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中医治疗及辩证施护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辨证施护方法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治愈率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将32例急性胰腺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A)17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辩证施护。
对照组(B)15例以西医治疗为主。
观察两组治疗情况。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1%和86.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急性胰腺炎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达到较理想的疗效。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护理自2010年以来,我科收治急性胰腺炎3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不一,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例,男12例,女5例,平均年龄45岁,病程10--24天;对照组15例,男13例,女2例,平均年龄43岁,病程15--28天。
所有病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血清淀粉酶均>240U/L。
胰腺CT示:30例胰腺均有不同程度肿大。
1.2方法1.2.1 B组以西医治疗为主,(1)禁食、胃肠减压、输液;(2)减少胃酸及胰液分泌;(3)使用抗生素;(4)酌情使用止痛剂;(5)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脏器功能,防止并发症。
1.2.2 A组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清胰汤加减口服、管喂、灌肠,茴香热敷,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中药处方生大黄30g(后下),玄明粉10g(冲),山栀子15g,赤芍15g,延胡素30g,枳实10g,厚朴8g,桃仁10g,丹参30g,蒲公英30g,甘草6g,加入清水500ml,入锅煎煮约30min,后下大黄,煎煮余液约200ml,去渣滤过,冲入玄明粉,将中药温度保存在37-40度之间,以温凉为主,防止胃黏膜损伤,上喂下灌。
(2)中药治疗辩证施护方法①口服、管胃:将备好的中药分三次胃管内注入或口服,保留2h,期间暂停胃肠减压(中药胃管内注入后胃肠减压器即予夹管,2h后开放)。
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胰腺炎辨证护理

1 陕西 中医学院附属 医院, 陕西 成阳 7 2 2 ; 西安市中 医医院 10 0 2
摘
要
急性胰腺 炎是一种 临床 常见的急腹症 , 应用 大柴胡 汤通里泄热 治疗急性胰腺 炎, 在做好常规护理 的基
大柴胡汤; 通里泄 热: 胰腺 炎; 实腑证
础 上 加 以辨 证 施 护 , 尤其 要 做 好 服 药过 程 中的 护 理 。
关注。 院 自20 我 0 3年 以 来 收住 急性 胰 腺 炎证 属 腑 实 热 结 型
急性期病人均应一级护理 。病人入院前 3天, 病情变化 多, 反复性大, 应加强病情观察。如腹 中阵痛或痛而不坚 , 舌淡 红, 苔黄 白为水肿 型者, 后往 往较好 , 预 应做好病人 的心理 护理 ; 而对湿热 阻于脾 胃呈脾 胃蕴热 、 实便 结者, 腑 要密 切 观察疼痛 的部位 、 质、 性 程度 、 时间、 诱发 因素以及与寒热 、 饮食的关系, 注意呕吐物 和大便的颜色 、 性状 。若腹痛突然
总结如下: 1 通 里 泄 热 法 的 适 应 症
冷汗时 出、 四肢厥 冷、 烦躁 不安 、 血压 下降 时, 时报告 医 及
师。对 呕吐不频繁者 , 可经胃管注入大柴胡汤 , 少量多次 应
给药, 以防注入药量大而 诱发腹胀 、 呕吐; 对呕吐剧烈者 , 可
用大柴胡汤加竹 茹、 代赭 石保留灌肠 , 以达通腹之 效; 痛 腹
加剧 , 伴呕吐 、 热 , 全腹硬满拒 按或便血、 色苍 白、 或 寒 或 面
病人 3 例 , 做好 常规治疗护 理的基础上 , 9 在 应用大 柴胡汤 ( 柴胡 、 黄芩 、 枳实 、 厚朴、 赤芍 、 半夏 、 大黄、 草) 减通 里 甘 加 泄热, 治疗护理, 达到 了降低死亡率、 减少 并发症 的效果 , 现
急性胰腺炎的中医学诊治

2、单味中药及中成药的研究 在单味中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研究中,主要有攻下药、 活血药、清热药。①攻下药如大黄、芒硝、番泻叶等;② 活血药如丹参、川芎等;③清热药如栀子等; 中成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报道主要有 ①清开灵注射液②复方丹参液③茵栀黄注射液④脉络宁等, 其他如一些方剂及冲剂,为各家医院自制使用,应用范围 不广,影响亦小。 总之,中医学对急性胰腺炎从理论、临床、药学、实 验学等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借鉴了现在医学的研究 成果,但理论探讨不深入,整体研究水平有待提高。急性 胰腺炎的中医学研究有待广大中医急症工作者不断努力和 探索。
3、“毒瘀互结”是AP的病理中心 由于AP的病理因素有气滞、湿热、热结的存在,加之 酿生热毒,终至成瘀,而AP”血瘀”的产生又会形成“留 瘀化热”、“络瘀化毒”的恶性循环,成为“毒瘀互结”。 毒瘀日久不解,则可导致气血逆乱,气血耗伤而变生他证。 “毒”是AP变证发生的基础,“毒瘀互结”是AP的病理中 心。从毒瘀论治应为中医药治疗AP的着眼点。
二、对病症范围的认识
急性胰腺炎以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为主症,据其腹 痛的部位和性质,一般认为本病属于中医“胃脘痛”、 “胁痛”、“膈痛”、“腹痛”、“胃心痛”、“脾心痛” 等病症范围。在《灵枢· 厥病》、《张氏医通· 诸痛门》、 《杂病源流犀烛· 心病源流》等古代文献中均有记载。从 文献中对“胃心痛”、症状描述看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 现还是较符合的。根据《伤寒论》关于“结胸”相关条文 记载,把急性胰腺炎归入“结胸”的范畴似有不妥,但急 性胰腺炎的治疗以祛除里热实邪为主,与“结胸”的治则 相同。亦有人认为,胰腺属中医“脾”之范畴,本病应为 “脾实”、“脾痹”证。
一、 AP病因病机及其病理中心
1、“血瘀”的形成是AP的病理演变的必然 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多由感受六淫、饮食不节、胆道石 阻、蛔虫上扰、情致以及创伤、妊娠等因素引起邪阻气滞, 肝胆不利,湿郁热结,蕴于中焦,或表现为肝郁气滞之证, 或为肝胆湿热之证,或为胃肠热结之证,此三方面的症候 也是AP最先出现、最常见的症候,但气、湿、热结聚不散 而酿生热毒又更易导致血瘀。血瘀的形成是AP发展的必然 和本质,而气滞、湿热、热结等症候仅是其外候。总之, AP一旦发生,其病理演变必然向着“血瘀”这一方向发展。
急性胰腺炎的具体中医治疗方法

急性胰腺炎的具体中医治疗方法急性胰腺炎的具体中医治疗方法对急性胰腺炎的中药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外科段绍斌1.专方治疗目前国内主要采用清胰汤治疗,清胰汤组方:柴胡15g,白芍15g,生大黄(后下)15g,黄芩9g,胡黄连9g,木香9g,延胡索9g,芒硝(冲服)9g。
很过研究都发现采用中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未采用中药治疗组),而并发症和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
还有用大柴胡汤加减方等方剂治疗的。
2.专药治疗: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单味中药主要有大黄、芒硝和丹参等。
多项临床研究中发现应用大黄可更迅速有效地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和血淀粉酶水平,控制急性炎症反应,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缩短病程。
3.辨证施治:目前多将本病分为五型辨证论治:肝郁气滞化热予大柴胡汤加味;阳明腑实予大承气汤、大柴胡汤加减;肝胆湿热予茵陈蒿汤、清胰汤加减;结胸证予大陷胸汤、五味消毒饮加减;中虚湿阻予参苓白术散加减。
还有将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辩证分为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脾胃实热、瘀热互结、蛔虫上扰、腑闭血瘀、内闭外脱、气阴两虚等8个证型,并根据证型采用中药辨证施治并结合西医治疗。
多项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的。
另外也可以根据病情特点将急性胰腺炎分为三个阶段并且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特点采取不同的中医治疗。
初期的主要治则为通腑泻下,进展期的主要治则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辅以通里攻下,恢复期因湿热毒邪,迁延日久,渐至脾阳衰败,气血不足。
故主要治疗原则为温补滋阴,因为每个人病情不同,体质不同,故根据病人全身情况辨证施治是效果最好的。
4.中医综合治疗:中药除口服以外,尚可用于灌肠。
还可用芒硝外敷全腹。
此外还可以采用针灸治疗,一般选取足三里、下巨虚、中脘、肝、胆、交感、神门等穴位。
急性胰腺炎的辩证施治

急性胰腺炎的辩证施治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128 例患者治疗消胰汤和大承气汤为主方加减等中药药物治疗。
结果中药急性胰腺炎有显著的疗效,而且有助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合并症也有一定辅助治疗作【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以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在胰腺内激活而发生的自身消化的急性化学性炎症,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阵发性加重,可向腰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发热,或伴有黄疸,低血压或休克。
一、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05年我院内科病房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128例。
男88例,女40例,男女患者数之比为1.24:1;年龄60-75岁,平均64.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4h-3天。
所有患者的中医临床辨证均属胃肠积滞、腑气不通、气血两虚、阴液不足。
二、诊断1.上腹部突发持续性剧烈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
一般有大量饮酒史,高脂肪饮食史,或是胆囊炎、胆石症病史。
2.化验血、尿淀粉酶升高5倍以上。
3.影像检查可见胰腺肿胀,或周围有渗出。
三、辨证治疗1.肝经郁热主证:上腹部胀痛,痛及两胁,恶心,呕吐苦黄水,口苦,嗳气,大便秘结,或低热,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郁金,木香,延胡索。
加减:大便不通者加大黄、厚朴通里攻下;腹胀满甚者加枳实,大腹皮,行气消胀;呕吐者加姜竹茹,代赭石降逆止呕;食积者加莱菔子、焦山楂、神曲。
2.热结阳明主证:腹胀痞满,疼痛剧烈,发热,口苦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燥结不通,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攻下,行气开结。
方药:大承气汤合大柴胡汤加减。
大黄,厚朴,枳实,芒硝,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大枣,黄连,延胡索。
加减:呕吐加竹茹,代赭石降逆止呕;发热重者加蒲公英,双花,败酱草清热解毒。
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调治方法

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调治方法古代并无“急性胰腺炎”病名,但早就有了相似症状描述和治疗方法。
《灵枢·厥病》曰:“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
”“胃心痛”“脾心痛”都属于“厥心痛”之一,而疾病进展时出现的“心腹胀满硬痛而手不可近”“心下痛,按之石硬”以及冷汗淋漓、脉微肢厥等病象,又与中医之“结胸”类似。
因此,急性胰腺炎可归属于中医学“胃心痛”“脾心痛”“腹痛”“结胸”等范畴。
中医认为急性胰腺炎因虫石所伤、酗酒过度,又由嗜食肥甘、饮食不节、素体亏虚等引起,以气机瘀滞、湿热蕴结、阳明腑实、瘀血阻滞为主要病机,病机关键是“气滞” “热结” “腑实”“瘀滞”。
中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特色是“禁食不禁药”,2018年美国急性胰腺炎初期管理指南指出,早期开放饮食、胃肠内营养非常重要,可以保护肠屏障功能,减少细菌移位,降低胰腺感染、胰周坏死及其他并发症。
早期中医干预、禁食不禁药也起到同样作用。
患者入院当天禁食,当天服用中药,经充分评估,第二天可进流食。
强烈推荐大黄及其复方的使用。
《本草纲目》记载大黄有“推陈致新、荡涤肠胃、安和五脏”的作用,单味大黄就有改善肠屏障功能、减少细菌移位、改善肠麻痹、缓解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作用,还可以松弛Oddi括约肌、改善微循环,这些作用都可以有效治疗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
经分期及辨证组成的大黄复方,因多靶点而疗效更佳、胃肠道副作用更少,因此,中医、西医的指南都在推荐使用大黄及其复方。
科学预防胰腺炎需注意以下几点:合理均衡饮食,不暴饮暴食;控制饮酒;定期体检,积极处理胆道相关疾病,如胆道结石多发者应及时治疗;及时干预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注意某些止疼药、化疗药、激素类药带来的药物损伤;建议专科医生诊疗。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医治疗效果好!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医治疗效果好!
急性胰腺炎也是胰腺炎的一种,主要具有反复发作突然发病的特点,治疗急性胰腺炎时,除了西医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中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也很好。
而中医治疗主要把急性胰腺炎分为三种类型。
★1、肝胆郁结
胆腑不利,气机阻滞,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而发病。
常见于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早期。
证见腹痛时作,痛连胸胁,腹胀呕恶,口苦纳呆,苔薄脉弦。
治则:疏肝利胆解郁。
方选柴胡疏肝散,常用药物有:柴胡、芍药、香附、黄芩、虎杖、青皮、郁金等。
★2、肝胆湿热
肝胆疏泄不利,湿热内生,蕴结不散,熏蒸肝胆而发病。
证
见腹痛发热、黄疸、口苦、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化湿,疏肝利胆。
方选大柴胡汤,常用药物有:柴胡、大黄、黄芩、山栀、半夏、蒲公英、川朴等。
★ 3、热毒内结
肝胆湿热不散,热从火化,火毒内生,即可腐肉成脓,又可耗气动血、甚至阴阳离决。
证见高热不退,腹痛拒按,持续不解,腹肌强直,口干唇燥,面目红赤,或全身深黄,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燥黄或灰黑,脉细数。
热入营血者可见皮肤瘀斑,齿龈出血等。
热陷心包者可见神志昏迷,或谵妄狂躁。
伤阴损阳,阴阳离决者,可见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等。
治则:清热泻火解毒。
方用黄连解毒汤加味,常用药物有:黄连、黄芩、生地、丹皮、山栀等。
大便秘结、腹痛拒按者,可加大承气汤。
热入营血者可加清营汤。
热陷心包者,可加安宫牛黄丸。
亡阴亡阳者,可用参附汤、参脉散、独参汤等。
胰腺炎的治疗 中医辩证治疗胰腺炎

胰腺炎的治疗中医辩证治疗胰腺炎胰腺炎分为急慢性,急性胰腺炎多发于饱食高脂食物或饮酒之后,症状为上腹剧痛,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而慢性胰腺炎则为反复发作,那么患有胰腺炎该怎么办?胰腺炎的治疗有什么秘方么?下面就让小编介绍一些中药方帮你调理身体!胰腺炎的治疗中医治疗胰腺炎急性胰腺炎1.肝郁气滞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通里。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味合清胰汤1号加减。
柴胡疏肝散重在疏肝理气,主治肝郁气滞。
方中柴胡疏肝,枳实、香附理气,三药同用共奏疏肝理气之功;白芍养血柔肝,并助柴胡解郁清热,与甘草配合缓急止痛和胃;川芎活血,加郁金行气解郁并祛瘀,二药共起止痛之效。
清胰汤1号重在清胰通里,主治郁热内结、腑气不降。
方中黄芩、黄连。
(或胡黄连)清热和胃,木香、元胡理气活血止痛,生大黄(后下)泻热通腑,甘草调和诸药,白芍功效同上。
如恶心呕吐重,加半夏、陈皮,或并用生姜汁滴舌。
如大便秘结重,加芒硝冲服。
2.脾胃实热治法:清热解毒,通里攻下。
方药:大承气汤加味合清胰汤1号。
大承气汤加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等合清胰汤1号重在清热解毒、通腑攻下,主治热盛于里,腑气不通。
方中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祛除里热;大黄、芒硝泻阳明实热,通便存阴;枳实、厚朴下气除满,辅助泻热。
柴胡、黄芩清疏肝胆;白芍敛阴止痛并助以清肝胆;黄连清胃除烦,配木香、元胡调理气机,加半夏和胃降浊止呕并以生姜助之,加甘草调和诸药并增加和胃之力。
本证型常常兼有较明显血瘀之征象,可选加丹参、丹皮、当归等。
口渴重加花粉、芦根。
3.肝脾湿热治法:清利肝脾,内泻热结。
方药:大柴胡汤加味。
大柴胡汤加茵陈、栀子、虎杖、公英、厚朴、郁金重在清利肝脾湿热并泻阳明之热;主治肝脾湿热,阳明热结。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黄芩、茵陈、栀子、虎杖、公英清热燥湿、清热利湿解毒,并以白芍、元胡相助共奏清利肝胆之功;大黄、枳实、厚朴泻阳明热结;半夏和胃降浊以治呕逆,更以生姜、大枣助半夏和胃止呕并调和诸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胰腺炎的中医治疗及辩证施护
摘要:急性胰腺炎作为一个十分普遍的消化系统病症,有着病情危重、并发
症多、死亡率极高的特征,已严重威胁到了病人的身体健康与生活,因此中医学上
虽对急性胰腺炎未有具体的标准名称,却对急性胰腺炎的原因病机有着独特的看法,并提出了范围广泛的合理诊断方案,随着医学科技的进展,中西医结合将不会
止步,近年来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上提出了中西医结合辩证的新办法,目前诊断
结果较好,而和西医比较,中医有着价格便宜、副作用小的优点,也能够在胰腺炎
的诊治上起到比较好的效果,本文将围绕中医学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上的运用,研
究
中医学诊断急性胰腺炎的辨证施护,以期促进中医学在临床诊断上的运用。
关键词:中医;辩证;治疗;急性胰腺炎
1中医的基本治疗方法
1.1通腑泻浊法
开五脏腑清浊水法,又称内窥镜法,具有润肠通便、活血化瘀、清热清热的
临床作用,有人提出,胰腺炎早期,大肠胃有热,脏腑阴阳受阻,气道运行不畅,故“通则不痛”,医院治疗的目的是去浊除菌,这种方法是最早用于治疗胰腺炎
的方法之一,有很多研究,病历中最常用的药物是大黄和芒硝、盐汤、大承七汤、大柴胡汤、清一汤。
1.2活血化瘀法
它是一种通过活血化瘀来治疗口疮性溃疡的中药,由于胃炎是胰腺炎患者的
显着症状,近期有科学家将中医中的“痛”与胰腺炎等胰腺区域的病理生理变化
联系起来,提出现代医学应该治疗胰腺炎,中医以“养血”为主,胰腺炎采用活
血化瘀、去瘾等方法治疗,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1.3益活清下法
根据胰腺炎的病理改善和治疗情况,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胰腺炎患者组称,中
医的疾病是益气养阴、活血化癖、清热解毒、通里攻下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2中药的给药方法
2.1中药静脉制剂静滴
随着中药制备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越来越多的韩药静脉制剂应用
于临床,是注射丹参合剂,注射液、川芎茶注射液、穿玻宁注射液、清开灵注
射液、银胃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
2.2中药外敷
外用药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报道称,应用冰片和芒硝软膏(冰片209、芒
硝509)对重症病例的胰腺投射和/或局部麻醉功能、减轻疼痛和不适、改善局部
血液循环、运动等方面取得了显着的益处,对抗麻痹性肠梗阻,放松奥狄括约肌,缓解胰腺和胆道压力等,芒硝有显着的好处,网状内皮细胞活性允许疾病的生长
和预防,通过血管反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淋巴生成,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后一种药膏可以减轻腹痛、腹胀、紧绷感,改善切口处的血液循环,预防胃炎和
假性囊肿。
3 急性胰腺炎的辨证施护
3.1肝郁气滞型:
治疗: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黄芪,玄胡,杭白芍,川楝,大黄(后下)等。
辩证施护: 情志护理,该证患者多为情志不舒和饮食内伤所致,该病起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病人会产生恐惧和精神压力而致情绪紧张,烦躁不安,对
治疗缺乏信心,甚至不配合治疗和护理。
此时就需要护理人员多关心、体贴、安
慰患者,多与患者交谈,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耐心细致地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及时发现心理问题,给予心理疏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告诉患者及家属急性
胰腺炎发病机理、特点和病程的演变过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目的、作用
及疾病的预后,给患者康复的希望,并不断地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从心理上打消对疾病的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2脾胃实热型:
治疗:清热解毒,通里攻下。
方药:栀子,黄芪,丹皮,赤芍,木香,黄连,
虎杖,连翘,玄胡,大黄。
辩证施护: 中药汤剂胃管注入,我科配置的中药汤剂,按照昼夜阴阳消长的
规律和人体的时间节律,选择最佳的给药时间给予中药汤剂胃管注入。
胃管给药
时需缓慢灌入药液,温度不宜过热,以温凉为宜,以免损伤粘膜。
注入量不宜过多,以每次不超过200毫升为宜。
注入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发生恶心、呕吐。
注药前后用少量温开水冲洗胃管,注药后将胃管夹管2h,然后再行胃肠减压。
并
严密观察药效和病情变化,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针灸:针灸对本病有较好的止痛消炎、解痉止呕的作用。
无论体针或电针,
急性期日针2~4次,主穴:胰俞、足三里、阳陵泉。
配穴:肝气郁滞者加太冲,
脾胃实热者加中脘、曲池、陷谷;脾胃湿热者加阴陵泉;恶心呕吐者加内关、中脘,腹痛甚加中脘。
针体垂直刺入,大幅度捻转提插以加强刺激,均用泻法。
得气后
留针1小时,每5分钟~10分钟运针一次。
4结论
由于科技的进展,对胰腺炎的研究以及病理生理学的进一步揭示,有助于进行
自我检测,胰腺炎的诊断产生新的方向,中医学对胰腺炎发生机理的了解一直有
着重要医学的意义,并出现过显着的没有理论意义的结论,而对西医的认识已经
被许多医生所接受,而且经过实践的证明,中医的它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上也有着
积极的意义,而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报道较多,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将围绕中医学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上的运用,研究中医学诊断急性胰腺炎的辨证施护,以期促进中医学在临床诊断上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郭丽霞, 王彩芹, 陶丽娟,等. "中医七法"辨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 人人健康, 2020, No.513(04):109-109.
[2] 张蕾、赵婷、张秀敏. 中医辨证施护辅助肠内外营养护理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0(9):4.
[3] 金木法. 中医辨证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20, 12(35):4.
[4] 付娟, 李志. 中医特色外治法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J]. 西南军医, 2020, 22(4):4.
[5] 贾慧敏, 邓明飞. 中医外治法治疗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障碍的现况[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