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屠宰场冻品中心肉温的检测标准操作程序

合集下载

牛羊屠宰品质检验规程

牛羊屠宰品质检验规程

牛羊屠宰品质检验规程
牛羊屠宰品质检验规程
一、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1.厂房设施整洁,无杂物。

2.屠宰工具和设备调整完好。

3.检验员佩戴干净卫生的工作服和手套。

二、屠宰前检验
1.检查牛羊是否符合规定的禁食禁饮时间。

2.检查牛羊的体型是否适宜宰杀,是否存在的疾病症状。

三、屠宰过程检验
1.检查宰杀工具是否清洁卫生,是否磨损严重。

2.检查宰杀工具对牛羊的伤害是否过大。

3.检查宰杀过程中,是否存在胃内容物或肠道内容物外溢的情况。

4.检查宰杀完成后,牛羊是否流血充分,血液颜色是否鲜红。

5.检查宰杀过程中是否有残留的宰杀工具或工作人员遗留下的物品。

四、内脏检验
1.检查牛羊内脏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异常。

2.检查牛羊肝脏、肺部、心脏、胃部等部位是否存在肿瘤、结核等疾病。

五、肉表检验
1.检查牛羊肉表颜色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发黑、变绿等异常情况。

2.检查牛羊肉表面是否有切割痕迹或损坏情况。

六、冷藏检验
1.检查肉品是否经过冷藏,是否符合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要求。

2.检查冷藏场是否整洁卫生,是否存在异味等不良情况。

七、包装检验
1.检查肉品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是否存在异味等不良情况。

2.检查肉品包装是否完全密闭,防止细菌的侵入。

八、存储检验
1.检查存储场所是否整洁卫生,是否存在异味等不良情况。

2.检查存储温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以上是对牛羊屠宰品质检验规程的详细介绍,检验员在负责执行时需仔细检查以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

屠宰场肉品品质检验员操作流程

屠宰场肉品品质检验员操作流程

屠宰场肉品品质检验员操作流程关键信息项:1、检验员资质要求2、检验前准备工作3、宰前检验流程4、宰后检验流程5、检验结果处理方式6、检验记录与报告要求7、检验工具与设备管理8、质量控制与监督机制1、检验员资质要求11 检验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正规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111 熟悉肉类检验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

112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保持公正、客观的工作态度。

2、检验前准备工作21 检验员应提前到达工作岗位,穿戴好符合卫生要求的工作服、工作帽、手套等防护用品。

211 检查检验工具和设备是否齐全、完好,包括刀具、显微镜、检测试剂等。

212 熟悉当日屠宰计划和任务安排,了解待宰动物的来源、品种、数量等基本信息。

3、宰前检验流程31 对待宰动物进行群体检查,观察其精神状态、外貌、行动等,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311 对疑似患病的动物进行个体检查,包括体温测量、呼吸频率检测、体表检查等。

312 检查动物的检疫证明和标识,确保动物来源合法、合规。

313 对患病或异常的动物进行隔离观察,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4、宰后检验流程41 对屠宰后的动物胴体进行整体外观检查,包括色泽、形态、有无出血点等。

411 依次对头部、内脏、肌肉、骨骼等部位进行详细检查。

412 检查内脏器官的色泽、大小、质地,判断是否存在病变。

413 对肌肉组织进行切开检查,观察有无寄生虫、肿瘤、炎症等病变。

414 运用实验室检测手段,对肉品进行微生物、药物残留等项目的检测。

5、检验结果处理方式51 经检验合格的肉品,加盖检验合格印章,准许出厂销售。

511 对检验不合格的肉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流入市场。

512 对存在质量问题的批次,及时追溯源头,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6、检验记录与报告要求61 检验员应如实、准确地记录检验过程和结果,包括检验时间、动物批次、检验项目、结果判定等。

611 检验记录应保存完整,便于查询和追溯。

牛屠宰检疫规程.

牛屠宰检疫规程.

牛屠宰检疫规程1.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牛进入屠宰场(厂、点)监督查验、检疫申报、宰前检查、同步检疫、检疫结果处理以及检疫记录等操作程序。

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牛的屠宰检疫。

2.检疫对象口蹄疫、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炭疽、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日本血吸虫病。

3.检疫合格标准3.1 入场(厂、点)时,具备有效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畜禽标识符合国家规定。

3.2 无规定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3.3 需要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检测结果合格。

3.4 履行本规程规定的检疫程序,检疫结果符合规定。

4.入场(厂、点)监督查验4.1 查证验物查验入场(厂、点)牛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佩戴的畜禽标识。

4.2 询问了解牛运输途中有关情况。

4.3 临床检查检查牛群的精神状况、外貌、呼吸状态及排泄物状态等情况。

4.4 结果处理4.4.1合格《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有效、证物相符、畜禽标识符合要求、临床检查健康,方可入场,并回收《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场(厂、点)方须按产地分类将牛只送入待宰圈,不同货主、不同批次的牛只不得混群。

4.4.2不合格不符合条件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4.5 消毒监督货主在卸载后对运输工具及相关物品等进行消毒。

5.检疫申报5.1 申报受理场(厂、点)方应在屠宰前6小时申报检疫,填写检疫申报单。

官方兽医接到检疫申报后,根据相关情况决定是否予以受理。

受理的,应当及时实施宰前检查;不予受理的,应说明理由。

5.2 申报方式现场申报。

6.宰前检查6.1 屠宰前2小时内,官方兽医应按照《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中“临床检查”部分实施检查。

6.2 结果处理6.2.1合格的,准予屠宰。

6.2.2不合格的,按以下规定处理。

6.2.2.1 发现有口蹄疫、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及炭疽等疫病症状的,限制移动,并按照《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和《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等有关规定处理。

鲜冻肉的检验程序

鲜冻肉的检验程序

鲜冻肉的检验程序编号:一、检验产品鲜冻猪肉、牛肉、兔肉、鹅肉、鸭肉、鸡肉二、使用标准GB 16869-2005 鲜、冻禽产品GB 2707-2005 鲜(冻)畜肉卫生标准GB 4789.1-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2-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17-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肉与肉制品检验GB/T 5009.17-2003 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GB/T 5009.44-2003 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三、检验流程四、样品的采取1、现场采样用品1.1、采样箱。

1.2、带盖搪瓷盘。

1.3、温度计。

1.4、编号牌或蜡笔、纸。

2、生肉及脏器检样:如系屠宰场宰后的畜肉,可于开腔后,用无菌刀采取两腿内侧肌肉150克(或劈半后采取两侧背最长肌各150克);如系冷藏或售卖之生肉,可用无菌刀取腿肉或其他部位之肌肉250克。

检样采取后,放入灭菌容器内,立即送检;如条件不许可时,最好不超过3小时,送检样时应注意冷藏,不得加人任何防腐剂。

检样送往化检验室应立即检验或放置冰箱暂存。

3.禽类(包括家禽和野禽):鲜、冻家禽采取整只,放灭菌容器内。

带毛野禽可放清洁容器内,立即送检。

以下处理同2。

五、菌落总数测定: GB/T 4789.2-20101、原理: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培养后,所得每g(mL)检样中形成的微生物菌落总数。

2. 设备和材料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2.1、恒温培养箱:36 ℃±1 ℃,30 ℃±1 ℃。

2.2、冰箱:2 ℃~5 ℃。

2.3、恒温水浴箱:46 ℃±1 ℃。

2.4、天平:感量为0.1 g。

2.5、均质器。

2.6、无菌吸管:1 mL(具0.01 mL 刻度)、10 mL(具0.1 mL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牛屠宰肉品品质检验规程

牛屠宰肉品品质检验规程

牛屠宰肉品品质检验规程一、目的与范围为保证牛屠宰肉品品质的卫生安全,确保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制定本规程。

二、检验项目1.外观检验检验牛屠宰肉品的外观是否完整,肉质是否鲜艳、有光泽,无污渍、霉点、异味等。

2.肉色检验检验牛屠宰肉品的肉色是否红润,有均匀细腻的肌纤维,无不均匀、变色、硬化现象。

4.油脂检验检验牛屠宰肉品的油脂量是否适中,质地是否均匀细腻,无异味、积存现象。

5.畸变检验检验牛屠宰肉品是否畸变,有无肿瘤、包虫等肉类疾病现象。

6.气味检验7.水分检验检验牛屠宰肉品的水分是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无过多、过少现象。

三、检验方法对牛屠宰肉品的外观进行肉眼检查,包括外表、表面细节等。

将牛屠宰肉品取下一小块肉,观察其肉色,有无变色、硬化等现象。

轻轻按压牛屠宰肉品,检验其肉质是否柔软、有弹性。

将牛屠宰肉品拿起,嗅闻其气味,检验是否清新,无异味、发酵现象。

四、检验标准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进行检验,确保牛屠宰肉品的品质卫生安全。

五、记录与保存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保存相应的记录表格和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和检验结果应按照标准进行保存。

六、检验人员要求检验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检验方法,对牛屠宰肉品的品质评估具有较高的判断能力。

七、检验结果使用与评价对检验结果进行全面得出,并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进行评价。

对不合格产品应进行妥善处理,并对其负责人进行处理。

对合格产品应及时入库,并切实保证其卫生安全。

八、规程改进应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检验规程,以保证公司的牛屠宰肉品的品质卫生安全。

肉牛屠宰加工操作规程

肉牛屠宰加工操作规程

《肉牛屠宰加工操作规程》1、宰前检验宰前检验包括验收检验、待宰检验和送宰检验,应采用看、听、摸、检等方法。

1.1验收检验1.1.1卸车前应索取产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开具的检疫合格证明,证明文件上必须明确“无疫病、未使用违禁药物”等方面的内容,若证明文件不全或证明内容不确切退还畜主。

证明文件齐全确切的临车观察,未见异常,证货相符时准予卸车。

1.1.2卸车后应观察牛的健康状况,按检查结果进行分圈管理。

合格的牛送待宰圈;可疑病畜送隔离圈观察,通过饮水、休息后,恢复正常的,并入待宰圈;病畜和伤残的牛只送急宰间处理。

1.2待宰检验1.2.1待宰期间检验人员应定时观察,发现病畜送急宰间处理。

1.2.2待宰的牛只宰前应停食静养12h-24h、宰前3h停止饮水。

1.3送宰检验1.3.1牛送宰前,应进行一次群检。

1.3.2牛送宰前进行全体体温检测(牛的正常体温是37一39℃)。

1.3.3经检验合格的牛由宰前检验人员签发《准宰通知单》,注明畜种、送宰头数和产地,屠宰车间凭证屠宰。

1.3.4体温高、无病态的,可最后送宰。

1.3.5病畜由检验人员签发急宰证明,送急宰间处理。

1.4、急宰牛的处理1.4.1急宰间凭宰前检验人员签发的急宰证明,及时屠宰检验。

在检验过程中发现难于确认的病变时,应请检验负责人会诊处理。

1.4.2死畜不得屠宰,应送非食品处理间处理。

2、赶挂2.1屠宰车间负责人接到兽医人员出据的准宰通知单后准备屠宰,赶牛人员要在屠畜进入待宰圈之前,按准宰通知单的头数进行核对无误,方可在准宰通知单上签字。

2.2赶牛人员及时把牛驱赶进屠宰车间,在躯赶过程中,严禁用棍棒驱赶,乱打,以免出现淤血或损伤,避免使屠畜受到强烈的刺激,造成屠畜的过度紧张,影响屠畜放血,造成产品的质量下降。

3、吊挂屠宰放血:3.1宰牛人员把牛用缰绳及时准确系挂在牵牛机下端链轨挂钩上,启动牵牛机将屠牛送至放血轨道上,挂牛间距不应小于1.2米,3.2采用伊斯兰教方式屠宰。

牛屠宰肉品品质检验规程

牛屠宰肉品品质检验规程

牛屠宰肉品品质检验规程
本规程旨在确保牛肉屠宰过程中肉品的品质安全,促进牛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牛肉屠宰的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体户。

2. 肉品检验标准
2.1 肉品外观质量
肉品外观应该均匀,色泽鲜艳,无血色,无黑色或灰色块状物,无瘤子、钩子、细菌性病变、裂口等缺陷。

2.2 肉品气味质量
肉品应该无异味,无腐臭味。

2.3 肉品口感质量
肉品应该有较强的弹性,口感柔软,不干燥,不柴硬。

3. 肉品检验方法
3.1 外观检验
肉品外观检验应该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进行,以确保检验的准确性。

检验人员应该检查每一块肉品的外观质量,确保符合上述标准。

3.2 气味检验
气味检验应该在没有异味的环境中进行。

检验人员应该嗅闻每一块肉品,确保符合上述标准。

3.3 口感检验
口感检验应该在摆放在室温下的肉品样品中进行。

检验人员应该品尝每一块肉品,确保符合上述标准。

4. 肉品检验记录
肉品检验记录应该详尽、准确,记录应该包括肉品的编号、检验人员信息、检验日期、检验结果等必要信息。

检验记录应该存档备查。

5. 肉品检验结果处理
5.1 合格肉品
符合上述标准的肉品应当标记为合格品,可以放心销售。

5.2 不合格肉品
不符合上述标准的肉品应当标记为不合格品,不能销售。

不合格肉品应当及时处理,以防止对消费者造成伤害。

6. 结语
本规程的实施可以帮助保障牛肉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提高消费者对牛肉产品的信任和认可度。

同时,也可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肉牛检疫程序

肉牛检疫程序

肉牛检疫程序
肉牛检疫程序是指在肉牛生长、屠宰和加工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检测和监管程序来确保肉牛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以下是肉牛检疫程序的主要步骤:
1. 入场检查:肉牛进入屠宰场之前,必须接受检查,包括身体状况、疫苗注射记录和动物标识等。

2. 检疫检查:屠宰前,肉牛需要接受动物卫生检疫,包括体温、精神状态、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等方面的检查。

3. 屠宰检查:在屠宰过程中,需要进行肉牛脑、脊髓、胃肠道等器官的检查,以确保其安全。

4. 病理检查:对屠宰后的肉牛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5. 质量检查:对肉牛肉品进行外观、气味、颜色、质地等方面的检查,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在上述步骤中,如果发现任何问题,肉牛将被隔离或退回到养殖场。

通过这些检测和监管程序,肉牛的安全和质量得到了保障,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肉制品。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牛屠宰场冻品中心肉温的检测标准操作程序
食品有限公司标准操作规程(SOP)
SOP编号
修订日期
修订次数
0
SOP名称:冻品中心肉温的检测
责任者:库房
目的/目标:提供冻品中心肉温检测的标准方法
CP
相关材料:
1、温度计2、笔3来自电钻4、记录表操作规程:
1、换装前从速冻库内随机抽取几箱冻品,平放于案面上。
2、根据温度计探头直径选择合适的钻头,将温度计和钻头用前、用后清洗消毒。
3、用钻头在冻品表面正中向深钻至4-5cm。
4、迅速将温度计感温探头插入钻孔,打开开关,待数字稳定后读取读数并记录,每天检测2次。
极限值:
1、肉中心温度-18℃以下。
纠正措施:
1、调整冷库温度。
2、必要时维修制冷系统。
备注:如果上述任何步骤出现问题,立刻通知主管,将所做任何的校正措施记在偏差记录本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