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大纲
《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

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城市绿化条例北京市绿化条例了解:《城市绿化条例》对城市绿化规划和建设、保护和管理的有关规定;熟悉:《北京市绿化条例》(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9年11月20日通过,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掌握:《北京市绿化条例》对北京市城乡绿化规划、建设、保护、监督和管理的规定。
二、园林绿化标准熟悉:园林绿化国家标准掌握:园林绿化北京市地方标准(一)《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三)《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四)《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五)《屋顶绿化规范》(六)《园林设计文件内容及深度》三、植物学了解:植物学基础知识、植物基本类群、植物细胞、植物组织、高等植物、种子植物的概念。
熟悉:植物的六种基本类群;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组织的六种类型及其功能;植物的分类单位和植物的命名方法。
掌握: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幼苗的形态与功能。
四、生态学(一)生态学基本概念(二)生物与环境(三)生物种群(四)生物群落(五)生态系统了解:生态学的概念及其发展、现代生态学的特点、环境、环境要素、生态因子、生态作用、生态适应;生态反作用;种群;种群生态学;生态入侵;生态对策、竞争、互利共生;生物群落物种多样化;群落演替;生态系统;食物链;生态效率;生物循环;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功能,生态学前沿的理论及其应用。
熟悉:生态学主要研究对象;环境的功能及其特征;生态因子的分类;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生态因子的主导作用;生物与环境相反作用的基本形成;研究种群的意义;种群分布格局的类型;种群环境容纳量;群落基本特征;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影响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的类型;生态金字塔的类型;生态系统的分类;生态效率的种类。
掌握:掌握现代生态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环境与生物的生态关系;掌握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生态对策的类型及特点;他感作用及其生态意义;物种多样性指数的计算与掌握;岛屿生态理论在自然保护中的意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举例说明食物网复杂性与生态稳定性的关系;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特点。
华南农业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园林植物应用考试大纲

华南农业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园林植物应用(834)》考试大纲考试性质本科目是为招收风景园林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型)和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全日制)研究生而设置的选拔性考试,目的是测试考生对园林植物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本科目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试卷结构1、试卷内容园林树木学约占80分左右,园林花卉学约占50分左右,园林植物栽培学约占20分左右。
2、试卷结构名词解释:约20分,主要内容为基本概念,覆盖三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填空题、选择题:约20-30分;覆盖三门课程的知识点,重点考核植物的识别和学名翻译。
问答题:约55-70分;覆盖三门课程中重要的理论和基础知识。
应用题:约15-20分;要求综合运用三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1、园林树木学(1)园林树木学的概念园林树木和园林树木学的含义;园林树木在城市园林绿化和风景区建设中的作用;我国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园林树木的引种与驯化原理等。
(2)园林树木的分类园林树木的分类方法;不同分类方法的依据;系统分类法中自然分类系统中几个主要系统的特点,树木命名的规则;人为分类法中常用的分类等。
(3)园林树木在城市园林和风景区建设中的作用园林树木的美化作用;园林树木的防护作用;园林树木的其他作用。
(4)园林树木及其群落生态学特点植物群落的概念、组成、结构,群落的生长发育和演替等。
(5)园林树木的配置树木配置原则;艺术配置原理;树木配置方式;园林树木的功能配置等。
(6)城市园林树种的调查与规划城市园林树种调查与规划的意义和原则;园林树木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古树名木的概念和保护措施等。
(7)裸子植物掌握裸子植物的特点;掌握常用裸子植物亚门中的科,包括苏铁科、泽米铁科、银杏科、南洋杉科、松科、杉科、柏科、罗汉松科、红豆杉科、买马藤科等科的形态学特点,掌握常用属种的形态特征、观赏特性、生态习性和园林应用等。
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职称总结-01植物学

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城市绿化条例了解:《城市绿化条例》对城市绿化规划和建设、保护和管理的有关规定;熟悉:《北京市绿化条例》(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9年11月20日通过,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掌握:《北京市绿化条例》对北京市城乡绿化规划、建设、保护、监督和管理的规定。
《北京市绿化条例》(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9年11月20日通过,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第八条本市推进林业碳汇工作,普及碳排放知识,倡导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和实现碳中和的绿色环保理念,引导公众参与碳补偿活动。
⏹第十八条绿地建设应当严格按照绿化规划实施,坚持生态、景观、文化协调统一和节约资源的原则,充分利用乡土植物,注重营造植物景观,突出生物多样性,形成合理的种植结构。
⏹第十九条绿地建设责任按照下列规定确定:(一)公共绿地由区、县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建设。
其中,城市道路、公路、河道等用地范围内的公共绿地分别由各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建设;(二)建设工程附属绿地由开发建设单位建设;(三)铁路、湖泊、水库管理范围内的绿地由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建设;(四)村庄规划绿地由村民委员会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
前款规定以外的绿地建设责任不明确的,由所在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有利于建设并方便管护的原则确定。
公共绿地由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布。
✧第二十条建设工程应当按照规划安排绿化用地。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时,应当按照绿地系统规划和详细规划确定建设工程附属绿化用地面积占建设工程用地总面积的比例。
其中,新建居住区、居住小区绿化用地面积比例不得低于30%,并按照居住区人均不低于2平方米、居住小区人均不低于1平方米的标准建设集中绿地;成片开发或者改造的地区应当按照规划要求建设集中绿地,绿地建设费用纳入开发建设总投资。
建设单位报送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应当包括附属绿化用地平面图并标明绿化用地的面积和位置。
大纲

工程系列园林专业职称考评考试大纲(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园林绿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素质,根据市人事局关于专业技术职称申报、评审、考试的通知精神,结合城市绿化行业实际,制定工程系列园林专业职称考试大纲。
第二条本考试大纲是济南市园林专业职称考试的依据。
考试等级依据职称等级分为中级、高级考试。
考试的内容包括专业基础及相关知识、专业实务两部分,以笔试为主。
第三条园林专业职称考评的范围、对象是:本市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园林规划和设计、绿化施工与养护、绿化研究与管理、花卉栽培和繁育等工作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园林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考试。
第四条园林专业职称考评由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章笔试要求第五条笔试方式与试卷结构如下:(一)测试方式为闭卷。
(二)试卷满分为100分。
(三)考试时间统一定为120分钟或150分钟。
(四)试题难度根据职称考评级别(中级和高级)的要求确定。
试卷中不同难度的试题比例为:较难试题约占20%,中等难度试题约占50%,较容易试题约占30%。
(五)试题内容比例为专业基础及相关知识试题占30%,专业实务试题占70%。
(六)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
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主观性试题包括简答题、综合论述题、案例分析、辨析题等。
工程师考评级别越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
第六条笔试内容园林专业职称考试报考专业分为园林和花卉两个专业类型。
笔试内容分为专业基础及相关知识和专业实务两部分。
第三章附则第七条如国家有新的标准规范出台,应以最新标准规范为准。
园林专业主要考核内容分为园林法规、园林生态、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管理五部分,旨在检验考生了解、掌握有关园林专业的理论基础与业务知识程度,以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水平。
1、园林法规园林法规主要指全国和本省、市现已颁布的有关本行业的法律、规章。
主要掌握风景名胜区和各类绿地建设与管理相关法规、条例;城市绿地分类;园林绿化施工、养护管理的相关标准、规范、操作规程等相关规定,以及常用专业术语和定义。
风景园林专业初中级技术资格考试大纲.doc

《风景园林专业初中级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风景园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价机制,深化职称改革,促进我省建筑工程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湘人发〔2004〕74号《关于土建工程专业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针对风景园林专业技术资格的基本能力素质要求和职位特点,制定本考试大纲。
第二条本考试大纲是全省风景园林专业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和备考的依据。
本考试大纲所指的风景园林专业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涵盖园林工程、风景园林设计、植物学、园林建筑等。
第三条风景园林专业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包括专业知识、专业实务和专业基础知识三个考试科目。
本考试大纲中带★号内容对申报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不作要求。
第四条风景园林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在湖南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湖南省土建工程专业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实施。
第二章风景园林专业知识考试第五条风景园林专业知识考试主要测试应试者必须具备的本专业的知识。
专业知识考试范围包括园林法律法规和规范、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园林植物、园林建筑等相关知识。
第六条风景园林专业知识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一)测试方式为闭卷。
(二)试卷满分为150分。
(三)测试时限为120分钟。
(四)试卷中各部分试题比例为:园林法律法规和规范15%,园林设计25%,园林工程25%,园林植物20%,园林建筑15%。
(五)试题类型为客观性试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第八条风景园林专业知识考试内容:一、园林法律法规(一)《城市绿化管理条例》1.总则:城市绿化条例意义和适用范围城市绿化管理的行为主体城市绿化规划的行为主体和要求城市绿化工程的设计要求2.保护和管理:城市绿地的管理主体城市绿化用地的保护措施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3.罚则:城市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未经批准的罚则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人追究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二)《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1.总则:规范的意义风景区按用地规模的分类风景区规划的阶段和遵循的原则2.术语: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规划风景资源景观景群3.一般规定:风景区规划的基础资料与现状分析风景资源评价的内容和方法风景资源分级标准的规定风景区的分区、结构与布局风景区的生态分区原则4.专项规划:风景区各专项规划的内容、步骤和方法风景区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居住区内绿地组成绿地规划的一般要求及规划布局原则居住区公共绿地的分级规模、规划要求、有关标准及面积计算办法居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的确定(四)《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道路绿化规划设计原则道路绿化术语道路绿化规划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设计交通岛、广场和停车场绿地设计道路绿地与架空线、地下管线的距离(五)《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绿地的给水和喷灌的施工规定绿地排水管道的施工规定园路施工的规定各种面层铺设的规定绿化工程种植土客土土球种植材料和播种材料的要求种植前土壤处理种植穴、槽的挖掘苗木运输和假植苗木种植前的修剪种植的质量和规定大树移植的要求草坪、花卉种植的要求(六)《公园设计规范》、《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园林基本术语标准》等规范中的相关部分。
园林绿化中级职称考试大纲条例综合word一键打印版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DB11/T 214—2003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5 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6 开放式绿地设计7 封闭式绿地设计8 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附录A(资料性附录)北京地区居住区绿化常用园林植物种类一览表附录B(资料性附录)适宜在北京地区应用的主要攀缘植物栽培管理一览表前言为加强对北京地区居住区绿地设计质量技术指导和监督,提高北京地区城市居住区绿化设计质量和水平,依据GB 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04-01)、CJJ 48-92《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CJJ/ T91-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2002-12-01)、《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北京市公园条例》,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城市新建和改建的多层、高层楼居住区和居住小区,包括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化设计。
非城市地区的居住区绿化设计可参照执行。
居住用地内地下设施覆土绿化设计和屋顶绿化设计按照相关规范或指导书执行。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丽莉、朱虹。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 85 灌工程技术规范CJJ 48-92 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017《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考试大纲

《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考试大纲前言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为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
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园林绿化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熟悉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园林绿化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
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
《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编写组二○一七年一月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城市绿化条例北京市绿化条例了解:《城市绿化条例》对城市绿化规划和建设、保护和管理的有关规定;熟悉:《北京市绿化条例》(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9年11月20日通过,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掌握:《北京市绿化条例》对北京市城乡绿化规划、建设、保护、监督和管理的规定。
二、园林绿化标准熟悉:园林绿化国家标准掌握:园林绿化北京市地方标准(一)《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三)《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四)《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五)《屋顶绿化规范》(六)《园林设计文件内容及深度》三、植物学了解:植物学基础知识、植物基本类群、植物细胞、植物组织、高等植物、种子植物的概念。
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职称总结-02 生态学

四、生态学
(一)生态学基本概念 (二)生物与环境 (三)生物种群 (四)生物群落 (五)生态系统 了解: 生态学的概念及其发展、 现代生态学的特点、 环境、 环境要素、 生态因子、 生态作用、 生态适应; 生态反作用;种群;种群生态学;生态入侵;生态对策、竞争、互利共生;生物群落物种多样化;群落演替; 生态系统;食物链;生态效率;生物循环;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功能,生态学前沿的理论及 其应用。 熟悉:生态学主要研究对象;环境的功能及其特征;生态因子的分类;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生态 因子的主导作用;生物与环境相反作用的基本形成;研究种群的意义;种群分布格局的类型;种群环境容纳 量;群落基本特征;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影响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的类型;生 态金字塔的类型;生态系统的分类;生态效率的种类。 掌握:掌握现代生态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环境与生物的生态关系;掌握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生态对策的类型及特点;他 感作用及其生态意义;物种多样性指数的计算与掌握;岛屿生态理论在自然保护中的意义;生态系统的组成 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举例说明食物网复杂性与生态稳定性的关系;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特点。
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①运用了先进的科技手段(研究手段的更新) 数学、物理、化学和工程技术;电子计算机、高精度的分析测定技术;高分辨率的遥感仪器;地理信息系统 先进技术和手段。 ②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加强横向联系的研究。 (研究范围的扩展) ③研究范畴从宏观、微观向两极逐渐深入。 (研究层次的发展) ④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 【另】 1、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成为主流; 2、动物生态学和植物生态学融合; 3、系统理论得到广泛应用; 4、描述性科学发展到实验性科学; 5、研究对象继续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 6、应用生态学迅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考试大纲 前 言 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 [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为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园林绿化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熟悉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园林绿化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 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一二年一月 1
第一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 一、城市绿化条例 北京市绿化条例 了解:《城市绿化条例》对城市绿化规划和建设、保护和管理的有关规定; 熟悉:《北京市绿化条例》(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9年11月20日通过,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掌握:《北京市绿化条例》对北京市城乡绿化规划、建设、保护、监督和管理的规定。
二、园林绿化标准 熟悉:园林绿化国家标准 掌握:园林绿化北京市地方标准 (一)《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 (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三)《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四)《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五)《屋顶绿化规范》 (六)《园林设计文件内容及深度》 三、植物学 了解:植物学基础知识、植物基本类群、植物细胞、植物组织、高等植物、种子植物的概念。 熟悉:植物的六种基本类群;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组织的六种类型及其功能;植物的分类单位和植物的命名方法。 掌握: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幼苗的形态与功能。 四、生态学 (一)生态学基本概念 (二)生物与环境 (三)生物种群 (四)生物群落 (五)生态系统 了解:生态学的概念及其发展、现代生态学的特点、环境、环境要素、生态因子、生态作用、生态适应;生态反作用;种群;种群生态学;生态入侵;生态对策、竞争、互利共生;生物群落物种多样化;群落演替;生态系统;食物链;生态效率;生物循环;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功能,生态学前沿的理论及其应用。 2
熟悉:生态学主要研究对象;环境的功能及其特征;生态因子的分类;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生态因子的主导作用;生物与环境相反作用的基本形成;研究种群的意义;种群分布格局的类型;种群环境容纳量;群落基本特征;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影响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的类型;生态金字塔的类型;生态系统的分类;生态效率的种类。 掌握:掌握现代生态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环境与生物的生态关系;掌握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生态对策的类型及特点;他感作用及其生态意义;物种多样性指数的计算与掌握;岛屿生态理论在自然保护中的意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举例说明食物网复杂性与生态稳定性的关系;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特点。
第二部分 专业理论知识 一、园林设计 (一)园林设计的依据与原则 1. 园林设计的依据与原则 2. 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熟悉:园林设计的依据和必须遵循的原则 掌握:“生态、景观、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园林布局 1. 立意 2. 布局 3. 园林布局基本原则 了解:总体设计;立意 熟悉:“相地合宜、构图得体”的意义;园林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园林构成五大要素;园林的形式分类: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园林设计的三种方法:轴线法、山水法、综合法。 掌握:园林布局基本原则;园林植物配置要点。 (三)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内容、意义和作用。 1、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生态性原则 (2)功能性原则 (3)经济性原则 (4)艺术性原则 (5)地域性原则 了解:市场状况、经济条件和社会需求对园林植物景观实施的影响与制约。 3
掌握:各基本原则的内容、意义及需要关注的具体问题。领悟生态学、绘画艺术、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 2、园林植物景观规划 (1)园林植物的设计语汇 (2)园林植物的视觉特征 (3)园林植物与空间形态 了解:园林植物的个体形态、群体特征、季相特点和生长变化。在不同规划尺度下,植物组群的形态差别,以及植物营造不同空间类型的模式与方法。 掌握:园林植物设计的常用语汇和应用方法。 3、园林植物与其它造园要素的结合 (1)园林植物与建筑 (2)园林植物与地形 (3)园林植物与水体 (4)园林植物与道路 掌握:园林植物与其它园林构成要素的搭配方法和注意事项。 4、园林植物群落构成 (1)密林 (2)疏林 (3)草坪地被 (4)花卉应用设计 了解:花卉的常见应用形式和设计方法。 掌握:不同植物群落的特征和基本组成,常见的植物种类和常用的搭配模式。不同植物组群中植物种植的规格要求和种植密度的差别。 (四)园林设计的程序 1. 园林设计前提准备工作 2. 总体设计方案阶段(设计说明书、方案图纸) 3. 初步设计阶段或深化设计阶段 4. 施工图设计阶段 熟悉:园林设计的前提工作和总体设计方案包括的内容 掌握: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居住区绿地、专用绿地等。 二、园林施工与养护 (一)园林绿化施工 了解:种植土;客土;土球;裸根苗木;假植;修剪;短截;分枝点高;鱼鳞穴;浸穴;软容器囤苗。 熟悉:施工前准备;制定施工方案包括的内容;植物材料和种子的选择的原则;木 4
本苗木使用应符合的规定;露地栽培花卉应符合的规定;种植前土壤处理;苗木种植前的修剪;树木种植施工质量规定;大树移植应遵循的规定。 掌握:种植穴、种植槽的挖掘;常绿乔木类、落叶乔木类、花灌木类、竹类种植穴的种类与规格。 (二)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了解:古树名木;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的主要内容;伤流;回缩;摘心剪梢;分级养护管理。 熟悉:园林植物三个等级的养护管理质量标准;园林树木养护技术措施及要求;园林花卉的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草坪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主要技术要点。 掌握:园林植物常见的病害、虫害及常见的园林病虫害防治方法;乔木修剪、灌木修剪、绿篱及色带修剪的技术要点。 三、园林树木学
(一)园林树木在城市绿化中的功能 (1)城市环境的特点分析 (2)园林树木的防护功能 改善环境 保护环境 (3)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 园林树木色彩美:花色类、叶色类、果色类、干色类 园林树木芳香美 园林树木姿态美 园林树木风韵美 (4)园林树木的生产功能 掌握:园林树木在城市绿化中的各种功能,包括防护功能、美化功能和生产功能,并能够举例说明体现某一功能的园林树种。 (二)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 (1)植物与环境的基本关系 (2)温度因子的作用规律及温度因子在园林树木应用方面的意义 (3)水分因子的作用规律及水分因子在园林树木应用方面的意义 (4)光照因子的作用规律及光照因子在园林树木应用方面的意义 (5)空气因子的作用规律及空气因子在园林树木应用方面的意义 (6)土壤因子的作用规律及土壤因子在园林树木应用方面的意义 (7)创造小环境、满足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 了解:植物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环境、生态因子、生存条件等基本概念及生态 5
因子的基本规律; 掌握:温度、光照、水分、大气、土壤等生态因子对园林树木的生态作用,园林树木受生态因子影响产生的各种生态类型,以及如何根据各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 (三)植物群落知识与人工栽培群落的建设 (1)植物群落的基本概念 (2)植物自然群落的组成、特征、命名 (3)植物自然群落的形成、发育、演替 (4)运用植物群落知识、完善人工栽培群落 了解:植物自然群落的基本知识,包括群落的组成、群落的特征、群落的命名以及植物群落的形成、发育、演替规律; 熟悉:在此基础上,能够运用植物自然群落知识,科学合理地构建人工栽培群落。 掌握:植物自然群落与人工栽培群落的概念与区别; (四)城市园林树种调查与规划 (1)城市园林树种规划的意义 (2)城市园林树种调查的方法和内容 (3)城市园林树种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了解:城市园林树种调查方法,包括城市性质的调查、城市自然条件的调查、城市绿化状况的调查、城市历史资料的调查; 掌握:城市园林树种规划的定义、原则以及城市园林树种规划的内容,包括基调树、骨干树、一般树种。能够针对实例进行分析。 (五)园林树木的配植 (1)配植的原则及基本手法 (2)配植的方式及类型 (3)园林树木与建筑、山水、园路的配植 了解:园林树木在园林应用中的配植原则、基本手法。 熟悉:配植的方式(包括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及类型(包括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林植等)。 掌握:园林树木与建筑、山水、园路等园林要素配植的关系和搭配的方式;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将园林树木科学合理地应用到城市园林中。 四、花卉学 (一)花卉的涵义,栽培的意义和作用 了解:花卉的涵义(广义、狭义)。 熟悉:花卉栽培的方式及其用途。 掌握:花卉栽培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