全措施:考核人员对于安全措施的评分应当考虑操作者是否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措施,如佩戴手套、洗手消毒、使用防护工具等。
安全措施:考核人员对于安全措施的评分应当考虑操作者是否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措施,如佩戴手套、洗手消毒、使用防护工具等。
2.4 沟通技巧:考核人员对于沟通技巧的评分应当考虑操作者是否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与患者和其他护理人员的交流、询问患者的需求和反馈等。
沟通技巧:考核人员对于沟通技巧的评分应当考虑操作者是否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与患者和其他护理人员的交流、询问患者的需求和反馈等。
3. 评分细则具体的评分细则将根据不同的常规护理技能操作进行制定,在评分细则中应包含以下内容:操作要点、评分项、评分标准、分值等。
4. 评分表格为了便于考核人员进行评分记录和统计,建议制作相应的评分表格,包括但不限于操作名称、操作要点、评分项、评分标准、实际评分等栏目。
5. 考核流程为了保证评分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考核人员应按照统一的考核流程进行评分,包括但不限于操作演示、评分记录、评分综合等环节。
基本操作技能考核标准及评分表

基本操作技能考核标准及评分表体格检查共20项,100分,其中小项目6分、大项目16分。
1.血压〔6分〕〔1〕血压计放置位置正确〔1分〕;〔2〕血压带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2分〕;〔3〕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2分〕;〔4〕测量过程流畅〔1分〕。
2.眼〔6分〕〔1〕眼球运动检查方法正确〔1分〕;〔2〕对光反射〔间接、直截了当〕检查方法正确〔2分〕;〔3〕调剂反射检查方法正确〔1分〕;〔4〕辐辏反射〔辐辏运动〕检查方法正确〔2分〕。
3.浅表淋巴结〔6分〕〔1〕检查手法正确〔2分〕;〔2〕检查部位能涉及到四个要紧部位〔颈部、腋窝、锁骨上、腹股沟,每部位1分〕,〔2分〕;〔3〕假设触及淋巴结时如何表述〔能讲出大小、数量、活动度、有无触痛可得〕〔2分〕。
4.颈部〔甲状腺、气管〕〔6分〕〔1〕检查站立位置正确〔1分〕;〔2〕检查甲状腺手法正确〔包括检查者在病人前和后的手法〕〔2分〕;〔3〕头部位置正确并能令被检查者吞咽口水〔1分〕;〔4〕三手指检查气管方法、部位正确〔2分〕。
5.外周血管检查〔6分〕〔1〕脉搏:测试脉率、脉律方法、部位正确〔2分〕;〔2〕测毛细血管搏动征及水冲脉方法正确〔各1分,共2分〕;〔3〕在静脉杂音、动脉杂音、射枪音三种杂音中会正确操作〔任选1种,2分〕。
胸部6.胸部视诊〔4分〕〔1〕能指出胸部体表要紧骨骼标志、要紧垂直线标志〔锁骨中线〕及要紧自然陷窝〔1分〕;〔2〕在视诊内容方面,能提到观看胸廓形状〔桶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饱满、乳房是否对称等〕〔1分〕;〔3〕能答出视诊可观看: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者〔2分〕。
7.胸部触诊〔4分〕〔1〕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姿势正确〔1分〕;〔2〕双手语音震颤触诊方法正确〔2分〕;〔3〕能提到胸部触诊可触及胸膜摩擦音,并能进行正确操作〔1分〕。
8.胸部叩诊〔4分〕〔1〕间接叩诊时手指动作、方法、顺序正确〔2分〕;〔2〕直截了当叩诊手指方法正确〔1分〕;〔3〕会叩肺移动度者〔1分〕。
安全生产操作考核评分标准(2023版)

安全生产操作考核评分标准(2023版)
1. 引言
为了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了本考核评分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岗位的员工,旨在评估
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操作规程的遵守情况以及应对紧急情况的
能力。
2. 考核内容
2.1. 安全操作规程的遵守
- 熟悉并熟练掌握所在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 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存在违
反规程的行为。
- 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发现并及时纠正他人存在的安全操作违
规行为。
2.2. 安全设备的正确使用
- 熟悉并熟练掌握所在岗位必备的安全设备的使用方法。
- 在操作过程中正确佩戴、使用必备的安全设备。
- 对于安全设备的故障或失效情况,能够及时上报并协助维修。
2.3. 应急情况的应对能力
- 熟悉并熟练掌握企业的应急预案,了解自己所在岗位的应急
行动方案。
- 在应急情况下能够果断采取正确的自救与逃生措施。
- 在应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报警并协助组织应急处置工作。
3. 考核评分标准
4. 考核结果
根据员工在各考核内容中的得分情况,综合评定员工的安全生产操作考核等级,并在员工档案中做好记录。
5. 后续改进
根据员工的考核结果,对不合格和合格及时进行培训和辅导,提升员工的安全生产操作能力。
定期回顾和更新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确保其与实际生产相符,并及时通知员工相关变更。
以上为安全生产操作考核评分标准(2023版)的草稿,请各相关部门参考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经过讨论和修改后,将正式发布并执行。
工程测量(四级)实际操作考核要求及评分标准(四等水准)

工程测量(四级)实际操作考核要求及评分标准一、考核内容:使用水准仪进行观测并计算高差(等级:四等;共1个测段,含2个测站\二、考核要求:1、按规范要求,在规定时间内(15分钟),使用指定的仪器,准确观测、正确计算。
2、第一测站观测完毕后,前、后标尺及尺垫均不得动,重新架设仪器,置平,开始进行第二测站观测(即:第一测站观测时的前标尺为第二测站的后标尺,第一测站观测时的后标尺为第二测站的前标尺I三、实际操作评分标准:(总分IOO分)1、正确开启仪器箱,仪器拿放正确,观测前检查仪器外观和各部件的情况。
(5分)2、观测中能够正确架设仪器,置平,执行仪器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仪器及人身安全。
(10分)a、脚架架设高度适中,观测者站位适中。
(1分)b、三角架是否踩实。
(2分)c、目镜调焦消除视差。
(2分)d、观测前整平仪器。
(2分)e、水准仪至前、后视水准尺的距离应尽量相等。
(1分)f、制动后没有强行转动仪器。
(1分)g、观测中爱护仪器。
(1分)3、观测中能够正确观测(气泡、中丝、上下丝)并正确记录,严格执行观测规范J40分)a、在每测站观测时圆水准气泡只能调一次(5分)b、中丝读数时符合水准器气泡是否严格居中。
(5分)c、观测顺序正确。
(20分)d、观测读数时仔细、果断、迅速、准确。
(4分)e、记录者在记录时须复诵一遍观测读数。
(3分,该分值计为观测者分值)f、表头记录是否完整;记录文字和数字端正、整洁、清晰。
(3分,该分值计为观测者分值)4、计算正确。
(40分,一处计算错误扣5分,最多扣40分)5、仪器正确装箱及检查仪器箱内附件完整情况。
(5分)。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
无菌技术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操作时间8分钟)科室姓名考试日期监考人得分项目赋分实施要点与标准评分等级得分备注A B C D操作前准备131.用物:无菌持物钳包、治疗盘(先清洁)、无菌巾包、无菌治疗碗包、无菌容器(内盛无菌纱块)、无菌手套、无菌盐水、0.5%碘伏、棉签、弯盘、启瓶器、记录卡5 4 3 22。
用物准备3分钟 2 1 0 0 3。
着装整洁,取下手表及饰物,洗手(按六步洗手法)戴口罩 6 5 4 3评估5 环境整洁,有宽敞清洁、干燥的操作台 5 4 3 0操作要点671。
备齐用物,取无菌钳包,检查打开,将无菌持物钳及筒放于治疗台上包布外的3M胶带贴在无菌持物钳筒上,注明开包时间,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闭合向下,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用后立即放回。
2.取治疗盘于治疗台上,取无菌巾包,检查打开无菌包,系带臵包布下夹无菌巾于左手剩余物品按原折包好(暂不系带).3.将无菌巾双折平铺于盘上,将上层呈扇形折叠到对侧,边缘向外.4.取无菌治疗碗包,检查无菌物品名称及灭菌日期,解绳绕带,左手拿治疗碗一边,右手开包(外角→左角→右角→内角)抓住包布和系带左手转内侧,将治疗碗放入无菌盘中,包布放于治疗车下层.5.打开无菌容器取无菌纱块于治疗碗中。
注意:打开无菌容器时,应当将容器盖内面朝上臵于稳妥处,或者拿在手中,用毕立即盖严.从中取物品时,应将盖子全部打开。
6.取无菌溶液:查溶液质量,启开铝盖,揭开瓶塞,手握溶液标签面倒出少许溶液冲瓶口,再由原处倒所需溶液量于无菌治疗碗中。
7.将无菌巾边沿对齐盖好,将开口处向上折返两次,两侧边缘向下反折一次。
注明铺盘日期及时间、内容物,并签名。
8。
无菌巾包系带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无菌溶液消毒瓶口并注明开瓶时间。
5545468348564443435623645333232441243422212132122319.无菌盘的使用:查无菌盘的有效时间及内容物,双手捏治疗巾左右上层外角向外打开,不暴露无菌物品.10。
学校卫生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表

学校卫生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表
简介
本文档旨在制定学校卫生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以便对学校卫生状况进行评估和监督。
评分标准
对学校卫生操作进行评分时,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考核:
1. 卫生设施(30分)
- 厕所及洗手间的清洁程度(10分)
- 桌椅和地面的清洁程度(10分)
- 室内通风和光照状况(10分)
2. 食品卫生(20分)
- 食堂及食品摊位的清洁程度(10分)
- 食品储存和处理的卫生管理(10分)
3. 病毒疫情防控(25分)
- 学生和教职员工健康检查(5分)
- 疫情期间的卫生措施(10分)
- 病毒防控宣传和教育(10分)
4. 卫生管理(25分)
- 学校卫生管理制度的健全性(10分)
- 卫生巡查和检测频率(10分)
- 学生卫生惯培养情况(5分)
5. 环境整治(10分)
- 学校环境的整洁度(5分)
- 废物分类和处理情况(5分)
总结
通过以上评分标准,可以全面评估学校卫生操作的状况,并根
据得分情况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希望学校能够严格按照评分标准
进行自查自纠,不断提升卫生操作水平,为学生提供一个干净、健
康的研究环境。
注意:该评分标准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生命体征操作考核评分参考标准
备注:考核时同学互测。
全程操作10分钟,超时终止操作。
项目总分具体内容分值洗手,床旁评估:病情、意识、心理状态、有无影响准确测量的因
素等
6 病人准备:病人理解操作目的、配合要点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光线充足 2 准备工作20
护士准备:着装符合要求、指甲已修剪、洗手(六/七步)、戴口
罩
4 用物准备并检查: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纱布、秒表、笔、记
录单、洗手液等
6 核对病人,安置体位 4
腋温测量:擦拭、放表、屈臂过胸 6
测脉搏:以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于桡动脉上,计数不小于30s 5
测呼吸:似诊脉状,观察胸廓起伏,计数不小于30 秒 5
告知脉搏、呼吸结果 1
卷袖露臂,手心朝上 2
放平血压计并打开,缠绕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 4
测血压操作流程60 置听诊器于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一手固定,另一手
加压注气
6 缓慢放气 5 听音判断,告知结果 6 解开袖带,驱尽袖带内空气,整理并关闭血压计 3
取出体温表,擦拭 2
检视读数,告知结果 2
甩表,妥善放置 2
安置病人,终末处置 4
洗手,脱口罩,记录 3
安全意识、查对制度 5 终末质量15
交流技巧、人文关怀 5
程序正确、结果满意 5 理论回答 5 提问:目的或注意事项5
总分100 100
无菌技术操作法考核评分参考标准
备注:1. 全程操作10 分钟,超时终止操作
2. 任何操作步骤出现跨越、污染,扣除该步骤的全部分值
项目总分具体内容分值环境准备:操作室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光线适中;( 1 分)
半小时内停止打扫、减少走动;( 1 分)
3 操作台宽阔、清洁、干燥、平坦( 1 分)
准备工作10
个人准备:着装符合要求( 1 分),指甲已修剪( 1 分),洗手(六步/
七步法)( 3 分)、戴口罩( 1 分)
6 用物准备:无菌持物钳/镊、无菌巾包、无菌碗、无菌纱布罐、无菌溶
液、无菌手套;另备清洁干燥治疗盘、棉签、碘伏溶液、弯盘、纸、笔、 1 手消毒剂
检查物品:无菌持物钳/镊、无菌巾包、无菌碗、纱布罐、溶液、碘伏、
棉签、治疗盘、手套
10
将无菌包放置在操作台上打开 2 依次揭开左右两角,再解开内角 3 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巾,置于备好的治疗盘内 5 按原折痕回包 3 注明开包时间,放置妥当 2 将取出的治疗巾双折铺于治疗盘内 2 治疗巾上层扇形折叠,无菌面向上 3 一次性打开无菌碗 4 放置无菌碗 5 去除瓶盖,消毒无菌溶液瓶塞 2
操作流程78
打开无菌纱布罐,用无菌持物镊夹取无菌纱布一块 3 垫纱布打开无菌溶液瓶塞 2 瓶签向手心,旋转冲洗瓶口,倒溶液于无菌碗内 5 盖瓶塞 1 记录开瓶时间并签名 2 移动无菌碗置中央,将上层无菌巾拉下,边缘对齐 3 折叠治疗巾 3 注明铺盘时间并签名 2 打开手套袋,取出手套 3 对好五指,戴手套,调整位置贴合紧密 6 翻转脱手套,置黄色垃圾袋内 3 终末处置 2 洗手、脱口罩2
综合评价12
程序正确,动作规范、熟练 6 遵循无菌原则,无污染 6
总分100 100
静脉输液操作考核评分参考标准
项目总分具体内容分值按要求着装,洗手 1
携带执行单、止血带至患者床旁,询问患者姓名,核对患者腕带 2
告知并解释输液的目的,评估患者病情、心肺功能、自理能力 3
询问排便情况,患者做准备 1
评估输液部位 1 准备工作20 分备好输液架,评估环境 2 洗手(六/ 七步洗手法)、戴口罩 1
按执行单查对药物并两人核对,查对消毒物品 2
填写并粘贴输液瓶贴,打开瓶盖中心,进行常规消毒、待干 3
检查输液器包装、有效期与质量 2
打开输液器包装,将输液器针头插入瓶塞至根部 2
再次核对医嘱 1
询问患者姓名,核对腕带,再解释 3
再次核对执行单,悬挂输液瓶于输液架上 2
取出输液器,旋紧头皮针连接处,进行排气(首次排气原则不滴出药液) 6
穿刺部位下铺垫巾,放好止血带,暴露穿刺部位,准备输液贴 4
常规消毒注射部位皮肤,范围不小于5CM,待干 4
在穿刺点上方6cm 处扎止血带,再次消毒注射部位皮肤 4
再次核对药液与患者 2
排气至少量药液滴出相符,检查针头及输液管内有无气泡 4
嘱患者握拳,穿刺进针,见回血后再将针头沿血管方向潜行少许 6
操作过程70 分穿刺成功,松止血带,患者松拳 3
点滴通畅后,固定 4 调节滴速(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和药物性质调节) 3 填写输液卡、输液巡回卡 2 再次核对 2 告知注意事项,整理床单位,安置患者舒适体位,洗手 4 巡视病房 2 输液结束,核对解释 2 揭去输液贴,轻压穿刺点上方,关闭调节夹,迅速拔针 4 按压至不出血,并告知相关事项 2 取下输液巡回卡,移走输液架2
处置用物,洗手、脱口理医嘱
4
严格遵循无菌操对制度 4 10 分 程序正确,范完成
3
10 分 沟通有效,确保患者安全 3
注:操程 ≤ 12m i n
部分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