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贮存、搬运及交付管理程序
搬运、包装、贮存、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

搬运、包装、贮存、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
1 目的
防止产品在标识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过程中发生损坏与丢失。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的来料、在制品及成品的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过程的控制。
3 职责
3.1仓管科仓管员:负责按照《仓库管理规程》控制来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标识贮存、防护及保管和发放。
3.2 搬运人员:负责来料及成品进出仓库的搬运及在车间现场的搬运、贮存、防护。
3.3 制造部包装员:负责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标识包装、贮存、防护。
3.4 市场部:负责产品的交付。
4 工作程序
5 相关文件
仓库管理规程
6 相关记录
入库单
成品出库单
盘点表
发货通知单
成品出货交期统计一览表领料单
品质异常报告兼处理申请书旬(日)生产安排表。
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

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1.目的建立保持各个环节的搬运、贮存、防护、包装和交付质量的控制程序,以保证产品在公司责任终止前免受损坏,保证100%按期交货。
2.范围运用于公司产品自采购至成品出厂的整个过程控制。
3.术语3.1成品:可以直接交付客户的产品(如缸套、活塞等)。
3.2在制品:尚需加工的产品(如毛坯)。
4.职责4.1技术部负责产品周转箱和各种产品包装物的设计及有关包装办法的制定,具体参照《产品包装和防护技术条例》。
4.2机加车间负责“搬运”和暂时的“储存”产品的防护管理工作。
4.3检站负责最终检验合格产品的防护管理工作。
4.4仓库负责“储存”产品的防护管理工作。
4.5生产部和销管办负责“交付”产品的防护管理工作。
4.6其他各有关部门配合做好产品的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工作。
5.工作程序5.1搬运和标识工作程序5.1. 1搬运中对物资的保护措施a)各种有防水要求的物资或产品在露天、长途搬运过程中必须采取防水措施。
b)对机加过程中的活塞半成品、成品,操作者应轻拿轻放,防止磕碰,搬运必须放入周转箱。
c)搬运过程中周转箱、包装箱码放不得过高,防止摔伤。
5.1. 2产品标识或检验标识a)在现场贮存或运转过程中,物资或产品均应作相应的标识,以标明品名、规格、批次和状态,以防止误用,保持好追溯性。
b)标识的方法具体依照《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执行。
5.1. 3对有关搬运人员的培训a)车辆司机必须经交通部门培训,并具有驾驶执照。
b)各部门与搬运相关的人员要进行本程序的培训考核。
5.2贮存工作程序5.2. 1各种物资、产品的入库验收a)各种采购物资、产成品、半成品入库,需经办人员与库管员共同清点后,由库管员开具入库单,双方签字后,库管员记帐。
b)采购物资入库后存放于待验区,并给予“待验品”标识,经质检部取样化验或抽检合格后,库管员凭化验、检验合格通知单将此批物资移入合格区,并给予“合格”标识,发放使用。
产品包装、运输、储存、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

产品包裝、運輸、儲存、防護和交付控制程序产品包装、运输、储存、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1. 引言该文档旨在制定产品包装、运输、储存、防护和交付的控制程序,以确保产品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的完整性和质量保证。
2. 产品包装2.1 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方法,以保护产品免受损坏和污染。
2.2 确保包装材料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2.3 包装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震、防晒等措施,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3. 运输3.1 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确保产品安全、迅速地到达目的地。
3.2 根据产品特性,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例如合适的温湿度控制、防震和防挤压措施。
3.3 跟踪和监控产品运输过程,确保运输过程中的任何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
4. 储存4.1 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储存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等。
4.2 定期检查存储环境,确保符合产品要求和标准。
4.3 对于易腐坏或易受损的产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例如防潮、防晒等。
5. 防护5.1 根据产品特性和运输方式,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防止产品受损和质量降低。
5.2 对于易受污染的产品,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例如外包装、标签或封条。
5.3 对于易变形或易碎的产品,应采取适当的包装、填充和保护措施。
6. 交付控制6.1 确定交付流程,包括交货时间、交货地点和交付方式等。
6.2 确保产品在交付过程中不被搬运、运输和储存等环节造成损坏或质量下降。
6.3 在交付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7. 总结通过制定产品包装、运输、储存、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可以确保产品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的完整性和质量保证。
我们应该定期审查和更新这些程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监管要求。
以上是产品包装、运输、储存、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IATF16949汽车质量体系搬运、存储、包装、防护与交付管理程序

1.目的规范毛坯、在制品、零部件、总成的搬运、贮存、防护、交付过程的管理,满足质量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毛坯、在制品、零部件、总成及物品的搬运、贮存、防护、交付过程。
3.术语和定义搬运:指毛坯、在制品、零件、总成、成品在生产厂内的实物转移。
4.职责4.1生产部负责仓库毛坯、零件、总成在收发过程中的搬运、贮存、防护及出厂交付的管理。
4.2生产车间负责本车间内部生产过程中毛坯、在制品、零件、总成的搬运、贮存、防护和转交后续工序。
4.3装配车间负责电机、风机总成的包装。
4.4销售部负责服务零部件的包装及发动机总成、零部件物资出厂交付。
4.5技术部负责制定搬运、贮存、防护、包装的技术要求。
4.6采购部负责包装用工具及包装物的采购及采购过程的搬运、贮存、防护的管理。
5.搬运、储存、包装、防护、交付程序5.1搬运5.1.1车间毛坯、在制品、零件和总成在工序、车间、车间与仓库间转移时,按《搬运作业指导书》规定的要求进行。
5.1.2外协件领取应有可靠的包装或放在规定的工位器具中。
取件、收件、发件要用规定的工位器具,并配以相应的运输工具。
5.1.3总成产品试验、入库、交付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使用规定的吊具、工位器具和运输工具完成。
5.1.4搬运过程中必须对产品和标识加以保护,防止碰撞、划伤和丢失。
5.2储存5.2.1外协件检查合格入库后,要定置摆放,标识清楚,不同供货方相同零件不能混放。
5.2.2生产部要建立和使用库存管理系统,制订优先减少库存计划,以优化库存周期,确保物资周转。
零件发放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库存的零件、物资不能超过保质期。
每月对库存零件要进行清点,定期检查库存物资的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变质情况,对变质、废旧物资按不合格品控制处理。
5.2.3入库产品必须有检验合证据和入库单,出库必须有出库单,库房必须做到帐、卡、物三相符,不合格产品不能入库。
5.2.4产品或物资必须储存在与规定相适应的环境中,如防潮、防腐、防晒;化学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产品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和相关的出入库手续。
IATF 16949 搬运、贮存、包装、防护与交付管理程序

搬运、贮存、包装、防护与交付管理程序1.目的规范毛坯、在制品、零部件、总成的搬运、贮存、防护、交付过程的管理,满足质量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毛坯、在制品、零部件、总成及物品的搬运、贮存、防护、交付过程。
3.术语和定义搬运:指毛坯、在制品、零件、总成、成品在生产厂内的实物转移。
4.职责4.1生产部负责仓库毛坯、零件、总成在收发过程中的搬运、贮存、防护及出厂交付的管理。
4.2生产车间负责本车间内部生产过程中毛坯、在制品、零件、总成的搬运、贮存、防护和转交后续工序。
4.3装配车间负责电机、风机总成的包装。
4.4销售部负责服务零部件的包装及发动机总成、零部件物资出厂交付。
4.5技术部负责制定搬运、贮存、防护、包装的技术要求。
4.6采购部负责包装用工具及包装物的采购及采购过程的搬运、贮存、防护的管理。
5.搬运、储存、包装、防护、交付程序5.1搬运5.1.1车间毛坯、在制品、零件和总成在工序、车间、车间与仓库间转移时,按《搬运作业指导书》规定的要求进行。
5.1.2外协件领取应有可靠的包装或放在规定的工位器具中。
取件、收件、发件要用规定的工位器具,并配以相应的运输工具。
5.1.3总成产品试验、入库、交付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使用规定的吊具、工位器具和运输工具完成。
5.1.4搬运过程中必须对产品和标识加以保护,防止碰撞、划伤和丢失。
5.2储存5.2.1外协件检查合格入库后,要定置摆放,标识清楚,不同供货方相同零件不能混放。
5.2.2生产部要建立和使用库存管理系统,制订优先减少库存计划,以优化库存周期,确保物资周转。
零件发放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库存的零件、物资不能超过保质期。
每月对库存零件要进行清点,定期检查库存物资的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变质情况,对变质、废旧物资按不合格品控制处理。
5.2.3入库产品必须有检验合证据和入库单,出库必须有出库单,库房必须做到帐、卡、物三相符,不合格产品不能入库。
5.2.4产品或物资必须储存在与规定相适应的环境中,如防潮、防腐、防晒;化学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产品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和相关的出入库手续。
产品搬运、贮存、包装、防护、交付控制程序

产品搬运、贮存、包装、防护、交付控制程序
1
产品搬运、贮存、包装、防护、
交付控制程序 制定部门:某某单位
时间:202X 年X 月X 日
封面
产品搬运、贮存、包装、防护、交付控制程序
2
产品搬运、贮存、包装、防护、交付控制程序
为规范本单位生产生活及工作次序,确保本单位相关工作有序正常运
转,根据单位发展需要,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产品搬运、贮存、包装、防护、交付控制程序》,望本单位职工严格执行!
1、目的
对进货产品、过程产品及最终产品的搬运、贮存、包装与交付防护进行控制,保证产品在这些过程中质量不受影响。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进货产品、过程产品及最终产品在搬运、贮存、包装与交付防护过程中的控制。
3、引用文件
ISO/T16949:2002《质量管理体系-汽车行业生产件与相关服务件的安排实施ISO9001:2000的特殊要求》
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与使用指南》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5.1物资管理部是本程序归口部门;
5.2采购部、运输分本单位、分厂是本程序主要落实部门;
5.3技术开发部承担编制安排相应的贮存、包装与交付防护等方面的作业指导书;
6、工作流程
某某单位(人)
202X年X月X日。
产品搬运贮存包装防护交付控制程序与工作流程

产品搬运贮存包装防护交付控制程序与工作流程一、产品搬运程序与工作流程:1.搬运计划:根据生产计划和订单要求,编制产品搬运计划,确定搬运数量和时间。
2.搬运设备准备:准备搬运所需的搬运设备,如叉车、手推车等,并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原料物料移动:将原料物料从库存区搬运到生产线上,确保及时供应。
4.半成品移动:将生产好的半成品从生产线上搬运到半成品仓,同时做好标识和记录。
5.成品搬运:将半成品从半成品仓搬运到成品仓,同时进行质检和包装。
6.成品发货:根据订单要求,将成品从成品仓搬运到发货区,并及时安排运输。
二、产品贮存程序与工作流程:1.贮存计划: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储存要求,制定产品贮存计划,并确保按计划执行。
2.贮存区域规划: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贮存要求,划定贮存区域,并对贮存区域进行管理和维护。
3.入库验收:对进货的产品进行验收,检查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完整性,并进行记录和标识。
4.仓库管理:对产品进行分类、编码和归档,确保产品的安全和易于查找。
5.库存管理: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库存数据准确,并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
6.防火防盗措施:采取必要的防火、防盗措施,确保产品的安全。
三、产品包装程序与工作流程:1.包装材料准备: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包装要求,准备包装所需的材料,如纸箱、泡沫等。
2.包装规范: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包装要求,制定包装规范,确保包装的质量和一致性。
3.包装操作:按照包装规范进行包装操作,包括产品放置、定位、填充和封装等。
4.包装检验:对包装好的产品进行检验,确保包装的完整性和外观质量。
5.包装标识:进行包装标识,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数量和生产日期等。
四、产品防护程序与工作流程:1.防尘防潮措施:对产品进行防尘、防潮处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外观。
2.防挤压措施:对易碎产品进行防挤压处理,确保产品的完整性和运输安全。
3.温度控制:对需要温度控制的产品,进行冷链或暖链管理,确保产品的质量。
4.防静电措施:对电子产品等对静电敏感的产品,进行防静电处理,确保产品的正常使用。
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

1.目的规范本公司产品形成过程中在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中的控制办法,防止出现质量波动。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原材料、外协件,在制品、成品的搬运、贮存、防护、包装、交付。
3.职责:3.1 工程部负责制定搬运、包装、贮存、防护要求。
3.2 生产部、行政人力部、车间等负责付诸实施。
4.程序:4.1 搬运4.1.1 搬运原材料、外协件,在制品要采用符合要求的工位器具,并采用安全可靠的运输工具,以防止震动、撞击、划伤、损坏而影响产品质量。
4.1.2 成品的搬运如要用铲车,应杜绝野蛮搬运,防止成品的碰伤与损坏。
若发现有上述情况,应立即报告质保部进行纠正。
4.1.3 成品装车运输,应采取固定措施,防止雨淋、碰伤木箱而影响产品质量。
4.2 贮存4.2.1 入库的原材料、外协件按有关凭证全面点检数量、核对品种、外包装标记等,确认后收货,无合格证明、标识,不得入库。
4.2.2 贮存原材料、外协件、半成品、成品的仓库,其堆放要便于“先进先出”,且标识清楚,帐、卡、物相等,出库凭领料单,否则不得发出。
4.2.3 成品入库应有合格证,合格证上应有检验员印章,方能入库,出库凭发货单发货。
4.2.4 仓库应采取防火、防潮、防盗等有效措施保护产品,仓库管理员每隔一个月作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质保部进行处理。
4.2.5 仓库应对仓库的管理系统进行优化,缩短库存周转期,确保货物周转并减少库存量至最低。
4.3 包装4.3.1 根据工程部制定的包装要求或顾客的要求进行产品包装,保证产品质量不受损伤,做到结构稳定,固定牢靠,防震、防潮、防淋措施可靠。
4.3.2 产品包装标志齐全、清晰,用语及标识符合标准规定。
4.4 防护当产品受供方控制时,应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防雨、防晒等,并且保证产品不混淆、不丢失、不损坏,防止出现质量问题。
4.5 交付4.5.1 交付时应核对产品型号、名称、数量、出厂编号与发货单是否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撰写及修订履历
1.目的:
为确保原物料于发放至生产前能保持最佳使用状态于储存及搬运上所使用的管理规定,确保产品质量符合使用要求。
2.范围:
公司所有采购的原物料及外包商提供的成品或外购成品。
3.权责:
3.1.仓库管理员:仓储作业执行。
3.2.仓库主管:负责监督仓储作业规范的执行。
4.参考文件:
4.1.《生产过程管理程序》
4.2.《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4.3.《检验与测试状况识别程序》
4.4.《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
5.定义:
MSDS:Material Safety Date Sheet(物质安全资料表)
6.作业流程图:无
7.作业内容:
7.1.基板、铜箔
7.1.1.搬运:因体积及重量皆甚大,为避免不慎掉落造成损伤,一律使用堆高机或平板车运输,储
存时,皆须放于栈板上,以利搬运及防潮;在搬运时必须要有清楚的检查标识,否则不可从原状态区域转移到另一个标识区域,在标识状态不明确情况的产品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的可疑产品处理
7.1.2.储存:
A.为避免变形或压力,应置于室内常温及通风良好处,采平放堆置,并注意先进先出作业,每次来
料贴上先入先出标签,分区域摆放整齐。
B.储存条件:室温控制(温度15℃-35℃;湿度40%-70%),每日对仓库温、湿度进行检查,并记录
于《温湿度记录表》,对超出控制范围的立即通知维修部对温湿度有影响的设备进行检修,并将结果记录在《温湿度记录表》中。
C.保存期限: 2年。
7.1.3.基板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M (单一储位)。
7.2.桶槽化学品
7.2.1.搬运:由厂商使用耐酸碱槽车,打入本公司备置酸碱槽内,并要求厂商于运送过程中须注意
密闭性,避免经搅动的槽液气体外泄。
7.2.2.储存:须依槽特性选用适当桶槽,如双氧水用不锈钢桶槽外;其余酸、碱性槽液使用P.P槽
装,硫酸须置于密闭空间,若进入槽内检查须配戴防毒面具。
7.3.一般化学品
7.3.1.搬运:进口药水用木箱或栈板堆放,搬运方式如7.1.1.散装化学品用人工或台车搬运时须应
戴防护手套,注意桶盖是否封闭,若有泄漏沾到衣服、皮肤须立即以清水冲洗,并立即处理。
7.3.2.储存:首先酸、碱要分开存放,应置于室内常温及通风良好处,并且一种化学药品要贴上MSDS;
以“先进先出”的原则放置,以双排向上放置(若碍于空间不足,可以一排放置,必须将先进者置于后进者之前)先进者与后进者置于不同排位,先进者取完后再取后进者,置高度不可超过
1.5M(含栈板)。
7.3.3.紧急应变措施
A.化学药品于搬运储存或现场作业过程中,造成药水渗漏时,应以吸尘器吸干,并将吸起之废液倒
入废水排放管排至废水处理池处理并用清水清洗吸尘器,若有使用干布、拖把擦拭时,应将干布、拖把清洗干净并将清洗废水倒入废水排放管排至废水处理池处理。
B.化学药品于作业中造成大量溢漏,如管路破裂,桶槽破裂等,立即堵塞排水沟,并用耐酸碱马达,
将化学药液抽入桶中再排入处理池,且报告计划部采取停工或其它必要措施。
C.有机溶剂于储运时,应加盖以防止泄漏。
D.发生水灾,化学药品如浸泡水中,造成水污染时,须事后清理应将储存场所之水污染废液抽取排
入处理池处理,以防止再度因雨水流入沟中后向外排出。
E.供货商或代处理厂商于使用槽填装化学药品或抽取废液时,应于槽车接管接头下方放置承接盘,
填装或抽取作业完毕后,应将承接盘中之残余化学品,倒入回收槽中,并随时注意其是否泄漏(包括槽车接管头及储槽接管头)。
7.4.剧毒化学品
7.4.1.搬运:剧毒化学品在入仓时与出仓时,必须采取严格的双人登记收发制度,登记于存量管制
卡保存一年。
7.4.2.储存:
A.剧毒物品的仓库需远离宿舍、餐厅,及储存于干燥、通风之处。
B.必须单独限量存放,存放剧毒的仓库不得同时存放其它化学品;特别是强酸、强碱氧化剂如:
H 2SO
4
、HCL等。
C.存放剧毒之仓库密封性能要好,且应有良好的通风装置及抽湿装置,要做到防湿、防潮。
D.存放剧毒物品之仓库必须采取双人、双门、双锁储存于保险柜中。
7.5 化学药品保存期限:1年
7.6.干膜、p/p、油墨(置于恒温恒湿的冷藏仓库)
7.6.1.搬运:参考7.3.1.搬运方式,必须注意纸箱朝上之箭头,避免颠倒搬运、放置造成油墨渗漏
或干膜流胶。
7.6.2.储存:
A.储存条件:油墨仓:温度21±3℃,相对湿度40%-70%;在线品的存储按当工序的作业指导书规
定的内容执行。
B.每日对仓库温、湿度进行检查,并记录于《温湿度记录表》,对超出控制范围的立即通知维修部
进行检修。
C.保存期限:P/P:3个月;油墨:6个月;干膜:1年
7.7.耗材及其它
7.7.1.搬运以人工或台车搬运,其中精密零件及易碎物品或是钻头须小心搬运,避免碰撞造成损毁。
7.7.2.储存:常用耗材且体积小者,置于库房内并上料架摆放整齐;体积大者,置于仓库内并放置于
栈板上,纸箱等物品需注意防潮。
7.8.储位不足之存放方法
生产现场,库存量则由生产线控管,仓管员依请购时间开立物料异动单后直接送至现场,验收合格后,并确认数量签收。
7.9.包装
7.9.1.生产部及仓库应依据包装指引或其它特定之要求对制成品进行包装;
7.9.2.各包装物料,如纸箱、胶袋等须存放较佳地方以确保避免油污,破损、潮湿。
7.10.保管:如需要,应依据相关文件指引规定的保护措施及隔离之措施。
7.11.交付特别要求(只适用于汽车用的产品)
7.11.1.市场部发出交付资料给仓库以作交付指示;
7.11.2.成品交付前,应完成 FQA 检验或顾客检货之程序及合格之结果;
7.11.3.仓库应依据交付资料或其它指引安排运送。
7.12.交付特别要求(只适用于汽车用的产品)
7.12.1.市场部每月对交货情况进行总结,对于那些未能达到100% 按时交货的,应分
析原因并提交相应改善行动计划,并不断跟进以达到100% 按时交货。
因交期延误所产生额外的费用与过多的运费,并记录本月份额外费用/运费;
7.13.其他注意事项:
7.13.1.发料一律遵守先进先出原则,除架位单元排列方式容易辨识先后顺序外,发料时还应注意品
质部检验合格标签上之检验日期,以确保落实“先进先出”之原则。
7.13.2.在停电情况下,则由公司发电来保证温度在管控的范围内
7.13.3.在异常情况下,湿度达不到要求时,则用抽湿机抽湿,来保证仓库湿度在管控范围内。
7.13.4.在异常情况下,如温度达不到要求时,则通知维修部对空调进行维修,如维修后还达不到要
求,则买新空调进行更换。
8.附件:
8.1.温湿度记录表 **ZH00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