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满分答案
尔雅《全球变化生态学》满分答案

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满分答案1.1课程主要内容概述1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C)。
A、百分之四B、千分之四C、万分之四D、十万分之四2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D)个。
A、2B、3C、4D、53生态学主要研究(C)之间的关系。
A、生物和资源B、人类和资源C、生物和环境D、人类和环境4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错误)5全球变化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
(正确)1.2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1从狭义上来讲,全球变化主要是指(D)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的变化。
A、土壤B、生物C、水体D、大气2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D)魏格纳。
A、法国人B、英国人C、美国人D、德国人3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A)。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30年代4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将地球作为整体性的内容作为研究。
(错误)5太阳辐射达到地球后,约有47%会被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错误)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1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D)。
A、二氧化碳B、一氧化二氮C、甲烷D、氩气2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D)。
A、9月13日B、9月14日C、9月15日D、9月16日3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C)。
A、1840年B、1912年C、1974年D、1993年4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正确)5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错误)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1全球每年约有(C)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
A、5000-7000B、7000-9000C、50000-70000D、70000-900002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现阶段只查明了约()二氧化碳的去向。
(B)A、三分之一B、三分之二C、六分之一D、六分之五3中国人工林固定的二氧化碳占森林总固定量的(D)。
A、20%B、40%C、60%D、80%4土地荒漠化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
[南开大学]20春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答案100分)
![[南开大学]20春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答案100分)](https://img.taocdn.com/s3/m/9c25f8aef705cc1754270940.png)
【奥鹏】-[南开大学]20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关于磷在自然界中的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的光合和呼吸作用控制着磷对生物圈的输入和输出B、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几乎所有的生物可利用态磷都是通过含磷矿物的风化产生的C、促进风化的因子都可提高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D、矿物中的磷含量较高,大多数土壤都不存在缺磷现象正确答案:D第2题,一般来说,对树木年轮生长情况影响最大的是()。
A、温度B、湿度C、空气成分D、污染物正确答案:A第3题,下列归一化植被指数种,植被状况最好的是()。
A、-1B、0C、1D、2正确答案:C第4题,经过重新测算,目前在构筑全球碳循环模式时,陆地植被的碳库大多采用()Pg C。
A、375B、550C、827D、1276正确答案:B第5题,与外界只有能量而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是()。
A、孤立系统B、封闭系统C、开放系统D、群体系统正确答案:B第6题,大约()的入侵种能够成功地定居下来。
B、5%-25%C、10%-15%D、10%-25%正确答案:B第7题,整个国家是一个()。
A、封闭型的单一生态系统B、开放型的单一生态系统C、封闭型的复合生态系统D、开放型的复合生态系统正确答案:D第8题,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魏格纳。
A、法国人B、英国人C、美国人D、德国人正确答案:D第9题,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当今的方法和手段不包括()。
A、主要是在较大时空尺度上研究全球变化和植物生理生态反应B、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C、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植物错综复杂的生理生态反应进行模拟或各种理论分析D、着力解决特定区域内特定物种的未来生存趋势正确答案:D第10题,我国沿海海平面近50年来平均以每年()的速度上升。
A、1-3毫米B、5-8毫米C、1-3厘米D、5-8厘米正确答案:A第11题,关于自然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南开24秋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作业参考二

24春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作业参考1.人类对地球环境产生大量影响以前,地球二氧化碳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选项A:板块运动选项B:海洋变化选项C:火山喷发选项D:水汽输送参考答案:C2.随着植物的生长,生长在岩石裂隙中的植物加速了岩石破碎的过程,这种风化属于()。
选项A:物理风化选项B:生物物理风化选项C:化学风化选项D:生物化学风化参考答案:B3.海洋持有的碳比大气多()倍。
选项A:20选项B:30选项C:40选项D:50参考答案:D4.大气CO2浓度增加和气温升高使()。
选项A: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减少,减少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选项B: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减少,增加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选项C: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增加,减少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选项D: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增加,增加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参考答案:D5.自然条件下,甲烷浓度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控制。
选项A:氯自由基选项B:氯自由基选项C:氢氧自由基选项D:四甲基哌啶氧自由基参考答案:C6.人们常用二氧化碳测定法测定两个尺度的光合作用过程,即()。
选项A:叶面光合作用和群落二氧化碳量的测定选项B:叶面光合作用和个体二氧化碳量的测定选项C:叶面呼吸作用和群落二氧化碳量的测定选项D:叶面呼吸作用和个体二氧化碳量的测定参考答案:A7.食植动物不能消费密集生长的藻类,可能导致底层需氧生物被厌氧生物代替。
()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参考答案:A8.潮汐主要与月亮和太阳的()有关。
选项A:重量选项B:大小选项C:亮度选项D:位置参考答案:D。
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满分答案

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满分1.1 课程主要内容概述答案1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C)。
A、百分之四B、千分之四C、万分之四D、十万分之四2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D )个。
A、2B、3C、4D、53生态学主要研究(C)之间的关系。
A、生物和资源B、人类和资源C、生物和环境D、人类和环境4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错误)5全球变化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
(正确)1.2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1从狭义上来讲,全球变化主要是指(D)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的变化。
A、土壤B、生物C、水体D、大气2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D )魏格纳。
A、法国人B、英国人C、美国人D、德国人3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A)。
A、20 世纪60 年代B、20 世纪50 年代C、20 世纪40 年代D 、20 世纪30 年代420 世纪70 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将地球作为整体性的内容作为研究。
5错误)太阳辐射达到地球后,约有47%会被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错误)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1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D)。
A、二氧化碳B、一氧化二氮C、甲烷D、氩气2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D )。
A、9 月13 日B、9 月14 日C、9 月15 日D 、9 月16 日3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 C )。
A 、 1840年B 、 1912年C 、 1974年D 、 1993年4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5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1全球每年约有(C )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
A 、5000-7000B 、7000-9000C 、50000-70000D 、70000-900002 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现阶段只查明了约()二氧化碳的去向。
A 、 三分之一B 、 三分之二C 、 六分之一D 、六分之五3 中国人工林固定的二氧化碳占森林总固定量的( D )。
南开大学20秋《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1(标准答案)

1.化石燃料不包括()。
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甲烷答案:D2.晚冰期指的是()之间气候波动较大的一个时期。
A.12 - 1万年前B.8.5 - 8万年前C.1.8 - 1.5万年前D.1.5 - 1万年前答案:D3.农业释放的主要温室气体是()。
A.二氧化硫和臭氧B.二氧化硫和氧化亚氮C.甲烷和臭氧D.甲烷和氧化亚氮答案:D4.如果大气中只有氧气和氮气,地表温度只有是在()摄氏度时才能平衡来自太阳的入射辐射。
A.15B.6C.-6D.-15答案:C5.中国人工林固定的二氧化碳占森林总固定量的()。
A.20%B.40%C.60%D.80%答案:D6.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
A.10-20厘米B.20-30厘米C.10-20毫米D.20-30毫米答案:A7.记录地物本身的能量,测量波段主要集中在()。
A.近红外波段和微波波段B.远红外波段和微波波段C.近红外波段和可见光D.远红外波段和可见光答案:B8.根据我国1997年的相关调查,在我国131个主要湖泊中,处于富营养化水平的湖泊占总数的()。
A.12%B.39%C.51%D.67%答案:C9.根据瑞典科学家阿兰纽斯提出的观点,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一倍,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将增加()摄氏度。
A.4.26B.5.26C.6.26D.7.26答案:B10.产生温室效应的分子当中,()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是最大的。
A.二氧化碳B.氧化亚氮C.甲烷D.水汽答案:D11.陆地水中,占总水量比例最大的是()。
A.湖泊B.地下水C.冰川D.河流答案:C12.TEM模型采用了()平衡态大气环流模型的结果来代表未来可能出现的气候条件。
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C13.甲烷分子对全球变暖的贡献是二氧化碳分子的()。
A.二十分之一B.二十倍C.十分之一D.十倍答案:B14.相较于其他尺度,可操作性更强的是()。
A.区域和宏观尺度B.区域和景观尺度C.全球和宏观尺度D.全球和景观尺度15.传统预测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模型假定()。
尔雅通识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古松南开大学

全球变化生态学古松南开大学1.1课程主要内容概述1、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
A、百分之四B、千分之四C、万分之四D、十万分之四正确答案:C2、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个。
A、2B、3C、4D、5正确答案:D3、生态学主要研究()之间的关系。
A、生物和资源B、人类和资源C、生物和环境D、人类和环境正确答案:C4、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正确答案:×5、全球变化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
()正确答案:√1.2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1、从狭义上来讲,全球变化主要是指()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的变化。
A、土壤B、生物C、水体D、大气正确答案:D2、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魏格纳。
A、法国人B、英国人C、美国人D、德国人正确答案:D3、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30年代正确答案:A4、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将地球作为整体性的内容作为研究。
()正确答案:×5、太阳辐射达到地球后,约有47%会被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正确答案:×1.3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1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二氧化碳B、一氧化二氮C、甲烷D、氩气正确答案:D2、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
A、9月13日B、9月14日C、9月15日D、9月16日正确答案:D3、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
A、1840年B、1912年C、1974年D、1993年正确答案:C4、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正确答案:√5、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正确答案:×1.4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1、全球每年约有()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
A、5000-7000B、7000-9000C、50000-70000D、70000-90000正确答案:C2、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现阶段只查明了约()二氧化碳的去向。
尔雅通识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古松南开大学

全球变化生态学古松南开大学1.1 课程主要内容概述1、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
A、百分之四B、千分之四C、万分之四D、十万分之四正确答案:C2 、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个。
A、2B、3C、4D、 5 正确答案:D3、生态学主要研究()之间的关系。
A、生物和资源B、人类和资源C、生物和环境D、人类和环境正确答案:C4、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正确答案:X5 、全球变化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
()正确答案:“1.2 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1 、从狭义上来讲,全球变化主要是指()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的变化。
A、土壤B、生物C、水体D、大气正确答案:D2、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魏格纳。
A、法国人B、英国人C、美国人D、德国人正确答案:D3 、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
A、20 世纪60 年代B、20 世纪50 年代C、20 世纪40 年代D、20 世纪30 年代正确答案:A4、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将地球作为整体性的内容作为研究。
()正确答案:X5、太阳辐射达到地球后,约有 47%会被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正确答案:X1.3 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1 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A 、 二氧化碳B 、 一氧化二氮C 、 甲烷D 、 氩气正确答案: D 2、国际 保护臭氧层日是() A 、 9月 13 日 B 、 9月 14 日C 、 9月 15 日D 、 9月 16 日正确答案: D3、 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 。
A 、 1840 年B 、 1912 年C 、 1974 年D 、 1993 年正确答案: C 4、 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 正确答案:“5、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 正确答案:X1.4 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1、全球每年约有()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
南开24秋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作业参考三

24春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作业参考1.下列不属于全球变化的社会影响的是()。
选项A:人的生理与健康的影响选项B:气候与降水量相互关系的影响选项C:对社会经济各个部门的生产和发展的影响选项D:研究人类社会适应和减缓全球变化影响的能力参考答案:B2.(),特别是在IGBP的推动下,以观测资料为基础,考虑各环境因子,建立了各种回归模型或过程模型。
选项A:60年代初期选项B:70年代初期选项C:80年代初期选项D:90年代初期参考答案:D3.利用与环境因子相关联的生产力模型来估计现有的陆地生产力时,模型主要包括()。
选项A:经验回归模型和较为简单的机制性过程模型选项B:经验回归模型和较为复杂的机制性过程模型选项C:理论回归模型和较为简单的机制性过程模型选项D:理论回归模型和较为复杂的机制性过程模型参考答案:B4.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选项A:二氧化碳选项B:一氧化二氮选项C:甲烷选项D:氩气参考答案:D5.根据IPCC在1995年的报告,过去一百年中海平面上升了()。
选项A:10-20毫米选项B:10-20厘米选项C:20-30毫米选项D:20-30厘米参考答案:B6.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全球地表温度平均上升了()摄氏度。
选项A:0.6选项B:1.2选项C:1.8选项D:2.4参考答案:A7.关于陆地植被研究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A:研究内容上主要围绕气候、环境、资源等与人类生存和可持续性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选项B: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多学科交叉、渗透与综合,传统与新技术的结合选项C:研究方向上继续将微观和宏观逐渐趋近,并注意二者的结合与统一选项D:研究手段上大量引进和应用高新技术,如卫星遥感、同位素示踪技术、计算机数据库及建立模型、GIS技术参考答案:C8.下列数据中,碳量最高的是()。
选项A:森林凋落物量总量选项B:森林的总净增量选项C:草本植被的总固碳量选项D:草本植被的生物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满分答案1.1课程主要内容概述1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C)。
A、百分之四B、千分之四C、万分之四D、十万分之四2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D)个。
A、2B、3C、4D、53生态学主要研究(C)之间的关系。
A、生物和资源B、人类和资源C、生物和环境D、人类和环境4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错误)5全球变化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
(正确)1.2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1从狭义上来讲,全球变化主要是指(D)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的变化。
A、土壤B、生物C、水体D、大气2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D)魏格纳。
A、法国人B、英国人C、美国人D、德国人3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A)。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30年代4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将地球作为整体性的内容作为研究。
(错误)5太阳辐射达到地球后,约有47%会被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错误)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1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D)。
A、二氧化碳B、一氧化二氮C、甲烷D、氩气2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D)。
A、9月13日B、9月14日C、9月15日D、9月16日3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C)。
A、1840年B、1912年C、1974年D、1993年4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正确)5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错误)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1全球每年约有(C)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
A、5000-7000B、7000-9000C、50000-70000D、70000-900002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现阶段只查明了约()二氧化碳的去向。
(B)A、三分之一B、三分之二C、六分之一D、六分之五3中国人工林固定的二氧化碳占森林总固定量的(D)。
A、20%B、40%C、60%D、80%4土地荒漠化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
(正确)5区分扬尘和沙尘暴的标准是看能见度是否大于2公里。
(错误)水污染、植被破坏与物种灭绝1受人类砍伐和火灾的影响,过去一万年中地球森林面积缩小了(D)。
A、九分之一B、七分之一C、五分之一D、三分之一2下列地区中不属于水资源严重缺乏地区的是(B)。
A、澳大利亚西北部B、南美洲北部C、美国西部D、中亚地区3陆地上的水资源占地球总水资源的(A)。
A、2.8%B、12.7%C、24.5%D、30%420世纪末处于灭绝边缘的哺乳动物超过了400种。
(正确)5物种灭绝是人类诞生以后才开始的。
(错误)海平面上升、垃圾危害与人口增长1我国沿海海平面近50年来平均以每年(A)的速度上升。
A、1-3毫米B、5-8毫米C、1-3厘米D、5-8厘米2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A)。
A、10-20厘米B、20-30厘米C、10-20毫米D、20-30毫米3地球人口从50亿增长到60亿用了(C)年时间。
A、8年B、10年C、12年D、14年4垃圾已经无孔不入,在太空轨道上已经有超过7000个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废物碎块在高速运动。
(正确)5我国正在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预计2020年再生能源占到一次性能源的15%左右。
(正确)地球表层系统1与外界只有能量而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是(B)。
A、孤立系统B、封闭系统C、开放系统D、群体系统2生物圈的厚度大约为(D)。
A、30米B、300米C、3000米D、30000米3地球是一个巨大的(C)。
A、孤立系统B、封闭系统C、开放系统D、群体系统4地表系统指地球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的范围,包括高空但不包括内部。
(错误)5大陆上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5公里,海洋上平均仅为5-8公里。
(正确)Gaia(盖亚) 假说与新地球观1盖亚假说主要强调的是(B)。
A、环境对生物的调节作用B、生物对环境的调节作用C、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D、生物与环境的相互独立2土壤来源于(C)。
A、沙漠B、大气C、岩石D、海洋3盖亚假说中提出Gaia系统中最重要的是(D)。
A、水B、土壤C、植物D、微生物4生物地球化学观点认为地球表层大多数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实质上是由生物参与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正确)。
5盖亚假说中的盖亚一次来源于古希腊神话。
(正确)全球生命系统对物质循环的调控1据测算,从7亿年以前到现在地球上动植物累计重量约为地球的(C)倍。
10B、100C、1000D、100002地球上的物质运动主要包括两大能源驱动力,分别为(D)。
A、宇宙辐射能及生物内部能量转化B、宇宙辐射能及地球内部热核反应产生的能量C、太阳辐射能及生物内部能量转化D、太阳辐射能及地球内部热核反应产生的能量3水圈中全部的水每()通过生物体一次。
(D)A、2.8年B、28年C、280年D、2800年4地球内部能量主要是以热能和机械能的形式突然释放出来的。
(正确)5地球表层几乎所有的物质都是非生物来源的。
(错误)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1关于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全球变化研究超越了各分支学科的界限B、指过程或事件本身的空间尺度远在地球半径以下C、过程或事件的影响应为全球性的D、认识全球变化规律需要了解所有时间尺度上的过程现阶段可用于全球变化的观测记录大约有(C)。
A、十多年B、五十多年C、一百多年D、三百多年3人类对地球环境产生大量影响以前,地球二氧化碳升高的主要原因是(C)。
A、板块运动B、海洋变化C、火山喷发D、水汽输送4所谓的全球变化其实包括自然自身引起的变化和人类引起的变化两类。
(正确)5狭义理解的全球变化主要是指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正确)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1下列不属于全球变化的社会影响的是(B)。
A、人的生理与健康的影响B、气候与降水量相互关系的影响C、对社会经济各个部门的生产和发展的影响D、研究人类社会适应和减缓全球变化影响的能力2关于自然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自地球诞生之日起,地球系统在各个时间尺度上均存在这种变化B、自地球诞生之日起,地球系统在某些时间尺度上存在这种变化C、导致这种变化的营力可能来自于地球系统之外D、导致这种变化的营力可能产生于地球系统的自组织过程之中3决定全球变化研究的成败的是(C)。
A、正确的研究方法B、变化的实物证据C、数据的收集和处理D、研究的范围大小在时间坐标上环境演变的基本表现形式中,平稳序列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值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错误)5全球环境变化的表现形式包括时间上和空间上两个维度。
(正确)主要的全球变化-大气成分变化(上)1全球变化的主要内容中,气候变化一般不影响的是(D)。
A、土地荒漠化B、生物多样性变化C、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变化D、人口增长2(C)是全球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因子。
A、生物多样性变化B、气候变化C、人口增长D、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变化3根据瑞典科学家阿兰纽斯提出的观点,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一倍,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将增加(B)摄氏度。
A、4.26B、5.26C、6.26D、7.2642013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前十位的国家包括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等国家,其中中国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位。
(错误)5温室气体主要是吸收地表短波辐射,使大气变暖。
(错误)主要的全球变化-大气成分变化(下)1在吸取大气中的热量方面,甲烷被认为是二氧化碳的(D)多倍。
A、B、本答案由微信公众号:帮帮ING 制作获取全部300门尔雅选修课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帮帮ING10C、15D、202下列作物中,排放甲烷量最大的是(C)。
A、小麦B、玉米C、大豆D、水稻3根据世界银行2000年的报告,下列国家中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是(A)。
A、澳大利亚B、挪威C、加拿大D、俄罗斯4氧化亚氮的主要来源是海水中硝酸盐的脱氮和氨盐的硝化。
(错误)5臭氧对地球表面生物免遭紫外线的强烈影响至关重要。
(正确)主要的全球变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1从整体的趋势看,北半球主要地区从1700年到1980年之间面积比例大量升高的是(D)。
A、森林B、草原C、牧场D、2近年来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的影响不包括(B)。
A、土著物种的减少B、外来种的减少C、土壤碳和养分的丧失D、植被生产力的变化3从1700年到1980年,下列地区中森林覆盖率明显上升的是(A)。
A、北美B、拉丁美洲C、欧洲D、南亚4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物种的消失都必定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瓦解。
(错误)5一般来说,外来物种的竞争力远远高于土著物种。
(错误)主要的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上)1区别气候变化与天气变化的主要标准是(A)。
A、时间长度B、变化强度C、影响范围D、造成后果2从全球来看,整体年平均降水量是(A)的。
A、逐渐增多B、逐渐减少C、保持不变D、大幅度波动3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全球地表温度平均上升了(A)摄氏度。
A、B、1.2C、1.8D、2.44近40年中,相较于夏季平均气温,我国冬季平均气温上升较为明显。
(正确)5一般来说,受全球变暖影响,纬度越高或海拔越高的地区升温更明显。
(正确)主要的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下)1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D)。
A、寒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冷B、寒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暖C、热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冷D、热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暖2根据IPCC在1995年的报告,过去一百年中海平面上升了(B)。
A、10-20毫米B、10-20厘米C、20-30毫米D、20-30厘米3全球云量观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C)。
A、统计数据较少B、直接观测难度较大C、没有统一仪器观测D、数量变化不稳定4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印度尼西亚降水显著减少,秘鲁的太平洋沿岸降水显著增多。
(正确)5根据现有的观测结果,世界范围内的云量是逐渐减少的。
(错误)主要的全球变化-人口增长、生物多样性变化、荒漠化1下列因素中,一般不直接影响潜在植被的是(D)。
A、大气成分B、气候C、土地利用D、人口数量2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是(D)。
A、外形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物分布多样性B、外形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C、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物分布多样性D、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解决地球环境问题的关键是(C)。
A、控制荒漠化B、保障生物多样性C、控制人口增长D、减少气候变化4荒漠化主要是指由于不恰当的人为活动,导致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带的土地退化现象。
(正确)5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就地保护、迁移保护、离体保护三种。
(正确)当代气候变化的主要观点(上)1根据近百年的观测数据,(D)是20世纪最热的十年。
A、10年代B、40年代C、70年代D、90年代2关于冰芯记录的相关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