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五大灾害应急避灾方法

合集下载

五大灾害预防措施和矿井事故应急处理计划

五大灾害预防措施和矿井事故应急处理计划

五大灾害预防措施和矿井事故应急处理计划一、灾害预防措施:1. 地质灾害预防:在矿井选址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评估,确保矿井建设在地质条件稳定的区域。

同时,定期进行地质监测,及时掌握地质变化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2. 水害预防:在矿井建设过程中,必须进行细致的水文地质勘察,了解矿井周边地下水位和水流方向。

在矿井运营期间,定期检查矿井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和有效。

另外,加强矿井附近水源的保护,防止水质污染。

3. 瓦斯灾害预防:矿井中瓦斯的积聚是一种潜在的危险。

为了预防瓦斯灾害的发生,必须建立完善的瓦斯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瓦斯积聚的迹象。

同时,加强通风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确保矿井中的空气流通,减少瓦斯积聚的可能性。

此外,加强瓦斯检测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提高瓦斯检测的准确性。

4. 火灾预防:矿井中存在着火灾的隐患,如电气设备故障、矿井中的可燃物质等。

为了预防火灾的发生,必须加强火灾隐患排查,及时处理潜在的火灾隐患。

此外,建立完善的火灾报警系统和灭火设备,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报警和进行灭火。

5. 爆炸灾害预防:矿井中存在着爆炸的危险,如煤尘爆炸、瓦斯爆炸等。

为了预防爆炸灾害的发生,必须加强爆炸隐患排查,采取措施防止煤尘和瓦斯的积聚。

此外,加强瓦斯和煤尘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爆炸的发生。

二、矿井事故应急处理计划:1. 应急组织:建立矿井事故应急指挥部,明确应急组织的职责和人员,确保应急工作的高效进行。

指挥部应包括矿长、安全主管、救援队伍负责人等。

2.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矿井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效率。

演练内容包括事故报警、人员疏散、救援行动等。

演练过程中,要模拟真实情况,提高应急处理的实际操作能力。

3. 事故报警:矿井中应设立多个报警装置,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报警。

报警装置应包括声光报警器、呼叫器、应急电话等。

此外,还应建立与当地应急机构的联系,确保能够及时获得援助。

煤矿常见五大灾害技术防御措施

煤矿常见五大灾害技术防御措施

煤矿的五大灾害_煤矿常见五大灾害技术防御措施煤矿常见五大灾害技术防御措施;煤矿五大灾害包括:瓦斯(包括爆炸和突出)、火灾、水灾、顶板、煤尘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防止万死爆炸应该主要从防止瓦斯积聚和消除火源两方面着手.1.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1)加强通风。

使瓦斯浓度降低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浓度以下,即采掘工作面的进风风流中不超过0.5%,回风风流不超过1%,矿井总回风流中不超过0.75%。

(2)加强检查工作。

及时检查各用风地点的通风状况和瓦斯浓度,查明隐患进行处理,是日常进行瓦斯管理的重要内容。

我国20世纪80年代所用的甲烷检查仪器有:光学甲烷检定器、热放式甲烷检定器、甲烷警报器和甲烷遥测警报仪等。

90年代以后使用比较先进的TX系列智能便携式气体监测仪和遥测仪器等。

(3)对瓦斯含量大的煤层,进行瓦斯抽放,降低煤层及采空区的瓦斯涌出量。

2.防止瓦斯引(1)井口房、瓦斯抽放站及主要通风机房周围20m内禁止使用明火。

(2)瓦斯矿井要使用安全照明灯,井下禁止打开矿灯,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

(3)严格管理井下火区。

(4)严格执行放炮制度。

(5)严格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管理工作,局部通风机要设有风电闭锁装置。

(6)瓦斯矿井的电气设备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关于防爆性能的规定。

(7)随采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防止机械摩擦火花引燃瓦斯显得日益重要。

煤矿井下由于摩擦火花而引起的瓦斯爆炸事故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不少国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在摩擦部件的金属表面溶敷一层活性小的金属(如铬),使形成的摩擦火花不能引燃瓦斯;在铝合金的表面涂各种涂料,以防止摩擦火花的发生和金属中加入少量的铍,降低摩擦火花的点燃性等。

煤矿灾害自救互救及避灾办法

煤矿灾害自救互救及避灾办法

灾害事故的自救、互救及避灾方法井下灾害事故发生后,一般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在事故发生后在场人员一定要头脑清醒、沉着、冷静,要尽量了解判断事故发生地点、性质、灾害程度和可能波及的地点,要充分利用附近的电话或派出人员迅速将事故情况向领导或调度室汇报。

遇到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要迅速背向空气震动的方向、脸向下卧倒,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止吸入大量有毒气体;与此同时要迅速戴好自救器,选择顶板坚固、有水或离水较近的地方躲避。

遇到火灾事故时,要首先判明灾情和自己的实际处境,能灭(火)则灭,不能灭(火)则迅速撤离或躲避、开展自救或等待救援。

遇到水灾事故时,要尽量避开突水水头,难以避开时,要紧抓身边的牢固物体并深吸一口气,待水头过去后开展自救和互救。

遇到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要迅速戴好隔离式自救器或进入压风自救装置或进入避难硐室。

(一)发生事故时在场人员的行动原则1、及时报告灾情:发生灾变事故后,事故地点附近的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并迅速地利用最近处的电话或其他方式向矿调度室汇报,并迅速地向事故波及的区域发出警报,使其他工作人员尽快知道灾情。

在汇报灾情时,要将看到的异常现象,听到的异常声响,感觉到的异常冲击如实汇报,不能凭主观想象判定事故性质,以免给领导造成错觉,影响救灾。

2、积极抢救: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实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起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在抢救时,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荒失措,严禁各行其是和单独行动;要采取防止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的安全的措施,特别要提高警惕,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顶板二次垮落等再生事故的发生。

3、安全撤离: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应由在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煤矿安全生产五大灾害怎么预防安全生产

煤矿安全生产五大灾害怎么预防安全生产

煤矿安全生产五大灾害怎么预防1、影响煤矿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煤层厚度变化地质构造煤层顶底板条件岩浆侵入煤层矿井水喀斯特陷落矿井瓦斯地压地热.1.2 危害情况采空区地面塌陷主要是由于地下煤矿体开采,造成大范围采空,导致地面塌陷及变形,危害对象主要为耕地、农作物及民房,危害严重地段造成部份农田因地面沉陷而积水成潭或者成沼泽地,农作物被毁坏或者整块田地无法耕作而丢荒。

至1999 年矿山停产,地面沉陷累计影响面积约133 340 m2。

目前姑占岭煤矿矿区需处理复垦的农田塌陷面积约68 000 m2。

煤矿塌陷不仅破坏了土地、植被资源,而且对周围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1.1.3 成因及发展趋势姑占岭煤矿由于各矿段含煤地质条件、开采技术工艺、开采规模、开采年代与开采深度的差异,形成面积大小不等的采空区,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是由于煤层采出后,开采区域周围岩体的原始地应力平衡遭到破坏,随着开采工程活动进行,采空区上方岩层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离层以致冒落而形成。

姑占岭煤矿采空地面塌陷多为缓变型,平面形态普通呈圆形、椭圆形盆状。

其发生发展过程及地表形态特征主要取决于煤层埋藏深度、开采厚度、顶板岩性、工程地质特征等。

姑占岭煤矿采煤历史长、强度大,伴有着采空范围的不断扩大,采空地面塌陷不断发生(主要发生在矿山开采过程和开采后一段时间)。

1999 年底停产后,地下水位开始恢复,采空区塌陷积水成塘。

由于矿山已停采十多年,现塌陷已相对稳定,近期未见继续发展趋势。

1.2 排土场边坡失稳煤炭开采中矸石固体废弃物堆放于石鼓砖厂一带,分布长160 m,宽70 m,体积161 146 m3 ,形成周边长约460 m 的边坡,高约10 m,坡度60~70°,结构松散。

由于排土场未作有效的防护处理,每年汛期一到都会浮现滑坡、崩塌等现象,阻塞乡村道路,加剧水土流失,并破坏地形地貌景观而引起生态环境恶化。

目前边坡失稳灾害稳定性较好,潜在危害小,危(wei)险性小。

煤矿井下避灾自救与应急处置措施

煤矿井下避灾自救与应急处置措施

煤矿井下自救与应急处置措施一、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事故初起,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工作人员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及时汇报(1)灾害事故发生后,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应利用电话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事故的性质、发生地点、原因和危害程度向调度室汇报。

井下其它区域的人员,在发现异常现象后,及时汇报。

(2)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蔓延趋势,以最迅速有效的方式,向可能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

(3)在抢救事故期间,随时向调度室汇报灾区状况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如现有抢救力量,人员的情绪及身体状况,救灾的现有条件,事故发展趋势及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及所取得的效果等),对下一步抢救工作的开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2)积极抢救根据现场灾情和条件,现场人员及时进行抢险救灾工作,严禁盲目蛮干和惊慌失措、贻误消除灾害的有利时机。

利用现场的设备材料在保证自身安全条件下全力抢险,行动要保持统一指挥,严禁各行其事。

灾害严重、条件困难或短时难以消除灾害时,尽最大努力将事故控制在最小限度、防止灾情扩大。

救灾要切实注意自身安全,如果灾区条件恶化、危及现场人员安全,有中毒、窒息、爆炸、二次突水、突出等现象,及时撤离,防止事故扩大。

3)安全撤离当灾害发展迅猛,无法进行现场抢救,或灾区条件急剧恶化,可能危及现场人员安全,以及接到命令要求撤离时,现场人员要有组织的撤离灾区。

撤离灾区时遵守下列行动准则:(1)沉着冷静。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临危不乱;同时大家要树立坚定的信心安全撤出灾区,并在各环节上做好充分准备,谨慎妥善地行动。

(2)认真组织。

党员干部和老工人要发挥带头作用,所有人员要统一行动,听指挥,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各行其是、盲目蛮干。

(3)团结互助。

所有遇险人员要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先人后己的风格,互相照顾、同心协力到达安全地点。

(4)加强安全防护。

撤退前,所有遇险人员要使用好必备的防护用品和器具,行动途中不得盲目狂奔乱跑。

遇积水区、冒落区等危险地段,应先探明情况、谨慎行进。

地下矿山灾害及防治技术范本

地下矿山灾害及防治技术范本

地下矿山灾害及防治技术范本地下矿山灾害是指在地下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事件。

这些灾害包括瓦斯爆炸、矿井塌陷、煤尘爆炸等,严重威胁矿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为了防止和减少矿山灾害的发生,矿山防治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下矿山灾害及防治技术,并提供相关范本。

一、瓦斯爆炸灾害及防治技术瓦斯爆炸是地下矿山最常见的灾害之一,其后果也是最为严重的。

为了预防和控制瓦斯爆炸,矿山应采取以下防治技术措施:1. 加强通风管理矿山应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确保新鲜空气的供应和瓦斯的排出。

通风量和风速应符合相关规定,以保证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在高风速情况下,应及时调整通风系统,防止瓦斯积聚和扩散。

2. 定期检测和监控矿山应配备瓦斯检测仪器,并定期对矿井中的瓦斯浓度进行检测。

一旦瓦斯浓度超过安全范围,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停止工作、撤离人员等,并进行相关的修复工作。

3.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矿山应加强对矿工的培训和教育工作,确保矿工具有相关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瓦斯爆炸的危害性、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应急处理等。

此外,矿山还应制定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矿工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范本:根据矿山的具体情况,制定瓦斯防治技术措施计划,包括通风管理、定期检测和监控、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矿山的安全生产。

二、矿井塌陷灾害及防治技术矿井塌陷是地下矿山另一种常见的灾害,主要由于矿床开采导致地下空洞的形成,使得地表土层下沉而引发的。

为了预防和控制矿井塌陷,矿山应采取以下防治技术措施:1. 矿山支护系统的建设矿山应建立完善的支护系统,包括使用支架、锚杆等材料对矿井进行加固和支撑,以防止地下空洞的扩大和塌陷。

2. 加强监测和预警矿山应配备地质监测设备,及时监测地下空洞的形成和变化。

一旦发现地下空洞扩大或者土层下沉的迹象,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

3. 合理开采方案的制定矿山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

矿井灾害应急处置措施方案

矿井灾害应急处置措施方案

矿井灾害应急处置措施方案
背景
矿井灾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之一,一旦发生灾害会对煤矿的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矿井灾害应急处置措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煤矿企业在灾害发生时快速、有序地进行处置,保障人员安全。

矿井灾害分类
矿井灾害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煤尘爆炸
2.坍塌
3.瓦斯爆炸
4.突水
5.火灾
6.毒气泄漏
矿井灾害应急处置措施方案
一、应急预案
1.建立煤矿应急预案,使各岗位员工掌握应急预案内容
2.对每个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
二、应急通信系统
1.建立煤矿通信系统,保证在发生事故时能及时联络到各岗位人员和相
关部门
2.各岗位人员要随身携带手机,并保持手机畅通的状态
三、应急物资与装备
1.保证现场有足够的呼吸器、救生衣、安全带等应急装备
2.计划购置救援车、泵车等必要的救援工具
四、应急组织与指挥
1.煤矿应急救援组织应按职责分工进行组建
2.救援组织应该有统一的指挥系统,并且要跟上到场人员和现场情况的
变化。

五、应急演练
1.按照预案要求,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2.安排专人对演练进行评估,并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和处理。

结束语
制定矿井灾害应急处置措施方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事前做好准备,才能最
大程度地降低煤矿发生意外事件的风险,保障人员的安全。

在制定应急方案的同时,还要加强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等方面的工作,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保证在矿井灾害发生时,组织、装备、人员和预案四个方面都得到有效的保障。

矿井避灾路线

矿井避灾路线
正巷人员及工作面人员(即事故地点 上风侧人员)避灾路线:2-110工作面 →首采区轨道巷 3、到达首采区轨道巷后首选跑蹄出井, 跑蹄因事故不能出井的,选择平硐方 向出井,均因灾变不能正常升井的, 到达六贯眼避难硐室等待救援。路线 如下:
(1)首采区轨道巷→五号站台(运 输联巷) →310大巷(六号方向 ) → 六号站台 →跑蹄立井
注:在撤离路线受阻或有其他特殊情况时,可进入位 于东四左翼三贯眼的避难硐室避难,等待救援。
(一)系统巷道
1、东四左翼采区 ② 水灾避灾路线
整体来看,东一、东四轨道巷标高略高于相对应 的皮带巷;东四左翼轨道巷标高略高于相对应的东 四左翼皮带巷,且东一、东四2道大坡有助于延缓避 灾过程中水位上升趋势,故发生水灾事故时撤离路 线为: 工作面→东四左翼轨道巷→东四轨道巷→东一轨道 巷→东区站台→出井(乘车或步行)
3、回采工作面(本工作面发生灾害时) ② 工作面发生水灾 在巷道内的人员不能逆水流方向进入灾区,应向工
作面以外方向撤离,进入系统巷道后按避灾路线撤 离。撤退过程中需严防摔倒或被水流冲倒。透水以 后,有时会从积水的老空区,放出大量有害气体, 如沼气、硫化氢等,所以还要注意防止被这些气体 中毒或窒息。
“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 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 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二、避灾自救原则
当井下发生意外灾害时,遇险人员应遵循下列原则避灾自救。
“护”:当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 高,可能危及生命安全时,要及时进行个人安全防护,佩带 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鼻、口等。
2-110瓦斯、煤尘爆炸、火灾避灾路线示意图
假设事故地点:2-110工作面上隅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五大灾害应急避灾方法
一、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应急避灾
1.当灾害发生时一定要镇静清醒,不要惊慌失措、乱喊乱跑。

当听到或感觉到爆炸声和空气冲击波时,应立即背朝声响和气浪传来方向、脸朝下、双手置于身体下面、闭上眼睛迅速卧倒。

头部要尽量低,有水沟的地方最好趴在水沟边上或坚固的障碍物后面。

2.立即屏住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的高温气体,避免中毒和灼伤气管和内脏。

3.用衣服将自己身上的裸露部分尽量盖严,以防火焰和高温气体灼伤皮肉。

4.迅速取下自救器,按照使用方法戴好,以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5.高温气浪和冲击波过后应立即辨别方向,以最短的距离进入新鲜风流中,并按照避灾线尽快逃离灾区。

6.无法逃离灾区时,应立即选择避难硐室,充分利用现场的一切器材和设备来保护人员和自身安全。

进入避难硐室后要注意安全,最好找离水源近的地方,设法堵住硐口,防止有害气体进入,注意节约矿灯用电和食品,室外做好标记,有规律的敲打连接外部的管子、轨道等,发出呼救信号。

二、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时的应急避灾
1.佩戴好自救器保护自己。

在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矿井,矿工要把自救器带在身上,一旦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立即打开自救器外壳佩戴好,迅速外撤。

2.寻找可避难的场所
矿工在撤退途中,如果退路被堵,可到矿井专门设置的井下避难所暂避,也可寻找有压缩空气管路或铁风管的巷道、硐室躲避。

这时要把管子的螺丝接头卸开,形成正压通风,以延长避难时间,并设法与外界保持联系。

3.新鲜风流区域的职工主动正确参加救护工作。

(1)瓦斯突出事故波及范围比较大,如果灾区停电没有被水淹没的危险,应远距离切断电源。

严禁任何人在瓦斯超限,有爆炸危险的现场停、送电,防止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如灾区因停电有被淹危险时应加强通风,特别要加强电器设备处的通风,做到运转的设备不停电、停电的设备不送电。

(2)在灾情之外的人员,发现突出事故发生后要通过电话或其他通讯方式向领导或调度室报告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情况及其他情况,阻止不佩戴防护装备的人员进入灾区、对灾区内距离新鲜风流近的人员进行抢救时必须佩戴自救器。

三、突出时的避灾:
井下一旦发生透水事故,在场的工作人员应立即将灾情向矿调度室回报。

人员必须听从班组长指挥,迅速撤离。

突水时,人员应撤离到上一个水平或地面。

井下突然突水,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安全退路上的指标牌,人员一旦迷失方向,必须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这些上山巷道必须与地面相通。

井下发生水灾之后,应立即通知矿山救护队组织抢救。

在救护队员没有到达之前,应全部启动排水设备,关闭有关地区的水闸门。

有瓦斯喷出的地区,探谁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遇有瓦斯喷出时,要戴上自救器,防止中毒。

工作地点还应设法加强通风,风机不准关闭。

人员撤到地面后,应立即清点人数,向领导汇报。

四、冒顶事故时的应急避灾:
1.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打不过发现工作地点有即将发生冒顶预兆而当时又难以采取措施防止顶板冒落时,要迅速离开危险区,撤退到安全地点。

2.遇险时要靠煤帮贴身站立或到木垛处避灾。

从采煤工作面发生冒顶特别是大冒顶的实际情况来看,顶板沿每笔冒落的情况很少。

这是因为,煤壁上方顶板未被扰动、仍是整体。

也就是说,当发生冒顶事故来不及撤退到安全地点时,靠煤帮贴身站立避灾,比在其他地点避灾防止伤亡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但是,避灾者一定要注意躲避地点附近的煤壁状况,防止煤壁片帮伤人。

另外质量合格的木垛,不容易被压断,因此,在木垛附近避灾可对遇险者起到保护作用。

3.遇险后立即发出呼救信号。

顶板对人员的伤害是砸伤、掩埋或隔堵。

冒顶基本稳定后,遇险人员应立即采用呼叫、敲打等方法,发出有规律、不间断的呼救信号,以便撤出的人员了解灾情,组织力量进行抢救。

4.遇险人员要积极开展自救和互救。

遇险人员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积极开展自救和互救。

5.被隔堵人员要积极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

人员被冒顶事故隔堵后,应在遇险地点利用各种条件有组织地开展自救,以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

五、火灾事故时的应急避灾
1.要尽量最大可能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情况、通风系统、风流、火灾烟气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与自己所处
巷道位置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矿井灾害预防、事故处理计划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方法。

2.撤退时,任何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能狂奔乱跑,应在现场负责人和有经验的老工人的带领下,有组织的撤退。

位于火源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

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烟气有中毒危险的,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去,或是在烟气没有到达之前顺着风流尽快从回风出口撤到安全地点;如果距火源较近而且越过火源没有危险时,应可迅速穿过火区撤到火源的进风侧。

3.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出时,应在设有存储备用的自救器的硐室换用自救器后在撤退,或是寻找有压风管路系统的地点以压缩空气供呼吸之用。

4.撤退行动既要迅速果断又要快而不乱。

撤退中应靠巷道有联通出口的一侧行进,避免错过脱离危险区的机会、同时还要随时注意观察巷道和风流的变化情况,谨防火风压可能造成的风流逆转。

5.不论是逆风或者顺风撤退,如果都无法躲避着火巷道或火灾烟气造成的危害,则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没有避难硐室时应在烟气袭来之前,选择合适的地点就地利用现场条件,快速构筑临时避难硐室,进行避灾自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