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三大玉石
常识科普-中国名玉盘点-历史缘由与特点

中国名玉盘点-历史缘由与特点目录中国名玉盘点-历史缘由与特点 (1)和田玉 (1)蓝田玉 (2)独山玉 (2)岫岩玉 (3)祁连玉 (3)绿松石 (3)寿山石 (4)巴林石 (4)青田石 (4)昌化石 (4)和田玉和田地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5个地区之一,驻地和田市。
和田地区,古称“于阗”,藏话意思为“产玉石的地方”。
和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陕西蓝田玉、辽宁岫玉和河南独山玉)。
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
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
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都在国标范围内。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阗国”境内而被称为“于阗玉”。
直到清光绪九年(1883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
和田玉中的名品,是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西汉国宝级文物“皇后之玺”,其质地为新疆和田羊脂玉,是迄今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徽宝“中国印”,也是采用新疆和田玉作为材料。
和田玉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和阳起石,都属单斜晶系。
在和田玉中,白玉最为珍贵,白玉中最佳者为羊脂白玉,是玉中上品。
羊脂白玉的特点是白、透、细、润。
由于黄玉出产甚少,故色纯、质润的鸡油黄,其身价不在白玉之下。
按照国家标准样品以颜色分类,和田玉分为6个大类: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和糖玉,每一类都有参照标准。
蓝田玉蓝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和田玉(软玉)、岫玉和独山玉),素有“玉种蓝田”之美称,是中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早在万年以前的石器时代,蓝田玉就被先民们开采利用,春秋秦汉时蓝田玉雕开始在贵族阶层和上层社会流行,唐时达到鼎盛。
著名的秦始皇传国玺就是用蓝田水苍玉制成,此后玉玺一直作为皇权的象征,在中国君主专制社会流传千余载。
中国玉文化之历史发展

中国玉文化之历史发展中国玉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至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和饰品和工具用玉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玉文化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玉石在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古代,玉石有着神秘和独特的力量,被认为是与天地神明相连的宝贵之物。
玉器具有辟邪、祈福、保平安等功效,因此被当作珍贵的礼物来献给皇帝和贵族。
中国历史上的很多朝代都非常重视玉器的制作和使用,玉器被视为统治者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中国人认为玉石具有自身的灵气和特殊能量,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传统的玉石种类主要有和田玉、羊脂白玉、青海玉等,不同的玉种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和象征。
例如,和田玉象征着权力和尊贵,羊脂白玉则象征着纯洁和美好。
古代玉器制作工艺独特精湛,代表着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最高水平。
通过雕刻、琢磨和抛光等手法,玉工能够将平凡的玉石打造成精美的艺术品,表达出各种不同的主题和形象。
例如,玉佩、玉璧、玉镯等被广泛使用于宫廷和贵族,它们的形状和纹饰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和象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石被视为品德高尚和美德的象征。
中国的“玉人”一词常常被用来形容品质高尚的人,代表文化、智慧和道德的典范。
玉器也常常作为婚嫁的礼物,象征着美好的婚姻和家庭。
到了宋代,玉器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且在当时社会中更加广泛流行。
由于制作时间的压缩,玉器成为更多人使用和欣赏的艺术品,而不仅仅局限于贵族阶层。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玉文化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玉石的用途不再局限于装饰和饰品,还被运用到建筑、家具等领域。
玉石雕刻和玉文化的研究也逐渐成为艺术界和学术界的一个重要方向。
总的来说,中国玉文化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发展和演变,它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或工艺品,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玉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大美玉古色古香中国玉文化

4、玉器具有无穷的魅力,她能为不同文化、不同民族、 不同时代的人们所接受。数千年来,人们对玉的崇拜、 崇敬和热爱未曾改变,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普通百姓。
二、古玉器的价值和功能
1、政治功能:古玉器为等级制度的物化。出
土玉器基本上出自有身份和地位的大中型墓葬中,春 秋战国就有“六瑞”的使用规定,6种不同地位的官员 使用6种不同的玉器,即所谓“王执镇圭、公执桓圭, 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壁、男执蒲壁”;从秦 朝开始,皇帝采用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沿袭到清朝; 唐代明确规定了官员用玉的制度,如玉带制度 。
中国玉文化
玉的定义
中国文化学上的玉,内涵较宽,并不只是其在 矿物学上的意义。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所谓五德,即指玉的五个 特性。凡具有坚韧的质地,晶润的光泽,绚丽的色 彩,致密而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的美石, 都被认为是玉。 中国玉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 布地域极广,蕴量丰富。在中国玉矿分为三 大板块:一是我国东北、内蒙古延伸至俄罗 斯地区;二是我国江浙地区一直到台湾;三 是新疆、西藏和青海地区。 我国四大美玉:新疆和田、河南独山、辽宁 岫岩、陕西蓝田。
玉文化包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
“温润如玉”的君子最高准则 “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 “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 “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 “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洁气魄 “守身如玉”的爱情坚贞执着 “锐廉不挠”的开拓进去精神
2、经济价值:成为敛财手段,是显示富贵 的一种标志。
1)商周时期,以玉为币,用于交换或作为贡品。 2)西周,‘‘玉璋价值80明”相当于10块农田 价格。 3)春秋时期,名贵玉器价值连城,出现以玉熄 战事,以玉求宽释,以玉得官爵,以白玉为币。 4)宋代,已有玉肆经营玉器。 5)明代以后,玉器商店更多。 6)至清代,玉器身价普遍升高,有古铜旧玉无 身价之说。
中国古代玉器

中国古代玉器第一章、中国古代玉和玉器一、中国古代玉:1863年,法国地质矿物学家德莫尔,根据传到欧洲的清代乾隆朝玉器,进行物理化学实验,结果表明,玉材有两种,即角闪石和辉石类。
1、角闪石亦称软玉,包括透闪石和阳起石,硬度为莫氏6-6.5度,比重2. 55-2.65,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钙的纤维矿物,属于角闪石的一种。
其中以新疆和阗所产的一种透闪石之类的玉石最为有名。
角闪石的色泽较近于油脂的凝脂美,纯者色白,俗称羊脂玉,细腻温润,非常名贵,经济价值极高。
又因角闪石含有少量氧化金属离子而呈现青、绿、黑、黄等色或杂色。
2、辉石类亦称硬玉,因翠绿者质地最佳,在中国又有翡翠之雅称。
缅甸是翡翠的主要出产国,清代乾隆时期流入中国,其中含有铬镍元素的呈现绿色,称之为“翠”;含有铁元素的呈现黄、红色,称之为“翡”,如果在同一块玉石由红、绿、紫三色组成,则称为“福禄寿三星”或“桃园三结义”。
其硬度为6.75-7度,比重3.2-3.3。
辉石类则以硅酸钠和硅酸铝为主,有隐约的水晶状结构,质地坚硬,密度较高,具有玻璃的光泽,清澈晶莹。
翠绿色、苹果绿、雪花白、娇嫩的淡紫色,都是辉石类的典型色泽。
3、在中国古籍上所指的玉并不是确切的矿物学的名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阐释“玉”为:“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温和滋润具有光泽,表明玉善施恩泽,富有仁爱之心),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玉有较高的透明度,从外部可以看出来其内部具有的特征纹理,表明玉竭尽忠义之心),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如果敲击玉石,会发出清亮悠扬悦耳的声音,并能传到很远的地方,表明玉具有智慧并传达给四周的人),不挠而折,勇之方也(具有极高的韧性和硬度,表明玉具有超人的勇气),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有断口但边缘却不锋利,表明玉自身廉洁、自我约束却并不伤害他人)”。
“五德”之说是儒家对玉理念的高度概括,也把玉赋予了人格化的魅力。
二、中国古代玉器:西汉扬雄在《法言》中阐述说:“玉不雕,屿璠不作器。
中国玉文化的渊源及其对国人的影响

中国玉文化的渊源及其对国人的影响中国古代玉石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硬玉,也称为翡翠,主要有和田玉、远东玉等;二是软玉,包括鸟龙纹玉和兽首纹玉等。
无论是硬玉还是软玉,在中国古代玉石文化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玉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先秦时期,玉石被视为君主的象征,是权力和权威的象征,只有皇帝和贵族才能佩戴。
玉石还被用来制作各种器物,如玉带、玉饰、玉镯等。
在古代中国,佩戴玉石被认为可以保佑人的平安和吉祥,具有辟邪、驱邪、避邪的作用。
除了审美价值和信仰意义,玉石还在中国古代医学和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黄帝内经》记载,玉石有助于调节人体的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
古人相信,佩戴玉石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抵抗力、延长寿命。
此外,玉石在文人墨客中也非常受欢迎,他们常常将玉石用作文房四宝之一,用以拟人化并借以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玉石的影响深远,不仅在古代中国有着广泛的流行,也影响了现代中国。
玉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依然喜欢佩戴玉石饰品,不仅因为其美观,更因为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无论是出席婚礼、庆祝生日、还是求助于运势,人们都乐于佩戴玉石,以求保佑和吉祥。
玉石文化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也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玉石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影响着人们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意识。
许多人喜爱收集和欣赏玉石艺术品,品味着古人在创作过程中融入的智慧和美学思想。
其次,玉石文化也在人们的生活习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在中国人结婚时,翡翠戒指被视为吉祥物,象征着美好的婚姻。
此外,佩戴玉石也被视为保护自己和心爱之人的方式,被视为避邪和驱邪的守护者。
总之,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对国人的影响深远。
在中国古代玉石被视为君主权力的象征,用来制作各种器物,并在医学和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玉石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既是审美意识和文化品味的体现,也是人们追求吉祥和幸运的象征。
古代各种事物的雅称

古代各种事物的雅称一、玉石古代称玉石为“琢玉”、“雕玉”、“玉石”等。
玉石在古代被视为珍贵的宝物,具有神秘的力量和美丽的外观。
人们常用玉石来制作器物、饰品等,以展示其高雅的品味和身份地位。
在中国历史上,玉石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被广泛用于宫廷、宗教仪式等场合。
二、丝绸古代称丝绸为“纺绩”、“素练”等。
丝绸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特产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奢侈品之一。
丝绸以其柔软、光滑、细腻的特性,成为贵族和富有阶层的象征。
丝绸被广泛用于服饰、家居用品等领域,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美学追求。
三、书法古代称书法为“书法艺术”、“书艺”等。
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挥毫泼墨,以书写汉字为主要表达方式。
古代书法家们通过不同的笔画、字体和布局,表达出对美的追求和内心情感。
书法在古代被广泛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被用于文人雅集、宴会等场合,以展示其才华和修养。
四、音乐古代称音乐为“乐曲”、“音律”等。
音乐是一种通过声音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古代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谐的节奏和多样的演奏方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同的乐器和音乐形式代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丰富了古代音乐的多样性。
五、诗词古代称诗词为“古诗”、“古文”等。
诗词是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通过有限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古代诗人们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优美的语言,创作出许多经典之作,代表了古代文化的高度成就。
诗词在古代被广泛流传和传颂,成为人们娱乐、赞美和思考的重要方式。
六、茶艺古代称茶艺为“品茗”、“闻茶”等。
茶艺是一种通过泡茶、品茶的方式,欣赏茶的色、香、味和形态的艺术形式。
古代人们通过独特的泡茶技巧和品茶礼仪,将茶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茶艺在古代被视为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被广大文人雅士所追求和推崇。
七、戏曲古代称戏曲为“戏剧”、“曲艺”等。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通过表演、唱腔和舞蹈来表达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艺术形式。
古玉之古玉器材质流考

古玉之古玉器材质流考本文来自古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玉器所选用的材质丰富,颜色丰富,凡珍稀玉材均有涉及,现归纳几类,以供玩家参考。
一、白玉的质地1、三代白:指的是战国以前出现的一种优质白玉品种。
其特征是玉色雪白洁净、组织细密坚实,然而视之粉软。
以商前期、殷商与西周三代最多,故称“三代白”。
春秋后已绝迹,不再出产,因此于今流传的极少。
2、秋葵白:“秋葵”是指玉色多白中映黄,似秋葵色。
“秋葵白”是白玉中质地卓越的品种之一,其特征为玉质润泽柔细、纯净明洁、质地饱满,视之似软腻可掐。
“秋葵白”的质地多出现于战国以前,昔人又云“千年白玉化秋葵”,其稀有性可见一斑。
3、老汉白:质地特征为玉种不透而乳白,玉质细腻顺手,且玉肉组织多呈细粒状结构,以西汉为多,汉代以后几为绝迹,其质地与今天所谓的“汉白玉”的材质大不相同。
4、化雪白:玉肉中,视之如春雪初融的形状,雪片或巨或细,间有冰裂纹,极为细润。
5、秋水白:玉色为白中带淡青色,“似白非白、似青非青”,属青白玉种。
其色恰如秋天塘水之色,故谓“秋水白”,属和田玉早期出产的玉种之一。
二、黄玉的质地1、三代黄:指战国以前出现的一种优良黄玉品种。
其特征为玉色艳黄润透、玉理坚实、玉表硬泽。
2、秋葵黄:鲜青黄色,视之软腻,状似可掐,为黄玉中的上品。
3、葡萄肉:“秋葵黄”中的特等品种之一。
深绿润黄,属深色,似绿葡萄去皮见肉之润汁状,乃万中难取其一者。
三、青玉的质地1、三代青:又名“周青”、“蟹壳青”。
“周青”名称的由来,是因为此类玉种于周朝以后极为绝迹,其盛产其乃在文化期至西周,故言“三代青”。
“周青”的颜色深青带黄,照光而黄色越显,且玉肉中常夹杂黑点,名“跳骚斑”。
2、老汉青:出现在东周至汉代,其质地不透,色深沉而青蓝,亦润泽,是玩赏中特殊的青玉品类,极为少见。
3、海青:似沧海之蓝青色,又名“沧海青”。
四、碧玉的质地碧玉主要产于玛纳斯河一带,和田附件较少出产。
碧玉的名称很美,但其呈色很少有青翠碧绿的佳品,通常以菜绿色到暗绿色为多见,玉色杂驳不纯,绿色中大量夹杂有黑色杂质。
历史悠久的四大名玉

20
一、和田玉(软玉 Nephrite)
岫岩软玉
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产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名扬中外。但过去人们认为岫岩产的为蛇纹石质 玉。经研究表明也产有软玉。
岫岩黄白软玉 如意观音
岫岩青玉女娲补天 岫岩碧玉济公醉酒 岫岩糖玉炼石补天
水晶购物网() 友情赞助发布 21
(二)矿物及化学组成 1、矿物 软玉主要是由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矿物组 成的集合体。另外含有微量的透辉石、 绿泥石、蛇纹石、方解石、石墨和磁铁 矿等矿物。透闪石—阳起石属于闪石族 矿物。
水晶购物网() 友情赞助发布
5
一、和田玉(软玉 Nephrite)
(三)物理性质 1、颜色 软玉的颜色取决于组成软玉的矿物颜色。不含铁 的透闪石呈白色或浅灰色;含铁的透闪呈淡绿色。 阳起石为绿色、黄绿色和褐绿色。石墨呈灰黑色, 磁铁矿是黑色。软玉的矿物组成不同,颜色也不 同。新疆和田玉主要有白色、青白色、墨绿色、 灰色。和田软玉颜色的最大特点是除绿色的碧玉 外颜色均一。 2、其它物理性质 软 玉 为 油 脂 、 蜡 状 光 泽 , 硬 度 6~6.5 , 密 度 2.9~3.1g/cm3 , 在 二 碘 甲 烷 中 漂 浮 。 折 光 率 1.606~1.632,点测法一般为1.62。组成软玉的 水晶购物网() 透闪石属单斜晶系,无荧光和磷光。 6 友情赞助发布
水晶购物网() 友情赞助发布
18
一、和田玉(软玉 Nephrite)
(九)软玉矿床的工业—成因类型
世界上软玉生产国主要有加拿大、中国、新西兰、澳大利 亚、美国和朝鲜。新疆和田玉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软玉, 特别是高档的羊脂白玉主要产在和田。此外,和田的青玉、 黄玉和墨玉储量也十分丰富。鲜绿色软玉是优质玉(称为 毛利玉),主要产在新西兰南岛奥塔戈、西部区和坎特伯 里区。但大部新西兰玉显暗绿色,这种玉主要产在冲积矿 床卵石中。俄罗斯贝加尔湖软玉呈菠菜绿色,并与含石墨 的品种共生,优质者似翡翠。软玉按其地质产状可以分为 三种类型。 1、产在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与大理岩接触带中的软玉矿 床 2、产在超基性岩交代岩中的软玉矿床 3、变质类型的软玉矿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中国的玉石中,有名的玉石有很多,对于人们来说,在收藏选购中,当然喜欢那些名贵的玉中,这样它有一定的升值空间和价值,下文介绍三种有名的玉石,以供参考。
首先是和田玉,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已被提名为中国的“国石”。
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方运送和交流,形成了中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
在中国,和田玉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西起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之东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经和田地区南部的桑株塔格、铁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东至且末县南阿尔金山北翼的肃拉穆宁塔格。
其次是翡翠,意为佩戴在腰部的宝石。
翡翠名称来源有几种说法,一说来自鸟名,这种鸟羽毛非常鲜艳,雄性的羽毛呈红色,名翡鸟,雌性羽毛呈绿色,名翠鸟,合称翡翠,所以,行业内有翡为公,翠为母说法。
明朝时,缅甸玉传入中国后,就冠以“翡翠”之名。
另一说古代“翠”专指新疆和田玉,翡翠传入中国后,为了与和田绿玉区分,称其为“非翠”,后渐演变为“翡翠”。
再次是黄龙玉,黄龙玉最初人称黄蜡石,又称龙黄石。
产自云南省保山市
龙陵县小黑山自然保护区的龙江边。
是2004年在云南发现的一种新玉种。
黄龙玉主色调为黄色,兼有羊脂玉白、青白、红、黑、灰、绿等色。
有“黄如金、红如血、绿如翠、白如冰、乌如墨”之称。
具体说:黄的有金黄、蜜黄、蛋黄、鸡油黄、橘黄、枇杷黄等深浅不一的黄色;红的有鸡血红、朱砂红、猪肝红、玫瑰红等浅红色;白的有雪白、冰白等。
[1]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