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留白艺术例论文
论“留白”———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艺术“留白”为例

探索篇•方法展示数学科目素以抽象、严谨著称,课堂多半也是非常枯燥,教学中,为了能更好地缓解课堂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疲劳,教师可以选择在课堂上采用“留白”的方式,留下更多学生能够自由活动和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样不仅能让课堂的氛围和谐、融洽,还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如何做才能真正发挥“留白”艺术的神奇功效呢?一、在思考处“留白”,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丝毫没有喘息的机会,多数的知识都是被强行地“装”进脑子里,只能在课下进行消化和吸收,这样不仅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学习的效果也是不尽如人意。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模式,目的也就是要让教师在课堂上“留白”,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将课堂上的知识当堂消化、吸收。
学生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不仅思考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和解题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考意识和习惯也会潜移默化地形成。
教师要想真正发挥在思考处“留白”的价值,就必须要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最大的学习热情投入到思考的过程中。
如果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那么课堂的“留白”就会变成学生“偷懒”的空隙,没有了意义,等同于浪费时间。
二、在探索中“留白”,留给学生实践探索的机会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很多数学知识和问题,基本在生活中都有迹可循,很多问题都是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的。
在教学中,教师如何能将生活的实际情景引入到课堂中,建立知识和生活情景的联系,就可以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来同化新知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当学生在接受间接经验的时候,教师要合理地创设生活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实践,从而加深对间接经验和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情景作用虽好,但如果只是走马观花一过,就看不到情景绽放的全部美丽了。
浅谈语文课堂留白的艺术技巧论文

浅谈语文课堂留白的艺术技巧论文浅谈语文课堂留白的艺术技巧论文摘要:语文教学中的留白,就是让课堂有相对适度的“休止”与“空白”,这是语文学习的需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语文课堂“留白”的几个艺术技巧。
关键词:语文课堂留白艺术技巧留白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境界。
国画中留白,方寸之间尽显天地之宽,使无画处皆成妙境;音乐中留白,则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妙;文学中留白,“……”中会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如果在课堂中不注意适当留白,不给学生留下自主思考和自由发展的时间、空间,学生就会缺少深层次的体验或思考,课堂就会缺少自然生成,就会缺少灵性,因此,课堂教学也需要留白。
当代中学生风华正茂,感情充沛,想象力丰富,语文老师应该在课堂上努力创造一些空白,让学生在空白情境中尽情释放个体情感。
那么如何创造和利用空白来带领学生进入无声之境?一、创设情境,戛然而止语文课是师生一起完成鉴赏的活动过程,尤其是美文欣赏课,更是心灵接受陶冶和洗礼的活动过程。
对于这样的语文课,教师可以在教学方式上做适当的创新。
如学习必修三现代诗歌《发现》时,先在导学案中预设问题“发现了什么”,课堂中给学生听配乐朗读,等朗读一结束立刻关闭声音,此时全班陷入绝对的静寂之中,教师再充满感情地示范朗读一遍,带学生进入闻一多的心境,达成与作者的心灵交流,促成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
二、故布疑阵,移花接木练习评讲课是比较特殊的课,属于学生的二次学习范围。
评讲课效果如何决定了练习的存在价值,如何让课堂做到举一反三,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很多教师想出了不少有益的办法。
但是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是练习目标达成的首要条件。
新课改条件下,教师要争取变不停地举例讲解为学生的触类旁通。
成语题由于知识量的庞大,一直让师生们倍感头疼。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评讲时邀请学生就练习中的错误类型举例。
例如:“错用对象”常见的有哪些,现场造句;“望文生义”的有哪些,现场造句……在知识总结后,对于那些可以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的成语,鼓励学生大胆解释。
教育是留白的艺术作文

教育是留白的艺术作文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白。
好教育就是要给孩子“留白”,是三分教,七分等。
给孩子的犯错“留白”。
犯错是孩子成长中常有的事,对于犯了小错的孩子,最好点到为止,让其明白错在何处即可。
斯霞老师曾遇到上课铃响后疯跑回来的学生依然大呼小叫喧闹不已的情形,但斯霞并未斥责,而是温和地说:“有人还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现在老师走出去,请大家赶快坐好。
”接着便转身走出教室。
等她面带微笑回到教室时,学生已经安静就坐。
她的暂时回避,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空,让大家因为深切体验到教师的尊重而自尊自爱,留下一段杏坛佳话。
其中蕴含的教育智慧,值得再三回味。
给孩子的学习“留白”。
卢梭说,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
学会等待,把思考的时间留给孩子;学会放手,把学习的空间留给孩子。
孩子蕴含的能力是无穷的,教学,不需要把什么都教给他们,孩子自己通过查找资料能弄明白的,教师完全不需要告诉答案。
只有这样,孩子的习惯和思维才能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成长。
反之,如果老师直接告诉孩子们答案,可能节约时间,但也剥夺了孩子们内化和体验的机会,不利于他们的发展。
给孩子的生活“留白”。
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和教师只能协助,不能代替。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
”在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我们应该学会留白,不能过分宠溺,事事包办。
要学会给孩子一些独立的时空,放手让他们自己探索和感受身边的世界,给孩子提供做决定的自由度和实践机会,让他们有机会与自己独处,从而建立自信,形成自己的独立人生。
给孩子一些“留白”,是让孩子把时间花在自己热爱的事情上,萌生出自发的成长力量,让他们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世界的美好,用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教育“留白”并非放手不管,而是一种智慧。
《学记》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留白”不是避而不谈,不是简省,不是避重就轻,而是引而不发,是铺垫和蓄势。
例谈“留白”艺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例谈“留白”艺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留白”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将画面的一部分或者整体空白,使得观
者获得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审美体验。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留白”艺术的理念,
将其运用到教学中,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留白”艺术强调的是空间的运用。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将一部分空白留给
学生,让他们自由发挥,进行探索和思考。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基本
的信息,但不给出具体的解题方法,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解题的可能性。
这
种空白的存在,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思考问题,不拘泥于既定的思维模式,从而培养学
生的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留白”艺术强调的是简洁和精致。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信息的
筛选和提炼,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简单的形式。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问题
的本质,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简洁的信息呈现方式也能够让学生更加
清晰地把握问题的要点,减少信息的干扰,从而提高思维的集中和深入。
“留白”艺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造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通过空间的运用、观者的主动参与、观者与作品的互动以及简洁和精致的呈现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为他们提供适当的空间和机会,同时也要在问题的提出和信息
的呈现上做到简洁和精致,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是留白的艺术作文

教育是留白的艺术作文
教室里,阳光斜斜地洒在桌子上,书页上,也洒在我的脸上。
我凝视着外面,那一片金色的树叶,在秋风中伸手飘舞,它像是在漠然地诉说着什么。
是啊,教育的真谛,也许你是那像这片金色的树叶,它抵挡起着生命,也弄走了空白。
记忆中,那一次的考试,我愧疚自责的了,懊丧了,仿若雷鸣世界都变的黯然无光。
老师根本不会什么好有什么呢挖苦讥笑,仅仅毕竟轻地递我一杯热水,让我平静下了。
那一杯热水,一丝温暖的气息了我的身体,也一丝温情了我的心。
它是还没有塞得满满我的空白,但他留了思考的空间,让我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有底气,十分坚强自信。
书本上的知识,得象一幅画卷,它这个可以不不所所描绘出出世界的美丽地地,却很难所勾画出生命的很很精彩点。
教育的真谛,是让我们能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要会什么一路探索,要会了去突然发现自己到生命的意义,去凭空出现所创造的出一类自己的不很精彩点。
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不时的去学,断的地积累,但又坦白讲,我们所学的知识,永远也没能被填满生命的空白。
那一片片空白,是丢给我们的,是让我们去盘算,去探寻中,去才忽然间突然发现的。
我长吐地地吸了一口气,望着窗外的金叶,它在秋风中飘舞,像是在警告过着我,未来的道路,谈起过出出了无尽的的的可能,也流露出来进去出了未知的挑战。
教育的艺术,是留白的艺术,是让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中,断的地,不时地去突然才发现自己生命的精彩,去人类人类创造一类自己的未来。
未来的路,我将面带兴奋这份留白,跟着走渴求,跟着兴奋事业的追求,坚强勇敢地好好地地走。
那像那片金叶,在秋风中飘拂,它将永远永远,永远留迹,也会永远也是透着新的希望。
教育是留白的艺术作文

教育是留白的艺术作文
教室里的阳光,透过窗子窗棂,洒在课桌上,也洒在空白位置的笔记本上。
那也又不是一张大多数的纸,它是未来,是一片未被染色剂的天空。
教育,它像一位强横无比神奇魔法的艺术家,在我们心中轻地细细描摹,却下了了无穷尽的的空白。
空白,是未完成的画作,是未一曲曲的音符,是未开垦种植的土地。
它猛含着无穷尽的可能,在等待着我们用自己的笔触、旋律、汗水去描画出、拉奏、很努力勤奋耕耘。
老师的教课的老师,像一支会如此神异的画笔,在我们的脑海中勾勒出来出一个个知识的轮廓。
但已经鲜嫩的色彩,不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填充。
课堂之外的阅读,朋友间的交流,社会实践的经历,都像一盒盒魔幻的颜料,为我们的空白区域画卷凭添无边的的色彩。
空白,也意味着什么自由。
我们无须无影无形的束缚于且固定可以设置的模式,没有必要于小节于单一的答案。
我们是是可以恣意踏入,大胆晋入,在空白区域的空间里倾洒热情自己的个性,人类创造独都属于自己的十分很精彩。
就算是,空白又是一种留白,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一种对未知的强烈的渴望。
它让我们却提升到着好奇心,最好不要着追寻中的热情,提升到着自由的渴望。
当我们步入社会,空白再度是很简单点纸张,不但充满挑战的人生画卷。
空白,是说未知,也那样的话无穷的的可能。
我们面带兴奋教育的启迪,跟着自己的理想,跟了对未来的渴望,在空白位置的画卷上,用自己的行动,描摩出精彩的人生。
教育是留白的艺术,它让我们在空白中进阶,在空白中流溢,在空白中人类人类创造属于自己的不精彩点。
以需要留白为题的议论文精选范文五篇

以需要留白为题的议论文精选范文五篇昨天,今天,明天,留白的艺术应伴随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的以需要留白为题的议论文精选范文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以需要留白为题的议论文精选范文五篇(一)芳凌波不过横方塘,留白处,是闲意。
锦瑟年华谁与度?但目送,尘去,留白处,是情意。
曾领读过唐人的诗,诗句简短皆赋深意,诗景寥寥却充斥画意。
当诗人要表达什么,似乎在诗歌里一字不提,然而那浪漫的思想却又字字关情,让人“望眼欲穿却不透其意。
”此刻我正读赏着留白,寻觅间,蓦然回首,那“意”却在寂静留白处。
诗人留下的是思想的蝴蝶,翩飞了百年,寄予后人以遐想的空间。
留白不是等于无,更像是无中生有,然而在这里,它的贬义早以不复长存了。
这一片净土,像是一颗水晶透视整个世界。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无题是何处?是留白处。
月下花榭,锁窗朱户,留白最是动情处。
有那么一群人,请让我以留白相送。
他是英国物理学家罗素。
在战乱纷争的年代,黄土地上民不聊生,他来访中国时,驻留在四川。
硝烟弥漫了整座城市,但仍没有阻挡他想要去领略峨嵋风光的愿望。
他希望在混浊的年代寻找一涸清澈的甘源。
峨嵋山刀锋险阻,路途中,轿夫们小心翼翼地送罗先生抵达山顶,青葱的林木,争相的花朵,还有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
过程中,罗素扪心自问:这么艰难的路,他们真的就毫无怨言吗?真的就不会想为什么自己不是坐轿的而是抬轿的?当轿夫将罗素安全放下,他仔细观察了每个轿夫的表情,他们有说有笑,如同往常一样。
这一幅画面一直停留在罗素的脑海里,就像一个警醒的时钟时时刻刻都在击打着年轮。
后来便有了罗素在《中国人的性格》中说道:“千万不能用自己的态度去看待别人的幸福。
”轿夫们的无言并不是屈服,而是选择了留白,选择了用心灵的声音说话,这就是幸福。
或许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释怀,给生活一点洁白的空间,默默的维护这片不可侵犯的神圣土地。
在一河灿星下,无数个留白被点亮,像是一盏盏启明灯,为人生开启一扇宽广的大门。
教育中“空白”艺术[论文]
![教育中“空白”艺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369adc4a1c7aa00b52acb27.png)
教育中的“空白”艺术美术作品中的留白是一种艺术,教育中也同样可以运用这种手段。
教育中有些情形需要冷处理,要欲擒故纵,要留一段空白时间,以便学生有一个反思审视、自省自悟的余地。
冷处理,就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钝化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矛盾,淡化教育痕迹。
采用这种处理矛盾的方法,常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
“空白”艺术教学技巧冷处理冷处理这种办法经常出现在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
在工业生产环节中,冷处理可看成是淬火的继续,亦即将淬火后已冷到室温的工件继续深冷至零下温度,使淬火后留下来的残余奥氏体继续向马氏体转变,以达到减少或消除残余奥氏体的目的。
在政治上,冷处理又叫做雪藏或低调处理,是处理公共关系的一种手法。
常常为了达到隐恶扬善的目的,把“美”的事高调宣扬,把“丑”的事低调封锁。
在幼儿教育中,对于那些无缘无故发脾气、闹情绪、不讲道理的孩子来说,冷处理就是等他不哭闹了之后,再来处理问题,告诉孩子耍脾气是达不到目的的。
这种在时间上留出的空白,就如看美术作品,画家不会把画布涂得满满的,总会留给我们一些空白,让人看了觉得舒服,而且能够想象到画外的景象。
“空白”是一种艺术,“冷处理”同样也是一种艺术。
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很多老教师都告诫我说,教育要及时,失去时机可能会减弱教育的效果。
但是我认为,如果遇到什么事都太“及时”,就容易出错。
因为学生的行为背后,可能有合理的原因,而太“及时”的教育,往往来不及了解这些原因,于是教育达不到效果,快刀斩乱麻,反而使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矛盾和问题。
所以教师遇到学生犯错时,也要试着冷处理,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空白,说不定会有更好的效果。
所谓冷处理,就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钝化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矛盾,淡化教育痕迹。
我教育教学中就遇到过一件这样的事情: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9月份接手了一个中师专业二年级新班级。
这个班级不同于其他班级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全班共有60人,全部为女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的留白艺术例谈
摘要如何处理学生的失误,使用留白艺术,同样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使用留白艺术中要处理好三种关系关键词留白把话说满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画艺术当中,有一种很高明的创作手法,那就是常常有意识的留一片白,让画中流淌一种生动的气韵,可谓笔尽而意未尽,从而体现出作者的高明的布局艺术。
其实这对于我们的教学很有借鉴作用。
时常,我们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我们也无法预料的偶发事件。
一方面由于学生的心理年龄与生理的发育并不同步,二是这个情感与意志的培养并不能向分数一样受到同等的重视。
有人说道:孩子犯的错误,连上帝也会原谅。
如何处理学生的失误,有时用点留白艺术,同样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前天早晨,笔者正在打开计算机准备备课之际,接到了英语老师打来的电话,声称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面谈,让我迅速赶到学校来处理。
赶到办公室,只见外语老师的办公桌上放着两张纸片,看来这应该是某个学生的“罪证”了。
拿过来一看,只见纸片上写道: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你都15岁。
13岁的你是多么的可爱。
而现在的你变得多么成熟,我也知道该离开这个世界了,我也知道我和你是没有结果的。
我更知道你没有把我放在心上。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这是自然规律。
我们的见面,我会把它当成我一辈子最幸运的事,我也应该离开这个世界了。
在我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我还要为你做一件事,你先听我讲个故事:有个女孩叫做小玲,有个叫小新的男孩爱上了她,却一直不敢告诉她,一直不敢对他说。
那个男孩是个单相思,好可怜,那个男孩好想好想小玲对他说:i love you ,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了,小新决定离开这个世界。
……
后面的是一连串的故事讲述,因为字迹模糊,让笔者难以卒读。
可能是因为这个学生写出来的东西抱有深深的厌世思想,让英语老师十分的震惊。
拿着这两张纸片,我感到心里头升腾起一股怒火,这个学生,也真是的,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中考的压力这么大,还有这些闲心在这里胡思乱想。
然而他写的动辄就要离世而去的想法,带给我短暂的不安,我不能自乱阵脚,冷静地观察了再说。
利用上课的时间,我先不点破,而是注意观察他的表情和神色,通过平时对他的了解,我知道他未必有这么样的决心和勇气。
要真的有这样的决绝,那我还真的要迅速联系家长来处理这件事了。
但我压制住担心,决定对他的所作所为保持镇静,静观其变,给这个教育留下一段空白。
我想现在的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可以任由教师来书写和描绘,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作为教师能够做的就是能够把他们的想法引导到正确有轨道上来,那就是成功了。
过了两天,我抽了个时间把他叫到一边,通过旁敲侧击,向他谈了这些在青春期会出现的问题,这些细小琐碎的事情,如果不处理好,它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生活。
我的轻描淡写和不着痕迹的言
辞,让他一颗敏感的心感受到了老师的深切关怀,给他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去思考。
下去后,我给予了他更多的鼓励的眼神,他似乎也明白我的用心,不再萎蘼颓废,学习上变得比以往认真多了。
再隔了几天,我打开邮箱,意外地发现了他给我写来的信。
他的信中写道:
当我在给她写信的时候,心里没有别的念头,只想赶快把信写完寄出去,我心里一直在想,英语这科我已是无药可救了,倒不如把它利用在写信上,在以后的课上才能认真的学习,我也没有想后来的结果。
当我写得正入神的时候,英语老师走了过来,把我的信拿走了。
我真想向英语老师大吼,可是我的大脑又回忆起老师以前对我们说的话,我觉得是我的错,我真的想对英语老师说:对不起,可是我没有勇气。
当您把我叫去的时候,我知道您想问我的事情是什么。
我的脑海里甚至还想到你一定会把我狠狠地批评一顿,可是事情不是我所想的那样,您却耐心的给我讲解,让我进一步明白了我该怎样面对困难。
使我认识到要用心的去认错。
老师,给我一次机会,让我有一次改错的机会,在以后我一定会认真学习的。
……
这件事就这样风平浪静地悄悄处理下来,我私下又和英语老师交换了意见,让她有意识地重视一下他的学习。
看着他从平缓中走来,我的心里不禁舒了一口气,我感到了在这件事热处理的明智,无心插柳柳成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归纳起来,恐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对学生的尊重。
尊重学生的情感与隐私,对学生的离奇古怪的想法,不可能禁,只能疏导,找到与学生沟通的渠道。
留教育的空白,实际上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怎样才能把握得更好,这就需要对学生的思想现状进行准确而全面的分析。
铺天盖地的语言轰炸,连篇累牍地说教,谁还理睬这些呢?现代信息的泛滥,使得初中生就早已不是白纸,作为教育工作者,塑造学生的品格,不可能将他以前的经历全部隔离,我们能够做到的只能在他过去程度上进行拔高。
二是留白不是放纵与缺位,不是教师工作思想精神懒散与漠视,相反正是对学生的成长高度关心的一种表现。
在那里说自己平时不敢说的话,写不敢写的言论。
发泄心中的苦闷和郁结。
这些学生在努力消除青春期的烦恼时,会不由自主地陷入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作为老师如果对他们的这些表现熟视无睹的话,那有可能演变为未成年人的社会问题。
留白只是在教育过程中对一些敏感事情进行冷处理的一种手段,并不是每一件事都要这么做,否则会失去一些良好的教育契机。
三要处理好留白的实与虚的问题。
所谓虚实,那就是必须对学生的思想前途能够了然于心,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及时对此作出一种有效的处理。
这个处理,可能是润物细无声式的,可以是侧面烘托式的,可以是围城打援式的,只有真正打动了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做到了内心自省,这样的教育才有真正的效果。
不把话说满,留足空白,可以针对不太好直接处理的问题。
其实有些事情学生在做过之后就认识到了错误,只是由于青春的冲动与偏执,让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耐心才行。
单纯的讲道理谁爱听?看似毫不在意地问起学生,而把足够的反省空间留给他,留下空白,给了学生心灵的自由,正好医治了他的心灵重负下产生的惶惑无主与迷茫,也因此达到了学生真诚改悔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