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教案-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探究生活环境对霉菌的影响—课例研究【教学研究】

探求生活环境对霉菌的影响霉菌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才能生活。
环境中影响霉菌生活的要素分为非生物要素和生物要素。
其中非生物要素次要包括水、温度、氧气、食品品种等;生长在同一块食品上的霉菌之间的彼此影响则属于生物要素。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次要探求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6人。
【活动目标】1.尝试经过探求活动解决成绩的过程;2.学习设计简单的表格用以记录活动中观察到的景象;3.练习经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解释温度能否影响霉菌的生活。
【材料器具】馒头2块(或面包)、干净的食品袋2个、冰箱。
【方法步骤】1.提出成绩: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要素的影响呢?2.尝试对成绩做出合理的解释――作出假设。
你认为影响霉菌生活的是:()。
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研讨影响霉菌生活的非生物要素很多,每个实验通常只研讨个可变要素。
本实验首先探求的可变要素是:温度。
请将你(组)的实验处理和对结果的预测填写鄙人表中。
甲组乙组环境条件实验材料(食品)处理方法实验预测4.实行实验并记录每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两组食品表面的变化,直至最初长出的霉菌变色。
要坚持每天做好观察和记录:留意:(1)可以用文字或绘图的方式记录实验景象,也能够配以照片。
(2)记录应真实,并尽可能详细。
(3)请设计一个用于记录的表格……(4)请用绘图或照片的方式展现两组实验的毕竟结果。
5.分析实验景象检验预期与实验结果能否完全分歧,如果存在差异,同学的解释是:对毕竟实验结果的解释是:实验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6.得出的结论是:【讨论】1.你们认为选用甚么样的食品容易长出霉菌?2.你们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其他组的分歧吗?【考虑】1.如果想要“探求不同食品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你将如何设计实验进一步解决这一成绩呢?2.你如何设计实验探求其他条件(如湿度、氧气等)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新的学期不知不觉中又来了,对于我们2020年又是一个充满动力和压力的一年。
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生活影响--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霉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生活。
环境中影响霉菌生活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其中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水、温度、氧气、食物种类等;生长在同一块食物上的霉菌之间的相互影响则属于生物因素。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主要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实验以课外活动形式,由学生在家庭完成。
【活动目标】1.尝试通过探究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2.学习设计简单的表格用以记录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3.练习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解释温度是否影响霉菌的生活。
【材料器具】馒头2块(或面包)、干净的食品袋2个、冰箱。
【方法步骤】1.提出问题: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2.尝试对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作出假设。
你认为影响霉菌生活的是:。
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研究影响霉菌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很多,每个实验通常只研究一个可变因素。
本实验首先探究的可变因素是:。
(温度或湿度)请将你(组)的实验处理和对结果的预测填写在下表中。
编号实验材料处理方法实验预测环境条件(食品)4.实施实验并记录每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两组食品表面的变化,直至最初长出的霉菌变色。
要坚持每天做好观察和记录:注意:(1)你们可以用文字或绘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现象,也可以配以照片。
(2)记录应真实,并尽可能详细。
(3)请设计一个用于记录的表格(可以参照下表的形式)。
编号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海阳中学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4)请用绘图或照片的方式展示两组实验的最终结果。
5.分析实验现象检验预期与实验结果是否完全一致,如果存在差异,你们的解释是:你们对最终实验结果的解释是:实验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们是如何克服的?6.你们得出的结论是:【讨论】1.你们认为选用什么样的食品容易长出霉菌?2.你们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其他组的一致吗?【思考】1.如果想要“探究不同食品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你将如何设计实验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呢?2.你如何设计实验探究其他条件(如湿度、氧气等)对霉菌生活的影响?8、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忍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
探究食物发霉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食物发霉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不仅影响食物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探究食物发霉的原因以及影响发霉程度的因素,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不同条件下食物的发霉情况,分析食物发霉的原理和预防措施。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食物发霉的原因和过程。
2. 探究温度、湿度、食物水分含量等因素对食物发霉程度的影响。
3. 寻找有效预防食物发霉的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面包、馒头、水果、蔬菜等易发霉的食物。
2. 实验工具:温度计、湿度计、微波炉、冰箱、保鲜膜、塑料袋等。
四、实验方法1. 温度对食物发霉的影响实验- 实验分组:将相同大小的面包分为三组,分别放置在常温(25℃)、低温(4℃)和高温(35℃)环境中。
- 观察记录:每隔一天观察并记录面包的发霉程度。
- 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温度下面包的发霉速度和程度。
2. 湿度对食物发霉的影响实验- 实验分组:将相同大小的面包分为三组,分别放置在干燥、潮湿和非常潮湿的环境中。
- 观察记录:每隔一天观察并记录面包的发霉程度。
- 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湿度下面包的发霉速度和程度。
3. 食物水分含量对发霉的影响实验- 实验分组:将相同大小的面包分为三组,分别进行微波炉烤干、正常放置和保持湿润处理。
- 观察记录:每隔一天观察并记录面包的发霉程度。
- 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水分含量下面包的发霉速度和程度。
4. 对比实验- 实验分组:将相同大小的面包分为两组,一组放置在常温潮湿环境中,另一组放置在常温干燥环境中。
- 观察记录:每隔一天观察并记录面包的发霉程度。
- 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面包的发霉速度和程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温度对食物发霉的影响- 结果:高温条件下面包发霉速度最快,其次是常温,低温条件下面包发霉速度最慢。
- 分析:温度是影响食物发霉的重要因素,高温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加速食物发霉。
2. 湿度对食物发霉的影响- 结果:潮湿环境中面包发霉速度最快,其次是干燥,非常潮湿条件下面包发霉速度较慢。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

生物实验探究1、探究实验题:(1)是获取科学知识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途径。
(2分)A、调查B、分类C、实验探究D、观察(2)(4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发现生活现象:夏天馒头或面包保存不当很容易长霉菌,在冬天或在冰箱里的馒头或面包比较不容易长霉菌。
①提出问题:霉菌的生活受到的影响吗?②作用假设:。
③设计对照实验:一组是温暖潮湿,另一对照组是潮湿④实验结论:。
2、请你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原因。
(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
(3)设置实验:先在甲乙两块萎蔫的萝卜中间挖洞,然后,往甲洞倒入蒸馏水,往乙洞倒入20%的食盐水,经过30分钟后测得甲洞的蒸馏水减少,乙洞的食盐水增多了。
设计的变量的值是和。
(4)得出结论:。
3、将饱满、活力旺盛的玉米种子随机分成甲、乙两组,两组种子所处温度、空气条件相同,甲组种在肥沃、潮湿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潮湿的土壤中,你认为两组种子是否会同时萌发__________。
而若将空瘪或煮熟玉米粒种在上述两种环境中,你认为会不会萌发__________。
该探究实验表明:种子萌发所需的自身条件是__________ __________,外界条件是适量(一定的)________,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4分)4、某小组在“探究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据此假设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6分)(1)的假设进行探究,因为该实验方案中变量有_______个。
(2)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①环境条件的设计:甲组_______ ,乙组_______。
②实验材料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支持假设的实验结果预期:甲组植株_________ ,乙组植株___________。
5.实验探究题:1.有同学在养金鱼时,发现金鱼的体色变浅了。
他想证明:金鱼的体色是否会随鱼缸内壁颜色深浅的改变而改变。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课件

大家看到什么现象了呢?
引起食物等发霉的是 什么生物?
讨论:
1、根据你的日常观察和经验,你认哪种 食品容易长出霉菌?
答:面包、馒头等湿润、营养物质丰富 的食品。
2、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 素的影响?
答:温度、湿度……
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一 提出问题:温度能影响霉菌的生活吗?
实验方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条件 方法
温暖干燥
温暖潮湿
将干馒头置于塑料袋中,结扎袋 将湿润的馒头置于塑料袋中, 口,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环境里。 结扎袋口,将实验装置放温暖环
境里。
实验 预测
实验 结果
一、说出以下各属于实验法的哪个步骤:
(1)小明发现水池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 看了很久。
(2)心想这是生物吗? (3)应该是生物 (4)于是取了一滴池水,做成标本,用仪器
活动
探究湿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提示
(1)请设计一个用于记录的表格. (2)可以用文字或绘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现象, 也可以配以照片。 (3)记录应真实,并尽可能详细。
探究湿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一 提出问题:湿度能影响霉菌的生活吗? 二作出假设:湿度能(或不能)影响霉菌的生活 三设计实验方案: 四实施实验并记录结果 参考课本15页表格 五分析讨论实验现象 六得出结论:
观察。
(5)原来是草履虫
二、下面这个实验设计有什么不妥之处?
• 为了探究湿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特设 计以下两组实验:
1. 把一块馒头放在干燥、通风、温暖之处;
2. 把另一块馒头放进一个塑料袋里,往袋 里洒一些水增加湿度,把袋口封好后放 在干燥、通风、温暖之处。
北师大版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2课时优秀教案附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认识生命第1章生命的世界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教学目标】通过探究实验和测量,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设计思路】概念图是指利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理论等,是把人脑中的隐形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人们思考、交流、表达。
概念图盛行于欧美国家,是中小学教学中很常用的方法,有着很好的教学效果。
推广概念图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策略之一。
因此,概念图是一种有效教与学的策略。
本节内容试图以概念图的构建为线索,通过课堂讨论、探究、测量、观察等活动,让学生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感受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性,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形成生态学观点!【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②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难点: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教学方法】概念图、探究法、讨论法、讲述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引入〗由生物最基本的特征一一新陈代谢引出生物离不开环境(例举人的呼吸:吸入的氧来自环境,呼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到环境中),同时生物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例举人类的活动一一开垦荒地,采伐森林,兴修水利,兴建城市……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耕地减少,森林锐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从而引出本节课题。
板书课题: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学习新课〗问:什么是生物?什么是环境?答: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物体,都叫生物。
生物的生存空间统称为环境。
问:鱼儿离不开水,是不是鱼儿只要在水中就能活下去呢?答:不一定,鱼儿在水中还需中空气、饵料等。
问:如果人们向池塘中乱倒污水和垃圾,鱼儿还能很好地生活吗?答:人们向池塘中乱倒污水和垃圾,会使水质变坏,鱼儿不能正常生活,不久就会死亡。
问:这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了环境中有多种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
北师大版,七上生物,分组实验,记录单,27个。

分组实验记录单分组实验记录单2014 年10 月 16 日 2014 年 10 月 21 日实验名称:观察人体几种常见的组织(四种基本组织)实验名称:解剖观察鸡翅班级:七年一班学生人数:38 天气:晴班级:七年一班学生人数:38 天气:晴实验目的: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切片,认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实验目的:观察变形虫的形态结构;教学目标:通过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教学目标:识别区分鸡翅上可以发现的组织,理解组织如何形成器官。
对照课本上的插图,用显微镜分别观察四种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
通过演示实验,进行讨论讨论:1、构成鸡翅的组织主要有哪几种?2、不同的组织在鸡翅上排列的顺序有什么特点?3、鸡翅的主要功能是什么?通过刚才的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生物体的组织都是按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的。
实验效果: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规定完成实验内容小组分工合作较好效果佳实验效果大部分同学对实验颇有兴趣个别学生不注意卫生乱丢废弃袋效果一般教后记:学生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对于身边的物种多样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教后记这种实验教贴切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学习基本生活常识备注:任课教师:闫寒备注:任课教师:闫寒分组实验记录单分组实验记录单2014 年10 月 16 日 2014 年 10 月 21 日实验名称:观察人体几种常见的组织(四种基本组织)实验名称:解剖观察鸡翅班级:七年二班学生人数:38 天气:晴班级:七年二班学生人数:38 天气:晴实验目的: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切片,认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实验目的:观察变形虫的形态结构;教学目标:通过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教学目标:识别区分鸡翅上可以发现的组织,理解组织如何形成器官。
对照课本上的插图,用显微镜分别观察四种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
通过演示实验,进行讨论讨论:1、构成鸡翅的组织主要有哪几种?2、不同的组织在鸡翅上排列的顺序有什么特点?3、鸡翅的主要功能是什么?通过刚才的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生物体的组织都是按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的。
七年级生物: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材生物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生物教案 / 初中生物 / 七年级生物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生物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打开对世界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见识,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生物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霉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生活。
环境中影响霉菌生活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其中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水、温度、氧气、食物种类等;生长在同一块食物上的霉菌之间的相互影响则属于生物因素。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主要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4~6人。
【活动目标】1.尝试通过探究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2.学习设计简单的表格用以记录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3.练习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解释温度是否影响霉菌的生活。
【材料器具】馒头2块(或面包)、干净的食品袋2个、冰箱。
【方法步骤】1.提出问题: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2.尝试对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作出假设。
你认为影响霉菌生活的是:()。
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研究影响霉菌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很多,每个实验通常只研究个可变因素。
本实验首先探究的可变因素是:温度。
请将你(组)的实验处理和对结果的预测填写在下表中。
甲组乙组环境条件实验材料(食品)处理方法实验预测4.实施实验并记录每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两组食品表面的变化,直至最初长出的霉菌变色。
要坚持每天做好观察和记录:注意:(1)你们可以用文字或绘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现象,也可以配以照片。
(2)记录应真实,并尽可能详细。
(3)请设计一个用于记录的表格(可以参照下表的形式)。
观察次数日期和时间现象甲组乙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4)请用绘图或照片的方式展示两组实验的最终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霉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生活。
环境中影响霉菌生活的
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其中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水、温度、氧气、食物种类等;生长在同一块食物上的霉菌之间的相互影响则属于生物因素。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主要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4~6人。
【活动目标】1.尝试通过探究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2.学习设计简单的表格用以记录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
3.练习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解释温度是否影
响霉菌的生活。
【材料器具】馒头2块(或面包)、干净的食品袋2个、冰箱。
【方法步骤】1.提出问题:霉菌的
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 2.尝试对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DD作出假设。
你认为影响霉菌生活的是:()。
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研究影响霉菌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很多,每个实验通常只研究个可变因素。
本实验首先探究的可变因素是:温度。
请将你(组)的实验处理和对结果的预测填写在下表中。
甲组乙组环境条件实验材料(食
品) 处理方法实验预测4.实施实验并记录
每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两组食品表面的变化,直至最初长出的霉菌变色。
要坚持每天做好观察和记录:注意:(1)你们
可以用文字或绘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现象,也可以配以照片。
(2)记录应真实,并尽可能详细。
(3)请设计一个用于记录的表格(可以参照下表的形式)。
观察次数日期和时
间现象甲组乙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
次第四次…… (4)请用绘图或照片的方式展示两组实验的最终结果。
甲组
乙组
5.分析实验现象检验预期与实验结果是否完全一致,如果存在差异,你们的解释是:
你们对最终实验结果的解释
是:
实验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们是如何克服的?
6.你们得出的结论是:【讨论】1.你们认为选用什么样的食品容易长出霉菌? 2.你们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其他组的一致吗?
【思考】1.如果想要“探究不同食品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你将如何设计实验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呢?
2.你如何设计实验探究其他条件(如湿度、氧气等)对霉菌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