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锅炉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锅炉课程设计220t

锅炉课程设计220t

锅炉 课程设计 220t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锅炉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2. 掌握220t锅炉的主要参数、性能及运行维护知识。

3. 了解锅炉安全操作规程和节能环保要求。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锅炉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锅炉进行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锅炉运行数据监测、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锅炉行业的职业兴趣和敬业精神,增强职业责任感。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锅炉运行过程中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锅炉行业的环保问题,树立绿色发展的观念。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锅炉课程性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根据教学要求,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为锅炉行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二、教学内容1. 锅炉概述- 锅炉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 锅炉在工业中的应用及重要性2. 锅炉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锅炉本体结构及其功能- 锅炉燃烧设备、传热过程及热效率- 锅炉辅助设备的作用及配置3. 220t锅炉主要参数与性能- 锅炉蒸发量、压力、温度等参数- 锅炉热效率、燃料消耗及排放标准- 锅炉的安全保护装置及控制系统4. 锅炉的运行与维护- 锅炉启动、运行调整及停炉操作- 锅炉水处理、除垢及防腐措施- 锅炉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5. 锅炉安全操作与节能环保- 锅炉安全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 锅炉节能技术及措施- 锅炉排放污染物控制技术及环保要求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旨在使学生全面掌握锅炉知识,为实际操作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方法针对本章节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案例,讲解锅炉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运行维护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

锅炉课程设计600

锅炉课程设计600

锅炉课程设计600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学会锅炉的选型、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1.了解锅炉的定义、分类和性能参数。

2.掌握锅炉的热平衡和物料平衡原理。

3.熟悉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4.理解锅炉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方法。

5.掌握锅炉的安全技术和环保要求。

6.能够熟练使用锅炉相关的计算软件。

7.具备锅炉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能力。

8.学会锅炉的运行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

9.能够进行锅炉的维护保养和节能改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锅炉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2.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运行机制,锅炉的选型、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1.锅炉的基本原理:包括热平衡和物料平衡原理,热量传递和压力升高原理。

2.锅炉的结构:包括锅炉本体、燃烧设备、辅助设备及控制系统。

3.锅炉的运行机制:包括启动、运行、停炉和事故处理过程。

4.锅炉的选型:包括锅炉类型选择、容量计算和参数确定。

5.锅炉的安装:包括安装程序、施工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6.锅炉的调试:包括调试步骤、参数调整和性能检测。

7.锅炉的维护:包括维护内容、维护方法和维护周期。

8.锅炉的节能改造:包括节能原理、改造方法和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锅炉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通过实验室实践,使学生熟悉锅炉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方法。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锅炉专业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100mw锅炉课程设计

100mw锅炉课程设计

100mw锅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100MW锅炉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锅炉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学生能掌握100MW锅炉的运行参数,如蒸发量、压力、温度等,并了解其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3. 学生了解100MW锅炉的燃料种类及其特性,明确不同燃料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100MW锅炉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

2. 学生具备100MW锅炉操作的基本能力,包括启停、运行监控和事故处理等。

3. 学生能够运用锅炉运行数据,计算锅炉的热效率,并对锅炉性能进行初步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能源事业,增强对电力行业的责任感。

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在了解100MW锅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掌握锅炉运行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教学要求,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指导和评估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锅炉概述:锅炉的定义、分类及发展趋势,重点介绍100MW锅炉的典型结构。

教材章节:第一章 锅炉基本知识2. 锅炉工作原理:热力学原理在锅炉中的应用,水循环过程及蒸汽生成。

教材章节:第二章 锅炉工作原理3. 锅炉主要部件及功能:炉膛、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锅炉主要部件4. 锅炉运行参数:蒸发量、压力、温度、湿度等参数对锅炉性能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四章 锅炉运行参数5. 锅炉燃料种类及特性:煤、油、气等燃料的燃烧特性及其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五章 锅炉燃料6. 锅炉操作与运行:启动、运行监控、停车及事故处理等操作流程。

教材章节:第六章 锅炉操作与运行7. 锅炉热效率计算与评价:运用运行数据,计算锅炉热效率,评价锅炉性能。

某火电厂课程设计

某火电厂课程设计

某火电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火力发电厂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2. 学生能够描述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设备及其作用,如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

3. 学生能够解释火力发电厂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目前采取的环保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火力发电厂的实际运行数据,如能耗、发电量等。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模拟火力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针对火力发电厂的环保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树立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识,认识到火力发电厂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对火力发电行业产生兴趣,激发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3. 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团队合作、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自然科学领域,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火力发电厂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八年级,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科学探究能力,对能源和环保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围绕火力发电厂的工作原理、设备、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等方面展开。

1. 火力发电厂工作原理:- 热能转化为电能的基本过程;- 煤炭燃烧产生的热量如何转化为电能。

2. 火力发电厂主要设备:- 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设备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各设备在火力发电过程中的协同工作。

3. 火力发电厂对环境的影响:-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及危害;- 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4. 环保措施及可持续发展:- 脱硫、脱硝、除尘等污染物治理技术;- 煤炭清洁利用、高效发电技术;- 火力发电厂的节能减排及可持续发展。

锅炉课程设计示例

锅炉课程设计示例

锅炉课程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类型、工作流程及其安全运行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知识目标:(1)描述锅炉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解释锅炉的工作原理和热传递过程。

(3)了解锅炉的分类及其适用范围。

(4)掌握锅炉的安全运行和维护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锅炉系统的故障并提出解决方案。

(2)具备锅炉设备的操作和调试能力。

(3)能够进行锅炉运行参数的监测和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锅炉行业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2)激发学生对锅炉技术研究和创新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锅炉的基本原理:介绍锅炉的工作原理、热传递过程以及锅炉的效率评价。

2.锅炉的结构类型:讲解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如炉膛、锅炉本体、燃烧设备等,并介绍不同类型锅炉的特点和应用。

3.锅炉的运行管理:阐述锅炉的启动、停炉、维护保养和安全运行等方面的知识。

4.锅炉事故及预防:分析锅炉事故的原因,讲解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5.锅炉环保与节能:介绍锅炉环保技术和节能途径。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锅炉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锅炉的运行管理和事故处理。

3.实验法:学生进行锅炉设备的实地操作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讨论法:学生就锅炉相关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锅炉专业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准备锅炉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5.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锅炉课程设计算法

锅炉课程设计算法

锅炉课程设计算法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分类和运行维护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锅炉的设计、运行和管理。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锅炉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参数。

(2)掌握锅炉的燃烧原理、传热过程和受热面布置。

(3)熟悉锅炉的运行维护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

(4)了解锅炉环保要求和节能技术。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锅炉运行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能够进行锅炉的调试和故障排除。

(3)能够编制锅炉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计划。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锅炉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关注环保和节能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分类、燃烧原理、传热过程、受热面布置、运行维护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环保要求和节能技术。

具体安排如下:1.锅炉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介绍锅炉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参数,了解锅炉的燃烧设备、受热面设备和其他辅助设备。

2.锅炉的燃烧原理和传热过程:学习锅炉的燃烧原理,掌握燃烧设备的运行调节和燃烧优化方法;了解锅炉传热过程,熟悉受热面的布置和传热效果的提高。

3.锅炉的运行维护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学习锅炉的运行维护方法,包括启动、停炉、负荷调节、水质管理等;掌握锅炉的安全技术措施,如水位报警、超压保护、熄火保护等。

4.锅炉环保要求和节能技术:了解锅炉排放物的来源和危害,掌握锅炉环保措施,如除尘、脱硫、脱硝等;学习锅炉节能技术,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运行维护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锅炉运行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锅炉的燃烧原理和传热过程。

电厂锅炉的课程设计

电厂锅炉的课程设计

电厂锅炉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厂锅炉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掌握锅炉的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2. 学生能掌握锅炉热效率的计算方法,理解影响锅炉热效率的主要因素。

3. 学生了解电厂锅炉的安全运行原则和常见的安全防护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锅炉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2.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方法,对锅炉热效率进行简单计算,评估锅炉的运行状况。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展示一个简易的锅炉模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厂锅炉的相关知识,培养对能源转换和利用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 学生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厂锅炉的基本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电厂锅炉概述:介绍电厂锅炉的定义、分类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内容列举:锅炉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各类锅炉的特点。

2. 锅炉主要部件及其功能:详细讲解锅炉的各个主要部件,如炉膛、受热面、燃烧器等,并分析其作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 内容列举:炉膛结构、受热面的分类与布置、燃烧器类型及工作原理。

3. 锅炉热效率的计算与提高:讲解锅炉热效率的计算方法,分析影响热效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提高热效率的措施。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 内容列举:热效率计算公式、影响热效率的因素、热效率提高方法。

4. 锅炉安全运行与防护:介绍电厂锅炉的安全运行原则、常见事故及预防措施。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内容列举:安全运行原则、事故案例分析、安全防护措施。

电厂锅炉调试课程设计

电厂锅炉调试课程设计

电厂锅炉调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厂锅炉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调试流程;2. 学生能掌握电厂锅炉调试中涉及的参数、指标及调试方法;3. 学生能了解锅炉调试在电力生产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锅炉调试的基本操作;2. 学生能分析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3.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电力行业的热爱,增强职业责任感;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沟通、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3. 学生关注能源利用与环保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电厂锅炉调试的实际情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和教师明确课程的预期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电厂锅炉概述:锅炉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分类及在电力生产中的作用;2. 锅炉调试基本知识:调试目的、调试流程、调试方法及调试中的安全注意事项;3. 锅炉调试参数与指标:压力、温度、流量、水位等参数的调试方法及合格标准;4. 锅炉调试设备与工具:调试过程中常用的设备、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5. 锅炉调试实践操作:分组进行锅炉调试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6. 调试问题分析及处理:分析调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包括电厂锅炉概述、锅炉调试基本知识、调试参数与指标、调试设备与工具、调试实践操作及调试问题分析等模块,确保教学内容全面、系统。

教学进度安排合理,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提高综合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案例,系统讲解电厂锅炉的基本知识、调试流程及操作要点,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力发电厂锅炉课程设计》学校:XXXXX大学班级:热能与动力工程(专升本)姓名: XXXXXX日期:X年X月X日400t/h一次中间再热煤粉锅炉第一章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400t/h一次中间再热煤粉锅炉二、原始资料1.锅炉蒸发量1D 400t/h2.再热蒸汽流量2D 350t/h3.给水温度gst 235℃4.给水压力gsP 15.6MPa5.过热蒸汽温度1t540℃6.过热蒸汽压力1p 13.7MPa7.再热蒸汽(进)温度2t'330℃8.再热蒸汽(出)温度2t''540℃9.再热蒸汽(进)压力2p' 2.5MPa10.再热蒸汽(出)压力2p'' 2.3MPa※注:以上压力为表压。

11.周围环境温度20℃12.燃料特性(1) 燃料名称:设计煤种数据(17)(2) 设计煤种数据:(表一)工业分析(ar)% 固定碳45.30灰分22.39挥发分25.5水分8.0低位发热量21.65元素分析 (ar ) 碳 55.66 氢 3.69 氧 8.46 氮 0.89 硫 0.91 灰渣特性灰变形温度 1160℃灰软化温度 1250℃灰熔融温度 1330℃(3) 煤的可燃基挥发分:r V =100ar V / (100-ar W -ar A )=36.63%(4) 煤的低位发热量ydw Q =21650kj/kg(5) 灰熔点:1t 、2t 、3t <1500℃13.制粉系统 中间储仓式,热风送粉,筒式钢球磨煤机 14.汽包工作压力 15.2MPa提示数据:排烟温度假定值py t =146℃;热空气温度假定值rk t =320℃ 注:以上压力为表压。

第二章 设计计算说明书第一节 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断一、煤的元素各成分之和为100%的校核ar C +ar O +ar S +ar H +ar N +ar W +ar A =55.66+8.46+0.91+3.69+0.89+8+22.39=92% 二、元素分析数据校核(一)干燥无灰基(可燃基)元素成分计算干燥无灰基元素成分与收到基(应用基)元素成分之间的换算因子为K=100/(100-ar W -ar A )=100/(100-8-22.39)=1.4366 则干燥无灰基元素成分应为(%)daf C =K ar C =1.4366×55.66=79.96 daf H =K ar H =1.4366×3.69=5.30 daf O ==K ar O =1.4366×8.46=12.15 daf N =K ar N =1.4366×0.89=1.28 daf S =K ar S =1.4366×0.91=1.31 (二) 干燥基灰分的计算g A =100ar A /(100-ar W )=100×22.39/(100-8)=24.34%(三) 干燥无灰基(可燃基)低位发热量(试验值)的计算r dw Q =( y dw Q +25ar W )100/(100-ar W -ar A )=(21650+25×8)×100/(100-8-22.39)=31131(kj/kg )(四) 干燥无灰基(可燃基)低位发热量(门德雷也夫公式计算值)的计算/r dw Q =339daf C +1030 daf H -109(daf O -daf S )=339×79.96+1030×5.30-109×(12.15-1.31) =31383(kj/kg )/r dw Q - r dw Q =31383-31131=252(kj/kg)因为252kj/kg <800kj/kg,所以元素成分是正确的。

三、煤种判别 (一) 煤种判别由燃料特性得知r V =36.63%>20%,r dw Q =21650kj/kg >18840 kj/kg ,所以煤种属优质烟煤。

(二) 折算成分的计算y zsA =4187ar A / rdw Q %=4187×22.39/21650=4.32% y zs W =4187 ar W / rdw Q %=4187×8/21650=1.54%y zsS =4187 ar S / rdw Q %=4187×0.91/21650=0.18% 因此y zs A ≈4%,y zs W <8%,yzs S <0.2%,煤种属低灰分煤。

第二节 锅炉整体布置得确定一、锅炉整体的外型——选п形布置选择п形布置的理由如下:(1) 锅炉排烟口在下方,送、引风机及电除尘器等设备均可以布置在地面,锅炉结构和厂房较低,烟囱也可以建造在地面上;(2) 在对流竖井中,烟气向下流动,便于清灰,具有自身除灰的能力;(3) 各受热面易于布置成逆流方式,以加强对流换热;(4) 汽机、锅炉之间连接管道不长。

二、受热面的布置在锅炉炉膛内侧,全部布置膜式水冷壁受热面,其他受热面的布置主要考虑蒸汽参数、锅炉容量和燃料性质的影响。

本锅炉为超高压锅炉,汽化吸热较小,加热吸热和过热吸热相应较大。

为使锅炉炉膛出口排烟温度降低至要求的数值,避免水平烟道内的对流受热面超温和结焦,从而保护对流受热面,除在水平烟道内布置对流过热热器外,还在炉膛内上方布置全辐射式的前屏过热器,炉膛出口布置半辐射式的后屏过热器。

为减少前、后屏过热器中的传热温差,在炉顶及水平烟道的两侧墙,竖井烟道的两侧墙和后墙均布置包覆过热器。

为减少热偏差,节约金属材料量,再热器采用二级再热方式,其中高温再热器对流过热器后的水平烟道,低温再热器布置在尾部烟井。

为了再热汽温的调节,使负荷在100%~75%之间变化时,再热器出口汽温保持不变,尾部烟井的上部由隔墙省煤器分隔成两个烟道,主烟道设置低温再热器,旁路烟道设置旁路省煤器,前、后隔墙省煤器采用膜式结构,在旁路省煤器下方的45°管上装有20块烟气挡板用于再热汽温的粗调。

在烟气调节挡板的下方烟井设置主省煤器。

根据锅炉的参数,省煤器出口工质状态选用非沸腾式的。

t=310℃),采用两台¢6.7m受热面旋转的回转式空气热风温度要求较高(rk预热器,安装于9米平台上,属炉外布置,其具有结构紧凑、节约材料、维护方便的特点。

在主省煤器的烟道转弯处下部,设置落灰斗,在转弯处离心力的作用下,颗粒较大的灰粒顺落灰斗下降,有利于防止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堵灰,减轻除尘设备及引风机的负荷。

锅炉整体布置如图一所示。

三、锅炉汽水系统按超高压大容量锅炉热力系统设计要求,该锅炉汽水系统的流程设计如下:(一) 过热蒸汽系统的流程汽包顶棚过热器进口集箱炉顶及尾包覆过热器管系悬吊管过热器管系悬尾部包覆过热器后集箱尾部左右侧包覆过热器下后集箱尾吊管过热器出口集箱尾部左右侧包覆过热器后上集箱部左右侧包覆过热器管系(上升)尾部左右侧后包覆过热器管系(下降)尾部左右侧包覆过热器下前集箱水平烟道左右侧前包覆过热器管系(上升)水平烟道左右侧前上包覆过热器集箱前屏过热器一级喷水减温器后屏过热器二级喷水减温器对流过热器进口集箱对流过热器管系对流过热器出口集箱集汽汽箱汽轮机高压缸。

(二) 水系统的流程给水主省煤器进口集箱主省煤器管系箱旁路省煤器管系旁路省煤器出口集箱省煤器引水管汽包下降管水冷壁下联箱水冷壁上联箱(三) 再热蒸汽系统的流程汽轮机 低温再热器进口集箱 低温再热器管系 低温再热器出口集箱 高温再热器进口集箱 高温再热器管系 高温再热器出口集箱 再热器集汽集箱 汽轮机中压缸。

第三节 燃烧产物和锅炉热平衡计算一、燃烧产物计算燃烧产物计算公式略,只给出如下计算结果。

(一) 理论空气量及理论烟气容积理论空气量o V =6.037Nm 3/kg (4-5)理论氮气容积oN V 2=4.775 Nm 3/kg (4-12) 三原子气体RO 2的容积2RO V =1.132 Nm 3/kg (4-11)理论水蒸汽容积O OH V 2=0.619 Nm 3/kg (4-13) 理论烟气容积o y V =6.526 Nm 3/kg ((4-15) (二) 空气平衡表及烟气特性表根据该锅炉的燃料属优质烟煤,可按表2-7选取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1α''=1.15,又按表2-9选取各受热面烟道的漏风系数,然后列出空气平衡表,如表二。

根据上述计算出的数据,又按表2-10选取炉渣份额后计算得飞灰份额fh α=0.9,计算表三列出的各项,此表为烟气特性表。

表二空气平衡表表三烟气特性表(三) 烟气焓温表计算表四列出的各项,此表为烟气焓温表。

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的焓I 为 o k I =o V k ct )(,kj/kg 烟气中飞灰焓I 为 fh I =100arA fhα h )(c θ,kj/kg 理论烟气焓(α=1)为o y I =O H OOH N o N RO RO c V c V c V 2222)()()(22θθθ++,kj/k第10 页共28 页表四烟气焓温表10二、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的计算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如表五所示。

表五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第四节炉膛设计和热力计算一、炉膛结构设计(带前屏过热器)炉膛结构设计(带前屏过热器)列表六。

表六炉膛结构设计(带前屏过热器)燃烧器结构尺寸计算表七燃烧器结构尺寸计算三、炉膛和前屏过热器结构尺寸计算根据炉膛和前屏过热器的结构尺寸(图和图),计算炉膛和前屏过热器结构尺寸数据,列于表八和表九中。

表八炉膛结构尺寸计算表九前屏过热器结构尺寸计算四、炉膛热力计算(带前屏过热器)炉膛热力计算(带前屏过热器)结果列于表十中。

表十炉膛热力计算(带前屏过热器)第五节对流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一、对流过热器结构设计对流过热器结构设计列表六。

表六对流过热器结构设计第三章 锅炉设计说明书一、 设计参数及煤种 锅炉主要设计参数为 (1).锅炉蒸发量1D 400t/h(2).再热蒸汽流量2D 350t/h (3).给水温度gs t 235℃ (4).给水压力gs P 15.6MPa (5).过热蒸汽温度1t 540℃ (6).过热蒸汽压力1p 13.7MPa(7).再热蒸汽(进)温度2t ' 330℃ (8).再热蒸汽(出)温度2t '' 540℃ (9).再热蒸汽(进)压力2p ' 2.5MPa (10).再热蒸汽(出)压力2p '' 2.3MPa (11).周围环境温度20℃ (12).燃料特性燃料名称: 设计煤种数据(17)煤的可燃基挥发分:r V =100ar V / (100-ar W -ar A )=36.63%煤的低位发热量ydw Q =21650kj/kg灰熔点:1t 、2t 、3t <1500℃ 二、 锅炉总体概况锅炉为单汽包,自然循环煤粉炉,呈п形布置,适应露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