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黑色幽默的表现方式

黑色幽默的表现方式
黑色幽默是一种以讽刺和讽刺为基础的幽默表现方式,通常涉及敏感、禁忌或令人不快的主题。
它的目的是以一种调侃的方式来探讨人类的弱点、社会的问题或矛盾之处。
在黑色幽默中,常常使用夸张、反讽、荒诞或扭曲的手法来表现。
这种表现方式使用对立的元素来制造笑料,让人在笑声中反思和思考。
黑色幽默深入挖掘人类的渺小、无力和无奈,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荒谬和虚伪。
黑色幽默可以在电影、文学、戏剧、艺术和日常生活中找到。
它可以以各种形式呈现,比如讽刺的对话、荒诞的剧情、恶搞的插图等等。
这种表现方式往往需要一定的智慧和思维的转折才能理解和欣赏。
黑色幽默的表现方式可以帮助人们在面对困难、挫折和痛苦时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
它通过夸张和调侃的方式,让人们从笑声中找到解脱和减压的方式。
而对于一些敏感的话题,黑色幽默则可以帮助人们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来探讨和思考,让人们能够更加开放地面对社会中的问题和挑战。
然而,由于黑色幽默常常涉及敏感或禁忌的话题,它也容易引发争议和误解。
在使用黑色幽默时,我们应该注意尺度和场合,并避免伤害
他人的感情。
黑色幽默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它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敏感度和智慧来理解和运用。
black humor名词解释

black humor名词解释黑色幽默(Black humor)是一种特殊的幽默风格,由于其特殊而较为极端的主题和表达方式,使得它与传统的幽默有所不同。
黑色幽默通常以死亡、痛苦、疾病等令人不愉快的主题为基础,通过戏仿和讽刺的方式来表现这些主题。
这种幽默风格被许多人视为一种病态、冷酷甚至是有违道德的方式,但也有一些人认为黑色幽默是一种善意的戏谑,可以帮助人们应对现实中的痛苦和困境。
黑色幽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悲剧和古罗马的喜剧,这些戏剧作品通常以痛苦和悲伤的主题为基础,但却通过幽默和讽刺的方式来表达。
这种幽默风格不仅可以引发观众的笑声,同时也能使他们在忍受痛苦和悲伤的同时,更好地理解人生和世界的真相。
黑色幽默在20世纪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主要受到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
首先,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苦难,许多人对世界充满了绝望。
黑色幽默被视为一种回应这些苦难的方式,通过讽刺和戏谑来抵御困境和痛苦。
其次,电影和文学中的黑色幽默在20世纪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美国作家卡特·布朗迪(Kurt Vonnegut)的小说《第六号屠夫》和约瑟夫·海勒的小说《好人》等作品,在戏仿和讽刺亚文化、人性和社会等方面展现了黑色幽默的风格。
黑色幽默的特点在于它的主题和表达方式的冷峻和极端。
它通常涉及到与死亡、战争、疾病和痛苦相关的主题,通过夸张和颠覆传统观念的方式来表现。
它的目标是通过讽刺和戏仿来揭示人类社会的弱点和荒谬之处,以及让观众和读者思考生死、人性和社会等重大问题。
虽然黑色幽默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争议和边缘化的表达方式,但它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黑色幽默可以帮助人们在面对痛苦和困境时寻找一种积极的妥协和对抗方式,同时也使人们更加关注社会的不公和伤害。
总的来说,黑色幽默是一种特殊的幽默风格,以其冷峻和极端的主题和表达方式脱颖而出。
尽管它的主题和表达方式可能有些冷酷和有违常理,但它可以帮助人们在面对痛苦和困境时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应对,并促使人们思考和探究有关生死、人性和社会的重大问题。
浅谈黑色幽默及其主要特征

浅谈黑色幽默及其主要特征[摘要]黑色幽默是20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重要流派之一。
黑色幽默是带着浓重的荒诞、绝望、阴暗甚至残忍的色彩的喜剧。
以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例,我们来探讨黑色幽默小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反英雄式的人物的塑造以及不同于传统小说的独特的创作手法。
[关键词]幽默黑色幽默特征伯格森说过,“幽默可使紧张的情绪疏散,神经松弛。
”幽默是人类心灵开放的花朵。
即幽默如从天而降的温润细雨。
将我们孕育在一种人与人之间友情的愉快与安适的气氛中。
幽默是轻轻地挑逗人的情绪,像搔痒一样。
最精微纯粹的幽默便是能逗引人发出一种含有思想并发人深省的笑耍。
幽默指在生活中判明和在艺术中再现喜剧性特征、方面和现象的能力。
幽默是文学的独特艺术风格。
幽默是一种优美、健康的品质。
有时候,“幽默”与“滑稽”像一对孪生兄弟。
但“幽默”虽然伴随着风趣与轻松,却不同于搞笑或噱头。
幽默往往蕴含着人生智慧,真正的幽默具有抚慰心灵创伤、净化甚至提升人类精神的作用,幽默的作品可以在笑声中引人思考、使人成长。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正常的幽默,传统幽默的思想基础是乐观主义的,人们相信善最终能战胜恶,引发轻松、欢快、明朗的笑。
黑色幽默的思想基础却是悲观主义的,既然面对的是死亡、是荒诞,那只能痛极而笑,化痛为笑,只能不以为然地拿痛苦开玩笑,以喜剧的方式去表现悲剧的内涵,从而酿就了苦涩阴郁的笑。
那么什么是黑色幽默?尼克伯克曾举了一个例子,通俗地解释了这种幽默的性质。
某个被判绞刑的人,在临上绞架前,指着绞刑架故作轻松地询问刽子手:“你肯定这玩艺结实吗?”因此西方评论家称黑色幽默为“绞刑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
此外,它还被称为“病态幽默”、“黑色喜剧”、“绝望喜剧”等。
“黑色”含有绝望、痛苦、恐怖和残酷的意思。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美学形式,属于喜剧范畴,但又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变态的喜剧,带着浓重的荒诞、绝望、阴暗甚至残忍的色彩。
对周围生存环境、冲突与矛盾的放大、变形、扭衄,令读者深感荒诞不经,滑稽可笑。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
人无力改变令人绝望的现实, 干脆就发出大笑,用笑声拉开 自己与现实的距离,用笑声否 定现实,以维护自己饱受戕害 的心灵和生存的尊严。 用后退一步的形式,进行抗争, 对丑恶的现实进行审美观照, 从而把玩痛苦。
黑色幽默
这里的幽默,其实是一种嘲 弄,不仅嘲弄他人,也嘲弄 自我,嘲弄世界,对人类处 于“自我”无力状态的嘲弄。 作家用喜剧手法来处理丑 恶和畸形,来处理痛苦和不 幸,这样更加显得具有悲剧 意味。黑色幽默为读者创造 了一种新的审美方式。
约瑟夫· 海勒和《二十二条军规》
海勒(1923—1999),美国著名犹太作家,“黑
色幽默”代表作家。
《二十二条军规》内容
小说以二战为背景,描写一支驻扎 在地中海“皮亚诺扎”岛上的美国空军 飞行大队的生活。 小说没有一条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没 有一个突出的中心人物形象。上尉轰炸 手尤索林与其他人物的关系是全书的主 要线索。 作品通过尤索林由觉醒、厌战到逃亡 的经历,表现一代美国青年理想破灭之 后玩世不恭、厌战反战的情绪,揭示现 实社会的荒诞和人们处身其中的无奈和 尴尬,宣扬世界荒诞的存在主义思想。
黑色幽默艺术特征
第一,特殊的幽默风格。 “黑色幽默”文学打破悲喜剧 界限。 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 痛苦和不幸也成了开玩笑的对 象,这就给传统幽默的美学形 式引进了一个新因素:认为痛 苦是可笑的,对不幸采取嘲笑 的态度。
黑色幽默特征
“黑色幽默”的嘲笑讽刺很含蓄, 带有寓言性质。 作家并不明确做出道德、政治的评 价,而是让读者从冷峻的幽默和喜 剧形式的笑声中,悟出含蓄的寓意。 作家们摒弃传统的写实手法,用放 大镜和哈哈镜来反映世界,采用无 限夸大的手法表现客观事物,通过 放大变形,使那些阴暗、丑恶的东 西更突出,更可憎、可笑。 通过这种手法,作家虽报以冷眼、 不做评判,但读者却能领悟深意。
黑色幽默的特征

黑色幽默的特征黑色幽默电影之所以能得到社会的重视,除了它深刻的思想内蕴和审美价值以外,还因为它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到之处,不管是梁国斌的《家有僵尸少爷》还是周海的《房屋》,综合起来,“黑色幽默”在艺术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美国《时代》周刊摄影记者安东尼・苏奥(AnthonySuau)的《陷入危机的美国经济》获得本届“荷赛”年度综合大奖。
画面上,一名美国警察貌似高度紧张地举起手枪做瞄准状,在房内搜索前进。
乍一看,还以为是战争题材或者警匪内容,再看图片说明,原来是美国次贷危机导致这个房屋业主因无力偿还按揭已经被逐出家园,被查封的房屋内除了满地破烂的家具已经空无一人,警察是来例行检查的。
面对社会最弱势的群体留下的破败的空房子,代表最强势力量的警察的一次例行检查居然做出如此夸张的进攻动作,这就是典型的黑色幽默。
把百年不遇的世界金融危机这样一个人人都将参与其中的世纪悲剧,以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个喜剧性的瞬间便有了厚重的寓意。
读这幅照片,让人在哭笑不得中品味现实生活的苦涩;在苦涩的现实面前感受哭笑不得的瞬间轻松。
2.“反英雄”式的人物这些反英雄形象怀疑、否定传统的价值观念,有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甚至嘲笑自己曾经所尊重、所建树的一切。
在表现形式上,完全打破传统小说的有头有尾的叙事结构方法,而是从表现作者的观念出发,自由联想而不受逻辑的限制。
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往往是一种变形了的漫画,极端的类型化,但却有着某种本质的现实。
例如冯尼格特《第五号屠场》的主人公毕利是一个疯疯癫癫的人物。
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主义公尤索林是一个卑微猥琐的怕死鬼,一个神经不正常的人。
奥尔德曼认为,这些人“被迫扮演小丑的角色。
”产生这类病态的畸形的人物的土壤是病态的畸形的社会。
3.“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传统小说采用“讲故事”叙述法,一般都有完整的故事结构,叙事有头有尾,情节发展要符合内在的逻辑关系。
黑色幽默电影独特的艺术情感表现

黑色幽默电影独特的艺术情感表现黑色幽默电影对艺术情感的表现也具有独创性。
它一般把心理极端角的边缘人物作为主要表现角色,重点刻画其特殊的心理及一定社会形态下人物的荒诞行为,利用艺术化的色彩、配以与场景氛围相悖的音乐等来展现画面中故事的场景和人物的情感变化,烘托影片氛围,使观者感受荒谬中的真理、喜不自禁中的悲伤、愤恨与无奈,用滑稽的喜剧形式消解了真正悲剧的严肃性。
(一)色彩的情感寓意影片《家有僵尸少爷》中的扑面而来令人窒息的“黑色”总是猝不及防的让观众心里一颤。
在漆黑的夜色笼罩下,邓显祖跟着Apple回家,诡异的气氛让Apple神经紧张,立刻打了出租车就走,黑色逐渐散开,也让紧绷着神经的观众为Apple的得救庆幸。
“灰色”,在影片中被大篇幅的用来表现香港的生存环境,灰色的毫无生气的天空、裹着灰色破袄的肮脏的村民,让观众体会到这个灰色小人物生存的艰辛。
黄建新导演的《黑炮事件》用焦墨大写意“红”来表现焦虑,在红色基础上又使用惨淡夸张的“白”,整部影片使用颜色的冷暖对比来映衬剧情的矛盾和冲突,再加上歌舞升平的气氛和流畅节奏的足球赛,影片充斥着激情与不真实的感觉。
(二)“和谐”的配乐黑色幽默电影的配乐是影片的点睛之笔,滑稽而巧妙的配乐使其艺术表现力大大增强。
盖・里奇导演的《两杆大烟枪》作品风格细腻,视觉效果强烈而直接,其中运用到MTV 拍摄手法,为了配合其渲染的紧张气氛和快节奏大量的画外音被用来介绍人物或讲述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紧张刺激的剧情相配合,影片混合了爵士、朋克、摇滚、重金属等狂欢式音乐,迷幻的音乐与影片节奏配合,影片开始时节奏缓慢,观众适应这样的节奏时,突然一个个人物接二连三地活跃起来,地点、环境、人物、剧情,变化的节奏让观者体味到好奇与紧张,开放式的结尾也让观者忍俊不禁,又意犹未尽。
宁浩导演的《疯狂的石头》在配乐方面充分展示了个性,它的配乐风格多元化由古典音乐、流行串烧、摇滚、京剧、先锋音乐、温情的弦乐、西班牙音乐改变融合,用实验性质的电子音乐作为基础铺垫,利用民族音乐化的灵性,构成了与电影黑色幽默同质的、兼顾实验派与传统派的配乐。
浅析美国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中黑色幽默的运用及其艺术特征

浅析美国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中黑色幽默的运用及其艺术特征作者:蔡建平来源:《电影评介》2015年第08期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取材于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的成名作,该影片是黑色幽默文学运用的经典作品,剧中人物之间辛辣的语言和强烈的嘲讽,成为其典型的艺术特色。
虽然是战争题材影片,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战争的画面,而是用怨恨、苦恼、嘲讽把战争中世界的荒唐和人心的疯狂表现得淋漓尽致,用一种喜剧的形式表现一种深刻的悲情的主题,让观众在寻思和和回味中悟出影片的深刻寓意。
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成功地运用了黑色幽默文学,并深刻描绘出作品的内涵。
一、黑色幽默的起源及其特点黑色幽默(The Black Humor)是20世纪60年代风行美国的文学流派。
黑色幽默的繁荣期在60年代,它的兴起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动荡以及战争的创伤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恐慌以及对未来的心理恐惧;另一方面是由于科学技术的畸形发展所造成的人的个性的丧失。
黑色幽默是喜剧中的悲剧,是带有悲剧结局的绝望的喜剧。
黑色幽默文学所表现的是个性自由和险恶环境之间的冲突。
黑色幽默文学既有对丑恶环境的挖苦,也有对剧中人物的自我嘲弄;既讽刺别人,也嘲笑自己。
黑色幽默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在于其突出强调世界的荒谬和社会的疯狂。
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米洛的故事,对说明黑色幽默文学的艺术特征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电影中黑色幽默的构成《第二十二条军规》以二战为背景,嘲讽美国空军的一个飞行大队的种种荒谬和黑暗的内幕:从食堂管理员到指挥官等一系列剧中人物表现自负、可笑又愚不可及,战争和权欲使人们处在疯狂状态中,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主人公尤索林由于战友阵亡而对战争产生了恐惧,为了保全性命不顾军规,做出疯狂地努力逃避飞行任务,最终逃到了瑞典。
他看清了世界的荒谬,却被更荒谬的人认为精神失常。
这样的结局深刻揭示了社会的悲剧性,人们处在清醒社会现实却无力摆脱困境而又不愿随波逐流的痛苦中。
这部电影称得上是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
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可归结为幽默风格、“反英雄”式的人物和反传

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可归结为幽默风格、
“反英雄”式的人物和反传
黑色幽默是一种特殊的幽默风格,通常以戏谑、冷嘲热讽的方式
引人发笑。
它的艺术特征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幽默风格、反英雄式
的人物以及反传。
幽默风格是黑色幽默的基础。
它采用讽刺、夸张、冷嘲热讽和讥
讽等手法来挖掘、揭示人类生活中荒谬和痛苦的一面。
这种幽默风格
常常以一种漫不经心的、毫不留情的方式表达,使人既惊讶又发笑。
黑色幽默的幽默风格常常超越寻常的幽默,不拘泥于传统的笑料和搞
笑桥段。
反英雄式的人物是黑色幽默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传统上,英雄往
往是勇敢、坚毅和正直的代表。
但黑色幽默通过刻画反英雄式的人物,将他们的特点作为搞笑的元素。
这些人物通常是平凡、自私、无能或
有缺陷的,和传统英雄形象相去甚远。
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常常令人啼
笑皆非,使观众在欣赏他们的憨态可掬时感到愉悦。
反传是黑色幽默的另一个标志性特征。
黑色幽默常常挑战和批评
社会现象和传统观念。
它以一种讽刺和激进的方式,通过夸张和颠覆
传统观念,引发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黑色幽默常常质疑权威、自由、道德观念以及社会的碌碌无为,从而成为一种嘲弄和颠覆传统观
念的艺术形式。
综上所述,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可归结为幽默风格、反英雄式的
人物和反传。
通过运用这些特征,黑色幽默成功地引发观众的思考和
笑声,使得这种独特的幽默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综述
黑色幽默不同于一般幽默的地方在于,它的荒诞不经、冷嘲热讽、玩世不恭之中包含了沉重和苦闷、眼泪和痛苦、忧郁和残酷,因此,在它的苦涩的笑声中包含着泪水,甚至愤怒。
后来,人们通常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黑色幽默”这个词。
强调世界的荒谬和社会的疯狂
“黑色幽默”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强调世界的荒谬和社会的疯狂。
它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悲剧内容和喜剧形式交织的混杂,表现世界的荒诞、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惑、自我挣扎的徒劳,是其中心内容。
面对这一切,人们发出玩世不恭的笑声,用幽默的人生态度拉开与现实的距离,以维护饱受摧残的人的尊严,即所谓的“黑色幽默”。
描写的人物形象
描写一些病态、畸形的人物形象,是“黑色幽默”派文学的又一特征,“黑色幽默”派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大都是病态的,不正常的,库特·冯尼格的《第五号屠场》中的毕利、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主人公尤索林,都是被迫扮演小丑的角色。
这与传统小说中的正面人物,理想人物截然相反,这些卑鄙无耻,神经不正常的人成为作品的主人翁,并在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不奇怪。
人物形象的创造就是为了作品的主题服务的,只要能够更好地表现主题,尽管是荒诞不经,滑稽可笑的人物形象也无不可。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主人公尤索林是一个卑微猥琐的怕死鬼,为了逃避轰炸任务而装疯卖傻,最后逃跑到了瑞典。
这些人物形象是当时社会某一侧面的化身。
故事具有隐寓和象征的艺术特征
“黑色幽默”大都是离奇的寓言故事,具有隐寓和象征的艺术特征。
《第二十二条军规》、《第五号屠场》都是借第二次世界大战来隐喻现实。
“黑色幽默”作家往往渲染一种虚幻的环境、塑造一些畸形的人物形象,而不是追求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冯尼格的《猫的摇篮》通过霍尼克博士同他的小侏儒儿子的描写,来隐喻世界上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象哄孩子一样的骗局。
而“猫的摇蓝”也就成了谎言和欺骗的象征;而托马斯?品钦在《万有引力之虹》中写到火箭在万有引力作用下,虹弧般堕落,借此来隐喻人类必然灭绝的命运,而“万有引力之虹”也就成了死亡的象征。
所以说,“黑色幽默”小说是一种接近寓言的文体。
它一般都带有很深的象征意义。
悲剧性喜剧
“黑色幽默”是一幕悲剧性的喜剧,“黑色幽默”作家恰当地运用了滑稽、夸张变形、双关反语等艺术手法,对社会现实的黑暗进行嘲讽和鞭挞,从而加强了小说的喜剧效果。
冯尼格喜欢开一些残忍的玩笑,在《猫的摇蓝》中写道:“听着:当我是个年轻人的时候,那就是说,在和两个妻子离婚之前,在抽过二十五万支香烟之前,在大醉于三千夸脱烈酒之前”!《在灵魂出窍》中嘲笑自己的妻子:“她过去的躯体实在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在过去那些日子里,不得不拖着这样一件东西东奔西走,常常寻得她情绪十分低落。
”冯尼格在这些随意的玩笑中,隐含着冷酷的讽刺。
而在这些滑稽的玩笑中,又使我们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了解。
海勒常常用反语来造成喜剧的效果,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写道:“上校在部队里服务已经有二十九个月了,他发觉自己仍然这么无能,而感到十分自豪。
”在这种漫不经意的冷嘲热讽中,使读者对丑恶的现实产生厌恶和鄙视。
“反小说”的叙事结构
“黑色幽默”作品的结构采用“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改用戏剧性的新方法,利用形象来暗示、烘托、对比和象征,一改传统小说的创作方法。
只有片断的现实情节,很少完整的故事情节。
这是“黑色幽默”派的艺术特征之一。
这类小说用重复和强化代替变迁和发展。
如冯尼格所说:“让他人给混乱以秩序,我则给秩序以混乱”。
“黑色幽默”作家正是把滑稽幽默的东西和崇高严肃的东西,喜剧的因素和悲剧的因素结合在一起。
“黑色幽默”小说又惯于打破时空观念,把时间相对论与科学幻想巧妙结合在一起。
这种重叠式和多层次齐并进的结构,对于故事情节的迅速展开和深化主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反英雄”式的人物
人物精神世界常常趋于分裂,成为带有悲喜剧双重色彩的“反英雄”,借他们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者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反英雄”常常是一些行为乖僻,思想古怪的猥琐人物。
传统文学作品中性格前后一致,形象高大,具有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毅力和巨大才干的英雄被一些言行可笑卑下的“反英雄”所取代。
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冯纳古特的《第五号屠场》以及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的故事背景,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但三部小说中的主人公都不是在战场上建立奇功的英雄,有的甚至还是千方百计逃避战争的怕死鬼,或者疯疯傻傻的精神病患者。
他们是一些被生活扭曲得变态的人物,身上有的只是在现代社会中饱受创伤的心灵。
但是,作者真正的意图是通过这些表面上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与人物,让人们意识到世界的荒谬,现实的黑暗。
而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之下,也即在颠倒了的社会中,“反英雄”却显出了真实、可爱的一面。
而那些热衷于大发战争财、国难财的所谓“英雄”们才成了官僚体制自私、贪婪、残暴、蛮横与无耻的象征。
特殊体裁
“黑色幽默”小说还采用特殊的体裁,这与黑幽默作家的身份有关。
“黑色幽默”作家大都是大学里的教授,有渊博的知识,喜欢在科技领域里发掘题材。
如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就是导弹发射的轨迹;冯尼特的《冠军牌早餐》中认为斗争来自头脑中有害的化学物质。
这些新颖独特的题材与传统小说相比,有独特的吸引力,对深化作品的主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情节荒诞不经
“黑色幽默”小说的情节往往是荒诞不经、充满梦幻的色彩。
冯尼格认为小说不需要开端、中心和结尾,甚至不需要什么情节。
另外,“黑色幽默”作品中常常出现辛辣尖酸的讽刺。
冯尼格在《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对美国黑暗的现实进行了尖刻的讽刺:“一小撮贪得无厌的公民控制了美国值得控制的一切,这就是野蛮的、愚昧的、完全不合适、不必要、不人道的美国阶级制度所造成的。
诚实、勤劳、安分守已的公民如果要求一份活下去的工作。
就被看作吸血鬼。
同时他们看到,赞美之辞却保留给另一些人。
他们由于懂得犯罪的窍门,都得到巨额报酬。
这样,美国梦翻起了肚皮,变成绿色,浮到无限贪婪的恶浊表面,充满气体,在中午太阳下呼地一声爆炸了。
”这种直露尖刻的讽刺在“黑色幽默”作品中是很多的,正是这种痛快淋漓的讽刺使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的针对性。
语言上的革新
“黑色幽默”作品在语言上也有所革新。
他们摒弃了语言典丽华美的传统,拒绝了简炼含蓄的语言风格,在语言风格上标新立异,句法拖沓冗长,重复含糊,使小说内容也变得混乱而虚幻。
在这方面,约翰?巴斯最为突出,他在文中重复某些句子、标点符号也用得不合规范,给人以突兀、滑稽的感觉,这也是“黑色幽默”文学的显著特点,“黑色幽默”文学的内容也决定了它的这种语言形式。
“黑色幽默”小说的这些与传统小说迥异的艺术特征,使黑色幽默派文学与“迷惘的一代”、“跨掉的一代”等其他现代派一样,在短时间内流行起来,成为美国文学的一股重要的文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