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论文交响乐赏析

合集下载

交响乐赏析结课论文

交响乐赏析结课论文

北京林业大学交响乐赏析课程结课论文一、古希腊人的音乐思想·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布兰诗歌》第一节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古希腊人的音乐思想”几个大字,这节课老师给我们讲了欧洲音乐的起源和后续的一些发展。

欧洲音乐源于古希腊,古希腊音乐的实际音响已完全失传,古希腊的音乐对今天的意义主要在于音乐思想、音乐理论和乐器等方面。

古代希腊的音乐理论以其调式著称。

调式的名称随地区的名称而命名,如佛里几亚、利地亚、混合利地亚调式。

中古教会调式是古希调调式的进一步演进。

老师在课上专门谈到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巴洛克音乐的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所以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

巴洛克音乐是后期发展的一个基础。

在声乐方面,巴洛克音乐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当时的宗教音乐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占很大的分量。

那个时期的器乐曲发展也很迅速,尤其是弦乐方面的发展,所以我想如果听听这一时期的音乐,最直接的感受应该是很华丽。

除此之外,老师提到了《布兰诗歌》,不过第一节可没能听到,有些微遗憾。

通过查找一些资料,我也了解到一些相关的内容。

二十世纪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谱成《布兰诗歌》,分“春天”、“酒”、“爱”三个主题。

《布兰诗歌》是一曲对生命的赞歌,似乎有神的目光在暗中注视。

它在三个主题引导下微妙地涉及了“信仰”、“死亡”等动机,调性既有着世俗的欢乐成分,又有着史诗般的恢弘气势。

其中所隐含的真正的动机,则是对短暂人生的垂怜、惋惜和哀叹。

第一节课让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老师的讲课方式很有感染力,这绝对不是恭维。

我一直以来听的都是一些流行歌曲,对于真正的音乐缺少接触和感悟,所以这节课以后每次老师给我们放音乐听时,我都尽量让自己置身其中,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感情。

原来,音乐所能表达的感情比文字、语言要深沉、细腻得多。

二、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第二节课,老师再次提到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并且温习了上节课讲的有关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的相关内容。

巩武天选修课交响乐赏析论文(原创)

巩武天选修课交响乐赏析论文(原创)

“交响乐赏析课”的学习总结与心得一、各个时期的音乐(17世纪至今)1.巴赫赋格(1685年-1750年)赋格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固定创作形式,。

它运用模仿技法:首先在一个声部上出现一个主题片断, 然后在其他的声部上模仿这个片断, 这时演奏主题的声部演奏与新的声部相对应的乐句, 形成各个声部相互问答追逐的效果。

所以又称“遁走曲”,意为追逐、遁走。

就巴赫的赋格曲而言,我们既能看到典型的赋格曲结构、调性布局、写作技法的范例;又能看到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条条框框,而用特殊的、“非常规”的写作形式所结构的作品。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第一册No.1 的这首赋格,正是这类作品中最典型的范例之一。

赋格曲作为一种严格的、有一定法则和写作程序的乐曲结构形式,其表现出来的严格模式在人们看来是必须要遵守的、不可被打破的。

但是,在巴赫的这部赋格曲创作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充满变化的赋格结构形式与写作形式。

[1]赋格曲在巴赫的创作中得到高度发展, 精密完善的思维、深邃的哲理巧妙的构思, 是赋格曲大师或赋格曲的终结者。

赋格曲是复调音乐在一个主题上构成多声部对位效果的一种体裁, 声部的重叠是其魅力所在。

巴赫把和声与复调有机结合, 主题在后来出现时, 可以扩大节奏、缩小节奏, 或采用反向和逆进的进行。

赋格也是一种模仿复调音乐, 形式比较复杂。

赋格开始时, 一个声部先单独演奏出一个富于特征的短小旋律;接着, 另一声部把主题移高五度或移低四度来模仿, 好像是主题的答句。

原来演奏主题的声部, 这时演奏和答题相结合的对比旋律。

[2]2.欧洲古典主义时期风格(1750年—1820年)(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古典主义时期是西方音乐史的第五个分期。

18世纪的欧洲,在法国大革命之前经历了一场广泛的思想革命——启蒙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法国百科全书派正是身体力行地要以先进的哲学文化知识的光辉照亮黑暗愚昧的社会。

启蒙主义者认为“理性”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基础。

交响乐鉴赏论文

交响乐鉴赏论文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思考音乐和建筑的微妙联系姓名:程玲学号:20090210203班级:建筑学院09级建筑学二班黑格尔曾这样提示音乐与建筑的关系:“音乐和建筑最相近, 因为像建筑一样, 音乐把它的创造放在比例和结构上。

”的确, 建筑作为一种造型艺术, 它不是简单的钢筋、水泥的堆砌,它能激起同听音乐相近的情感反应。

而在音乐中, 我们同样能从它的形式美里把握住某些建筑的因素。

建筑与音乐的内在联系1、情感的表达虽然建筑是无声的, 但它靠自己的布局、空间、颜色等等实体特征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建筑的类型有很多种包括纪念性的、历史性的、政治性的、娱乐性的。

而按照建造形式又可分为简洁的(如现代主义建筑)、华丽的(如巴洛克式建筑) 、还有地方性建筑等等。

建筑师就用不同的建筑语言去创作建筑。

比如曲线和直线可以表达浪漫和理性, 用砖石和木材可以分别表现建筑的冷峻和温若。

他们有的用严谨以表达肃敬, 或自由以表达浪漫, 抑或形体压抑以表达悲伤。

这些纷繁复杂的表达方式, 都是建筑师为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图而考虑的, 我们需要通过建筑的形体以及内部空间传达的精神力量去感受建筑师的创作意图。

由此可见建筑是在无声的倾诉着建筑师的创作情感。

而我们喜闻乐见的音乐则更淋漓畅快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爱情的、亲情的、友情的、乡情的、悲伤的、欢笑的、婉转的、直率的。

音乐和建筑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进而创作的, 只不过前者是直白的表达, 而后者是暧昧的吐露。

2、节奏的把握, 重复的技巧大家都知道音乐是有节奏的, 节奏是音乐在时间上的组织, 是音乐的骨架。

我们读《诗经》等读古诗词, 仍能感受到其中的音乐美。

那是因为诗歌中的节奏仍有保留。

古代“律吕”特别重视节奏,“击节而歌”,没有节奏的音乐是无法想象的。

在建筑创造中节奏也是至关重要的。

而且因为建筑是较音乐而言的更真实存在的实体, 它的节奏如果处理得和谐就更能使人产生快感。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 你可以发现我们江南小镇里, 那一排排青瓦白墙的民居, 还有北方掩映在麦田里的由红砖红瓦的房舍组成的合院, 它们多像钢琴师手下跃动的琴键, 有节奏的跳跃, 还总是给人喜出望外的韵律。

中国农业大学选修课西方音乐简史结课论文如何欣赏交响乐

中国农业大学选修课西方音乐简史结课论文如何欣赏交响乐

中国农业大学选修课西方音乐简史结课论文如何欣赏交响乐相信在许多中国人的眼中,交响乐是一种古典、高雅、令人望而却步的艺术形式,不必说普通人,就是学习过音乐的人也不一定对它有足够的了解。

我曾经学过九年的钢琴,做过很多场音乐会的听众,也当过小型音乐会几次演奏者,但真正到现场去听交响乐也不过一两次而已。

不过,只要了解一些交响乐的背景知识,再带上一颗灵敏的心,要欣赏交响乐也并不是一件难事。

一、交响乐队的编制要想了解交响乐就要先了解交响乐队的编制,就像要用一架机器要先弄清楚它的原理构造一样。

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是交响乐队中四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弦乐组一般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木管组一般包括短笛、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巴松);铜管组一般包括小号、圆号、长号、低音号;打击乐组一般包括定音鼓、锣、镲、铃鼓、三角铁等。

另外,像钢琴、竖琴、木琴等也常常出现在交响乐队当中,这些乐器被称为色彩乐器。

对于一些特殊曲目,还会加入其它的一些乐器,像唢呐,喇叭,二胡等民族乐器。

二、交响乐的乐章组成与形式一般来讲,交响乐,特别是古典交响乐较多由四个乐章组成。

第一乐章主要是以奏鸣曲的形式出现,速度常为快板,意在表现人们的斗争充满戏剧性,全部音乐建立在两个性格不同的主题的对比和发展上。

第二乐章通常是抒情的慢板,内容往往与深刻的内心感觉及哲学思考有关。

第三乐章通常为中速的舞曲或谐谑曲。

第四乐章大多采用快板的回旋曲或回旋奏鸣曲式,表现群众生活、风俗的场面和人民胜利。

不少交响乐是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的,这些交响乐大都取材于民间题材或小说、诗歌、传说等,如《卡门组曲》。

另有一些交响乐意在描写大自然,赞美自然,体现作曲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最著名的当属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

再有一类交响乐既不是讲述故事,也不描写自然,而是单纯靠音乐抒发作曲者的情感或是反映的是一些特定的社会中,人们对社会的看法和希望,如贝多芬的《英雄》和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三、欣赏交响乐的难点与误区有人可能会问,自己一点音乐基础都没有,什么乐器都没学过,分辨不出什么乐器的声音,更难找出什么声部,这样是不是就不能欣赏交响乐了呢?其实不然。

交响乐 音乐赏析论文2

交响乐 音乐赏析论文2

大自然的回忆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在浮华中求一片自在心境,在喧嚣里得清幽善念。

生活总是会有些大起大落,笑面人生,用田园心境对待都市生活。

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留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份人生的珍贵感悟。

下面让我们先来介绍一下田园交响曲,它又名“F大调第六交响曲”,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并亲自命名为《田园》。

本曲大约完成于1808年,是他少数的各乐章均有标题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

此时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完全失聪,这部作品正表现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是一部体现回忆的作品。

这部作品1808年在维也纳首演,由贝多芬亲自指挥,在首演节目单上,他写到:“乡村生活的回忆,写情多于写景”。

整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

使用『人与自然』的角度来赏析这首音乐,是基於对贝多芬全部作品的巨观角度。

贝多芬中期作品的确远比不上后期作品有那麼强的冲突性,一个只有强烈情感却没有强烈心灵冲突的贝多芬,中期作品对大自然的观点必然是『溶入』、『乐以忘忧』的心情,这刚好是田园交响曲的主要情感表达,也是大多数古典音乐爱好者都能听出来的乐曲意含,无怪动画『幻想曲』以田野精灵来诠释这首乐曲。

但是,基於西方文化价值系统的深层特性,仍然可以在这首音乐中时时找到『人与自然对话』的可能。

第一乐章,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

音乐的开头以双簧管呈现出欢快明亮的第一主题,跟随着第一主题的音乐走进了一个作者描写的美丽的生机勃勃的村庄,阳光洒在麦芽上,鸟儿也在树梢上歌唱,仿佛在欢庆作者的到来。

如此欢快的音乐不仅是在描写那美丽的乡村景色,也表现了贝多芬投身到一片生机的大自然后的喜悦之情,没有包袱,也没有来之世俗的烦恼。

紧接着大管相较低沉的声音表现了音乐的第二主题,音乐婉约唯美,不断的回荡在耳边。

大管的声音和牧笛有点相像,仿佛勾画了一副牧羊人在放羊,并与田间劳作的人们相互应答的场景,是如此的令人陶醉。

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不断的交替出现,本乐章中没有太多的变化曲式,就如同一曲朴实的村歌。

交响乐赏析结课论文(一)

交响乐赏析结课论文(一)

交响乐赏析结课论文(一)交响乐是一种以管弦乐团为基础的艺术形式,其体现了音乐高度的技巧性和艺术性,让人们沉浸在音符的世界里。

在赏析交响乐之前,我们需要对交响乐的发展历史、基本结构和演奏方法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首先,从交响乐的发展历史来看,交响乐可以追溯到17世纪晚期的意大利。

最初的交响乐是为宫廷音乐和教堂音乐所用,后来逐渐发展为独立的音乐形式。

在18世纪中叶,经过了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等作曲家的贡献,交响乐的体裁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其次,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包括乐章、乐队和风格,其中乐章分为四个部分:快速的开场、缓慢的第二部分、更快的第三部分和再次加速的高潮部分。

乐队则是由木管、铜管、弦乐和打击乐器组成的,不同的风格则是指不同的作曲家的风格,例如莫扎特的优雅和贝多芬的宏大。

最后,对于赏析交响乐来说,我们需要关注的是音乐表达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例如,海顿的《创意交响曲》传达了对音乐的冒险和探索精神,而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则表达了对生命的热情和动力。

在赏析交响乐时,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注意乐章之间的过渡和变化。

音乐是有节奏、旋律和和声的,我们可以注意听乐章之间的协调和转换。

第二,听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每个作曲家的音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我们可以通过音乐表达的情感来理解作曲家所想要表达的意义。

第三,注意整个作品的结构和主题变化。

音乐整体的结构和主题的发展是交响乐的核心,通过加强对这些要素的理解,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意义和情感。

在赏析交响乐时,我们需要放松心情,用心聆听音乐传递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对交响乐的探索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欣赏这个美妙的艺术形式。

《交响乐鉴赏》结课论文

《交响乐鉴赏》结课论文

《交响乐鉴赏》选修课结课论文浅谈交响乐团与指挥东北农业大学动医1402班马佳慧A06140029摘要“19世纪是作曲家的世纪,20世纪是指挥家的世纪,21世纪则是乐团的世纪。

”在现场听知名乐团的演奏越多,越能够深切领会这番话的含义:在乐团与指挥的关系中,乐团越发成为强势的一方。

这自然是由于从20世纪下半叶至今,乐团的演奏技巧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在舞台上具有绝对统治力的指挥家越来越少见,于是天平自然开始向着乐团的一侧倾斜。

这一现象导致的后果是乐团的声音越发趋同(过去那些所谓有个性的音色,大抵也等同于有缺陷的音色),弱势的指挥家对此无能为力,因为他们不再有发言权。

此外,指挥行业里明星越来越少,而明星稀少也就意味着观众自愿掏出的钱减少,进而使得整个行业的生存境地越发窘迫。

关键词交响乐指挥指挥与乐团目录摘要1引言………………………………………………………………1.1选课原因(代引)…………………………………………………………………1.2论文写作背景及目的…………………………………………………………2 交响乐……………………………………………………………2.1交响乐发展起源…………………………………………………………………2.2交响乐发展历程…………………………………………………………………2.3交响乐主要特征…………………………………………………………………2.3交响乐团介绍……………………………………………………………………3 指挥………………………………………………………………3.1 指挥的简介……………………………………………………………………3.2 指挥的作用……………………………………………………………………3.3 做一个指挥的条件……………………………………………………………4 如何评价一位指挥家……………………………………………5 结论………………………………………………………………参考书目…………………………………………………………附录推荐书目……………………………………………………………1 引言1.1选课原因(代引)虽然我一直都是理科生,但是这也不会影响我对艺术的热爱,虽然在初高中各种受压制,但是在大学,有各种资源鼓励你追求你想要的、喜欢的。

交响音乐赏析结课论文

交响音乐赏析结课论文

北京林业大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大学音乐交响乐赏析课程结课作业论文左侧装订1、序号_______(交论文时看名单填写)2、姓名_________________3、学号_________________4、班级__________________5、周几上课(按原选课名单填)________6、手机_____________________《交响音乐赏析》结课论文第一课:什么是交响音乐交响乐(SYMPHONY)又称交响曲。

是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鸣奏曲(奏鸣—交响套曲)。

交响音乐主要是指交响曲、协奏曲、乐队组曲、序曲和交响诗五种体裁。

但其范畴也时常扩展到一些各具特色的管弦乐曲,如交响乐队演奏的幻想曲、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进行曲、变奏曲和舞曲等。

此外,交响音乐还包括标题管弦乐曲。

交响音乐不是一种特定的体裁名称,而是一类器乐体裁的总称。

这类体裁的共同特征是:1、由大型的管弦乐队演奏;2、音乐内涵深刻,具有戏剧性、史诗性、悲剧性、英雄性,或者音乐格调庄重,具有叙事性、描写性、抒情性、风俗性等;3、有较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表现手段。

4、表现手法是顿挫分明的,能将听众带入音乐意境和想像空间。

【课堂音乐赏析】迈克尔·杰克孙的演唱充满了热情。

他身为一个歌手,重视的不仅是歌唱,与音乐主题相符的舞台设计也是他的演唱的一部分。

天真的小女孩、坦克、举着枪的士兵、还有发自内心的歌声……一部电影般的场景展现在观众面前,更有说服力的表达了战争的残酷。

他没有把艺术当成了人们的休闲娱乐,而是把音乐具有的,明星具有的感染力和号召力用在了贡献人类幸福的事业上。

这一点是我最受感动的一点。

迈克尔·杰克孙不同于一般的流行音乐歌手,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音乐的教皇。

第二课:巴洛克乐风及巴赫的音乐一、巴洛克音乐巴洛克是一个时期,而不是一种风格,这个时期出产的音乐作品就称为巴洛克音乐,1600到1750年这150年间就叫做巴洛克时期,14至16世纪就是“文艺复兴时期”,这两个时期虽然在时间方面的区别不是很大,但在艺术方面的东西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把它们分为两个时期!巴洛克音乐的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所以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响乐赏析
有人把交响乐称为“玄妙的上界之音”,因为交响乐是最完备,最高级,最复杂,最富有表现力和戏剧性的一类器乐形式的总称。

看到有的人给交响曲的概念是:简单地说,交响曲确实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是一种富于戏剧性的大型管弦乐套曲。

最初,交响曲是各类多声部乐曲的泛称。

到了十八世纪初,其涵义渐渐明确,通常就指意大利式的歌剧序曲。

其由快板、慢板和快板三个段落组成。

当这三个段削进展成为三个自成起止的独立乐章时,就具有了近代交响曲的形式。

1740年,维也纳作曲家蒙恩第一次在慢乐章和最后的欢乐章之间,加进了一个“小步舞”乐章。

这种四乐章的作品,渐渐成为古典交响曲的典型形式。

在海顿和莫扎特的创作中,交响曲达到了古典主义成熟时期。

而通过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人的尽力,交响乐的形式愈来愈完善,愈来愈适合表达人内心深处的一些冥想和情感体验。

因此,到了十八世纪末期,布鲁克那和马勒这两个杰出作曲家又使交响乐进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

他们将交响乐的篇幅加长,一首交响曲常常需要演奏一两个小时。

而由于作曲技术的进展,他们的作品却并非显得冗长拖沓——这种结构的庞大,已是一种必需了。

正因为如此,交响曲的规模通常比其他的音乐文体要宏大,而且它的结构比较平稳,速度对照明显而又只是度,因此大多数音乐家都将这种文体看成抒发自己深刻思想、丰硕情感和社会体验的载体。

我是一个超级喜爱音乐的人,我很难想象生活中没有各式各样的音乐那将是什么样子。

很快乐那个学期学习了交响乐欣赏这门令人陶醉的课程,在教师的率领下,咱们在交响乐的世界里留连忘返,学习了许多关于交响音乐的基础知识和进展历史,了解了许多享誉世界的伟大音乐家,聆听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经典音乐作品,恍如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了一个畅快休憩的迷人小岛。

以前就很向往领略这种世界的出色。

后来在一次色彩课上教师让咱们听了一节课的交响乐,那时就很震惊,被这些优美的音乐迷住了。

因此,在这学期就在教师的率领下进入那个神圣而又美好的音乐殿堂。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因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旋律是一切音乐的灵魂。

欣赏一部交响乐作品,最重要的是要抓住其主题,即主旋律,主旋律就犹如一部电影里主人公,抓不住主旋律就谈不上欣赏。

音节能够表现生活中的一切,因此,欣赏音乐第一要学会欣赏生活。

交响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通过音速音高音色这三大要素来表现作曲家丰硕的内心世界,因此,欣赏交响乐要通过丰硕的联想和想像才能将抽象的音乐具体为现实生活,才能领会作品的真理。

交响乐是一种富于戏剧性的大型管弦乐套曲。

也能够说,交响乐确实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

最初,交响乐是各类多声部乐曲的泛称,到了18世纪,一般是指意大利式的歌剧序曲。

歌剧序曲的快板、慢板、快板三个段落慢慢进展成三个乐章,再加上一个“小步舞曲”乐章,便成为四个乐章的古典交响乐的典型形式。

古典交响乐是在奥地利作曲家海顿手上奠定基础的,他创作了104部交响乐,有“交响乐之父”的称号。

贝多芬是古典交响乐的革新者,创作了《英雄交响乐》和《命运交响乐》,使交响乐成为表现反对专制暴政、争取自由民主的革命热情和英雄性格的重要音乐体裁。

继贝多芬以后,19世纪的浪漫派作曲家,把交响乐引向新的广阔世界,加强了标题性,使音乐创作与文学、戏剧、绘画等密切结合起来。

如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以德国待人歌德著作中的作物为题材,创作了《浮士德交响乐》。

交响乐通常由四个乐章组成。

第一乐章通常采用快板的奏鸣曲式,表现人们的斗争充满戏剧性。

全部音乐建立在两个性格不同的主题的对比和发展上。

第二乐章通常是抒情的慢板,内容往往与深刻的内心感觉及哲学思考有关。

第三乐章通常为中速的舞曲或谐谑曲。

第四乐章大多采用快板的回旋曲或回旋奏鸣曲式,表现群众生活、风俗的场面和人民胜利。

不同时期交响乐的乐队规模是不一样的。

早期单管编制的管弦乐队,成员有五六十人。

浪漫时期的交响乐,常用三管、四管编制的管弦乐队,成员多达一百几十人。

我一直很喜欢音乐,音乐带给人的那种闲适心情难以言表,而交响乐正是各种音乐中最能给人以灵魂的洗涤的重要部分,在晴朗的午后一边听着交响乐一边看书,或是在阴雨的傍晚一边听着交响乐一边冥想……似乎所有事情与音乐结合在一起都变得完美起来。

音乐的四大要素是旋律、和声、节奏以及音色,欣赏音乐包括纯美感享受、想象与联想、纯音乐鉴赏。

交响乐萌芽于十六世纪中叶,即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直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才最后定型,巴赫、亨德尔确立了
弦乐器在乐队中的地位,交响乐的基本形式由海顿创始并由莫扎特最终确立,贝多芬使交响乐发展到了最高峰。

现代意义的交响曲是指一种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器乐套曲,是音乐表现的最高形式,它能表现重大的题材,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思想。

从创作到演奏都要求较高超的技巧。

为此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音乐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个交响乐队由四个部分组成:1、木管乐器组(包括长笛、双簧管、黑管、大管)。

2、铜管乐器组(包括圆号、小号、长号、大号)。

3、打击乐器组(包括定音鼓、镲、钢琴、竖琴)。

4、弓弦乐器组(包括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

一部交响乐作品,一般有四个乐章(但也有三个或多于四个乐章的)。

第一乐章为快板,多用奏鸣曲式谱写,很有戏剧性;第二乐章为慢板,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乐章是中快板,为小步舞曲或谐谑曲谱写,节奏一般清晰明快,气氛热烈。

一部交响乐,大约演奏40分钟左右。

课程中我们欣赏了不计其数的美妙音乐作品,除了交响曲,也包括婉转悠扬的室内乐、钢琴协奏曲等,还有令人啧舌的音乐歌舞剧。

莫扎特忧郁绝望的安魂曲、贝多芬激情澎湃的命运交响曲、舒伯特洋溢飘洒的小夜曲、柴可夫斯基俏皮灵巧的四小天鹅,总是让我心里无比激动或者平静起来,音乐就是拥有这样神秘的力量。

经过课程中与交响乐的相处,我被深深的吸引了,开始更加热爱音乐,特别是交响乐。

交响乐欣赏这门课程教给我们的不只是音乐本身,更加包括如何以一个绅士的姿态面对音乐、面对艺术,真正的静下心来感知和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激情与安慰,真的很喜欢这门课程,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交响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