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教案

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教案

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形、字义、词语、成语、语法等。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现代文阅读、古文阅读、诗歌鉴赏等。

3. 提高写作能力,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二、教学内容1.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复习(1)字形、字义、词语、成语(2)语法知识,包括词性、句子成分、特殊句式等2. 第二阶段:阅读理解复习(1)现代文阅读,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2)古文阅读,包括文言文翻译、句子结构分析等(3)诗歌鉴赏,包括意象分析、情感理解、手法运用等3. 第三阶段:写作能力复习(1)记叙文写作,包括叙事、描写、抒情等(2)议论文写作,包括立论、论证、结论等(3)说明文写作,包括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结构等4. 第四阶段:语文素养培养(1)文学常识,包括作家、作品、文学史等(2)文化素养,包括传统文化、习俗、道德观念等(3)审美情趣,包括作品风格、艺术特点、审美观念等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知识点,分析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2. 采用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

3. 采用练习法,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4. 采用评价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反馈,指导改进。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复习,共计4课时。

2. 第二阶段:阅读理解复习,共计8课时。

3. 第三阶段:写作能力复习,共计8课时。

4. 第四阶段:语文素养培养,共计4课时。

五、课后作业布置1. 基础知识复习: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词语、成语练习。

2. 阅读理解复习:每周完成一篇现代文、一篇古文、一首诗歌的阅读理解练习。

3. 写作能力复习:每周完成一篇记叙文、一篇议论文、一篇说明文的写作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单元测试、期中考试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基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语文素养等方面。

3. 评价周期:每两周进行一次综合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指导学生改进。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人教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人教版
(2)视频: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如名著改编的电影片段、诗词朗诵表演等,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
(3)在线工具:利用网络资源,如诗词鉴赏网站、文言文阅读平台等,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实物展示:展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物,如古诗词书法作品、名著原著等,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回顾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以及文言文、现代文阅读的技巧。这些是提升我们文学素养的关键,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课本中的经典案例,分析如何在实际阅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理解难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言文的句式分析和现代文的主旨归纳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例句和文章,帮助大家理解。
2.文言文阅读:以《出师表》、《滕王阁序》等文章为例,总结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强化对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点的掌握。
3.现代文阅读:围绕小说、散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阅读,分析文章结构、归纳主旨、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4.写作技巧:结合课本中的写作指导,复习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实验:在文言文阅读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实词、虚词替换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
(3)游戏:设计成语接龙、病句修改等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4)诗词朗诵: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朗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PPT:制作精美课件,展示古诗词、文言文、现代文等教学内容,方便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点。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人教版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复习教案

人教版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复习教案

中考人教版语文《综合性学习》复习教案(一)探索月球奥秘(七上)1、人类第一次登月:1969、7、21,美国“阿波罗号”,阿姆斯特朗。

2、中国探月卫星:2007、10、24,嫦娥一号。

3、日期:朔——农历初一望——农历十五既望——农历十六4、与月亮有关的神话:嫦娥奔月吴刚伐桂5、传说月饼的来历:朱元璋抗元起义6、月亮别名、雅号:玉兔、嫦娥……7、与月亮有关的古诗句,含作者、出处。

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8、与月有关的成语:山高月小日月如梭 9、对联: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10、歌曲:贝多芬《月光曲》阿炳《二泉映月》(二)黄河,母亲河(七下)1、黄河的相关知识:①源头:巴颜喀拉山②入海口:渤海③长度:5464公里④流经:9省(青、川、甘、宁、内蒙、陕、晋、豫、鲁)2、神话传说:河伯献图3、历史人物故事:大禹治水龙门石窟4、成语:泾渭分明(比喻界限分明)河清海晏(形容太平盛世)中流砥柱5、俗语、谚语:跳进黄河洗不清不到黄河心不死6、诗句(作者、出处):①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7、歌曲:《黄河大合唱》 8、广告:保护母亲河,就是珍爱自己的生命。

(三)马的世界(七下)1、成语:一马当先马到成功老马识途2、俗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风马牛不相及牛头不对马嘴3、历史人物故事:赵高指鹿为马田忌赛马九方皋相马4、古诗句(含作者、出处):①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②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月风雨大作》③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5、古代的车马:驾二马为“骈”驾三马为“骖”驾四马为“驷”一车四马为“一乘”shèng 天子——万乘之国诸侯——千乘之国6、历史上或传说中的名马:的卢马(刘备)白龙马(唐僧)汗血马昭陵六骏(唐太宗)7、艺术作品中的马:徐悲鸿的《八骏图》《十面埋伏》(四)戏曲大舞台(七下)1、京剧:由安徽的徽调和湖北的汉调及昆曲、秦腔糅合发展而来。

人教版九年级复习教案语文五篇

人教版九年级复习教案语文五篇

人教版九年级复习教案语文五篇国外有专家认为,在早期视听教材令人失望的情形下,“是教学设计使他们走出了困境。

”后来他们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致力于严格的教学设计。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1《沁园春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词的相关知识,了解词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3)体会诗词语言的凝练、准确和“诗化”形象的丰富内涵。

(4)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想象和联想。

2.过程和方法(1)学生结合文中的注释,在讨论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词的内容。

(2)结合视频,体会本词的壮美意境和诗人豪迈情怀。

(3)结合几首描绘雪景的诗词,进行比较,加深对词主题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莽莽原野般宽阔的胸怀,巍巍高原般宏大的气魄,坚定的信心,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2)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包抱负,抒发了对当代无产阶级和人民无比信赖和热爱的激情。

教学过程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1.结合本地的气候特征,引导学生展开对“雪景”的描绘。

学生畅所欲言,想象大地披白、青松傲雪、堆雪人、打雪仗等雪景。

2.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时代环境,会赋予雪景不同的特点,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面对雪原壮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词,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壮志豪情。

1945年发表于重庆《新民晚报》,引起极大轰动。

今天我们有幸来欣赏学习这“伟大的篇章”——《沁园春雪》。

(学生接触古典诗词不多,对此的兴趣爱好尚未形成,对毛泽东的了解恐怕也只停留在政治家的层面。

设计这段导语的目的在于引起同学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了解毛泽东作为古典诗词爱好者和伟大诗人的一面。

)二、听范读,正读音,感受气势。

(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三语文复习教案

(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三语文复习教案

人教版初三语文复习教案积累常见常见文言实词,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积累常见常见文言虚词,理解其在句中的一般用法和意义。

一起看看人教版初三语文复习教案!欢送查阅!人教版初三语文复习教案1【复习目标】1、积累常见常见文言实词,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积累常见常见文言虚词,理解其在句中的一般用法和意义。

3、了解文言特殊句式,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读好句中的停顿。

4、翻译文言句子。

5、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大意;对文章的观点和人物等作简单的评价和分析。

第一课时【复习目标】了解并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能准确地写出它们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考点导学】文言实词是文言诗文语意的重要载体,因此,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也自然成为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要内容。

文言实词的重点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训练中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

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中考之所以特别强调实词的积累,是因为古今语言的差异不在虚词,而在文言实词:我们如果不知道文言实词的不同义项,不知道这些实词的古今异义,在考试中就会难以理解古文的内容。

同学们平时学习课内文言诗文时要养成文言实词积累的习惯。

【中考例析】龙岩市202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10分)(甲)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宣王好射,说①人之谓己能用强②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

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悦之,然那么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

三石实也③;九石名也。

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

(选自汉书•宣公好射)【解释】①说(yuè):同“悦〞快乐。

②用强:使用强弓。

③九石名也:九石是虚名。

解释以下加点的词。

(3分)⑴臣之妻私臣。

()⑴期年之后。

()⑴非大王孰能用是()龙岩市202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父子性刚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第一章:古诗文阅读理解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古诗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能够分析古诗文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3. 能够正确翻译古诗文中的难点词语。

二、教学内容:1. 选取部分中考常见的古诗文进行复习。

2. 分析古诗文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3. 练习翻译古诗文中的难点词语。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学生自主阅读,进行小组讨论。

3. 教师点评,进行反馈。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预习古诗文,自主查找资料。

2. 教师讲解古诗文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情感。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4. 教师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疑问。

5. 学生翻译古诗文中的难点词语,教师进行反馈。

五、作业布置:1. 完成古诗文的阅读理解练习。

第二章:现代文阅读理解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现代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能够分析现代文的写作手法和结构特点。

3. 能够正确解答现代文阅读理解题。

二、教学内容:1. 选取部分中考常见的现代文进行复习。

2. 分析现代文的写作手法和结构特点。

3. 练习解答现代文阅读理解题。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学生自主阅读,进行小组讨论。

3. 教师点评,进行反馈。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预习现代文,自主查找资料。

2. 教师讲解现代文的基本内容和作者观点。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写作手法和结构特点。

4. 教师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疑问。

5. 学生解答现代文阅读理解题,教师进行反馈。

五、作业布置:1. 完成现代文的阅读理解练习。

第三章:作文写作技巧一、教学目标:1. 能够掌握作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作文创作。

3. 能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润色。

二、教学内容:1. 作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2. 作文创作的实践练习。

3. 作文修改和润色的技巧。

【初三语文】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教案(共91页)

【初三语文】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教案(共91页)

语文中考复习教案复习思路一、复习目的1、第一轮积累整理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帮助学生过好知识点关,帮助学生熟悉文言文课文及与往年基础知识。

复习基本的问题知识,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主要内容有:字词积累、并举辨析、修辞手法、背诵默写、语言综合运用、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写作素材积累等。

2、第二轮巩固提高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通过综合训练,学生熟悉中考的各种题型,临阵不慌;提高学生审题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3、第三轮临阵模拟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要针对前边复习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补缺补漏,专项强化训练;精选与福州市考题相近的试卷,进行模拟考试。

二、复习重难点1、要认真研究课标和考试说明,根据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三轮有效复习。

2、要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动手整理归纳整理字词、古汉语语言现象、背诵默写、作文素材等复习资料。

3、加强现代文阅读答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技巧的指导。

4、强化现代文语段的训练,重在对语段的理解、感悟和表达能力。

5、重视开放型、评价型试题的训练,重在感悟、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

6、重视比较阅读。

7、重视中考临考作文训练有效化。

三、复习方法(一)应该明确语文学科的特点(1)语文是一门注重能力的学科,知识在语文学习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复习时应以能力训练为主;(2)语文不属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不像理科那样直接、紧密,因此复习时不应以主要精力去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从而费时费力,加重学生的负担;(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性的灌输作用并不大,应当以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为主。

语文学习主要在于积累和感悟。

总复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充实语言材料的积累,特别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名段、名句要真正落实;进一步提高理解、运用语言和初步鉴赏言语作品的能力。

(二)应当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学习语文需要日常的积累,没有积累的语言是苍白的,没有积累的学习是徒劳的。

中考复习教案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知识与运用下学期新人教

中考复习教案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知识与运用下学期新人教

中考复习教案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知识与运用下学期新人教一、教学目标1. 掌握下学期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为中考做好充分准备。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七单元:古诗文的阅读与鉴赏课文:《背影》、《春》、《济南的冬天》、《古代诗歌四首》重点:文言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诗歌鉴赏2. 第八单元:现代文的阅读与写作课文:《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重点:现代文阅读理解、写作技巧与实践3. 第九单元:作文训练主题: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重点:作文写作技巧、修改与评价4. 第十单元:综合测试与复习内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综合测试与复习重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深入理解语文知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单元测试,评估学生掌握情况。

2. 组织作文比赛,展示学生写作水平。

3. 课堂表现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4. 学生自评、互评,提高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五、教学课时1. 第七单元:4课时2. 第八单元:4课时3. 第九单元:6课时4. 第十单元:2课时六、教学资源1. 教材: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下学期教材2. 参考书目:相关古诗文、现代文阅读与写作教程3. 网络资源:相关古诗文、现代文阅读与写作的在线文章、视频等4.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投影仪等七、教学步骤1. 第七单元:a. 课文讲解与分析b. 阅读练习与解答c. 诗歌鉴赏与分析d. 单元测试与复习2. 第八单元:a. 课文讲解与分析b. 阅读练习与解答c. 写作技巧讲解与实践d. 单元测试与复习3. 第九单元:a. 作文主题讲解与分析b. 写作技巧讲解与实践c. 作文修改与评价d. 作文展示与评价4. 第十单元:a. 综合测试与复习讲解b. 测试试卷发放与解答c. 错题讲解与复习d. 单元总结与复习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一、复习总设想(1)导向引路:以学校的中考备考指导思想为导向,要在深入研究新考标、课程标准、、教材、市中考语文命题的思路、原则、内容、题型以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从内容到方法,体现正确的复习方向。

并在复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

最终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

(2)整理归类:以“考标”为依据,帮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所牵涉到的知识加以分类整理,以掌握知识的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单化。

(3)训练能力:通过复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实际应试答题迁移能力。

二、复习总安排第一阶段:从4月8日到4月25日,以“标”为标,以“本”为本,夯实基础,过好教材,梳理课本,进行拉网式复习。

全面复习与系统归纳各册所要考到的知识点,力争每一册的知识点都要做一次过关考查。

(要注意的是根据以往考试规律,七、八年级的复习可以简略一点,九年级稍微详细)这一环节是2007中考语文复习的起始环节,关键环节,分四大版块:1、积累运用,过好写字、识字、识词、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标点符号关。

2、综合性学习,过好学科融合、生活实际运用语文、综合运用语文关。

3、阅读,课内:六本书,三十六个单元,按照四大文学样式分类逐项进行复习。

人教版7----9年级语文课本,戏剧占约三十六分之一;小说占约六分之一;散文约占三分之二,这里的散文是大散文,包括三大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数量约103篇,背诵25篇(段),外国散文约15篇,是复习的重头戏,背诵任务,特别是古代散文的背诵可与诗歌的背诵分庭抗礼;诗歌的复习任务仅次于散文,但默写却位居四大文学样式之首。

诗歌分五类:一类,背诵并默写约15首;二类,只背诵约21首;三类,课内学习,不要求背诵的约22首;四类,课外背诵每册十首,六册,共60首;五类,课文后附录,综合性学习里的共约33项。

此外,还有少量的童话、神话、寓言、新闻类的复习任务。

每册书后都有附录,在积累运用、综合性学习考查里都会辐射附录里的相关内容做为复习的一个单位,还有课文后附录的知识框也应进行拉网式复习。

4、写作,作文已占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复习应基础、能力、应考并重,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卷面整洁习惯,认真审题习惯,快速拟题习惯,快速构思习惯,下笔成文一气呵成的快速作文等习惯。

第二阶段:从4月26日到5月20日,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检测与点拨,归类整理,作好专题,查漏补缺,切实提升学习复习效率,打好阵地战,歼灭战。

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第三阶段:从5月21日到6月15日,进行综合测试与知识点的查漏补缺。

以中考模拟题的形式进行检测。

模拟训练,掌握答题技巧,熟悉考试技术,作好一切应考准备,清理战场,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本阶段主要是在“专题复习”和“过教材复习”两个环节之后进行的考前“实战”模拟“演练”,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仿真”训练。

三、主要措施与方法1.狠抓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在复习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基础知识考点的范围,始终以考纲作为复习指南.2.重点搞好现代文阅读理解的复习。

要以课本为典型示例,教给学生阅读的要领和方法,以“整体阅读——部分阅读——整体阅读”的阅读思路,“读文——读题——答题”的解题思路贯穿整个阅读复习过程中,并且抓好课外文段的阅读训练,着力提高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和应试答题能力。

3.重视文言文的阅读训练,对初中六册语文教材的重要文言文篇目要求学生都要过关,重点要求学生能默写一些重要的名段、名句,懂得文言实、虚词的释义,翻译句子和能了解其主要内容及其写法。

4.对于作文的复习要以抓学生的思维训练为中心,要把作文的分解训练和综合训练结合起来,每周都要布置专题作文让学生训练,并要加强作文的指导和讲评工作,特别要做好“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开放性作文的强化训练。

5.复习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面向全体,注重实效,要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精讲多练,以练为主。

复习时应讲知识要点、题型、思路、规律、方法和学生中的难点问题。

要求学生练要有计划性、目的性、针对性。

布置的练习要有典型性、指导性、灵活性。

6.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每课时都要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并且要抓“突破口”,不盲目“开快车”。

7.在专题知识的测试阶段中,做好学生的成绩统计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做好点拨。

8.在综合测试的阶段中,要做好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工作。

指导学生分析答卷中的主要失误及其原因,并从中找出规律来,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突出“测—评—练—讲”的模式9.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及循环复习工作,让学生及时做好笔记,对于一些常见的错误要做好归纳总结,力求要逐一解决。

10.做好每堂课的练习题的设计,以及专题测试题和模拟试题的收集、筛选与刻印工作。

九年级语文复习备课梳理七年级上册教材内容,掌握本册重点和考点时间安排:拟用两课时和一个早自习教材分析及对学生的要求:一、本册共有六个单元。

(画线的为文言诗文)各单元的重点课文有:第一单元《走一步,再走一步》《紫藤萝瀑布》《童趣》;第二单元《理想》、《论语十则》;第三单元《春》、《济南的冬天》、《古代诗歌五首》;第四单元《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第五单元《风筝》、《羚羊木雕》、《世说新语两则》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装》、《郭沫若诗两首》在复习课文时,要求掌握字的音、形、义;了解重要的文学常识;背诵重要篇章及重要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综合性学习内容:1、这就是我。

2、漫游语文世界。

3、感受自然。

4、探索月球奥秘。

5、我爱我家。

6、追寻人类的起源。

要求学生能掌握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了解相关的知识。

三、课外古诗词背诵龟虽寿、过故人庄、题破山寺后禅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夜雨寄北、泊秦淮、浣溪沙、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如梦令、观书有感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和默写,了解诗词的主题,能够对诗歌进行简单的赏析。

四、名著导读《爱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

学生根据附录介绍,对这些名著人物、内容、主题有所了解,对名著的部分情节有所了解。

梳理七年级下册教材内容。

掌握本册重点和考点时间安排:拟用两课时和一个早自习教材分析及对学生的要求:一、本册共有六个单元。

(画线的为文言诗文)各单元的重点课文有:第一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伤仲永》第二单元《最后一课》《木兰诗》第三单元《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四单元《社戏》《安寨腰鼓》《口技》第五单元《伟大的悲剧》《荒岛余生》《短文两篇》第六单元《珍珠鸟》《斑羚飞渡》在复习课文时,要求掌握字的音、形、义;了解重要的文学常识;背诵重要篇章及重要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综合性学习内容:1、成长的烦恼。

2、黄河母亲河。

3、我也追星。

4、戏曲大舞台。

5、漫话探险。

6、马的世界。

要求学生能掌握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了解相关的知识。

三、课外古诗词背诵山中杂诗、竹里馆、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滁州西涧、江南逢李龟年、送灵澈上人、约客、论诗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和默写,了解诗词的主题,能够对诗歌进行简单的赏析。

四、名著导读《童年》;《鲁滨逊漂流记》;《昆虫记》。

学生根据附录介绍,对这些名著内容、主题有所了解,对名著的部分情节有所了解。

五、附录汉语词类表(实词)梳理八年级上册教材内容。

掌握本册重点和考点时间安排:拟用两课时和一个早自习教材分析及对学生的要求:一、本册共有六个单元。

各单元的重点课文有:第一单元《新闻两则》、《芦花荡》第二单元《阿长与山海经》、《背影》、《老王》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第四单元《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第五单元《桃花园记》、《陋室铭》、《爱莲说》、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第六单元《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诗四首》(归田园居之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在复习课文时,要求掌握字的音、形、义;了解重要的文学常识;背诵重要篇章及重要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综合性学习内容:1、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2、让世界充满爱。

3、说不尽的桥。

4、走上辩论台。

5、莲文化的魅力。

6、怎样搜集资料。

要求学生能掌握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了解相关的知识。

三、课外古诗词背诵长歌行、野望、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黄鹤楼、送友人、秋词、鲁山山行、浣溪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和默写,了解诗词的主题,能够对诗歌进行简单的赏析。

四、名著导读《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学生根据附录介绍,对这些名著人物、内容、主题有所了解,对名著的部分情节有所了解。

五、附录的两篇短文学生要了解1、欣赏书法2、汉语词类表(虚词)梳理八年级下册教材内容。

掌握本册重点和考点时间安排:拟用两课时和一个早自习教材分析及对学生的要求:一、本册共有六个单元。

各单元的重点课文有:第一单元《藤野先生》、《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第二单元《雪》、《海燕》第三单元《敬畏自然》、《喂——出来》第四单元《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吆喝》第五单元《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第六单元《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诗五首》(饮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官归京、已亥杂诗)在复习课文时,要求掌握字的音、形、义;了解重要的文学常识;背诵重要篇章及重要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综合性学习内容:1、献给母亲的歌。

2、寻觅春天的踪迹。

3、科海泛舟。

4、到民间采风去。

5、古诗苑漫步。

6、背起行囊走四方。

要求学生能掌握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了解相关的知识。

三、课外古诗词背诵赠从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送元二使安西、宣州谢挑楼饯别校书叔云、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无题、相见欢、登飞来峰、清平乐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和默写,了解诗词的主题,能够对诗歌进行简单的赏析。

四、名著导读《西游记》;《海底两万里》;《名人传》。

学生根据附录介绍,对这些名著人物、内容、主题有所了解,对名著的部分情节有所了解。

五、附录的两篇短文学生要了解1、欣赏书法2、短语结构类型表3、句子成分简表4、标点符号用法梳理九年级上册教材内容。

掌握本册重点和考点时间安排:拟用四课时和二个早自习教材分析及对学生的要求:一、本册共有六个单元。

各单元的重点课文有:第一单元《沁园春雪》、《雨说》第二单元《敬业与乐业》、《雷家书傅》第四单元《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五单元《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第六单元《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词五首》(望江南、渔家傲、江城子、武陵春、破阵子)在复习课文时,要求掌握字的音、形、义;了解重要的文学常识;背诵重要篇章及重要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