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经典案例中集集团
中集集团并购效应.pptx

液化和压缩天然气 运输设备
天然气勘探、开采与 净化设备
收购安瑞科能源
①进入分销领域 ②获取了燃气物 流设备制造技术, 能够向客户提供 燃气加气站集成
收购卢森堡TGE
①得了大型液化天然气 进出口接收站、卫星储 存站、气体处理工厂等 制造技术,②能够在天 然气开发和应用领域为 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 案
中集使用自有 的CIMC品牌, 直接参与国际 集装箱市场的 竞争,建立直 接销售的渠道。
二 并购前分析 2、并购的战略和目标
创造企业 价值增值 (财务的角 度)
三 并购的过程 之并购三部曲
Part1:集装箱 领域
Part2:道路车 辆运输领域
Part3:能源化 工和海洋工程
领域
二 并购过程
1、在集装箱领域的并购
合理产 业布局
先做大
技术密集 转变
后做强
规模优 势形成
二 并购过程
1、在集装箱领域的并购
先做大
中集通过在全国的收购,制定了在华北、华南、华东三 大区域建立生产基地的购并战略,形成了从制造、维修、零 部件供应、租赁到堆存的一站式全链服务体系。
二 并购过程
1、在集装箱领域的并购
后做强
(1)一是通过吸收技 术,不断向技术密集 的高端集装箱转移;
二 并购前分析 2、并购优势分析
1987年,公司实行股权结构改组, 吸收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加盟, 成为三方合资企业。同年,恢复集 装箱生产。投资规模扩大为400万 美元,注册资本仍为300万美元。
二 并购前分析 2、并购优势分析
2022/3/23
199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国家:对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实 现规模扩张持鼓励态度;中国 的改革开放促成了中国经济腾 飞,外贸的持续高速增长使中 国有条件成为全球集装箱制造 中心。 地方政策: 1.优先安排股票债券发行与上 市规模; 2.支持兼并互补性强的企业; 3.今年起连续三年返还国有资 产收益以及上缴所得税的15%, 享受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优惠等。
中集集团的并购

中集集团的并购
中集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商之一,也是全球领先的运输设备供应商。
近年来,中集集团通过不断的并购,不断扩大其业务范围和市场份额。
以下是中集集团的一些重要并购案例:
1. 2013年,中集集团以7.5亿美元收购了意大利集装箱制造商Tirreno Power。
这次收购使中集集团成为全球第二大集装箱制造商。
2. 2016年,中集集团以
3.5亿美元收购了德国车身制造商Schmitz Cargobull,并将其改名为中集车身。
这次收购使中集集团进一步扩大了其在欧洲的市场份额。
3. 2017年,中集集团以
4.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集装箱制造商Stoughton Trailers。
这次收购使中集集团成为美国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商之一。
4. 2018年,中集集团以7.2亿美元收购了德国机场行李系统制造商Wanzl。
这次收购使中集集团进一步扩大了其在机场行李系统市场的份额。
通过这些并购,中集集团不仅扩大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范围和市场份额,还加强了其在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方面的实力。
中集集团的并购活动将继续推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和成长。
- 1 -。
中集集团并购的动因

中集集团并购的动因1. 引言中集集团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综合性工程集团,总部位于中国。
该集团以其在船舶制造、港口设备、能源装备等领域的卓越表现而闻名。
然而,为了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和更高的市场份额,中集集团决定通过并购来增强其竞争力和扩大市场份额。
本文将探讨中集集团进行并购的动因,包括增强核心能力、拓展市场、实现规模效益和降低风险等方面。
2. 增强核心能力中集集团通过并购来增强其核心能力,以提高在船舶制造、港口设备和能源装备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收购具有先进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公司,中集集团能够迅速获得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此外,通过并购,中集集团可以吸收其他公司的研发团队和专业人员,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3. 拓展市场并购对于中集集团来说是一种快速拓展市场的方式。
通过收购其他公司,中集集团可以迅速进入新的市场,扩大产品线和服务范围。
这样一来,中集集团不仅可以满足现有客户的需求,还可以开拓新的客户群体。
通过并购,中集集团能够更好地利用现有的销售渠道和分销网络,提高市场覆盖率和销售额。
4. 实现规模效益中集集团通过并购来实现规模效益,以降低成本并提高盈利能力。
通过扩大规模,中集集团可以获得更多的采购和生产优势。
通过集中采购,中集集团可以获得更好的价格和优惠条件,降低采购成本。
此外,中集集团还可以通过共享生产设备和资源,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
通过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中集集团可以提高产品竞争力,并获得更高的利润率。
5. 降低风险并购可以帮助中集集团降低业务风险。
通过收购其他公司,中集集团可以实现业务多元化,避免过度依赖某个特定市场或产品。
当一个市场面临困难时,中集集团可以依靠其他市场的业务来稳定盈利。
此外,通过并购,中集集团还可以获得其他公司的品牌和声誉,从而提高市场信誉度和竞争优势。
这将为中集集团在不同市场中获取更多的商机和业务合作提供更大的机会。
6. 结论中集集团进行并购的动因主要包括增强核心能力、拓展市场、实现规模效益和降低风险。
中集集团案例分析报告

中集集团案例A分析报告(华中科技大学MBA)摘要: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从1992年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工厂,经过10年不断的并购发展,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的集装箱生产企业。
本报告针对中集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建立起核心竞争力做出了简要分析。
另外,本报告对2003年中集集团即将进入多元化产业前的选择做出了分析与建议。
一、中集集团背景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80年1月创立于深圳,最初由香港招商局和丹麦宝隆洋行合资兴建,总投资300万美元。
是深圳最早的中外合资企业之一,公司由宝隆洋行派人管理,投产后即连年亏损。
1986年中集集团董事会决定停产,准备破产清盘。
包括麦伯良在内的企业骨干坚决不同意倒闭,并通过争取得到了董事会批准继续经营,外方人员完全退出管理。
1987年,公司实行股权结构改组,吸收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加盟,成为三方合资企业。
同年,恢复集装箱生产。
90年代中期,中集集团通过横向兼并战略实现了低成本扩张,经过几年的发展,到了1996年中集集团奇迹般地一跃成为世界头号集装箱生产集团。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总部设在深圳市蛇口工业区,其前身是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主要股东为中远集团和招商局集团。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集集团已经成为根植于中国本土的全球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与服务业的领先企业,成为了以集装箱制造为主导产业的综合性企业集团,目前主要业务包括国际标准干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特种集装箱,半挂车机场设备等。
二、中集成功的因素分析中集集团从集装箱的无名小厂发展到世界第一,其成功有其必然性。
首先,是中国的改革开放。
该科促成了中国经济和外贸的腾飞,外贸的持续高速增长使中国有条件和可能成为全球集装箱制造中心。
这是中集大战的大前提。
其次,是中集对全球大势的把握。
而作为企业家的麦伯良,在1990年就预见到了,中国会成为全球制造集装箱的中心,取代当时世界干箱老大韩国,这种对全球大局的把握,使得中集能够比韩国现代和进道首先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捷足先登在中国沿海布局。
中集集团并购

中集集团的并购扩张之路案例研究与分析姓名邵太春班级财务管理105学号2010010111摘要: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集集团),是一家为全球市场提供物流装备和能源装备的企业集团,主要经营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和化工装备、海洋工程、机场设备等装备的制造和服务。
中集集团于1980年1月创立于深圳,199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中集集团主要股东为中远集团和招商局集团,是国有控股的公众上市公司。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集集团已经成为根植于中国本土、在全球多个行业具有领先地位的企业。
2008年,中集集团被列为“2008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第49位,“中国国有上市企业社会责任榜”第39位,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40位;2007年9月“CIMC中集”牌集装箱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选为“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称号。
2009年,中集被列为福布斯“全球2000领先企业”第1397位。
2010年,《财富》中文版发布2010中国500强企业中集居128位。
中集集团并购扩张路径介绍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是一家成立于1980年的合资企业,当时由招商局轮船、丹麦宝隆洋行和美国海洋集装箱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生产普通的干货集装箱。
1993年,技术员出身的麦伯良出任公司总经理,带领中集进入了高速发展和扩张的轨道。
今天的中集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集装箱制造、道路运输车辆制造、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为主的物流装备制造企业集团。
从规模角度看,中集自1994年登陆资本市场以来,销售收入从将近7亿元增长至近 500亿,扩张近70倍;净资产从1亿元增长至130多亿元,扩张近100 倍。
与同为A股上市公司的装备制造企业相比,中集的规模普遍超过他们一倍以上。
从扩张角度看,中集在其发展过程中先后收购国内外企业近30家,在中国、北美、欧洲、亚洲和澳洲等拥有100余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员工超过六万人,已经成为标准意义上的跨国公司。
中集集团并购荷兰博格工业有限公司案例分析.docx

中集集团并购荷兰博格工业有限公司案例分析【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9―0026―031 中集并购荷兰博格工业公司的背景如果说海运服务贸易是国际货物贸易的派生贸易的话,那么集装箱制造业(属于物流装备制造业)即属于海运服务贸易的下游行业,航运业的市场波动对集装箱制造业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1.1 海运开放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海运市场在八世前已经通过中双边协议形式开放,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该组织第143个成员,海运市场是服务贸易领域内开放范围最广,最深的一个行业,开放程度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如此开放的程度势必给我国航运业及相关行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积极方面的影响看:①经济高速增长,国际贸易稳步增加,航运需求增长,这将促进我国航运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我国航运业吸引国际资本,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高航运业技术水平。
③国际制造业向中国移动,可以促进国内就业。
④我国的航运服务下游企业可以直接和参与国际竞争。
但是也有消极方面的影响:①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国际航运企业面临失去部分市场的威胁。
②企业管理和服务质量面临挑战。
③高级人才的缺失使得人力资源储备不足。
1.2 航运服务贸易行业的市场波动。
市场的自主性在于,资本会主动流向利润较好的行业,但是同时又不会在行业不景气时迅速主动撤出,且由于惯性还会使市场的竞争走向更加激烈。
集装箱航运业的典型周期性发展特征比喻为“心电图”,“集装箱航运业长期不景气,一旦景气时利润离得惊人,可能某一年赚了前几年亏的钱,也可能某一年亏了前几年赚的钱。
世界集装箱运输市场自2003~2005年上半年表现为景气上升阶段,海运量保持10%~15%的年增长率,而同期船队扩张速度则仅为8%~10%,供不应求的态势推动集装箱运价稳步攀升;但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尽管运输需求继续保持10%左右的增幅,但船队运力却以13%~16%的速度扩张,供过于求的态势逐渐显现,集装箱运价逐步走低。
中集集团并购财务成果

中集集团并购财务成果中集集团是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之一。
近年来,中集集团积极开展并购活动,通过收购其他企业,不断扩大自身规模和影响力。
这些并购对中集集团的财务状况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中集集团并购后的财务成果,本文将对该方面进行探讨。
我们来看一下中集集团并购活动的具体情况。
自2010年以来,中集集团已经完成了多起重要的并购交易,涉及领域包括船舶制造、物流、能源等多个行业。
这些并购交易不仅扩大了中集集团的产业链,还提高了企业的市场份额和核心竞争力。
其中,对于船舶制造和物流领域的并购尤为突出。
通过收购相关企业,中集集团在这些领域实现了全产业链的布局,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我们来分析一下中集集团并购后的财务成果。
根据中集集团的财务报告,自并购以来,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实现了持续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并购后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份额的增加。
通过收购其他企业,中集集团实现了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益。
此外,中集集团还通过并购活动获得了更多的技术和人才资源,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然而,并购活动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中集集团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并购,这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并购后的整合工作需要时间和精力,可能会对企业的日常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不同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管理理念的融合也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
中集集团需要通过专业的管理团队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克服这些挑战,确保并购的顺利进行和财务成果的实现。
面对这些挑战,中集集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
首先,中集集团注重风险管理,通过对目标企业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和评估,降低了并购风险。
其次,中集集团加强了内部管理,提高了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
此外,中集集团还加大了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总的来说,中集集团通过并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财务成果。
在并购后,中集集团实现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份额的增加,提高了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中集集团扩张及并购案例分析

盈利指标
12
10
10.43
8
6
4
2
0
营业利润率
9.7
6.84
5.5
6.38
3.85
11.34
12
10
9.9
8
7.1
6
4
2
0
净利润率
8.03
8.99
6.5
4.52
4.95
经营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
35
30
30.24
25
20
15
10
5
0
15.19
31.98 12.9
2 1.5 19.9 1 0.5
0
总资产周转率
上游供应商
集团业务
下游客户
武钢 宝钢 鞍钢 马钢
集装箱 道路运输车辆 LNG运输设备
机场设备
中远集团 马士基
其它物流企业
17
中集扩张战略分析-运营协同
在业务发展中,中集将罐式集装箱优势和车辆业务结合起来,发展壁垒高、竞争 小、行业前景广阔的LNG压力罐车,随后逐步过渡到CNG系统设备制造,并继续向 LNG运输船方向发展。
收购进入:完全以收购来切入道路运输车辆这一全新 领域,并在三年内做到世界第一; 获取技术:通过收购扬州通华掌握半挂车生产技术, 通过收购圣达因掌握低温液态贮槽罐车生产技术,通过 收购考格尔掌握冷藏车技术; 获取技术及市场:通过收购美国HPA和荷兰博格,不 仅获取了技术,还获取了北美和欧洲的市场
2007
2008
19
中集扩张战略分析-扩张时机选择
中集集团善于在资本市场低潮期时进行并购,在收购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集团自身具备充足的现金储备,较少使用财务杠杆; 2、股市及经济处于低迷期,被收购企业融资困难,估值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