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DM系统误码问题分析定位探讨
SDH光纤传输中的误码问题

SDH光纤传输中的误码问题作者:刘金权来源:《科技传播》 2018年第3期摘要本文首先对SDH光纤传输中存在的误码问题做出简要的介绍,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影响误码问题产生的诸多因素以及解决误码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此希望能够有效地提高光纤通信技术人员在SDH光纤传输误码维护方面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 SDH;光纤传输;系统误码中图分类号 TP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04-0130-02误码产生于信号传输过程中,是因为在此过程中衰变会影响信号的电压,进而导致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被严重破坏,进而才会产生误码。
然而很明显,光网络通信设备的不同,因其误码问题的原因迥异,所以最终产生的误码问题也会各不相同。
而且,众所周知的光纤通信系统是十分复杂的,其中包括大量的仪表设备、光电器件以及光纤光缆等,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只要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出现一些问题或故障,就可能导致整个光纤通信传输出现错误或者整个结构的崩塌,所以,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传输设备存在的各种误码问题必须得到及时的解决,从而才能有效地保证SDH光纤传输的质量和效率。
1 SDH光纤传输中的误码问题概述所谓误码,指的是经过接收判决之后再生成数字码流中某些比特出现了错误,导致传输的信息质量被不同程度的破坏。
误码是传输系统中存在的一个影响极大的危害,较小的误码问题可能只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输系统的稳定性,但较大的误码问题就会导致整个传输系统的中断和崩塌。
根据网络性能,可以将传输系统中存在的误码问题分为以下两个类型:其一是内部机理产生的误码,它包含有各种噪声源产生的误码、定位抖动产生的误码、复用器交叉连接设备和交换机产生的误码以及由光纤色散产生的码间干扰引起的误码等,这种类型的误码是由传输系统长时间的误码性能逐渐反应出来的。
其二是脉冲干扰产生的误码,这种类型的误码是由于突发脉冲,比如受到电磁干涉设备或故障电源瞬态干扰等一系列的原因产生的。
简述SDH误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

简述SDH误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摘要本文介绍了SDH误码的一些基本概念、监测原理及产生原因分析,并根据日常维护经验总结出了一些误码故障的分析处理方法。
关键词误码误码率误码的产生是由于在信号传输中,衰变改变了信号的电压,致使信号在传输中遭到破坏,产生误码。
在传输系统中误码是常见的故障,如何及时定位并处理误码故障,是保障传输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
一、SDH误码基本概念SDH误码是指在SDH传输过程中发生接受码元产生了误差,而对SDH光传输设备来说,指的是经光接收机的接收和判决再生后,码流中的某些比特发生了差错。
网管对于对于误码的性能监视事件包括:BBE、SES、UAS、FEBBE、FEES。
传统上常用平均误码率BER来衡量系统的误码性能。
BER即:在某一规定的观测时间内(如24小时)发生差错的比特数和传输比特总数之比,如1ⅹ10-10。
但是平均误码率是长期效应,它只给出一个平均累积结果。
实际上误码的出现往往呈突发性质,且具有极大的随机性。
因此除了平均误码率之外还应有一些短期度量误码的参数,及误码秒和严重误码秒。
当某1秒钟时间内出现1个或1个以上的误码块时,就叫做一个误码秒。
SDH通道开销中的BIP-X属于单个监视块,其中X中的每个比特与监视的信息比特构成监视码组,只要X个分离的奇偶校验组中的任意一个不符合校验要求就认为整个块是误码块EB。
通过BBE事件,可以判断是本端接收侧检测到了误码,是远端发和本端收之间的通道存在问题;通过FEBBE事件,可以判断是远端接收侧检测到了误码,是本端发和远端收之间的通道存在问题。
与MSFEBBE、HPFEBBE、LPFEBBE三个误码远端性能事件对应的还有三个误码远端告警事件,分别是复用段远端误码指示MS-REI、高阶通道远端误码误码指示HP-REI、低阶通道远端误码指示LP-REI。
通过这些远端告警事件的观察,也可以判断远端是否检测到了误码。
当误码较大,突破预设的性能门限时,将上报告警事件。
SDH设备误码分析及维护定位

.
法 立该 定位 出故 障点 时 , 我们 可 以进 行逐 段环 回法 定位 出故 障具体 位置 。 值 得 注 意的 是 , 环 回法 可能 会对E c C 产 生影 响 , 导 致其 不通 。 E C C 不通后在 网管上 无 法 通 软件恢 复 , 必 须得维 护人员 去现场 才能够恢 复这 样会给 维护人 员带来 不 必 要 的麻 烦增 加故 障处理 时限 , 因些要 认真 分析E C C 确认 环 回后 不 会影响E C C 中断再 进行 环 回测试 。 除此之 外 , 替 换 法也是 维护 测试 中常用 也是 很有 效 的方 法, 例如 替换 尾纤 , 电路 板等 能够 定位设 备器件 性 能不 良或 是性能 劣化 的问题 。
避免 。
2 、由于 设备 的 问题 而] d  ̄ S D H系统 产生 误码 的情 况发生 的频 率较 高 , 我们 日常 维护  ̄ j S D H设 备包括 线路单 元 、 支 路单元 、 风 扇单元 、 时钟 单元 以及交叉 单 元。 这几个 部分 无论哪一 部分 出现 问题 都可 能导致 s D H系 统出现误 码 。 例如, 线 路板 或 其它 单板 出 现故 障也 可能 会使 线路 上 的B 2 、 B 3 产 生 误码 。 3 、除 了S DH 设 备 问题和 数据 配置 本身 的 问题 外 , 外 部原 因也是 产生误 码 的一 个重 要原 因 。 它包 括外 部干 扰 、 设备 接地 、 由于 温度 而产 生 的环境原 因、 或 因电缆 问题 而产生 信号 劣化 、 以及接 收光 功率不 正常 等原 因 。 倒如 当设备 安 装 时未 做好 接地 工作 、 或是设 备 附近产 生 了大 的干 扰源 、 再 或者 由于设 备 的风扇 单元 不经 常清理 而 导致灰 尘 过多使 得设 备的 工作 温度过 离 引起支 路误码 都 会 使支 路上 产 生开 销字 节V5 误码 。 当光 功率 过高 或过 低 、 或 色散 过 大、 光 缆及 尾 纤不 清 洁也 会导 致 线路上 的开销 字节 B l 产 生误 码 。 三. 误码 定位 与 处理 的方 法 : 1 、 常 用方 法 : 在S D H设备 日常维护 中, 最常 用的方 法是环 回法 , 但 是一 般来说 环 回法会 使 正常 的业务 产 生 中断 。 所 以一般 产生误 码 的时候 , 应 该先 通过告 警分 析等 性 能事件 对其误 码 产生 的原 因进行 认真 的分析 后 , 努 力找 出故 障点 。 如果 还是 无
DWDM波分复用系统故障处理流程及方法

DWDM波分复用系统故障处理流程及方法摘要:DWDM波分复用系统是光纤通信传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从DWDM故障定位原则、定位方法和常见故障处置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为系统的故障处置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光纤通信;DWDM波分复用;故障处置引言随着DWDM波分复用设备(密集波分复用)在骨干网络中不断投入使用和升级扩容,承载的业务越来越多,为数据、语音、视频等业务提供了大容量的通道。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由于工程施工、设备故障、外部因素、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各类故障问题,对整个传输网络造成巨大影响,必须迅速定位故障点,准确判明故障原因,及时排除故障恢复设备运行。
一、故障定位的原则DWDM波分复用系统故障定位一般遵循“先外部因素,后波分系统;先定位单站,后定位单板;先主光通道,后个别波道;先高级告警,后低级告警”的原则。
(一)先外部因素,后波分系统在查找DWDM系统故障原因时,应首先排除外部的可能因素,如光纤阻断、交换故障、接地问题或电源问题等,再考虑波分设备的问题,尽量减少对站内设备的误操作,避免人为增加故障查找难度。
(二)先定位单站,后定位单板由于传输系统各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较远,因此在进行故障定位时,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将故障点准确定位到单站。
定位到单站后,再进一步确定站内单板故障,缩短处理时间。
(三)先主光通道,后个别波道DWDM系统故障分为主光通道告警、个别波道告警和非业务性告警三类,主光通道告警经常会引起其他告警提示,对系统的影响比较大,属于优先处理方向。
(四)先高级告警,后低级告警DWDM系统告警分为紧急告警、主要告警,这些告警都对通信有影响,必须马上处理。
然后在分析次要告警和一般告警,并将相互关联的告警进行分类处理。
二、故障定位的常见方法(一)告警性能分析法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在设备和网管上将出现相应的告警信息,通过观察设备单板上的指示灯运行情况,可以及时发现故障,充分利用SDH和DWDM系统配置的网管功能,初步判断故障类型和故障点的位置。
波分误码分析与处理

波分误码分析与处理酒淑梅(徐州市电信分公司网络维护中心221000)摘要DWDM 系统主要为SDH、PDH、A TM以及IP等业务提供透明的光传输通道,在DWDM系统中,影响系统两个非常关键的指标是光信噪比(OSNR)和误码率。
信号脉冲在传输中由于色散和非线性效应会引起信号波形失真,在这种情况下光信噪比就很难定量地评估信号的传输质量,所以我们主要以传输误码性能来衡量信号的传输质量。
下面就导致波分误码的原因,以及误码测试和误码处理分析的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波分误码测试1、误码产生的原因误码定义为系统设备实际运行时接收到的数字码流的错误位,通常以误块秒比(ESR)、严重误块秒比(SESR)表示。
产生波分误码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光功率异常、色散、信噪比、光纤非线性以及单板的光器件性能劣化等原因。
1、1光功率异常光功率异常主要指光功率下降。
光功率异常产生误码的原因,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在波分系统传输的距离比较长,使用的光纤存在大量的尾纤跳接和可调衰耗连接和法兰盘连接,尾纤连接松动、不清洁,或者是系统光器件性能劣化,采用的光模块失效等原因造成的光功率下降太大,导致收端OTU的输入光功率已在收端激光器的灵敏度以下。
目前收端OTU 单板采用两种激光器,PIN管和APD管,PIN管的激光器灵敏度为-18dBm;APD管的灵敏度为-28dBm 。
另一种情况是光功率下降,影响接收端的信噪比,直接会导致信噪比的劣化,引起接收端OTU单板出现误码。
1、2色散色散是由于所传送信号的不同频率成分在光纤中的速度不同,从而使不同波长的谱线产生不同的延时,引起传输信号的脉冲被展宽,当展宽到一定程度,原本为0信号将有一定的光功率,如果光功率超过对1的判决门限,则0信号将被误判,造成误码。
光纤的色散用色散系数来衡量,色散系数就是两个波长间隔为1nm的两个光波传输1 km长度光纤到达时间之差,单位为ps/nm·km。
G.652光纤上色散系数为17 ps/nm·km,G.655光纤上色散系数为6 ps/nm·km,2.5G的信号一般不需要进行补偿。
SDH设备误码问题分析与处理

Technology Analysis技术分析DCW95数字通信世界2019.061 误码的概述计算机对二进制信息进行收发的过程中,假设前端发送的信息是“6”,但是到了接收端收到的信息就无缘无故变为“9”,码流光纤接收设备对于SDH 传输设备信息判断不当,将“6”变成了“9”,这种情况就称之为误码。
误码具有突发性和随机不定性。
码元发生变化或者偏差是造成误码现象发生的原因。
为了避免误码对整个数据传输效果和效率的影响,SDH 传输设备设计了对应程序的误码监测系统,主要针对B1再生段误码、B2复用阶段误码、B3高阶通道误码以及V5低阶通道误码等进行有效。
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高阶通道误码会导致低阶通道误码的产生,而低阶通道误码本身对高阶通道误码的产生影响很小。
因此在监测系统监测出产生某一通道误码之后,相关人员对误码问题进行处理时,就要将线路故障排除,且要重视支路故障的排除方式,同时对高低阶误码进行相应检查,达到高效排除故障。
2 误码产生的主要原因SDH 传输设备过程中,产生误码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主要在于如下原因。
第一方面就是由于SDH 传输设备自身的外部原因,即外部原因影响传输效果,主要是管钱传输线路发生一些问题,如光纤传输线路本身的质量就不太达标,不达到高标准的光纤传输线路会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磨损,以及损坏现象。
发生这一现象时就会造成光纤线路整体传输效率下降,同时还会降低其光纤线路的稳定性。
外部原因影响还有其他方面,如SDH 传输设备接口处清洁度不够,以及设备的接地线并没有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安装,导致设备安全性不够,自带电产生电磁场影响到传输信息的准确接收。
或者是SDH 传输设备没有稳定的外部环境,如SDH 传输设备周围环境总是噪音过高或者封闭时,就会一定程度影响到设备里的相关零部件。
此外,SDH 传输设备周围有较强的干扰源产生大量的电磁场影响设备的接收,或者是传输过程的距离相对短并且还处于没有安装信号衰减器的环境中,导致设备光功率加载量太高。
简述DWDM系统误码分析与处理

标准 。 I 在) WDM系统中. 影响系统两 个的 荚键指标是光信噪 比 ( S R)和误码串 . ON 当光信噪比 ( S O NR)根高时 ( 2 5 b 如 .G / s 号信噪L >2 B .系统的质量基本可 { 吉 - 2d ) L 以保证,但信号脉冲任传输巾 于色散和 非线性效应会 引起信 号波形失真, 枉这种 情 况下光情噪比 ( S O NR) 就很难定齄地 评f f号的传输顷量 .有时会出现 O NR 6 ̄ " S 较高时棚应的谋码牢较差 .因此还要以承 戴的业务信号的传输误码性能来橱量信号 的传输 质量 ,验 收时 对误码 率的委 求是
维普资讯
系统误码分析与处理
肖少波 山东烟台海军航空工程工程学院 240 60
DWDM 系统 主要 为 S DH、P H、 D
1 误码测试的方法
DWDM 系统的误码删试主 要以 电再
A M 以肢 I T P等业务提供透明的光传辅通 道 .衡量 DWDM 系统 传输 质 时 ,以 满 负荷所承载的、 务信 号的传输 质量作为 l k
B R 为 1 0 2 E X1 L ;
生段 ( 点对点的 OT 站 )为即能进 行删 M 试 。 一 方法 是用 S 种 DH 分析仪进 行挂 丧 测 试, *一种方 法是 仪表比较 缺王的
开放式系统 巾0Tu 一般都具有对再 生段开销 字 ( H 1)进 行监{I 功能 , 1的 0 l 可以利用 OTU 单缸的 陧码检删功能进行
囊 曙≈
图 1系统误码测试示意 图
收 端的 信噪 比,如果信 噪 比本米 科 NA T∞ 技年 Y. 信第 H。 息 №№ . M
维普资讯
不大 ,光 功率 下 降直接 会导 致信 噪 比的 劣化 ,引起接收端 OT U 单盘 出现误 码 。
传输设备误码问题处理

论文编号:专业技术资格评审高级工程师论文题目传输设备误码问题处理申报专业传输二〇一一年九月目录论文摘要(中文) (3)一、误码的定义和影响 (3)二、误码检测机理 (4)三、引起误码的常见原因 (7)1.外部原因 (7)2.设备原因 (7)四、误码性能的规范 (8)五、误码问题的处理思路 (9)1.告警性能分析法 (9)2.逐段环回法 (9)3.替换法 (9)六、误码问题的处理步骤 (10)1.找到误码的源头 (10)2.排除线路误码,排除外部原因 (10)3.分析支路误码性能事件,排除支路误码 (10)七、DWDM系统中的误码问题 (12)1.波分系统产生误码的原因 (12)2.DWDM系统误码处理方法 (14)八、常见误码故障的典型案例 (17)1.时钟板故障导致的误码问题 (17)2.交叉板故障导致突发大误码 (18)参考文献 (19)传输设备误码问题处理摘要:本文阐述了传输设备中误码产生的原因,检测机理以及误码处理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对SDH系统和DWDM系统误码分别进行了讨论,最后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进一步说明误码类故障的定位和处理过程。
关键字:误码性能事件告警一、误码的定义和影响误码就是经接收判决再生后,数字流的某些比特发生了差错,使传输信息的质量发生了损伤。
一般用误码率来衡量信息传输质量(BER),即特定观测时间内错误比特数与传输比特数的之比当作误码率。
使用这一参数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区分连续零星误码和突发性大误码,事实上,这两种误码对具体业务的影响是不同的。
语音通信中,连续的零星误码通常不会造成断话影响,可能造成电话有杂音,音质下降,一般可以容忍,但对于突发性大误码,则很有可能造成断话,这是不能容忍的。
数据通信中信息几乎没有冗余度,数据块中错一个比特和多个比特效果相同,都不能使用,故对于数据通信,可以容忍突发性大误码,而不能容忍连续零星误码。
目前误码的度量是以ITU-T的G。
826/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WDM 系统误码问题分析定位探讨安捷信客户支持部 宋志永/39340 工程师摘要 DWDM 系统因网络地位高、业务密集、安全性要求高,是客户运维工作的重点,而DWDM 误码问题因涉及因素众多、定位复杂,往往是维护工作的难点。
本文以某传输干线DWDM 网络运行与误码维护实例为背景,论述了波分误码问题的产生原因与基本排查思路,重点分析了线路反射对DWDM 系统的影响、基本定位思路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 DWDM 线路 误码 反射 波道1.问题描述某DWDM 网络A 和B 站为OTM 站,距离362km ,中间设C 站一个OADM 站和D 、E 、F 三个OLA 站,使用32×2.5G 系统组网,拓扑如图1.0。
系统在A 、B 间开通20个波道,线路功率与波道信噪比符合指标,但B 站收A 站方向6个波道OTU 上报大量RSBBE (再生段误码),个别波道甚至由于误码过大无法正常承载业务,必须进行波长倒带转移。
图1.0 A-B 段DWDM 组网拓扑图2. 原因分析1) DWDM 误码原因分析误码是指在传输过程中码元发生了错误,DWDM 系统产生误码的因素众种,其中B DEFCA维护中常见的误码产生原因包括线路光功率异常、色散容限不够、波道间功率不平坦、信噪比过低、光纤非线性以及传输设备的光器件性能劣化等,通常围绕这些指标参数,结合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定位。
在DWDM系统出现误码后要确定是单波道误码还是多个波道同时产生误码,以判断是线路问题还是单波问题。
若只有一个波道出现误码,其它波道性能均正常,则需重点对该误码波道的OTU收发光功率、OTU光器件以及OTU与合分波单元的尾纤进行排查定位;若多个波道同时出现了误码,这时通常可以判断是主光线路出现了问题,需要重点对光缆、线路功率、色散、非线性、光放大板卡等进行分析定位,DWDM系统常见误码原因见表1.0。
表2.0 DWDM误码的常见原因2) 定位思路及步骤因20个波道中6个波出现了误码,且6个波道的误码量随时间的变化步调一致,所以基本可以判断非单个波道故障,需要对线路展开分析定位。
根据上表中线路问题的常见故障原因18,结合相关原理知识,排查过程如下:a)首先检查光缆环境和全线机房环境,排除运行环境如温度、湿度对系统的影响,经客户各方确认当前运行环境正常;波分干线维护中曾遇到与温度、湿度相关的误码故障现象:(1)东北地区的架空光缆,冬季晚上九点以后线路衰减开始增加,每小时放大板OAU功率下降约1dBm,到早晨太阳出来时衰减累计增加10dB左右,系统信噪比下降所有波道上报误码,从早晨九点开始衰减减小放大板功率又逐渐回升到正常值。
夜班维护人员必须逐渐调低电可调衰减器VOA的衰减以保证系统功率的正常,白班人员又必须逐渐调高VOA衰减来降低功率。
(2)一子架3块波长转换板LWC同时瞬报LSR_COOL_ALM(激光器制冷电流过限)告警,接收端LWC上报大误码,承载的SDH业务全部倒换。
经查相应机柜PMU板上报TEMP_ALARM告警,经现场确认该机房空调故障多日,客户用普通电风扇为设备降温。
(3)南部地区干线,机房湿度控制不佳,ODF架一个尾纤接头接触不紧密,其空隙间受水雾变化影响,导致线路不稳定产生误码。
b)检查放大板功率、电流、增益等指标,可排除设备内部连纤异常和单板故障;c)线路光功率,是DWDM系统最重要的配置数据,受光缆施工、线路割接等影响容易引起衰减值的变化,是例行维护的重点。
故障定位时需要依据线路放大板型号规格和承载波数计算标称值,标称功率计算方法:P(总)=P(单波)+10LogN,N为总波数,各放大板规格及单波输入功率请参考开局指导书。
检查线路光功率,发现A-B间线路放大板功率与标称值基本一致,见下表1.1 各站放大板△值(当前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小于1dBm,说明当前线路功率正常。
表2.1 A-B间线路功率统计表(承载:20波,2.5G*32波系统)d)用光谱在线分析板对B站接收A方向线路进行光谱监测,发现所有波道信噪比、波道间的均衡平坦性总体良好,说明均衡、信噪比均正常。
e)光纤非线性效应主要由功率过高导致,光功率越高单位光纤横截面的能量密度越大,当此密度过大时,会导致传输信号的非线性效应,影响系统性能。
调高线路功率,观察误码未见明显加重,排除非线性问题。
非线性:从本质上讲,所有介质都是非线性的,只是通常情况下非线性特征难以表现出来。
当光纤的入纤功率不大时,光纤呈现线性特征,当光放大器和高功率激光器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使用后,光纤的非线性特征愈来愈显著。
f)色散容限是DWDM系统中重要维护指标,与光功率指标同样重要,通常在系统设计时已按线路区段进行严密的计算,工程开局时按设计值使用相应型号DCM(色散补偿模块)进行补偿,但2.5G的WDM系统通常受色散影响很小,工程中无须进行补偿。
本例中DWDM系统是2.5G*32系统,所以可以排除色散问题导致误码的可能。
色散:光脉冲中的不同频率成分的光在光纤中的群速度不同,因而到达光纤终端有先有后,这使得光脉冲发生展宽,这就是光纤的色散。
色散用时延差来表示,即不同频率的信号成分传输同样的距离所需要的时间之差。
图2.0 色散引起的脉冲展宽示意图对于10G和40G速率的系统,须严格对线路进行色散补偿,否则系统会在功率正常、信噪比正常的情况下, OTU的纠错或误码严重。
g)光纤接头、尾纤端面污渍会产生回损,造成线路中的多径反射现象,而不同波长的谐振长度不一样,如果反射长度与波长可比拟时,就会产生相干调制等现象,对信号造成损伤,从而导致系统性能劣化,因此在反射过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相同路由部分波道性能正常,而部分波道产生误码的现象,且误码特点是突发性明显,有时连续数个15M无误码,偶尔突发出现十几万。
但我司传统WDM及OTN对回损均无法实现量化监测与预警,从而给问题定位造成一定的困难。
根据以上a-f 七个方面分析,一一排除了各因素对系统的影响,重点怀疑光纤接头或端面污染引起反射,导致系统产生了误码。
回损(RL):回损即回波损耗(return loss),也叫反射,是从无源器件的输入端口返回的光功率与输入光功率的比例,定义为:RL=-10log(Pr/Pj),活动连接器(Connector)、机械接头(Mechanical splice)和光纤中的断裂点(Crack)都会引起反射,常见反射事件OTDR测量结果见下图。
图2.1 OTDR测试的常见反射事件图对于速率2.5G的系统要求线路回波损耗小于-27dB,对于速率为10G的系统要求线路回波损耗小于-25dB。
3. 解决问题根据本DWDM系统误码现象分析及排查结果,分别排除了运行环境、设备故障、光功率、信噪比、波道均衡、非线性、色散等因素,怀疑是线路反射导致了DWDM系统产生误码。
于是成立定位小组沿接收端B站开始,沿F、E、D站对区间光缆、站内尾纤接头一一检查,具体定位手段是用OTDR工具对光缆进行损耗和回损测试,用光纤端面显微镜对站内的尾纤接头进行400倍放大观察,以查找反射点。
1) OTDR检测站间光缆反射用OTDR对B-A各区段光缆检查,其中部分区段的光缆测试结果如下图,损耗与反射测试结果均正常,发现外部光缆不存在明显的反射点,排除了外部线路反射的可能。
图3.0 D-E间光缆测试结果图3.1 E-F间光缆测试结果OTDR测试反射注意:因ODTR的近端存在测试盲区,测试时需要增加5~10Km的过渡光缆;光缆的远端,由于是和设备断开的(OTDR测试光缆必须和设备断开,否则可能会把设备单板光口打坏),光纤端面和空气的接触面本身就会有很大的反射,也无法通过OTDR测试结果判断远端最后一个接头的反射情况;所以决定站内尾纤端面用光纤显微镜观察。
2) 光纤显微镜查看光纤端面首先,清洁的尾纤接头端面放大观察应该是一个灰色洁净的圆面,因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为8~10μm ,放大100倍数时约为0.8~1mm ,这时可以看到圆心中间的纤芯,图3.2尾纤接头及端面放大效果图用光纤显微镜对B 至A 站室内ODF 架接口、设备接口、对接法兰、尾纤端面逐一进行测试,发现光接口、尾纤接头污染严重,全线有60%以上的光纤接头污染严重,清洁前用光纤显微镜对部分接头做了截图,如图3.3。
图3.3 显微镜观察尾纤清洁前端面3) 清洁尾纤端面的污渍对B-A 段各机房室内ODF 架、设备接口、法兰盘、尾纤所有光接口使用专用擦纤工具展开清洁。
光纤端面污染较重的使用卷轴擦纤盒无法清洁干净,所以首先使用无水酒精多次清洁,再使用擦纤盒清洁才能清洁干净;污染、划痕严重的端面使用酒精、擦纤器等都无法清洁干净,只能通过更换尾纤解决。
清洁后光纤接头如图3.4。
图3.4 显微镜观察尾纤清洁后端面专用尾纤维护工具:通过对沿线各个站点的光纤端面进行观察、清洁、更换,线路性能得到明显提升,B 站的光谱扫描中各个单波的均衡性得到进一步改善。
(关于线路反射反为什么会影响波道间的平坦度,曾请教研发同事,目前仍未给出答案,希望高手分析)定位小组从B 站出发,处理完F 、E 和D 站时,6个故障波道的OTU 误码已全部消失,误码问题彻底解决。
解决这样的问题花费精力多,网络申请中断时间长,总体来说非常不容易,进站后绝不能放过每一个可能引起反射的尾纤接头。
4. 结束语DWDM 系统作为骨干传送网,是数据网、核心网、无线G 网等所有业务网的安全运行基础,保障其稳定运行是客户运维管理工作的重点。
因DWDM 系统误码产生原因众多,定位排查有时感觉无从下手,总结本次误码主要原因是DWDM 系统设备运行年久,机房环境较差,室内部分光纤端面长时间积累污渍、划痕等造成反射,导致系统误码。
此次误码定位和处理过程对DWDM 系统的日常维护具有借鉴意义,首先分析定位人员须熟悉网络、掌握WDM 系统相关知识,能有序指导维护单位展开定位分析。
其次,设备运行环境不达标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机房温度、湿度和清洁度需努力整治实现标准化。
最后,建议客户各机房及维护单位配备专业的DWDM 维护工具,如光纤显微镜、卷轴擦纤盒和无尘棉棒等专业工具,有助于有效的定位并彻底解决问题,避免客户反馈已经清洁过,但不能保证已经清洁好的现象。
缩略语: OTMOptical Terminal Multiplexer 光终端复用设备 OADM Optical Add and Drop Multiplexer 光分插复用设备 OLA Optical Line Amplifier 光线路放大设备 OTUOptical Transponder Unit光发送单元专用卷轴清洁带无尘棉棒光纤显微镜(连接PC )OTDR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 光时域反射测试仪DCM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Module 色散补偿模块参考资料[1]. 《OTDR使用指导书》传输资料光盘8.0[2]. 《光纤与无源光器件专题-C》传输资料光盘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