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模模具设计说明书(doc 30页)

合集下载

弯曲模具设计说明书

弯曲模具设计说明书

弯曲模具设计说明书弯曲模具设计说明书1:弯曲模具设计概述1.1 弯曲模具设计的背景和目的1.2 弯曲模具设计的范围和约束条件 1.3 弯曲模具设计的主要目标和要求2:弯曲模具技术要求2.1 弯曲模具的材料选择和性能要求 2.2 弯曲模具的尺寸和公差要求2.3 弯曲模具的加工工艺和工艺要求3:弯曲模具的结构设计3.1 弯曲模具的整体结构设计3.2 弯曲模具的工作部位设计3.3 弯曲模具的夹持和定位设计3.4 弯曲模具的导向和定位设计3.5 弯曲模具的冷却和散热设计4:弯曲模具的配套设备和工装4.1 弯曲模具的千斤顶和液压系统4.2 弯曲模具的送料系统4.3 弯曲模具的夹具和夹具系统4.4 弯曲模具的测量和检测设备4.5 弯曲模具的辅助工装和辅助设备5:弯曲模具的制造和维护5.1 弯曲模具的制造工艺和制造流程5.2 弯曲模具的装配和调试过程5.3 弯曲模具的使用和使用注意事项5.4 弯曲模具的维护和保养方法6:弯曲模具的性能测试和验证6.1 弯曲模具的负荷测试和耐久性验证6.2 弯曲模具的尺寸准确性测试和精度验证 6.3 弯曲模具的可靠性评估和故障分析7:弯曲模具的标准和法规7.2 弯曲模具的使用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7.3 弯曲模具的环境保护要求和限制条件附件:1:弯曲模具设计图纸及CAD文件2:弯曲模具工艺流程图3:弯曲模具材料报告和测试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模具设计专利法》:专门关于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法律法规。

2:《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范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要求。

3:《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和预防污染的法律法规。

弯曲模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

弯曲模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设计的目的 (1)1.2设计要求 (1)1.3模具设计的意义 (1)第二章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2)2.1模具设计的内容 (2)2.2弯曲件的质量分析 (3)2.3弯曲件的工艺性 (6)第三章设计方案的确定 (7)3.1弯曲件坯料展开尺寸的计算 (7)3.2弯曲力的计算与压力机的选用 (8)3.3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设计 (9)3.4模具零件材料的选取 (13)3.5模具零件形式的选取 (13)第四章模具的工作原理及生产注意事项 (17)4.1工作原理 (17)4.2生产注意事项 (17)第五章总结 (19)第一章概述1.1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是冲压模具课程设计重要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设计的基本目标是:(1)综合运用冲压模具设计、机械制图、公差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及零件、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模具制造工艺等先修课程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冲压模具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2)通过设计实践,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基本掌握塑料模具设计的一般规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计算绘图和运用技术标准、规范、设计手册等有关设计资料,进行冲压模具设计技能训练,为此后的模具设计及其机械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1.2设计要求详尽的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工作零件图2张、模具装配图1份。

1.3模具设计的意义冲压成形/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机制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模具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加强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在掌握材料特性的基础上掌握金属成形工艺和塑件成型工艺,掌握一般模具的基本构成和设计方法,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实践基础。

第二章冲压件的工艺分析2.1模具设计的内容设计一副如下图2.1所示弯曲件的成形模具:图2.1 弯曲件2.2弯曲件的质量分析该弯曲件名为压块,形状对称,尺寸无精度要求,材料是Q345,低合金钢。

采用复合模冲压成形,本模具是完成1个U形和2个V形弯曲的冲压工艺,弯曲角都是90°。

弯曲模具设计说明

弯曲模具设计说明

弯曲模具设计阐明书--保持架异向弯曲工序模具设计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日期:2023/12/27目录1. 设计旳目旳和意义 (3)2. 弯曲零件图及工艺 (3)2.1. 弯曲零件图 (3)2.2. 工艺分析 (4)2.3. 材料分析 (5)2.4. 模具简图 (5)3. 弯曲力旳计算 (10)4. 校正弯曲力旳计算 (10)5. 弹顶器旳计算 (11)6. 回弹量旳计算 (12)7. 弯曲模构造设计和装配图总图 (13)8. 弯曲模凸模、凹模设计 (14)9. 结论 (15)10. 参照文献 (16)1.设计旳目旳和意义本设计书意在设计出保持架中间工序旳弯曲模,保持架为多部位弯曲构造,采用冲压弯曲工艺可以以便快捷高效地进行生产,且品质益于保证,节省成本。

保持架采用单工序模冲压,需要三道工序,工艺简朴,生产效率高。

此模具是保持架三道工序(a 落料 b 异向弯曲c 最终弯曲)三步中旳第二步,是成型最关键旳一步。

2.弯曲零件图及工艺2.1. 弯曲零件图零件名称:保持架生产批量:中批量材料:20钢,厚0.5mm零件图:如图1图1 保持架零件图2.2. 工艺分析保持架采用单工序模冲压,需要三道工序,分别为落料、异向弯曲、最终弯曲。

每道工序各用一套模具。

本设计书重要简介了中间工序-异向弯曲工序模具旳设计。

异向弯曲工序旳工件如图2所示。

工件左右对称,共有8条弯曲线。

其中字母a, b, c, d, e为此弯曲工序旳弯曲线。

图2 异向弯曲工序工件2.3. 材料分析此工件材料为20钢(GB/T 699-1999),冷变形塑性高、一般供弯曲、压延、弯边和锤拱等加工切削加工性冷拔或正火状态较退火状态好、一般用于制造受力不大而韧性规定高旳。

该钢属于优质低碳碳素钢,冷挤压、渗碳淬硬钢。

该钢强度低,韧性、塑性和焊接性均好。

抗拉强度为355~500MPa,伸长率≥24%。

2.4. 模具简图图3是保持架零件图,图4是此弯曲工序旳成品图,图5为此工序模具旳设计装配图,图6是保持架模具凹模零件图,图7是保持架模具凸模零件图,图8是凹模垫板工程图,图9是凹模固定板工程图,图10是凸模垫板工程图,图11是凸模固定板工程图。

弯曲模设计说明书

弯曲模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弯曲件工艺分析………………………………二、工艺方案的确定………………………………三、弯曲工艺计算四、模具总体设计i五、冲压设备的选用六、绘制模具总装配图七、参考文献序号项目内容结论弯曲如图所示角度“L”形,材料为10优质钢,好度为1.2mm,,中批量生产,设计弯曲模。

插图一、弯曲件工艺分析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和批量要求,可采用冲孔落料,弯曲,”L”形弯曲3道工序成形,这里考虑“L”形弯曲工艺。

插图2个零件弯曲部位是33mm“L”形弯曲,按图中尺寸42mm,33mm可知圆角为90度,此工件为“L”形弯曲,零件尺寸公差为未注公差,在处理时按IT14级要求。

二、工艺方案的确定弯曲该零件常见的模具结构有如图所示两种方案:插图2个对于两直边不等的“L”形弯曲件,如果采用一般的“V”形件弯曲模弯曲,两直边的长度不容易保证,这时应采用“L”形弯曲模。

图a适用于两直边相差不大的“L”形件;图b适用于两直边相差较大的“L”形件;由于是单边弯曲,弯曲时柸料容易容易偏移,因此有定位和压料装置。

利用定位板定位,因为该零件属于两直角边长度相差较大的“L”形件,故用图b所示。

对于图b,还需采用压料板将柸料压住,以防止弯曲时柸料上翘。

另外,由于单边弯曲时凸模将承受较大的水平侧压力,因此需设置反侧压块,以平衡侧压力。

反侧压块的高度要保证在凸模接触柸料以前先挡住凸模,为此,反侧压块应高出凸模的上平面,其高度H可按下式确定:h≥2t+r1+r2式中,t为料厚,r1为反侧压块导向面入口圆角半径,r2为凸模导向面端部圆角半径,可取r1=r2=(2~5)t.三、有关弯曲工艺与计算1、坯料的展开长度弯曲圆角半径较大r>0.5t,故弯曲件由直边和圆弧两部分组成。

圆弧部分位移系数由r/t=1.25,查表5-8(P215<书1>)得:x=0.33.圆弧中心角a=90度,中性层曲率半径为:P=r+xt=1.5+0.33×1.2=1.896坯料展开尺寸总长度:Lz=L1+L2+3.14a∕180×p=(97-1.2)+(33-1.2)+3.14×90/180×1.896 =130.57672≈130.582.凸模圆角半径Rp计算:当弯曲件的相对弯曲半径R/t<5~8,且不小于Rmin/t时,凸模的圆角半径取等于弯曲件的圆角半径,即Rp=R.因R/t=1.5/1.2=1.25mm查《书1》P203表5~3,最小弯曲半径Rmin/t=0.1mm,满足R/t=1.25≥Rmin/t=0.1, 故Rp=1.53. 凸模圆角半径Rd计算:凹模圆角半径的大小对弯曲变形力、模具寿命、弯曲件质量等均有影响。

导向板冲压成形工艺及冲裁模、弯曲模模具设计说明书

导向板冲压成形工艺及冲裁模、弯曲模模具设计说明书

1.1国内模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冲压技术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的落后,主要原因是我国在冲压基础理论及成形工艺、模具标准化、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与工业发达的国家尚有相当大的差距,导致我国模具在寿命、效率、加工精度、生产周期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相比差距相当大。

1.1.1国内模具的现状我国模具近年来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我国模具生产厂点约有2万多家,从业人员约50多万人,2004年模具行业的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模具企业总体上订单充足,任务饱满,2004年模具产值530亿元。

进口模具18.13 亿美元,出口模具4.91亿美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18%、32. 4%和45. 9%。

进出口之比2004年为3.69:1,进出口相抵后的进净口达13.2亿美元,为净进口量较大的国家。

在2万多家生产厂点中,有一半以上是自产自用的。

在模具企业中,产值过亿元的模具企业只有20多家,中型企业儿十家,其余都是小型企业。

近年来,模具行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主要表现为: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中高档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发展速度快于一般模具产品;专业模具厂数量增加,能力提高较快;“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浙江宇波和黄岩地区的“模具之乡”;广东一些大集团公司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科龙、美的、康佳等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模具制造中心;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模具企业现已有儿千家。

随着与国际接轨的脚步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产品质量、成本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的重要性。

而模具制造是整个链条中最基础的要素之一,模具制造技术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工业现状的重要度量工具。

近年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U形件弯曲模设计说明书

U形件弯曲模设计说明书

U形件弯曲模设计说明书(总2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毕业设计课题: U形弯曲件设计时间:。

班级: *********************学号: 123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0 年 12 月 11 日前言一、弯曲的概念与应用金属材料被弯成一定形状和角度的零件的成形方法称为弯曲。

弯曲是冲压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种工艺,可用于制造大型结构零件,,如飞机机翼、汽车大梁等,也可用于生产中小型机器及电子仪器仪表零件,如铰链、点子元器件等。

根据弯曲件的不同要求和生产批量的大小,有各种不同的弯曲方法。

最常用的是以弯曲模具在通用压力机上进行压弯,此外也有在折弯机、滚弯机、拉弯机上进行的折弯、滚弯、及拉弯。

目录前言 (2)设计任务书 (5)U形件弯曲模第一章工艺分析 (6)材料分析 (6)结构分析 (6)第二章工艺方案拟定 (7)毛坯展开 (7)方案确定 (8)第三章弯曲工艺计算 (8)冲压力计算 (8)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9)第四章模具总结构形式确定 (12)第五章冲压设备的选择 (12)第六章弯曲模模架及零件设计 (13)后侧导柱模架的选用 (13)其它零件结构 (13)第七章模具制造工艺过程 (16)凹模制造工艺过程 (16)凸模制造工艺过程 (16)第八章模具各部分零件参数 (16)第九章橡胶垫的选用 (17)第十章总工程图 (18)总结 (19)致谢信 (20)参考文献 (22)附录 (23)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根据下面的制件,设计冲压模具(为大批量生产)材料:10t=5mmB=40mm设计工作量:1、模具装配图一张(A0或者A1图纸)。

2、主要零件图1~3张(A3或者A4图纸)。

3、模具各零件及模具总体装配三维造型。

4、模具设计说明书一份。

5、PPT设计说明书一份。

U形件弯曲模具设计如图所示的弯曲件,其材料为10钢,料厚5mm,板宽40mm。

闭角弯曲模设计说明书

闭角弯曲模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闭角弯曲模模具设计学生姓名系别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目录摘要 (4)关键词 (4)第一部分引言 (4)第二部分闭角弯曲模具工艺分析过程 (5)1工艺分析 (5)2进行必要的计算 (5)2.1毛坯尺寸 (5)2.2弯曲力计算 (7)2.3压力机总压力的确定 (8)3模具整体设计 (8)4模具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9)4.1凸模、滚轴的设计 (9)4.1.1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9)4.2 凹模的设计 (11)5 模具主要零部件设计 (12)5.1 紧固零件 (12)5.2 导向零件 (13)5.3模架的选择 (13)5.4模柄的选用 (14)6选定设备 (15)6.1压力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16)6.2冲压设备规格的确定 (17)第三部分部分非标准零件加工工艺 (17)1凸模工艺规程设计 (17)2 凹模工艺规程设计 (19)3 滚轴工艺规程设计 (21)4 凸模固定板工艺规程设计 (23)第四部分结论 (26)第五部分参考文献 (26)闭角弯曲模模具设计1:摘要:通过导片零件成形工艺分析,介绍了导片零件弯曲工序有关计算,同时还介绍了闭角弯曲模具总体结构设计和主要零件的成形工艺方案。

2:本论文的资料大多是编写者结合三年所学的各方面的理论知识完成的,包括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工程材料等;一部分是通过查手册所得;还有少部分是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自己三年的实习总结。

3关键词:闭角弯曲模、滚轴、弹性复位第一部分引言毕业设计是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在学完基础理论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所设置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1.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模具设计和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2.巩固与扩充在学校所学的课程内容,掌握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掌握模具设计的基础技能,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熟悉标准和规范等。

托架弯曲模具设计说明书

托架弯曲模具设计说明书

新余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内容:1、设计一幅弯曲模,完成下图托架零件(生产批量:2万件/年)的弯曲。

材料:08冷轧钢板,料厚t=1.5mm ,,其未注公差尺寸精度等级为IT14,编制冲压工艺方案并完成模具结构的设计。

托架的零件图2.模具整体方案设计:包括零件的工艺分析、模具类型的确定、压力中心计算、毛坯尺寸计算、压力机选择等。

3.模具整装配图和模具重要零件选用与设计。

4.撰写此模具设计说明书第3页共21页前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近年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CAD,并陆续开始使用UG、Pro/Engineer、I-DEAS、Euclid-IS等国际通用软件。

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在过去十多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许多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例如,精密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设备中的比重比较低;CAD/CAE/CAM 技术的普及率不高;许多先进的模具技术应用不够广泛等等,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命模具依赖进口。

导柱式冲裁模的导向比导板模的准确可靠,并能保证冲裁间隙的均匀,冲裁的工件精度较高、模具使用寿命长,而且在冲床上安装使用方便,因此导柱式冲裁模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冲模,适合大批量生产。

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在全球化经济竞争的市场的环境下,为生产符合“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等要求服务的模具产品,研究、开发、改进模具生产设备与模具设计方式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本设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企业里的格式及顺序进行编写的。

其中的一些数据都是按照“冲压模具及设备”及“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上的表查得的标准数据,而图也是遵循“机械制图”上的标准画法画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弯曲模模具设计说明书(doc 30页)陕西理工学院课程设计弯曲模模具设计说明书题目双向弯板的磨具设计学生姓名付俊文学号1014054130 所在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材控1002班指导教师 __ __ __完成地点陕西理工学院 ___2013年 6 月 24 日目录前言 (1)第一章设计产品图 (6)第二章零件的冲压工艺性分析 (8)§2.1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8)§2.2分析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8)第三章冲压工艺方安的制定及模具结构形式的论证和确定 (10)§3.1冲压工艺方安的制定 (10)§3.2模具结构形式的论证和确定 (10)第四章毛坯形状和尺寸的确定 (11)§4.1毛坯尺寸的计算 (12)§4.2条料的尺寸确定 (12)第五章弯曲力计算 (14)第六章落料工艺计算 (15)§6.1 刃口尺寸计算 (15)§6.2 冲裁力计算 (16)第七章冲压设备的选用 (17)§7.1落料设备的选用 (17)§7.2弯曲模部分的计算及其设备的选用 (17)第八章模具零部件结构的确定 (18)§8.1弯曲模主要零部件设计 (18)§8.2标准模架的选用 (19)§8.3送料定距零件 (20)§8.4卸料装置和推件装置 (20)§8.5导向零件 (20)§8.6紧固零件 (21)第九章模具的结构及工作过程 (22)§9.1模具结构和工作过程 (23)§9.2模具结构特点 (24)§9.3弹性元件的设计 (24)结论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28)前言冲压成形作为现代工业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加工方法,用以生产各种板料零件,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其成形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强度高、互换性好、成本低、生产过程便于实现机械自动化及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相比和不可替代的先进制造技术,在制造业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机械、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和日常生活的生产之中。

在吸收了力学、数学、金属材料学、机械科学以及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后,已经形成了冲压学科的成形基本理论。

以冲压产品为龙头,以模具为中心,结合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在产品的巨大市场需求刺激和推动下,冲压成形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冲压技术的进步进几十年来,冲压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它不仅表现在许多新工艺与新技术在生产的广泛应用上,如:旋压成形、软模具成形、高能率成形等,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冲压技术的认识与掌握的程度有了质的飞跃[1]。

现代冲压生产是一种大规模继续作业的制造方式,由于高新技术的参与和介入,冲压生产方式由初期的手工操作逐步进化为集成制造(图1-1)。

生产过程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并且正在向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实现自动化冲压作业,体现安全、高效、节材等优点,已经是冲压生产的发展方向。

图0-1 冲压作业方式的进化冲压自动化生产的实现使冲压制造的概念有了本质的飞跃。

结合现代技术信息系统和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果,由这三方面组合又形成现代冲压新的生产模式—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把产品概念形成、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全过程通过计算机等技术融为一体,将会给冲压制造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使现代冲压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模具的发展与现状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的基础工艺装备,是一种高附加值的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也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

随着国民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模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十一五期间”产品发展重点主要应表现在[2]:(1)汽车覆盖件模;(2)精密冲模;(3)大型及精密塑料模;(4)主要模具标准件;(5)其它高技术含量的模具。

目前我国模具年生产总量虽然已位居世界第三,其中,冲压模占模具总量的40%以上[2],但在整个模具设计制造水平和标准化程度上,与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以大型覆盖件冲模为代表,我国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

轿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和制造难度大,质量和精度要求高,代表覆盖件模具的水平。

在设计制造方法、手段上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功能方面也接近国际水平,在轿车模具国产化进程中前进了一大步。

但在制造质量、精度、制造周期和成本方面,以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标志冲模技术先进水平的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模具品种,在制造精度、使用寿命、模具结构和功能上,与国外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相比,存在一定差距[2-3]。

模具CAD/CAE/CAM技术冲压技术的进步首先通过模具技术的进步来体现出来。

对冲模技术性能的研究已经成为发展冲压成形技术的中心和关键。

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外飞机、汽车制造公司开始研究计算机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

通过以计算机为主要技术手段,以数学模型为中心,采用人机互相结合、各尽所长的方式,把模具的设计、分析、计算、制造、检验、生产过程连成一个有机整体,使模具技术进入到综合应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制造的新阶段。

模具的高精度、高寿命、高效率成为模具技术进步的特征。

模具CAD/CAE/CAM是改造传统模具生产方式的关键技术,是一项高科技、高效益的系统工程。

它以计算机软件的形式,为企业提供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使工程技术人员借助于计算机对产品性能、模具结构、成形工艺、数控加工及生产管理进行设计和优化[4]。

模具CAD/CAE/CAM技术能显著缩短模具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模具界的共识。

模具CAD/CAE/CAM在近20年中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试点到普及的过程。

进入本世纪以来,模具CAD/CAE/CAM技术发展速度更快,应用范围更广。

在级进模CAD/CAE/CAM发展应用方面,本世纪初,美国UGS公司与我国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在UG-II(现为NX)软件平台上开发出基于三维几何模型的级进模CAD/CAM软件NX-PDW。

该软件包括工程初始化、工艺预定义、毛坯展开、毛坯排样、废料设计、条料排样、压力计算和模具结构设计等模块。

具有特征识别与重构、全三维结构关联等显著特色,已在2003年作为商品化产品投入市场。

与此同时,新加波、马来西亚、印度及我国台湾、香港有关机构和公司也在开发和试用新一代级进模CAD/CAM系统。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北京机电研究院等相继开展了级进模CAD/CAM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如华中科技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AutoCAD软件平台上开发出基于特征的级进模CAD/CAM系统HMJC,包括板金零件特征造型、基于特征的冲压工艺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标准件及典型结构建库工具和线切割自动编程5个模块。

上海交通大学为瑞士法因托(Finetool)精冲公司开发成功精密冲裁级进模CAC/CAM系统。

西安交通大学开发出多工位弯曲级进模CAD系统等。

近年来,国内一些软件公司也竞相加入了级进模CAD/CAM系统的开发行列,如深圳雅明软件制作室开发的级进模系统CmCAD、富士康公司开发的用于单冲模与复合模的CAD系统Fox-CAD等[4]。

展望国内外模具CAD/CAE/CAM技术的发展,本世纪的科学技术正处于日新月异的变革之中,通过与计算机技术的紧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并行工程、面向装配、参数化特征建模以及关联设计等一系列与模具工业相关的技术发展之快,学科领域交叉之广前所未见。

今后10年新一代模具CAD/CAE/CAM系统必然是当今最好的设计理念、最新的成形理论和最高水平的制造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其特点将反映在专业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四个方面。

主要表现在[4]:(1)模具CAD/CAM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2)基于网络的CAD/CAE/CAM一体化系统结构初见端倪;(3)模具CAD/CAE/CAM的智能化引人注目;(4)与先进制造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

课题的主要特点及意义该课题主要针对弓字形卡脚零件,在对条料落料和压弯等成形工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该零件采用单工位简单模的冲压方案;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要求,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采用“单列直对排法”排样,成形挡料销定位,保证工件的尺寸和形状位置精度要求的同时,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本课题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较强,在巩固大学所学知识的同时,对于提高设计者的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开阔设计思路等方面为作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设计产品图产品图如下图:技术要求:图1-1产品图产品三维造型静线框图如下图:图1-2静线框图产品三维造型渲染图:图1-3 3D渲染图第二章零件的工艺分析如上一章节图所示,此制件为复合型冷冲件,形状比较简单。

需要冲裁、弯曲两道工序完成加工。

首先定义冲裁和弯曲:冲裁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冲裁模,使材料产生分离的冲压工序,包括落料、冲孔、切口、剖切、切断等。

弯曲:降板料及棒料、管料、型材弯曲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弯曲制件的冷冲压工序。

§1.1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1、该零件形状较为简单,对称。

2、该件的内、外转角都 t.符合弯曲成型的要求3、该件的直边高度为15mm>2t=2x1mm=2mm.,满足弯曲直边的高度要求。

4、如上图所示,弯曲线不在制件宽度突变处,故不需要工艺孔或槽。

5、此件的弯曲线性尺寸的精度和角度都无精度要求,满足弯曲要求。

§1.2分析公差和表面粗糙度1、公差该件的最小公差的尺寸为16mm,查表精度等级为IT14级,远远低于冲裁可以达到的精度等级IT10级。

2、表面粗糙度此制件未作特殊要求。

3、被冲材料为Q235,冲裁性能比较好。

(普通碳素钢,主要性能:σs =235Mpa,σb=400Mpa, τ=360 Mpa,延伸率=30%,强度不高,塑性较好)材料的厚度在1mm,具有足够的塑性、较低的屈服极限和较高的弹性模量。

根据以上分析的结果。

此件的冲裁工艺性良好,弯曲的工艺性良好。

除该件R1处的材料纹向应与弯曲线垂直要注意外,总体先冲孔后弯曲的加工工艺。

其他都符合弯曲工艺性和冲裁工艺性的要求.第三章冲压工艺方安的制定及模具结构形式的论证和确定§3.1 冲压工艺方安的制定方案一、先落料,然后两次弯曲,采用三幅单工序模,两幅弯曲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