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历史模拟试题

机密★启用前

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2014中考模拟试题

历史

一、选择题:(1—10题每题各1分,11—17题每题各2分,共24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的表格内。)1.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是()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郡县制代替分封制2.“无有张骞通异域,安有佳种自西来。”这反映出张骞通西域的重要意义之一是()A.促进了西域经济的发展 B.使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统辖

C.密切了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 D.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3.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史实中正确的是()

①任用魏征等贤臣②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③创立科举制度④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中国古代创立的一种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其评价有①发展了秦汉的郡县制度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③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这一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 B.行省制 C.内阁制 D.分封制

5.“素帆百万飞如箭,乘风顷刻敌前现。碧水静无波,疏星夜转多。弹飞如急雨,难阻雄狮路。天险说长江,功成夜未央。”这首词描写的应该是()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6.历史复习课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确定一研究主题。切合下列材料的主题是()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上海,红色的摇篮 C.改革开放在上海 D.上海,中国近现代化的缩影

7.诗人爱伦坡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古希腊光荣之处在于()A.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文化条件 B.开创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民主政治

C.为后世留下大量经典文学艺术作品 D.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提供了思想武器

8.一位美国史学家指出:“没有新的原则在17世纪的成功实施,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这里“新的原则”是指()A.和平渐进 B.民主共和 C.议会至上 D.三权分立

9.我国曾出台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专家预测未来两年每年将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4万亿元投资主要投向三农、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等,这可以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增加就业。1929——1933年经济危机过程中,美国采取的类似措施是()A.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奖励农民,调整生产机构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10.《全球通史》中写道:“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为了摆脱“卒子”的地位,西欧所做出的努力不包括()①接受马歇尔计划②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③成立欧洲共同体④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A.③ B.④ C.①② D.③④

11.“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 C.法家、墨家 D.墨家、道家

12.马克思说:“封建国家可以指挥千千万万人的手臂去为集权国家修建与集权政治关系相匹配的社会物质实体。”能证明马克思此话正确的是()

①焚书坑儒②秦兵马俑③隋大运河④清文字狱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13.下列图示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其中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 C.百团大战 D.重庆谈判

14.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土改后农民分配土地公社社员在集体劳动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A.保护了农民利益 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改变了经营方式 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15.下面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制作的一个反映世界史上重要会议的年代尺。在这个年代尺上标出的会议

()

.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不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A.苏联斯大林模式 B.苏俄新经济政策 C.美国罗斯福新政 D.中国改革开放

17.历史小组在探究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话题,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

①欧洲国家的联合成为影响国际格局的重要力量②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物质基础

③苏东剧变,两极格局终结,新的格局已经形成④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的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每题12分,共36分)

18.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并将其解释为民族复兴之梦。请同学们用所学的知识一起来回顾中华民族近代化“追梦之旅”吧!

【破碎天朝梦】材料一:列强入侵的炮声摧毁了大清王朝的沉梦,……撕碎了中国美丽的山河。——《复兴之路》(1)170多年前,哪一历史事件“摧毁了大清王朝的沉梦”?(1分)

【坎坷曲折梦】材料二: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近代化探索的历史。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2)中国人“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从而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的运动。该运动是什么?(1分)“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中国人先后尝试过“日本式”、“美国式”、“俄国式”道路,但均告失败,最后找到了符合国情的“中国式”道路。那么“美国式”道路具体所指历史事件的影响是什么?(1分)

【独立富强梦】材料三: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些,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尝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好路来。”

(3)“南方谈话”之后党作出了什么样的重大决策使从而使改革开放政策向纵深发展?(1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内在的具有一致性,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历史巨变?(1分)

(4)完成导图一“西方近代化发展线索”空白部分的相关内容。(3

分)如导图一所示西方的近代化历程和中国前期的近代化道路貌似不同,结合西方近代化历程和导图二简要归纳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

【民梦中国梦】

材料六:习近平主席说,“中国梦就是民族梦、复兴梦,归根结底是人民梦。”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唯有实干,方能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5)综上所述中国人从鸦片战争到现代一直追求的梦想是什么?怎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2分) 19.历史资料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掌握各种类型的历史资料对于我们理解和学习历史有重大帮助。 【文字资料】文字史料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包括历史事件的时间……等要素。以解读时间要素为例。 材料: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也开启了不同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之后的500年来,人类在现代化的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大国崛起解说词

(1)时间要素具有具体性。材料中的“1500年”就确定了在历史长河中这一时间节点发生了一件具体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

(2)时间具有连续性,前后发生的事件往往具有因果关系。材料中“开启了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主要是指由发生在“1500年的历史事件”之后引发了什么历史事件?(1分)

(3)时间要素具有多样性,可将时间划分为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三种类型。所以材料中“之后的500年,相继出现九个世界性大国”预示着这一长时段的主题是大国崛起。结合史实说明美国是如何在诞生100多年的时间里创造了大国崛起的奇迹的?(2分)

【历史地图】地图是历史事件发生空间载体,蕴含着历史事件的地域性,所以可以把 “地理”读成 “历史”。

(4)图一的形成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从两幅图片中可以看出欧洲在两极对峙的国际格局中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分)

【统计图表】图表史料可以清晰的反映事物发展的趋势和走向。

思维导图一:西方近代发展线索图

思维导图二:冲击—反应模式

图一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图

图二欧盟大家庭图

【图片资料】图片史料富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图三图四

(6)图三反映了当今世界什么趋势?图四反映经济全球化存在的弊端问题是什么? 2分)

(7)你平时学习历史时使用的历史资料类型还有很多,请结合一种说明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2分)

20.某同学要探究在推动社会发展进程中科学技术和社会环境间的关系。请一起完成这一探究任务。

【步骤一】这位同学收集到了一张中国科技成果统计表,同时梳理了西方近代科技发展的史实。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和分布特点?(1分)帮助这位同学完成表

二的知识梳理。(2分)

(2)依据材料一请列举一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家及其成就?(2分)

(3)为了理清西方近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基本线索请将材料二中的历史事件进行归类(四类)。(4分)

(4)材料三反映了美国政府从1956年以来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列举一项这一时期世界先进科技成就。(1

分)

【步骤三】对比反思是历史探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材料一: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

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呢?这是英国学者李约瑟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研究中重点探讨的问题,在史学界

被称为“李约瑟难题”。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解答“李约瑟难题”。(从科学技术发展和广阔的社会环境相互之间的

关系来作答)(2分)

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2014中考模拟试题

历史答题卡

以下试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新海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1—10题每题各1分,11—17题每题各2分,共24分。)

二.非选择题(每大题12分,共36分)

18.(1)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1分)

(2)洋务运动(1分)推翻清政府的通知,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分)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建立新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式道路(答对其中一点即可 1分)

(4)启蒙运动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3分)解放思想科技创新变革完善政治制度学习西方西方列强入侵的刺激推动(达到任意三点给2分)

(5)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分)言之成理即可(1分)

19.(1)新航路的开辟(1分)

(2)罪恶的殖民活动三角贸易(1分)

(3)独立战争,取得民族独立。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美国经济排名第一。这些奠定了美国成为第一强国的基础。(2分)

(4)第一次世界大战(1分)从对抗分裂到走向联合(1分)

(5)日本战后50年代到70年代经济高速持续发展(1)重视教育,科教兴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分)

(6)多极化(1分)贫富差距拉大(1分)

(7)文献文物遗址等(结合一种回答使用中注意的问题即可2分)

20.(1)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主要集中在农学﹑数学和天文历法方面。(1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改良蒸汽机(2分)

(2)卡尔·本茨内燃机汽车爱迪生电灯等电器的发明(任意一例即可 2分)(3)思想解放运动科学革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4分)

(4)原子能计算机空间技术生物工程(任意一点即可 1分)

(5)科技的发展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思想的解放和科技的发展等,同时科技的发展也促进政治变革和思想解放,为科技的进步提供良好的环境。(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