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护理核心制度执行率品管圈
提高护士对AUB患者精准化护理的执行率品管圈ppt汇报书模板

1
圈能力值
职务 圈长 圈员
平均
姓名
某某某 某某某 某某某 某某某 某某某 某某某 某某某 某某某
工作年资(30%)
工作年 限 13 12 9 13 11 7 7 3
能力值
65 60 45 65 55 35 35 15
学历改善能力 (30%)
学历 能力值
专科
60
本科
80
本科
80
本科
80
本科
80
本科
80
5 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品管手法
活动前
合计
平均
29
3.2
25
2.8
25
2.8
26
2.9
23
2.5
22
2.4
注:由圈员9人评分,每人每项最高5分,最低1分
4
主题定义
精准化护理定义
“精准化护理”由“精准化医疗”渗透而来,由奥巴马提出,并定义为“要在正确的时间, 给正确的人提供正准的治疗”,对传统护理进行改善、完善,强调规范化、系统化和对过 程的系统改进及终末质量的不断提高。
选定 √
提案人 某某某 某某某 某某某 某某某 某某某
2
主题说明
➢ 异常子宫出血(AUB)--妇科常 见的症状和体征,是指与正常月 经的经期长度、周期频率、周期 规律性、经期出血量任何一项不 符的、源自宫腔的异常出血。 ➢ AUB的危害:1、增加阴道感 染几率;2、影响正常夫妻生活; 3、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多可导 致患者出血贫血症状,严重者出 现失血性休克;长期失血导致心 肌缺血缺氧,致器官衰竭,危及 生命。
本科
8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品管圈活动提高中医护理操作落实率的效果

品管圈活动提高中医护理操作落实率的效果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提高消化肿瘤外科病房中医护理操作落实率的作用。
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组织、确定品管圈主题、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对消化肿瘤外科护士中医护理操作落实率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的相关指标评价。
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消化肿瘤外科护士中医护理操作落实率均远远高于实施前。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中医护理操作落实率效果显著。
标签:品管圈;消化肿瘤外科;中医护理操作;落实率“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日本石川专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也称为质量管理小组,指由相同、相近或互补的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一般6人左右),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和文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2]。
近年来,品管圈活动广泛开展于国内医疗行业,在医院管理、疾病诊疗及护理工作中均取得显著效果,是实现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益、提高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
我科室是医院优质护理病房,为了更好地落实中医护理操作,提高中医护理操作落实率,于2013年07月~12月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提高中医护理操作落实率中,效果满意,现将实施效果报告如下。
1品管圈活动方法1.1成立品管圈组织品管圈小组由7名护士自愿组成,通过投票选举出圈长1名,负责主持整个活动的各项相关工作。
护士长担任辅导员,负责督促小组活动按计划进行,并对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给予指导。
设小组秘书1名,负责小组活动会议记录及资料总结。
设小组物品管理员1名,负责管理和及时补充操作所需耗材。
品管圈活动历时个5个月(2013年7月~11月),活动1次/月。
第1个月组圈,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第2个月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解析,对策拟定;第3~4个月对策实施;第5个月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最后进行资料整理与发表。
提高责任护士床边综合能力合格率的品管圈实践

提高责任护士床边综合能力合格率的品管圈实践
1. 规范化培训
首先,我们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化培训方案,涉及到规范化护理操作、药品使用规范、
常见病情处理以及危急重症护理等方面。
为了保证培训效果,我们还制定了学习考核制度,强化对学员的考核和评估。
2. 提高实践能力
针对实践能力的提高,我们采用了多种方式,比如设置模拟患者、病情模拟等,让学
员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
此外,我们还邀请了专业医生进行指导和培训,让
学员更好地掌握科学、规范、有效的操作技能。
3. 责任分工明确
为了确保每位责任护士都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我们对责任分工进行了明确。
具体来说,我们设置了一张流程图,清晰地描述了不同责任护士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工作任
务以及责任范围。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避免工作重叠,还能够让每位责任护士更好地发挥
自己的能力。
通过以上三个关键点的实践,我们成功提高了责任护士床边综合能力的合格率。
经过
一段时间的实践和观察,我们发现,品管圈实践不仅提高了责任护士的综合能力,也增强
了整个医院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提高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品管圈护理课件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包括培训、宣传、 监督等方面的措施。
定期监测手卫生执行情况,持续改进
数据收集与监测
定期收集手卫生执行情况的相关数据,如洗手率、手消毒率等。
分析评估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了解执行情况与目标的差距。
持续改进
根据分析评估结果,调整实施计划,优化手卫生执行措施,持续提 高手卫生执行率。
手卫生不仅有利于预防患者感染,也有助于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降低职业暴 露的风险。
04 影响手卫生执行 率的因素
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不足
缺乏手卫生对预防院内感染重要性的认识
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认知不足,认为手卫生与患者疾病无直接关联,从而忽略手 卫生。
手卫生意识教育缺失
医疗机构未定期开展手卫生培训和教育,医护人员对手卫生规范和标准不熟悉。
05 提高手卫生执行 率的措施
加强手卫生宣传教育,提高手卫生意识
定期开展手卫生宣传活动
通过海报、宣传册、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向医护人员宣传手 卫生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
组织手卫生知识培训
邀请专业讲师对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手 卫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建立手卫生文化
倡导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互相监督和提醒,形成良好的手卫生文 化氛围。
总结
通过品管圈活动,医护人员的手卫生 意识得到了增强,有效降低了医院感 染的风险。
案例二
背景介绍
某科室医护人员在执行手卫生 方面存在依从性差的问题,导
致患者安全受到威胁。
品管圈方法应用
采用品管圈方法,对医护人员 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和分 析,找出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 进措施。
效果评估
运用品管圈提高PDA静脉输液查对制度执行率

运用品管圈提高PDA静脉输液查对制度执行率【摘要】目的:浅析品管圈对于提升PDA静脉输液查对执行率的作用价值。
方法:2022年我科室运用品管圈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分析运用前后护理缺陷情况以及查核对制度执行情况。
结果:品管圈应用之后,PDA静脉输液查对制度执行进步率为100%。
结论:提高PDA护理查对制度执行率是保证临床护理工作安全的重要措施,而整个工作过程中运用品管圈的模式对于促进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PDA静脉输液;查对制度;品管圈提高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发展以及护理模式改变,PDA手持数据终端在临床护理中获得广泛的使用,其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输液失误率[1]。
查对制度是护理操作过程重要环节,其包括查对制度、服药、注射以及输液等制度,查对制度贯穿PDA静脉输液全过程。
如果查对制度执行率不高将会影响PDA静脉输液护理质量。
品管圈是指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工作问题、突破工作瓶颈而组成的一个小团队,在品管圈小组中,通过不断找出、分析错误、加以改正、再发现错误等闭环的模式来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本次笔者重点分析品管圈对于提升PDA静脉输液查对执行率的作用价值。
1.基础资料及方法1.1基础资料来源来着我科室护理组的9名护士,全部为女性,平均年龄(36.2±1.1)岁。
1.2方法(1)成立品管圈小组。
全科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小组,护士长担任辅导员,负责指导和监督,1名护师作为组长,负责小组活动以及工作安排,整理相应的数据并做好总结,1名主管护师负责会议记录。
(2)现状分析。
品管圈小组成员对PDA静脉输液查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分别从护士、患者、管理、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分析,重点分析静脉输液各个环节查对流程的执行以及正确情况,及时发现错误。
(2)情况分析及整改措施。
患者的因素包括了配合度低、腕带丢失等;管理方因素包括培训不到位、薄弱环节督查不到位等;护士方面因素包括工作量大、PDA机数量不足、不重视扫描工作、操作流程错误等;环境因素包括PDA机信号不稳定、人均劳动强度大以及补液高峰期更换数量多等。
提高核心制度执行率品管圈护理课件

05
将核心制度执行情况纳入护理 人员绩效考核,与薪酬挂钩。
06
对策四:监督与考核机制建立
定期检查
专项督查
信息化手段
01
02
03
04
05
06
定期对护理人员核心制度 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针对重点环节和问题进行 专项督查,确保制度得到 有效执行。
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核心制 度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和管理。
04
制定计划
根据目标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包括时间安排、任务分工、资
源调配等。
培训与教育
监督与考核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其对核心制度的认识和执
行力。
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 确保计划的执行和目标的实现。
持续改进
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持续改进和优化实施方案。
04
对策制定与实施
对策一:培训与教育
等,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的价值
03
品管圈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通过团队合作和质量管
理工具的应用,有效解决护理管理中的问题。
品管圈定义与目的
品管圈定义
品管圈是指在同一工作现场、自 发组成的团队,通过集体智慧和 力量,自发地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提高工作质量的管理方法。
品管圈目的
加强培训和教育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核心制度的理解和掌握程 度,增强其执行核心制度的自觉性和能力。
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对在执行核心制度中表现优秀的护理人员进行表彰 和奖励,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06
总结与展望
活动成果总结
核心制度执行率显著提高
通过品管圈活动,护理人员对核心制度的执行率得到了明显提升, 有效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晨间护理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晨间护理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徐青周佩敏余冰温州市人民医院浙江温州 325000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晨间护理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统一科室16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名,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进行品管圈活动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晨间护理工作的质量。
结果:分组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晨间护理工作落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晨间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促进呼唤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晨间护理;落实率晨间护理工作是较为特殊,也是最重要的护理工作之一,提高晨间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活力措施,保持患者病房内清洁、无菌,是减少患者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病率,促进患者身体康复的根本[1]。
医疗机构中品管圈活动是指某个科室内为解决某项问题或困难,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而自发形成的团体,团体内员工分工协作,不断加强自身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品质为目标,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障碍[2]。
本次研究中,笔者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部分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活动管理,效果显著,现有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上述时期16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护理人员80名,男22名,女58名;年龄22~33岁,平均年龄(27.44±2.18)岁;工作时间1~7年,平均工龄(4.37±0.55)年;根据学历分为专科25名,本科30名,本科以上25名。
观察组护理人员80名,男18名,女62名;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7.16±1.96)岁;工作时间1~8年,平均工龄(4.97±0.54)年;根据学历分为专科28名,本次33名,本科以上19名。
品管圈——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及正确率

2.2-3 改善前 与改善后 速:f洗手液用量应用称重 ,结果显
示通过干预后洗手液用 量明显增加 ,说明洗手依从性 上升后前。 见较
图 3。
1.2.4.2 对策二 通过手卫生 随机抽查 、建 立奖罚制度 、 与绩效 挂钩 ,每月设立 1名洗手之 星的对策 ,针对认 为刚洗完
2.1 洗手 执行 率低 的原 因 :忘记 由改善 前 的 98次降 至 32次 ;认为不用洗手 ,对患者不会造成伤害 由改善前 的 75次 降 至 8次 ;同时 来 2-3个 患者 56次 ,抢 救患 者时 41次 均降 至 0次 ;麻烦 ,检 查时洗 ,不检查不洗 由原来 的 25次降至 20次 。 然而 ,随着洗手执行率的提 高 ,洗 手液过敏的人数随之增加 。见 图 2
图册 。并将其纳入标识 、标签管理制度 ,每周检查 、补充 1次 ,经
正 确 率 的达 标 率 =(改 善 后 一 改 善 前 )/(目标 值 一改 善 前 )
过 1周的实施后进行检查洗手执行率从 64%提升至 72%,证 明 ×100%=(1—0.44)/(95—0.44)×100%=0.56/0.51×100%=109.8%。
1.2.4.4 对 策 四 通 过 不 断 手 卫 生 知 识 培 训 ,手 卫 生 监 测 ,做人体彩绘笔示范 ,就是将护理人员的双手涂满油彩 ,进行 七 步洗 手 法 洗 手 与 普 通 洗 手法 来 对 照 ,来 解 决 因 考 核 欠 缺 、嫌 洗 手繁琐 、培训少等导致 的洗 手执行率及正确率低的原执行 率 进 步率 : (改 善后 一改 善 前 )/改 善 前 ×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圈名、圈徽选定
圈徽
N
N
圈名的意义
警:代表时刻执行,时刻提醒,避免差错 。
钟:代表时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而护理核心制度也需用时间去执行,护理 工作也是如此。
圈徽的意义
:代表病人,外环中连接的桃心代表我们护理工作人
员班班交接,工作环环相扣 N :代表护士,N是Nursing的首字母,也是Nurse的首字母,
体温单
降温体温 房颤心律
起搏器
首次护理记录准确率
入院护理评估
血压监测执行情况
Spo2 监测执行情况
病情观察到位情况
病情变化处理后评估
护理记录 心电监护与护理记录的
单
一致性
各种置管记录与医生病
历的一致性
24 小时出入量的准确性
各种拔管后的记录情况
护理级别记录情况
输注血液制品记录情况
医嘱打印的及时性
皮试签字情况
带教
记忆力差
时机未掌握
医嘱用法错误
的重要性
士多
繁忙
不力
护
听力差
视力差
病 人
文化程度低
护
流程不规范
不开联系医嘱 口头医嘱
医 生
士
药品知识缺乏
医嘱漏开
工作责任心不强 护 士
查对不严
督 导 不 够
外出
专科知识不
理 核 心 制
牢固
人力资
流程不
素质高
度
源不足
规范
低不一
执
行
漏看医嘱
督促力度不够
护
医嘱打印不及时
士
110
100
96
90
提高护理核心制度执行率改善前柏拉图
99% 96% 92%
85%
100% 100% 90% 80%
80
70%
70%
70
62
60%
60
50%
50
42%
40%
40 34
30% 30
20 10
0
工作责任心不强
不到位 沟通
15
9
7
3
查对不严 观察评估不到位 专业知识不扎实
被动服务
电脑程序不熟
我们的口号
时刻牢记,班班交接。 环环相扣,保障安全。
活动计划拟定
活动计划进度表(甘特图)
现状把握
方法
通过头脑风暴法找出我们主题存在的 问题。
改善前数据收集
调查时间:2013年11月01日—2013年12月31日
调查地点:老年病科病房 对象:老年病科住院患者及出院患者 调查方式:老年病科护理病历、病人问卷调查表等 调 查 者:全体圈员 调查人次: 600人次 缺陷人次: 224人次 缺陷率: 37%
查阅原始单据
找出问题 进行亲和
老年病科护理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调查表
护理核心制度
项目 特级护理执行情况
调查总 份数
缺陷 次数
护士长 实时检 查缺陷
分级护理 查对制度
护理病历书写 规范制度
健康教育制度
一级护理执行情况
二级护理执行情况 三级护理执行情况
医嘱查对 配药查对 加药查对
交接查对
执行查对 身高、体重
20%
10%
0% 次数 类计百分比
目标设定
目标值计算公式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 =现况值-(现况值×改善
重点×圈员能力)
明确改善重点
按80/20原理,经过数据收集,于2014年1月进行数据统 计得出,以下三项为本期改善重点
工作责任心不强
宣教不到位
明确重点
查对不严格
圈能力的计算
本圈12位圈员应用评价法进行打分(能自 行解决5分,需一个部门配合3分,需多部 门配合1分),通过打分,得出本圈的实际 总分为:46分,而本圈12个圈员能自行解 决问题的总分为12×5=60,依据此数据, 得出:圈能力=46÷60×100%=77%
病
历
医
书
生
写 不
病房动态不清楚
电脑设置缺陷
不 严 的 原 因
医嘱签字不及时 评估不到位
及
标准未掌握
分
时
未及时查看医嘱
析
病历书写不规范
分级护理执行不严
对策制定
制定对策
对策实施
PDCA循环一:培训、制定交接记录单
PD AC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94 改善前
即护理和护士,代表我们12个圈员。 :代表“以病人为中心”。 Q:Q是quality的首字母,意思是质量。 C:C是control的首字母,意思是控制,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即“护理质量控制”。 蓝色:代表和谐。 红色:代表热情。
圈名圈徽的寓意
我们十二个圈员以十二颗火热的心,时刻牢记 “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及优质护理服务, 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核心制度,认真做好病人的护 理评估,病情观察,安全管理,健康教育,落实 各项治疗护理措施及生活护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同时项目主管、辅导员及圈长随时督促、检查及 控制各项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不断提升护理质 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嘱单
医嘱签字情况
口头医嘱执行后开具医
嘱情况
入院须知介绍
药物名称、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
有关疾病知识宣教
有关检查知识宣教
饮食宣教
用氧安全宣教
功能锻炼宣教
运动与休息指导
出院指导
日期 缺陷原因
亲和后的实时调查表
提高护理核心制度执行率查检表
提高护理核心制度执行率查检汇总表
改善前柏拉图
次数 累计百分比
提高护理核心制度执行率品管圈
组圈概况
圈员概况
主题选定
主题选定理由
病人 同仁 科室 医院
及时、准确接受各种治疗、护理,确保护理安全
1严格执行等级医院评审核心标准 2严格执行护理人员行为规范
减少医疗及护理纠纷,避免医疗事故发生
增加医护患的和谐度,提高 服务质量,提升社会效益。
圈名、圈徽选定
手链圈
老年病科医嘱处理执行交接单
老年病科生命体征监测交接登记单
日 期
床号 姓名 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 血糖
接班
入 院 第 一 天
入 院 第 二 天
入 院 第 三 天
发 热 病 人
老年病科生命体征监测交接记录单
PDCA循环二:规范规范路径
确定目标值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 =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 =224 -(224 ×85% ×77%) =78
目标设定柱状图
250
200
降幅
150
65%
100
224
改善前 目标值
50
78
0 改善前
目标值
要因分析
解析(鱼骨图)
沟通不到位
查对制度
年龄大
沟通不到位
未掌握安全
年轻护
工作
26 改善后
次数
老年病科医嘱处理执行登记单
被通
一二心
日床 姓 级 期号 名 护
级 护
电 监
血糖 吸 监测 氧
吸 痰
24h 尿量
24h 出入
急查 抽血
口 护
雾化 吸入
防褥 护理
换 药
膀胱 冲洗
上 胃
上 尿
尿道 观察 处理 知及 会阴 护理 口护 神志 者签 执行
量
管管
理 瞳孔 名 者签
理理护
名
开 停 开 停 开 停 开 停 开 停 开停 开 停 开 停 开 停 开 停 开 停 开 停 开 停 开 停 开 停 开 停 开 停 开 停 开 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