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工井下避灾与自救互救
矿工井下避灾与自救

❖ (3)在火源上风侧的人员,应迎(逆)着 风流撤退。在火源下风侧的人员,应迅速 戴好自救器顺风撤退。
28
❖ (4)撤退中,应靠巷道有联络出口的一 侧行进,并随时注意出口的位置。
❖ (5)不应直立奔跑,而应尽量躬身弯腰 ,低头快速前进。
❖ (6)撤退时,应利用水浸湿毛巾、衣物 或身上淋水等办法进行降温。
4
❖ 二、在灾区避灾的行动准则
❖ 1、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坚定的信念。 ❖ 2、加强避灾地点的安全防护,改善避灾
地点的生存条件。 ❖ 3、保持与外部救援人员的联系。 ❖ 4、积极创造自救脱险条件。 ❖ 5、积极配合救护人员的抢救工作。
5
第二节 自救器
❖ 一、定义:自救器是一种轻便、体积小、便 于携带,戴用迅速、作用时间短的个人呼吸 保护装备。当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煤和瓦 斯突出等事故时,供人员佩戴,可有效防止 中毒或窒息。
30
案例四
❖ 某矿井下绞车房,因控制器短路引起明火火 灾。当时现场无人,火势迅猛发展。不久通 风工区和救护队4名职工途经该处发现火情, 烟雾已弥漫了绞车房,正向采区进风巷蔓延 ,直接威胁着整个采区的安全。这4人果断采 取措施,切断了绞车房的电源,就地利用现 场沙子和黄土直接灭火,同时迅速向调度室 报告,救护队很快来到现场,及时扑灭避免 了一场事故。
象,严禁取下口具、鼻夹呼吸或讲话。 ❖ 3.撤离时行走沉着平静,呼吸均匀,速度不可太快
。 ❖ 4.如启动装置失效或无启动装置者应先吹气3-5口。 ❖ 5.注意保护气囊,防止氧气损失。 ❖ 6.平时要避免摔碰,不许座用,防止漏气失效 。
14
❖ 三)压缩氧自救器使用注意事项: ❖ 1.随时注意观察压力表,气压不得低于
煤矿避灾与自救互救

• 避难期间,如发觉所在地点条件恶 化,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时,应立即转移 到其他安全地点。转移途中应设置明显 标记,以便营救人员跟踪寻找。
• 救护人员来营救时,要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 不可慌乱和过分激动。脱离灾区时,应发扬先入后 己的风格,保持良好的秩序,注意自身和他人的安 全,避免造成意外伤害。
事故会造成灾区有毒有害气体含量 增高,危及人员生命安全。因此撤退前 ,所有遇险人员必须使用必备的防护用 品和器具,特别是自救器,以防有毒有 害气体侵袭,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二、自救器和避难硐室
•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
救器。在突出煤层采掘工
作面附近、爆破时撤离人
员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点必须设有直通
•自救器佩戴方法 • 1、从腰带上解下自救器,用大拇指扳 起开启扳手,拉开锁封带。
• 2、握住开启扳手,拉开封口带。 • 3、揭开并扔掉上部外壳。 • 4、抓住口具,从下部外壳中取出过滤 器,扔掉下部外壳。
• 自救器佩戴方法 • 5、移开鼻夹,将口具的咬口用牙咬住,把橡胶片含 在牙唇之间。
• 6 、拉开鼻夹,夹住鼻子,松手后使它能夹住鼻子。 • 7、摘下安全帽,从头顶上把头带戴好。 • 8、全部佩戴完毕,再戴上安全帽。
• 自救器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自救器
•过滤式自救器
•隔离式自救器
•化学氧自救器
•压缩氧自救器
1.过滤式自救器 它是利用装有化学氧化剂的滤毒装置将有毒空气氧
化成无毒空气供佩戴者呼吸用的呼吸保护器。仅能防 护一氧化碳一种气体。适用于灾区内空气中氧浓度不 低于18%和一氧化碳浓度不高于1.5%。 1)使用方法: • (1)取下橡胶保护套。 • (2)掀起红色开启扳手,打开外壳密封。 • (3)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红色开启扳手上提,拉开封口带 。
矿井发生事故后的自救和互救

矿井发生事故后,矿山救护队至服务矿井的距离以行车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为限,在出现意外灾变事故后报警到救护队赶到实施救援这段时间,矿工的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可以减少事故危害程度,减少人员伤亡。
第一讲矿工自救、互救矿工自救,就是当井下发生灾变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的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的行为。
矿工互救,就是在有效地进行自救的前提下,没有受伤的矿工妥善的救护灾区受伤人员的行为。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干部、工人都必须学习和掌握井下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的基本知识。
”一自救、互救的基本原则(一)矿工自救应遵守“灭、护、撤、躲”四原则:1.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2. 护:因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可能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或配用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
3. 撤:当灾区现场不具备抢救事故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要以最快速度,选择最近的路线撤离灾区。
4. 躲:如在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灾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避难硐室或其他安全地点暂时躲避,等待援救,也可利用现场的设施和材料构筑临时避难硐室。
(二). 矿工互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1. 对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2. 对出血伤员,先止血,后搬运。
3. 对骨折的伤员,先固定,后搬运。
(三). 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1. 报告灾情。
立即电话报告调度室。
报告内容:(1). 事故性质。
将看到的异常现象(火焰、飞尘等),听到的异常声响,感觉到的异常冲击如实汇报。
不能凭主观想象判断事故性质,以免给领导造成错觉。
(2). 事故发生地点。
(3). 灾害程度。
2. 积极抢救。
(1). 沉着冷静。
(2). 服从统一指挥,严禁单独行动。
(3). 保障救灾人员安全,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二次突出、顶帮二次跨落等再生事故的发生。
煤矿灾害自救互救及避灾办法

灾害事故的自救、互救及避灾方法井下灾害事故发生后,一般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在事故发生后在场人员一定要头脑清醒、沉着、冷静,要尽量了解判断事故发生地点、性质、灾害程度和可能波及的地点,要充分利用附近的电话或派出人员迅速将事故情况向领导或调度室汇报。
遇到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要迅速背向空气震动的方向、脸向下卧倒,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止吸入大量有毒气体;与此同时要迅速戴好自救器,选择顶板坚固、有水或离水较近的地方躲避。
遇到火灾事故时,要首先判明灾情和自己的实际处境,能灭(火)则灭,不能灭(火)则迅速撤离或躲避、开展自救或等待救援。
遇到水灾事故时,要尽量避开突水水头,难以避开时,要紧抓身边的牢固物体并深吸一口气,待水头过去后开展自救和互救。
遇到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要迅速戴好隔离式自救器或进入压风自救装置或进入避难硐室。
(一)发生事故时在场人员的行动原则1、及时报告灾情:发生灾变事故后,事故地点附近的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并迅速地利用最近处的电话或其他方式向矿调度室汇报,并迅速地向事故波及的区域发出警报,使其他工作人员尽快知道灾情。
在汇报灾情时,要将看到的异常现象,听到的异常声响,感觉到的异常冲击如实汇报,不能凭主观想象判定事故性质,以免给领导造成错觉,影响救灾。
2、积极抢救: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实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起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在抢救时,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荒失措,严禁各行其是和单独行动;要采取防止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的安全的措施,特别要提高警惕,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顶板二次垮落等再生事故的发生。
3、安全撤离: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应由在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矿井发生灾害时的自救与互救

矿井发生灾害时的自救与互救矿井发生灾害时,矿工们面临着生命安全的巨大威胁。
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矿工们需要迅速展开自救与互救行动,以保护自己和同事的生命安全。
一、自救行动1.保持冷静:面对突发状况,矿工们首先要保持冷静。
冷静的头脑能够帮助矿工们更好地分析形势,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2.迅速寻找避难场所:当发生矿山灾害时,矿工们首先要迅速找到避难场所,尽量保护自己免受进一步的威胁。
一般来说,矿工们可以选择最近的地方躲避,比如矿井的凹陷处、支撑结构较好的地方等。
3.佩戴呼吸器:如果发生煤矿事故或其他有毒气体泄漏,矿工们需要紧急佩戴呼吸器,以免吸入有毒气体而危及生命。
4.注意安全通道:在矿井中,有一些既定的安全通道。
矿工们可以借助这些通道,迅速转移至安全地带。
在疏散过程中,矿工们要保持队伍整齐,避免踩踏等安全事故。
5.根据求救设备进行求救:矿井内通常设有求救设备,矿工们可以利用这些设备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
同时,矿工们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比如手机等,向亲友或救援人员发出求救信息。
二、互救行动1.寻找失踪的同事:在矿井事故中,有可能会发生矿工失踪的情况。
在自己求救之后,矿工们可以组织力量寻找失踪的同事。
这样可以提高寻找行动的效率,同时也可以增加失踪同事的生存机会。
2.互相搀扶:在撤离过程中,有可能会有矿工因各种原因而行动不便。
这个时候,其他矿工可以互相搀扶,帮助他们迅速离开危险区域,增加大家的生存机会。
3.组织协作行动:矿井事故发生后,矿工们应该组织协作行动,相互支持,共同度过难关。
可以建立一个指挥中心,协调各方救援力量和资源,统一行动。
4.互相守望:在矿井自救与互救过程中,矿工们应该互相守望,提醒对方注意安全,防范意外的发生。
5.共同评估风险:矿工们在自救与互救过程中要共同评估风险,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救援策略,并选择最安全的行动方式。
总之,在矿井发生灾害时,矿工们需要迅速展开自救与互救行动,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和同事的生命安全。
矿井发生灾害时的自救与互救范本

矿井发生灾害时的自救与互救范本矿井发生灾害时,自救和互救是非常关键的。
在面临危险和困境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依赖别人来救援,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做好自救和互救的准备和行动。
以下是矿井发生灾害时的一些自救和互救范本,供参考。
一、自救1. 保持冷静:在发生矿井灾害时,我们首先要保持冷静,不惊慌失措,保持清醒的头脑思考应对方法。
2. 穿戴防护装备:在有可能发生地震、火灾等灾害的地方工作时,矿工要穿戴好防护装备,包括头盔、安全鞋、防护眼镜、耳塞等,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3. 固定好工具与设备:如果在灾害发生前,我们发现有危险信号,应及时固定好工具与设备,防止其倒塌或滚动造成伤害。
4. 逃生通道:矿工在工作或经过时,要熟悉逃生通道的位置和使用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快速逃离。
5. 急救措施:在矿井发生事故时,受伤的地下矿工要学会一些急救措施,如止血、包扎伤口等,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二、互救1. 组织立即行动:在发生灾害后,由于矿井内的环境可能会变得非常复杂和危险,矿工们要迅速组织起来,立即行动,组织自救和互救的力量。
2. 互相帮助:在灾害发生时,无论是自己受伤还是其他矿工受伤,我们都要尽可能地互相帮助。
这包括扶持行动不便的人员、提供紧急急救等。
3. 分工合作:在救援行动中,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救援计划,并做好分工合作。
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协调好各项行动,确保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
4. 保持沟通:在自救和互救过程中,我们要时时刻刻保持沟通,及时向其他人汇报自己的情况和需要帮助的地方,以便大家能更好地协同行动。
5. 知道急救技能:在发生灾害时,有一些矿工可能会受伤或无法正常行动,这时候我们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急救技巧,如心肺复苏、止血等,以便为受伤的人员提供有效的救助。
三、其他注意事项1. 预防灾害:尽量提前做好灾害预防工作,安装矿井监测设备,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培训,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遵守安全规定:矿工要严格遵守矿井的安全规定,不擅自改变工作方式和环境,不私自操作危险设备,以确保个人和他人的安全。
矿井避灾自救与互救

避灾自救与互救
授 课 人: 授课时间:
郑州登电阳城煤业有限公司
一、自救与互救 1.自救与互救的意义
就是矿井在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的初期,波及的范围 和危害一般都比较小,这个时候就是抢救和控制事故再 发展的有利时机,也是决定矿井和人员安全的关键时期。 灾区人员如果正确、有效地救灾和避灾,对保证受灾人 员的自身安全和灾情扩大的控制都具有重要作用。即使 是在受灾人员没有及时被救援,如果受困人员进行了正 确的避灾自救和互救,也能提高抢险救灾的工作成效。
郑州登电阳城煤业有限公司
(大量事实证明,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矿工在万 分危急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正确 地采取自救、互救措施,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的 重要环节。) 因此,我们每个矿工和井下工作人员,必须根据本人 的工作环境特点,认识和掌握常见灾害事故的规律,了 解事故发生的预兆,通过学习,牢记各种事故的避灾特 点,努力提高自己的自主保安意识和抗灾能力。
郑州登电阳城煤业有限公司
注意: 尽量多找一些人来搬运; 观察伤员呼吸和脸色的变化; 如果是脊椎骨折,不要弯曲、扭动伤员的颈 部和身体; 不要接触伤员的伤口; 要使伤员身体放松; 尽量将伤员放到担架或平板上进行搬运。
郑州登电阳城煤业有限公司
二.避灾路线
井下发生各类事故时的安全撤退路线叫避灾路线。 因发生的事故性质不同,其避灾路线也不同。 例如: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应逆风撤退到 新鲜风流的巷道中。发生水灾事故时,就要向高处 出口的路线撤退。发生冒顶事故时,应从冒顶处向 两侧撤退等。
郑州登电阳城煤业有限公司
⑤判断伤员有无呼吸,若无呼吸,必须进行人工呼吸 。 ⑥人工呼吸 a.维持伤员气道畅通。 b.用压前颌的那只手的拇指、食指捏紧伤员的鼻孔 , 另一只手托下颌。 c.抢救者深吸一口气,用口紧贴并包住伤员口部用 力吹气,使胸廊扩张。 d.如果伤员的牙关紧闭或口腔严重受伤,可用一只 手使伤员的口紧闭,做口对鼻人工呼吸。 e.用力吹气并观察伤员胸部有无起伏,确认人工呼 吸是否有效。
矿井避灾自救与互救

评估自身所处位置的安全性,确定逃生路线和避难地点 。
寻找安全地点,避免二次伤害
01
迅速离开危险区域,前往安 全地点。
02
在逃生过程中,注意避开可 能的落石、冒顶等危险源。
03
选择稳固的避难硐室或支护 良好的地方躲避,确保自身
安全。
利用现有条件进行自救
在专业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前,积极组织现场人员 进行自救和互救。
配合专业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提供必要的支 持和协助。
服从专业救援队伍的指挥和安排,确保救援工作 的顺利进行。
06
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防范 意识
分析本次灾害事故原因及教训
灾害事故原因
本次灾害事故主要是由于矿井内瓦斯 积聚、通风不畅、违规操作等原因引 发。
检测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 体含量,及时发现潜在的 危险。
包含基本的急救用品和药 品,用于处理简单的伤口 和疾病。
提高遇险人员在矿井灾害 事故中的生存能力和自救 互救能力。
05
现场应急处置与救援流程
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现场指挥
立即启动矿井应急预案,成立现 场指挥部,明确指挥人员和各救
援小组的职责。
迅速了解事故情况,评估事故性 质和危害程度,制定初步救援方
利用工作面的备用支护材料进行临时支 护,防止冒顶事故扩大。
发出求救信号,如敲打金属物、发出呼 救声等,以便救援人员及时发现。
使用自救器或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 入有毒有害气体。
在等待救援期间,保持体力,节约使用 食品和饮用水,做好长时间避难的准备 。
03
互救基本原则与方法
及时报警,寻求外部支援
利用矿井内的通信设施,如电 话、对讲机等,及时向井口调 度室或值班室报告事故情况, 请求外部救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撤退中,应靠巷道有联络出口的一侧 行进,并随时注意出口的位置。在烟雾大、 视线不清的情况下,要摸着巷道壁前进。 (5)不应直立奔跑,而应尽量躬身弯腰, 低头快速前进。如烟雾大,视线不清,温 度高时,则应尽量贴着巷道底板,摸着轨 道或管道等爬行撤退。
(6)在高温浓烟的巷道撤退时,应利用水浸 湿毛巾、衣物或身上淋水等办法进行降温。 (7)无法撤出时,则应迅速进入避难峒室; 没有避难峒室时,应选择合适的地点快速构 筑临时避难峒室,进行避灾自救。
矿工井下避灾与自救 互救
第一节 概 述
一、为什么提倡矿工井下避灾和自救互救?
矿井发生火灾,水灾,瓦斯顶板等重大事故时的初期阶段,波及的范围和危 害一般比较小,既是补救和控制事故的有利时机,也是决定矿井和人员安全 的关键时刻,多数情况下,事故发生的比较突然,矿山专业救护队员难以及 时到达现场抢救,灾区职工如何及时的开展救灾和避灾,在保护矿工自身安 全和控制灾情的扩大具有重要的作用.即使在事故处理中,后期,也往往需 要井下矿工正确的避灾自救的帮助,才能提高抢险救灾的工作成效.事实证 明井下矿工在紧急情况下,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力量,积极正确的采取避灾急 救措施,是矿山开展抗灾救灾,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山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损 失的重要环节.
第三节 矿井发生各类灾害事故时,现 场人员的避灾与自救措施
一、矿井发生火灾事故时,现场人员 的避灾与自救措施:
案例:刘桥一矿“12.22”特大火灾事故 1991年12月22日18时30分,皖北矿务局刘 桥一矿发生特大火灾事故,死亡26人,淮 北矿务局杨庄救护队在救灾中牺牲1人,造 成直接经济损失148万元。
事故教训: 1、QC-80N开关操作手柄断掉,不能进行停电操作。 开关内部刀闸处于永久合闸位置。辅助触点及其底 座损坏三处,存在很多缺陷,应拆除更换,不应在 井下继续使用。 2、对长期停用的开关,未做详细检查就盲目送电 试车。 3、“安全第一”的思想不牢,不按规定对电器设 备进行检查、维修、试验,违章操作。采区变电所 未按矿井停产大检修计划进行检修,造成设备失修。 KSJL-320/6变压器未按规定时间进行检查,变压器 油长期未做处理、未做化学性能和电气耐压试验。 在送DW80-350馈电开关前未先送上漏电继电器, 违反操作程序,且该开关的过流保护 人为调到最大 值,起不到过流保护作用。
入井人员基本知识
1)掌握矿井灾害事故的特点和规律,事故发生后 要沉着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2)熟悉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和应急预案; 3)学会识别各种灾害的预兆,学会处理突发事故 的方法; 4)熟悉矿井的井下巷道、避灾路线、安全出口和 避灾硐室; 5)掌握避灾方法,每一下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 救器并会使用自救器; 6)掌握抢救伤员的基本方法和现场急救的方法。
六、矿井运输事故时,现场人员的避灾 与自救措施:
1、发生墩罐时,乘坐人员应如何进行自救与 互救? (1)当罐笼下降到离停罐位置30多米处时, 就要减速。当到达此处还不减速,乘坐人员 就要做好思想准备,采取措施防止墩罐对自 己的伤害。 (2)罐笼人员不多时,应分散到两边,双手 握紧罐内扶手,提气使手用劲,两腿悬空, 以减少或避免腿部伤害。
2、发生突出事故后,现场人员如 何进行避灾?
(1)佩戴好自救器,迅速撤离。
发生突出事故时,应立即佩戴好自救器, 迅速外撤。
(2)寻找可避难的场所。
退路被堵,可到避难硐室或压风自救装置 处暂避,也可寻找有压缩空气管路的巷道、 硐室内躲避。
四、矿井发生透水事故时,现场人员 的避灾与自救措施:
三、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时,现场人员的 避灾与自救措施:
1、发现有突出预兆时,现场人员如何进行避 灾? (1)在采煤面有突出预兆时,要迅速从进风 侧撤离。撤离中,要边走边快速佩用好自救 器。 (2)在掘进头有突出预兆时,要迅速撤至防 突反向风门之外,之后把防突风门关好,然 后继续外撤。
4、领导对各种规章制度管理不严,抓得 不力,井下电气管理混乱。采区变电所无 人看管,井下拆接线搭火不申请、不审批、 随意干,电气管理缺少应有的图纸资料。 5、采掘电器设备长期在井下倒装使用, 致使绝缘低事故多。 6、电工技术素质差,放松了技术培训和 考核发证工作。
1、发现初起火灾时的应急措施有哪些? (1)在井下发现火灾灾情时,应立即向调 度或现场领导人汇报。 (2)火势小时,应戴好自救器积极进行 灭火;火势大时,应戴好自救器迅速撤出。 (3)无法撤离时,在附近找一个临时硐室 暂避。
2、透水后被围困时,避灾自救的措施有哪 些? (1)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或快速建筑的临 时避难硐室,迫不得已时,可爬到巷道中高 冒空间待救。 (2)在避灾时,应保持安静,要做好长时 间的避灾准备,轮流担任岗哨,注意观察水 情和外部情况。留一盏矿灯照明,其余的关信号。 (4)需要饮用井下水时,应选择适宜的水源, 并用纱布或衣服过滤。 (5)长时间被困在井下,发觉救护人员到来 营救时,且不可过度兴奋和慌乱,以防发生 意外。
3、发生火灾事故时,现场人员安全撤退 和避灾待救的措施有哪些? (1)首先要迅速辨别发火地点和风流方向, 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的方法。 (2)撤退时,不要惊慌、不能狂奔乱跑, 有组织地撤退。 (3)在火源上风侧的人员,应迎(逆)着 风流撤退。在火源下风侧的人员,如果距 火源较近而且火势小,可迅速穿过火区, 撤到火源的上风侧。否则,应迅速戴好自 救器顺风撤退。
二、什么是自救?什么是互救?
所谓“自救”,就是当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在灾区或在灾害影响区 域内的每个矿工,进行避灾和自我保护的方法。 而“互救”则是在有效地进行自救的前提下,妥善地救护他人或帮助 受灾人员安全脱离灾区。
矿工井下自救、互救及避灾的 重要意义:
矿井发生灾害事故时,灾区人员正确开展救 灾和避灾,能有效地保证灾区人员的自身 安全和控制灾情的扩大。 大量事实证明,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 矿工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 慧和力量,积极、正确地采取救灾、自救、 互救措施,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的 重要环节。
五、矿井发生冒顶事故时,现场人员的 避灾与自救措施:
1、采煤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时,现场人员应 如何避灾自救? (1)迅速撤退到安全地点。 (2)遇险时要靠煤帮贴身站立或躲到木垛处 避灾。 (3)遇险后要立即发出呼救信号。 (4)遇险人员要积极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
2、掘进巷道发生冒顶事故后,被堵人员应如 何避灾自救? (1)尽量减少体力和氧气消耗,有计划地使 用饮水、食物和矿灯等,做好长时间避灾的 准备。 (2)采用敲击钢轨、管道和岩石等方法,发 出有规律的呼救信号。 (3)加固躲避处的支架,并经常检查,保障 被堵人员避灾时的安全。 (4)如被困地点有压风管,应打开压风管稀 释瓦斯浓度,但要注意保暖。
①小型爆炸:在进风侧的人员应迎风撤出灾 区。在回风侧的人员要迅速佩用自救器,经 最近的路线进入进风侧。 ②大型爆炸:佩用好自救器后,在进风侧的 人员要迎风撤出;在回风侧的人员要设法经 最近路线,撤退到新鲜风流中。 ③冒顶严重撤不出来时,首先要把自救器佩 用好,并协助重伤员在较安全地点待救;附 近有独头巷道时,也可以进入暂避 。
谢
谢!
第二节 发生灾变后,现场人员在行 动时,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及避灾的行 动准则
一、矿工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及时报警; 2、积极抢救; 3、安全撤离; 4、妥善避灾。
二、在灾区避灾的行动准则有哪些?
1、选择适宜的避灾地点。 2、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和坚定的信 念。 3、加强避灾地点的安全防护。 4、改善避灾地点的生存条件。 5、积极同救援人员取得联系。 6、积极配合救护人员的抢救工作。
2、用水直接灭火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①注意检查火灾附近的顶板、瓦斯及其它有 害气体变化。 ②保持正常通风,使水蒸气和火烟能顺利地 排到回风道。 ③灭火人员一定要站在火源的上风侧,一般 不能站在下风侧。
④灭火时,喷射水流应由火源的边缘逐渐向 中心推进。 ⑤不能用水直接扑灭带电的电气设备火灾。 ⑥不宜用水扑灭油类火灾。
1、透水后,现场人员怎样正确地撤离灾区? (1)透水后,迅速撤退到透水地点以上的 水平,而不能进入透水点附近及下方的独 头巷道。 (2)应靠近巷道一侧进行,抓牢支架或其 它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并注意 防止被水中滚动的矸石和木料撞伤。
(3)如迷失进行方向时,应朝着有风流通 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4)在撤退沿途,应尽可能的留设指示行 进方向的标志,以提示救护人员的注意。 (5)撤退到竖井需从梯子间上下时,应遵 守秩序,行动中手要抓牢,脚要蹬稳。 (6)如出口被水封堵无法撤退时,应有组 织地在独头巷道躲避,等待营救,严禁盲 目潜水逃生等冒险行为。
(3)罐笼内人员较多时,握不到扶手时,应 抓住握扶手的人,将两腿弯曲。 (4)发生墩罐事故后,未受伤的人员应积极 救助伤者,并迅速送往医院治疗。
2、斜巷跑车时,矿工应如何避灾自救? (1)发生跑车事故后,在斜巷中的人员应立 即进入躲避硐室。 (2)来不及进入硐室时,若巷道为砌碹或锚 喷支护,应紧靠巷道贴帮避灾;若巷道架设 的是金属支架,应挤进支架贴帮避灾;若巷 道很窄,可抓住棚梁将身体收缩,使车辆从 下部通过。 (3)巷道中有水沟时,应爬在水沟中避灾。 (4)巷道中有管道时,应趴在管道下面贴帮 避灾。
3、掘进头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后,现 场人员如何自救?
①巷道未破坏,立即佩用好自救器,迅速撤 出。 ②巷道破坏严重,退路被阻时,应迅速佩用 好自救器,疏通巷道,尽快撤出。 ③如巷道难以疏通,应在支护良好的地点, 或在避难硐室内待救。
4、采煤工作面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后, 现场人员如何自救?
事故经过: 1991年12月22日中班,65采区下部变 电所着火,引燃65运输上山第二部皮带, 造成特大火灾事故。火灾波及65采区2 个采煤面,5个掘进头,一万一千多米 巷道,严重威胁正在该区域作业的252 名人员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