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干的小手中班教案
《能干的小手》教案12篇

《能干的小手》教案12篇《能干的小手》教案1活动内容:我的小手真能干活动目标:1、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 培养幼儿自信心。
2、让幼儿尝试使用筷子,激发幼儿自己动手做事的愿望。
活动准备:1、大盘、小盘(每个幼儿3个)、筷子若干。
2、可喂食的小熊宝宝纸偶若干。
3、食物:桔子、小红果、花生米若干。
4、教师准备一盘小红果。
活动过程:(一)导入:兔妈妈:兔宝宝,你们的小手洗干净了吗?就让我们起唱起《小手歌》吧!(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伸出来,看看谁的小手白.兔妈妈:你的白,你的白,你洗的也很干净。
)宝宝们,小手洗干净了,快来帮妈妈做事吧!( 二 )展开:1、分食物。
请幼儿把相同的食物分别用筷子夹到小盘里。
兔妈妈:今天小熊宝宝要到咱们家来做客,妈妈给他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食物。
妈妈要请兔宝宝们帮忙把这些食物分开。
请宝宝们把相同的食物放在一起。
我们怎么分呢?(用筷子分吧!)你们那么小,能行吗?(鼓励幼儿的自信心)(1)兔妈妈:请兔宝宝用筷子把桔子夹出来放到小盘里。
你们能行吗?(请幼儿对自己说:我能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
(2)请幼儿说说是怎样夹的。
教师小结:把筷子放在这两个手指中间,把筷子分开,用力一夹,就夹起来了。
(3)兔妈妈:大盘里还有两种食物,请兔宝宝用筷子把它们夹起,分别放到小盘里。
(请幼儿对自己说:我很棒!)幼儿分红果和花生米,教师巡回。
2、讲故事。
看幻灯片,听故事《小蚂蚁上高塔》。
(鼓励幼儿增强自信心)听完故事后的提问:(1)兔妈妈:小宝宝们,你们喜欢故事里谁?为什么?(2)兔妈妈:你们不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请4—5名幼儿来讲)兔妈妈:妈妈最喜欢故事里的小蚂蚁了。
因为他做事情的时候不气馁,始终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会成功的。
3、招待小熊宝宝。
咚咚咚。
(敲门声)兔妈妈:小熊宝宝到我们家来做客了。
让我们热情的招待他们吧。
(1)和小熊一起跳舞。
(2)喂熊宝宝吃食物。
用筷子夹食物走到小熊宝宝跟前,喂到熊宝宝的嘴里。
中班能干的小手教案(优秀8篇)

中班能干的小手教案(优秀8篇)师:小朋友把什么藏起来了?伸出来看看,你有几只小手?(一只左手,一只右手,两只为一双)二、摸小手1、摸摸小手,哪个地方肉肉多,哪个地方肉肉少?师:肉肉多的地方是手心,肉肉少的地方是手背2、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名字叫《手心手背拍拍》。
(游戏中老师变换手心手心拍拍,手背手背拍拍,提高幼儿反映能力,从而巩固知识)小结:手心手背,都是心肝宝贝。
小朋友表现得这么好,都是老师的心肝宝贝三、认识手指1、数一数每只手有几根手指?两只手的手指一样多吗?2、比一比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是一样长吗?最粗的手指是它们的老大,叫大拇指。
挨着大拇指的叫食指。
最长的站在中间,叫中指。
挨着中指的叫无名指,最细的手指叫小指。
这五兄弟是好朋友它们谁也离不开谁,做任何事它们都是互相帮助游戏《手指五兄弟》:天黑了,大拇指睡了,食指睡了。
3、手指都有名字了,还和小朋友一起做了游戏,它们非常高兴要谢谢小朋友,向小朋友鞠躬。
咦,手指的后脑勺长的什么?它们什么作用?指甲可以保护我们的手指不受伤害,但是它长长了会藏许多细菌,我们一定要常剪指甲,还要常洗手,让我们的小手干干净净的,这才叫讲卫生。
四、手的功能小手可以干什么?(出示图片)檫桌子、喂小兔、梳头、穿衣服等等。
我们的小手可以帮助自己做事,还可以帮助别人,还会变魔术五、延伸活动:手印画,用沾上颜色印在宣纸上(小鸟、仙人掌、螃蟹)活动结束洗小手教学反思此活动主要通过手指游戏让幼儿了解掌握手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的各环节紧凑、生动,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幼儿参与积极性高,师幼之间的互动以及活动延伸达到教学的目的。
中班能干的小手教案篇六活动目标:1、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五手指的名称。
2、帮助幼儿理解、体会小手的能干性。
3、简单了解保护手的方法。
活动准备:1、音乐《神奇的手指》、《小手歌》。
2、幼儿有做手影的经验。
活动过程:一。
导入课题:手指操《神奇的手指》。
幼儿园中班健康优秀教案《小手真能干》3篇

幼儿园中班健康优秀教案《小手真能干》幼儿园中班健康优秀教案《小手真能干》精选3篇(一)教案名称:《小手真能干》适用年龄:幼儿园中班(3-4岁)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手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关注手部卫生和保健的意识。
2.培养幼儿使用双手进行各种简单的日常生活活动,提高手部协调能力。
3.通过手指操、手影戏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能力。
教学内容:1.了解手的重要性:手的功能和作用。
2.手的卫生保健:洗手、剪指甲、勤洗手巾等。
3.手的动作和技能:捏、抓、握、弹指、扇动等动作。
教学准备:1.幼儿感兴趣的图片、卡片、手偶等。
2.洗手液、毛巾等。
教学过程:导入活动:1.播放儿歌《小手真能干》。
2.展示手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手的功能和作用。
如抓、捏、握、扇动等。
【阶段一】让幼儿了解手的卫生保健:1.教师示范正确洗手的方法,让幼儿模仿洗手。
2.教师引导幼儿剪指甲,并解释修剪整齐指甲的重要性。
3.与幼儿一起制作个人小手巾,鼓励幼儿勤洗手巾。
【阶段二】培养幼儿使用双手进行各种简单的日常生活活动:1.教师示范打结、系鞋带的动作,让幼儿模仿进行训练。
2.教师以简单的方式教幼儿如何折叠纸巾、毛巾。
【阶段三】培养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能力:1.幼儿围坐成一圈,教师展示手指操动作,引导幼儿跟着做。
2.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手影戏,让幼儿用手指做出各种造型,猜猜是什么。
3.利用乐高积木等教具,让幼儿用手指进行拼插操练。
小结活动:1.与幼儿进行互动问答,回顾学习内容。
2.给幼儿发放小奖品,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保持手部卫生和保健习惯。
教学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相关的场所,如手工制作坊、洗手液生产工厂等,让幼儿亲身感受手的重要性和卫生保健的知识。
2.在户外活动中,鼓励幼儿进行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如扔球、接球、涂画等。
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专注度。
2.观察幼儿是否能正确洗手、剪指甲等。
3.观察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能干的小手中班教案

能干的小手中班教案【篇一:中班健康《能干的小手》教学设计】中班健康《能干的小手》教学设计甘寨幼儿园陆龙凤活动目标1. 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2. 帮助幼儿理解和体会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3. 简单了解护手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难点: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
活动准备1.彩色笔、白纸、音乐《我有一双小小手》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 教师与幼儿一起做手指游戏。
二.基本部分1. 认识手。
(1)知道每人都有一双手。
刚才小朋友在干什么呀?(做手指游戏)我们是用什么来做的?(小手)我们班小朋友都有一双能干的小手,那小朋友认不认识我们的小手?启发幼儿说出手指、指甲、手心、手背、指关节等名称,并发现手指长短、粗细的不同。
小结:我们都有一双手,共有十个手指头,手指头上有亮亮的、硬硬的指甲。
指关节还能灵活运动,手指不一样粗,也不一样长,它们的名字也不一样。
(2)认识手指a.教师启发提问,并用拟人化口吻进行讲诉。
最粗最短的是谁呢?(大拇指点点头)最小最瘦的是谁呢?(小拇指拉拉勾)中间最高的是谁?(中指跳跳舞)大拇指旁边的又是谁?(食指碰碰头)剩下一个指头叫无名指。
(无名指弯弯腰)b.练习说手指名称。
(儿歌)大拇指大拇指你在哪里?我在这里我在这里点点头。
小拇指小拇指你在哪里?我在这里我在这里拉拉勾。
食指食指你在哪里?我在这里我在这里碰碰头。
中指中指你在哪里?我在这里我在这里跳跳舞。
无名指无名指你在哪里?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弯弯腰。
3、了解手的用处及保护手的方法(1)谈话:手指的本领很大,那请小朋友说说它可以做什么?(写字、吃饭、洗碗、洗衣做饭、扫地、梳头、叠被子等等)(2)教育幼儿要保护自己的手。
讨论保护手的方法:不玩尖锐的物品、不咬手指;勤洗手、保持干净。
三.结束部分1、我们都有一双能干的小手,现在小朋友将自己的小手画下来,播放音乐幼儿作画。
2、展示幼儿作品。
3、演唱《我有一双小小手》。
【篇二:中班健康活动—能干的小手】中班健康活动:能干的小手——执教者:徐伟芳活动目标:1、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能干的小手》幼儿园教案(精选15篇)

《能干的小手》幼儿园教案(精选15篇)《能干的小手》幼儿园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让幼儿尝试使用调羹,激发幼儿自己动手做事的愿望。
2、初步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小熊头饰1个,小勺、盘子、食物、创设家的环境。
小熊6个。
花生、黄豆、绿豆若干。
活动流程:感知体验——操作练x—动手制作活动过程:一、感知体验1、明确角色:老师带小鸡的胸饰,幼儿做小鸡宝宝2、在音乐的伴奏下进教室。
鸡妈妈“小熊家到了,让我们来敲敲门吧。
哆哆哆。
”熊妈妈:“谁呀?”鸡妈妈:“是我们,小鸡。
”熊妈妈:“快请进,我和熊宝宝欢迎你们。
”鸡妈妈,鸡宝宝:“小熊妈妈好,小熊宝宝好。
”3、熊妈妈:“鸡妈妈,今天我请你吃东西。
”鸡妈妈:“谢谢,可是用手拿东西吃不卫生,那怎么吃呢?”4、幼儿想办法:用调羹5、妈妈用调羹舀着吃请一幼儿示范:将调羹放在大拇指和是纸的中间捏住舀一勺,放入嘴巴里,啊呜一口吃下去。
6、鸡妈妈:“让我们一起来吃熊妈妈为我们准备的食物吧,看看那个宝宝调羹用得好。
”7、幼儿用调羹吃东西。
二、操作练习幼儿自由喂小熊宝宝。
三、动手制作会唱歌的瓶宝宝:出示瓶娃娃,摇动瓶娃娃发现一只瓶会唱歌,还有的瓶不响,引导幼儿比较鸡宝宝自由选择豆子练习喂瓶娃娃,最后拧上瓶盖。
活动结束:小朋友一起听音乐。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以“我的小手真能干”为切入点,在施教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谜语导入法、感知操作法、经验交流法等等,充分调动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开始,孩子们在愉快的表演中,让手指充分活动,迅速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在感知操作过程中,孩子们自发地投入,去探索、去体验,获得了许多关于手的感性认识。
在经验交流中,得到很好的表现,通过讲述手能做什么,与孩子们共同搭建了认知的平台。
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这一愿望在今后将不断实现。
中班社会能干的小手教案范文5篇

中班社会能干的小手教案范文5篇幼儿是需要尊重的个体,他们是独立、有主见的个体,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需求,在教育中注重个性化发展。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班社会能干的小手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中班社会能干的小手教案范文(精选篇1)设计意图:我园开设了电子琴课,孩子在上课的过程中喜欢弹琴,但是分不清手指的名称,听不懂音乐老师对手所提出的要求,由此生成了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手掌的各部分名称及小手的用途。
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了解手掌各部分名称及小手的用途,知道要爱护小手。
2.喜欢动脑,能用手指创编出与别人不同的各种手形动作。
3.能运用不同的'手指点画出小树发芽。
活动准备:1.画好枝条的小树图画。
2.每组一份绿色颜料、毛巾若干。
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兴趣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做手指操变变变一个手指头,变成毛毛虫,爬、爬、爬爬爬;两个手指头,变成小兔跳,跳、跳、跳跳跳;三个手指头,变成小花猫,喵、喵、喵喵喵;四个手指头,变成螃蟹走,走、走、走走走;五个手指头,变呀变呀变没了!二、认识手掌的各部分名称1.认识五指的名称(1)以手指的―家的情景让幼儿了解手指的名称。
A.大拇指是爸爸,爸爸喜欢做什么?B.食指是妈妈,妈妈喜欢做什么?C.个子最高是哥哥,哥哥喜欢做什么?D.无名指是姐姐,姐姐喜欢做什么?E.小小指头就是我,我喜欢做什么?(2)游戏:《手指运动》,复习手指的认识。
2.启发幼儿说出小手的用途及如何爱护小手。
(1)小手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你们知道它都能做哪些事情吗?(2)小手可以帮助我们做那么多的事情,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你的小手,不让它受到伤害呢?三、探索、感受不同的手形动作1.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引导幼儿说出所变的手形像什么。
2.鼓励幼儿大胆创编不同的手形动作。
四、小手真能干1.出示范例,教师示范讲解手指点画小树发芽。
2.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手指点画,教师引导。
五、作品欣赏体验绘画的成功喜悦园长点评:本节活动为健康和艺术的综合活动,教师能设计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几个游戏并贯穿整个活动,紧紧抓住了幼儿的注意力。
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我的小手真能干》3篇

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我的小手真能干》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我的小手真能干》精选3篇(一)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我的小手真能干》教学目标:1. 认识自己的双手是身体的一部分,并了解它的功能和重要性。
2.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孩子的协调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围坐在教室中央。
2. 导入活动:教师把自己的手举起,问孩子们:“大家看,这是什么?”鼓励孩子们回答“手”。
3. 介绍手的功能:教师解释手的功能有触摸、拿取、握住等。
并分别向孩子们展示这些功能,如用手触摸身体不同部位、用手拿起教具等。
4. 谈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孩子们,你们平时都用手做什么?”鼓励孩子们回答自己常用手做的事情,如吃饭、写字、画画等。
5. 活动呈现:教师为孩子们展示两项常用手的技能活动,例如剪纸和搭积木。
并鼓励孩子们参与其中。
6. 小组活动:将孩子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份绘本《我的小手真能干》和一些具体的手工材料。
教师指导孩子们根据绘本自由发挥,通过用手做手工来锻炼手的功能和动手能力。
7. 结束活动: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合影,鼓励孩子们展示自己手工成果,并给予肯定和赞赏。
教学反思:1. 通过引导孩子们思考和回答问题,激发孩子们对自身双手的认识。
2.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观察、讨论、小组活动等)促进孩子们的参与和学习主动性。
3. 结合实际情境和资源,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故事绘本,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我的小手真能干》精选3篇(二)教案标题:活动中的安全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日常活动中的安全常识。
2.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准备:1. 安全常识图片和故事书。
2. 安全常识卡片。
3. 锁、电线、插座等物品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问:你们在家里和学校里都有哪些活动?2. 引入主题:平时我们在做各种活动时,都需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中班健康能干的小手教案

中班健康能干的小手教案中班健康能干的小手教案中班健康能干的小手教案1活动目标:1、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2、帮助幼儿理解,体会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3、简单了解保护手的方法。
活动准备:1、手的图片2、小指环(与幼儿人数相同)3、操作材料:(1)夹珠子(筷子、弹珠)活动过程:一、折花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老师今天来变魔术,用这张纸来变一朵花,看老师是怎么变的?(幼儿观察,老师折)看!老师变出了一朵什么花?解释一下是郁金香。
师:我们小朋友想不想也来变一变呀?你们说说刚才老师是怎么变的?老师边听边示范。
那我们小朋友也来变一变。
幼儿折纸二、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提问:1、刚才我们小朋友做了什么是用什么做的呀?幼儿回答,2、老师总结:我们小朋友真聪明,刚才就是用我们的小手来变了一朵郁金香,我们的小手真能干,那除了小手会折纸以外,我们的小手还会做些什么呢(个别回答,与旁边的幼儿交流)老师小结: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可以做这么多的事,我们来看看我们的小手长什么样的?手上有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细地看一看。
三、观察认识手1、幼儿观察手提问:你的手上有什么(手指)手指上面还有什么?对的,我们手上有手指,手指上还有指纹。
有几个手指呀幼儿讲述后,老师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数一数有几个手指。
2、认识手指名称。
师:你们知不知道我们每个手指都有它们的名字,谁知道它们都叫什么名字?讲得对的,老师可以表扬一下,你真棒,(请小朋友全体伸出这个手指)它叫什么一起说一说。
3、认识手的其它部分。
(1)刚才我们知道了我们每个人有十个手指,而且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那我们的手上还有什么?(手掌)老师总结:对了,手的中间一部分我们叫手掌,手掌的中间叫手心,手上还有纹路,叫掌纹。
我们这一面叫手心,翻过来叫什么?谁知道的?四、幼儿讨论:师:看我们的小手这么能干,手上有这么都的秘密,小手会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如果没有手会怎样是呀,所以平时我们要怎样保护我们的小手呢老师小结: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洁,不玩刀和其它尖的东西,以防触伤自己的小手,冬天外出戴手套,涂一些护肤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干的小手中班教案
能干的小手中班教案【活动设计】
《能干的小手》选自省编教材中班下主题一《了不起的我》次主题一《我有一双小巧手》教学活动一《能干的小手》。
中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自我认识,特别是对手的认知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对小手的能力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同时,现在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他们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长大,家长包办替代和过度宠爱,使孩子们失去了自我服务的机会。
通过此次活动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用手亲自做事情,体验做事的成功与自豪,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了解自己的手和爸爸妈妈以及其他成人手的不同本领,知道手很能干。
【活动重难点】
通过尝试用手亲自做事情,体验做事的成功与自豪,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准备】
1、音乐:钢琴曲图片:交警、清洁工、厨师、皮影戏表演者、剪纸艺人。
2、操作材料:各类积木、绘画工具、剪刀、彩纸、筷子、豆子、修补图书工具、魔术箱及用品魔方、纸杯、光盘、沙包、乒乓球。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幼共同做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玩手指游戏好吗?
一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毛毛虫爬爬爬;两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白兔跳跳跳;三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花猫喵喵喵;四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螃蟹走走走;五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大老虎,啊呜啊呜啊呜。
2、师幼共同表演儿歌,巩固手的特征。
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个子高高是中指,个子矮矮大拇指,还有食指、无名指、和小指,手心手背心肝宝贝。
二、通过谈话知道手可以做很多事情,通过游戏体验手的不同本领。
1、谈话:讨论手可以做很多事情,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们的小手可以玩好玩的游戏,它还可以做什么事情?幼儿自由回答我的小手可以做什么。
教师小结:我们已经长大了,会做得事情可真不少,能
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朋友们可真棒。
2、游戏:摸宝贝,了解手具有感知物品特性的能力。
看,老师这里有一个魔术箱,师演示,手伸入魔术箱内,用手感知物品,然后猜一猜是什么,最后拿出来验证。
幼儿模仿教师,继续游戏。
3、了解手可以传情达意。
(1)我们的小手还会说话呢,师演示动作“嘘”,它在说什么?(安静)握手、竖起大拇指、拍手、再见等
(2)关爱聋哑人
还有一些小朋友他们不能用嘴巴说话,要用手语和我们交流,教师和幼儿一起做手语“我爱你”,萌发幼儿对聋哑人的关爱之情。
三、通过动手操作,体验用小手做事的成功与自豪感。
1、我们的小手有这么大的本领,现在就来发挥一下小手的作用吧!
播放音乐,幼儿自由选择区域活动材料进行操作:涂色,夹豆子,给积木分类、修补图书、剪窗花。
2、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幼儿自己的事情做完后可以帮助别人,提高速度。
3、小结:展示劳动成果,教师给予肯定表扬,使幼儿体会到自己完成事情后的自豪感。
四、出示图片,了解爸爸妈妈以及其他大人的手的不同
本领。
1、小朋友的手可以做很多事情,爸爸妈妈的手可以做什么?
2、出示图片交警、清洁工人、厨师、民间剪纸艺人、皮影戏表演者。
他们呢?
感受成人手的不同本领,激发幼儿愿意向成人学习,让自己的手变得更灵巧、更能干的愿望。
五、活动延伸
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废旧光盘制作一件手工作品,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进一步感受手的本领大。
【设计反思】
本活动是一个综合活动,设计本次活动我首先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知识以及生活经验,树立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的观点,运用多种方法达成教学目标。
本节教育活动设计的第一个环节,采用游戏导入,引发幼儿兴趣,结合朗朗上口的儿歌巩固手的主要特征,从幼儿生活经验入手,经谈话讨论知道小手可以做很多事情,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通过游戏活动摸宝贝和形象的肢体语言,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了解到小手的其他本领。
接下来结合幼儿实际生活经验,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小手有多能干,并体会到自己动手的快乐和自豪感。
最后,通过认识不同成人的手,可以做更多事情,激发幼儿愿意向成人学习,
让自己的手变得更灵巧、更能干的愿望。
本次活动设计的整个环节层层递进,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幼儿参与的热情会很高,但内容较多,担心幼儿活动时间过长。
能干的小手中班教案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引导幼儿认识手,知道手能做许多事情。
教幼儿初步的保护手的方法。
3、帮助幼儿初步获得有关数的概念。
活动准备:
1、魔袋一个,里面装有软硬光滑粗糙等多种材料。
2、手工操作材料:橡皮泥、纸和笔、蔬菜(芹菜)。
活动过程:
1、教师戴指偶讲述故事:手妈妈有五个小宝宝,他们共同住在一个美丽的房子里,每到晚上的时候,手妈妈都会唱起好听的摇篮曲,然后大拇指哥哥睡着了,食指哥哥睡着了,中指哥哥睡着了,无名指哥哥睡着了,小弟弟睡着了,美丽的小屋终于安静下来了,小朋友这个故事好听吗?你们喜欢手指宝宝吗?它也在你们的身上,你找到它了吗?它是谁呀?小朋友们伸出手看一下,你们的小手和小伙伴的一样吗?对了,我们的小手都是不一样的,有大的,有小的。
但是我们的小手还有好多相同的地方,小朋友们找找看,看谁找出
来的最多。
幼儿通过互相观察,认识小手,使幼儿知道:我们都有两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每只手都有五个手指头,带领幼儿点数,他们有着不同的名字,和老师一起叫出他们的名字好吗?
2、刚才我们认识了自己的小手,小手悄悄的告诉我说,它可是你们的好帮手呢?那它们能帮你们作什么呀?请幼儿回答?小朋友的小手这么能干吗,能拿东西吃,能收拾玩具,会画画,会写字,会穿衣服……,我们的小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本领呢,教师出示魔袋,谁能说出里面有些什么,但我们的小手就能,不信试试看,请幼儿摸一摸,游戏《听话的小手》,教师要求幼儿摸出软的、硬的、光滑的、粗糙的东西。
我们的小手真能干,有这么多的本领,并且小手也很爱劳动,可是有的小朋友就是不让自己的小手劳动,穿衣、吃饭全都让爸爸妈妈替他做,你们说这样做好不好?小手也很不喜欢这样的小朋友,因为这样小手也越来越不灵巧了,好多事情都不会做了。
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多动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小手会做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它才会成为我们的好帮手。
小手对于我们来说真是非常的重要,如果没有了手会怎样呀?如果我们不注意让小手受伤了又会怎样呢?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小手呢?幼儿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我们不能玩刀子、剪子等危险的物品,要勤
剪指甲保持卫生,特别是冬天就要到了,天气很寒冷干燥,洗完手后要注意擦油,这样皮肤就不会皴裂了。
3、我们的小手真能干:小朋友,现在老师这里有好多的东西,要请你的小手帮帮忙,看看哪只小手最能干。
幼儿操作,音乐《我有一双小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