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系统与社区卫生信息系统资源共享性研究
保障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和资源共享的相关制度

《3.保障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和资源共享的相关制度》第一篇:3.保障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和资源共享的相关制度耿马县人民医院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和资源共享的相关制度由计算机完成信息的储存、处理、传输和输出,在院内形成信息共享和医院间数据共享。
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
但这些最终都是由人来操作和掌握的,医院信息系统只是得以完成这些任务的工具和手段。
而一个好的管理手段必须要依靠健全的制度来保证落实,切不可以以为上了医院信息系统就万事大吉,存在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了。
要使医院信息系统安全运行,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一定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制度来管理医院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据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实际状况,逐步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规范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操作,以制度促进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
目前已形成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我院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涉及工作规程、建设规划、领导小干种规定。
一、《医院信息系统管理总则》《医院信息系统管理总则》是一个公共性的制度,分为八章五十八条。
从总则、技术管理、工作站管理、安全管理、使用维护、计算机信息中心工作职责、机房的管理、信息储存及保管、互连网站、数据备份、等共性管理的角度规范了医院医院信息系统的技术管理提出了要求,对所有接入医院信息系统的工作站点做了统一要求。
二、《耿马县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规划》《耿马县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规划》共有五条二十七款。
从医院现状剖析到数字化医院要求的差距。
结合我实际制定了三年内信息化发展的具体措施和资金安排。
三、《电子病历管理制度》《电子病历管理制度》共有十七条,具体针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配套文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四、《计算机使用操作规程》《计算机使用操作规程》十三条,讲述了网络布置,计算机维护、故障、操作流程,密码管理等注意事项。
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制度的实施建章立制并不只是写在纸落实也就成为医院信息系统成功运行的关键因素。
保障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和资源共享的相关制度

保障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和资源共享的相关制度首先,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制度需要明确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
针对医院规模和特点,应该设立专门的信息系统建设管理部门或岗位,明确相关负责人的职责和权限。
同时,还应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合作和配合关系,确保信息系统建设的顺利实施。
其次,建议建立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评估和审核制度。
应该设立专门的评估和审核机构,对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和审核,确保项目符合医院的需求和发展方向,具备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还应建立项目变更和风险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
第三,医院信息系统资源共享制度是保障信息系统服务效果和效率的重要保障。
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将各医院的信息系统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
通过资源共享,医院可以实现医疗信息的互通互联,提高医疗服务的协同作用和效率。
同时,还应制定相关规定,明确资源共享的管理和使用方式,防止资源浪费和不当使用。
第四,建议建立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标准和规范制度。
通过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可以确保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标准和规范应包括系统硬件和软件的选型和采购、系统设计和开发、数据管理和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可以借鉴国内外相关行业的经验和成熟做法,提高医院信息系统的管理水平。
第五,建议加强人员培训和专业发展的支持。
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医院应该注重人员培训和专业发展,设立相关培训机构和岗位,提供培训和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最后,建议建立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和资源共享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督和评估机构,对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和资源共享的情况进行定期监督和评估。
通过监督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
综上所述,保障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和资源共享的相关制度是提高医院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
医院信息系统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关键技术研究

医院信息系统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关键技术研究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以健康档案为核心,通过标准化接口与医院信息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实现数据交互与信息共享,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本文从数据交互模式、运行维护模式、安全管控模式、常见問题及解决对策等方面,对医院信息系统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互联互通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跨机构医院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是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标签:医院信息系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卫生部从2009~2010年先后发布的多项指导性规范及解决方案的要求,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已经成为我国各地市以上级城市推进卫生信息化的信息基础设施。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以动态的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贯穿人的全生命周期的医疗、保健、预防、康复为一体的信息系统,并对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并有效利用,通过平台进行数据交互和信息共享。
一方面,实现医院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可以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另一方面,居民可随时撑握自己的个人连续健康记录,促进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和居民互动,促进居民个人健康保健意识的提高。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可推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区域卫生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1 医院信息系统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以企业服务总线为核心,以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为基础,以数据接口的方式,与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1.1企业服务总线ESB 数据交换服务总线ESB是实现企业级SOA的核心支撑手段。
通过安全、稳定的消息传递、消息路由、协议和数据格式转换等一系列功能,为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提供简便、高效、安全的中间件平台。
其事件驱动、高分散性和集中管理的特性,使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具备高度重用和高度灵活的特点。
数据交换服务总线ESB是整个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技术核心,ESB通常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医院信息化建设管理和信息共享制度

医院信息化建设管理和信息共享制度一、目的:规范卫生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对计算机网络及信息资源的管理,保证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卫生院各科室的信息化建设和网络、计算机及附属设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电子数据的管理。
三、职责:负责卫生院信息化整体规划和组织实施,负责计算机网络的构建和维护,负责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选型和升级工作。
四、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相关配套设施(含网络)及软件构成的,根规则完成信息的采集、整理、存、传输、检索等功能的人机系统。
五、信息化建设规划1、规划原则: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超前、局部完善、集中管理、资源共享。
分段完善大网络的建设,避免重复投资。
2、卫生院信息化建设规划由计算机负责人编制,院办核定,院长批准后实施。
3、卫生院各科室的信息化建设方案必须报计算机负责人,纳入总体规划后,方可实施。
六、安全管理1、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实行领导负责制,由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科室领导负责本科室的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工作,并指定专人具体承办。
2、卫生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按相关规定要求执行。
3、网络系统中的全部数据资源、信息均为秘密级,任何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移和泄露.4、卫生院局域网不提供出口登录Internet,严格内外网物理隔离。
5、严禁非工作需要访问Internet。
七、计算机及网络1、设备使用管理。
各科室计算机的使用,应按照规范的操作步骤,做到正常的开关机,其它附属设备也必须按照设备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保持计算机的清洁;卫生院所属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由计算机管理部门统一配置和调拔,各使用科室和个人应在指定地点,按规定要求使用,任何科室和个人都不得随意更改设备安装位置。
如需更改,需报计算机管理科室批准并备案;计算机及其它网络设备出现故障时,不得擅自开机维修,更不得私自更换部件。
应及时通知计算机管理部门,由维修技术人员予以维修并登记备案。
否则造成的后果由使用科室自行承担;因机构变动或人员调动,原使用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不得带走;卫生院驻地需动土或房屋维修、装修时,必须由计算机管理部门确认地下及地面上无网络线路,在动士证或派工单上签字后,方可施工。
医院信息资源共享制度

医院信息资源共享制度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升级,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日益增加,医院信息资源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资源。
其重要性不止在于医疗服务的提供上,还对医院的管理以及医疗研究等多个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因此,各医院需要建立“医院信息资源共享制度”,以保护和共享重要的医疗信息资源。
一、制度的意义医院信息资源共享制度是指在一定的框架下,建立医院内部以及外部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包括文档、数据库和知识等。
建立医院信息资源共享制度有利于传播医疗研究成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工作效率等。
首先,建立医院信息资源共享制度可以通过传达医疗科研成果,提高人员技能和对疾病的认识,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同时,可以避免重复劳动和浪费成本,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让患者得到更加高效、专业的医疗服务。
其次,建立医院信息资源共享制度还可以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该制度可以促进医院内部各科室之间的交流、分享和合作,尤其是对于医院内部不同科室、不同等级的医务人员,信息资源共享可以帮助大家在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的同时加强互相学习,使目标的达成更为迅速。
最后,建立医院信息资源共享制度还有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
医院能够把资源共享制度作为医院内部和外部管理的核心工具,可以使医院的管理工作更为高效。
通过信息的共享与整合,医院能够调整各部门的工作计划和协同工作的目标,高效地实现医院目标,促进医院管理体制各方面的创新与升级。
二、制度的实施在医院内部,医院信息资源共享制度应该为全体员工所知道,并得到所有科室的积极支持。
要实施医院内部信息资源共享的制度,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设立信息共享组织机构医院内部由一个专门的信息共享组织机构负责制度的制订和实施,并为各科室提供实际的支持和操作。
2.统一制定共享标准和程序建成一系列医院需要共享的标准和程序,使各部门制作出的信息可转化为共享信息。
3.建立共享平台建立一种医院内部交流的信息平台,提供信息资源共享服务。
3.保障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和资源共享的相关制度

耿马县人民医院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和资源共享的相关制度医院信息系统是把医院产生的各种信息输入计算机网络系统,由计算机完成信息的储存、处理、传输和输出,在院内形成信息共享和医院间数据共享。
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
但这些最终都是由人来操作和掌握的,医院信息系统只是得以完成这些任务的工具和手段。
而一个好的管理手段必须要依靠健全的制度来保证落实,切不可以以为上了医院信息系统就万事大吉,存在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了。
要使医院信息系统安全运行,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一定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制度来管理医院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我院实施医院信息系统伊始,就将制度的建立作为首要工作依据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实际状况,逐步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规范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操作,以制度促进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
目前已形成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我院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涉及工作规程、建设规划、领导小组、信息管理制度、病历管理制度、保密制度等大类,每类都有若干种规定。
一、《医院信息系统管理总则》《医院信息系统管理总则》是一个公共性的制度,分为八章五十八条。
从总则、技术管理、工作站管理、安全管理、使用维护、计算机信息中心工作职责、机房的管理、信息储存及保管、互连网站、数据备份、等共性管理的角度规范了医院医院信息系统的技术管理提出了要求,对所有接入医院信息系统的工作站点做了统一要求。
二、《耿马县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规划》《耿马县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规划》共有五条二十七款。
从医院现状剖析到数字化医院要求的差距。
结合我实际制定了三年内信息化发展的具体措施和资金安排。
三、《电子病历管理制度》《电子病历管理制度》共有十七条,具体针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及配套文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四、《计算机使用操作规程》《计算机使用操作规程》十三条,讲述了网络布置,计算机维护、故障、操作流程,密码管理等注意事项。
医院信息系统集成与数据共享

医院信息系统集成与数据共享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信息系统的集成和数据共享变得越来越重要。
医院作为一个复杂庞大的组织,涉及到多个科室、多个专业,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如何进行集成与共享,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
本文将从信息系统集成和数据共享的角度来探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信息系统的集成和数据共享。
信息系统集成是指将医院内不同的信息系统进行连接和整合,实现数据的互通和共享。
医院内部使用的信息系统包括医疗电子病历系统、挂号系统、检验系统、影像系统等等。
这些系统往往由不同的厂商开发,存在着软件和数据的不兼容性。
如果这些系统不能进行集成,医院内部各个部门的工作将无法顺利衔接,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将受到很大的限制。
通过信息系统集成,可以实现各系统之间数据的无缝对接,实现信息的流程化和自动化,提高医院内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信息系统集成的核心是数据的互通和共享。
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可以实现医院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协同工作。
例如,医疗电子病历系统可以与挂号系统进行集成,医生可以通过电子病历系统了解到病人的挂号信息和就诊记录,提高就诊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不同科室之间的数据共享也方便了病人的转诊和就诊记录的追踪,增加了病人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此外,数据共享还可以为医院的临床研究和科研提供更多的样本和数据,推动医学科研的进步。
实现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和数据共享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和难点。
首先是技术层面的挑战,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格式、交互规范和API接口可能存在差异,需要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数据的转换和映射。
其次是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医疗数据属于敏感信息,任何数据共享都需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病人的隐私和权益。
此外,医院内部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涉及到各个部门的利益和权限,需要建立合适的管理机制和流程来协调各方的利益。
为了实现医院信息系统的集成和数据共享,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技术手段。
首先,需要制定统一的信息标准和数据交换规范,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格式和交互方式的一致性。
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互动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研究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互动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卢杨,张鹭鹭,马玉琴,戴鲁男,欧崇阳,田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0333002);上海市学科带头人基金项目(07XD14040)作者单位33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通讯作者张鹭鹭,33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z @y 11 【摘要】 本文界定了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互动的定义,并进行现状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目前医院与社区间互动较为欠缺,没有形成有效资源流动和共享;继而从卫生服务系统各主体行为特征着手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促进互动的对策。
【关键词】 医院与社区互动;影响因素;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R 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72(2009)02-0206-02Inf luen ti a l Fa ctor s of M ed ica l Ser v i ce In tera c ti on be tween C o mm un ity and Hosp ita l and the C oun term ea sur es LU Ya ng,ZHANG L u -lu,MA Yu -qin,et a l .D epa rt m en t of H ea lth Ma na ge m ent,F a culty ofM edica l S ervices,SecondM ilita ry M edica l U niv ersity ,Shangha i 200433,China 【Abstra c t 】 By definiti on of the m edi ca l service i nte racti on be t ween community and hospit a l and analysis of the p re s entstatus of research,we fined that the inte racti on be t ween co mm unit y and h o s pital is lack and an effec tive m echanis m of resource fl ows and sharing has not been s e t up thr ough the dec isive factors ,interac ti on be t w een co mmunity and h os p ita l is not effective .Then we ana lyz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based on t he behavior cha racter isti c s of organiza ti ons in hea lth de live ry syst em s o a s t o find the stra tegy f or p ro moti on of the interac tion . 【Key wor d 】 Interac tion bet ween co mmunity and hos p ita l ;Dec isive fac t or;Countermeasure s 随着我国新型二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建立二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间的良好互动体系成为新型二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政策研究焦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针对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与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整体水平较低及相互资源共享差的现状,加强医院信息系统和社区卫生信息系统之间资源共享的研究已成当务之急。
文章阐述了医院信息系统与社区卫生信息系统资源共享建设研究的背景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构建两网资源共享系统的原则、组成与实现途径、内容构架及基本功能【关键词】医院社区卫生信息系统资源共享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逐步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合理分工的医疗服务新体系。
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主要从事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和康复;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主要从事疾病诊治,其中大型医院主要从事急危重症、疑难病症的诊疗,并结合临床开展教育、科研工作。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双向转诊制度的不断建立与完善,也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和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存在着密切的双向转诊、指导培训、信息反馈等关系[1]。
这就需要医院信息系统与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之间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以尽快满足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及实现医疗卫生管理信息化的需要。
1研究背景及存在问题 HIS是由计算机和一系列通信设备组成的,支持对医疗信息和管理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和交换,并满足各授权用户功能需求的医院局域网络。
信息科学的发展,使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逐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20世纪60年代,美国、西欧及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将计算机引入到医院管理方面。
其中有代表性的有美国的分布式医院计算机程序、日本北里大学附属医院综合信息医院等。
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医院信息系统。
这些医院信息系统多数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大多以大型机或微小型机为主机,采用集中形式处理。
医院计算机网络设施齐全,通讯方便,同时,还可与院外局域网、广域网互联,主要应用于医院信息系统,支持医疗信息的实时处理[2]。
我国的医院信息系统开发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侧重于事物处理和经济管理方面。
目前,在各医院已建立的医院信息系统中主要包括的功能子系统有:门急诊挂号系统、门急诊计价收费系统、住院病人(入、出、转)管理系统、病房医嘱处理系统、药品管理系统、财务核算系统、人事工资管理系统[3]。
目前,我国正在建立的医院信息系统基本上涵盖了医院大部分的事务性的管理,但是,它目前只是以医院的管理信息为中心,还需在功能上不断地完美和扩充,并逐步过渡到以病人信息为中心的临床诊疗信息系统,如可加入医学影像系统(PACS)、电子病历功能、计算机辅助诊断功能、科研管理子系统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等,并为社区、医疗保险等其他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提供标准规范的接口功能。
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的服务管理信息,可概括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评价和决策支持四大信息系统,适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医院及有关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管理。
我国社区卫生信息系统的开发正处于起步阶段,表现为地域性强,条块分割,多头开发严重,各系统缺乏统一的信息分类标准和数据元素标准。
[!--empirenews.page--] 分析以上两大信息系统,笔者认为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社区卫生信息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在总体设计时没有考虑共网设计,造成目前各自为政百花齐放的格局,不利于信息资源共享;(2)两大系统的标准化建设程度不够,系统的数据格式大都采用自己的格式,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协议;(3)两大信息系统的网络结构各异,运行平台和数据库不统一,而且系统之间也没有为对方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数据接口,无法直接互联实现信息共享。
现有系统不适应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
因此,研究双向转诊系统中信息资源的利用,探讨如何实现医院信息系统和社区卫生信息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2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原则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管理系统功能不断完善,一般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如下特点:可识别性、可传输性、可存储性、经济性和信息可共享性。
信息可共享性是指信息在输出的过程中,只能使输入一方的信息量增加,不会使输出一方的信息量减少,从而实现“信息共享”。
信息的共享性主要表现在不同的管理领域和管理层次都可共同使用同一信息。
所以,医院信息系统和社区卫生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性程序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医院信息和社区卫生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应该具有目的性、整体性、相关性和环境适应性等一般系统的特征,并应遵循以下原则[4]。
2.1面向用户原则这是系统目的性的体现。
医院信息系统和社区卫生信息系统是为医疗卫生服务与医疗卫生管理工作服务的,建成的系统要由管理人员(用户)来使用。
系统开发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符合用户的需要,满足用户的要求是开发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用户是否满意是衡量系统开发质量的首要标准。
因此,在系统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应该始终与用户保持密切的联系,不断地、及时地了解用户的要求和意见,这是系统建设工作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2.2整体性原则系统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功能目标的一致性和系统结构的有机化。
为此,首先要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规范,严格按阶段分步实施的原则,采用先确定逻辑模型,再设计物理模型的开发思路;其次,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强调管理集成、信息集成和系统集成。
2.3相关性原则医院信息系统和社区卫生信息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功能)组成的,整个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整个系统的功能并不是各子系统的简单加总,而是1+1>2。
组成管理信息系统的各子系统各有其独立功能,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通过信息流把它们的功能联系起来。
如果它们之中的一个子系统发生变化,其他子系统也要相应地改变和调整。
因此,不能不考虑其他子系统而设计某个子系统。
整个系统为层次结构,可分解为多个子系统;子系统同样又可分解为更细一级的子系统。
系统、子系统均有自身的目标、界限、输入、输出和处理内容,但它们不应该被孤立地看待和处理。
2.4动态适应性原则医院和社区自身条件及其外界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卫生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这两大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能够经常与外界环境保持最佳适应状态的系统,才是理想的系统。
开发信息系统必须具有开放性、超前性的眼光,应立足当前,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人员和工作基础,兼顾卫生信息化长远发展的需要,使系统具备较强的动态适应性。
[!--empirenews.page--] 2.5工程化、标准化原则系统的建设管理必须采用工程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即科学划分工作阶段,制定阶段性考核标准,分步组织实施。
所有文档和工作成果要按标准存档,以便修改、升级、维护和重用。
2.6系统数据库的统一性为了使两个系统具有良好的资源共享性,必须对两个系统中的共同部分制定统一的数据结构和存储格式,以便使两个系统通过最为简单的数据通信接口,便可实现系统间的数据共享。
3资源共享系统的组成与实现资源共享系统的组成主要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系统由高性能的中心计算机或服务器、大容量的存储装置、遍布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各部门的用户终端设备以及数据通信线路等组成信息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
软件系统采用具有面向多用户和多种功能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软件开发工具以及各种医院信息和社区卫生信息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
资源共享系统采用客户机[1][2]下一页/服务器(C/S)模式和组件程序设计。
C/S结构是构成分布式应用系统的良好方式。
这种结构和运行方式将应用分工,客户机执行前台功能,服务器执行后台功能,有效地发挥了客户机的处理功能和作用,从而减少了服务器的压力,形成了多CPU分工处理的环境,提高了速度和效率。
数据库采用ORACLE,操作平台则采取跨平台方式,能够在多种平台上(如Windows,Unix,Linux)运行,支持微机系统、小型机系统等多个硬件平台,采用光缆、10/100Mb网络线路、PSTN、DDN等多种通讯手段,以形成高速交换带宽,达到快捷的网络速度,建立以城域网为骨干的资源共享系统网络结构,客户端分布在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各个机构部门。
通讯协议采用TCP/IP网络通讯协议,能与各种开放网络良好衔接。
软件开发必须依照医疗行业规范,从实际出发,密切结合当前医院管理体制和社区卫生服务体制的改革趋势,严格遵循软件工程规范。
各子系统互相连接、交织成网,应充分考虑整个系统的模块化和可拆卸性,模块接口简单清晰,充分考虑和医疗保险系统的统一规范,提供与医疗保险系统的收费结算系统的良好接口,便于医院医疗服务和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
采用诱导式编码输入法,并提供编码查询功能,具有完备字典功能。
采用的标准及规范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医院管理制度、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HIS)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国家标准《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及国家、行业及系统级的信息分类与代码。
4资源共享系统的内容构架与基本功能随着社会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速度也在迅速提高。
我国各级医院都在不同程度地建设具有各自特色的管理信息系统,但由于医院规模、地理位置、管理部门等差别,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仍然千差万别。
较完整的和先进的系统较少,大多数仍处于部分网络化,部分手工化的低水平、小规模层次,还仅限于信息的输入、统计阶段。
虽然国内有众多家IT 厂商参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但是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医院在实施医院信息系统时还具有一定难度。
[!--empirenews.page--] 医院信息系统是管理系统(MIS)在医院环境的具体应用,因此,具有一些其他MIS系统共有的特性,比如它们均是以数据库为核心,以网络为技术支撑环境,具有一定规模的计算机化的系统;都是以经营业务为主线,以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和辅助决策为主要目的,可以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在系统内部按一定原则划分为若干子系统等。
但是医院信息系统的推出又有许多不同于一般MIS系统的独有特点,信息系统在医院的实现又具有其特殊的功能要求。
例如要有一个大规模、高效率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支持;要有很强的联机事务处理支持能力;具有易学易用的友善人机界面;具有可剪裁性和可伸缩性,能适应不同医院的发展计划需求;具有开放性与可移植性,能适应不同硬软件平台;采用模块化结构,具有可扩充性等。
参照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的《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中的要求[5],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从而构成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见图1。
图1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内容构成临床诊疗部分主要以患者信息为核心,将整个患者诊疗过程作为主线,医院中所有科室将沿此线展开工作;药品管理部分主要包括药品的管理与临床使用;经济管理部分属于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最基本部分,它与医院中所有发生费用的部门有关,处理的是整个医院中各有关部门产生的费用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整理、汇总、传输到各自的相关部门,供各级部门分析、使用并为医院的财务与经济收支情况服务;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部分主要包括病案的统计分析、管理,并将医院中的所有数据汇总、分析、综合处理,供领导决策使用;外部接口部分包括医疗保险接口、社区卫生服务接口和远程医疗咨询系统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