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城市总体设计规划(2006_2020年)
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

目录绪论 (3)第1章大同市基本情况简介 (3)1.1地理环境 (3)1.2自然资源 (3)1.3社会与经济 (4)第2章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进程 (4)2.1 总体规划的历史进程 (4)2.2 大同市空间布局的发展趋势 (6)第3章大同市发展目标、策略与规模 (6)3.1 城市发展目标 (6)3.2 城市发展策略 (7)3.3 城市发展规模 (7)第4章城市的空间布局 (8)4.1 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 (8)4.2 大同市空间布局的主要特色分析——双城双轴模式 (8)第5章大同市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 (11)5.1大同市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5.2就大同市城市建设工作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 (12)第6章总结 (12)参考文献 (13)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绪论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大同作为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特大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黄土高原东北边缘,有“北方锁钥”之称。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大古都之一,境内古迹众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
大同是为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国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素有“中国雕塑之都”,“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
从它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从城市规划角度来探究大同市其中的奥义。
第1章大同市基本情况简介1.1地理环境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北以外长城为界,全境总面积14176平方千米,市区面积2080平方千米,建成区108平方千米(2010年)。
(完整版)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

目录绪论 (2)第1章大同市基本情况简介 (2)1.1地理环境 (2)1.2自然资源 (2)1.3社会与经济 (3)第2章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进程 (3)2.1 总体规划的历史进程 (3)2.2 大同市空间布局的发展趋势 (5)第3章大同市发展目标、策略与规模 (5)3.1 城市发展目标 (5)3.2 城市发展策略 (6)3.3 城市发展规模 (6)第4章城市的空间布局 (7)4.1 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 (7)4.2 大同市空间布局的主要特色分析——双城双轴模式 (7)第5章大同市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 (10)5.1大同市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0)5.2就大同市城市建设工作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 (11)第6章总结 (11)参考文献 (12)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绪论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大同作为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特大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黄土高原东北边缘,有“北方锁钥”之称。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大古都之一,境内古迹众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
大同是为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国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素有“中国雕塑之都”,“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
从它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从城市规划角度来探究大同市其中的奥义。
第1章大同市基本情况简介1.1地理环境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北以外长城为界,全境总面积14176平方千米,市区面积2080平方千米,建成区108平方千米(2010年)。
大同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的实施方案

大同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的实施方案【法规类别】国家计划【发文字号】同政发[2010]271号【发布部门】大同市政府【发布日期】2010.12.31【实施日期】2010.12.3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大同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的实施方案(同政发[2010]271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局、办: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规则》(建规〔2010〕65号)的要求,经请示山西省人民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大同市启动了《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修改前期准备工作。
经过近一年的推进,2010年11月8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部际联席会议纪要》(第20期),原则同意大同市开展《规划》修改工作。
根据《部际联席会议纪要》要求,结合大同市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规划》修改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规划》修改原则及目标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转型发展、绿色崛起”和“三名一强”城市发展战略开展相关工作;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要加强对城市规模的分析研究和论证,加强对工业园区的统筹规划和综合调控。
要加强与正在编制中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衔接,以及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
要重点围绕采煤沉陷区治理、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区域性基础设施规划统筹等重点内容进行。
要处理好新城和古城的关系,通过《规划》修改工作,进一步处理好两者的关系,逐步实现“一轴双城、展开发展;古今兼顾,新旧两利;传承文脉,创造特色;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城市建设思路。
要围绕《规划》中已不适应城市发展建设实际的内容展开,提高修改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率。
要结合大同市实际,解决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
二、《规划》修改工作组织为加强对《规划》修改工作的指导,成立领导组,组成如下:组长:耿彦波市政府市长常务副组长:郝月生市政府副市长副组长:靳晓慧市城乡规划局局长刘法明市政府副秘书长成员:王金山市军分区副司令员李如林市长助理、市公安局局长马安全市发改委主任刘建明市经委主任吕生祉市教育局局长王秋生市科技局局长<。
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做到传统文脉与现代商业相结合,并能代表大同的地域文化。四是动态问题。要处理好人流、物流、交通流几者之间的关系。五是静态问题。要设计、规划好仓储系统及停车场等,做到功能到位,不留缺憾。
依托能源工业优势
建设新的加工工业
矿产与能源的优势支撑着大同,并确定了大同在华北地区的重要位置。煤炭工业对大同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举足轻重,但煤炭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也非常突出,经济发展的代价很大,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大同已经向集约发展、内涵发展、绿色发展、综合高效发展、和谐文明发展的新路子迈进,从而实现从煤炭资源大市向煤炭工业大市的转变。
大同地处山西省北端,位于京津冀北都市圈是我国第三个大型都市群——即 “大北京地区”。众所周知,山西省的重要城市大多数集中在南部,北部仅有大同,在太原对省域中部形成带动和促进作用的形势下,北部经济发展的龙头非大同莫属。大同处于北京、呼和浩特、太原构成的三角形结构中心,特别是三个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主要通过大同,因而大同是这一地
大同是历史文化名城,是重要的能源城市,是山西省北部的中心城市——这就是刚刚被国务院批准的《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下称《总体规划》)为我们确定的今后15年大同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定位。
大同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正酝酿着新的发展激情,将显现出不竭的活力,有了新的方向,有了新的路径,大同崛起的又一个春天就要来到了。
大同市商业发展规划

大同市商业发展规划(2004—2020)二○○四年十一月目录前言第一篇规划总论一、规划名称二、规划范围三、规划期限四、规划编制依据五、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基本原则第二篇大同市商业发展状况分析与趋势预测一、大同市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概况二、大同市商业发展现状分析三、大同市商业发展预测分析第三篇大同市商业发展战略目标一、发展战略总目标二、关键指标体系第四篇大同市商业发展战略重点一、建设一个具有大同特色的现代化商贸体系二、建设两个可持续发展的商贸圈三、建设和完善三个繁荣兴旺的大型商业中心区四、建设四大物流配送中心五、构建五类富有特色的商业街第五篇大同市商业网点规划与发展项目一、商业网点规划布局二、商业发展项目指导目录第六篇大同市商业发展的战略措施一、加强法制建设,规范流通秩序二、优化网点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三、加快国企改革,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四、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科学管理水平五、实施科教兴商战略,持续开发人力资源六、弘扬历史文化传统,实施商业名牌战略七、加快商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商贸发展的外部环境八、着力发展新型业态,提高企业组织度和市场集中度九、坚持扩大开放,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十、构筑大商业发展平台,促进商贸、旅游、工农业协调发展第七篇规划的实施一、加大立法和执法力度,保障规划正确实施二、强化政府调控职能,建立业务监管程序三、制定专项规划,推动战略规划有效实施四、加强市、区、县协调,确保规划顺利实施五、开发人力资源,奠定实施规划的人才基础六、实事求是,适时、合理地修订完善规划附件一、《大同市商业发展规划》北京市专家论证会评审意见附件二、《大同市商业发展规划》课题组成员附图:大同市行政区划及商业布局规划图大同市城区社区便民商贸服务中心网点规划图大同市城区商业网点规划图大同市口泉及周边地区商业网点规划图大同市御东区商业网点规划图大同市现代商业设施效果图1、南城现代物流中心2、教场街现代商业街3、国际文化中心4、御东新区迎宾大道5、北方国际商厦6、国际会展中心前言商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
大同总规背景基础资料

第一章规划修编的背景与思路一、本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动因1985年的总体规划实施中出现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的问题是本次总体规划修编的动因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上版总体规划中的部分内容需要根据新的发展形势进行适当的调整,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如:城市的定位和产业发展问题,城市用地规模问题;用地发展方向问题;城市结构及隔离带的控制问题;城区、矿区、新区的关系问题;城市交通组织的问题;云冈石窟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问题;城市特色问题;规划管理体制及行政区划的调整问题。
二、本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4、建设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5、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2002年13号文)6、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7、《大同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8、1990年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9、大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草案)10、国家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三、本规划项目的特点(一)技术内容复杂大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是晋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从技术覆盖面来讲,涵盖城市总体规划的各个方面。
1、大同市是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多处主要的历史文物古迹,构成了大同独有的名城特色-----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
2、大同市是全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城市,随着国家宏观能源结构的调整、市场的激烈竞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大同现有的产业结构须进行调整-----产业发展重点转移问题。
3、大同市有京包兰、大秦、北同蒲三条铁路交汇于此,市内有108、109、208三条国家级公路,京大高速公路、大运高速公路、得大高速公路、乌威高速公路在大同交汇,是晋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区域交通问题。
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2017年9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批准了《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7年修订)》(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城乡规划公开公示的规定》和山西省住建厅《关于城乡规划公开公示的实施办法》的规定,现将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及批复文件公布如下:一、规划期限2016—2020年。
二、规划范围和空间层次(一)市域:大同市行政辖区,包括四区七县,即城区、矿区、新荣区、南郊区、左云县、大同县、阳高县、天镇县、浑源县、灵丘县、广灵县,总面积14056平方公里。
(二)中心城区:西至口泉乡、平旺乡、马军营乡西乡界,南至大同市域边界、大同县肥村、北村、塔儿村、小蒲村、侯大庄村东南边界,东至大同县牛家堡村、罗卜庄村、独树村、倍加造村、解庄村、马连庄村、侯大庄村的东边界,北至马军营乡、水泊寺乡、大同县三条涧村、二十里铺村、牛家堡村北边界.面积为66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包括城区、矿区、新荣区、南郊区四个行政辖区及大同县的周士庄镇、倍家皂镇、党留庄乡,总面积2370平方公里。
三、城市性质和职能(一)城市性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综合能源基地,晋冀蒙交汇区中心城市。
(二)城市职能以魏都平城文化为重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都古都文化旅游圈重要节点,国际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
国家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煤炭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全国性的现代物流集散中心。
晋冀蒙交汇区重要的商务商贸中心,能源技术和管理中心。
山西省重要的装备制造、生物制药制造业基地.山西省重要的文化创新与旅游中心。
四、城市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162万人。
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154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为95平方米.五、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一)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一主三副,一轴一带”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一主:大同市中心城区。
是带动大同全市转型跨越发展的核心,承担着大同区域中心城市职能。
大同市城市规划行政技术规定

大同市城市规划行政技术规定一、总则为了加强大同市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结合大同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大同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工程。
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大同市人民政府划定。
城市规划和建设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生态优先、节约资源、合理布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传承文化、彰显特色的原则,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城市用地规划(一)城市用地分类城市用地按照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进行分类。
(二)居住用地1、居住用地的选址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优先选择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环境良好的区域。
2、居住用地的规划布局应当合理组织居住小区、组团和街坊,保障居民的生活便利和居住环境质量。
3、居住用地的开发强度应当根据城市的区位、交通条件、基础设施配套等因素确定,合理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等指标。
(三)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包括行政办公、文化设施、教育科研、体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用地。
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应当按照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规模,均衡分布,方便居民使用。
3、鼓励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布局,形成公共服务中心,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四)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1、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包括商业、商务、娱乐康体等用地。
2、商业服务业设施的布局应当结合城市的商业中心、商业街、社区商业等进行规划,形成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商业服务体系。
3、商业服务业设施的建设应当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和消费环境。
(五)工业用地1、工业用地应当集中布局在工业园区内,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基础设施共享水平。
2、工业用地的选址应当符合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要求,避免对周边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3、严格控制工业用地的开发强度和建筑密度,保障工业生产的需要和环境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9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批准了《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7年修订)》(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城乡规划公开公示的规定》和山西省住建厅《关于城乡规划公开公示的实施办法》的规定,现将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及批复文件公布如下:一、规划期限2016—2020年。
二、规划范围和空间层次(一)市域:大同市行政辖区,包括四区七县,即城区、矿区、新荣区、南郊区、左云县、大同县、阳高县、天镇县、浑源县、灵丘县、广灵县,总面积14056平方公里。
(二)中心城区:西至口泉乡、平旺乡、马军营乡西乡界,南至大同市域边界、大同县肥村、北村、塔儿村、小蒲村、侯大庄村东南边界,东至大同县牛家堡村、罗卜庄村、独树村、倍加造村、解庄村、马连庄村、侯大庄村的东边界,北至马军营乡、水泊寺乡、大同县三条涧村、二十里铺村、牛家堡村北边界。
面积为668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包括城区、矿区、新荣区、南郊区四个行政辖区及大同县的周士庄镇、倍家皂镇、党留庄乡,总面积2370平方公里。
三、城市性质和职能(一)城市性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综合能源基地,晋冀蒙交汇区中心城市。
(二)城市职能以魏都平城文化为重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都古都文化旅游圈重要节点,国际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
国家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煤炭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全国性的现代物流集散中心。
晋冀蒙交汇区重要的商务商贸中心,能源技术和管理中心。
山西省重要的装备制造、生物制药制造业基地。
山西省重要的文化创新与旅游中心。
四、城市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162万人。
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154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为95平方米。
五、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一)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一主三副,一轴一带”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一主:大同市中心城区。
是带动大同全市转型跨越发展的核心,承担着大同区域中心城市职能。
三副:三个副中心城市。
即左云县城云兴镇、阳高县城龙泉镇、浑源县城永安镇,分别承担着西部左云发展片区、东部阳高-天镇发展片区、南部广灵-灵丘-浑源发展片区的中心功能。
一轴:区域中轴。
东西向横跨左云县、都市区、阳高县和天镇县,依托由快速路、国道、铁路等陆路交通干线组成的复合交通通道,串接中心城区、龙泉镇、玉泉镇、罗文皂镇等重点城镇。
中轴西段的左云县和南郊区,以及邻接的朔州市,是晋北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区;中轴东段的大同县、阳高县和天镇县,是向面京津冀的特色农业发展区,也是承接区域产业转移,装备制造、绿色化工等的重点发展区。
一带:特色经济发展带。
南北向纵贯左云县、中心城区、浑源县、广灵县和灵丘县。
依托重要交通干线和文化旅游资源,推动大同实现转型发展。
特色经济发展带北段以京津生态屏障建设为重点,南段依托浑源县人文自然景观、广灵县和灵丘县生态农业资源,以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业为重点,适度发展资源型产业。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形成“市域中心—市域副中心-县域中心-重点镇-一般镇”五级城镇等级结构体系,包括:1个市域中心(大同市中心城区)、3个市域副中心(永安镇、龙泉镇、云兴镇)、5个县域中心、11个重点镇、17个一般镇。
市域城镇规模分为四级。
1个150万人以上的一级城镇(大同市中心城区);8个5-15万人的二级城镇,其中,2个10-15万人(永安镇、龙泉镇),6个5-10万人;11个1-5万人的三级城镇,17个小于1万人的四级城镇。
市域城镇职能分为六类。
包括:9个综合型城镇,5个工贸结合型城镇、2个工矿型城镇、5个商贸流通型城镇、3个旅游服务型城镇、13个农贸主导型城镇。
(三)市域综合交通1、铁路高速铁路:规划大同至西安、张家口的高速客运专线。
预留远景大同至保定快速铁路、大同至乌兰察布(呼和浩特)高速铁路的通道。
普速铁路:包括现状的京包、北同蒲、大秦、大准和京原铁路,以及云冈、口泉支线铁路。
规划预留北蔚县至大同广灵县、浑源县、朔州应县的铁路,实现与北同蒲铁路衔接。
云冈支线、广灵-浑源铁路在规划期内以货运功能为主,预留远景增设客运功能条件,发挥市域客运铁路作用。
2、公路在现有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干支结合,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布局,到2020年全面完成干线公路网建设,同时完善县乡公路网,提高县乡公路技术等级和抗灾能力。
(1)骨架干线公路由绕城高速、大运高速、大呼高速、得大高速、天大高速、京大高速、广浑高速和荣乌高速等高速公路构成。
在得大高速与天大高速之间规划高速公路联络线,远景规划预留从大同市南郊区肥村至大同县陈庄的高速新南环。
延伸天黎高速衔接京藏高速,延伸广浑高速衔接张石高速。
规划王庄堡至阜平的高速公路,连通荣乌高速和保阜高速。
远景规划预留左云至朔州应县的高速公路连接荣乌高速和大运高速,构建大同都市区外围的高速公路环线。
市域范围内,远景规划预留高速公路东纵线,连接天黎高速、京大高速、浑广高速和荣乌高速,加强天镇、广灵、灵丘三县之间的交通联系。
(2)一般干线公路规划“四横两纵”国道干线公路以及10条省道干线公路,提升国省干线公路网密度,加强干线公路网络化组织。
国道“四横”中新增G512和G336,“两纵”中新增G239。
省道中新增S206(聚南线)、S302等2条省道,延长2条省道(S202广灵县的南村镇,原S204延伸与原S339相连变为S215)。
国省干线公路提升至二级以上。
(3)农村公路:逐步提升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争取规划期末各乡镇主要公路达到三级以上,实现村村通公路。
3、机场大力发展民用航空,适时扩建大同云冈机场,发展航空口岸,开辟大同至国内外重要城市的新航线,吸引航空客源。
适时规划建设空港经济园区,加强高附加值货物的航空运输。
规划在阳高县大白登镇境内建设通用航空机场。
4、城市道路系统。
建成以快速路为骨干、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的城市道路网络,完善各级路网,提高道路网络化程度。
(四)市域历史文化保护保护“三山一水”的市域整体山水格局,保护市域内4处风景名胜区、5处自然保护区、3处湿地公园。
保护不可移动文物相对集中的五个重点保护区,即古都古城风貌保护区、云冈峪(武周川)文化遗存保护区、鹿苑遗址保护区、古墓葬保护区和长城古堡保护区。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以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25处。
(五)旅游业空间布局以发展文化体验、观光休闲、康养度假等旅游文化产业为重点,形成“两核、两带、五区、五线”的市域旅游发展总体空间格局。
1、“两核”“两核”指两大旅游服务核心:中心城区为综合旅游服务主核;浑源县永安镇为旅游服务次核。
2、“两带”“两带”指两条旅游发展带:摩天岭-云冈石窟-恒山-平型关旅游服务密集带;阴山-太行山脉旅游观光带。
3、“五区”“五区”指五大特色旅游片区。
(1)古都文化旅游区以中心城区为旅游服务中心,包括中心城区和南郊区,形成以古建游为主题的北魏文化旅游片区。
(2)恒山旅游区以永安镇为旅游服务中心,包括浑源县全境,形成以恒山风景名胜区为核心的山岳文化旅游片区。
(3)边塞军旅文化特色区以云兴镇为片区旅游服务中心,包括左云县和新荣区,形成以边塞文化、军旅文化、古堡文化为特色的旅游片区。
(4)火山奇景、温泉养生和长城特色区以玉泉镇为片区旅游服务中心,包括大同县、天镇县、阳高县,建设永定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带,形成以休闲养生、地质科普教育为主题的旅游片区。
(5)湿地文化和红色旅游特色区以武灵镇为片区旅游服务中心,包括广灵县、灵丘县,形成以生态体验、观光农业和红色旅游为主题的旅游片区。
4、“五线”“五线”指五条精品旅游线路:长城旅游线路;古城-火山群-许家窑旅游线路;桑干河旅游线路;恒山-应县木塔旅游线路;平型关-赵武灵王墓历史旅游线路。
(六)市域生态系统和空间管制1、市域生态保护与建设措施严格保护各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城市水源地;全市以大环境绿化为中心,治山治水,广种草地,植树造林,提高绿化覆盖率,根据大同市生态环境的特点和降水条件,大同市的植被以草地和乔灌木结合为主;认真实施荒山造林绿化,防风固沙。
2、市域空间管制按照不同地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将大同市域划分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三大类型,制订不同的空间管制策略。
六、中心城区规划(一)发展方向和空间结构1、发展方向优化提升老城片区,疏解人口和优化功能;重点发展御东和口泉片区,实现东向、西南方向发展。
2、空间结构2020年规划形成“两河三城”的城市空间结构。
两河:依托御河、十里河有序组织城市功能,成为城市的文化、生态、活力区域。
三城:即老城、御东、口泉三个综合性的城市发展片区。
依据规模适度、合理分工的原则,共同构成大同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
推进各片区产城融合,承担区域功能分工,实现片区内部职住平衡。
综合发展片区内形成多个城市组团:即古城组团、铁西组团、十里河组团、御东组团、经开区组团、高新产业组团、临港产业组团、口泉组团、矿区组团、南郊组团、塔山组团。
(二)功能布局1、综合发展片区老城片区:由古城、铁西,十里河、城南四个城市组团构成,承担区域高端服务职能。
以古城为依托,突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强化文化创意等服务业发展,优化用地结构,改善环境质量,调整建设强度,适度疏解人口,形成充分展现大同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与风貌的核心区。
御东片区:由御东、经济开发区、高新产业区和临空区四个城市组团构成,承担区域性的高端生产服务职能。
发挥面向机场与高铁的交通枢纽功能优势,重点发展商务金融、总部办公、教育科研、文化娱乐、创意产业、新型加工业和流通产业,提高就业供给能力,吸引老城疏解人口。
构建现代化的生态居住环境,建成花园式的新城区。
口泉片区:由口泉、矿区、南郊和塔山四个城市组团构成,承担传统产业转型示范功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棚户区改造的综合服务功能。
以能源工业发展为主题,大力发展清洁型的能源加工产业,推动矿产开采与加工、机械制造业转型提质,鼓励轻型加工业发展,在山西省建成国家综合能源基地的主要承载地。
2、城市组团古城组团:以传统商业、行政办公、文化休闲、旅游服务和居住功能为主。
十里河组团:主要发展商业贸易和现代物流功能。
铁西组团:主要发展现代物流和居住功能。
御东组团:以商务金融、行政办公、文化休闲、康体娱乐、高等职业教育和居住功能为主。
经开区组团: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总部办公、新兴工业和现代居住功能。
高新产业组团:主要发展现代服务、教育培训、装备制造业和居住功能。
临港产业组团:主要发展新兴工业。
口泉组团:主要发展综合服务、商业贸易和居住功能。
矿区组团:主要发展行政办公、职业教育、商业商贸和居住功能。
南郊组团:主要发展煤电产业、现代工业和居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