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材料
混凝土资料有哪些内容

混凝土资料有哪些内容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人工石材,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耐久性和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中。
混凝土资料包括混凝土的成分、性能、施工工艺、质量检测等内容,下面将对混凝土资料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混凝土的成分。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骨料和水组成。
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砂和骨料是混凝土的骨料材料,水是混凝土的固化剂。
水泥的种类包括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矿渣粉水泥等,砂和骨料的种类包括河砂、山砂、碎石、骨料等。
混凝土的成分对混凝土的性能和用途有着重要影响。
二、混凝土的性能。
混凝土的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冻融性、抗渗性、耐久性等。
抗压强度是混凝土最基本的力学性能指标,通常用来衡量混凝土的质量。
抗折强度是混凝土的抗弯曲性能,抗冻融性是混凝土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性能表现,抗渗性是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耐久性是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使用寿命。
三、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包括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
搅拌是将水泥、砂、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混凝土的过程,运输是将混凝土从搅拌站运输到施工现场的过程,浇筑是将混凝土倒入模板并进行振实的过程,养护是保持混凝土适当温度和湿度的过程,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混凝土的质量检测。
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包括原材料的检测和混凝土的检测。
原材料的检测包括水泥、砂、骨料和水的质量检测,混凝土的检测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冻融性、抗渗性等性能指标的检测。
质量检测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提高工程质量。
综上所述,混凝土资料主要包括混凝土的成分、性能、施工工艺、质量检测等内容。
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混凝土资料的了解和掌握对于工程技术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对混凝土资料的内容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混凝土的材料

混凝土的材料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主要由石灰石、粘土等矿石经过研磨、混合、煅烧而成。
水泥的种类有普通水泥、矿渣水泥、复合水泥等。
其中,普通水泥是最常用的一种水泥,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适用于一般建筑工程;而矿渣水泥和复合水泥则具有较好的抗渗性和耐化学腐蚀性,适用于特殊环境下的工程。
砂是混凝土的骨料材料,主要由天然石英砂、人工制备的砂等组成。
砂的种类有粗砂、中砂、细砂等。
粗砂颗粒粗大,适用于强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中砂颗粒适中,适用于一般混凝土;细砂颗粒细小,适用于抗渗性要求较高的混凝土。
砂的选用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性能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石子是混凝土的骨料材料,主要由天然鹅卵石、碎石等组成。
石子的种类有粗石子、中石子、细石子等。
粗石子颗粒粗大,适用于强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中石子颗粒适中,适用于一般混凝土;细石子颗粒细小,适用于抗渗性要求较高的混凝土。
石子的选用同样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性能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除水泥、砂、石子外,混凝土中还需要添加外加剂和掺合料。
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中加入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用于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常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增塑剂、缓凝剂等。
掺合料是指在混凝土中掺入的一种或多种材料,用于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常用的掺合料有粉煤灰、矿渣粉等。
综上所述,混凝土的材料是混凝土性能的重要保障。
合理选择水泥、砂、石子、外加剂和掺合料,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性能要求,科学合理地选择混凝土的材料,确保混凝土具有优良的性能和可靠的使用效果。
混凝土基本组成材料

混凝土基本组成材料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它由水泥、砂、石子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对其性能和用途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水泥、砂、石子和水四个方面介绍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
一、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它能够与砂、石子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坚固的胶体。
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石灰石和粘土,经过破碎、烧成和磨细等工序制成。
常见的水泥有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和高铝酸盐水泥等。
水泥的品种和用途不同,其性能也有所差异,如早强水泥具有较高的早期强度,适用于需要快速施工的工程。
二、砂砂是混凝土中的细集料,主要由天然矿石经过破碎、筛分等工序得到。
砂的颗粒形状和大小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常见的砂有河砂、山砂和海砂等,其中河砂是最常用的砂料。
砂的粒径分布应合理,过多的细颗粒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过多的粗颗粒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三、石子石子是混凝土中的粗集料,主要由天然矿石经过破碎、筛分等工序得到。
石子的颗粒形状和大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常见的石子有鹅卵石、碎石和砾石等,其中鹅卵石是最常用的石料。
石子的粒径应合理,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的石子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过小的石子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四、水水是混凝土的基本调节剂,它与水泥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胶体,并使混凝土变得可塑。
水的用量和质量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水的用量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要求进行合理控制,太多会导致混凝土流动性过大,太少会导致混凝土难以施工。
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子和水。
水泥作为胶凝材料,能够与砂、石子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坚固的胶体。
砂和石子作为集料,能够填充水泥胶体中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水作为调节剂,能够使混凝土变得可塑,便于施工。
混凝土的性能和用途与基本组成材料的选择和配合有密切关系,合理控制和使用这些材料,能够制得优质的混凝土,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
混凝土知识大全

混凝土知识大全一、混凝土简介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水等基本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它具有硬化快、强度高、耐久性好、可塑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隧道、机场等领域。
二、混凝土的分类1.按强度等级分类:可分为C15、C30、C40、C60等,其中C表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数字表示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单位:MPa)。
2.按性能分类:可分为普通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泡沫混凝土、轻质混凝土等。
3.按用途分类:可分为建筑混凝土、道路混凝土、海洋混凝土等。
三、混凝土的组成材料1.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起到粘结作用。
常用的水泥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
2.砂:是混凝土的细骨料,起到填充和骨架作用。
分为河沙、山沙、海沙等。
3.石子:是混凝土的粗骨料,起到骨架作用。
分为碎石、卵石等。
4.水:是混凝土的溶剂,使水泥颗粒发生水化反应。
5.外加剂: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可加入适量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等。
四、混凝土的制备1.配料:根据设计强度和施工要求,按比例称量水泥、砂、石子、水等基本材料。
2.搅拌:将称量好的材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充分搅拌,直至混凝土均匀为止。
3.运输: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可采用搅拌车、输送泵等设备。
4.浇筑:将混凝土倒入模板中,采用振动棒进行振动,排除气泡,确保混凝土密实。
5.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湿润,使其逐渐达到设计强度。
五、混凝土的施工工艺1.模板工程:根据混凝土结构形状和尺寸,制作合适的模板,保证混凝土浇筑成型。
2.钢筋工程:根据设计要求,布置钢筋,确保钢筋焊接质量和锚固长度。
3.预应力工程: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预应力张拉,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
4.混凝土浇筑:按照施工工艺要求,将混凝土浇筑到模板内。
5.养护和拆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
六、混凝土的验收标准1.强度验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可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进行检测。
混凝土原材料、性能及施工配料

施工配料
(1)搅拌机的几何容量与进料容量的关系: 进料容量/几何容量=0.22~0.4。如果任意超载(进料容量超
过10%以上),会使混凝土材料在搅拌筒内无充分的空间进行掺合, 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如装料过少,则不能充分发挥搅拌 机的效能。
(2)进料容量与出料容量的关系: 出料容量约占进料容量的0.55~0.75(又叫出料系数),计
外掺料一般用当地的工业废料或廉价地方材料。
掺入火山灰既可代替部分水泥,可提高混凝土抗海水、硫酸盐等侵 蚀的能力。
掺入适量粉煤灰既可节约水泥、改善和易性,可使混凝土渗水性降 低1/6-1/7。
混凝土的和易性
混凝土在搅拌、运输、浇筑等过程中能保
持成分均匀、不致分层离析的性能,包括
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书或进场试验报告,验收其品种、标 号、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
为防止水泥受潮,现场仓库应尽量密闭。包装水泥存放应垫起, 离地约30cm,离墙亦应在30cm以上,堆放高度一般不超过10包。
水泥贮存时间不宜过长,先到先用。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应复查 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
砂 (1)混凝土用砂一般以细度模数为2.5-3.5的中砂,粗砂最为
污水、工业废水及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按SO4计)超 过水重1%的水,均不得用于混凝土中。
海水对钢筋有腐蚀作用,不能用来拌制配筋结构的混凝土。
减水剂
保持混凝土工作性能不变而显著减少拌合用水量,降低水灰比, 改善和易性;增加流动性,节约水泥。
对于不透水性要求较高的、大体积、泵送的混凝土等,采用减 水剂最为合适。
散装水泥每盘材料用量: 水泥: 352×0.45=158.4 Kg 砂: 158.4×1.815×(1+3.5%)=297.56Kg 砾石:158.4×4.119×(1+1.5%)=662.24Kg 水: 158.4 ×0.514-287.49×3.5%-652.44×1.5%=61.57Kg
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

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由水泥、砂石、骨料和水组成。
它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对其性能和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是一种粉状物质,在水的作用下可以凝固成坚固的物体。
水泥在混凝土中起到粘合作用,使混凝土的各个颗粒紧密结合在一起。
水泥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等。
不同种类的水泥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水泥。
砂石是混凝土中的骨料,主要由石子和沙子组成。
石子是粗骨料,通常使用天然骨料或人工骨料,如砂石、碎石等。
石子的大小和形状对混凝土的性能有一定影响,一般来说,石子的大小应均匀分布,不宜过大或过小。
沙子是细骨料,通常使用天然沙子或人工制造的砂子。
沙子的细度和颗粒形状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细沙可以填充石子之间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水是混凝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搅拌和润湿混凝土的作用。
水的质量和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水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用量应适量控制,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水的用量过多会导致混凝土过于稀薄,降低抗压强度;水的用量过少会导致混凝土难以搅拌均匀,影响工作性能。
除了水泥、砂石和水,混凝土中还可以添加一些辅助材料来改善其性能,如掺合料、增塑剂、减水剂等。
掺合料可以替代部分水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增塑剂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可塑性,提高流动性;减水剂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含水率。
这些辅助材料的选择和用量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来确定。
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一般分为搅拌、浇注和养护三个阶段。
搅拌是将水泥、砂石、骨料和水混合搅拌成均匀的糊状物,通常使用搅拌机进行搅拌。
浇注是将混凝土倒入模板中,并进行振捣和抹光,使其均匀分布在模板内。
养护是指在混凝土硬化期间,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和温度稳定,以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
简述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及其作用

简述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及其作用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子和水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人造石材。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它的基本组成材料及其作用如下: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
它通过与水反应生成水化产物,包裹住砂、石子等骨料颗粒,使其相互粘结在一起,形成坚固的混凝土结构。
水泥还能提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初始硬化。
2.砂:砂是混凝土的粗骨料之一,一般由人造砂或天然砂石制成。
砂的作用是填充水泥和石子之间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3.石子:石子是混凝土的粗骨料之一,通常为天然石料经过筛分后得到。
石子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混凝土的力学强度和耐久性。
较大的石子能够使混凝土内部形成更多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吸水性能。
4.水:水是混凝土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它用来搅拌水泥及其他成分,形成混凝土糊状体。
适量的水能使混凝土充分反应,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塑性。
除了以上基本组成材料之外,还可以添加一些掺合料和外加剂,用以改善混凝土的一些性能。
1.掺合料:掺合料是混凝土中替代部分水泥的材料。
常见的掺合料有矿渣粉、粉煤灰和硅灰等。
掺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抗渗性和抗裂性等性能。
2.外加剂:外加剂是加入混凝土中,用以改变混凝土的一些性能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外加剂有减水剂、增稠剂、缓凝剂和早强剂等。
减水剂能够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增稠剂则用于增加混凝土的黏稠性;缓凝剂可以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早强剂则能够加快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作用相互协同,共同决定了混凝土的各项性能。
水泥为混凝土提供强度和硬度,砂和石子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和稳定性,水作为溶液提供流动性,掺合料和外加剂通过调整混凝土的配方和性能来满足特定需求。
通过合理选用不同材料及其比例,可以制成适应不同工程要求的混凝土产品。
混凝土是什么材料

混凝土是什么材料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由胶结材料(水泥)、骨料(砂、碎石)和粒状材料(砂浆)经过混合加工而成。
混凝土在工程中广泛应用,具有许多优点,如良好的抗压性能、耐久性能好、施工方便等。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的成分、制作过程以及主要特点。
混凝土的主要成分包括水泥、砂、碎石和水。
水泥是混凝土的胶结材料,它通过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胶体,起到将骨料粘结在一起的作用。
砂是一种细颗粒的物质,能够填充水泥与碎石之间的间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
碎石是混凝土的主要骨料,其大小和形状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影响。
水是混凝土中的溶剂,能使水泥与骨料之间形成均匀的混合物,并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形成胶体。
混凝土的制作过程包括称量、搅拌、浇注和养护等步骤。
称量是将适量的水泥、砂、碎石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称出来。
搅拌是将称量好的材料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的砂浆。
浇注是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模具中,并用震动器震动,使其排出空隙气泡,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养护是指在浇注后,采取加湿、覆盖保温等措施,以防止混凝土过早水分损失,保持其湿润状态,促进其逐渐硬化。
混凝土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混凝土具有优异的抗压性能,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
其次,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能够抵抗酸碱、水分、氧化等因素的侵蚀,延长使用寿命。
此外,混凝土的制作和施工相对简单,成本较低。
最后,混凝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形状和尺寸的调整,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工程需求。
总体而言,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成分与制作过程决定了其特点和性能。
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耐久性能好、施工方便等特点,使其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材料的研发,混凝土的性能将进一步提升,为建筑工程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的概述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普通混凝土的技术性质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外加剂
5.3
5.4 5.5 5.6 5.7
其他品种混凝土
混凝土性能检测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混凝土各种组成材料的各项性质的要求、测定方法
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掌握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质及其测定和调整方法。 3. 掌握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质、变形性质和耐久性质及其影响 因素。 4. 掌握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5.2.2 粗 骨 料
卵石与碎石示意图
5.2.2 粗 骨 料
根据《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的规定, 凡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均可拌制各种混凝土。海 水可拌制素混凝土,但不宜拌制有饰面要求的素混凝土, 更不得拌制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值得注意的是, 在野外或山区施工采用天然水拌制混凝土时,均应对水的 有机质、Cl— 用于拌制混凝土。 SO2- 含量等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
2.按胶凝材料的品种分类
5.1.1 混 凝 土 的 分 类
3.按使用功能和特性分类
5.1.1 混 凝 土 的 分 类
1.普通混凝土的主要优点
(3)
性能可根据需要设计调 整 5.1.2 普 通 混 凝 土 的 特 点
施工方便
(2)
(4) 抗压强度高
原材料来源丰 富
(1)
(5) 耐久性好
2.普通混凝土的主要缺点
4
能使用。特别是某些污染严重的河道或池塘水,一般不得
5.2.3 拌 和 用 水
1.外加剂的分类 改善混凝土拌和物流变性能的外加 剂,如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 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和硬化性能 的外加剂,如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 等。
(1 )
(2 )
(4 )
(3 )
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如引 气剂、防水剂、防冻剂和阻锈剂等。 5.2.4 外 加 剂
2.混凝土的变形性 在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化学收缩
干湿变形
碳化收缩
温度变形
5.3.2 力 学 性 能
在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②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其σ-ε曲线的变化存在 以下的规律:在混凝土轴 心抗压强度的50%~70%的 应力水平下,反复加荷卸 荷,混凝土的塑性变形逐 渐增大,最后导致混凝土 产生疲劳破坏;而在轴心 抗压强度的30%~50%的应 5.3.2 力水平下,反复加荷卸荷, 力 混凝土的塑性变形的增量 学 却逐渐减少。 性 能
4)缓凝剂 缓凝剂是指能延缓混凝土凝结时间,而不显著影响混 凝土后期强度的外加剂。 缓凝剂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有机类缓凝剂多为表 面活性剂,掺入混凝土中,能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 同种电荷的亲水膜,使水泥颗粒相互排斥,阻碍水泥水化
产物粘连和凝结,起缓凝作用;无机类缓凝剂,一般是在
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难溶的薄膜,对水泥的正常水化起 阻碍作用,从而导致缓凝。 5.2.4 外 加 剂
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如加气剂、膨胀剂、 防冻剂、着色剂、泵送剂、碱骨料反应抑制剂和道路抗折 剂等。
2.几种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
1)减水剂
5)速凝剂
2)早强剂
6)防冻剂
3)引气剂
7)膨胀剂
4)缓凝剂
8)防水剂
5.2.4 外 加 剂
1)减水剂
减水剂的主 要功能
(1 )
配合比不变时显著提高流动性。
制构件、蒸汽养护等。早强剂的主要品种有氯盐、硫酸盐
和有机胺三大类,但更多使用的是它们的复合早强剂。 5.2.4 外 加 剂
常用早强剂
氯化钙早强剂
硫酸盐类早强剂
有机胺类早强剂
复合早强剂 5.2.4 外 加 剂
3)引气剂
引气剂是指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均匀分 布、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直径10~100 μ m)的外加剂
5)速凝剂
速凝剂是指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 速凝剂产生速凝的原因是,速凝剂中的铝酸钠、碳酸
钠在碱溶液中迅速与水泥中的石膏反应生成硫酸钠,使石
膏丧失缓凝作用或迅速生成钙矾石。
5.2.4 外 加 剂
用于喷射混凝土的速凝剂主要起三种作用 ①抵抗喷射混凝土因重力而引起的脱落和空鼓;
②提高喷射混凝土的粘结力,缩短间隙时 间,增大一次喷射厚度,减少回弹率;
。混凝土引气剂有松香树脂类、烷基苯磺酸盐类、脂肪醇
磺酸盐类、蛋白质盐及石油磺酸盐等几种。其中以松香树 脂类应用最为广泛,这类引气剂的主要品种有松香热聚物
和松香皂两种。
5.2.4 外 加 剂
改善混凝土拌 text1 和物的和易性
作用 Subtitle
提高混凝土的 抗渗性和抗冻性
混凝土强度有所降低
5.2.4 外 加 剂
5.3.1 和 易 性
1.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立方体 text1 抗压强度(fcu)
Subtitle
混凝土轴心抗 压强度(fcp) 5.3.2 力 学 性 能
混凝土抗拉强度(ff)
水泥的强度等级 text1 和水胶比的影响 影响混凝 土强度的 Subtitle 因素
骨料的影响
养护温度及湿度的影响
5.3.2 力 学 性 能
5.2.4 外 加 剂
常用减水剂
木质素系减水剂
萘磺酸盐系减水剂
树脂系减水剂
树脂系减水剂 5.2.4 外 加 剂
2)早强剂
早强剂是指能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外加剂,主 要作用机理是加速水泥水化速度,加速水化产物的早期结
晶和沉淀。其主要功能是缩短混凝土施工养护期、加快施
工进度、提高模板的周转率,适用于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 工程及低温、负温施工混凝土、有防冻要求的混凝土、预
1.细骨料的种类及其特性
河砂 —— 圆滑、坚固,杂质少,
属上等砂;
天然砂
海砂 —— 含贝壳碎片、可溶性盐
类等;
按产源分
山砂 —— 多棱角,粘聚性比河砂
好, 含泥土和有机杂
质
人工砂 ——
较多。 碎石经机械轧碎筛选而成, 富棱角, 杂质少,但细粉多 。同时加工成本较高。
按细度模数分
—— 粗砂、中砂、细砂
部分,称作残余变形。
5.3.2 力 学 性 能
1.耐久性的概念
耐久性是指材料 在各种自然因素及有 害介质的作用下,能 长久保持其使用性 能的性质。
5.3.3 耐 久 性
破坏作用包括 : 环境温度、湿度交替变化,或者说冷热 、干湿、冻融等循环作用。
(1)物理作用
(2)化学作用
酸、碱、盐等物质的水溶液和气体对材 料产生的侵蚀作用(如:钢筋的锈蚀)。
5.2.1 细 骨 料
2.细骨料的技术要求
坚固性 颗粒形状及表面特征
3) 2) 4)
粗细程度与颗粒级配
1)
有害杂质含量
5)
砂的含水状态
5.2.1 细 骨 料
颗粒粒径大于4.75 mm的骨 料为粗骨料。混凝土工程中常用 的有碎石和卵石两大类。碎石为 岩石(有时采用大块卵石,称 为碎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 卵石多为自然形成的河卵石经筛 分而得。
性和抗裂性。因此,膨胀剂常用于补偿收缩混凝土、填充
用膨胀混凝土、灌浆用膨胀砂浆和自应力混凝土。 5.2.4 外 加 剂
8)防水剂
无机化合物类
氯化铁、硅灰粉末、 锆化合物等。
有机化合物类
脂肪酸及其盐类、有机 硅表面活性剂、石蜡、 地沥青、橡胶及水溶性 树脂乳液等。
混合物类
无机类混合物、有机类 混合物、无机类与有机 类混合物。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粗骨料、细骨 料和水(或不加水)按适当的比例配合、 拌和制成混合物,经一定时间后硬化而成的人 造石材。目前,混凝土技术正朝着超高强、轻 质、高耐久性、多功能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1.按表观密度分类
重混凝土 text1
Subtitle
普通混凝土 5.1.1 混 凝 土 的 分 类
轻混凝土
1.水胶比的 确定 2.砂率的确 定 3.单位用水 量的确定
5.4.3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设 计 的 基 本 参 数
( 1) 自重大。
( 3) 收缩变形大。
( 2) 抗拉强度低,抗 裂性差。
5.1.2 普 通 混 凝 土 的 特 点
5
高性能化
循环利用工业和建筑垃圾 来提高混凝土的绿色度
(1)
以工业废料代 (4) 替水泥以实现 节能减排 5.1.3 混 凝 土 的 发 展 方 向
(2)
智能化
(3)
混凝土虽然拥有众多优势, 但其对环境的影响却不变时,减少用 水量,降低水胶比,提高强度。
(4 )
(3 )
保持流动性和强度不变时,节约水泥 用量,降低成本。 5.2.4 外 加 剂
配置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减水剂提高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分 散作用和润滑作用两方面。减水剂实际上为一种表面活性剂 ,长分子链的一端易溶于水——亲水基,另一端难溶于水— —憎水基,如图5-5所示。
5.3.3 耐 久 性
(1)
(2)
(3)
(4)
满足混凝 土结构设计 要求的强度 等级。
满足混凝 土施工所要 求的和易性 。
满足工程 所处环境对 混凝土的耐 久性要求。
在满足上 述要求的前 提下,考虑 经济原则, 节约水泥, 降低成本。
5.4.1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设 计 的 基 本 要 求
掌握原材料的性能指标,包括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密度;砂、
温度和时间
3)
砂率的影响 5.3.1 和 易 性
组成材料性质的影响
4.坍落度的选择
选择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应 根据结构构件截面尺寸的大小、配筋 的疏密、施工捣实方法和环境温度来 确定。当构件截面尺寸较小或钢筋较 密,或采用人工插捣时,坍落度可选 择大些。 反之,如构件截 面尺寸较大或钢筋 较 疏,或者采用振动器振捣时, 坍落度可选择小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