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模的设计说明书

弯曲模的设计说明书
弯曲模的设计说明书

摘要:是根据零件形状的需要,通过模具和压力机把毛坯弯成一定角度,一定形状工件的冲压工艺方法。弯曲成形工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应用相当广泛,如汽车上很多履盖件,小汽车的柜架构件,摩托车上把柄,脚支架,单车上的支架构件,把柄,小的如门扣,夹子(铁夹)等。弯曲的基本原理以V形板料弯曲件的弯曲变形为例进行说明。凸模运动接触板料(毛坯)由于凸,凹模不同的接触点力作用而产生弯短矩,在弯矩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产生弯曲。随着凸模继续下行,毛坯与凹模表面逐渐靠近接触,使弯曲半径及弯曲力臂均随之减少,毛坯与凹模接触点由凹模两肩移到凹模两斜面上。(塑变开始阶段)。随着凸模的继续下行,毛坯两端接触凸模斜面开始弯曲。(回弯曲阶段)。压平阶段,随着凸凹模间的间隙不断变小,板料在凸凹模间被压平。校正阶段,当行程终了,对板料进行校正,使其圆角直边与凸模全部贴合而成所需的形状。

关键词:料盒插板;弯曲模;弯曲成形工艺

绪论

模具被称为“百业之母”,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其应用非常广泛,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生产都依靠模具成形。作为制造业的上游部分,模具对产品质量、效益起决定性作用。

当今世界正进行着新一轮的产业调整,一些模具制造企业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正成为世界模具大国。目前我国的模具总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三,仅次于日本和美国。近年来,外资对我国模具行业投入量增大,工业发达国家将模具向我国转移的趋势进一步明朗化,我国模具行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我国存在一方面模具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模具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了国内模具企业的生产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模具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关键。本书就是为满足模具技术员学习的需要而编写,本书采用问答形式,对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行业的基础知识和常见问题做了全面系统的介绍。

弯曲扭转复合成形有一定难度。本文给出了实用的弯曲扭转复合模结构,论述了模具工作原理。该复合模采用垂直浮动模块和水平移动滑块,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完成弯曲、扭转和矫正工序。工作效率高,成形零件精度高。弯曲模膛在急剧弯曲处应设计成较大的圆角,特别是弯曲处转角接近或小于90度时,应加大转角半径,以免在预、终锻时产生折叠。弯曲模膛在下模上应有两个支点,以支持压弯前的坯料,并使坯料放在两个支点上时处于水平位置。弯曲模膛下模的后端应有坯料定位面,定位可以是固定式,也可以是可调整式。手工操作的弯曲模膛应有夹钳口。因此,生产成本较高。考虑到同一种规格的料盒插板批量不是很大,在确定设计方案时,决定采用简易弯曲模。安排弯曲工序时,应仔细分析弯曲件的具体形状、精度和材料性能。用简易弯曲模弯曲成形料盒插板定位板在设计时应考虑一定的厚度,以满足定位的需要。设计时应考虑满足3个位置定位:弯一长舌,弯一短边和弯一长边。弯曲短边时,弯曲凸摸与定位板要相碰,因此,定位板的定位侧需要做成一个斜面。定位板在设计时应考虑一定的厚度,以满足定位的需要。设计时应考虑满足3个位置定位:

弯一长舌,弯一短边和弯一长边。弯曲短边时,弯曲凸摸与定位板要相碰,因此,定位板的定位侧需要做成一个斜面。

实践证明,谊料盒插板简易弯曲模具,实现了多种规格(不同宽度L)料盒插板在一副模具上弯曲成形,节约了模具制造费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该模具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在压力机上安装、调整和操作都很方便。

第一章弯曲模的设计1.1 支承板弯曲模设计的详解

零件名称:支撑板

生产批量:中批量

材料:10钢

料厚:2㎜

零件图:见图2-1-1

1.2 弯曲模设计的前期准备

在确定工件类型是弯曲件后,要根据零件图及生产批量要求,分析弯曲件的工艺性。

1.3 .阅读弯曲件产品图

阅读弯曲件产品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产品图中弯曲件的尺寸要求,若工件某个尺寸不能满足弯曲件的工艺要求时,要及时与产品设计者沟通,在不影响整体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要尽可能使工件最终满足弯曲工艺的要求.产品图见1-2-1

1.4 分析弯曲件工艺

如支承斑工件是曲型的U件,零件图中的尺寸公差未注公差,在处理这类零件公时按IT14级的要求.弯曲圆角

半径R为2mm,大于最小弯曲半径(rmin=0.6t=0.6×2=1.2mm),故此件形状、尺寸、精度均满足弯曲工艺的要求,可用弯曲工序加工.

第二章 弯曲模总体方案的确定

987

6

54

3

2

1

1-上模座; 2-凸模; 3-凹模; 4-凹模固定板;

5-顶板; 6-凹模垫板; 7-顶杆;

8-螺杆; 9-下模座

图2-1-2 支承板弯曲模结构简图

2.1 弯曲模类型的确定 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要求来选择弯曲模的类型.此

工件属于典型的U 型件,故采用U 型件弯曲模结构.

2.2 弯曲模结构形式的确定

U型件弯曲模在结构上分顺出件与逆出件两大类型.次工件采用逆出件弯曲模结构.

2.3弯曲模结构简图的画法

根据所确定的弯曲模结构形式,把弯曲工件结构部分画出,着时画出的结构图是工件示意图,不需要按比例画,其目的是为了分析所确定的结构是否合理,毛坯弯曲后能否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根据分析结果对模具简图进行修正,为最后确定弯曲模结构做准备,如图2-1-2所示.

?模具的组成支承板弯曲模的上模组要由1、凸模2等零件组成;下模主要由凹模3、凹模固定板4、顶板5、凹模垫板6、顶杆7、螺杆8和下模座9等零件组成.

②模具的特点该模具结构简单,在压力机上安装、调整方便.顶板5在弯曲时与凸模2将板料加紧,并且被压力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大小,始终能对工件底部施加叫大的反顶压力,能使工件底部保持平整,能有效地防止弯曲件的滑移,由于弯曲结束时制件能得到可靠的校正,因而大大地减小了制件的回弹量.

③模具的工作过程工作时,先将板料放在固定板4中,上模下行、凸模2与顶板5将板料夹紧,凸模2与凹模3对板料进行弯曲直至顶板与凹模垫板6接触,并对弯曲件施加了校正力.弯曲结束后顶板可将弯曲件顶出凹模.

第三章弯曲工艺计算

3.1弯曲件展开长度计算

?无圆角半径(较小)的弯曲件(r<0.5t) 根据毛坯与制件等体积法计算.

? 有圆角半径(较大)的弯曲件( r>0.5t) 根据中性层长度不变的原理计算

因为r=2>05t=0.5×2=1mm,属于有圆角半径(较大)的弯曲件.所以弯曲件的展开长度按直边区与圆角区分段进行计算.视直边区在弯曲前后长度不变,圆角区展开长度按弯曲前后中性层长度不变条件进行计算.

①变形区中性层曲率半径

=r+kt=2+0.38×2=2.76(mm)

②毛坯尺寸(中性层长度)

A l Lz ∑+∑=

其中 A=() ?

-?180180πβ(中性层圆角部分的长度) A=

3332.476.21809014.3180≈??

??=?ρπα(㎜) 该零件的展开长度为

z L =26×2﹢42+4.3332×2≈102.67(㎜) 以上各式ρ —中性层玩曲率半径,mm;

K —中性层位系数,查表得 k=0.38;

r —弯曲内弯曲半径,mm;

t —弯曲件材料厚度,mm;

Lz —弯曲件的展开长度,mm;

a —弯曲中心30°

β— 弯角20°。

3.2弯曲件回弹值的计算

? 小变形程度时的会弹值 小变形程度,回弹大,先计算凸模圆角半径,在计算凸模角度。

① 凸模工作不见的圆角半径。

Et

t s σγ

γ31+=(㎜)

② 凸模角度。

αγγ

αt t =

= ()()?-?βγγ

180t

? 大变形程度的回弹值 大变形程度,圆角半径回弹小,不必计算。只有计算凸模角度。

①a 为90°时。

a. 查表得到的值。

b. 计算凸模中心角。

α=αα?-

②a 不为90°时。

a .查表得到的值。

b .计算回弹角。

9090αα

α??=?

c. 计算凸模中心角。

t α=αα?-

以上格式中 E —弯曲件材料的弹性模量,Mpa;

s δ—弯曲件材料的屈服极限,Mpa ;

t r —凸模的圆角半径,mm ;

r —弯曲件的圆角半径,mm ;

t —弯曲件材料的厚度,mm ;

t a —凸模的圆角部分的中心角;

a —弯曲件的中心角;

β—弯曲件的弯角;

? 校正弯曲时的回弹值

a. 查表得到 的值

b. 计算回弹角 α?=9090αα??

c. 将回弹角进行修正 j α?=α?K

d. 计算凸模中心角 t α=j αα?-

式中 j α?校正弯曲时的回弹;

K —修正系数,可查表得到。

? 工件回弹问题的解决 当工件的精度要求不高或校正弯曲时,生产中常采取调整凸凹模间隙的方法解决工件回弹问题。设计弯曲模结构时,把凹模做成可调式,本例即采用此方法,见模具总装图2-1-5.

3.3 弯曲力的计算

? U 形件自由弯曲的弯曲力 P 自=KB b t σ

? U 形件接触弯曲的弯曲力 P 触=

t

KBt b +γσ27.0

?校正弯曲的弯曲力 P校=Ap (无论工件形状如何)

?顶件力及压料力 P顶=P压=(0.3~0.8)P自=(0.3~0.8)P触

以上各式中 K—系数,一般取K=1.3;

B—弯曲线长度,mm;

t—板料厚度,mm;

—材料抗拉强度,Mpa;

A—校正部分投影面积,㎡

P—单位面积上的校正力,查《冲压设计与模具设计》得p=1000Mpa.

3.4 冲压力的总和

?无压料时的弯曲 P总=P自=P触

?有压料时的弯曲 P总=P触+P压

?校正弯曲时 P总=P校

校正弯曲力最大在压力机工作到下死点的位置,且校正力远远大于自由弯曲力(或接触弯曲力),而在弯曲过程中,二者又不是同时存在,因此,只计算校正力。即

P总=P校=40×50×100(kN)

3.5 出选压力机

?公称压力的选择选择压力机时,要根据模具结构来确定,当施力行程较大时(50%—60%)0P>总P即冲圧时工艺力的总和不能大于压力机公称压力的50%—60%。校正弯曲时,更要使额定压力有足够的富余,一般压力机的公称压力要大于校正弯曲力的1.5—2倍,在本例中取了1.8倍,即

公称压力0P=1.8×200=360(KN) 初选压力机的公称压力为400KN,即J23-40型压力机。

?行程次数选择用于弯曲的压力机的行程次数主要考虑以下因数:

①考虑操作方式(进出料速度的快慢);

②弯曲时,金属变形需要过程限制了行程次数增加;

③该件为小批量,不需要以较大的行程次数来提高生产效率。

J23-40型压力机的行程次数有45次/min和90次/min等,依据上述因素综合分析选择了45分/min。

?滑快行程(S)滑块行程是指滑块的最大运动距离,即曲柄旋转一周,上死点至下死点的距离。其值为曲柄半径的两倍:S=2R

①要保证毛坯放进和工件取出,应使滑块行程大于工件高度的两倍以上,S>2工

H;

②该件为小批量,不需要以限制行程来增加行程次数,提

高生产效率。

J23-40型压力机的滑块行程为80mm,大于工件的两倍,满足电极板弯曲时的冲压行程。即

S>2H I

80>2×30

?闭合高度压力机的闭合高度是指滑块在下死点时,滑块地面到工作台上平面之间的距离。

①压力机的闭合高度可以通过调整连杆长度来改变其大小,将连杆调至最短时,闭合高度最大,称最大闭合高。将连杆调至最长时,闭合高度最小,称最小闭合高度。J23-40型压力机的最大闭合高度为330mm,连杆调节量为65mm,故最小闭合高度为265mm

②当压力机工作台面上有垫板时,用压力机的闭合高度减去垫板的厚度,就是压力机的装模高度,没有垫板的压力机,其装模高度与闭合高度相等。

③模具的闭合高度是指压力机滑块在下死点位置,模具上模座上平面至下模座下平面之间的距离。它与压力机的配合应该遵守下列关系

(H max-H d)-5>H>(H min-H d)+10

330-5>H>265+10

325>H>275

如果压力机上不设置垫板,本例所设计的模具的闭合高度H

在275—325mm之间。加上垫板,模具闭合高度H将减小。

式中 H—压力机的最大闭合高度

压力机的最小闭合高度

模具的闭合高度

压力机垫板厚度

?工作台面尺寸压力机工作台尺寸应大于下模周界50—70mm。J23-40型压力机的工作尺寸(前后左右)为460mm ×700mm.那么,设计模具的下模座(宽长)不要超过460mm×700mm.

?模柄孔尺寸直径深度 50mm×70mm,那么,设计时模具的模柄尺寸要与模柄孔尺寸匹配。

第四章 弯曲模零件设计计算

4.1 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 凸模圆角半径

① 当弯曲件r>10时,凸模圆角半径t r 为 Et r

r

r s t σ31+=

② 当弯曲件r 较小时,凸模圆角半径为

t r =r (但t r r

此工件的圆角半径较小但不小于工件材料所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min r =0.6t=0.6×2=1.2mm ),故凸模圆角半径t r 可取弯曲件的内弯曲半径r=2mm 。

? 凹模圆角半径 凹模圆角半径不能国小,以免增加弯曲力,擦伤工件表面。此工件两边弯曲高度相同,属于对称弯曲,凹模两边圆角半径a r 应取大小一致。

凹模圆角半径一般按材料厚度t 来选取

T<2mm a r =(3~6)t t=2~4mm a r =(2~3)t t>4mm a r =2t 该工件厚度t=2mm,故凹模圆角半径a r =2t=2×2=4(mm)

? 凹模工作部分深度的设计计算 凹模工作部分的深度将决定板料的进模深度,同时也影响到弯曲件直边的平直度,对工件的尺寸精度造成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U 形弯曲模凹模

工作部分深度可查相关设计资料即满足弯曲件的要求。此弯曲件直边高度为30mm,板厚2mm,《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得凹模工作部分深度》a h =20mm

? 凸凹模间隙 弯曲模的凸凹模间隙是指单边间隙Z/2。 ① 一般情况下, Z/2= t+1?+ Ct

② 工件精度要求较高时,Z/2=t

以上格式 t —工件材料厚度(基本尺寸),mm;

C —间隙系数,可查表得;

1?—材料厚度的正偏差,mm

由于设计模具结构时把凹模设计为可调式,故也可将模具的凸凹模间隙值初选为材料厚度。

? 凸凹模横向尺寸及公差

① 工件标注外形尺寸时,以凹模为基准。

a L a K L δ+-01)(

0)(t Z L L a t δ--=

② 工件标注内形尺寸时,以凸模为基准。

L t =(L+ ?1K )0δ

L a =(Lt+Z)0a δ

依据产品零件图得知工件注内形尺寸,故设计凸凹模时应以凸模设计基准,间隙去在凹模上。

凸模横向尺寸

L t =(L+

?1K )0t δ-=(50+0.75×

0.39)-0.390=50.29-0.0980

凹模横向尺寸 L a =(L t +Z)0+0.098=(50.29+2

×2)0+0.098=54.290+0.098

以上格式中 a L ,t L —凸、凹模横向尺寸,mm;

Z —双边间隙,mm;

?—弯曲件的尺寸公差,mm,尺寸50

的公差按IT13级选取,故

?=0.39;

t δ,a δ—凸凹模的尺寸公差,一般按IT7~

IT9级选取。

4.2弯曲模其他零件的设计和选用

(1) 弹顶器 弹顶器采用聚氨酯橡胶做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的高度按凸模共建进入凹模深度5倍的值选取,弹顶器如图2-1-3所示。

(2)定位 定位采用毛坯外形定位。

4.3 弯曲模闭合高度的设计计算

弯曲模闭合高度是指冲床运行到下死点时模具工作状态的高度。故模具闭合高度为

安全挂钩产品说明书

安全钩产品说明书 Safety Hooks Instruction 使用和维护保养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挂钩和手动锁定安全钩,仅仅当使用者不需要在当天工作过程中反复多次连接或拆开时使用。使用前要确保说明书的注意事项全部得到遵守。使用中,要防止安全钩受到如下危害:高温,电流或机械震动,酸性物质泄漏等等。Hooks and manual lock safety hooks can be applied only when the user doesn’t need repeated connection or disconnection during the same day. Before usage, make sure to follow notices in the Introduction. During usage, avoid the following dangers with the safety hooks: high temperature, electric current or mechanical vibration, leakage of acid materials, etc. 挂点Mount Point 设置在操作者的上方Set above the operator 具有不小于10KN的强度Strength is not less than 10 KN 位于作业面的垂直轴心线上:(最大角度为+、-30°)On vertical axis of work surface: (maximum angle is +, -30°) 维护保养和存储:Maintenance and storage: 清洁:用中性清洁剂浸泡,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自然风干,避免高温曝晒。Cleaning: Soap it with neutral cleaner, wash with water, dry by air and avoid explosion under high temperature. 润滑:仅可使用基于硅的润滑油对安全钩上标示出的可活动部件进行润滑,这需要在清洁并干燥后进行,要避免接触油脂。 Lubrication: lubricate movable parts marked on safety hooks only with lubricating oil based on silicon, which shall be done after cleaning and drying and avoid contacting grease. 存放:清洁与润滑后,存放在干燥,凉爽,避光,化学性质中性的环境中,远离热源,高温,尖锐物体,腐蚀性物质或其它可能对安全钩造成伤害的场合,不要放在潮湿的地方,避免紫外线和盐环境。 Storage: after cleaning and lubrication, keep it in a dry, cool and dark environment where the chemical property is neutral; keep away from heat, high temperature and sharp objects, corrosive objects or other place that may damage the safety hooks; never put it in a humid place and avoid ultraviolet and salty environment. 寿命:由于使用频率和使用环境不同,非常难确认使用寿命。但一般可以达到5年,但下列因素会大大降低强度并减少使用寿命:不正确使用,严重的坠落冲击,机械变形,高空坠落,经常性摩擦,化学污染,热。Life time: different frequency and environment of use make it hard to confirm life time. Generally, it can last five years, but the following factors shall greatly reduce its intensity and life time: incorrect use, serious falling impact, mechanical deformation, high falling, regular friction, chemical pollution and heat. 1

弯曲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弯曲板冲压工艺及模具 设计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课程设计 论文题目:弯曲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课程名称: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 专业班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14(4) 学号 姓名 联系方式 任课教师 2015 年 6月 21日 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根据给定的冲压零件图进行产品的冲压工艺分析和比较,制定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进行有关工艺计算,确定冲压模具的类型和结构,选择冲压设备,绘制模具的装配图及零件图,编制冲压工艺卡,并撰写设计说明书。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1.课程设计时间共2周,按时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符合学校对课程设计的 规范化要求;

2.绘制所设计模具的装配图和非标件零件图:图纸整洁,布局合理,图样和标 注符合国家标准; 3.编制冲压工艺卡,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公式使用准确,计算正确,语 言流畅,书写工整,插图清晰整齐; 4.设计说明书与图纸按学校规定装订成册。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1.冲压工艺设计:包括分析零件的冲压工艺性,拟订冲压件的工艺方案,确定 合理的排样形式、裁板方法,并计算材料的利用率;确定模具结构及尺寸 等; 2.根据总冲压力及考虑模具的结构尺寸选择成形设备的型号; 3.模具结构及其零部件设计:设计一道工序的冲模,绘制冲模总装配图及主要 零件图; 4.冲压工艺过程卡片; 5.设计计算说明书。 四、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 自编. 冲模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M]. 广东工业大学,2011. [2] 薛启翔编. 冲压模具设计1结构图册[M]. 北京工业出版社,2009. [3] 王孝培主编. 冲压手册[M].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8 [4] 柯旭贵张荣清主编.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发出任务书日期: 2016 年 6 月 12 日指导教师签名: 计划完成日期: 2016 年 6 月 22 日基层教学单位责任人签章:

普特单钩秤仪表说明书

****单钩秤仪表 使 用 说 明 书 承德普特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仪表简介 一、概述 (2) 二、技术性能 (2) 第二章接口定义 一、接口定义 (3) 二、串行通讯协议 (4)

第三章标定调试 一、参数设置 (7) 二、重量标定 (9) 三、补偿标定 (10) 四、修改标率和标定调试密码 (10) 第四章操作使用 一、指示灯说明 (11) 二、开机置零和按键置 零 (11) 三、测试 (11) 四、超载报警功能 (11) 五、自动置零功能 (11) 六、信息提示 (11) 第五章维护保养及注意事项 一、使用 (12) 二、维护 (12) 警告:请认真阅读本使用说明书后才能使用本仪表,如有不明白之处请先联系我公司,了解清楚后再使用本仪 表。谢谢合作,欢迎使用我公司产品。 第一章仪表简介

一、概述 ******单钩秤仪表由高速高精度A/D转换器和单片计算机组成,经过特殊的数字滤波技术能快速稳定读数。******单钩秤仪表标定、操作使用均非常方便。所有电子元件均使用工业级元件,确保在恶劣环境下能正常工作。二、技术性能 ⑴输入信号范围:-5~+15mV ⑵ A/D转换: 24位Sigma-Delta 模数转换 ⑶非线性:≤0.0015﹪F.S. ⑷最小分辨率: 0.1uV/d ⑸供桥电压: 10V/300mA(可接8个350Ω传感器) ⑹传感器接口:带长线补偿的六线制传感器接口 ⑺串行通讯接口:RS232C和RS485接口,波特率可选 ⑻大屏幕接口:电流环接口 ⑼开关量接口:超载报警继电器输出 ⑽显示屏: 6位0.8英寸超高亮LED显示器 ⑾指示灯:预警、延时报警和报警指示灯 ⑿供电电源: AC220V、50Hz ⒀工作温度: -40~+85℃ ⒁相对湿度:≤90﹪R.H ⒂外形尺寸: 210×230×80 mm ⒃重量: 2.3kg 第二章接口定义 一、接口定义 、5脚必须短接 2、串行通讯接口

弯曲模的设计说明书

摘要:是根据零件形状的需要,通过模具和压力机把毛坯弯成一定角度,一定形状工件的冲压工艺方法。弯曲成形工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应用相当广泛,如汽车上很多履盖件,小汽车的柜架构件,摩托车上把柄,脚支架,单车上的支架构件,把柄,小的如门扣,夹子(铁夹)等。弯曲的基本原理以V形板料弯曲件的弯曲变形为例进行说明。凸模运动接触板料(毛坯)由于凸,凹模不同的接触点力作用而产生弯短矩,在弯矩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产生弯曲。随着凸模继续下行,毛坯与凹模表面逐渐靠近接触,使弯曲半径及弯曲力臂均随之减少,毛坯与凹模接触点由凹模两肩移到凹模两斜面上。(塑变开始阶段)。随着凸模的继续下行,毛坯两端接触凸模斜面开始弯曲。(回弯曲阶段)。压平阶段,随着凸凹模间的间隙不断变小,板料在凸凹模间被压平。校正阶段,当行程终了,对板料进行校正,使其圆角直边与凸模全部贴合而成所需的形状。 关键词:料盒插板;弯曲模;弯曲成形工艺

绪论 模具被称为“百业之母”,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其应用非常广泛,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生产都依靠模具成形。作为制造业的上游部分,模具对产品质量、效益起决定性作用。 当今世界正进行着新一轮的产业调整,一些模具制造企业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正成为世界模具大国。目前我国的模具总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三,仅次于日本和美国。近年来,外资对我国模具行业投入量增大,工业发达国家将模具向我国转移的趋势进一步明朗化,我国模具行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我国存在一方面模具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模具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

弯曲模具设计说明书

弯曲模具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内容 设计说明书1份 模具装配图1张 凸模零件图1张 凹模零件图1张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 目录 一、模具设计的内容 (3) 二、设计要求 (3) 三、模具设计的意义 (3) 四、弯曲工艺的相关简介 (3) (一)、弯曲工艺的概念 (3) (二)、弯曲的基本原理 (4) (三)、弯曲件的质量分析 (4) (四)、弯曲件的工艺

性 (7) (五)、最小相对弯曲半径 (7) 五、设计方案的确定 (7) (一)、弯曲件工艺分析 (8) (二)、弯曲件坯料展开尺寸的计算 (8) (三)、弯曲力的计算及压力机的选用 (9) (四)、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设计 (10) 六、模具整体结构 (16) 七、模具的工作原理及生产注意事项 (18) 八、总结 (19) 九、参考资料 (20) 一、模具设计的内容 设计一副如下图所示弯曲件的成形模具:(补充图纸)

二、设计要求 详尽的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主要零件图、模具装配图1份。 三、模具设计的意义 冲压成形/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机制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模具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加强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在掌握材料特性的基础上掌握金属成形工艺和塑件成型工艺,掌握一般模具的基本构成和设计方法,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实践基础。 四、弯曲工艺的相关简介 (一)、弯曲工艺的概念 弯曲是将金属板料毛坯、型材、棒材或管材等按照设计要求的曲率或角度成形为所需形状零件的冲压工序。弯曲工序在生产中应用相当普遍。零件的种类很多,如汽车上很多履盖件,小汽车的柜架构件,摩托车上把柄,脚支架,单车上的支架构件,把柄,门扣,铁夹等。 (二)、弯曲的基本原理 以V形板料弯曲件的弯曲变形为例进行说明。其过程为: 1、凸模运动接触板料(毛坯)由于凸,凹模不同的接触点力作用而产 生弯短矩,在弯矩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产生弯曲。 2、随着凸模继续下行,毛坯及凹模表面逐渐靠近接触,使弯曲半径及弯曲力臂均随之减少,毛坯及凹模接触点由凹模两肩移到凹模两斜面上。(塑变开始阶段)。

弯曲模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设计的目的 (1) 1.2设计要求 (1) 1.3模具设计的意义 (1) 第二章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2) 2.1模具设计的内容 (2) 2.2弯曲件的质量分析 (3) 2.3弯曲件的工艺性 (6) 第三章设计方案的确定 (7) 3.1弯曲件坯料展开尺寸的计算 (7) 3.2弯曲力的计算与压力机的选用 (8) 3.3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设计 (9) 3.4模具零件材料的选取 (13) 3.5模具零件形式的选取 (13) 第四章模具的工作原理及生产注意事项 (17) 4.1工作原理 (17) 4.2生产注意事项 (17) 第五章总结 (19)

第一章概述 1.1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冲压模具课程设计重要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基本目标是: (1)综合运用冲压模具设计、机械制图、公差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及零件、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模具制造工艺等先修课程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冲压模具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通过设计实践,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基本掌握塑料模具设计的一般规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计算绘图和运用技术标准、规范、设计手册等有关设计资料,进行冲压模具设计技能训练,为此后的模具设计及其机械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1.2设计要求 详尽的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工作零件图2张、模具装配图1份。 1.3模具设计的意义 冲压成形/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机制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模具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加强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在掌握材料特性的基础上掌握金属成形工艺和塑件成型工艺,掌握一般模具的基本构成和设计方法,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实践基础。

四角件弯曲模具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四角弯曲零件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学院名称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机制1071班 学号 10110107115 学生姓名肖一民 指导教师欧阳伟 2010年 12月 29日

目录 1.设计课题1 2.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 2 1.工艺过程的制定 3 1.1 制件的工艺性分析 3 1.1.1冲压件的形状和尺寸应满足的要求 3 1.1.2冲压件的精度与断面粗糙度 3 1.2冲压工艺方案的分析与制定 4-5 2 设计工艺计算 6 2.1弯曲件展开尺寸的计算 6 2.2冲压力的计算及冲压设备的选择 7 2.2.1冲压力的计算 8 2.2.2初选冲压设备 8 2.3材料利用率及弯曲回弹值的计算 8 3.模具工作零件设计 9 3.1 弯曲模具工作零件尺寸的计算 9 3.1.1凸模与凹模的圆角半径 9 3.1.2凹模深度 9 3.1.3弯曲模凸模和凹模的间隙 10 3.2模具工作零件结构的确定 10-12 4. 模具其他零件的设计 13-14 5.设计心得体会15 6.参考文献16

序言 模具做为高效率的生产工具的一种,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与重要的工艺装备。采用模具生产制品和零件,具有生产效率高,可实现高速大批量的生产;节约原材料,实现无切屑加工;产品质量稳定,具有良好的互换性;操作简单,对操作人员没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利用模具批量生产的零件加工费用低;所加工出的零件与制件可以一次成形,不需进行再加工;能制造出其它加工工艺方法难以加工、形状比较复杂的零件制品;容易实现生产的自动化的特点。 设计出正确合理的模具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质量、生产率、具使用寿命,还可以提高产品经济效益。在进行模具设计时,必须清楚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出的零件要能加工、易加工。充分了解模具各部件作用是设计者进行模具设计的前提,新的设计思路必然带来新的模具结构。 本次设计了一套弯曲模具。经过查阅资料,首先要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经过工艺分析和对比,通过冲压力、顶件力、卸料力和弯曲力等计算,确定压力机的型号。再分析对冲压件加工的模具适用类型选择所需设计的模具。得出将设计模具类型后将模具的各工作零部件设计过程表达出来。在设计说明书的第一部分,说明了冲压模具的重要性与本次设计的意义,接着是对冲压件的工艺分析,完成了工艺方案的确定。第二部分,对零件排样图的设计,完成了材料利用率的计算。再进行弯曲工艺力的计算和弯曲模工作部分的设计计算,对选择

系列大钩使用说明书

DG系列大钩 使用说明书 兰州兰石国民油井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2003年11月

目 录 前言 1. 技术规范 (1) 2. 结构说明 (1) 3. 使用与维护保养 (2) 4. 润滑 (3) 5. 运输﹑保管 (3) 6. 附表 (3) 7. 附图 (3) 图1 DG大钩 图2 制动装置

前 言 DG大钩是石油钻机的提升设备之一,它和游车一起构成钻机提升系统的可动部分。在钻井作业中,主要用于悬吊钻杆柱。 DG大钩能与符合API规范的相同(或相当)级别的游车﹑水龙头配套使用。 为了帮助广大用户对该系列产品的性能特点有所了解,以便正确合理地使用大钩,本说明书对大钩的技术规范﹑结构特点﹑使用及维护保养等分别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所以,正确使用本说明书,对延长大钩寿命保证安全可靠性,提高生产效率都有着重要意义。 我公司为用户所需备件提供了大钩的《零件图册》,若用户需要请按大钩《零件图册》选订,并注明图号﹑名称. 每台大钩上均有出厂编号,若用户订购备件或查询有关事宜,必须指明大钩的型号和出厂编号. 厂家有权在任何时候更改大钩的型号或设计而不通知用户也不对用户承担任何义务。 兰州兰石国民油井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推荐用户使用本公司产品的替换零件,使用非本公司的替换零件会使你的产品性能下降。 兰州兰石国民油井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1.技术规范 表1大钩技术规范 2.结构说明 DG大钩的钩身﹑吊环﹑吊环座是由特种合金钢铸造而成。下筒体﹑钩杆是由合金锻钢制成,所以该系列大钩有较高的承载能力。 大钩吊环(1)与吊环座(3)用吊环销(2)连接,下筒体(8)与钩身(9)用左旋螺纹连接,并用止动块防止螺纹松动,钩身和筒体可沿钩杆(15)上下运动,筒体和弹簧

弯曲模模具设计说明书(doc 30页)

弯曲模模具设计说明书(doc 30页)

陕西理工学院课程设计 弯曲模模具设计 说明书 题目双向弯板的磨具设计 学生姓名付俊文学号1014054130 所在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材控1002班 指导教师 __ __ __ 完成地点陕西理工学院 ___

2013年 6 月 24 日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设计产品图 (6) 第二章零件的冲压工艺性分析 (8) §2.1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8) §2.2分析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8) 第三章冲压工艺方安的制定及模具结构形式的论证和确定 (10) §3.1冲压工艺方安的制定 (10) §3.2模具结构形式的论证和确定 (10) 第四章毛坯形状和尺寸的确定 (11) §4.1毛坯尺寸的计算 (12) §4.2条料的尺寸确定 (12) 第五章弯曲力计算 (14) 第六章落料工艺计算 (15) §6.1 刃口尺寸计算 (15) §6.2 冲裁力计算 (16) 第七章冲压设备的选用 (17) §7.1落料设备的选用 (17)

§7.2弯曲模部分的计算及其设备的选用 (17) 第八章模具零部件结构的确定 (18) §8.1弯曲模主要零部件设计 (18) §8.2标准模架的选用 (19) §8.3送料定距零件 (20) §8.4卸料装置和推件装置 (20) §8.5导向零件 (20) §8.6紧固零件 (21) 第九章模具的结构及工作过程 (22) §9.1模具结构和工作过程 (23) §9.2模具结构特点 (24) §9.3弹性元件的设计 (24) 结论 (26) 参考文献 (27) 致谢 (28) 前言 冲压成形作为现代工业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加工方法,用 以生产各种板料零件,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其成形件具有 自重轻、刚度大、强度高、互换性好、成本低、生产过程便 于实现机械自动化及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其它加工方 法所不能相比和不可替代的先进制造技术,在制造业中具有

弯板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的设计

1 绪论 目前,我国冲压技术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的落后,主要原因是我国在冲压基础理论及成形工艺、模具标准化、模具设计快速化等程度不高的原因。 1.1国内外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模具工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设计、制造加工能力和水平、都有一了很大的提高。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统计,1995年中国模具总产值为145亿元,而2003年已达450亿元左了,年均增长14%。另据统计2004年中国(不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共有模具专业生产厂、产品厂配套的模具车问(分厂)近20000家,约60万从业人员,年模具总产值达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有十多家。但是,我国模具工业现有能力只能满足需求最的60%左右,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据有关部门统计,1997年进口模具价值6-3亿美元,这还不包括随设备一起进口的模具;1997年出口模具仅为7800万美元。目前我国模具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国内已经认识到了模具在制造业中的重要基础地位,许多模具企业十分重视技术发展,增大了用于模具技术进步的投资。 1.2我国未来模具的研发探讨 ——模具设计的标准化、网络化、智能化、三维化、集成化1、标准化 标准化是实现模具专业化生产的基本前提,是系统提高整个模具行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是机械制造业向深层次发展必由之路。国际上工业发达的国家和公司都极为重视模具的标准化,我国的模具标准化程度不足30%,而且标准品种少、质量低、交货期长,严重阻碍模具的合理流向和效能发挥。 CAD/CAM系统可建立标准零件数据库,非标准零件数据库和模具参数数据库。标准零件库中的零件在CAD设计中可以随时调用,并采用GT(成组技术)生产。非标准零件库中存放的零件,虽然与设计所需结构不尽相同,但利用系

托架弯曲模具设计说明书

新余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内容: 1、设计一幅弯曲模,完成下图托架零件(生产批量:2万件/年)的弯曲。 材料:08冷轧钢板,料厚t=1.5mm ,,其未注公差尺寸精度等级为IT14,编制冲压工艺方案并完成模具结构的设计。 托架的零件图 2.模具整体方案设计:包括零件的工艺分析、模具类型的确定、压力中心计算、毛坯尺寸计算、压力机选择等。 3.模具整装配图和模具重要零件选用与设计。 4.撰写此模具设计说明书

第3页共21页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CAD,并陆续开始使用UG、Pro/Engineer、I-DEAS、Euclid-IS等国际通用软件。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在过去十多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许多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例如,精密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设备中的比重比较低;CAD/CAE/CAM 技术的普及率不高;许多先进的模具技术应用不够广泛等等,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命模具依赖进口。导柱式冲裁模的导向比导板模的准确可靠,并能保证冲裁间隙的均匀,冲裁的工件精度较高、模具使用寿命长,而且在冲床上安装使用方便,因此导柱式冲裁模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冲模,适合大批量生产。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在全球化经济竞争的市场的环境下,为生产符合“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等要求服务的模具产品,研究、开发、改进模具生产设备与模具设计方式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本设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企业里的格式及顺序进行编写的。其中的一些数据都是按照“冲压模具及设备”及“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上的表查得的标准数据,而图也是遵循“机械制图”上的标准画法画的。本设计以够用为准,着重的考虑它的应用性、实用性及综合性。本设计对冲压的工艺、模具的设计、材料的分析等都一一的进行了分析及介绍。 根据考虑合理的工艺编制、实现高速化、自动化、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材料成本等一些因素,以降低冲压的成本及模具的费用,提高效率。 根据企业要求及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工程技术的要求,设计出企业所需要的、简单的、应用性好的模具模具及产品。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具设计 复习题答案

第三章弯曲工艺及弯曲模具设计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 1 、将板料、型材、管材或棒料等弯成一定角度、一定曲率,形成一定形状的零件的冲压方法称为弯曲。 2 、弯曲变形区内应变等于零的金属层称为应变中性层。 3 、窄板弯曲后起横截面呈扇形状。窄板弯曲时的应变状态是立体的,而应力状态是平面。 4 、弯曲终了时,变形区内圆弧部分所对的圆心角称为弯曲中心角。 5 、弯曲时,板料的最外层纤维濒于拉裂时的弯曲半径称为最小弯曲半径。 6 、弯曲时,用相对弯曲半径表示板料弯曲变形程度,不致使材料破坏的弯曲极限半径称最小弯曲半径。 7、最小弯曲半径的影响因素有材料的力学性能、弯曲线方向、材料的热处理状况、弯曲中心角。 8 、材料的塑性越好,塑性变形的稳定性越强,许可的最小弯曲半径就越小。 9 、板料表面和侧面的质量差时,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并降低塑性变形的稳定性,使材料过早破坏。对于冲裁或剪 切坯料,若未经退火,由于切断面存在冷变形硬化层,就会使材料塑性降低,在上述情况

下均应选用较大的弯 曲半径。轧制钢板具有纤维组织,顺纤维方向的塑性指标高于垂直于纤维方向的塑性指标。 10 、为了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对于经冷变形硬化的材料,可采用热处理以恢复塑性。 11 、为了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对于侧面毛刺大的工件,应先去毛刺;当毛刺较小时,也可以使有毛刺的一 面处于弯曲受压的内缘(或朝向弯曲凸模),以免产生应力集中而开裂。 12 、为了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对于厚料,如果结构允许,可以采用先在弯角内侧开槽后,再弯曲的工艺, 如果结构不允许,则采用加热弯曲或拉弯的工艺。 13 、在弯曲变形区内,内层纤维切向受压而缩短应变,外层纤维切向受受拉而伸长应变,而中性层则保持不 变。 14 、板料塑性弯曲的变形特点是:( 1 )中性层内移( 2 )变形区板料的厚度变薄( 3 )变形区板料长 度增加( 4 )对于细长的板料,纵向产生翘曲,对于窄板,剖面产生畸变。 15 、弯曲时,当外载荷去除后,塑性变形保留下来,而弹性变形会完全消失,使弯曲件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具设计复习题答案

第三章 1 、将板料、型材、管材或棒料等弯成一定角度、一定曲率,形成一定形状的零件的冲压方法称为弯曲。 2 、弯曲变形区内应变等于零的金属层称为应变中性层。 3 、窄板弯曲后起横截面呈扇形状。窄板弯曲时的应变状态是立体的,而应力状态是平面。 4 、弯曲终了时,变形区内圆弧部分所对的圆心角称为弯曲中心角。 5 、弯曲时,板料的最外层纤维濒于拉裂时的弯曲半径称为最小弯曲半径。 6 、弯曲时,用相对弯曲半径表示板料弯曲变形程度,不致使材料破坏的弯曲极限半径称最小弯曲半径。 7、最小弯曲半径的影响因素有材料的力学性能、弯曲线方向、材料的热处理状况、弯曲中心角。 8 、材料的塑性越好,塑性变形的稳定性越强,许可的最小弯曲半径就越小。 9 、板料表面和侧面的质量差时,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并降低塑性变形的稳定性,使材料过早破坏。对于冲裁或剪 切坯料,未经退火,由于切断面存在冷变形硬化层,就会使材料塑性降低,上述情况下均应选用较大的弯曲半径。轧制钢板具有纤维组织,顺纤维方向的塑性指标高于垂直于纤维方向的塑性指标。 10 、为了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对于经冷变形硬化的材料,可采用热处理以恢复塑性。 11 、为了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对于侧面毛刺大的工件,应先去毛刺;当毛刺较小时,也可以使有毛刺的一 面处于弯曲受压的内缘(或朝向弯曲凸模),以免产生应力集中而开裂。 12 、为了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对于厚料,如果结构允许,可以采用先在弯角内侧开槽后,再弯曲的工艺, 如果结构不允许,则采用加热弯曲或拉弯的工艺。 13 、弯曲变形区内,内层纤维切向受压而缩短应变,外层纤维切向受受拉而伸长应变,而中性层保持不变 14 、板料塑性弯曲的变形特点是:( 1 )中性层内移( 2 )变形区板料的厚度变薄( 3 )变形区板料长 度增加( 4 )对于细长的板料,纵向产生翘曲,对于窄板,剖面产生畸变。 15 、弯曲时,当外载荷去除后,塑性变形保留下来,而弹性变形会完全消失,使弯曲件的形状和尺寸发生变 化而与模具尺才不一致,这种现象叫回弹。其表现形式有 _ 曲率减小、弯曲中心角减小两个方面。 16 、相对弯曲半径r ╱ t 越大,则回弹量越大。 17 、影响回弹的因素有:( 1)材料的力学性能( 2)变形程度( 3)弯曲中心角( 4)弯曲方式及弯曲 模( 5)冲件的形状。 18 、弯曲变形程度用 r / t来表示。弯曲变形程度越大,回弹愈小,弯曲变形程度越小,回弹愈大。 19 、在实际生产中,要完全消除弯曲件的回弹是不可能的,常采取改进弯曲件的设计,采取适当的弯曲工艺

爆炸钩的使用方法

爆炸钩的使用方法 本文将系统全面,由浅入深的介绍爆炸钩的一些技巧,让新手对爆炸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及使用,下面将从概念及优点、绑法、种类、怎么用(上饵方法、钓具、钓法、饵料制作)四个方面来说说爆炸钩。 一、爆炸钩及其优点 爆炸钩,又叫组钩、炸弹钩、吸入钩、集团钩。由多个钓钩绑在一起而成,有的中间还带有金属弹簧。用爆炸钩抛竿垂钓是放长线钓大鱼的常用方法。其优点是: 1.每次使用的饵料较多,入水后分散面积大,气味远遁,引诱力极强。 2.钩多,鱼吸食饵料时容易将钩一同吸入,上钩率较高。 3.鱼中钩后奋力挣扎时,其他钩有可能刺入鱼体其他部位,使得鱼更难逃脱。 4.由于钩多和提竿幅度大,在快速回收时,经常会钩住附近的鱼。 二、爆炸钩的绑法

三、种类 爆炸钩的钓钩数目一般有4~12个,以6~8个居多。主要有两种:带簧有尾钩和无簧无尾钩。 1.带簧有尾型 中间系有一个金属弹簧,既能固定和承托饵料,又能在弹簧圈内装添增味料,增强了诱鱼作用。而尾钩除了增加上鱼率外,还容易刺中上钩后挣扎的鱼,从而起到固定作用。 2.无簧无尾型 几个钓钩用子线等长绑在一起。由于没有弹簧托住饵料,故对钓饵的粘硬度要求严格,否则在甩投时容易出现“天女散花”的情况。 四、爆炸钩怎么用 分上饵方法、钓具、钓法和饵料制作四方面介绍: (一)上饵方法 1.先把饵料开好。 2.取出一块鸡蛋大小的饵料,用手搓几下,攥实,增加饵料的粘性。

3.用大拇指在饵料上压出一条槽。 4.把爆炸钩上边的线都夹在饵料中,如果带有金属弹簧,也要把弹簧(装料器)放在槽上。 5.饵料包住弹簧(装料器),然后用手搓几下,使饵料完全把弹簧包住和包紧。

弯曲模具设计说明

弯曲模具设计说明书--保持架异向弯曲工序模具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日期:2014/12/27 目录

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2) 2. 弯曲零件图及工艺 (3) 2.1. 弯曲零件图 (3) 2.2. 工艺分析 (3) 2.3. 材料分析 (4) 2.4. 模具简图 (4) 3. 弯曲力的计算 (9) 4. 校正弯曲力的计算 (9) 5. 弹顶器的计算 (10) 6. 回弹量的计算 (10) 7. 弯曲模结构设计和装配图总图 (11) 8. 弯曲模凸模、凹模设计 (12) 9. 结论 (13) 10. 参考文献 (13) 1.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本设计书旨在设计出保持架中间工序的弯曲模,保持架为多部位弯曲结构,采用冲压弯曲工艺可以方便快捷高效地进行生产,且品质益于保证,节省成本。保持架采用单工序模冲压,需要三道工序,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此模具是保持架三道工序(a 落料 b 异向弯曲 c 最终弯曲)三步中的第二步,是成型最关键的一步。

2.弯曲零件图及工艺 2.1.弯曲零件图 零件名称:保持架 生产批量:中批量 材料: 20钢,厚0.5mm 零件图:如图1 图1 保持架零件图 2.2.工艺分析 保持架采用单工序模冲压,需要三道工序,分别为落料、异向弯曲、最终弯曲。每道工序各用一套模具。本设计书主要介绍了中间工序-异向弯曲工序模具的设计。异向弯曲工序的工件如图2所示。工件左右对称,共有8条弯曲线。其中字母a, b, c, d, e为此弯曲工序的弯曲线。

图2 异向弯曲工序工件 2.3.材料分析 此工件材料为20钢(GB/T 699-1999),冷变形塑性高、一般供弯曲、压延、弯边和锤拱等加工切削加工性冷拔或正火状态较退火状态好、一般用于制造受力不大而韧性要求高的。 该钢属于优质低碳碳素钢,冷挤压、渗碳淬硬钢。该钢强度低,韧性、塑性和焊接性均好。抗拉强度为355~500MPa,伸长率≥24%。 2.4.模具简图 图3是保持架零件图,图4是此弯曲工序的成品图,图5为此工序模具的设计装配图,图6是保持架模具凹模零件图,图7是保持架模具凸模零件图,图8是凹模垫板工程图,图9是凹模固定板工程图,图10是凸模垫板工程图,图11是凸模固定板工程图。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具设计-复习题答案

第三章弯曲工艺及弯曲模具设计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将板料、型材、管材或棒料等弯成一定角度、一定曲率,形成一定形状的零件的冲压方法称为弯曲。 2 、弯曲变形区内应变等于零的金属层称为应变中性层。 3 、窄板弯曲后起横截面呈扇形状。窄板弯曲时的应变状态是立体的,而应力状态是平面。 4 、弯曲终了时,变形区内圆弧部分所对的圆心角称为弯曲中心角。 5 、弯曲时,板料的最外层纤维濒于拉裂时的弯曲半径称为最小弯曲半径。 6 、弯曲时,用相对弯曲半径表示板料弯曲变形程度,不致使材料破坏的弯曲极限半径称最小弯曲半径。 7、最小弯曲半径的影响因素有材料的力学性能、弯曲线方向、材料的热处理状况、弯曲中心角。 8 、材料的塑性越好,塑性变形的稳定性越强,许可的最小弯曲半径就越小。 9 、板料表面和侧面的质量差时,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并降低塑性变形的稳定性,使材料过早破坏。对于冲裁或剪切坯料,若未经退火,由于切断面存在冷变形硬化层,就会使材料塑性降低,在上述情况下均应选用较大的弯曲半径。轧制钢板具有纤维组织,顺纤维方向的塑性指标高于垂直于纤维方向的塑性指标。 10 、为了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对于经冷变形硬化的材料,可采用热处理以恢复塑性。 11 、为了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对于侧面毛刺大的工件,应先去毛刺;当毛刺较小时,也可以使有毛刺的一面处于弯曲受压的内缘(或朝向弯曲凸模),以免产生应力集中而开裂。 12 、为了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对于厚料,如果结构允许,可以采用先在弯角内侧开槽后,再弯曲的工艺,如果结构不允许,则采用加热弯曲或拉弯的工艺。 13 、在弯曲变形区内,内层纤维切向受压而缩短应变,外层纤维切向受受拉而伸长应变,而中性层则保持不变。 14 、板料塑性弯曲的变形特点是:( 1 )中性层内移( 2 )变形区板料的厚度变薄( 3 )变形区板料长度增加( 4 )对于细长的板料,纵向产生翘曲,对于窄板,剖面产生畸变。 15 、弯曲时,当外载荷去除后,塑性变形保留下来,而弹性变形会完全消失,使弯曲件的形状和尺寸发生变

弯曲模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工艺性分析。。。。。。。。。。。。。。。。。。。。。。。。。。。。。。。。。。。。。。。。。。。。。。。。。。。。。。。。。。。1 二、工艺方案拟定。。。。。。。。。。。。。。。。。。。。。。。。。。。。。。。。。。。。。。。。。。。。。。。。。。。。。。。。。1 三、弯曲工艺计算。。。。。。。。。。。。。。。。。。。。。。。。。。。。。。。。。。。。。。。。。。。。。。。。。。。。。。。。。2 四、冲压设备选择。。。。。。。。。。。。。。。。。。。。。。。。。。。。。。。。。。。。。。。。。。。。。。。。。。。。。。。。。3 五、模具的组成。。。。。。。。。。。。。。。。。。。。。。。。。。。。。。。。。。。。。。。。。。。。。。。。。。。。。。。。。。。3 六、弯曲模模架及零件设计。。。。。。。。。。。。。。。。。。。。。。。。。。。。。。。。。。。。。。。。。。。。。。。。。3 七参考资料。。。。。。。。。。。。。。。。。。。。。。。。。。。。。。。。。。。。。。。。。。。。。。。。。。。。。。。。。。。。。4

U型弯曲模设计计算 已知:材料为Q235,厚度t=2mm,模具高度H=51mm,长度L=48mm,弯曲半径r=3mm。模具为U型弯曲模。 一、工艺性分析 1、材料分析 材料分析。该工件所用材料Q235是常用的冲压材料,塑性较好,适合冲压加工。2、结构分析 该工件结构简单,形状对称,适合弯曲。工件弯曲半径为3mm,垂直于纤维。 所以,r min=0.1t=0.2mm 即能一次弯曲成功。 该工件是一个弯曲角度为90°的弯曲件,所有尺寸精度均未标注公差。而当r/t<5 时,可以不考虑圆角半径的回弹,所以该工件符合普通弯曲的经济精度要求。 3、结论 该工件的弯曲工艺性良好,适合进行弯曲加工。 二、工艺方案的拟定 1、毛坯长度L z 当r>0.5t时,毛坯长度计算公式为: L z=a+b+c+π﹙r+Kt﹚ 其中a=b=46mm,c=38mm, 查表知K=1.3所以L z=203.16mm≈203mm 2、方案确定 分析看出,该产品为单工序模,基本冲压工序为弯曲。 三、弯曲工艺计算 1、冲压力的计算 ①弯曲力的计算 弯曲力的大小受到材料的力学性能、弯曲件形状、毛坯尺寸、弯曲半径、模具间隙、凹模圆角支点间距离、弯曲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从理论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在生产中通常采用经验公式或通过简化的理论公式来进行计算。 F=0.7kbt2σb/﹙r+t﹚=0.7×1.3×10×22×400/﹙3+2﹚=2912N 式中F为材料在冲压行程结束时的弯曲力,N; b 为弯曲件的宽度,mm; t 为弯曲材料的厚度,mm; r 为弯曲件的内弯曲半径,mm; σ b为材料强度极限,取设计值400MPa; K为安全系数,一般取K =1.3。 ②顶件力的计算

V形弯曲模具设计

浮生、流年《塑性成形工艺》课程设计 2015年7月32日 题目: V形弯曲模具设计 姓名:灬焚书灬 学号: 89757 系别:材料工程系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年级: 2015级 指导老师:

目录

1、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V形弯曲模具设计 工件图:如图1 材料:Q235 厚度:1mm 技术要求:小批量,零件公差按IT14选取 图1:工件图 2、冲压工艺分析 材料分析 Q235号钢为普通碳素结果钢,性质较软,具有较好的弯曲性能,弹性模量E=200~220GPa ,σb=375~500MPa。 工艺分析 该弯曲件外形简单,精度要求不高,工件厚度小,可以采用单工序模弯曲,且定位精度易保证。 弯曲件的工序安排 参考《冷冲模设计》[Ⅰ] P136可一次压弯成形。

3、弯曲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模具类型的选择 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单工序冲模,所以采模具类型为单工序模。 操作与定位方式 零件小批量生产,安排生产可采用手工送料方式能够达到批量生产,且能降低模具成本,因此采用手工送料方式。零件尺寸较小,厚度较小,宜采用定位板定位。 卸料与出件方式 因为工件料厚为1mm ,相对较薄,卸料力不大,故可采用弹性料装置卸料。 导向方式的选择 导向零件是用来保证上模相对于下模的正确运动。对生产批量较大、零件公差要求较高、寿命要求较长的模具,一般都采用导向装置。模具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导柱和导套。 该模具生产批量不大,工件变形弯曲简单,弯曲力较小,可以不采用导向装置。 4、弯曲模具工艺与设计分析 弯曲工件毛坯尺寸计算 工件属于有圆角半径的弯曲件,毛胚展开长度为: ) (ππ圆弧 圆弧 直线xt r l l l +? =?=+=∑∑1803602L ? ?ρ 公式 1 式中 L — 弯曲件板料长度

U形件弯曲模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 课题:U形弯曲件 设计时间:。。。。。。。。。。 班级:*********************学号:123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0 年12 月11 日

前言 一、弯曲的概念与应用 金属材料被弯成一定形状和角度的零件的成形方法称为弯曲。弯曲是冲压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种工艺,可用于制造大型结构零件,,如飞机机翼、汽车大梁等,也可用于生产中小型机器及电子仪器仪表零件,如铰链、点子元器件等。根据弯曲件的不同要求和生产批量的大小,有各种不同的弯曲方法。最常用的是以弯曲模具在通用压力机上进行压弯,此外也有在折弯机、滚弯机、拉弯机上进行的折弯、滚弯、及拉弯。

目录前言··2 设计任务书··5 U形件弯曲模第一章工艺分析··6 1.1材料分析··6 1.2结构分析··6 第二章工艺方案拟定··7 2.1毛坯展开··7 2.2方案确定··8 第三章弯曲工艺计算··8 3.1冲压力计算··8 3.2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9 第四章模具总结构形式确定··12 第五章冲压设备的选择··12 第六章弯曲模模架及零件设计··13 6.1后侧导柱模架的选用··13 6.2其它零件结构··13

第七章模具制造工艺过程··16 7.1凹模制造工艺过程··16 7.1凸模制造工艺过程··16 第八章模具各部分零件参数··16 第九章橡胶垫的选用··17 第十章总工程图··18 总结··19 致信··20 参考文献··22 附录··23

毕业设计任务书 题目:根据下面的制件,设计冲压模具(为 大批量生产) 材料:10 t=5mm B=40mm 设计工作量:1、模具装配图一(A0或者A1 图纸)。 2、主要零件图1~3(A3或者 A4图纸)。 3、模具各零件及模具总体装 配三维造型。

弯曲工艺和弯曲模具设计

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 课程论文 弯曲工艺和弯曲模具设计 课程名称: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学年学期: 2012-2013第二学期 系别:工程系 专业班级: 11级模具设计与制造(1)班 姓名: 学号: 110704230 授课教师签名: 论文评分(百分制):

目录 目录............................................................. - 2 - 第一章冲压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 - 3 - 一、工序类型 .................................................. - 3 - 二、零件工艺性能 ............................................. - 3 - 三、零件工艺结构 ............................................. - 3 - 第二章毛坯展开长度的确定...................................... - 3 - 一、圆弧部分长度:........................................... - 4 - 二、垂直部分的直线长度:................................... - 4 - 三、底部的直线长度为: ..................................... - 4 - 四、故毛坯展开长度为: ..................................... - 4 - 第三章弯曲力的计算 ................................................ - 5 - 第四章压力机的选择 ................................................ - 5 - 结论 ................................................................ - 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