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及药物治疗
抑郁症治疗药物、心理疗法和生活方式

抑郁症治疗药物、心理疗法和生活方式抑郁症是一种常见而复杂的心理健康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
它不仅影响个体的情绪和思维,也对生理健康和社会交往造成深远影响。
因此,了解抑郁症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心理疗法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三种主要的治疗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抑郁症的管理。
抑郁症概述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表现为持续的悲伤、失去兴趣、能量不足、焦虑,以及一系列身体和认知功能的问题。
这种疾病通常伴有其他精神障碍,可能包括焦虑症、强迫症或其他情绪不稳定问题。
抑郁症的类型抑郁症并不只是单一的状态,而是一个涵盖多个亚型的疾病,包括:主要抑郁障碍:表现为显著的情绪低落和兴致减退。
持续性抑郁障碍(慢性抑郁):长期症状,通常持续两年或更久。
双相情感障碍:经历极端的情绪波动,包括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
情境性抑郁:由于特定事件(如失去亲人)引发的短期抑郁。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抑郁症管理的一种常见选择。
抗抑郁药可以帮助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从而改善情绪。
然而,不同类型的药物适合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抑郁症。
常用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例如:氟西汀、西酞普兰。
这类药物通过增加大脑中5-羟色胺(血清素)的水平来缓解抑郁症状。
非选择性单胺再摄取抑制剂(SNRIs)例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
这类药物可有效提高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的水平。
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例如:阿米替林,这类药物用于中重度抑郁,同时也有助于焦虑等其他问题。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适合某些特定类型的患者,但使用时需严格控制饮食以避免与食物发生相互作用。
药物治疗的优缺点优点: - 快速缓解中至重度抑郁症症状 - 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在许多情况下可与其他疗法结合使用缺点: - 副作用(如嗜睡、体重改变) - 每种药物对每位患者效果不同,可能需要多次尝试以找到合适药物 - 否认治疗风险,部分患者因担心成瘾而拒绝使用心理疗法心理疗法(或心理治疗)是一种帮助患者识别、理解并改变负面思维与行为模式的方法。
抑郁症及其药物治疗

抑郁症及其药物治疗抑郁症是生活中常见疾病之一,经常会有人行因为种种原因,受抑郁症折磨,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和常人没有什么区别,正常地生活工作,实则内心痛苦不堪,常会出现心情低落、意志消沉等情况,很多人对抑郁症的认知不够深入,对其发病表现以及危害等都没有足够的了解,导致病情严重,甚至危害生命。
所以我们需要增进抑郁症相关知识内容的学习,了解其基本内容,知悉药物治疗方式,以促进自身身心健康发展。
一、抑郁症的基本概述抑郁症又被称为抑郁障碍,以显著的情绪低落为主要病态表征,是心理障碍中的主要类型之一。
患病者会出现与其处境不相符合的心情低落,情绪消沉,逐渐悲痛欲绝,抑郁自卑,严重甚至出现悲观、厌世、自杀、木僵等,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尤为明显的焦虑情绪、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
发病的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多呈现长期性,而且容易反复发作。
二、抑郁症的主要表现抑郁症既有单次也有多次反复发作,具体在表现上是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特征:1、心情低落:患者会出现明显而且带有持续性的情感上低落消沉,意志上悲观失意。
病情比较轻的,常出现闷闷不乐,对工作和生活提不起兴趣,难以形成愉悦感;病情比较重的患者不仅在表现上更加明显,而且会产生早上病情加重、夜晚病情减轻的晨晚节奏变化。
在心情低落的同时,不少患者还会产生进一步对自身的评价降低,认为自己无用、无价值,从而有自责自罪感产生,特别严重的患者会产生罪恶妄想以及疑病加重,不少患者还会伴随幻觉。
2、思维迟钝:抑郁症患者还会出现在思维上的很多问题,产生思维意识强的混乱、迟钝、卡顿问题,思路闭塞,感觉大脑昏沉,日常生活工作中受其影响也常会感到思维逻辑运行困难。
同时患者语言谈吐明显减少,语速减慢,谈吐断续,部分严重患者还会产生交流问题。
3、意志活动减退:是抑郁症中最危险地症状表现,患者行为意识严重衰弱,平常不愿和人交流,喜欢独处,孤僻少言,行为缓慢,逐渐发展为各项生活能力的丧失,无法正常进行饮食、卫生等活动,甚至逐渐发展为不动、不言、不食,即医学上所称的“抑郁行木僵”,不过患者在表情上还存在一定的变化性,比如焦虑、紧张、行动反复、坐立不安等。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的选择与效果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的选择与效果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的选择与效果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在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是两种常见的选择。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治疗方法的选择与效果。
一、药物治疗1. 抗抑郁药物的分类抗抑郁药物按照作用机制可分为三类:单胺类抗抑郁药物、双胺类抗抑郁药物和其他抗抑郁药物。
常见的单胺类抗抑郁药物有SSRI类药物,如百忧解、舍曲林等;双胺类抗抑郁药物包括三环类药物和四环类药物;其他抗抑郁药物则是指除了单胺类和双胺类之外的其他药物。
2. 药物治疗的效果及副作用药物治疗在抑郁症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其情绪和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通常需要持续服用一段时间才能见到明显的改善。
然而,药物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头晕、口干、失眠等。
有些副作用是短暂的,而另一些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
3.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在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时,有几个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选择合适的药物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不同的患者对不同的药物反应存在差异。
其次,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并定期进行复查。
最后,不要随意停药,药物治疗应逐渐减量。
二、非药物治疗1.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一种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治疗、家庭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内心的情绪状态,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2. 运动疗法研究表明,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脑内多巴胺、内啡肽等神经递质的释放,缓解抑郁症症状。
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慢跑、瑜伽、游泳等。
3. 社交支持通过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社交关系,抑郁症患者可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参加社区活动、与亲友进行交流等都可以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三、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的选择与效果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在抑郁症的治疗过程中起到互补的作用。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指南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指南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治疗抑郁症需要综合考虑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以及药物选择的指南。
一、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抑郁症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1.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CBT是一种通过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来缓解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该疗法旨在帮助患者重新评估消极的想法,并通过积极的行为来改变负面情绪。
2. 描述性治疗(Interpersonal Therapy, IPT):IPT帮助患者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交支持,以减轻抑郁症状。
治疗师将引导患者探索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3. 心理动力治疗(Psychodynamic Therapy):心理动力治疗旨在通过了解患者潜意识中的冲突和需求来缓解抑郁症。
治疗师将帮助患者认识到潜意识对情绪问题的影响,并探索其根源。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抑郁症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1.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s):SSRIs是抗抑郁药物的一类,通过增加脑内的5-羟色胺水平来缓解抑郁症状。
常用的SSRIs包括氟西汀(Fluoxetine)和帕罗西汀(Paroxetine)。
2. 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 NRIs):NRIs也是一类抗抑郁药物,通过增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来缓解抑郁症状。
常用的NRIs包括米氮平(Mirtazapine)和文拉法辛(Venlafaxine)。
三、药物选择的指南在选择抗抑郁药物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 病情严重程度:对于轻度抑郁症,心理治疗可能已足够,不需要药物治疗。
抑郁症患者的药物治疗与疗效评估

抑郁症患者的药物治疗与疗效评估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患者常常表现出长期低落的情绪、丧失兴趣和喜悦感,以及对日常活动的巨大厌倦感。
药物治疗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并且其疗效也得到了广泛重视和研究。
本文将讨论抑郁症患者的药物治疗方式以及如何评估治疗的疗效。
一、抑郁症患者的药物治疗方式1. 抗抑郁药抗抑郁药是最常用的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其主要作用是调节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
常见的抗抑郁药包括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三环类抗抑郁剂(TCA)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等。
这些药物具有缓解抑郁症状、改善患者情绪的作用,但具体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身体状况来确定。
2. 辅助用药除了抗抑郁药之外,有时医生还会为患者开具一些辅助用药,以增强抑郁症的治疗效果。
这些辅助用药包括抗焦虑药物、安眠药和抗精神病药物等。
辅助用药的选择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对药物的耐受性来决定。
二、药物治疗的疗效评估药物治疗的疗效评估是判断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治疗的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1. 临床评定临床评定是一种常见的疗效评估方式,医生通过与患者的面对面交流,了解其抑郁症状的改善情况。
常用的临床评定工具包括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等。
这些评定工具通过对患者的症状进行量化,提供了客观的评估指标。
2. 心理评估除了临床评定外,心理评估也是评估治疗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
心理评估可以通过各种心理测试来揭示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以及治疗后的改变。
例如,通过测量患者的心理压力水平、自尊心和社交能力等,可以客观地评估治疗的疗效。
3. 生物指标评估在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生物指标评估也是一种重要的评估方式。
例如,可以通过测量患者的血清素、皮质醇和脑电图等生物指标,来了解治疗的效果。
这些指标可以客观地反映抑郁症患者的生理变化,从而评估药物治疗的疗效。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与注意事项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与注意事项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常常伴有沮丧、失眠、疲倦等症状。
药物治疗是抑郁症的主要疗法之一,本文将介绍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及注意事项。
一、抗抑郁药物分类抗抑郁药物主要分为三类: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其中,SSRIs是最常用的一类抗抑郁药物,如舍曲林、氟西汀等。
二、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制抗抑郁药物通过调节脑内神经递质的水平来缓解抑郁症状。
通常,抑郁症患者脑内5-羟色胺的水平较低,而抗抑郁药物可以增加5-羟色胺的含量,从而改善患者的心情。
三、抗抑郁药物的注意事项1. 选用合适的药物。
不同的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个体情况选用适合的抗抑郁药物。
应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建议。
2.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抗抑郁药物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如口干、头晕、恶心等,患者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若出现明显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3. 定期复诊。
抗抑郁药物的治疗过程需要个体化调整,患者应定期前往医院复诊,以便医生对疗效进行评估,并调整药物剂量。
4. 药物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
一些抗抑郁药物与食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如与含酪胺的食物(如奶酪、巧克力等)同时摄入可能引起严重的副作用。
因此,在用药期间应遵循医嘱,在饮食方面注意搭配。
5. 切勿自行停药。
抗抑郁药物的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停药可能导致症状反复,甚至出现戒断症状。
在停药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逐渐减量至停药,以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四、药物治疗的辅助措施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可采取一些辅助措施来缓解抑郁症状,如心理疗法、运动疗法、社交支持等。
这些辅助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并提供心理上的支持。
综上所述,抗抑郁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常用方法之一,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
同时,患者还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定期复诊、饮食搭配等注意事项,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抑郁症的治疗选择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比较

抑郁症的治疗选择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比较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伴有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快乐感、睡眠问题等症状。
在抑郁症的治疗中,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被认为是两种主要选择。
本文将比较这两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并探讨它们的适用场景。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抑郁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和单胺类氧化酶抑制剂(MAOI)等。
药物治疗适用于中度至重度抑郁症患者,其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快速缓解症状:药物治疗通常可以在几周内缓解抑郁症状,使患者恢复情绪稳定和正常生活功能。
2. 易于使用:药物治疗相对简单,患者只需按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药物即可。
3. 高效性:研究表明,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约60-70%的抑郁症症状。
然而,药物治疗也存在一些限制和不足之处:1. 副作用:药物治疗可能引发一系列副作用,如嗜睡、性功能障碍、体重增加等。
每位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有些人可能需要尝试多种药物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2. 依赖性: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依赖性,患者在停药时需要逐渐减量,否则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
3. 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药物治疗只是一种控制症状的临时手段,并不能解决抑郁症的根本原因。
二、心理治疗心理治疗针对患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干预,目的是通过正面的心理变化来改善抑郁症状。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解析疗法和人际治疗等。
心理治疗的优势在于:1. 持久效果: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培养应对压力和疾病的能力,从而减少抑郁复发的风险。
2. 治本之策: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了解抑郁症背后的原因和问题,并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以实现持久的康复。
3. 个性化治疗:心理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然而,心理治疗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需要时间和金钱投入:心理治疗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济支持,而且疗程较长,不适用于急需缓解症状的患者。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综合应用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综合应用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身心困扰。
为了有效地治疗抑郁症,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综合应用成为主流。
本文将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方面探讨抑郁症的综合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的作用与注意事项药物治疗是抑郁症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药物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认知和行为症状,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
1. 抗抑郁药物抗抑郁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的治疗中。
常见的抗抑郁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和三环抗抑郁药物(TCAs)等。
这些药物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代谢和再摄取来起到抗抑郁的作用。
2.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在药物治疗中,应注意以下几点:a) 个体化治疗:不同的抑郁症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治疗应该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b) 副作用和安全性:药物治疗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头晕、失眠、食欲不振等。
在应用药物时,需要充分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并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安全性。
c) 持续治疗:抗抑郁药物通常需要长时间的治疗才能达到最佳疗效,患者在使用药物期间应保持良好的用药纪律,遵循医生的建议。
二、心理治疗的方法与效果心理治疗是治疗抑郁症的另一个重要手段,通过与患者的面对面交流,帮助患者理解和调整其消极的情绪和认知,以实现情绪的调节。
1.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帮助患者认识到消极的思维模式,并通过行为改变来改善情绪。
CBT可以帮助患者学习积极应对困难和负面情境的方法,从而减轻抑郁症状。
2. 援助性心理治疗援助性心理治疗是一种以支持为主导的心理治疗方法。
治疗师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帮助患者缓解抑郁情绪,并逐步找到有效的应对方式。
3. 心理治疗的效果心理治疗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心理治疗可以显著减轻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意志消沉,情绪低落:这是抑郁症患者最主要的特征, 轻者心情不佳、苦恼、忧伤,终日唉声叹气;重者情 绪低沉、悲观、绝望,有自杀倾向。
• 抑郁心境程度不同,可从轻度心境不佳到忧伤、悲 观、绝望。病人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没意思,高兴不 起来,郁郁寡欢,度日如年,痛苦难熬,不能自拨。 有些病人也可出现焦虑、易激动、紧张不安。
精品课件
焦虑症和抑郁 症的基础知识
与药物治疗
Anxiety 5-羟色胺过多
Depression 5-羟色胺缺乏
5-羟色胺(5-HT)神经突触
精品课件
药物治疗
氟西汀(fluoxetine):一般认为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和
5-HT 能神经机能降低有关。氟西汀发挥拟5-HT作用, 用于抑郁症的治疗。
• 同类药:帕罗西汀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发病情况
• 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各种应激性生活事 件不断增加,人们的心理压力增大,使抑郁症的患病 率呈上升趋势,它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影响生活幸 福度的严重疾病。
• 北京地区2003年通过对9000人进行的抑郁症调查表明, 15岁以上人群终身患病率为6.87%,调查时的患病率 为3.31%。 以此推算,北京地区现患人数可达30万。
精品课件
好独处,疏远亲友,精回品课避件 社交
儿童抑郁症
精品课件
• 睡眠障碍
• 约有70%~80%的抑郁症患者伴有睡眠障碍, 患者通常入睡无困难,但几小时后即醒,醒后又 处于抑郁心情之中,比平时早2~3小时,醒后不 复入睡,陷入悲哀气氛中,故称为清晨失眠症、 中途觉醒及末期失眠症。伴有焦虑症者表现为入 睡困难和恶梦多,还有少数的抑郁症患者睡眠过 多,称为“多睡性抑郁”。
•自杀观念和行为,是抑郁症最危险的行为。 患有严重抑郁症的患者常选择自杀来摆脱 自己的痛苦。
精品课件
3.情感缺失
丧失兴趣是抑郁病人常见症状之一。对日常生活的兴趣 丧失, 对各种娱乐或令人高兴的事体验不到乐趣。体 验不出天伦之乐,对既往爱好不屑一顾,常闭门独居, 疏远亲友,回避社交。病人常主诉“没有感情了”、 “情感麻木了”、“高兴不起来了”。
精品课件
用药注意事项
• 初治:对第一次患抑郁症的人来讲,为了使效 果更好,有效防止复发,用药时间以6-12个 月为宜。
• 复治:五年以上 • 如果医生确定你的病情正在好转,那么你可
以适当减少药量,如果确定不再用药,则必 须定期接受观察,每三个月一次。 • 没有经过医生同意,不能擅自停止用药。 • 抗抑郁药物,不会上瘾,不会产生赖药性。
精品课件
被忽视了的精神抑郁症
•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精神病学界对抑郁症认 识不清,诊断率非常低。1993年,WHO调查显示, 15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内科医生对抑郁症的识别率 平均为55.6%,当年,上海的医院内科对抑郁症的 识别率仅为21%。
• 目前,全国地市级以上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到 20%;接受了相关的正规药物治疗者只有不到1/10
• 大多数抑郁症病人在第一次发病的时候并不知道自 己得的是抑郁症,首次发病就诊者少之又少。
精品课件
心理治疗-正确认识抑郁症
• 抑郁状态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 几乎每一个人一生当中都会体验。抑郁 状态的长期存在,会导致抑郁症。
• 有人认为抑郁症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 是可以通过努力克服掉的。事实上,如 果症状和病程达到抑郁症的程度,就不 是自己调节所能够消除的。
否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现在、过去和将来,这也 不行,那也不对,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前途一 片黑暗。强烈的自责、内疚、无用感、无价值感、 无助感,严重时可出现自罪、疑病观念,甚至选 择自杀作为自我惩罚的途径。
精品课件
有自杀观念和行为
• 抑郁症病人对自我的评 价往往不高,觉得活着 没什么价值,痛苦地活 着对家人是拖累,所以 他们想到了去死。
• 我国目前抑郁症患者达3000万。 • 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中国继心脏血管病后的第二
大疾病。全世界的抑郁症患者数目将超过两亿。 • 全球处方量最多的10种药品中,抗抑郁药占了3种。
精品课件
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情绪低落
精品课件
抑郁症
1、情绪症状:主要特点为情绪低落,可从轻度的 心情不佳到压抑、苦闷,甚至悲观、绝望。患者 常感到心情沉重,失去对生活和工作的兴趣,对 前途悲观失望,觉得“活着不如死了好”,并伴 有强烈的自责、内疚、无用感,以消极的态度来 看待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患者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意志消沉,几乎每天如此, 通过两种方式得到证明,一个是主观表达(如感到空虚、 无助、悲伤等),另一个是别人的观察(爱哭泣等)。
精品课件
终 日 郁 郁 寡 欢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度 日 如 年, 痛 苦 难 熬
激动,易动情
精品课件
• 2、思维改变,自我评价低 :感觉前途一片黑暗 • 病人往往过分贬低自己的能力, 以批判、消极和
精品课件
• 食欲改变 • 表现为进食减少, 体重减轻,多数病
人都有食欲不振,胃纳差症状,美味佳 肴不再具有诱惑力,病人不思茶饭或食 之无味,常伴有体重减轻。 但也有少数 患者有食欲增强的现象。
精品课件
怎 么 办?
精课件
精品课件
怎 么 办 呀?
药物治疗
• 虽然抑郁症的确切病因及病理机制尚不 清楚,但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已经找到 了有效的治疗药物
精品课件
• 我们把抑郁症称为精神科的感冒。一是 感冒人人会得,谁都有可能得抑郁症, 我们不要歧视抑郁症患者;二是感冒好 治,抑郁症也好治,大多数抑郁症只需 要看门诊就行了,只要你认真治疗不会 有大问题。感冒不好好治疗会得肺炎死 亡,抑郁症不治疗也会自杀而死。
精品课件
• ●抑郁症是每个人都可能得的心理疾病。 患有抑郁症并不能说明你心胸狭窄,也 不能说明你意志薄弱。
抑
郁
症、
焦
虑
症
及
其
治
疗
精品课件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心 境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
精品课件
抑郁症表现及后果
• 常有兴趣丧失、自罪感、注意力集中困 难、食欲丧失和有死亡或自杀观念。
• 其他症状包括认知功能、睡眠异常等。 • 这些结果导致患者人际关系、社会和职
业功能的损害。或者导致患者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