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K/T细胞淋巴瘤的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基因研究

合集下载

2021年淋巴瘤诊疗规范(版)

2021年淋巴瘤诊疗规范(版)

淋巴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欧阳光明(2021.03.07)一、概述淋巴瘤(lyphoma)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淋巴瘤的确诊发病率为 5.94/10万,2015年预计发病率约为 6.89/10万。

由于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治疗原则各有不同,为进一步提高淋巴瘤诊疗能力和规范化水平,配合抗肿瘤药品供应保障有关政策调整,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现对《中国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2015年版)》进行修订和更新。

二、淋巴瘤的诊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等进行诊断。

(一)临床表现淋巴瘤的症状包括全身和局部症状。

全身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皮肤瘙痒和乏力等。

局部症状取决于病变不同的原发和受侵部位,淋巴瘤可以原发于身体的任何器官和组织,通常分为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结外两大类。

最常见表现为无痛性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

如有以上述症状的患者在基层医院就诊时,应予以重视,并尽早转诊至上级医院或肿瘤专科医院。

(二)体格检查应特别注意不同区域的淋巴结是否增大、肝脾的大小、伴随体征和一般状态等。

(三)实验室检查应完成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β2微球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检测以及骨髓穿刺细胞学和活检等,还应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筛查在内的相关感染性筛查。

对原发胃的黏膜相关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应常规进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染色检查;对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应进行外周血EB病毒DNA滴度检测。

对于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受累风险的患者应进行腰穿,予以脑脊液生化、常规和细胞学等检查。

(四)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超声和内镜等。

结外NKT淋巴瘤的诊疗课件

结外NKT淋巴瘤的诊疗课件

合临床和其他影像学表现进行综合判断。同时,PET-CT检查费用较高
,不适用于所有疑似结外NKT淋巴瘤的患者。
03
结外NKT淋巴瘤的病理诊断
病理学特征
01
02
03
瘤细胞形态
结外NKT淋巴瘤的瘤细胞 通常呈中等大小,核形态 不规则,染色质深染,核 仁不明显。
浸润模式
瘤细胞常呈弥漫性浸润, 可伴有灶性坏死。
结外NKT淋巴瘤的诊疗课件
目录
• 结外NKT淋巴瘤概述 • 结外NKT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 • 结外NKT淋巴瘤的病理诊断 • 结外NKT淋巴瘤的治疗和预后 • 结外NKT淋巴瘤的诊疗进展和展望
01
结外NKT淋巴瘤概述
定义及流行病学特征
定义
结外NKT淋巴瘤是一种源自NKT细胞的恶性肿瘤,NKT细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 T淋巴细胞,具有独特的表面标志和功能特性。
预后评估及影响因素
预后评估指标
结外NKT淋巴瘤的预后评估主要指标 包括生存率、复发率、无病生存期等 。
影响因素
影响结外NKT淋巴瘤预后的因素包括 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选择、患 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其中,早期 发现和早期治疗是提高预后的关键。
05
结外NKT淋巴瘤的诊疗进展和 展望
当前诊疗挑战
诊断困难
结外NKT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的 生物标志物,使得早期诊断变得困难。
治疗抵抗
该类型的淋巴瘤对传统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较低, 容易出现治疗抵抗,导致病情复发或进展。
预后评估不准
目前尚缺乏准确的预后评估指标,无法精确判断 患者的预后情况,给治疗决策带来困难。
最新研究进展
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
诊断方法
诊断结外NKT淋巴瘤常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可用于评估肿瘤的 范围和浸润程度。病理学检查通过组织活检获取标本,经显微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确诊淋巴瘤的类型和 分期。

原发性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原发性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原发性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李芹芹;袁菲;金晓龙;董磊【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gamma-delta T-cell lymphoma,PCGDTCL)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分析2例PCGDTCL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形态特征、免疫表型及基因检测结果,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均以皮肤病变起病,肿瘤细胞表达T细胞标记和细胞毒性标记,不表达髓系、B细胞特异性标记;EBV原位杂交EBER阴性;基因克隆性重排结果为TCRγ阳性.结论 PCGDTCL是一种少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明确诊断依赖于病理活检及TCR基因重排结果.【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8(034)012【总页数】4页(P1380-1382,1385)【关键词】皮肤肿瘤;γδT细胞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作者】李芹芹;袁菲;金晓龙;董磊【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病理科,上海2018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病理科,上海2018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上海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病理科,上海2018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上海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上海20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5γδT细胞淋巴瘤是较为罕见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PTCL),WHO(2008)将其分为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和原发性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gamma-delta T-cell lymphoma, PCGDTCL)。

PCGDTCL起源于γδT细胞,是一类EB病毒阴性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较为罕见。

本文现报道2例PCGDTCL,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及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receptor, TCR)基因重排情况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如何解读淋巴瘤的病理报告

如何解读淋巴瘤的病理报告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网状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生于淋巴结或结外部位,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后者较为常见。

病理诊断是确定恶性淋巴瘤类型的关键步骤。

同时,一份明确的病理报告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

病理报告中的淋巴瘤类型第五版WHO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中列举的淋巴瘤类型有60余种,这些淋巴瘤类型名称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如下内容:1.细胞起源大多数淋巴瘤名称直接体现了细胞起源,如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淋巴结滤泡辅助T 细胞淋巴瘤、原发皮肤滤泡中心淋巴瘤等。

2.生长方式部分淋巴瘤类型名称直接体现了显微镜下主要组织学特征,比如:慢性炎症相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单形性侵上皮性肠T细胞淋巴瘤、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等。

3.特异发生部位一些淋巴瘤有部位特异性,如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纵隔灰区淋巴瘤、肝脾T 细胞淋巴瘤、原发免疫豁免部位大B细胞淋巴瘤等。

4.生物学行为一些淋巴瘤名称已经在提示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了,如胃肠道惰性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原发皮肤CD8阳性侵上皮性细胞毒T细胞淋巴瘤、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等。

5.病因淋巴瘤发病机制复杂,但某些淋巴瘤类型有独特的病因,如KSHV/HHV8阳性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EBV阳性皮肤黏膜溃疡、免疫出生错误相关淋巴瘤等,这些淋巴瘤直接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治疗方向。

6.涉及分子改变随着研究进展,淋巴瘤发生涉及的分子机制逐渐被证实,有些淋巴瘤名称中直接体现了主要的分子机制,如伴IRF4重排大B细胞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伴MYC和Bcl-2重排、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伴11q异常等。

病理报告中的免疫组化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是病理诊断中最常用的技术,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判断细胞起源、靶向治疗及预后评估:1.细胞起源淋巴细胞主要分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前者的主要免疫标记有CD20、CD19、CD79a、PAX-5等,后者的免疫标记主要有CD3、CD4、CD8、CD2等。

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

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

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诊疗进展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张巧花侯淑玲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是一种来源于T淋巴细胞的恶性克隆性增殖性疾病。

异质性强,病理诊断类型复杂,2008年WHO病理分20种类型,临床表现与治疗因不同发病部位、不同病理类型以及基因型而差异较大。

T-NHL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随着对T淋巴细胞作用机制以及T-NHL的生物学、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T-NHL的诊治取得了瞩目的进展。

一、T-NHL的流行病及诊断与分型1.流行病因。

T-NHL的发病率远低于B-NHL,而且与地域分布有关,亚洲人群发病率高于欧美地区。

T-NHL在我国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4%,而在欧美国家仅占所有5%-15%。

亚洲地区以节外病变为主,如EB病毒相关的鼻部自然杀伤细胞(NK)淋巴瘤/T-NHL;在欧美地区主要是淋巴结内型,包括非特指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间变型大B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NHL。

2.诊断WHO于2008年更新的NHL疾病分类中,在2001年基础上进行了更精细的分类,将T-NHL分为20种独立的疾病,每种独立的类型都有其各自的定义及相应的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和遗传特点。

按照发病部位可分为:播散型、节内型、节外型和皮肤型。

原发性全身型ALCL中有分为ALK+和ALK-两个独立的亚型。

将皮肤脂膜炎样T-NHL仅限于表型为αβ。

原表型为γδ的皮肤脂膜炎样T-NHL由于预后较差,另外归类于原发性皮肤型PTCL。

原发皮肤侵袭性嗜表皮性CD8+细胞毒性T-NHL和原发性皮肤小/中CD4+T-NHL也归类在原发性皮肤型PTCL中。

蕈样霉菌病(MF)和sezary综合征分为不同两型。

增加了EB病毒相关的克隆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儿童)。

NCCN2009年制定的NHL分类中,T-NHL按照细胞形态分为间变性和非间变性两种。

非间变性又可分为:节内型、节外型和皮肤型。

如何治疗NK-T细胞淋巴瘤

如何治疗NK-T细胞淋巴瘤

如何治疗NK/T细胞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和NK/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侵袭性肿瘤。

全世界散在发生,亚洲和南美洲多见。

肿瘤细胞表面CD3-、胞浆性CD3ε+,CD56+,细胞毒性分子(cytotoxic-molecule positive)阳性、EBV+,并伴有生发中心受体基因。

淋巴瘤主要发生在鼻咽部和上消化道。

部分患者出现在皮肤、唾液腺、睾丸和胃肠道。

偶有病例呈现全身性淋巴结弥漫性肿大、肝脾肿大和急性白血病期。

PET-CT 对于分期非常有用,因为淋巴瘤嗜氟脱氧葡萄糖。

循环中的定量EBV-DNA是肿瘤负荷的准确标记。

鼻咽部NK/T细胞淋巴瘤主要表现为Ⅰ/Ⅱ期,标准的治疗方案是同时或序贯给予放射治疗或化疗。

因为高度系统失败率,单独的放疗并不充分。

对于Ⅲ/Ⅳ期鼻咽部、非鼻咽部、弥漫性淋巴瘤需要全身治疗。

含有门冬酰胺酶和不影响P-糖蛋白的药物方案最为有效。

鼻咽部淋巴瘤的早期阶段不推荐使用干细胞移植。

非缓解的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较差。

当达到缓解后对于晚期鼻咽部、非鼻咽部和弥漫性或复发的患者推荐移植。

预后模型和检测EBV-DNA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分层非常有帮助。

背景介绍: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NK)是除T细胞和B细胞以外的第三种淋巴细胞。

与T细胞在淋巴结发育成熟不同,NK细胞主要在肝脏和骨髓中发育。

NK细胞是细胞溶解细胞,表达颗粒酶B与穿孔素,可杀伤肿瘤细胞、病毒或细菌感染细胞。

NK细胞和T细胞具有共同的细胞发育并表达T细胞相关抗原,如CD2和CD7。

与T细胞不同,NK细胞不表达CD3,但表达胞浆性的CD3ε+,NK细胞还表达NK相关的抗原,如CD16、CD56和CD57,其中,CD56的表达较为一致。

公认的NK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很久以前人们就认识导致在某些患者的面部中线部位形成一种罕见的破坏性疾病,并导致患者死亡。

这种疾病最初被称为致死性的中线肉芽肿。

随着病理学的进展,其被认为是一种淋巴细胞起源的肿瘤性疾病。

鼻NK_T细胞淋巴瘤1例

鼻NK_T细胞淋巴瘤1例

鼻NK/T细胞淋巴瘤1例发布时间:2023-03-07T07:15:22.256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5月5期作者:孙美婷周旭峰[导读]孙美婷周旭峰通讯作者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佳木斯市 154000患者李某某,男,32岁,因“左侧鼻塞伴黏脓涕二个月,加重2周”入院。

患者二月前出现左侧间断性鼻塞,伴有多涕,鼻涕多为灰白色黏脓性。

病情逐渐加重,未经系统治疗,近2周鼻塞及脓涕症状明显加重,伴有头痛、发热,体温最高38.6℃。

既往健康。

体格检查:一般状况良好(略)。

专科查体:外鼻无畸形,左侧鼻腔内可见脓性分必物,鼻黏膜污秽呈灰白色,鼻甲显示不清,可见灰白色坏死样病变;右侧总鼻道见少许脓痂分泌物,鼻黏膜轻充血,鼻甲无肿大,鼻中隔基本居中。

双耳、咽喉(-)。

鼻窦CT扫描:左侧鼻腔不通畅,可见软组织密度影充填,鼻中隔略右偏,双侧上颌窦、筛窦、额窦、蝶实粘膜増厚,未见明显骨质破坏。

鼻咽部形态结构正常。

入院后经鼻内镜取标本,病理诊断:(左鼻腔)送检息肉样不规则组织两块,结合HE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考虑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免疫组化(20-0156):CD3(+)、TIA-1(+)、CD2(+)、CD56(+)、Granzymeb(+)、CD20(-)、CD21(-)、CK(-)、Ki67(热点区60%+)。

病理确诊后转放化疗科治疗。

讨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是一种独特的临床病理实体。

最常见的初始部位是鼻咽区域,但包括皮肤和胃肠道在内的非鼻腔部位可能会受到影响[1]。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ENKTL)是一种来源于NK细胞或细胞毒性T细胞的侵袭性淋巴瘤。

它与EB病毒(EBV)感染有关,其特征是显著的坏死、血管损伤和细胞毒性表型[2]。

NK/T细胞淋巴瘤通常对CD3(细胞质),CD56,细胞毒性标记物(颗粒酶B,TIA1)和Epstein-Barr病毒(EBV)呈阳性。

血浆EBV DNA负荷是淋巴瘤负荷的准确替代生物标志物。

鼻NK/T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

鼻NK/T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
( 艳) 郭
32 诊断与鉴别诊断 .
鼻 N. K T细胞淋 巴瘤 的确诊依 靠临 /
床表现, 病理形 态学特 征及免疫 表型 三者 的有机结合 。在
临床 上 , 进 行 性 发 展 的 面 部 中线 破 坏 性 病 变 应 高 度 警 惕 呈
维普资讯
察。() 2免疫组织 化学 : 用链霉 素抗生物素 蛋 白 一过 氧化 物 酶( P法 。选用 的第一抗 体见表 1 P试 剂盒为 Zm d公 s) 。S ye
司产品。
表 1 本组使用抗体的名称、 特异性及来源
2 结 果
2 1 临床资料 .
见表 2 。
圈3
圉4
表 2 例伴 皮肤侵犯 的鼻 N / 5 K T细胞淋 巴瘤临床资料

表 3 0 N / 细胞淋 巴瘤免疫表型 5 例 K T
11 材料 .
本组 5 已确 诊 的 N . O例 K T细 胞淋 巴瘤均 来 自 /
上海瑞金 医院病 理科 20 至 2( 外检 档案 资料。发现 01 O O年
5 例鼻原发性 N . O K T细胞淋 巴瘤 中有 5 出现皮肤和/ / 例 或皮
下组织的侵犯 。诊断标准为 : 患者首发现症 状在鼻腔 , 经过

段时间后才 出现 皮肤症状 , 鼻腔 及皮肤 病变均 经组织 学
() 腔及皮肤 肿块 经 4 1鼻 %甲醛 , 常规脱 水 , 石
及 免疫 组 化 证 实 为 N . K T细 胞 淋 巴瘤 。 /
12 方法 .
蜡包 埋 ,/n 组 织 切 片 , 规 H 3 厚 a 常 E染 色 , 镜 下 形 态 学 观 光
月 内死 亡 。
核分裂像 易见 , 即使在 小细胞为主 的病例也 是如此 ( 1 , 图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O分 类 中定 义 的 结 外 T细 胞 和 NK细 胞 淋 巴瘤 石 蜡 切 片 蛋 白 酶 K 消 化 ,用 FITC标 记 的 EBV寡 核
包 括 (血 管 中 心 )鼻 和 鼻 型 NK/T细 胞 淋 巴 瘤 、肠 病 苷 酸 探 针 杂 交 。 以 已知 EBER 阳性 的鼻 咽 癌 为 阳性
瘤 患者 中有 5例 显示 TCR基 因的克 隆性 重 排 。结 论 大 多 数 上 呼吸 消化 道 NK/T细 胞淋 巴瘤 起 源 于 NK细 胞 ,只 有一 小部 分 为 T细 胞 来 源 。然 而 ,在 皮肤 及 胃肠 道 中 ,NK样 T细胞 肿瘤 更 多见 。在 淋 巴结 中 ,NK细 胞淋 巴瘤 很少 。由于 NK及 NK样 T细胞 淋 巴瘤 的组 织学 改 变 相似 ,在进 行 NK细 胞标 志 物 、 细胞 毒性 颗 粒蛋 白检 测 的 同时必 须 检测 TCR基因重 排 才会 得 到准 确 诊 断 。TCR的基 因重排 检测 仍 是

作 者单 位 :100083 北 京 大学病 理 系 (钟博 南 、张 晓华 、李 敏 、李 宁 、刘 春雨 、 高子 芬 );天津 市第一 中心 医 院 (曹海 光 );北京 市 和平 里 医 院 (顾 依 群 )
通信作 者 :高子 芬
维普资讯
Bo-nan ,ZHANG Xiao-hua,LIMin,CAO Hai-guang,LINing,LIU Chureyu,GU Yi-qun,GAO Zi-fen. 一 partment ofPathology,Peking Umversi ̄ Healthy Science Cemer,Be0"ing 100083,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GAO Zi-fen
D typically NK derivat ion,an d a few belong to T lineage.However,NK-like T-cell lymphoma s more fkquendy seen
in sk in and GItract.NodalNK-cel lymphoma are quite rare.Thesetwo kinds oflymphoma s Ca n only bed iagnosed wit h add it ional immuno ̄stochemical /l'larkep3,EBER detection by ISH ,tIER gene rearrangement or NK-cel receD—
及 p位 点 进 行 扩 增 ,模 板 DNA是 组织 经 蛋 白 酶 K消 化 后 用 酚 ,氯仿 抽 提 法 取 得 的 。对 p片 段 用 2个
D 5 一AGCAc(T,G,c)G毗 GCc(T,G)GGrlGCC一3 ],7片
重 排 基 因 。 扩 增 体 系 参 见 文 献 [3]。 用 已 知 TCR ̄' 和 p基 因 克 隆 性 重 排 的 T细 胞 淋 巴 瘤 作 为 阳 性 对 照 ,阴性 对 照 为 不 加 模 板 DNA 的反 应 体 系 及 良性 淋
D 巴组织增生 的样 本 。 C D 结 果
维普资讯
血液学杂志 2003年 10且第 24鲞筮 Q塑 』
竺 ! 丝! :
论 · 著 ·
NK/T细 胞 淋 巴瘤 的 病 理 组 织 学 、 免 疫 表 型 及 基 因研 究
钟 博 南 张 晓 华 李敏 曹海 光 李 宁 刘 春 雨 顾 依 群 高 子 芬
1 临 床 特 征 与 组 织 学 表 现 在 23例 上 呼 吸 消 化 道
段 用 3个 引 物 [V川 5 一rI℃ ( G)GTCTArlTACTGT—
D GC一3 、V删 5 一 CACTC(C/T)CACTIE一3 和 J 5 一 C cAAG1 [-I1GTI℃ccAcrI c一3 ]来 扩 增 rI℃邸 及 7的
病 例 和 方 法
1 病 例 34例 淋 巴瘤 标 本 包 括 北 京 大 学 病 理 系 资 料 库 19例 ,天 津 市 第 一 中心 医 院 12例 ,北 京 市 和 平 里 医 院 1例 ,山 东 临 沂 人 民 医 院 2例 。所 有 标 本 均 为 1999 2OO2年 来 我 院 会 诊 的 北 方 地 区 患 者 。 发 病部 位包括鼻腔 、鼻咽 、舌 、口腔 、鼻窦 、皮肤 、回盲部 肠 管 、结 肠 、淋 巴 结 、颈 部 及 纵 隔 。 其 中男 性 26例 ,
D 患 者 中检测 到 EBER。22例 上 呼吸 消化 道淋 巴瘤 患者 中有 2例 检测 到 了 1、C邸 或 .y基 因 克 隆性 重 排 , C 所 有 胃肠道 和皮 肤 淋 巴瘤 患 者均 检 测到 了 TCR基 因 重排 。2例 其 他 部 位 结 外淋 巴瘤 及 7例 结 内淋 巴
血 液学 杂志 2003年 l0月第 24鲞箜 Q


婴 : 丝 :19
欧 美 国 家外 周 T细 胞 淋 巴瘤 很 少 见 ,仅 占非 霍 阴性 对 照 。
奇 金 淋 巴 瘤 的 10% 15% ,而 且 其 分 类 也 一 直 备 受 3 荧 光 原 位 杂 交 (FISH) 由 于 NK/T细 胞 淋 巴瘤
样 T细 胞 淋 巴瘤 ”被 提 出并 被 研 究 。 实 际 上 ,这 种 淋 4 基 因型 分 析 应 用 PCR法 对 T细 胞 受 体 (rI℃R)7
巴瘤 包 括 在 NK/T细 胞 淋 巴 瘤 中 ,有 多 种 形 态 学 表 现 ,常 伴 坏 死 及 血 管 浸 润 ,多 发 生 在 结 外 部 位 ,预 后 较 差 。在 亚 洲 国家 这 种 疾 病 的发 病 率 较 高 。 我 们 收 集 了 34例 诊 断 为 NK/T细 胞 淋 巴 瘤 患 者 的标 本 ,运 用 多种方法进行研 究 ,旨在探 索 准确 、经 济 、方便 的 检 测 手 段 及 诊 断 标 准 ,为 临床 治 疗 提 供 指 导 。
D 鉴别 NK 和 NK样 T细胞 淋 巴瘤 的重 要标 准 。 【关键 词 】 淋 巴瘤 ; 基 因重排 ; 疱 疹病 毒 4型 ,人 ; 抗体 ,单 克隆 ,CD56
C D Study ofthe path ̄ogy,佃衄删岫 IIIa均哪pe,et b and genetic lnarker of NKIT—cell lymphoma ZHONG
C were posit ive for CD56 a n d 16 for TIA一1 in 34 lymphomas cases.All tumor cels in the skin cases were positive for 一 67.Epstein—Barr virus(EBV)mRNA was detected in 12 upper aerodigestive tumors includ ing 9 of 12 nasal a nd 3 extlll/lasal tanlop 3 .EBER Was also detected in 1 of 2 skin lymphoma s a n d both o f the 2 GI lymphoma s Clona l
型肠 T细 胞 淋 巴瘤 、皮 下 脂 膜 炎 样 T细 胞 淋 巴瘤 、肝 对 照 ,用 TBS取 代 探 针 作 为 阴 性 对 照 。 阳 性 信 号 为
脾 型 T细 胞 淋 巴 瘤 。 近 年 来 ,一 个 新 的概 念 “NK 瘤 细 胞 核 内出 现 深 蓝 紫 色 颗 粒 。
争 议 。 除 了 蕈样 真 菌 病 外 ,几 乎 1/3的 T细 胞 淋 巴 与 EB病 毒 (EBV)感 染 有 较 高 的相 关 性 ,我 们 进 行 了
瘤 发 生 在 结 外 部 位 。 在 REAL 分 类 基 础 上 的 新 EBV—EBER(EB病 毒 编 码 的 小 RNA)FISH 的 检 测 。
细 胞受 体 8和 了基 因的克 隆性 重排 。结 果 在 34例结 外 淋 巴瘤患 者 中 ,18例 cD 阳性 ,16例 TIA-1阳
D 性 。2例皮 肤 淋 巴瘤 患者 中所 有 的瘤 细胞 一67均 阳性 。在 EB病毒 RNA检 测 中 ,l2例 发 生 于上 呼 吸
消 化道 的 病例 阳性 ,包 括鼻 部 的 9例 ,以及 鼻 外的 3例 。同样 在 2例 胃肠 道 淋 巴瘤 及 1例 皮 肤淋 巴瘤
【Abstrt ̄ 】 Obj ̄live To study the NK/T-cell lymphoma,search for a more etticacious and simpler meth—
od and esiablish a standard guideline for distinguishing the NK-like T-cel lymphoma from the NK-cell lymphoma
【摘要 】 目的 筛 选 高 效 、方 便 、经 济 的 对 NK/T细 胞 淋 巴瘤 更进 一 步 分 类 与 诊 断 的检 测 方 法 。 方 法 收集 了诊 断 为 NK/T细胞 淋 巴瘤 的 34例患 者 石腊 包 埋 标 本 ,27例 发 生 于结 外 ,7例 发 生 在淋 巴 结 。用 多种 抗体 研 究其 免疫 表 型 。EB病毒 EBER探 针原 位 杂 交 方法 检测 病 毒 感 染 。PCR方 法 检 测 T
D a n a ly ̄ bY immtmohistochemistry.In situ hybridization with EBER 112 RNA probes was performed T-cel re c eptor . (TCR)一p and一.y gene rearrangement was analyz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Results Eighteen cas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