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配方
电镀通用配方大全

氯化物镀镍液配方1组分g/L组分g/L 氯化镍200硼酸30-50硫酸镍100PH值为2.5-4;温度为40-70℃;电流密度为3-10A/dm2。
配方2组分g/L组分g/L 氯化镍300硼酸30-40PH值为3.8;温度为55℃;电流密度为1-13A/dm2。
全硫酸盐镀镍液配方组分g/L组分g/L 氯化镍300硼酸40温度为46℃;PH值为3.0-5.0;电流密度为2.5-10A/dm2。
其他镀镍液配方1组分g/L组分g/L 氯硼酸镍300-450硼酸30-40氟硼酸5-40PH值为2.0-3.0;温度为40-80℃;电流密度为2.5-20A/dm2。
配方2组分g/L组分g/L 氯硼酸镍220硼酸30氟硼酸4-38PH值为2.0-3.5;温度为37-77℃;电流密度为2.5-10A/dm2。
配方3组分g/L组分g/L氨基磺酸镍450湿润剂0.05硼酸30PH值为3.5-5.0;温度为38-60℃;电流密度为2-16dm2。
镀黑镍第一类镀黑镍配方1组分g/L组分g/L硫酸镍70-100硫氰酸铵25-35硫酸锌40-45硫酸镍铵40-60硼酸25-35阳极材料为镍板;PH值为4.5-5.5;温度为30-60℃;电流密度为0.1-0.4A/dm2。
配方2组分g/L组分g/L硫酸镍60-75硫氰酸铵12.5-15硫酸锌30硫酸镍铵35-45阳极材料为镍板;PH值为5.8-6.1;温度为25-35℃;电流密度为0.05-0.15A/dm2。
配方3组分g/L组分g/L硫酸镍75氯化铵30硫酸锌30硫氰酸钠15阳极材料为镍板;PH值为5;温度为20-25℃;电流密度为0.15A/dm2。
第二类镀黑镍配方组分g/L组分g/L硫酸镍120-150硼酸20-25钼酸铵30-40PH值为4.5-5.5;温度为20-25℃;电流密度为0.15-0.3A/dm2。
单金属镀黑镍配方组分g/L组分g/LSL-1开缸剂20-30黑镍盐200-280SL-2添加剂2-6PH值为7.2-8;温度为常温;电流密度为0.5-1.5A/dm2;搅拌方式为阴极移动或采用滚镀;电镀时间为0.5-1.10min。
电镀配方大全-单金属镀液

单金属镀液电镀液是电镀化学品的核心嶷的配比是否科学、工艺条件是否合理是直接影响电镀层的质量。
电镀液是由主盐、导电盐、导电盐、缓冲剂、阳极去极化剂、络合剂和添加剂等组成,工艺条件包括pH值、温度、电流密度、阳极材料、电镀方法、搅拌形式和电镀时间等。
(1)主盐即能在阴极上沉积所要求的镀层金属盐。
通常主要是氰化物、氯化物、硫酸盐和焦磷酸盐等。
主盐浓度与其他组分的浓度应维持一个适当的比值,主盐浓度高,电镀液电导率和阴极电流效率都高,能使镀层光亮度和整平性较好,但电镀液带出损失量大,也增加了废液处理的难度。
主盐浓度低,电镀液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较好,对于外形复杂的镀件或预镀通常使用主盐浓度低的镀液。
(2)导电盐即能够提高镀电导率,对放电金属不起络合作用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盐类,如镀镍使用的NaSO4、MgSO4、焦磷酸盐等,镀铜及铜合金使用的KNO3和NH4NO3等。
导是盐除了提高镀液的是导率之外,还能降低镀液的阴极化作用,对镀层结晶组织没有不利影响。
(3)缓冲剂它是由弱酸与弱酸盐、弱碱与弱碱盐组成的,在化学上称之共轭酸碱对组成的溶液均是酸碱缓冲剂。
多元酸的酸式溶液也是缓冲剂和NaHCO3、NaH2PO4、Na3HPO4等。
弱酸和H3BO3、NH4CL对碱有缓冲作用,弱碱如氨水对酸有缓冲作用。
缓冲剂的作用是在镀液遇到酸可碱时,均能维持镀液的pH值变化不大。
(4)阳极去极化剂是指在电镀过程中能使阳极电位变负、促进阳极活化的物质,常用的阳极去极化剂有氧化物、酒石酸盐和硫氰酸盐等。
(5)络合剂即能与主盐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物质称为络合剂,如氰化物镀液中的NaCN或KCN,焦磷酸盐镀液中的K4P2O7或Na4P07等。
电镀液中的络合剂含量常高于络合金属离子所需要的量,多余部分称为游离的络合剂,如氰化物镀铜溶液中有NaCN总量的和NaCN游离量,其中游离量即为多余的没有与Cu2+离子络合的量。
游离量高阳极溶解性好,阴极极化作用大,镀层结晶细致,镀液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强,但阴极电流效率低,沉积速度减慢。
电镀配方大全-合金镀液

合金镀液银合金镀液镀银镉合金银镉合金镀层抗海水腐蚀能力、抗硫性能和抗高温变色能力均比纯银高得多。
配方1组分g/L 组分g/LAgCN 32 NaCN(游离) 20~25Cd(CN)220 NaOH 7~15温度为18~25℃;电流密度0.3~0.7A/dm2;镀层镉含量为3%~5%。
配方2组分g/L 组分g/LAgCN 28 KCN(游离)35~45Cd(CN)217 KOH 10~15温度为15~25℃;电流密度0.2~0.5A/dm2;镀层镉含量为2.5%~6%。
镀银钴合金银钴合金硬度比纯银高配方组分g/L 组分g/LKAg(CN)230 K2CO330KCo(CN)3 1 KCN(游离) 20温度为15~25℃;电流密度0.8~1A/dm2。
镀银铜合金银铜镀层含铜量增加其颜色由银白色经玫瑰红色到红色。
镀层结晶细致,耐磨性比纯银好。
配方组分g/L 组分g/LAg、Cu 20 K4P2O7100pH值为9;温度为20℃;电流密度0.5A/dm2。
镀银镍合金银镍合金属硬银合金镀层。
配方组分g/L 组分g/LAgCN 6.7 NaCN 11.8Ni(CN)2 1.1温度为20℃;电流密度0.2~0.8A/dm2;镀层Ag:Ni为7.2:4.6。
镀银铅合金镀铝合金镀层硬度比纯银高,在70~115HV,铅量<2%时硬度可达200HV,银铅合金镀层主要用于高速轴承,作为耐磨镀层。
配方1组分g/L 组分g/LAgCN 30 K2C4H4O640碱式醋酸4 KOH或NaOH 0.5铅Pb(Ac)2Pb(OH)2KCN或NaCN 22温度为20~30℃;电流密度0.4A/dm2(搅拌);镀层含铅量为4%。
配方2组分g/L 组分g/LAgCN 30 K2C4H4O647碱式醋酸4 KOH或NaOH 1.0铅Pb(Ac)2Pb(OH)2KCN或NaCN 22温度为25℃;电流密度0.8~1.5A/dm2(搅拌);镀层含铅量为4%。
电镀镍液配方范文

电镀镍液配方范文电镀镍是一种常见的电镀工艺,在多种材料的表面上形成一层镍保护层,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装饰性。
电镀镍液是实现电镀镍工艺的关键,以下是一款常用的电镀镍液配方。
电镀镍液的配方通常由几个关键组分组成:阳极剂、镍盐、缓冲剂、络合剂和添加剂。
下面是一款常用的电镀镍液配方:组分用量(克/升)镍盐(硫酸镍)220-250硫酸铵18-22硼酸6-8柠檬酸10-15维生素C0.5-1.5二甘醇10-15表面活性剂0.5-1pH调节剂0.5-1温度控制剂0.5-1以下是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及用量的解释:1.镍盐(硫酸镍):是电镀中最重要的组分,提供电镀液中的金属离子镍。
其用量一般为220-250克/升。
2.硫酸铵:调整电镀液的酸碱度,维持适当的pH值。
特别是在气泡无法排出的情况下,硫酸铵的添加可以防止出现气孔和孔洞,其用量一般为18-22克/升。
3.硼酸:起到缓冲剂的作用,调整电镀液的酸碱度,使电镀液稳定性更好。
其用量一般为6-8克/升。
4.柠檬酸:在镍盐中起到络合剂的作用,稳定镍离子,提高电镀液的均匀性和亮度。
其用量一般为10-15克/升。
5.维生素C:在镍盐溶液中起到还原剂的作用,促使金属镍还原沉积在被电镀材料上。
其用量一般为0.5-1.5克/升。
6.二甘醇:是一种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提高电镀液的黏度和稳定性。
其用量一般为10-15克/升。
7.表面活性剂:起到湿润剂和稳定剂的作用,提高电镀液的润湿性和液体的流动性。
其用量一般为0.5-1克/升。
8.pH调节剂:用于调节电镀液的酸碱度,使其处于最佳的电镀条件。
其用量一般为0.5-1克/升。
9.温度控制剂:用于控制电镀液的温度,确保电镀过程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其用量一般为0.5-1克/升。
电镀配方大全-金属的氧化和磷化处理

电镀配方大全-金属的氧化和磷化处理金属的氧化和磷化处理钢铁的氧化处理钢铁件通过氧化处理在表面生成保护性氧化膜,主要成分是磁性氧化铁(Fe3O4),膜的颜色一般呈黑色或蓝黑色,铸钢和硅钢呈褐色或黑褐色。
氧化处理方法有碱性氧化法、无碱氧化法和酸性氧化法等。
常用于机械、精密仪器、仪表、武器和日用品的防护和装饰。
碱性氧化法一次氧化法配方1g/L g/L 组分组分NaOH 600 NaPO 15~20 34NaNO 60 2开始温度为138~140?;终止温度为148~150?;时间为60~90min。
配方2 g/L g/L 组分组分NaOH 750 NaNO 250 2开始温度为138~140?;终止温度为148~150?;时间为60~90min。
二次氧化法配方1g/L g/L 组分组分A槽 B槽NaOH NaOH 500~600 700~800NaNO NaNO 100~150 150~200 22温度为135~140?;时间为10~20min。
温度为145~152?;时间为60~90min。
氧化后处理为提高氧化膜防锈能力氧化后需进行皂化和填充处理,除需要涂装的,其他全都要用105~110?机油、锭子油或变压器油浸渍5~10min。
若不进行皂化或填充处理,氧化清洗后可直接浸TS-1胶水防锈油或P-2防锈乳化液。
配方1(填充)CrO 50~80g/L;温度为70~90?;时间为5~10min。
227K配方1(填充)g/L g/L 组分组分 CrO 2 85%HPO 1 334温度为60~70?;时间为0.5~1min。
配方3(皂化)肥皂30~50g/L;温度为80~90?;时间为5~10min。
酸性氧化法酸性氧化法的优点是可在常温下操作,节电节能、发蓝时间短、生产效率高、投资少、污染小。
缺点是膜层附着力差,耐蚀性不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配方1g/L 组分组分用量Cu(NO) HNO 1~3 30~40ml/L 323HSeO 3~5 添加剂适量 23对苯二酚 2~4pH值为1~3;温度为室温;时间为3~6min。
电镀配方大全范文

电镀配方大全范文1.镀银配方:
-银盐:硝酸银、硝酸银酸钾
-酸性添加剂:硝酸、氯化铬
-试剂: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二钾
-温度:20-30摄氏度
-镀银时间:根据需要可调整
2.镀金配方:
-金盐:金氯酸、硝酸金、硫酸金
-添加剂:硝酸、硫酸、氯化铂
-试剂:硼酸、硫酸二钾
-温度:40-60摄氏度
-镀金时间:根据需要可调整
3.镀银配方:
-镀铜底:硫酸铜、氯化铜、硫酸
-镀铜主液:硫酸铜、氯化铜、硫酸、添加剂-温度:20-30摄氏度
-镀铜时间:根据需要可调整
4.镀镍配方:
-镍盐:硫酸镍、硝酸镍、氯化镍
-酸性添加剂:硝酸、氯化铁
-试剂:硫酸钠、氯酸铵
-温度:45-55摄氏度
-镀镍时间:根据需要可调整
5.镀锡配方:
-锡盐:氯化锡、氟化锡、硫酸单锡
-添加剂:硫酸、氯化铋
-试剂:硫酸铵
-温度:20-30摄氏度
-镀锡时间:根据需要可调整
6.镀铬配方:
-铬盐:硫酸铬、铬酸钠、氯化铬
-添加剂:硫酸、硝酸
-温度:40-50摄氏度
-镀铬时间:根据需要可调整
7.镀锌配方:
-锌盐:硫酸锌、氯化锌
-添加剂:硫酸、硫酸亚锡
-试剂:硫酸铵、氯盐
-温度:20-30摄氏度
-镀锌时间:根据需要可调整。
电镀铜配方

电镀铜配方电镀铜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它可以为金属表面提供一层均匀的铜镀层,以增加其外观美观性和耐腐蚀性。
在电镀铜的过程中,配方的选择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铜镀层的质量和性能。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电镀铜配方及其工艺参数。
配方一:铜硫酸:200-250g/L硫酸:50-75g/L氯化钠:15-25g/L温度:20-30℃时间:3-5分钟电流密度:1-4A/dm²配方二:铜硫酸:150-200g/L硫酸:30-50g/L氯化钠:10-15g/L温度:25-35℃时间:2-4分钟电流密度:2-5A/dm²以上两种配方是常见的电镀铜配方,其中铜硫酸是铜离子的来源,硫酸用于维持溶液的酸碱度,氯化钠是用于调节电解液的离子浓度。
温度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进行调整,一般常用的温度在20-35℃之间。
时间和电流密度的选择取决于镀层的厚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
在电镀铜过程中,首先需要将金属基材进行表面处理,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氧化物。
然后,将处理后的基材浸入电解液中,连接阳极和阴极至电源,施加适当的电流和时间,使铜离子在阳极上氧化,释放出铜离子,然后在阴极上还原为金属铜,形成均匀的铜镀层。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配方中各种化学药品的浓度要精确控制,避免过高或过低导致镀层质量问题。
2. 温度的控制要稳定,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铜镀层的质量和外观。
3. 在电镀过程中,要保持电流密度均匀分布,避免产生过度镀晶或镀层不均匀现象。
4. 镀层的厚度和表面质量要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进行控制,以保证其耐腐蚀性和装饰效果。
除了上述的配方和工艺参数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电镀铜的质量,如搅拌方式、阳极材料选择等。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不断优化电镀工艺,以提高铜镀层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电镀铜配方是电镀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决定了铜镀层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合理选择配方和控制工艺参数,可以获得均匀、致密、耐腐蚀的铜镀层,满足不同领域对金属表面处理的要求。
电镀镍液配方与制作

电镀镍液配方与制作
一、电镀镍液的配方
1、配方一:
①氯化镍:30g;
②硫酸钠:60g;
③氢氧化钠:14g;
④硫酸镁:10g;
⑤铵态碳酸铵:20g;
⑥硫酸铝:3g;
⑦硫酸铁:2g;
⑧氯化钾:2g;
⑨硫酸锶:0.1g;
⑩硼酸:0.1g;
⑪碳酸氢钠:4g。
2、配方二:
①氯化镍:20g;
②氢氧化钠:12g;
③硫酸铁:2g;
④硫酸铝:1g;
⑤铵态碳酸铵:20g;
⑥硫酸锶:0.2g;
⑦硼酸:0.1g;
⑧碳酸氢钠:4g;
⑨氯化钠:12g;
⑩硫酸镁:10g。
二、电镀镍液的制作过程
1、配料
首先将上述所有成分按照上述配方比例配料,将所有成分放入调配槽中,将它们搅拌均匀,确保比例准确,搅拌时间应保持10分钟以上。
2、加温
然后,将搅拌好的溶液加入加热设备中,将溶液加热至60℃,加热时间应该在20分钟左右,使溶液表面呈乳白色。
3、增碱
接着,将碱性钠加入溶液中并搅拌,使溶液的PH值达到11~12,碱性钠的加入量控制在5%以内。
4、加入添加剂
将调配好的添加剂加入溶液中,搅拌均匀,加入的添加剂应根据发镀效果确定,一般而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化物镀镍液配方1组分g/L 组分g/L 氯化镍200 硼酸30-50 硫酸镍100PH值为2.5-4;温度为40-70℃;电流密度为3-10A/dm2。
配方2组分g/L 组分g/L 氯化镍300 硼酸30-40PH值为3.8;温度为55℃;电流密度为1-13A/dm2。
全硫酸盐镀镍液配方组分g/L 组分g/L 氯化镍300 硼酸40温度为46℃;PH值为3.0-5.0;电流密度为2.5-10A/dm2。
其他镀镍液配方1组分g/L 组分g/L 氯硼酸镍300-450 硼酸30-40 氟硼酸5-40PH值为2.0-3.0;温度为40-80℃;电流密度为2.5-20A/dm2。
配方2组分g/L 组分g/L 氯硼酸镍220 硼酸30氟硼酸4-38PH值为2.0-3.5;温度为37-77℃;电流密度为2.5-10A/dm2。
配方3组分g/L 组分g/L氨基磺酸镍450 湿润剂0.05硼酸30PH值为3.5-5.0;温度为38-60℃;电流密度为2-16dm2。
镀黑镍第一类镀黑镍配方1组分g/L 组分g/L硫酸镍70-100 硫氰酸铵25-35硫酸锌40-45 硫酸镍铵40-60硼酸25-35阳极材料为镍板;PH值为4.5-5.5;温度为30-60℃;电流密度为0.1-0.4A/dm2。
配方2组分g/L 组分g/L硫酸镍60-75 硫氰酸铵12.5-15硫酸锌30 硫酸镍铵35-45阳极材料为镍板;PH值为5.8-6.1;温度为25-35℃;电流密度为0.05-0.15A/dm2。
配方3组分g/L 组分g/L硫酸镍75 氯化铵30硫酸锌30 硫氰酸钠15阳极材料为镍板;PH值为5;温度为20-25℃;电流密度为0.15A/dm2。
第二类镀黑镍配方组分g/L 组分g/L硫酸镍120-150 硼酸20-25钼酸铵30-40PH值为4.5-5.5;温度为20-25℃;电流密度为0.15-0.3A/dm2。
单金属镀黑镍配方组分g/L 组分g/LSL-1开缸剂20-30 黑镍盐200-280SL-2添加剂2-6PH值为7.2-8;温度为常温;电流密度为0.5-1.5A/dm2;搅拌方式为阴极移动或采用滚镀;电镀时间为0.5-1.10min。
镀铅溶液铅能经受各种机械变形,可作防护性镀层,在空气中易生成灰黑色氧化膜,可免受进一步的腐蚀。
铅对硫化物、亚硫酸、冷的氢氟酸和稀硫酸耐腐蚀性好,镀铅层可作为耐酸的化工设备和毒气弹的衬里,但镀铅层对碱和氧化性酸不稳定。
铅对钢铁基体性阴极性镀层,可直接在钢铁、铜及合金上,钢铁件预先镀铜可提高铅镀层的防护作用。
氟硼酸盐镀铅液配方1组分g/L 组分g/L氟硼酸铅120 硼酸13.3氟硼酸30 动物胶0.2温度为20-40℃;阴极电流密度为0.5-5A/dm2;阳极电流密度为1-3A/dm2。
配方2组分g/L 组分g/L氟硼酸铅(以Pb2+计) 240 硼酸26.0氟硼酸60 动物胶0.2温度为20-40℃;阴极电流密度为0.5-7A/dm2;阳极电流密度为1-3A/dm2。
配方3组分g/L 组分g/L氟硼酸铅(以Pb2+计) 105-120 桃胶0.2氟硼酸40-50温度为20-25℃;阴极电流密度为1.0A/dm2酒石酸盐镀铅液配方组分g/L 组分用量氧化铅(以Pb2+计)90-120 氢氧化钠60-80g/L酒石酸钾钠180-200 EQD-4 3-5ml/L温度为20-75℃;阴极电流密度为0.5-4A/dm2;搅拌形式为压缩空气。
其他镀铅液配方1组分g/L 组分g/L铅(Pb2+)75 动物胶0.2总氟硅酸盐150温度为35-40℃;阳极电流密度为0.5-3A/dm2;阴极电流密度为0.5-8A/dm2。
配方2组分g/L 组分g/L铅(Pb2+)180 动物胶 5.4总氟硅酸盐140温度为35-40℃;阳极电流密度为0.5-3A/dm2;阴极电流密度为0.5-8A/dm2。
配方3组分g/L 组分g/L氨基磺酸铅(以铅计) 80 氨基磺酸100温度为24-50℃;阳极电流密度为0.5-4A/dm2镀锡溶液锡是白色金属,无毒,可焊性、延展性好。
锡镀层达到无孔隙的厚度有很好的防护作用,是薄钢板镀锡的主要用途。
锡镀层还是铜引线,焊片镀银的代替品,锡镀可用于减磨,防止活塞滞死,提高螺纹的密封土应届生,还可作防渗氮镀层使用。
硫酸盐镀锡液配方1组分g/L 组分g/L硫酸亚锡45-55 明胶2-3硫酸(ρ=1.84g/cm3)60-100 2-萘酚0.8-1温度为15-30℃;阴极电流密度为0.5-1.5A/dm2配方2组分g/L 组分g/L硫酸亚锡60-100 明胶 2.0硫酸(ρ=1.84g/cm3)40-70 2-萘酚0.8-1.0甲酚磺酸30-60温度为20-30℃;阴极电流密度为1-4A/dm2硫酸盐光亮镀锡液配方1组分g/L 组分g/L硫酸亚锡70 SS-820 15硫酸(ρ=1.84g/cm3)160 SS-821 1.0温度为10-35℃;阴极(移动)电流密度为1-3.5A/dm2配方2组分g/L 组分g/L硫酸亚锡30-50 SNR-3A 15-20硫酸(ρ=1.84g/cm3)160-200 TNR-3 20-30温度为5-40℃;阴极(移动)电流密度为1-4A/dm2配方3硫酸亚锡25-35 PBT-II 8-12硫酸(ρ=1.84g/cm3)185-220 37%甲醛7-10PBT-I 12-18温度为5-40℃;阴极(移动)电流密度为1-5A/dm2硫酸盐光亮镀锡液(新工艺)配方1组分g/L 组分g/L硫酸亚锡30-40 磙酸钴0.08-0.15硫酸(ρ=1.84g/cm3)70-90 聚乙二醇2-3酚磺酸20-60 40%甲醛(ml/L)3-7酒石酸钾钠2-4温度为15-35℃;阴极电流密度为0.3-2A/dm2配方2组分g/L 组分g/L硫酸亚锡20-30 SS-820 10-15ml/L硫酸(ρ=1.84g/cm3)100-140 ZJ-1 20-30ml/L硫酸铋3-5g/L温度为室温;阴极电流密度为1.5-3A/dm2氟硼酸盐镀锡液配方组分g/L 组分g/L氟硼酸亚锡100(100-400)明胶6(2-10)氟硼酸(HBF4)100(50-250)2-萘酚1(0.5-1)二价锡(Sn2+)80(40-160)。
温度为20(15-40)℃;阴极电流密度:挂镀为3.0(2.5-12.5)A/dm2;滚镀为1.0A/dm2;20℃搅拌为25A/dm2;40℃搅拌为45A/dm2。
锡酸盐镀锡液配方1锡酸钾95-110 醋酸钾0-15氢氧化钾13-19阴极电流密度为3-10A/dm2;温度为65-85℃阳极电流密度为1.5-4A/dm2;电压为4-6V。
配方2组分g/L 组分g/L锡酸钾190-220 醋酸钾0-15氢氧化钾15-30阴极电流密度为3-15A/dm2;温度为75-90℃阳极电流密度为1.5-5A/dm2;电压为4-6V。
其他镀锡液配方1组分g/L 组分g/L55-60 柠檬酸25-30氟化氢铵50-60 1.5-2pH值为5.0。
配方2组分g/L 组分g/L氯化亚锡55-60 柠檬酸25-30氟化钠100-120 聚乙二醇(Mr=4000-6000)1.5-2.0pH值为5.0。
镀锌溶液锌是属于两性金属,耐腐蚀性较差,尤其在高温高湿含有机酸的气氛中易被腐蚀。
对钢铁而言,锌镀层属于阳极,主要用于防止钢铁的腐蚀,其防拟性能优劣与镀层厚度有很大关系。
镀锌层经纯化、染色或涂覆护光剂,能显著提高防护性和装饰性。
高性能镀锌光亮剂的采用,使得镀锌从单纯的防护目的转为防护装饰性应用。
镀锌有氰化物镀液、碱性锌酸盐镀液、铵盐镀液、硫酸盐镀液及无氨氯化物镀液等。
氰化物镀锌液均镀能力强、镀层光滑细致但由于氰化物有剧毒,严重污染环境,现已趋向低氰、抽氰或无氰镀锌发展。
碱性氰化物镀锌液配方1组分g/L 组分g/L氧化锌35-45 硫化钠0.5-5氰化钠80-90 甘油3-5氢氧化钠80-85温度为10-35℃;阴极电流密度为1-3A/dm2配方2组分g/L 组分用量氧化锌20-25 氢氧化钠70-80g/L氰化钠45-50 SZ-860 5-7温度为10-35℃;阴极电流密度为1-3A/dm2配方3组分g/L 组分用量氧化锌10-12 氢氧化钠100-120g/L氰化钠10-12 “505”4-6ml/L温度为10-40℃;阴极电流密度为0.5-6A/dm2碱性锌酸盐镀锌液配方1组分g/L 组分ml/L氧化锌12-20 DE添加剂4-5氢氧化钠100-160 混合光亮剂0.1-0.5香豆素0.4-0.6温度为10-45℃;阴极电流密度为0.5-4A/dm2配方2组分g/L 组分ml/L氧化锌10-15 DPE-III添加剂4-6氢氧化钠100-130 三乙醇胺12-30温度为10-40℃;阴极电流密度为0.5-3A/dm2配方3组分g/L 组分ml/L氧化锌10-12 DE-81添加剂3-5氢氧化钠100-120。
ZBD-81光亮剂2-5温度为5-45℃;阴极电流密度为0.5-6A/dm2。
铵盐镀锌液配方1组分g/L 组分g/L氯化锌30-35 聚乙二醇(Mr>6000) 1-2氯化铵220-280 硫脲1-2硼酸25-30 海鸥洗涤剂0.5-1PH值为5.6-6;温度为10-35℃;阴极电流密度为0.5-1.5A/dm2配方2组分g/L 组分g/L氯化锌15-35 六次甲基四胺5-10氯化铵200-220 苄叉丙酮0.2-0.5 平平加(AEO)5-8PH值为6-7;温度为15-35℃;阴极电流密度为1-4A/dm2。
无铵盐镀锌液配方1组分g/L 组分用量氯化锌60-80 硼酸25-35氯化钾180-220 ZB-85 15-20PH值为4.5-5.5;温度为10-30℃;阴极电流密度为0.5-3.0A/dm2。
配方2组分g/L 组分用量氯化锌55-75 硼酸25-30g/L 氯化钾210-240 CT2A 12-18ml/LPH值为5.4-6.2;温度为5-50℃;阴极电流密度为0.5-2.0A/dm2。
配方3组分g/L 组分用量氯化锌70-100 硼酸20-25g/L 氯化钾180-220 BZ-11 15-20ml/LPH值为5-6;温度为室温;阴极电流密度为1-4A/dm2。
硫酸盐镀锌液配方1组分g/L 组分g/L硫酸锌(ZnSO4.7H2O) 250-300 硼酸(H3BO3)15-20硫酸钠(Na2SO4.10H2O)250 葡萄糖(C6H12O6)2-32,6或2,7萘二磺酸钠 2-3PH值为4.5-5.5;温度为室温;阴极电流密度为1-2A/d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