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提高ICU约束带使用规范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ICU仪器设备规范放置率中的应用

工作效率 . 值得推 广。
通 过 开展
品管 圈活动, 有效地提 高 I C U仪 器 设 备 的规 范放 置 率 , 使I C U的环境 更整洁 , 仪器设备使 用更安全方便 , 提 高 了护 士 的
2 0 1 2, 1 2 ( 1 1 ) : 6 O 一 6 2 . [ 2 ] 陈朱 兰 , 赵芸芸. 浅 谈 门诊 输 液 流 程 信 息 化 管 理 的 体 会 [ J ] . 河南 中医,
2 0 1 3 , 3 3 ( BI O ) : 3 4 3 .
【 3 ] 童思木 , 沈崇 德 , 潘亮 亮. 条形码 技术在护 理管理 中的应用叨. 中 国 医疗设备 , 2 0 1 2, 2 7 ( 7 ) : 8 8 . 9 0 .
错 的发 生 , 提 升静 脉滴 注 流 程信 息 化管 理 的 准确 度 , 这 进 一 步 对 医 院 的护理 工 作全 面 、 可 持续 发 展 , 不 断 提 高
经 营效益具 有 现实 意义嘲 。
参 考 文 献
[ 1 ] 李森 , 王泠 ,国护 理 管 理 ,
[ 4 ] 杨禾 , 许 庆华. 移 动 信 息 技 术 在 改 进 门诊 输 液 管 理 流 程 中 的应 用 [ J ] .
中国护理管理 , 2 0 1 2, 1 2 ( 1 ) : 6 7 — 7 0 .
[ 5 】 陈丽娜 , 罗芳 , 陈小 青. 移动护 士工作站在 优质护理 中的应用 [ J 】 . 当 代护士 : 专科版 , 2 0 1 2 ( 1 1 ) : 1 5 9 . 1 6 0 . [ 6 ] 金伟 飞 , 周菊珍 , 马红丽 , 等. 以 信 息 化 为 载 体 的 护 理 安 全 核 对 系 统 应 用 叨. 医 院管 理 论 坛 , 2 0 1 3 ( 9 ) : 5 8 - 6 2 . 【 7 ] 王英 . 我 国护理信 息化 建设[ J 】 . 医学 信息学 杂志 , 2 0 1 3 , 3 4( 8 ) : 2 - 6 . 【 8 ] 宋怡. 护 理 信 息 化 在 提 高护 理 管理 效 率 中 的 应 用 [ J ] . 中外健康文摘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ICU导尿管护理执行正确率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ICU导尿管护理执行正确率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在提高ICU导尿管护理执行正确率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方法 2021年8月~2022年2月选取盱眙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在综合ICU住院治疗并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作为观察样本,根据组间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60例。
对照组纳入患者开展常规护理活动,研究组则参与品管圈活动。
对比两组ICU导尿管护理执行正确率。
结果研究组ICU导尿管护理执行正确率高达96.67%%,高于对照组85.00%(P<0.05)。
结论引导ICU住院治疗并留置导尿管的患者积极参与品管圈活动,了显著提高ICU导尿管护理执行正确率,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值得广泛推介。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ICU患者;导尿管护理;执行正确率;应用价值前言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导尿管的留置可以帮助ICU患者有效改善排尿困难、无法自主排尿等问题,避免因尿潴留引发相关并发症。
但李芸、查庆华等学者[1]经长期研究指出,长时间留置导尿管可能造成细菌逆行,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膀胱萎缩、膀胱容量减少、睾丸炎、附睾炎。
2021年8月~2022年2月,盱眙县人民医院展开了品管圈活动,重点总结了ICU医护人员在导尿管护理期间存在的问题,并按照医院实际制定了改进方案,使ICU导尿管护理执行正确率得到提高。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21年8月~2022年2月选取盱眙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在综合ICU住院治疗并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作为观察样本,根据组间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60例。
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5~80岁,计算均值(50.37±8.24)岁。
研究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25~78岁,计算均值(50.41±8.32)岁。
比较两组资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品管圈活动在重症监护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重症监护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1. 引言1.1 重症监护室病人护理的重要性重症监护室病人护理是医院重要的医疗工作之一,涉及到对处于危急状态的病人进行全面的监测和护理。
由于重症监护室病人病情复杂,随时都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因此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
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要求护士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护理技巧和医疗设备,能够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理突发情况。
重症监护室是医院内病人死亡率最高的环节之一,良好的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存与康复。
重症监护室病人护理注重每一个细节,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技术是重要保障。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确保病人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重症监护室病人的护理工作不仅需要专业技术支持,更需要护理团队之间的密切配合和有效沟通。
只有通过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保障病人得到最好的护理效果,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1.2 品管圈活动的概述质量管理圈(Quality Circle)是一种通过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持续改进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方法。
在医疗领域,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共同努力,探讨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从而提高病人护理的质量。
品管圈活动通常由一个小组成员组成,他们共同面对同一个问题或挑战,通过集思广益来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在重症监护室中,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护士和医生们协同合作,优化工作流程,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通过品管圈活动,医护人员可以分享病例经验、讨论治疗方案,并监测护理效果,从而不断改进护理质量。
品管圈活动的核心理念是持续改进和团队合作。
通过定期召开品管圈会议,医护人员可以不断审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这种持续改进的机制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品管圈活动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将为病人的康复和生存率带来积极的影响。
品管圈用于icu提升基础护理合格率的实践与体会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简称QC Circle)是一种团队质量管理方法,可以用于改进组织内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质量。
在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室)中,使用品管圈可以帮助提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优化护理流程。
下面是一些实践和体会的示例:1. 团队组建:形成一个由ICU护理团队成员组成的QC Circle 团队,包括护士、医师和其他相关人员。
确保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对基础护理的重要性有清晰的理解。
2. 问题定义和目标设定:明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如护理操作的不一致性、护理记录的错误等,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例如提高基础护理合格率至90%。
3. 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涉及到基础护理的相关数据,如执行护理操作的正确率、护理时间的准确性等。
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确定改进的方向。
4. 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使用常见工具如鱼骨图(因果图)或5W1H法(What、Why、When、Where、Who、How)等,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
然后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例如加强培训、优化护理流程、改善沟通等。
5. 实施改进和监控效果:将制定的改进措施付诸实施,并设立一套有效的监控机制来评估改进的效果。
例如,在实施改进措施后进行抽查和审核,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改进效果,及时纠正和调整。
6. 团队共享和学习:定期召开QC Circle会议,让团队成员分享改进经验和学习,提供相互支持和反馈。
这有助于形成学习型组织,不断改进和提升基础护理质量。
以上是一种基于品管圈方法改进ICU基础护理合格率的实践经验。
关键是通过团队合作、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逐步提高护理质量和流程效率,以提供更好的ICU护理服务。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腕带规范使用率中的应用

摘 要 :目的 讨论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腕带规范使用 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 ,分析腕带在 临床使用 中 存 在的问题 ,制定相应的改善对策并实施 ,比较活动前后的效果 。结果 实施 品管 圈活动后 ,住院患者腕带规范使用率 从 29.9%提高到 85.1%。结论 品管 圈活动不仅规范 了腕带 的使用 ,提升护理 管理和服务 质量 水平 ,而且提 高了小组 成 员的综合 素质 。 关键 词 :品管圈 ;腕带 ;规范使用
[1】 王娟.手术患者术后疼痛 的心理护理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 1, 4(2):115—116.
【2] 李仲廉 ,安健雄.临床疼痛治疗学[M].第 3版.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 出版社 ,2003:31.
[3】 杨雪 华.疼痛 的评估与护 理进展 [J].护理研 究 (上 旬版 ),2005,19 (16):1423—1425.
[4] 李 兰芹 .骨科 患者术后疼 痛干预 与护理[J].哈尔滨 医药 ,2011,31 (1):72~73. 责 任 编 辑 :陈 清 海 ,校 对 :苏 秋 玲
【临床护理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 患者腕 带规 范使用率 中的应用
刘 蔷 天 津市环 湖 医院神 经 外科 七病 区,天津 300060
总之 ,TKA术后疼痛 的控制受患者 、护士 、药物 等 多种 因素 的影 响 ,而护 理 人 员准 确 、恰 当 的护 理 干 预 措施 是 控制 术后 疼 痛 的 重要 因素 。护 士要 调 整 心
态 ,改 变 “术后 疼 痛 是 必 须 的 ,患 者 应忍 耐 疼 痛 而不 该抱怨”的陈旧观念 ,并切实地付诸于护理实践中[41。 护理 人员 在拥 有 扎实 的基 础 理论 知识 和 良好 的护理 技能 的 基础上 ,对患 者 的术 后疼 痛进 行准 确评 估 和 及时 、恰 当的护理治疗 ,可 以提高 TKA患者术 后的 疗效 ,是一种安全有效 的治疗方法 ,值得 临床推广使 用 。 参 考文 献
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摘要】ICU护理质量管理是关乎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
品管圈活动作为质量改进的有效手段,在ICU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品管圈活动的概念和原理入手,探讨其在ICU护理流程、医疗设备管理、护士培训评估以及患者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实施,可以提高ICU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文章最后分析了品管圈活动对提升ICU护理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
品管圈活动的应用为ICU护理带来了新的管理模式,为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关键词:ICU护理质量管理、品管圈活动、概念、原理、护理流程、医疗设备管理、护士培训、评估、患者安全、监测、提升护理质量、影响、发展方向、建议。
1. 引言1.1 ICU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ICU护理质量管理在现代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ICU是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内最为关键和复杂的部门之一,负责抢救和治疗危重病患。
ICU护理质量管理直接关系到病患的生命安全和康复情况。
在ICU中,护理人员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护理情况,比如监测危重病患的生命体征、给予输液、留置导管等。
如果护理质量出现问题,很可能导致患者情况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加强ICU护理质量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规范化的护理流程和质量管理措施,可以提高ICU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良好的ICU护理质量管理还可以增加医疗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1.2 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意义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品管圈活动的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ICU团队建立起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通过品管圈活动,ICU团队可以不断审视和评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水平。
品管圈活动还可以促进ICU团队的沟通和协作,建立起团队意识和危机意识。
品管圈活动在重症监护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重症监护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品管圈是一种通过团队协作和持续改进来提高工作流程和质量的方法。
在重症监护室病人护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可以帮助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减少错误和改善工作流程。
品管圈可以帮助识别并纠正错误和不良事件。
在重症监护室中,病人的状况往往非常复杂,护理工作存在风险。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对每个环节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可以通过病历和护理记录的回顾,发现护理操作不规范、药物配药错误或者治疗计划不合理等问题,并及时提出纠正措施,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提高病人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品管圈可以改善病人的工作流程和体验。
重症监护室中的工作流程往往复杂而繁琐,容易导致误诊、漏诊和延误治疗等问题。
通过品管圈中的团队讨论和持续改进,可以找出工作流程中的瓶颈和不必要的步骤,提出改进措施。
可以通过优化病人转送和接收流程,减少等待时间和交接过程中的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提高病人的流畅度和工作效率,提升护理质量和工作满意度。
品管圈活动还可以促进跨学科和跨团队的协作。
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需要多个专业团队的协同合作,如医生、护士、药师、放射科、实验室和社工等。
通过品管圈活动,各个团队可以共同参与问题分析、决策和改进措施的制定,促进信息的共享和沟通,增强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可以通过模拟训练和团队建设活动,促进专业团队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信任,提高团队在护理过程中的配合度和工作效果。
品管圈活动还可以推动护理的持续改进和学习。
在重症监护室这个复杂的工作环境中,新的临床知识、新的护理技术和新的设备不断涌现。
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形成持续学习和改进的氛围,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学习和研究,并将学习成果应用到护理实践中。
可以定期组织团队研讨会和学术讲座,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科学素养,推动护理实践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运用品管圈提高临床约束带使用的规范率_李林

运用品管圈提高临床约束带使用的规范率李林,俞颖,季梅丽(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老年科,南京市第一医院,江苏南京210006)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医护人员对约束带使用认知,规范约束带的使用。
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该科开展了以“提高临床约束带使用的规范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分析了约束带使用不规范的原因,通过开展约束带专业知识、职业道德、伦理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约束带使用认知,制定约束带使用规范和知情同意书,加强对护理工作质量管理,规定医护人员需共同评估患者后决定是否使用约束带等对策,规范医护人员对约束带使用,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约束带相关不良事件发生。
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医护人员使用约束带的规范率提高(P<0.05);患者满意度由91%上升到99%;约束带不良事件发生率由1.35%下降到0;护理记录合格率由87.5%上升到96.2%;医护人员约束带知识问卷得分由78.5分提高到96分。
结论品管圈活动对于发现和解决约束带使用存在问题是可行且有效的,在提高医护人员对约束带使用正确认知和规范约束带使用的同时,也提高了医护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
关键词:品管圈;约束带;使用规范doi:10.3969/j.issn.1009-6469.2014.09.062品管圈,即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指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1-2]。
身体约束指使用任何物理或机械性设备、材料或工具附加在或邻近于患者身体,病人本人不能轻易将其移除,用以限制病人的自由活动或使病人不能正常接近自己身体的方法[3]。
其作为一种保护性安全辅助措施被广泛运用于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的一些临床科室[4],约束带是常用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在提高ICU约束带使用规范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ICU约束不良事件发生率,规范ICU约束带的使用。
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11月的48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通过开展以“提高ICU约束带使用规范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分析了约束带使用不规范的因素,找出其中要因,制定相应对策。
观察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患者皮肤损伤、肢端水肿、更加烦躁、非计划拔管及约束使用率。
结果:观察组约束不良事件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约束使用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品管圈活动对于发现和解决约束带使用存在问题是可行且有效的。
在减少约束不良事件和规范ICU约束带使用的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的协作意识。
【关键词】品管圈;约束带; ICU[Abstract]Objective: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associated with ICU restriction and to standardize the use of ICU restraint bands through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6 1 to November 480 cas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time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rough the "improve the standard rate of ICU constraint" as the theme of the QCC activity analysis of constrained factorsis not standardized, find out the cause. To formulate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he skin lesions, edema, irritation, unplanned extubation and constraint utilization rate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Results: the adverse even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the constraint utiliza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are feasible and effective for discovering and solving the problem of using restraint tape. While reducing the adverse events and regulating the use of ICU constraints, it also improves the ability of nurses to solve problems and enhances the team's sense of cooperation. Key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restraint belt; ICU;神经外科ICU患者病情危重,常伴有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谵妄、不配合治疗等具有潜在安全隐患的情况[1],为保证患者的安全及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常在ICU对危重患者采取必要的身体约束。
身体约束是使用任何物理或机械性设备、材料或工具附加在或贴近于患者的身体,或使用患者附近限制患者不易移动的设施,来限制患者自由的身体移动或躯体活动到自己选择的位置或使患者不能正常接近自己的身体[2]。
然而身体约束的使用会给患者带来生理以及社会方面的负性结果,不恰当地使用身体约束甚至会造成被约束者的死亡。
为此,一些国家已经制定了身体约束的使用指南,然而我国尚缺乏对患者使用身体约束的统一标准。
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于2013年7月公布了身体约束标准[3]。
我科将JBI标准对ICU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及临床应用。
品管圈 (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同一个工作环境或相关联区域的工作人员主动自发地为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其优点是有利于调动每个人的创造思维,以达到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目的[4]。
我科自2016年1~11月组织开展了以“提高ICU约束带使用规范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16年1~11月的48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2016年3~5月的240例入组患者为对照组,男性169例,女性71例,平均年龄46.9岁。
2016年8~10月的240例入组患者为观察组,男性166例,女性74例,平均年龄48.3岁。
纳入标准:(1)GCS评分4~15分;(2)14岁<年龄<80岁;(3)病种:重度颅脑损伤、脑出血、颅内肿瘤、癫痫、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脑积水的患者。
排除标准:(1)GCS评分=3分;(2)年龄≦14岁或年龄≧80岁;(3)高位截瘫,骨折、断肢患者。
按入院时间2016年3~5月的240例入组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8~10月的240例入组患者为观察组,两组在GCS评分、年龄、疾病种类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成立QCC小组由护士长担任辅导员,高年资护士担任圈长,各护理小组组长担任圈员,包括主管护师2人,护师6人,圈名定为“爱神圈”,寓意爱神经外科,爱神经外科的患者,爱神经外科的每一个人。
1.2.2 确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所有圈员共同学习品管圈相关的理论、方法等,深入讨论学习内容,然后找出临床护理过程中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
以评价法进行主题评价,最后将“提高ICU约束带使用规范率”作为本次活动主题。
按照PDCA程序,小组成员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表,活动时间为2016年1月至11月。
1.2.3 现状调查制定与主题相关的流程图及查检表收集资料。
评价标准:采用国内2011版临床护理实践指南[5];JBI身体约束标准中的约束决策轮[3](见图1)。
以对照组240例患者为现状调查及问题查找对象,责任护士对分管患者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评估级别包括行为、设施、独立等级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评分,具体项目:?行为等级:Ⅰ级:患者警觉且定向力正常、昏迷、瘫痪或持续监护为1分;Ⅱ级:患者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单纯烦躁为3分;Ⅲ级:烦躁或攻击性为5分。
?设施等级:Ⅰ级:干预非威胁生命的治疗为1分;Ⅱ级:干预威胁生命的治疗为2分;?独立等级:Ⅰ级:独立为1分;Ⅱ级:不完全独立为2;Ⅲ级:依赖为3分。
总分<7分为不实施约束;7~8分为可用替代方法;总分>8分为实施约束。
统计结果“ICU身体约束率为90%,约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4%”。
1.2.4目标设定根据现状调查统计结果,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10.4%-10.4%×0.85×0.75 =3.7%。
即本次活动目标值为3.7%。
1.2.5原因分析运用头脑风暴法,小组成员找出不规范约束致不良事件的因素,并从中找出要因。
从护士、患者、材料、其他4个方面绘制鱼骨图,利用柏拉图分析数据,柏拉图分布结果显示:约束前未正确评估、过度约束、健康教育不到位、约束过程中护士观察不到位占85.1%,将此四大情况列为本期活动的改善重点(见图2)。
图1 约束决策轮图2 约束带使用不规范真因分析柏拉图1.2.6 制定对策并实施(1)进行有效评估实施约束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明确患者身体、文化、社会及安全的需求和相关约束史。
?评估患者如果不采用约束可能导致的健康或安全隐患。
?综合评估与约束使用有关的危险因素。
④评估使用的频率。
⑤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及皮肤完整性。
(2)强化培训 ?专题讲座:全员强化培训实施身体约束的管理包括护士的职责、身体约束的原则、签署知情同意书、约束决策轮的使用、身体约束的解除、身体约束的法律常识、身体约束的并发症、替代身体约束的方法等。
?技能培训科室内院级技能操作教员通过“亲身体验”的方法对全科护士进行“约束法”技能操作培训,包括约束类型、约束方法、约束注意事项等,并在全院向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
?临床指导:责任组长每日查房查看约束方法,对实施约束的患者确保安全,指导护士做好病情观察,尽可能考虑使用替代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促进患者的舒适度,采取促进患者休息,加强营养的护理措施,评估是否继续约束,对约束的情况和结果进行评价。
(3)人性化约束护理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约束不同的部位。
进行约束护理时动作轻柔,使约束肢体保持功能位,松紧度以能容纳1指为宜,对特别不合作者使用肩带约束时,腋下垫棉垫并加强翻身,抬高床头时避免压迫臂丛神经要调整约束带的松紧度,约束的松紧度以患者不能自伤为原则。
加强交班,每隔1-2h翻身时对约束肢体进行局部按摩和功能锻炼,同时注意约束部位的皮肤和血液循环情况,必要时进行短时的松解。
观察患者身体肢端是否卡于床档间。
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苍白或皮肤破损。
若约束肢体水肿,在约束肢体下垫软枕抬高患肢,每1h观察一次。
若约束部位皮肤破损,可用水胶体敷料外敷于受损皮肤保护。
积极撤管减少患者的不适;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将管道等设备移到患者的直接视野之外如:将胃管绕道前额,将尿管远离手指,提供让患者抓在手里的物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