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材料
混凝土属于什么材料

混凝土属于什么材料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碎石等材料混合而成的人工制品,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
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因其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耐久性和可塑性,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建筑材料。
那么,混凝土到底属于什么材料呢?首先,从材料组成来看,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碎石和水等原材料混合而成。
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能够与砂、碎石等骨料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坚固的水泥石,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
砂和碎石是混凝土的骨料,能够填充水泥石中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压性。
水的加入能够使混凝土的成型和浇筑更加顺利,同时也能够促进水泥的凝固硬化过程。
因此,从材料组成来看,混凝土属于一种由多种原材料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
其次,从物理性能来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耐久性和可塑性。
混凝土在受力作用下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因此在建筑结构中被广泛应用。
同时,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够抵抗自然环境的侵蚀和变化,保持长期稳定的性能。
此外,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能够通过模板成型成各种形状,满足不同建筑结构的需要。
因此,从物理性能来看,混凝土具有复合材料的特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塑性。
最后,从应用范围来看,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各个领域。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被用于制作楼板、梁柱、墙体等各种结构,成为建筑的主要材料之一。
在道路工程中,混凝土被用于铺设路面、制作桥梁、隧道等各种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被用于修建水库、堤坝、渠道等各种水利设施,能够承受水压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因此,从应用范围来看,混凝土是一种多功能的建筑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碎石等原材料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耐久性和可塑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各个领域。
因此,可以说混凝土属于一种多功能的建筑材料,为现代建筑工程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混凝土材料基本知识介绍

混凝土材料基本知识介绍!一、混凝土1、定义:混凝土是由胶结料﹑粗细集料和水,按一定的比例配制,经搅拌﹑捣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
一般所称的混凝土是指水泥混凝土。
预拌混凝土是指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加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2、组成:胶结材料﹑粗细骨料和水,必要时加入外加剂或掺合料。
(1)胶结材料:作用是把松散的骨料胶结成为整体,如水泥﹑石膏﹑沥青等。
(2)粗细骨料:主要起骨架作用承受外力,粗骨料如碎石、卵石、砾石等;细骨料如河砂﹑海砂﹑山砂、人工砂。
(3)水:一般是自来水,须满足《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
(4)外加剂和掺合料:主要用于改善混凝土性能,节约材料,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膨胀剂等;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硅粉等。
3、分类:大体上可分为两种:普通混凝土(水泥混凝土)和特种混凝土(如防水混凝土﹑耐热混凝土﹑水工混凝土等)4、混凝土各种性能(1)和易性:是表示混凝土施工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用坍落度或工作度表示。
和易性好,则容易振捣密实,成型后的混凝土质量也较好。
(2)坍落度:是指在一定的试验方法下混凝土自由坍落的数值。
坍落度作为混凝土流动性的指标,坍落度大,表示流动性大,在泵送混凝土中对坍落度的要求较高。
坍落度一般用mm作单位,精确到5mm。
公司生产的混凝土坍落度一般在80~220mm。
流动性混凝土是指拌合物的坍落度为100~150mm的混凝土,大流动性混凝土是指拌合物的坍落度≥160mm的混凝土。
(3)泌水性:表示混凝土在运输和浇捣过程中水份从混凝土中析出的性能。
泌水大的混凝土拌合物对混凝土的质量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将导致混凝土强度的降低。
(4)保水性:与泌水性相对,保水性好则泌水性差。
(5)分层离析:表示混凝土拌和物在运输和浇捣过程中,拌和物中各组成材料互相分离的性质。
混凝土材料的标准及规格要求

混凝土材料的标准及规格要求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建筑材料,其特点是易于制造、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和机械性能,而且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建筑要求。
在建筑、道路、桥梁、水利工程等领域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材料的标准及规格要求。
二、混凝土材料规格要求1.材料名称和规格混凝土材料应当标注材料名称、等级、强度等级、体积密度等相关规格,以便于建筑工程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操作。
2.原材料要求2.1 水泥:按照国家标准GB175-2007《普通硅酸盐水泥》的要求购买,水泥应当标注厂家名称、产品名称、等级、生产日期等信息;同时应当进行质量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细度、初凝时间、强度等参数。
2.2 粗骨料:按照国家标准GB14685-2001《普通混凝土用骨料》的要求购买,粗骨料应当标注厂家名称、产品名称、等级等信息;同时应当进行质量检测,检测项目包括颗粒形状、强度、吸水率等参数。
2.3 细骨料:按照国家标准GB14684-2011《普通混凝土用细骨料》的要求购买,细骨料应当标注厂家名称、产品名称、等级等信息;同时应当进行质量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细度、含泥量、吸水率等参数。
3.混凝土配合比要求混凝土配合比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设计要求进行确定,同时应当考虑到原材料的特性以及混凝土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4.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设计要求进行确定,同时应当考虑到混凝土的使用环境以及使用寿命,进行合理的调整。
5.混凝土体积密度要求混凝土体积密度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设计要求进行确定,同时应当考虑到混凝土的使用环境以及使用寿命,进行合理的调整。
6.混凝土施工要求混凝土施工应当按照国家标准GB50164-2012《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包括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7.混凝土质量检测要求混凝土质量检测应当按照国家标准GB/T50081-2002《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检测项目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参数,并应当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
混凝土属于什么材料

混凝土属于什么材料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由水泥、砂、石子等材料混合而成。
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那么它到底属于什么材料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混凝土属于一种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具有各自材料的优点,并且能够弥补各自材料的缺点。
混凝土由水泥、砂、石子等材料组合而成,水泥具有粘结性,砂和石子具有填充性,它们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混凝土这一复合材料。
其次,混凝土属于一种多孔材料。
混凝土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会留在混凝土中形成微小的孔隙。
这些孔隙使得混凝土具有较轻的密度和良好的隔热隔音性能。
同时,这些孔隙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混凝土中的孔隙率。
再次,混凝土属于一种耐久材料。
混凝土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能够承受长期的荷载和环境侵蚀。
然而,混凝土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损坏,比如温度变化、化学侵蚀、紫外线照射等。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对混凝土进行保护和维护,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最后,混凝土属于一种可塑材料。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通过模板成型成各种形状,满足不同构件的需要。
同时,混凝土也能够通过加工和施工工艺来满足各种特殊要求,比如抗压、抗弯、抗拉等性能。
因此,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混凝土是一种复合材料,多孔材料,耐久材料和可塑材料。
它具有粘结性、填充性、轻密度、隔热隔音、耐久性、可塑性等特点,因此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希望本文能够对混凝土的材料特性有所了解,为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混凝土知识大全

混凝土知识大全一、混凝土简介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水等基本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它具有硬化快、强度高、耐久性好、可塑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隧道、机场等领域。
二、混凝土的分类1.按强度等级分类:可分为C15、C30、C40、C60等,其中C表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数字表示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单位:MPa)。
2.按性能分类:可分为普通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泡沫混凝土、轻质混凝土等。
3.按用途分类:可分为建筑混凝土、道路混凝土、海洋混凝土等。
三、混凝土的组成材料1.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起到粘结作用。
常用的水泥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
2.砂:是混凝土的细骨料,起到填充和骨架作用。
分为河沙、山沙、海沙等。
3.石子:是混凝土的粗骨料,起到骨架作用。
分为碎石、卵石等。
4.水:是混凝土的溶剂,使水泥颗粒发生水化反应。
5.外加剂: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可加入适量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等。
四、混凝土的制备1.配料:根据设计强度和施工要求,按比例称量水泥、砂、石子、水等基本材料。
2.搅拌:将称量好的材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充分搅拌,直至混凝土均匀为止。
3.运输: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可采用搅拌车、输送泵等设备。
4.浇筑:将混凝土倒入模板中,采用振动棒进行振动,排除气泡,确保混凝土密实。
5.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湿润,使其逐渐达到设计强度。
五、混凝土的施工工艺1.模板工程:根据混凝土结构形状和尺寸,制作合适的模板,保证混凝土浇筑成型。
2.钢筋工程:根据设计要求,布置钢筋,确保钢筋焊接质量和锚固长度。
3.预应力工程: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预应力张拉,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
4.混凝土浇筑:按照施工工艺要求,将混凝土浇筑到模板内。
5.养护和拆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
六、混凝土的验收标准1.强度验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可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进行检测。
混凝土原材料、性能及施工配料

施工配料
(1)搅拌机的几何容量与进料容量的关系: 进料容量/几何容量=0.22~0.4。如果任意超载(进料容量超
过10%以上),会使混凝土材料在搅拌筒内无充分的空间进行掺合, 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如装料过少,则不能充分发挥搅拌 机的效能。
(2)进料容量与出料容量的关系: 出料容量约占进料容量的0.55~0.75(又叫出料系数),计
外掺料一般用当地的工业废料或廉价地方材料。
掺入火山灰既可代替部分水泥,可提高混凝土抗海水、硫酸盐等侵 蚀的能力。
掺入适量粉煤灰既可节约水泥、改善和易性,可使混凝土渗水性降 低1/6-1/7。
混凝土的和易性
混凝土在搅拌、运输、浇筑等过程中能保
持成分均匀、不致分层离析的性能,包括
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书或进场试验报告,验收其品种、标 号、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
为防止水泥受潮,现场仓库应尽量密闭。包装水泥存放应垫起, 离地约30cm,离墙亦应在30cm以上,堆放高度一般不超过10包。
水泥贮存时间不宜过长,先到先用。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应复查 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
砂 (1)混凝土用砂一般以细度模数为2.5-3.5的中砂,粗砂最为
污水、工业废水及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按SO4计)超 过水重1%的水,均不得用于混凝土中。
海水对钢筋有腐蚀作用,不能用来拌制配筋结构的混凝土。
减水剂
保持混凝土工作性能不变而显著减少拌合用水量,降低水灰比, 改善和易性;增加流动性,节约水泥。
对于不透水性要求较高的、大体积、泵送的混凝土等,采用减 水剂最为合适。
散装水泥每盘材料用量: 水泥: 352×0.45=158.4 Kg 砂: 158.4×1.815×(1+3.5%)=297.56Kg 砾石:158.4×4.119×(1+1.5%)=662.24Kg 水: 158.4 ×0.514-287.49×3.5%-652.44×1.5%=61.57Kg
混凝土材料

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是一种人工制造的建筑材料,其成分主要包括水泥、砂、骨料以及必要的添加剂。
混凝土材料具有许多优点,下面将对其性质、种类以及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一、混凝土材料的性质1.强度:混凝土材料具有极高的压缩强度,而且在加固钢筋的情况下,可以承受较高的拉力。
2.耐久性:混凝土材料的耐火、耐腐蚀、耐老化等性质比较突出,长期使用不会出现严重的疲劳和损坏。
3.可靠性:混凝土材料经过科学的配合和加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满足建筑工程的需要。
4.可塑性:混凝土材料有较好的可塑性,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施工和模具加工,以适应不同的建筑需求。
二、混凝土材料的种类1.常规混凝土:通常使用水泥、砂、骨料、水、加剂等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2.自密实混凝土:通过玻璃微珠、氢氧化铝粉等添加剂的掺入,可以形成微孔结构,达到自密实的效果,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
3.高性能混凝土:通过使用高品质材料和科学的配合比例,可以制成高强度、高耐久性、高稳定性的混凝土材料。
三、混凝土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1.房屋建筑:混凝土材料是建造房屋、楼房的最常用材料之一。
由于其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强度特性,能够满足各类房屋建筑的需求。
2.公路、桥梁建筑:公路、桥梁建筑要求混凝土材料具有较好的承载力、抗压性能和耐久性,可以满足高速公路、桥梁等建筑的需求。
3.水坝、隧道工程:水坝、隧道等工程要求混凝土材料具有较强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能够在极端环境下,如高温、高压等情况下稳定运行。
四、混凝土材料的优势1.成本低:混凝土材料的原材料来源广泛、加工方式简便,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2.环保:混凝土材料相比其他建筑材料具有更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更加环保。
3.使用寿命长:混凝土材料制成品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可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期限和维护保养周期,对于社会资源具有可持续性价值。
综上所述,混凝土材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具有耐久、稳定、可靠等优势。
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

1-石子;2-砂子;3-水泥浆;4-气孔
Page: 2
水泥 细骨料--砂 粗骨料--石 水、外加剂和掺合料
Page: 3
一、水泥
1、水泥在混凝土中的作用
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是:
(1)作为胶凝材料主要起胶结作用,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将骨 料胶结成具有一定形状的整体。
根据GB/T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按 卵石、碎石的技术要求从高到底,可将其分为I类、 II类、III类三种类别:
I类宜用于高强混凝土(≥C60) II类宜用于中强(C30~C60)的混凝土和抗冻、 抗渗及其它要求的混凝土。 III类宜用于低强(<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 浆。
(2)包裹骨料,减少骨料颗粒之间的摩擦阻力,增加混凝土拌 和物的流动性。(包裹润滑)
(3)水泥浆还要填充骨料间的空隙,使混凝土密实,耐久性好。 (4)保证硬化后混凝土的强度。
e: 4
2、通用水泥的选用:
(1)水泥品种的选择 应根据工程特点、所处环境、施工条件、及水泥的 特性来进行合理的选择。见表5-5。 (2)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 应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适应。水泥强度等级过高或 过低,会导致水泥用量过少或过多,对混凝土的技术 性能及经济效果都不利。
Page: 6
二、细骨料-砂
粒径为0.15mm~4.75mm的骨料称为细骨料,简 称为砂。
普通混凝土的细骨料主要采用天然砂和人工砂。 天然砂是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 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按产源不同,天然 砂分为山砂、河砂、江砂和海砂。
Page: 7
除山砂外,表面光滑、洁净、颗粒多为球状,拌 制的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好,但与水泥之间的粘结力 较差;其中河砂的品质最好,应用最多。山砂表面粗 糙,颗粒多棱角,与水泥间有很好的粘接,但拌制的 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较差。当缺乏天然砂时,可采用 人工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混凝土的结构要素
各种尺寸固体颗粒分布的均匀性; 各种固体颗粒堆积的密实性; 固体颗粒的总表面积; 总孔隙率与界面孔隙率; 孔隙特征与孔径分布
3. 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因素
骨料的种类与体积含量
碎石:表面粗糙、针片状多,需浆量大,界面粘结好;
卵石(砾石):表面光滑、针片状少,需浆量小,但界面 粘结差。
结构特点 多物相、多孔性的堆积体 复杂而不均匀 非固定而多变
混凝土的理想结构——均匀、密实的堆积体
三、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骨 料 水 水 泥 外加剂
(一) 骨 料 (Aggregate)
1. 骨料的定义与用途
骨料是岩石类材料 骨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水泥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 道路基础 铁路道渣 砂浆 每年用量约为20亿吨 骨料的生产
(2)颗粒级配与细度模数的测定
筛分法
砂 子 标 准 筛 : 9.5 、 4.75 、 2.36 、 1.18 、 0.6 、 0.30 、 0.15mm共七个孔径的筛。
方法:将500g烘干的砂子试样由粗到细一次过筛,然后 称出余留在各个筛上的砂子质量。
计算:各个筛上的余量为分计筛余ai,各个筛及以上筛上 的分计筛余的和为累计筛余Ai。 则:累计筛余Ai = ai (i = 1……i) 然后用Ai作纵坐标,筛孔尺寸作横坐标,绘制级配曲线。 并用下式计算细度模数:
含有害杂质少,不得含有影响水泥凝结硬化和后 期混凝土耐久性的成分;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坚固性,以保证起到骨架和传 力作用。
(2)骨料的种类
按骨料粒径
粗骨料: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如卵石、碎石
细骨料: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如河砂、山砂、
海砂
按骨料的密度
如陶粒、煅烧页岩、 膨胀蛭石、膨胀珍珠
混凝土结构图
1—石子; 2—砂子; 3—水泥浆; 4—气孔
图5.1 普通混凝土结构示意图
(二)混凝土的结构
粗集料 混凝土的结构
泌水形成 的孔隙
混凝土体积构成 水泥石——25%左右
细集料 水泥+水→水泥浆+砂→水
水泥浆
泥砂浆+石子→混凝土拌合
孔隙
物→硬化混凝土
组成材料的作用
组成材料 硬化前 硬化后
二、混凝土的组成与结构
细骨料
粗骨料 过渡区
水泥石
混凝土的宏观结构
(一)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 为了改善或提高混
凝土的性能
水泥
7~15%
水
14~21%
水泥浆
25~40%
混凝土外加剂
100%体积
新拌混凝土
混凝土中 的第五种
成分
石子
21~28%
骨料
凝结硬化
砂子
39~42%
60~75%
硬化混凝土
混凝土原材料
普通骨料:堆积密度在1520~1680kg岩/m、3的泡骨沫塑料料颗粒等。
密度在2500~2700kg/m3
轻骨料:堆积密度<1120kg/m3的骨料
密度在<1000kg/m3
重骨料:堆积密度>2080kg/m3的骨料
密度在3500~4000kg/m3
如铁矿石、重晶石等。
骨料的种类
碎石
(4)骨料的形状与表面特征
骨料的形状
骨料颗粒的外观几何形状,对于粗骨料有: 等径颗粒
球形体颗粒:没有菱角和边; 多面体颗粒:有菱角和边。 针状颗粒— 长度大于颗粒所属的平均粒径的2.4倍; 片状颗粒— 厚度小于平均粒径的0.4倍。
(4)骨料的形状与表面特征
骨料的表面特征 表面粗糙程度; 是否有棱角; 干净程度等。
卵石
普通骨料 重骨料
轻骨料
骨料的分类
(2)骨料的种类
按骨料来源分为: 天然岩石骨料:由天然岩石组成的骨料,如砂、卵石、
碎石等。 按岩石的主要成分分为:氧化硅矿物、碳酸盐矿物、氧
化铁矿物、硫化物矿物、粘土矿物等。 人工骨料:
热加工骨料:膨胀页岩、膨胀蛭石等; 工业副产物:矿渣、铁渣、粉渣等; 再生骨料:破碎混凝土、破碎粘土砖等。
当提高砂率;当采用3区砂时,应适当减小砂率。 细度模数按下式计算
M x=(A2 A3 A4 A5 A6 ) 5A1 100 A1
式中:Mx——细度模数; A1、A2、A3、A4、A5、A6——分别为4.75、2.36、
1.18、0.6、0.3、0.15m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超干硬性 混凝土
按维勃 稠度分
特干硬性 混凝土
干硬性 混凝土
半干硬性 混凝土
2、混凝土的种类
普通浇注 混凝土
按施工工 艺分
泵送 混凝土
离心成型 混凝土
喷射混 凝土
2、混凝土的种类
按配筋情 况分
素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纤维混凝土
3、混凝土的特性
(7)生产工艺复杂,质量难以控制,管理困难
(6)自重大 (5)抗拉强度低 (4)适用范围广泛 (3)来源广、造价低 (2)强度高耐久性好 (1)混凝土拌合物具有可塑性
2、混凝土的种类
早强混凝土
超早强混 凝土
按强度 特征分
高强混凝 土
高性能混 凝土
超高强混 凝土
坍落度:测定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一 种指标,用拌和物在自重作用下向下坍
落的高度表示。其单位为cm。
2、混凝土的种类
低塑性 混凝土
塑性混 凝土
按坍落度 大小分
流态混 凝土
流动性 混凝土
大流动性 混凝土
2、混凝土的种类
3.关于骨料粒径及其分布的几个基本概念
颗粒级配 指的是大小粒径的骨料颗粒的互相搭配的比例情
况——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 粗细程度
指的是不同粒径粗细骨料混合在一起的总体粗细程 度——平均粒径大小。 最大粒径
指的是粗骨料公称粒级的上限—允许最大值。
(1)砂子的颗粒级配与粗细程度
细度模数Mx 细度模数表征砂的粗细程度,可以理解为质均粒径, 由筛分法测定。
混凝土结构是一个各粒种、尺矿寸物掺的和颗料粒粉堆末颗聚粒体来,填砂充石;颗粒
由此形成一个固体颗粒密堆聚体结构。
堆积成骨架,水化物与水泥颗粒堆积成水泥石
复杂与非匀质性
骨料种类不一,形状与尺寸不等,分布不均;
水泥石组成与结构不均;
薄弱过渡区(厚度约10~50μm)的存在
非固定与可变性 水泥石和过渡区的组成与结构是随时间、温度与湿度
M = [(A +A +A +A +A )-5A ]/(100-A )
x
23456
1
1
砂的颗粒级配:指砂不同大小颗粒的搭配情况。
单一粒径
两种粒径
多种粒径
颗粒级配示意图
(3)石子的颗粒级配
石子的级配有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两种:
连续级配 要求颗粒尺寸由大到小连续分级,每一 级骨料都占有适当比例,这种级配较好;
水泥石含有晶体和非晶体的水化物、
1. 混凝土的结构特点 未水化水泥颗粒、各种孔隙和水; 砂石骨料含有各种岩石矿物和孔隙
多物相、多孔性复合体
界面也含有水泥水化物和孔隙
水泥石与砂石骨料均是多物相、多孔性材料
粗骨料堆积的孔隙由细骨料来填充;
固体颗粒堆聚体
细骨料堆积的孔隙由水化物和水泥颗
一、普通混凝土介绍
普通混凝土是指以水泥为胶凝材料,砂子和石子为 骨料,经加水搅拌、浇筑成型、凝结固化成具有一 定强度的“人工石材”,即水泥混凝土,是目前工程 上最大量使用的混凝土品种。“混凝土”一词通常可 简作“砼”。
普通混凝土:一般来讲,普通混凝土是指区别于特 殊混凝土而用于一般建筑工程、市政等方面的混凝 土。
隙,并包裹石子
骨料
廉价的填充材料,节省水泥用量 混凝土的骨架,减小收缩,抑制裂缝的扩展 传力作用 降低水化热 提供耐磨性
(三)各组成材料的作用
水
混凝土中的拌和水有两个作用: 供水泥的水化反应 赋予混凝土的和易性
剩余水留在混凝土的孔(空)隙中 使混凝土中产生孔隙 对防止塑性收缩裂缝与和易性有利 对渗透性、强度和耐久性不利
水泥
砂
石
水 外加剂 掺合料
普通混凝土 曾是主流,目前在民用建筑中仍大量采用
外加剂混凝土
一级和沿海城市,70%以上
现代混凝土 目前正在推广应用
(二) 混凝土的结构
宏观上,混凝土是一个砂、石颗粒状骨料分布在 水泥石中形成的复合结构,主要由三相构成: 砂、石骨料是混凝土的骨架——分散相; 水泥石是混凝土的基体相——连续相; 骨料与水泥石间的过渡区——界面相。
砂和石子——70%以上 孔隙和自由水——1%~
5%。
水泥+水 润滑作用 胶结作用 砂+石子 填充作用 骨架作用
(三)各组成材料的作用
水泥浆
润滑作用——与水形成水泥浆,赋予新拌混凝土以流动性 胶结作用——包裹在所有骨料表面,通过水泥浆的凝结硬
化,将砂、石骨料胶结成整体,形成固体 填充作用——填充砂的孔隙,并包裹砂粒;填充石子的空
间断级配 是人为地剔除骨料中的某些粒级,造成 粒级的间断,大粒径骨料间的空隙由比其小几倍的 小粒径颗粒填充,从而降低堆积空隙率。
石子的颗粒级配也用筛分法测定。
细骨料
空隙率35%
通 过 率
55%粗+45%细 空隙率24%
粗骨料
空隙率44%
筛孔
级配的选择 宜优先选择级配在2区的砂;当采用1区砂时,应适
较理想的颗粒形状:三维长 度相等,相近的球形或立方 体颗粒。 较差的颗粒形状:三维长度 相差较大的针、片状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