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检验管理规定-检验科管理制度与采样手册

合集下载

检验科管理制度

检验科管理制度

一、检验科工作制度1、认真执行检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检验质量和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发出报告,急诊检验应在检验单上注明“急”字,随采随验,及时发出报告,对不能及时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藏。

标本不符合要求者,应重新采集。

3、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做好登记,签名发出。

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应主动与临床医生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4、检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器材、容器,经清洗、干燥、灭菌后放原处,污物及检查后标本妥善处理,防止污染。

5、采血必须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6、检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认真执行检验仪器的规范操作规程,定期保养、检测仪器,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试剂和设备。

7、建立并完善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8、配合临床医疗工作,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革新。

9、应制定检验后标本保留时间和条件,并按规定执行。

废弃物处理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0、加强检验室安全管理和防护,做好生物及化学危险品、防火等安全防护工作,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二、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1、检验科人员必须熟悉本专业质量控制理论和具体方法。

2、制订各项检验的操作手册,生化、临检等检验,一切操作要做到规范化、程序化。

3、对各种仪器,必须定期进行功能及质量检测并标定后使用。

使用合格的检验试剂,定期检查有无过期试剂。

4、应积极开展室内质控,制订相应的措施,做到日有记录、月有小结、年有总结。

有原始记录及质控图。

对检测中出现的失控项目要停止报告,查出原因,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有记录,然后报告。

三、检验科查对制度1、建立健全查对制度,杜绝医疗事故,减少差错发生。

2、每次检验,检验师应对结果进行复核,并签上姓名。

遇疑难问题,应及时报告科主任。

3、采集标本时:(1)门诊病人:认真查对科别、姓名、性别、年龄、检测项目、标本(质、量)。

检验科规章制度标准范文(6篇)

检验科规章制度标准范文(6篇)

检验科规章制度标准范文一、检验标本管理制度1、标本一律凭单采集,做好五查五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验项目),临床科室送的标本要核对检验单、检查项目和标本采集是否合乎要求。

2、各项检验标本分类进入各项检测程序,并严格做好编号和核对,缓检标本应核对后妥为保存。

3、检验后的标本应按规定根据不同要求和条件限时保留备查,特殊标本特殊保存。

4、凡有传染性的标本,应按传染性标本管理规定须经灭菌处理后才能弃去。

二、急诊检验制度1、检验科急诊化验室保证执行一天____小时值班制,接到急诊检验申请单或电话告知或急诊病人前来化验,值班人员必须____分钟内给病人采血或接收标本,半小时之内出检验报告。

2、住院病人急诊检验,临床医生根据病情需要,填写合格急诊检验申请单,并填写急诊申请时间,由护士采集或收集标本及时送急诊化验室检验,并填写采集时间,护送队及时送检,检验科收到标本后记录接收时间,及时检验、及时电话报告临床,并记录报告时间及接收报告者姓名。

3、检验报告单于当日午后或次日早上,随同其他检验报告单一并送临床科室。

4、急诊检验范围。

(1).急诊病人和急诊观察病人。

(2).门诊中的急危重病人。

(3)住院病人病情突然变化者。

5、急诊检验项目。

三大常规、脑脊液及各种穿刺液常规检验、血型鉴定、潜血试验、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钾、钠、氯、钙、镁、磷、肌酐、尿素氮、尿酸、血糖、血气分析、血、尿淀粉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功酶、乳酸脱氢酶、肌钙蛋白、胆碱酯酶、crp、糖化血红蛋白、肝功能等.其他项目可根据需要有条件开展都得开展。

6、做好本室室内质控、室间质评、仪器维护使用及记录,填写督查交接班情况。

三、检验报告单管理制度1、检验报告单必须按检验要求逐项填写清楚,使用统一的法定计量单位,数据准确,书写规范,填写后核对,不涂改,不破损,不污染。

2、阳性与阴性结果的书写,必须清楚,以免错误。

检验科各种制度

检验科各种制度

一、检验科工作制度1、认真执行检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检验质量和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发出报告,急诊检验应在检验单上注明“急”字,随采随验,及时发出报告,对不能及时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藏。

标本不符合要求者,应重新采集。

3、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做好登记,签名发出。

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应主动与临床医生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4、检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器材、容器,经清洗、干燥、灭菌后放原处,污物及检查后标本妥善处理,防止污染。

5、采血必须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6、检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认真执行检验仪器的规范操作规程,定期保养、检测仪器,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试剂和设备。

7、建立并完善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8、配合临床医疗工作,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革新。

9、应制定检验后标本保留时间和条件,并按规定执行.废弃物处理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0、加强检验室安全管理和防护,做好生物及化学危险品、防火等安全防护工作,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二、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1、检验科人员必须熟悉本专业质量控制理论和具体方法。

2、制订各项检验的操作手册,生化、临检等检验,一切操作要做到规范化、程序化。

3、对各种仪器,必须定期进行功能及质量检测并标定后使用。

使用合格的检验试剂,定期检查有无过期试剂.4、应积极开展室内质控,制订相应的措施,做到日有记录、月有小结、年有总结。

有原始记录及质控图。

对检测中出现的失控项目要停止报告,查出原因,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有记录,然后报告。

三、检验科查对制度1、建立健全查对制度,杜绝医疗事故,减少差错发生.2、每次检验,检验师应对结果进行复核,并签上姓名.遇疑难问题,应及时报告科主任。

3、采集标本时:(1)门诊病人:认真查对科别、姓名、性别、年龄、检测项目、标本(质、量)。

检验科规章制度

检验科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一)工作制度1.标本的采集、运送制度(1)门诊病人的血液标本由中心抽血室工作人员抽取。

(2)急诊病人的血液标本由急诊值班人员抽取(3)住院病人的血液标本由病区护士抽取。

(4)抽血全部使用负压真空管,一人一带一垫一针,无菌操作。

(5)脑脊液、关节液、体腔液、脓液、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等标本由临床医师留取.(6)尿液、粪便、痰液等标本由医生、护士或检验人员指导、并交待注意事项后,病人自行留取。

(7)所有采集的标本必须及时送检,并应注明标本采集时间,急诊标本应注明“急"。

(8)标本容器上必须贴有检验报告单联号。

(9)同一标本,对应多张化验单检查时,需将所有化验单的联号一并贴上。

(10)住院病人标本的运送工作一律由病区护工负责,不接受住院病人或家属自行送检的标本。

2.标本验收制度(1)门、急诊检验标本由接诊人员负责验收,其他标本由各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验收。

(2)验收内容包括检验申请单填写是否完整、标本及采集容器是否合格、标本与申请单联号是否一致、是否已交费等。

(3)验收不合格的标本应立即拒收,没有立即拒收的应在当日退回。

(4)所有拒收或退回标本均应在登记本上登记,登记内容包括:病人姓名、病区、床号、送检医师、送检项目、拒收(退回)原因、拒收时间、经手人等。

3.候检标本保存制度(1)候检标本是指当日不做检测或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检测的标本。

(2)候检标本保存的前提是不影响检测结果,所有因放置时间过长可影响检测结果的项目(如血糖、血钾)不允许作为候检标本保存。

(3)候检标本的保存条件视检测项目的不同而定。

(4)候检标本的保存由各实验室项目检测者负责.4.标本编号、离心制度(1)编号前需对检验项目、检验标本进行第二次核对验收,以免检测错误。

(2)编号时需耐心、仔细、字迹清楚,标本与化验单编号号应一致,避免重号、漏号。

(3)发现编号有重号时应及时向室负责人汇报,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并在差错、投诉登记本上进行登记.(4)需要用血清或血浆测定的项目,应尽快离心分离标本,离心速度和时间应按测定项目要求执行,不得任意更改。

检验科的管理制度

检验科的管理制度

检验科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ﻫ1. 检验方法保证制度(1)根据临床要求选择开展的检验项目,必须满足临床需要各实验室使用的检验方法必须能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必须得到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SDA)的批准认可。

ﻫ(2)在本科室使用的方法必须得到科主任的同意。

(3)所用检验方法的质量必须有校准程序和室内质控程序作保证。

(4)操作人员必须无条件地执行科室规定的检验方法,不得任意更改,如确需更改,必须履行科室的检验方法或检验试剂更改程序。

2.检验方法和/或试剂更换程序ﻫ(1)检验方法或试剂更换前必须书面申请,说明更换原因,报科主任或分管主任批准后才能更换。

(2)在使用新方法、试剂之前应作评价工作,内容包括:1)方法对比及偏差评估(NCCLS文件EP9-A),以了解两方法测定得到的结果是否相同或差异是否在充许范围内;2)分析方法的线性、偏差和不精密度评估(NCCLS文件EP10-T2),以了解分析偏差、不精密度、漂移等是否符合要求。

ﻫ(3)更换的检验方法和试剂要有溯源性依据,更换方法应采用国际或国家有关科学文献或杂志公布的推荐方法,要有符合医学检验要求的程序,包括采样、处理、运输、贮存、检查项目的准备等。

(4)更换的新方法必须有性能要求,包括:准确度、精密度、特异性、干扰因素的影响、分析灵敏度、检验结果的报告范围、线性、参考值范围、校准程序和室内质控规则等。

3. 仪器使用维护制度ﻫ(1)科室应保证所有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常规或急诊需要的正常工作状态。

ﻫ(2)每一种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均应建立一份详细的档案,其内容应包括:⑴仪器设备名称;⑵仪器的型号;⑶生产或销售产商及维修服务者的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⑷仪器编号;⑸所属单位的仪器设备编号;⑹购置日期;⑺使用保修期;⑻仪器放置地点;⑼电源要求;⑽操作手册或使用说明书;⑾使用记录;⑿故障出现及维修保养记录;⒀责任人。

(3)操作人员应懂得所使用仪器的操作原理并按操作步骤进行规范操作。

检验科规章制度

检验科规章制度

检验科规章制度一、检验标本管理制度1、标本一律凭单采集,做好五查五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验项目),临床科室送的标本要核对检验单、检查项目和标本采集是否合乎要求。

2、各项检验标本分类进入各项检测程序,并严格做好编号和核对,缓检标本应核对后妥为保存。

3、检验后的标本应按规定根据不同要求和条件限时保留备查,特殊标本特殊保存。

4、凡有传染性的标本,应按传染性标本管理规定须经灭菌处理后才能弃去。

二、急诊检验制度1、检验科急诊化验室保证执行一天24小时值班制,接到急诊检验申请单或电话告知或急诊病人前来化验,值班人员必须5分钟内给病人采血或接收标本,半小时之内出检验报告。

2、住院病人急诊检验,临床医生根据病情需要,填写合格急诊检验申请单,并填写急诊申请时间,由护士采集或收集标本及时送急诊化验室检验,并填写采集时间,护送队及时送检,检验科收到标本后记录接收时间,及时检验、及时电话报告临床,并记录报告时间及接收报告者姓名。

3、检验报告单于当日午后或次日早上,随同其他检验报告单一并送临床科室。

4、急诊检验范围:(1).急诊病人和急诊观察病人。

(2).门诊中的急危重病人。

(3)住院病人病情突然变化者。

5、急诊检验项目:三大常规、脑脊液及各种穿刺液常规检验、血型鉴定、潜血试验、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钾、钠、氯、钙、镁、磷、肌酐、尿素氮、尿酸、血糖、血气分析、血、尿淀粉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功酶、乳酸脱氢酶、肌钙蛋白、胆碱酯酶、CRP、糖化血红蛋白、肝功能等.其他项目可根据需要有条件开展都得开展。

6、做好本室室内质控、室间质评、仪器维护使用及记录,填写督查交接班情况。

三、检验报告单管理制度1、检验报告单必须按检验要求逐项填写清楚,使用统一的法定计量单位,数据准确,书写规范,填写后核对,不涂改,不破损,不污染。

2、阳性与阴性结果的书写,必须清楚,以免错误。

如报告单为表格时,阳性用“+”表示,阴性可用“Ø”表示,未查者可用“/”表示。

检验科标本采集手册

检验科标本采集手册

一、真空采血管采集标本事项说明1。

试管盖颜色:红帽添加抗凝剂:无采血量:不少于3ml用途:甲状腺功能三、五、七、八项、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性激素、甲胎蛋白定量、贫血三项、 CEA、 AFP、 CA-125、 CA-19-9、CA—15—3、CA—72-4、 NSE、 SCC 、CY-211、SF(铁蛋白)、肝纤维化、肝炎系列、TPSA、甲状旁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乙肝五项定量、HBV(乙肝DNA)定量、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维生素D、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自身抗体类测定。

2。

试管盖颜色: 紫帽添加抗凝剂:EDTA—K2注意事项:须颠倒混匀6-8次;用途:全血细胞计数CBC(包括血细胞三分类、五分类)、血型、末梢血涂片,采血量2ml;糖化血红蛋白采血应超过2ml;HLA-B27采血量3ml;HCV(丙肝)定量采血量超过3ml。

3.试管盖颜色:黑帽添加抗凝剂:枸橼酸钠0。

4ml注意事项:血液与抗凝剂比例为4:1,采血1.6ml血液与抗凝剂总量为2ml,采血管上有刻度线。

用途:血沉。

4. 试管盖颜色:绿帽添加抗凝剂:肝素钠采血量:大于3ml注意事项:采血后须颠倒混匀。

用途:血流变、乙肝系列、醛固酮。

5。

试管盖颜色:兰帽添加抗凝剂: 枸橼酸钠0。

2ml采血量:1.8ml注意事项:须颠倒混匀,血液与抗凝剂比例为9:1,采血1.8ml与抗凝剂总量为2ml, 采血管上有刻度线。

用途:凝血四项、D-二聚体定量.6。

试管盖颜色:黄帽添加抗凝剂:无采血量:大于3ml用途:肝功、肾功、血糖、血脂、电解质、心肌酶谱、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血β2、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血磷、胆碱酯酶、血尿酸.特别强调:1.不能用加抗凝剂的采血管采集离子类标本;不要把有抗凝剂的血液倒入无抗凝剂管中;1。

所有血液标本应在病人空腹时采集(急诊检验、血细胞三分类、五分类除外);不能在病人正输液的一侧采集标本;2.检验科采血管与检验项目在系统上设置,一个条码原则上采集一管标本;3。

医院检验科检验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科检验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科检验质量治理制度一、标本采集接收〔一〕标本采集时,要核对患者科别、姓名、性别、年龄,核对患者检验目的和检验工程;要了解患者饮食、活动、体位、药物、输液等生理状况。

〔二〕明确抗凝及抗凝剂种类、与血液比例准时混匀。

〔三〕明确标本留取时间、类型、标本量,防腐剂种类及与标本比例。

〔四〕全部急诊、重要标本需确认合格后接收、记录接收时间、签名,准时转交。

〔五〕全部常规标本核对后,如有疑问准时与有关科室联系。

二、标本保存〔一〕当天不能检测的标本,依据检测工程的要求不同准时分别、合理保存。

〔二〕当天检测完成的全部标本,按要求全部保存,做到整齐、有序、标志明显,便于查找。

〔三〕标本加盖或用塑料袋密封保存。

三、标本编号〔一〕检验标本实行“唯一性”编号。

做到字迹清楚,留意编号位置及编号清楚度。

〔二〕编号后标本必需插在试管架规定相应位置并核对一遍。

〔三〕觉察不合格标本必需准时通知相关科室,并填写不合格反响单。

〔四〕科内试验室之间标本准时转送,并作记录。

〔五〕急诊、重要标本准时签收、登记并通知相关人员尽快处理与检测。

四、标本分别〔一〕已编号标本必需再次核对一遍。

〔二〕准时离心,留意离心速度、时间、温度、对称状况及试管有无裂痕。

〔三〕分别后血清必需无纤维蛋白丝。

五、定标、质控〔一〕提前 15~30 分钟取出标准品、质控品、溶化、平衡、混匀后使用。

〔二〕仪器保养后开启〔如仪器开启前卫生清洁〕,在状态正常状况下,按仪器定标、质控程序操作。

〔三〕检测标本前,必需记录质控数据,如有失控,分析失控缘由,订正并记录。

六、标本检测〔一〕装载标本时,必需再次确认标本编号。

完成后,下载标本时,必需核对标本号。

〔二〕留意标本混匀、分别清楚。

〔三〕准时观看检验结果及仪器运行状态,准时处理。

〔四〕急诊标本准时处理。

七、报告单审核〔一〕检验报告单全部信息与检验申请单,患者标本全都。

〔二〕特别结果重点审核〔包括超出参考范围及危及生命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检验管理规定
1.急诊检验的要求
检验人员接到急诊检验单后,要迅速及时地采集标本,及时进行检验,准确地报告检验结果。

检验科可根据急诊工作的实际需要,配备专用急诊检验窗口和相关设备。

急诊检验工作在日常工作时间由各实验组完成,值班时间由值班人员完成。

(1)急诊检验由各科临床医师根据急诊病情需要,填写急诊检验申请单,申请单上需注明“急”或盖“急诊”字样章,申请单和标本由护士或健康员急送检验科,检验申请也可用电话等方式告知检验科工作人员。

(2)需由检验科采样的,检验人员接到急诊检验单后,必须在5分钟内将标本采集完毕。

门诊血常规标本由检验人员采集,难以行动的病人,由检验人员到床边采集。

静脉血由护士采集,脑脊液及各种穿刺液、胃液由医师采集。

粪便、尿液等由护士或健康员连同检验单一起送至检验科。

(3)标本管理员或检验人员接到标本后,必须先检查检验标本是否符合要求,而后进行检验;特殊紧急样本可直接送交相应实验组进行标识、处理,同时再由标本管理员完成标本的核对、接收、记录等工作。

(4)急诊检验完成并审核结果后,检验人员应立即将检验结果报告送检医师,可电话告知送检病区,由送检病区的护士或医师记录结果,其检验报告单应于当日或次日早上交给送检病区。

2.急诊检验的范围
(1)急诊病人。

(2)门诊中的急、危、重病人。

(3)急诊室观察病人病情突然变化者。

(4)住院病人中病情突变者。

3.急诊检验项目
急诊检验项目由检验科和临床科室根据临床需要共同商定。

(1)血液常规检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血色素测定,凝血四项测定,3P试验,D-二聚体测定,血型鉴定,血交叉配合试验,疟原虫等。

(2)尿液常规检验:尿蛋白定性试验、尿糖定性试验、酮体测定、尿沉渣镜检、尿胆红素定性试验、尿胆元试验,尿HCG等。

(3)大便常规检验:粪便理学检验、涂片镜检、潜血试验等。

(4)脑脊液及各种穿刺液检验:理学检验、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蛋白定性等。

(5)生化检验:钾、钠、氯、钙、二氧化碳结合力、糖、肌酐、尿素氮测定,淀粉酶测定,胆碱脂酶测定,AST测定、LDH测定、CK 测定、血气分析,脑脊液蛋白、糖、氯化物定量测定等。

(6)免疫学检验:肌红蛋白、肌钙蛋白测定。

(7)胃液、呕吐物等的潜血试验。

(8)其他临床特需项目,由临床科室与检验科主任商定,经同意后可按急诊检验项目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