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气质

合集下载

喜欢黑色的人属于艺术家的气质类型

喜欢黑色的人属于艺术家的气质类型

喜欢黑色的人属于艺术家的气质类型,对色彩、音乐、语言等感觉异常敏锐,他们最希望只与少数意气相投的人一起工作。

他们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傲慢、冷酷,甚至有点可怕,但是深入接触后会发现,其实他们并非如此,相反有时还对别人感到恐惧呢。

黑色可以用来表示「死亡」、「黑暗」或「绝望」,另一方面也可隐藏自己的个性而使自己看起来和别人一样,有这样心态的人多穿黑色衣服。

其实黑色是非常有个性的颜色,而喜欢黑色系的人,性格经常处於矛盾中,总是在尝试表现自己的同时,又显得非常害羞,抱著不太想让人了解的心态黑色是最暗的颜色,象征着一种虚无的、梦幻的状态。

黑色本身是一种否定。

这种人有较强的反抗心理,在不能清楚地认识事物的本质的时候,不想放弃一切努力。

他们对现状不满足,不愿顺从命运,他们的抗争方式往往过于急躁。

【这里来了一辆车】如果你对黑色有兴趣,你是个“容易受伤的人”。

不顺心的事总是伴随着你,你努力摆脱,却往往做不到;有时候事情并非真的那么糟糕,可你总是往坏的方面想。

因此,你经常不如意,不快乐。

孩童的时候,他们会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颜色。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逐渐变得圆滑和虚伪,他们时常把自己钟爱的色彩隐藏起来,而选择一种更接近于中性的颜色,以显得自己合群。

这类人对老是训斥自己的家人、对自己怀有偏见的老师或上司、对不理解自己的周围的人带有不满和排斥心理,但是通过接触黑色的东西,或穿戴黑色的服饰等,他们会从中寻找到一种安心感,心境也随之沉静下来。

此外,喜欢黑色的人内心其实淤积着一种希望夸示自己的欲望,所以如果能够对别人显示出自己的潜能或魅力,他们就会变得心情爽快,格外自信起来回复199aov象征宁静,喜欢黄色的人毫不拘束,有文化修养。

这样的人善于交际,有好奇心,有勇气,容易适应环境,因为自己被人喜欢、有魅力而得到满足。

如果不喜欢这种颜色,说明此人思虑过重,情绪悲观,别人难以和他打交道。

黄色表示心情欢畅,轻松愉快。

性格外向,精力充沛,做事潇洒自如,说话无所畏惧,不耽心别人考虑什么。

艺术十大境界

艺术十大境界

艺术十大境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现实及想象的创造性表达。

艺术有着独特的精神境界,表现出艺术家的内在情感和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境界”这一概念,指表达者在创造艺术作品时所达到的心态状态和情感高度。

以下是艺术中十大境界的分析。

一、尚德境界“德”是指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人类精神生命的根本。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艺术表达和体现这种尚德的境界。

二、超拔境界超越是指突破自我,越过自我限制,达到超拔的境界。

艺术家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创新,超越自己以往的作品,不断向更高的艺术境界追求。

三、致美境界艺术的最终目的是表现美。

艺术家通过对现实和想象的加工,创造出独特的美的表现,追求致美的境界。

四、情致境界情的表达是艺术家所追求的境界之一,情致是指因事物激发出的内在的思想感情。

艺术家在表现中追求更深更纯的情感体验,达到情致的境界。

五、意境境界艺术是心灵的表达,是对万物的感性认识和思维表达。

意境是指在表达中所表现出来的深沉的含义和意义,艺术家通过表现手法和意识深度的提升达到意境境界。

六、意象境界意象是指在表现手法和艺术形象中的形式符号。

意象境界要求艺术家充分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和思想,通过独特的意象表现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七、神韵境界神韵是指艺术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神韵气息和神秘感。

艺术家通过表现形式和艺术元素的处理达到神韵境界。

八、意境相契境界意境相契是指艺术家的境界和受众之间所达成的共同境界。

艺术家通过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使受众在心灵上感同身受,达到意境相契的境界。

九、气质境界气质是指艺术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个人魅力。

气质境界要求艺术家在艺术表现中具备独特的气质和特点,展现出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

十、精神超脱境界精神超脱是指艺术家通过内心的提升和对艺术的深层理解,达到超越人生,死亡、世俗等一切客观存在的精神高度。

艺术家通过不断进取、努力和思考,实现精神超脱的境界。

以上十大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艺术境界的重要体现。

形容外表美丽并有艺术的女人

形容外表美丽并有艺术的女人

形容外表美丽并有艺术的女人
以下是一些形容外表美丽并有艺术女人的词语:
1.优雅:形容女人气质高雅、举止得体、风度翩翩。

2.迷人:形容女人美丽动人、魅力十足,让人无法抗拒。

3.精致:形容女人外貌精致、打扮得体,有着精细的妆容和时尚的服饰。

4.艺术气质:形容女人具有艺术家的气质和修养,有着独特的艺术见解和创作才华。

5.妩媚:形容女人风情万种、娇媚动人,有着迷人的眼神和柔美的笑容。

6.高贵:形容女人气质高贵、典雅,有着高尚的品味和尊贵的身份。

7.清新:形容女人清新脱俗、淡雅自然,有着清新的气质和甜美的微笑。

8.优美:形容女人身姿曼妙、姿态优美,有着优美的身形和优雅的举止。

9.才华横溢:形容女人具有很高的智慧和才华,有着广泛的学识和卓越的技能。

这些词语不仅可以用来形容艺术女人的外表,也可以用来描述她们的艺术风格和个性特点。

拉斐尔的艺术特点

拉斐尔的艺术特点

拉斐尔的艺术特点
拉斐尔(Raffaello Sanzio),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以其作品的优雅和壮丽而声名远扬。

他的艺术特点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性平衡性:拉斐尔的艺术表现具有理性平衡的特点,他是文艺
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文主义艺术家之一、他追求古典文化的复兴,注
重研究解剖学、数学、透视学等科学知识,努力实现图形与线条、色彩与
明暗、比例与分布的平衡与和谐,创造出富有科学性和美感的艺术作品。

2、反映人性和生命的尊严:拉斐尔的作品充满了人性和生命的尊严,他的人物造型栩栩如生、表情丰富、姿态得体,体现了人的情感和思想,
这也是他所追求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

他的作品《圣母子》,展现了母
爱与人的尊严,是拉斐尔创作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3、气质优雅:拉斐尔创作的作品气质优雅,富有高雅气质和优美感
染力。

在表现人物形象的造型和情感方面,拉斐尔广泛运用了古代和当代
的人物画法和造型手法,创造了一种高度协调的“拉斐尔式比例”,在所
有细节方面都体现出他的气质优雅。

4、色彩鲜明:拉斐尔在色彩运用方面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能够
巧妙地运用色彩的互补和对比,使得作品更具立体感和艺术效果,体现出
他出众的色彩感和审美眼光。

他的作品《雅典学院》,通过造型、色彩、
光影的运用,创造了富有气势的巨幅画面,表现了希腊神话的美和魅力。

总的来说,拉斐尔的艺术特点有理性平衡、反映人性和生命的尊严、
气质优雅、色彩鲜明等方面,这些特点使得他的作品在当时具有开创性的
意义。

在当今的文艺界,拉斐尔的作品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人们艺
术审美的成果之一。

描写艺术家气质的唯美句子(精选合集2篇)

描写艺术家气质的唯美句子(精选合集2篇)

描写艺术家气质的唯美句子(篇一)1. 在无声的世界里,艺术家的眼睛是他们最真挚的交流方式。

2. 艺术家的思绪如羽毛一般轻盈,却能书写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3. 艺术家的灵感,如同春天的花朵绽放,美丽而独特。

4. 他们的笔触或细腻如水,或狂放如火,将情感娓娓道来。

5. 艺术家们用自己的创造力唤醒了沉睡的灵魂。

6. 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意的浪漫与想象的力量。

7. 艺术家的眼神中透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智慧。

8. 他们的心灵深处有着无尽的追寻和探索。

9. 艺术家们用一颗纯洁的心创作,让世界重新充满美好。

10. 他们笔下的每一幅画作都仿佛流动着艺术的音符。

11. 艺术家的气质里蕴藏着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真理的勇气。

12. 他们的艺术之路上充满了坎坷和挑战,但他们从未放弃。

13. 艺术家们用画笔让时间凝固,让美丽定格在永恒之中。

14. 他们的作品仿佛是从梦境中走出来的奇迹。

15. 艺术家用绘画诠释生命的多彩,用色彩勾勒出内心的世界。

16. 他们洞察人性的本质,用作品点燃人们内心深处的火焰。

17. 艺术家们的艺术作品不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寄托。

18. 他们笔下的场景仿佛隔着时空将观者与作品紧紧相连。

19. 艺术家的创作之路上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20. 他们的艺术作品如同一股温柔的风吹拂过心灵的深处。

21. 艺术家们的作品展示了他们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22. 他们用画笔诠释生命的美好,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存在。

23. 艺术家的气质中流淌着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

24. 他们的作品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现实的思考和观察。

25. 艺术家们不拘一格的创作方式令人叹为观止。

26. 他们用笔和色彩描绘出了一个个独特的艺术世界。

27. 艺术家的思维如同一片广袤的天空,无边无际,让人迷恋。

28. 他们的作品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向灵魂深处的窗户。

29. 艺术家们的才华如同一颗星星般璀璨耀眼。

30. 他们的作品诠释了生命的美妙与不可思议。

论艺术家的修养气质和文化素养

论艺术家的修养气质和文化素养

论艺术家的修养气质和文化素养摘要:艺术修养是一个艺术家不可缺少的,他也需要具有一定文化知识。

学识修养将会帮助艺术家从整体上提高艺术创作的境界。

由于生活是丰富多采的,艺术也必然要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样,了解生活的各个侧面,增加自己的学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文化修养是艺术家必备的素质。

从定程度上说,文化修养制约着艺术家的创作水准。

关键词:艺术家素质修养正文:艺术家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作品的艺术质量,因而要求艺术家要有深厚的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笔者概括提出了艺术家的素质结构.艺术家的素质由五个方面构成--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深厚的文化素养、丰富的生活积累、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 一个艺术家,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稳重的功底,还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不平凡的社会经历,对事物独到的见解,丰富的想象力.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多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有意思的东西,多接触新鲜的事物.一个艺术家应该大胆地创新,艺术品具备三个条件,难度,独创性,情感.艺术家的最高境界就是创作出真正属于自己独特的东西,别人根本模仿不来的.别人根本无法取代的.真正属于自己的风格还得自己去探索去研究.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不断地进步,艺术是块永远都探索不完的圣地.是个永不满足的过程.艺术直接产生与创造它的主体-----人,也就是艺术家,这是无可置疑的。

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是在一定的家庭,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一定的民族文化以及一定的世界潮流与时代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与熏陶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因此每个艺术家的生活内容思想感情.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等无不打上这些方面的印记。

那么对于艺术家来说,自身拥有的素养和艺术创作之间会产生怎样的关系呢?艺术家通常是按照“学问要博,生活要广,认识要深,情感要真,立意要新,想象要丰富锐敏,意象要包含意蕴,形象要栩栩传神”的审美要求和标准进行创作的。

这些要求和标准都需要艺术家拥有深厚的丰富的个人素养,那么这些艺术素养表现在哪些方面,又是怎样与创作息息相关的呢?我们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平凡生活中真善美的一种提炼以及深层次的挖掘,那么对艺术家来说要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丰富的生活积累是必不可少的了!丰富曲折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材料和前提条件。

论艺术家的修养气质和文化素养

论艺术家的修养气质和文化素养

论艺术家的修养气质和文化素养艺术家的修养气质和文化素养是其创作和表现的重要基础,也是其个人品格的体现。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文化与艺术行业中,艺术家的修养和文化素养不但在职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了一种文化和艺术的价值观念。

因此,本文将对艺术家的修养气质和文化素养进行深入探讨。

一、艺术家的修养艺术家的修养是指其在艺术创作中潜心修炼的精神和品质,是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的体现。

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技艺和创意,更要有一颗敏锐的感知,一个沉稳的心态以及一份真挚的情感,这些方面都是修养的体现。

首先,艺术家的修养需要具备良好的心态。

心态是一个人在创作时调整自身状态的关键。

当面对一些挫折和困难时,艺术家必须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以克服当前的问题。

艺术创作本就是一项充满挑战性和不确定性的工作,成功的关键在于艺术家能够保持沉静,准确判断出自己和周围环境的条件,制定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其次,艺术家的修养需要有高度的现实语境认知和社会责任感。

艺术是对社会和时代的反映,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必须具备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以及对社会以及时代发展的一份关注。

同时,艺术家也需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作品中热爱生命、关爱环境、呼唤和平、崇尚人文等等,传达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最后,艺术家的修养需要有一份浓郁的人文情怀。

艺术作品需要具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和文化底蕴,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它才能激发人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需要注重个人感悟的体验和闻思维的发散性思考,使得自己的艺术能够突显人文情怀的内涵,以此来贡献于社会和人类的文化进展。

二、艺术家的文化素养艺术家的文化素养也是其创作所依赖的重要支撑,是其在大量积累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上,独具特色的文化品位和审美眼光的归纳结果。

艺术家的文化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其所创作的艺术品质和反映出艺术家的个人特色。

同时,艺术家的文化背景也是其在文化交流和艺术交流中所占据的位置和话语权的体现。

浅析艺术家的个性与艺术风格

浅析艺术家的个性与艺术风格

浅析艺术家的个性与艺术风格摘要:。

在绘画中力图展示艺术家个性,在艺术实践中渴望找到自己的艺术风格,能在绘画史上占有他人不可替代的地位,这也许是一切献身于绘画的人们所梦寐以求的境界。

关键词:个性艺术风格多元化正文:个性,就是每个人表现出来的心态、品格、气质和行为方式等,是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可以说,个性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一个人的才华和魅力通常是由他的个性表现出来的。

可以这么说,任何一个伟人的画家,在他的身后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美的符号存在。

安德鲁・怀斯是美国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他的艺术语言是强烈而富有其独特个性的。

怀斯的绘画技巧,是高超而纯熟的。

由一开始的水彩,到干笔画的探索和蛋彩画的研究。

我们可以看出怀斯是勇于探索艺术语言的大师。

在早期,当怀斯的水彩已画得流畅之后,他开始尝试另一种技巧——干笔画法( Dry brush )。

这种方法并非他所独创,早在五十多年前,美国的许多杂志插画家就采用这种画法作插图,当时的插图画家所用的工具,并不是钢笔,而是特制的水彩画笔画时用手握着,先挤出多余的墨水(或用抹吸出)才开始作画。

这种干笔画法,可以从容地画出较为细致而明晰景物。

怀斯在 1940 年左右画的水彩,往往带有浓郁的水分。

除了渲染的趣味外,常用大笔挥刷,面的表现多与线的运用。

如 1939 年的水彩画《深蓝的日子》就是一个例子。

但是当他1945 年以后,改用干笔画法,画面就有了很明显的改变。

笔触变得细致而稳定,不再有大笔挥刷的色面,出现了许多细心刻画的线条,质感效果逐渐增强了。

而这效果又并不是一般的干笔画所能达到的效果。

在怀斯的干笔画中,怀斯尝试将素描揉入了他的画中。

后来这种画法非常成功。

他的干笔画代表作如 1952 年的《远方》,画中的人物是他的小儿子吉米,头戴狐狸皮帽坐在草地上,画中丛生的小草和枯枝都很自然仔细的描绘出来,也只有干笔水彩画才能表现这种效果。

怀斯最为人称道,而且最拿手的画法是“蛋彩画”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家的气质
作者:薛毅松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三班 2015010903005
摘要:艺术家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体验者与实践者,具有着独立的人格与独特的气质,本文将简单讨论艺术家气质的形成以及对艺术作品的影响。

关键字:艺术家,艺术气质。

艺术家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体验者和实践者,也是审美精神产品的创造者和生产者。

他们通常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以及良好的修养、独特的气质和突出的审美能力。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

气质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生活实践,在后天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并受到人的世界观和性格等的控制。

而艺术家所具备的艺术气质,是指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基于自己气质特性的独特的审美感受、艺术思维、创作方式,也就是巴甫洛夫从神经生理学角度对艺术气质特性的解释:感受的完整性、生动性、思维的形象性和巨大的创作激情,它是产生创作个性最坚实的基石。

艺术家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作品的艺术质量,因而要求艺术家要有深厚的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

艺术家的素质由五个方面构成--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深厚的文化素养、丰富的生活积累、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

一个艺术家,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稳重的功底,还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不平凡的社会经历,对事物独到的见解,丰富的想象力。

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

多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有意思的东西,多接触新鲜的事物。

一个艺术家应该大胆地创新,艺术品具备三个条件,难度,独创性,情感。

艺术家的最高境界就是创作出真正属于自己独特的东西,别人根本模仿不来的。

别人根本无法取代的。

真正属于自己的风格还得自己去探索去研究。

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不断地进步,艺术是块永远都探索不完的圣地。

是个永不满足的过程。

艺术家的才情与技艺是创造艺术作品的基石,没有才情与技艺的艺术家不可能创造出伟大的艺术作品;而艺术家的气质就好像是创造艺术作品的润色剂,正是每一位艺术家独特的气质,使艺术作品散发绚丽的色彩。

格罗塞认为,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包含着艺术家个人的学识修养、精神气质、立场观点和艺术才能。

在所有这些要素中,最主要的是艺术家的精神气质,这就是所谓心理方面的东西。

莫泊桑说:“艺术家独特的气质,会使他所描绘的事物带上某种符合于他的思想的本质的特殊色彩和独特风格”,“气质就是商标,艺术家有多少才能,就能在他描绘的景象中赋予多少独特性。

”法捷耶夫指出:“作家的才力、修养、智力发展的趋向、气质、意志以及其它个人特征”,都对创作“起着重大作用”。

气质影响艺术创造的风格。

气质既然对艺术家的创作个性起着深层的作用,那就势必影响到艺术创造的风格。

李白诗歌的奔放飘逸,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郭沫若诗歌的豪迈奔放,鲁迅作品的沉静冷峻,都与作家的气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在音乐创作中,贝多芬与亨德尔的音乐作品气魄宏大,激昂壮烈,令人热血沸腾。

莫扎特和门德尔松创作的音乐,热情明朗,
优美华丽,富于活力。

巴赫的音乐,富于哲理,逻辑性强,给人启示,引人思索。

柴柯夫斯基的音乐则表现出深刻、内在,感人至深,魂动魄摇的特点。

艺术作品的‘个人气质’具有两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它的非功利性与超越性特点。

艺术作品的‘个人气质’属于艺术较为纯粹的一种精神表达,能够体现作者的内在精神品质与人格境界。

它与作者在平时的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气质具有一致性。

作品与作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紧密。

古人讲:“画如其人”实际上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指人品与画品之间的关系,其二是指作者的修养与作品之间的关系。

因此可以说,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某种人格外化,是其个人精神的一种存在方式。

人画一体,不可分离。

因此,什么样的人就会画出什么样的作品。

艺术家在生活中的个人气质是大气而豪放的,还是小心而拘谨的,其个人思想境界是功利的呢还是非功利的,这些都会通过艺术作品而传达出来。

在中国古代,特别讲究作画者本人的人品与作品之间的关系问题。

非常强调人画一体。

清王星曾在《东庄论画》中指出,“学画者,贵在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

”古人认为:人品是作品的前提。

人品正,则画品正,个人气质堂堂正正,作品往往会流露出一种淡定从容的气质。

人品不正,则作品浊气必现。

不同的文化底蕴、艺术修养以及不同的思想境界,会产生不同的艺术‘个人气质’。

阳刚大气的、阴柔小气的、雄强威猛之气质、柔美静溢之气质。

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风貌。

而这所有的一切又都共同融入在作品的整体气象之中并逐渐呈现出来。

艺术家个人气质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这种艺术内在的个人气质的产生,如果没有深厚的修养以及作者深刻的思想性与内在精神性做为支撑,那作品只能是一种空的躯壳,不可能产生‘气质’。

当然,艺术的‘个人气质’的产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它是随着艺术家对世界,对生活理解的不断深入,以及与艺术表现方式之间的不断结合这一过程中,使得作品中的‘个人气质’逐渐鲜明起来,它本身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成长与呈现过程。

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沉淀,同时它本身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和升华的过程当中。

一个画家在绘画道路开始的时候,作品中的‘个人气质’也许不鲜明,只有一点苗头,但随着艺术道路的延伸与推进,画家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以及自身文化底蕴、艺术修养与内在品质的不断深化,艺术作品中的‘个人气质’会渐渐显露出来。

当然作品的思想性与精神性是前提条件,艺术作品若缺少了内在的思想性与精神性,那么这种‘个人气质’就会流于形式化与表面化。

因为艺术作品的‘个人气质’说到底就是作者本人的精神纯度与人格境界的外化,它不是一种作品的表面形式,而是一种内敛式的修养的凝聚。

这种‘个人气质’必须经过长期的思考和艰苦的实践才会慢慢形成,其中蕴藏着艺术家个人对世界的独特看法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艺术执著而坚定的人生态度,因此,它是充满着自我挑战和自我超越的一种精神诉求。

文学巨匠鲁讯先生的创作经历也充分证明了气质对艺术作品的巨大影响作用。

由于家族的遗传和环境的影响,鲁讯具有典型的抑郁气质,这种气质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强烈而直接的表现。

以他的小说创作为例,作品中以“第一人称”出现的“我”,如《祝福》里那个感受着“祝福”悲剧的凄凉的“我”、《故乡》中那个为失去“友谊”而充满抑郁的“我”等等,无一不是属于抑郁气质。

更为重要的是,那些最能代表鲁讯创作水平的典型人物,也大都属于抑郁气质。

祥林嫂、闰土这些人都是如此,他们对于自身的不幸和悲苦常常是麻木甚至健忘,他们痛苦的深刻与尖锐,只有在他们心灵最深处才能发现,悲观压抑是他们最本质的心理特征,从而抑郁也就成了他们共有的气质。

这有力的说明,鲁讯并非对抑郁型气质特别偏爱,实质上是作者自身强烈的抑郁气质在创作过程中不自觉的表现了出来,是作者生命气质自然灌注于作品的艺术结晶。

正是因为艺术创造具有更突出、更鲜明的个人精神活动方式,就特别要求艺术家发挥自己气质方面的优势,创造出鲜明突出、新颖独创的艺术作品。

因此,我们可以说,艺术家的‘个人气质’是艺术家在长期的艺术创作和实践过程中,
经过不断提炼而呈现出来的一种整体面貌与气象。

这种艺术‘个人气质’的形成取决于作者的文化底蕴、艺术修养、思想境界、个性品质及生活体验等因素。

艺术作品的‘个人气质’是一种艺术的内在东西,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与精神性诉求,而不单单是一种艺术形式和艺术表现语言。

实际上,它已经超越了技法层面而直指艺术家的灵魂深处。

在这里,技法与艺术表现语言成为思想与精神性表达的一种辅助工具。

艺术的‘个人气质’的出现与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和艺术家内在修养的全面提高,它是逐渐呈现出来的。

参考文献
[1] 艺术概论[M]. 文化艺术出版社 , 王宏建主编, 2000
[2] 试析艺术家的气质在作品中的作用与意义[J]. 孙悦湄. 剧影月报. 2006(03)
[3] 浅议艺术家的气质在作品中的作用[J]. 孙明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