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温标详解

合集下载

化工名词解释

化工名词解释

化工基础名词解释1、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

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

温度没有高极点,只有理论低极点“绝对零度”。

“绝对零度”是无法通过有限步骤达到的。

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温标有摄氏温标(°C)、华氏温标(°F)、热力学标(K)和国际实用温标。

绝对温度=摄氏度+273.150℃对应绝对温度是273.15 ℃,100 ℃对应为373.15 ℃。

T ℉= 1.8t℃+ 32 (t为摄氏温度数,T为华氏温度数)。

0°F相当于-17.78 ℃,100°F相当于摄氏温度37.78 ℃。

2、压力:流体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流体的静压强,简称压强,习惯上又称压力。

在静止流体中,作用于某点不同方向上的压力在数值上均相同。

在SI单位制中,压力的单位是N/㎡,称为帕斯卡,以Pa表示。

标准大气压有如下换算关系:1atm=1.013×105Pa=760mmHg=10.33mH2O表压=绝对压力-大气压力真空度=大气压力-绝对压力3、密度:单位体积流体的质量,称为流体的密度,其表达式为ρ=vm式中ρ-流体的密度,kg/m3m-流体的质量,kgv-流体的体积,m3对于气体,当压力不太高、温度不太低时,可按理想气体处理,则pMρ=RT式中p-气体的绝度压力,Pa M-气体的摩尔质量,kg/mol T-热力学温度,K R-摩尔气体常数,其值为8.314J/(mol.K)4、比重:物体的密度与4℃纯水的密度的比值,称为比重。

5、比热容:比热容又称比热容量,简称比热。

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使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

比热容是表示物质热性质的物理量。

通常用符号c表示。

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 /(kg·K) 或J/(kg·℃),J是指焦耳,K是指热力学温标,与摄氏度℃相等),即令1千克的物质的温度上升(或下降)1摄氏度所需的能量。

温度测量技术

温度测量技术

由 平 衡 氢 三 相 点 ( ~13.8K ) 到 银 凝 固 点 (~962℃),这个温度段内,标准仪器应用铂电 阻温度计。
银凝固点(~962℃)以上温度区间采用普朗克 定律外推。
二、温度标准的传递
与国际实用温标有关的基准仪器均由国家指 定机构(我国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所)保存,并 通过下级计量机构(如省、市级的技术监督局) 进行传递,通常采用较高级对较低级进行校验。
3.国际温标
为了使用方便,国际上经协商,决定建立一种既使用方便,又具有一定 科学技术水平的温标,这就是国际温标的由来。
具备的条件:
尽可能接近热力学温标 复现精度高,各国均能以很高的准确度复现 同样的温标,确保温度量值的统一 用于复现温标的标准温度计,使用方便,性 能稳定
国际实用温标是用来复现热力学温标的,简称IPTS-68,它是由 1968年国际权度会议通过的。这个温标经过20多年使用,发现了一些 问题,已无法满足现代科学发展对温度测量的要求。国际计量委员会 决定用1990年国际温标(ITS-90)代替IPTS-68。
采纳作为国际统一的基本温标。

热力学中卡诺定理指出:一个理想的卡诺机,当它工作于温度为T2 的热源与温度为T1的冷源之间,它从热源中吸收的热量Q2与向冷源中 放出的热量Q1,应遵循以下关系:
这就是建立热力学温标的物理基础。如果指定了一个定点温度数值, 就可以通过热量比求得未知温度值。
热力学温标规定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三相点为273.16K,沸点与 三相点之间分为100等分,每等分1K,将水的三相点以下273.16K定 为绝对零度(0K)。
应有较宽的测量范围。
有较好的复现性和稳定性。
(二 )温标
温标是温度数值化的标尺。它规定了温度的 读数起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各种温度计 的刻度数值均由温标确定。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温标与温度测量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温标与温度测量
• 缺点是有较大的滞后现象(测温时由于要进行充分的热交 换),不方便对运动物体进行温度测量,被测对象的温场易 受传感器的影响,感温元件材料的性质决定测温范围等
高温计和温度计
• 将600℃以上的测温仪表称为高温计; • 600℃以下的测温仪表称为温度计。
接触式测量温度
c c 玻璃水银温度计 -50o ——350o (体积热膨胀)
温度传感器分类(2)
分类
线性型 测 温 特 指数型
函数 性
特征
传感器名称
测温电阻器、晶体管、热电偶
测温范围宽、 半导体集成电路传感器、
输出小
可控硅、石英晶体振动器、
压力式温度计、玻璃制温度计
测温范围窄、 输出大
热敏电阻
开关型 特性
特定温度、 输出大
感温铁氧体、双金属温度计
温度传感器分类(3)
分类
非接触式测量温度
烧瓷1200oc~ 1500oc
非接触式测量温度
红外辐射温度计-80oc——1500oc (光辐射)
非接触式测量温度
光学高温温度计500oc——3000oc (光辐射)
非接触式测量温度
热释电温度计0oc——1000oc (光辐射)
非接触式测量温度
光子探测器0oc——3500oc (光辐射)
接触式测量温度 双金属片温度计-50oc——300oc (体积热膨胀)
接触式测量温度
气体温度计-250oc——1000oc (体积热膨胀)
接触式测量温度
液体压力温度计 -200oc——350oc (体积热膨胀)
接触式测量温度
钨铼热电偶 1000oc——2100oc (接触热电势)
接触式测量温度
温度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

课件2:2.1 温度和温标

课件2:2.1 温度和温标

非平衡态
平衡态
注意:处于平衡态的系统各处温度相等,但温度各处相等 的系统未必处于平衡态。
处理平衡态需注意的问题: (1)平衡态与热平衡不同,平衡态指的是一个系统内部达到 的一种动态平衡. (2)必须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直到系统内所有性质都不随 时间变化为止. (3)系统与外界没有能量的交换.
例题1
3.平衡态 (1)定义:对于一个不受外界影响的系统,无论其初始状态如何, 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必将达到一个宏观性质不再随时间变化的 稳定状态,这种状态叫平衡态. (2)特征:系统的所有性质都不随时间变化. (3)平衡态的理解 ①热力学的平衡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组成系统的分子仍在不停地做 无规则运动,只是分子运动的平均效果不随时间变化,表现为系统 不受外界的影响,状态参量(压强、体积和温度)不随时间变化.
B.320 K
C.226 K
D.280 K
【解析】气体温度由-20 ℃升高到27 ℃,温度升高了47 ℃;
因为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每一度的大小相等,故用热力学
温标表示是升高了47 K,故选A.
谢谢观看
2. 温度:热平衡中具有的“共同热学性质”叫做温度.这就是 温度计能够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对温度的理解: ①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②微观上,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反映分子热运动的 剧烈程度.
注意:对个别分子来说温度是无意义的
③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物体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三、温度计与温标
例题3 我们每天都会关注天气预报,适当增减衣物。某地区4.27号天气 预报如下:今日天气多云,温度13 ℃~26 ℃.天气预报中所说的 温度用热力学温度表示是多少呢?
【答案】286.15 ~ 299.15
例题4 有关热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两个系统在某时刻处于热平衡状态,则这两个系统永远处 于热平衡状态 B.热平衡定律只能研究三个系统的问题 C.如果两个系统彼此接触而不发生状态参量的变化,这两个系统 又不受外界影响,那么这两个系统一定处于热平衡状态 D.两个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温度可以有微小的差别

温度和温标

温度和温标

03
温标的种类
绝对温标
定义:以卡诺循环为基础,规定水的三相点为273.16K,绝对零度为0K
特点:不受物体种类和状态的影响,是一种通用的温标
计算公式:T=t+273.15K (T为绝对温标,t为摄氏温标)
应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温标
摄氏温标
符号:摄氏度(℃)
定义:以水银为测温物质,以冰的熔点为零度,以水的沸点为100度的温标
温度范围:热力学温标的温度范围为-273.15℃到+1000℃。
应用: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日常生活中。
04
温度的测量方法
玻璃液体温度计
定义:玻璃液体温度计是一种利用玻璃管内液体随温度变化而膨胀或收缩来测量温度的仪器。
工作原理:玻璃液体温度计内装有随温度变化而膨胀或收缩的液体,当温度变化时,玻璃管内的液柱高度随之变化,从而测量温度。
温度的数值表示物体的热量多少
温度的物理意义
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热运动的程度的量度
温度是物体热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反映
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温度的单位
摄氏度:是最常用的温度单位,符号为℃
兰氏度:是英国常用的温度单位,符号为R
华氏度:是美国常用的温度单位,符号为F
开尔文:是国际温度单位,符号为K
02
温标的发展历程
经验温标
定义:根据实际需要和经验确定的温度标度
应用:在某些特定领域或行业中被广泛使用,如食品工业、化学反应等
局限性:缺乏统一的标准,难以进行跨领域的比较和交流
特点:主观性较强,不同领域和行业可能采用不同的经验温标
绝对温标

分子动理论温度和温标

分子动理论温度和温标

物质构成与微观粒子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 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包括质子和 中子两部分。质子是原子核的主要成分。中子不带电,电 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物体相互摩擦时会带上电荷。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在固体、液体中 微粒间的距离比较小,在气体物质中,微粒间的距离比较 大,所以气体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物质不易 被压缩。
热电偶法
利用两种不同金属或半导体的接触处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热电势的性质 来测量温度。例如,热电偶温度计。
测量误差来源及减小措施
仪器误差
由于仪器本身设计、制造或使用 不当引起的误差。减小措施包括 使用高精度仪器、进行仪器校准
和定期维护等。
环境误差
由于环境温度、湿度、气压等因 素变化引起的误差。减小措施包 括控制实验环境条件、记录并修 正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等。
文温标。
06 实验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
常见实验测量方法介绍
膨胀法
利用气体、液体或固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来测量温度。例如, 气体温度计、液体温度计(如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
压强法
利用气体在温度变化时压强发生变化的性质来测量温度。例如,气体 压力温度计。
电阻法
利用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性质来测量温度。例如,铂电 阻温度计、热敏电阻温度计等。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的距离 有关。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某一距离 r0时,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 为零;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斥 力和引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 因此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 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斥力和引力都 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因此分子 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 离大于10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 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

温度和温标

温度和温标
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之间的关系: T=273.15+t (K)
温标的种类
T=273.15+t (K)
注意:
①两种温度数值不同,但物体温度改变1°C与改变l K的变化量是等同的, 但物体所处状态为l °C与l K是相隔甚远的; ②0K是低温的极限,只能无限接近,但不可能达到
③摄氏温标的单位“°C”是温度的常用单位,但不是国际制单位,温度的国 际制单位是开尔文,符号为K.
生活中的温度计种类纷繁,你能说出几种?
体温计 电子体温计
实验室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你知道这些温度计是根据什么原理设计的吗?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
温度计
了解伽利略温度计的原理; 理解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的区别; 了解双金属温度计、电阻温度计和热电偶温度计
若A与C处于热平衡状态,而B与C也处于热平衡状态,那么A 和B之间处于什么状态?
实验表明: A与B之间也处于热平衡状态
热平衡定律(热力学第零定律)
内容: 若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 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注意: “平衡态”指的是一个系统的状态; “热平衡”指的是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
在今后各种相关热力学计算中,一定要牢记将温度单位转换为热力 学温度即开尔文;
③华氏温标(华氏度F,单位°F ) 在标准大气压下,规定冰的熔点为32°F,水的沸点为212°F,中间 有180等份,每等份为华氏1度。
华氏温标的温度tF与摄氏温度t之间的关系: 华氏温标在欧美使用非常普遍,摄氏温标在亚洲使用较多,科学 研究中多使用热力学温标(绝对温标)。
封闭系统: 粒子数 N 不变、 能量 E 可变。
系统的种类
根据系统和外界相互作用的情况,我们可以区分出如下几 种热力学系统: ③开放系统:与外界既有物质交换,也有能量交换的系统 称为开放系统,简称开系。

高二物理 选修3-3 7.4 温度和温标

高二物理 选修3-3 7.4 温度和温标

巩固练习
1、两个物体放在一起彼此接触,它们若不发生热传 递,其原因是( D ) A.它们的能量相同 B.它们的比热相同 C.它们的热量相同 D.它们的温度相同 2、下列关于热力学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 ) A.热力学温度的零点是-273.15 ℃ B.-1360C比136K温度高 C.0oC等于273.15K D.1℃就是1K E.升高1oC就是升高274K 3、在25℃左右的室内,将一只温度计从酒精中拿 出,观察它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D ) A.温度计示数上升 B.温度计示数下降 C.温度计示数不变 D.示数先下降后上升
例1.(多选题)伽利略在1593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温 度计——空气温度计,如图所示一个细长颈的球形瓶倒 插在装有红色液体的槽中,细管中的液面清晰可见,如 果不考虑外界大气压的变化,就能根据液面的变化测出 温度的变化,则( ) A.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槽中的液体 B.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细管中的红色液体 C.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球形瓶中的空气 D.该温度计是利用测温物质的热胀冷缩性质制造的 解析 细管中的红色液体是用来显示球形瓶中空气的体 积随温度变化情况的,测温物质是球形瓶中封闭的空气, 测温属性是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造的,温度升 高,空气压强增大,体积增大,红色液体在细管中的高 度下降。故A、B错,C、D正确.
常见的参量与描述性质: ①几何性质 描述系统的体积、大小、形状等。 ②力学性质 描述系统的压强、应力、表面张力等。 ③热学性质 描述系统温度。 ④电磁性质 描述系统在电、磁场作用下的性质, 如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
4、平衡态: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一个系 统内部各部分的所有宏观状态参量不再随时间 发生变化时的稳定状态称之为平衡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间的相互作用
力学平衡 具有一种相同 的力学性质
压强
10oC 5atm
k
50oC 6atm
-
静电平衡
具有一种相同 的电学性质 + + +
绝热
电势
温度相等
-
-
热平衡
特征
具有一种相同 的热学性质
温度
200OC
绝热
10OC
A
B
A A B
A C
B
A
B
B
C
若两带电体相连后,其带 电状态不发生变化。 说明两带电体原来就已经 处于相同的电平衡状态。 (具有相等的电势) 若两个系统接触后,它们 的热学状态不发生变化。 说明两个系统原来就已经 处于相同的热平衡状态。 (具有相等的温度) 若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 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 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热平衡定律(热力学第零定律)

A.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铜、铁两种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 B.双金属温度计是利用测温物质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 C.由左图可知,铜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铁的热膨胀系数 D.由右图可知,其双金属征的内层一定为铜.外层一定为铁
解析:双金属温度计是利用热膨胀系数不 同的铜、铁两种金属制成的双金属片其弯曲程度 随温度变化的原理来工作的,A、B选项是正确 的.图7- 4一l左图中.加热时,双金属片弯曲程 度增大,即进一步向上弯曲,说明双金属片下层 热膨胀系数较大,即铜的热膨胀系数较大,C选项 正确.图7—4—1右图中,温度计示数是顺时针方 向增大,说明当温度升高时温度计指针顺时针方 向转动,则其双金属片的弯曲程度在增大,故可 以推知双金属片的内层一定是铁,外层一定是铜, D选项是错误的.
■热平衡定律(热力学第零定律)
若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 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温度计与温标
温标——温度的数值表示法 建立一种温标的三要素:
①选择某种物质(叫做测温物质)的某一随温度 变化的属性(叫做测温属性)来标志温度; ②选定固定点(规定零点); ③对测温属性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作出规定(即规 定分度的方法)。
由于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在这样的条件下达到 的平衡往往整体平衡局部不平衡,且达到的平衡态 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存在一定的起伏。这样的平 衡称为动态平衡。
热水 热水
冷空气
热水 温水
温空气
非平衡态
平衡态
注意:①平衡态是一种理想情况,因为任何系统完全不受外界 影响是不可能的。②类似于化学平衡,热力学系统达到的平衡 态也是一种动态平衡。③系统内部没有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 ④处于平衡态的系统各处温度相等,但温度各处相等的系统未 必处于平衡态。
水银温度计 ——水银的热膨胀 电阻温度计 ——金属电阻随温度变化 气体温度计 ——气体压强随温度变化 热电偶温度计 ——不同导体因温差产生电动势的大小
三、温度计与温标
建立一种温标的三要素: ①首先要确定物质 ②其次,确定该测温物质随温度变化物理量 ③第三,选定参考点(即规定分度的方法)。
摄氏温标:
7.4 温度和温标
研究物理问题
研究对象 一个物体 多个物体 系统
研究的问题不同
选取的系统常不同
热学研 究对象
大量分子组 热力学 如气体、液 成的物体或 系 统 体、固体等 物体系统 系统以外的物质统称为外界或环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般说来热力学系统,要研究以下几个的性质: ①几何性质 描述系统的大小、形状、体积等。
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0oC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oC 在0oC与100oC之间等分成100等份,每份算做1oC
热力学温标:
热力学温度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用符号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为K。
开氏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
T = t + 273.15 K
∆T = ∆ t




华氏温标 华伦海特(G· D· Fahrenheit)最初所制的水银温度计是在北爱尔兰最冷的 某个冬日,水银柱降到最低的高度定为零度;把他妻子的体温定为100度, 然后再把这段区间的长度均分为100份,每一份叫1度。这就是最初的华氏 温标。显然,认定气温和人的体温作为测温质的标准点并在此基础上分度是 不妥当的。健康人的体温在一天之中经常波动,而且他妻子如果感冒发烧了 怎么办?后来,华伦海特改进了他创立的温标,把冰、水、氯化铵和氯化钠 的混合物的熔点定为零度,以0°F表示之,把冰的熔点定为32°F,把水的 沸点定为212°F,在32→212的间隔内均分180等分,这样,参考点就有了 较为准确的客观依据。这就是现在仍在许多国家使用的华氏温标[1],华氏 温标确定之后,就有了华氏温度(指示数)。 摄氏温标 后来摄耳修司( A· Celsiua)也用水银作测温质,以冰的熔点为零度(标以 0℃),以水的沸点为100度(标以100℃)。他认定水银柱的长度随温度作线性 变化,在0度和100度之间均分成100等份,每一份也就是每一个单位叫1摄 氏度。这种规定办法就叫摄氏温标。 统一的热力学温标 为了结束温标上的混乱局面,开尔文(即W· 汤姆逊)——这位热力学第二 定律的创始人,最受尊敬的物理学家,创立了一种不依赖任何测温质(当然 也就不依赖任何测温质的任何物理性质)的绝对真实的绝对温标,也叫开氏 温标或热力学温标。
一支玻璃管一端与一个鸡蛋 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 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 管内吸入一段水柱。当气温 变化时,玻璃泡中气体压强 会随着变化,从而使玻璃管 内水柱高度发生变化。根据 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就可测 出相应的温度。 说明“伽利略温度计”的测 温物质和测温属性。
在25℃左右的室内,将一只温度计从酒精中拿出,
②力学性质 描述系统的压强、应力、表面张力等。
③热学性质 描述系统温度。 ④电磁性质 描述系统在电、磁场作用下的性 质,如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
状态参量 ——描写系统状态的物理量
如:一辆汽车经过二中门口时的速度为10m/s, 加速度为1m/s2。 某氧气瓶容积为100L,其内氧气在温度为20oC 时的气压为5atm。
两个物体放在一起彼此接触,它们若不发生热 传递,其原因是( D ) A.它们的能量相同 B.它们的比热相同 C.它们的热量相同 D.它们的温度相同
下列关于热力学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 ) A.热力学温度的零点是-273.15 ℃ B.-1360C比136K温度高 C.0oC等于273.15K D.1℃就是1K E.升高1oC就是升高274K
观察它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D ) A.温度计示数上升
B.温度计示数下降 C.温度计示数不变 D.示数先下降后上升
例1、一金属棒的一端与0℃冰接触,另一端与100℃水接触, 并且保持两端冰、水的温度不变.问当经过充分长时间后,金属 棒所处的状态是否为热平衡态?为什么?
100度 恒温
金属棒
0度 恒温
3、平衡态: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系统中各部分的状态参量都 达到稳定的状态。 答案:否,因金属棒各部分温度不相同,存在能量交换. 平衡态:系统内部没有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
在25℃左右的室内,将一只温度计从酒精中拿出, 观察它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D ) A.温度计示数上升 B.温度计示数下降 C.温度计示数不变 D.示数先下降后上升
例3、实际应用中,常用 到一种双金属温度计.它 是利用铜片与铁片铆合在 一起的双金属片的弯曲程 度随温度变化的原理制成 的,如图所示.已知左图 中双金属片被加热时,其 弯曲程度会增大,则下列 各种相关叙述中正确的 有 ( ABC )
注意:
①摄氏温标的单位“℃”是温度的常用单位,但不是国际制单 位,温度的国际制单位是开尔文,符号为K.在今后各种相关热 力学计算中,一定要牢记将温度单位转换为热力学温度即开尔文;
②由T=t+273.15 K可知,物体温度变化l℃与变化l K的变化 量是等同的,但物体所处状态为l℃与l K是相隔甚远的;
对于一个封闭系统,在经过相当长的时 间后,系统整体的宏观性质将不随时间而变 化、且具有确定的状态
——平衡状态,简称平衡态。 特点:
系统的所有性质都不随时间变化
0 oC 2atm
60oC 5atm
绝热
在有外界作 用时,系统 中各部分也 可能达到稳 定状态,但 并非为平衡 态。平衡态 对应的是无 外界影响下 的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