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同步每课练习带答案【必考】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汇编(含四套题)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一、拼一拼,写一写。
zhòu()夜耕yún() sānɡ()树短dí()拂xiǎo()ɡònɡ()耕织二、看图连一连。
麻钲má qìnɡ磬笛zhēnɡ dí三、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 草满池塘水满陂.。
()A.池塘。
B.池岸。
C.山坡。
2. 童孙未解供.耕织。
()A.供给。
B.从事。
C.供奉。
3. 短笛无腔.信口吹。
()A.口腔。
B.曲调。
4. 山衔落日浸寒漪..。
()A.带有寒意的水中波纹。
B.寒冷冬天的水中波纹。
四、读下面的诗句,然后回答问题。
1.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这两句诗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____”字表明牧童不是规规矩矩地骑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这两句诗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小孩做了什么)的情景,表现了小孩________的心情。
五、理解课文内容,填一填。
1. 《稚子弄冰》一诗中表示颜色的字词有____、____、____,“玉磬穿林响”“玻璃碎地声”描写了________,全诗有声有色,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2. “山衔落日浸寒漪”中,一个“____”字写出了日落西山时的样子,一个“____”字写出了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样子。
六、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
2.解释诗中加点的字词。
耘田:____________________ 绩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中哪两句描绘了乡村里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情景?请画上横线。
新部编语文五年级下语文园地一第一单元同步测试加答案

语文园地一(第一单元测试)不含作文基础知识(28分)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经过人们辛勤的ɡēnɡyúyīnɡ每到春天,树丛间húdi mà也会追着、跑着,xiānà一、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分)A、桑.树(sānɡ)篝.火(ɡōu)玉磬.(qìnɡ)水瓢.(piào)B、供.职(ɡònɡ)倭.瓜(wō)澄.澈(chénɡ)点缀.(zhuì)C、蚌.壳(bànɡ)燕.园(yān)渺.小(miáo)啃.掉(kěn)D、秉.性(bǐnɡ)眷.恋(juàn)铲.地(chǎn)承.认(cénɡ)三、字词分析。
(4分)①下列词语中的“趣”与“情趣”的“趣”意思相同的是()A.趣味B.识趣C.知趣D.旨趣②“屡试不爽”中的“爽”的意思是()A.明朗、清凉B.轻松、利落C.差失、违背D.舒服③根据句子意思,用“承”组词填空。
1.这一路上()您的关照,十分感激。
2.这项工程由中铁十四局()。
3.这次交通事故由货车一方()主要责任。
4.我们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5分)( )书( )画顶天( )( )良()美( )( )( )浩渺乐( )不( ) ( )( )旖旎 ( )( )胜数美妙( )( )①含有反义词的词是___________,我也可以写一个这样的词:___________。
②形容“非常美妙,没有什么可以相比”的词是____________。
形容“美好的时光和景物”的词是____________。
与“不计其数”意思相近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任选上面两个词语写一句话。
五、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1分)A.早晨,河面上腾起一层薄雾,烟波浩渺....,如诗如画。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下第一单元课时练每日一练(附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下课时练(附答案)【第一单元】1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一、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学种瓜。
1.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①在田里锄草②犁地傍()①靠近②并排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二、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答案】一、1.夜绩麻童孙未解供耕织桑阴 2.①①3.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二、乡村四月作者:翁卷(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二课时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
2.钲:。
3.磬(qìng):。
4.玻璃:。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答案】一、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4.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二、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取,当做银钲。
第三课时一、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填字词的意思。
村晚宋代:雷震草满池塘水满(),山衔落日()寒漪。
牧童()横牛背,短笛无腔()吹。
1. 。
2. 。
3. 。
4. 。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村晚》后两句的情景。
【答案】一、陂浸归去信口1.陂(bēi):池塘。
2.浸:淹没。
3.归去:回去。
4.信口:随口。
二、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2祖父的园子第一课时一、读拼音,写汉字。
春天到了,爷爷把我家院子后面的空地上的杂草bá()掉,用来种菜。
我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还东一脚西一脚地xiā()闹。
几天后,爷爷种的菜发芽了,我和爷爷一起chǎn()地,我往往把菜苗当做野菜gē()掉,把野菜留着。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有答案)(16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1.古诗三首、看拼音写词语。
zh du y e ytn ti d nsmg sh u4 1 I fl 1 t I■ ■・L ■ ■I 11------------ 1 ------------1 A1 ■ ' - r --■ ■ "nr ■ ■I1 1 ■ ~"r -* i ii i -■ -r - * 9 11 1 ■ ~"r -* i ii i ---r - ' 9 i二、 用“V”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 昼(zh ou z o u )出耘田夜绩(j ij i )麻。
2. 彩丝穿取当(d ang d mg )银钲(z e ng zh e ng )。
3. 草满池塘水满陂(b ei p o )o三、 形近字组词。
昼( ) 耘( ) 桑( ) 晓( 但()耕()嗓()浇(四、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1•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2. 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 发出了水玉破碎的声音。
3. 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 的曲调。
五、按要求完成填空。
1.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所作的一首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 共六十首,描写农村()、()、 ()、()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本诗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 )中的一个场景。
2.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所作的七言绝句《稚子弄冰》。
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 ( )的场景。
3.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t xi CD) 供( ) 洪(这句话出自()代诗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村晚》。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同步每课练习带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一课一练带答案第1课《古诗词三首》一、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昼出耘田夜绩麻。
(zhòu zòu)2.彩丝穿取当银钲。
(zēng zhēng)3.草满池塘水满陂。
(bēi pō)二、按要求完成填空。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所作的一首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本诗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中的一个场景。
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所作的七言绝句《稚子弄冰》。
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的场景。
3.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村晚》。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形象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似被山含住的红红()以及放牛回家的()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
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和()之情。
三、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1.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2. 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破碎的声音。
3. 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四、请发挥想象,把《四时田园杂兴》改写成一篇短文(自由发挥)参考答案:一、1.(zhòu) 2.(zhēng) 3.(bēi)二、1.这句话出自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本诗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2020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课时练习、每课一练)新教材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每课一练(同步练习)及答案2020春新人教部编版古诗三首之《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一、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
昼出耘田,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学种瓜。
1.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①在田里锄草②犁地傍()①靠近②并排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二、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答案】一、1.夜绩麻童孙未解供耕织桑阴 2.①①3.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二、乡村四月作者:翁卷(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古诗三首之《稚子弄冰》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
2.钲:。
3.磬(qìng):。
4.玻璃:。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答案】一、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4.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二、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取,当做银钲。
古诗三首之《村晚》一、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填字词的意思。
村晚宋代:雷震草满池塘水满(),山衔落日()寒漪。
牧童()横牛背,短笛无腔()吹。
1.。
2.。
3.。
4.。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村晚》后两句的情景。
【答案】一、陂浸归去信口1.陂(bēi):池塘。
2.浸:淹没。
3.归去:回去。
4.信口:随口。
二、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2.祖父的园子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蚂蚱.(zhàzà)啃.果树(kěnɡkěn)蚌.壳(bènɡbànɡ)拔.出(bábō)樱.桃树(yīnɡyīn)倭.瓜(wōǎi)二、辨析形近字。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练题(含答案)一、基础知识1.看拼音写词语。
zhòu yègēng yúngòng pǐnyòu zhìliányīyīng táobàng kézhà měngwō guāmíng huǎng huǎng2.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嚼jiáo(_______)jué(_________)磨mó(_________)(_________)mò倒dǎo(_________)dào(_________)重zhòng(______)(_________)chóng空kōng(_________)kòng(_________)涨zhǎng (_____)zhàng(____)3.“我”在园子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请根据课文内容补全下面的活动。
(所填动词不要重复)(________)倭瓜花(________)蜻蜓(________)黄瓜(________)小白菜(________)蚂蚱(________)草帽4.把成语补充完整。
(____)重(____)长(____)劳任(_____)垂(___)丧(____)绞(____)(____)汁(____)中送(_____)(____)瞪(____)呆(___)雨无(____)完(____)归(____)(____)造(____)设5.查字典填空。
(1)承认,音序(____),部首(____),共(____)画,选出正确的说明(____).①在下面接受,托着②担当,应允③顺从,迎合。
(2)委托,音序(____),部首(____),共(____)画,选出正确的说明(____).①任,派,把事交给人办②抛弃,舍弃③曲折,弯转。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值:105分)卷面书写(5分)请同学们在答题时认真书写,做到规范、端正、美观,让你的试卷拥有一张清秀、漂亮的面孔!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A.涟漪.(yí)逛.街(guàng)B.萌.动(méng)倭瓜(wěi)C.葬.身(zàng)点缀.(zhuì)D.秉.性(bǐng)公顷.(qīng)二、看拼音,写词语。
(6分)sāng shù() chéng rèn() yuán gǔngǔn()bái zhòu() hú dié() míng huǎnghuǎng()三、补全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写序号)(6分)1.()()胜数.①查点,逐个说出。
②列举,责备。
③数目。
2.()()大悟.①了解,领会。
②见面。
③感觉。
3.能()善.()①善良,慈善。
②熟悉。
③擅长,长于。
四、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8分)阴凉阴暗1.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的地方睡着了。
2.地下室光线(),空气潮湿。
五、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12分)1.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供:傍:诗句的意思:2.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稚子:钲:诗句的意思:3.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腔:信口:诗句的意思:六、在“浓浓的乡情、美好的童年”班级主题活动中,你和陈佳被推选为主持人,下面是活动主持稿中的一部分,请你仿照陈佳的话,将主持稿补充完整。
(9分)陈佳:人是家乡的好,月是故乡的明。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佳: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一课一练带答案第1课《古诗词三首》一、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昼出耘田夜绩麻。
(zhòu zòu)2.彩丝穿取当银钲。
(zēng zhēng)3.草满池塘水满陂。
(bēi pō)二、按要求完成填空。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所作的一首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本诗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中的一个场景。
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所作的七言绝句《稚子弄冰》。
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的场景。
3.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村晚》。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形象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似被山含住的红红()以及放牛回家的()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
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和()之情。
三、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1.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2. 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破碎的声音。
3. 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四、请发挥想象,把《四时田园杂兴》改写成一篇短文(自由发挥)参考答案:一、1.(zhòu) 2.(zhēng) 3.(bēi)二、1.这句话出自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本诗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2.这句话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七言绝句《稚子弄冰》。
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3.这句话出自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村晚》。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形象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含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四、例文:改写《四时田园杂兴》在炎热的夏天,农村到处是一番繁忙的景象。
早晨,男人们一大早就起来了,扛着锄头向农田走去。
到了农田,男人们弯下腰,低垂着头汗流满面,卖力地干着农活。
看着那些绿油油的禾苗,想着到了秋天的时候,这里将会变成一块金灿灿的田地,他们脸上不禁露出了灿烂的微笑,心里也甜滋滋的。
到了夜晚,夜深人静,男人们都呼呼大睡了,可是,女人们可没有闲着,她们把椅子搬到院子里,在忽明忽暗的油灯下,搓着麻线,织着布……有时她们累了,就揉揉惺忪的眼睛,有时她们想睡了,就懒洋洋的伸个懒腰,有时头疼,就按按太阳穴……小孩子虽然不理解大人们从事的耕田、织布的农活,但是他们看见大人们一天到晚忙碌着,也在村口的桑树树阴下吵着要学种瓜呢!瞧,一大早,一群小孩带着水桶、肥料、锄头来到桑树底下,他们讨论了一会儿,开始分配工作。
紧张的劳动开始了,妞妞松土,东东播种,红红施肥,牛牛洒水,苗苗埋土……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不一会儿功夫就结束了劳动。
他们虽然有的一身泥巴,有的一身的汗水,有的头上挂着几片树叶,有的腰间夹着几根树枝,一个个大花脸,一个个狼狈相,但想到到了秋天,一定会收获到劳动的果实,心里乐开了花。
这种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被范成大看见了,于是,他感叹农村繁忙季节的劳动场面,赞叹大人们的勤劳能干和孩子的天真可爱,不禁诗兴大发,提笔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耘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01第2课《祖父的园子》一、给黑体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蚌壳(bàng bàn)樱桃(yīng yīn)啃吃(kěn kěng)倭寇(wōwēi)水瓢(piáo páo)玩腻(mìnì))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一()花园一()李子树一()大草帽一()谷穗一()狗尾草一()倭瓜花一()果园一()白蝴蝶一()大蜻蜓三、判断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相应的括号里打“√”。
1.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比喻()夸张()拟人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拟人()夸张()反问3.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比喻()排比()拟人4.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带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比喻()夸张()排比四、阅读《祖父的园子》片段,回答问题。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1)文段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2)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些什么呢?把它写下来。
(3)仿写一段话。
【答案】一、蚌壳(bàng)樱桃(yīng)啃吃(kěn)倭寇(wō)水瓢(piáo)玩腻(nì))二、一(个)花园一(棵)李子树一(顶)大草帽一(个)谷穗一(棵)狗尾草一(朵)倭瓜花一(个)果园一(只)白蝴蝶一(只)大蜻蜓三、1.(√)比喻 2.(√)反问3.(√)拟人4.(√)排比四、1.排比2.童年是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在孩子的眼中,一切是那么美好。
(答案不唯一)3.树绿了,就像换了新衣似的。
蝉叫了,就像吹起小喇叭似的。
蜻蜓飞来了,就像飞来一架飞机似的。
01第3课《月是故乡明》一、在括号里加上表示数量的词语。
一()月亮一()柱子几()大苇坑一()明月一()知了几()土山二、把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换成恰当的四字词语,意思不变。
1.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亮的光辉充满四周,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2.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开家乡到外地,漂泊天涯。
()3.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蓝而广阔无际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三、默写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
四、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里却到处都是。
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
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烟波浩渺之势。
到了夏天,黄昏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
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
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
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1.上面两段话选自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作家写的。
2. 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选择正确的答案()(1)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星星;(2)在古柳树下点篝火摇树捉知了;(3)在大苇坑边望月游玩;(4)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3.你对“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一句中的“此”是怎样理解的?4. 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却写了那么多童年趣事,多余吗?【答案】一、一(个)月亮一(个)柱子几(个)大苇坑一(轮)明月一(群)知了几(座)土山二、1.清光四溢 2.离乡背井 3.碧波万顷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答案不唯一。
)四、1.季羡林月是故乡明2.(1)(2)(3)(4)3.句中的“此”是指代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点起篝火摇树捉知了。
对这两件事的回忆更突显“我”对童年和家乡的眷念。
4. 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捉知了、看月亮、做梦都跟月亮有关,不是多余,反而更能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
01第4课《梅花魂》一、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偶然()()爱惜()()希罕()()快乐()()二、将下列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2.一枝梅花,有什么希罕呢?3.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三、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打比方的句子,是的在括号里画“√”,不是的画“×”。
1.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 )2.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 )四、重点段落品析。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1.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保存(cún chún) 骨气(gú gǔ) 秉性(bīn bǐng)2.用“”画出文中的排比句;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并分别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3.梅花与、并称为“岁寒三友”。
你能写出一首描写梅花的诗句吗?4.“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中的“他们”是指。
你能写出几个这样的人吗?五、“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一句中的省略号省略了神态、语言等。
现在请你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把省略的内容写出来。
注意写出对祖国无限思念的感情。
(自由发挥)参考答案:一、偶然(经常)(偶尔);爱惜(糟蹋)(爱护);希罕(普遍)(希奇);快乐(痛苦)(欢乐)二、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不得的。
2.一枝梅花,没什么希罕。
3.这就是您最宝贵的画。
三、1.(×) 2.(√)四、1.cún gǔbǐng 2.保存大抵欺凌2.排比句: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比喻句: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仿写排比句示例:春天像一首歌,歌里有小河的流水声和鸟儿的叫声,还有小朋友们的笑声;春天像一个魔术师,它变来了飞翔的小燕子,给天空带来生机;春天像个闹钟,叫醒冬眠的动物, 唤醒沉睡的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