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选读》重点文言词语整理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史记》选读

高考语文《史记》选读

《〈史记〉选读》文言积累点整理《太史公自序》——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司马氏去周适晋年十岁则诵古文.。

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余甚惧焉,汝其.念哉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退而深惟曰(涵混太虚,呼吸万壑)《夏本纪》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女其往视尔事矣。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鲁周公世家》——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武王有疾,不豫.卜人皆曰吉,发.书视之,信吉明日,武王有瘳班级姓名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周公往营成周洛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在丰,病,将没无敢寇攘无敢不逮《河渠书》一一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此损漕省卒,益肥关中之地岁因以数不登.《六国年表》僭端见矣晋文中国侯伯侔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高祖本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沛公引兵西夺其军,可.四千人并攻昌邑,昌邑未拔.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座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系颈以组乃以秦王属吏待诸侯至而定约束.今则来,沛公不得有此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非有功伐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示鲁父老项羽头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项羽妨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今某之业孰与仲多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李将军列传》——实词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吾去大军数十里于是至汉,汉下广吏。

以为李广老,数奇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虚词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亦竟射杀之专以射为戏,竟死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句子其李将军之谓也《孔子世家》一一实词孔子适齐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君子亦有穷乎?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孔子语鲁大师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读《易》,韦编三绝。

《史记》选读重点字词整理

《史记》选读重点字词整理

《史记》选读复习《高祖本纪》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高祖常.繇咸阳,纵观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吕公)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诸将黥布皆属.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乃以秦王属.,遂西入咸阳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计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

是迁.也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项羽之卒可.十万。

淮阴先合,不利,却.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穀城驰入齐王壁.,夺其军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李将军列传》广家世世受.射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得李广必生致.之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专以射为戏,竟.死用.此,其将兵数困辱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

《史记》选读文言文重点词句

《史记》选读文言文重点词句

《史记》选读重点词句整理(教师《高祖本纪》一•解释加点的词语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远大的抱负一般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终了同“债”咼祖常繇咸阳,纵观同“尝”,曾经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交好,与……友好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向来看不起,轻视(吕公)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引领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趁机同“屈”,理亏,不安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将尽用眼睛示意坚持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生,亲生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整理,提起道歉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一同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通过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归属,归附又与秦军战于监田南,益张疑兵旗帜悬挂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 同“掠掳”,抢人财物同“喜”同“懈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宽而薄的丝带乃以秦王属,遂西入咸阳交付委托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灭族处死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 耳再说规约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使……明白,知道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犒劳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如果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计同“纳”,接纳逐步同“拒”认为……正确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 项羽,项羽乃止救活,使……活明告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带着,使……跟从谢罪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逃脱,解脱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伐”意同“功”计持,功勋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同“佯”,假装服从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

是迁 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 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 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 项羽之卒可 十万。

淮阴先合,不利,却 汉王引诸侯兵北,示 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 遂以鲁公号葬项羽谷城 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 产业,不如仲力依恃 经营 勤奋,努力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 其民,世世无有所与 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和……一样《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项羽本纪知识整理

项羽本纪知识整理

精品文档〈史记〉选读》文言知识整理项羽本纪一、实词积累1、古今异义词( 1)才.气.过人:句中古义“勇武有力” 今义“才华”( 2)期山.东.为三处:句中古义“山的东面”今义“山东省” ( 3)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句中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区域 ( 4)欲以力征经营 天下:句中古义“统治”今义“筹划管理” 3、一词多义诸侯皆属焉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独 、虚词积累皆沉船,破.釜甑 2、意动用法 梁以此奇.籍 3、名词活用为动词 毋妄言,族.矣 楚兵冠.诸侯项王军.壁.垓下 左.,乃陷大泽中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马童面.之4、名词作状语(才)(才)(就,于是),岂不谬哉(因为) (来)( 率领 )(使……破) (认为 有奇才)(灭族)(位居……之首)(驻军;安营)(向左走)( 向东进军 )(对面细看)(归属,归顺)(跟随)难道) 仅)籍独不愧于心乎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平明,汉军乃觉之 乃有二十八骑 左,乃陷大泽中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以梁以此奇籍以示士卒必死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竟然、却)无不膝.行而前(用膝盖)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在夜里)直夜溃围南.出(向南)豪杰蜂.起 ( 像蜂一样 )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项梁怒.之 (对……发火)四、 特殊句式1、判断句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怨王侯叛己,难矣尚不觉寤不自责,过矣2、被动句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然今卒困于此3、状语后置句与籍避仇于吴中籍独不愧于心乎乘势起(于)陇亩之中4、定语后置句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5、固定格式汉军至,无.以.渡 (没有办法)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为什么……呢)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以之为、把它作为)五、其他重点词语又不肯竟.学 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九战,绝 其甬道 时.不利兮骓不逝. 项王泣.数行下 未尝败北.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遭受)及羽背.关怀楚(放弃)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夸耀;施展)精品文档舜目盖 重瞳子 语气词,表推测,大概)终、完) 暗中;部署,约束)(即使)(多次;断)时运;去,往 ) 眼泪) 失败) 即使,纵使)精品文档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史记》重点文言词语

《史记》重点文言词语

必修五、《史记》重点文言词语集锦必修五:一、《陈情表》1、终鲜..兄弟2、刘夙婴..疾病/夙.遭闵凶3、逮.奉圣朝4、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5、寻.蒙国恩6、除.臣冼马7、臣具.以表闻/不为具.食《淮阴侯列传》/李斯,相也,具.于五刑8、日薄.西山9、更.相为命10、庶.刘侥幸,保存余年二、《项脊轩志》1、迨.诸父异爨2、殆.有神护者3、令人长号.不自禁三、《报任安书》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2、若望.仆不相师..3、特.以为智穷罪极4、用.之所趋异也16、古人所以重.施行于士大夫者7、勇者不必死.节8、恨.私心有所不尽9、左丘失明,厥.有《国语》10、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功高盖.主1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12、大底发愤.之所为作也13、思垂.空文以自见14、欲以究天人之际.15、草创未就.16、今遭此祸,惜.其不成四、《渔父》1、自令.放为2、遂去,不复与.言五、《逍遥游》1、则风斯.在下矣2、而后乃今培.风3、控.于地而已矣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5、乃今以久特.闻6、众人匹.之,不宜悲乎28、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9、彼且.恶乎待哉六、《兰亭集序》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2、茂林修.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3、列.坐其次.4、向.之所欣5、未尝不临.文嗟悼6、所以兴怀,其致.一也7、一.死生为虚诞《史记》选读:一、《太史公自序》1、使复典.之2、司马氏去.周适.晋/子迁适.使反3、卬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4、诸侯之相.王5、南略.邛、笮、昆明6、不得与.从事7、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8、道之不行.9、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310、被.之空言..而不敢辞11、萧何次.律令12、俟.后世圣人君子二、《夏本纪》1、下民其.忧2、舜举.鲧子禹3、等.之未有贤于鲧者4、维.是勉之5、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6、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7、薄衣食,致.孝于鬼神/致.慎财富8、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9、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10、声教讫.于四海三、《鲁周公世家》1、旦为子,笃.仁2、周公把.大钺3、天下未集.4、未可以戚.我先王5、勤劳阻.疾6、发.书视之7、武王有瘳.48、我乃屏.璧与圭9、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10、乃为诗贻.王11、人或谮.周公12、干.神命者乃旦也13、作.其即位14、惟予幼人弗及.知15、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16、臣妾逋.逃/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陈情表》四、《高祖本纪》1、沛公常有大度.2、常从王媪、武负贳.酒3、酒雠.数倍4、此两家常折.券弃责5、单父人吕公善.沛令6、素易.诸吏7、乃绐.为谒曰:“贺钱万。

《史记》选读文言实词荟萃

《史记》选读文言实词荟萃

《史记》选读文言实词荟萃《史记》选读文言实词荟萃1、学不可以已:停止2、木直中绳:合于3、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广博的学习,参:检验。

省:反省,省察。

4、而绝江河:横渡5、君子生非异也,“性”:天赋,资质。

6、风雨兴焉:从这里7、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难道8、是故无贵无贱无论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宾前10、爱其子自己11士大夫之族类12、君子不齿不屑一提13、郯子之徒这些人14、作《师说》以贻之。

赠送15、纵一苇之所如任凭,往1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凭”凭空17、渺渺兮于怀(句式)主谓倒置18、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动19、正襟危坐端正20、而今安在哉(句式)宾前21、而天地曾不能一瞬一眨眼22、则施施而行缓慢行走23、到则披草而坐拨开24、梦亦同趣“趋”,往,赴25、缘染溪,沿着26、游于是乎始从此27、外与天际交会28、故为之文以志记必修二1、非兵不利兵:兵器2、子孙视之不甚惜视:对待3、较秦之所得其实百倍其实:它实际上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完:保全5、思厥先祖父厥:其祖父:祖辈父辈6、暴秦之欲无厌厌:满足7、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判:分清8、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亲附亲近9、可谓智力孤危智力:智谋力量10、此言得之得:适宜得当11、暴霜露,斩荆棘暴:暴露“冒着”12、洎牧以谗诛洎:等到13、始速祸焉始:才速:招致14、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再:两次却,使……退却。

15、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天数命运1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跟随旧事旧例17、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殆:将要18、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终,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坚持到底。

19、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名词活用作动词,礼遇,以礼相待。

20、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向:先前使:假使21、率赂秦耶率:全都22、诚不得已诚:确实实在23、举以予人举:全部24、固不在战矣固:本来25、各抱地势抱:适合,随着。

26、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着辇车。

《史记》选读文言知识整理.doc

《史记》选读文言知识整理.doc

《夏本纪》一、重点字音鲧gǔn殛jí稽qǐ亹亹wěi橇qiāo祗zhī台yí姒sì渐jiān 契xiè二、重点实、虚词1、浩浩怀【义:怀抱,包围】山襄【义:冲上,漫上】陵2、鲧为人负【义:违背】命毁族3、等【义:比较,衡量】之未有贤于【义:比】鲧者4、于是【义:在这时候】帝尧乃求人,更得舜。

舜登用,摄行【义:代理执行】天子之政5、乃殛【音:jí;义:流放,放逐】鲧于【义:到】羽山以【义:而】死6、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义:正确】。

于是舜举【义:选拔】鲧子禹7、女【义:同“汝”,你,第二人称代词】平水土,维是勉之。

”禹拜稽【音:qǐ】首,让于契、后稷、皋陶。

舜曰:“女其【义:还是】往视尔事矣。

8、禹为人敏给【义:敏捷】克【义:能】勤【义:勤苦,劳苦】9、称【义:称量,权衡】以【义:而】出10、通九道,陂【义:堤防,堤岸,这里用作动词,筑堤防】九泽,度【义:测量,勘测】九山11、禹乃行相【义:察看,考察】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义:交通是否方便】12、于是九州攸【义:就】同【义:同一】,四奥既居,九山刊【义:砍削】旅【义:治理】,九川涤原【义:疏通水源】13、六府【义:藏财货处,仓库】甚修,众土交正【义:同“征”,征收】,致慎财赋,咸则【义:标准,准则】三壤成赋14、东渐【音:jiān;义:流入】于【义:到】海,西被【义:覆盖】于流沙,朔、南暨【音:jì,义:及,达到】:声教讫【义:穷尽,达到】于【义:达到】四海。

于是帝锡【通假:同“赐”】禹玄圭15、禹辞辟【通假:同“避”,躲开】舜之子商均于阳城。

天下诸侯皆去【义:离开】商均而朝禹三、重要句子1、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翻译:禹于是行进考察各地的物产所宜,规定了贡赋还视察了各地山川的便利情况。

2、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翻译:禹为先父鲧因治水无功而受严惩深感痛心,因此劳身苦思,在外十三年,经过自己的家门也不敢进入。

《〈史记〉选读》重点文言词语整理

《〈史记〉选读》重点文言词语整理

《〈史记〉选读》重点文言词语整理伍员之死重点掌握:一、委,①致送,呈献,付于。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就让张仪假装离开秦国,用丰厚的礼物作为见面礼呈献给楚王,表示愿意侍奉楚王。

币,礼物;质,通“贽”,见面礼)《屈原列传》②丢弃,散落——花钿委.地无人收《长恨歌》二、俾(bǐ),使。

——俾.众周知;俾.有所悟。

三、望,怨恨。

——若望.仆不相师(好像抱怨我不听您的劝告《报任安书》)四、幸,希望。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希望你多方面打听打听,我不能随随便便就答应你)《孔雀东南飞》——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拖了很久没有回信,希望不要怪罪我。

过,责备。

报,回信)《报任安书》五、谢,告诉,——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六、吊,①慰问。

——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②祭奠死者——死则往吊.哭之七、殊,①很,极。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不同——殊.途同归课文例句:1、委.国为臣妾:把整个国家交给吴国作吴国的臣妾。

委,致送,交付。

2、俾.无遗育:使他们没有后代。

俾,使。

3、乃反怨望.:却反而有怨恨情绪。

望,怨恨。

4、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以,带领。

5、彼幸.武指败以自胜其计谋耳:只希望吴国战败来证明自己的计谋高明。

6、因辍谢.,详.病不行:就停止劝阻,假装有病不随大王出征。

谢,告诉;详,通“佯”。

7、微.伺:暗中观察。

——微察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8、微.子之言:没有你的这番话。

微,如果没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斯人,吾谁与归)9、令.若夫霸:使你父亲成就霸业。

令,使。

10、顾.不敢望:本来就不敢有这种想法。

顾,通“固”,本来,实在是。

11、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抉,挖出;县,同“悬”。

12、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勾践一餐不吃两样味道,哀悼死去的、慰问有病的。

吊,祭奠死者。

13、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大王不先铲除越过却一心致力攻打齐国,不是很荒谬吗?务,致力;不亦……乎,不也……吗?14、其爱信越殊.甚:太宰嚭更越发地喜欢并信任越国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选读》重点文言词语整理伍员之死重点掌握:一、委,①致送,呈献,付于。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就让张仪假装离开秦国,用丰厚的礼物作为见面礼呈献给楚王,表示愿意侍奉楚王。

币,礼物;质,通“贽”,见面礼)《屈原列传》②丢弃,散落——花钿委.地无人收《长恨歌》二、俾(bǐ),使。

——俾.众周知;俾.有所悟。

三、望,怨恨。

——若望.仆不相师(好像抱怨我不听您的劝告《报任安书》)四、幸,希望。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希望你多方面打听打听,我不能随随便便就答应你)《孔雀东南飞》——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拖了很久没有回信,希望不要怪罪我。

过,责备。

报,回信)《报任安书》五、谢,告诉,——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六、吊,①慰问。

——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②祭奠死者——死则往吊.哭之七、殊,①很,极。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不同——殊.途同归课文例句:1、委.国为臣妾:把整个国家交给吴国作吴国的臣妾。

委,致送,交付。

2、俾.无遗育:使他们没有后代。

俾,使。

3、乃反怨望.:却反而有怨恨情绪。

望,怨恨。

4、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以,带领。

5、彼幸.武指败以自胜其计谋耳:只希望吴国战败来证明自己的计谋高明。

6、因辍谢.,详.病不行:就停止劝阻,假装有病不随大王出征。

谢,告诉;详,通“佯”。

7、微.伺:暗中观察。

——微察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8、微.子之言:没有你的这番话。

微,如果没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斯人,吾谁与归)9、令.若夫霸:使你父亲成就霸业。

令,使。

10、顾.不敢望:本来就不敢有这种想法。

顾,通“固”,本来,实在是。

11、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抉,挖出;县,同“悬”。

12、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勾践一餐不吃两样味道,哀悼死去的、慰问有病的。

吊,祭奠死者。

13、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大王不先铲除越过却一心致力攻打齐国,不是很荒谬吗?务,致力;不亦……乎,不也……吗?14、其爱信越殊.甚:太宰嚭更越发地喜欢并信任越国了。

殊,很,极。

飞将军李广1、秩.八百石:有八百石的俸禄。

秩,俸禄,因以代指品级。

石,俸禄计量单位。

2、尝从.行:经常跟随皇帝出行。

从,特指跟从皇帝。

3、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天子派宦官随从李广带领素有训练的部队。

勒,约束,管理。

(习兵,素有训练的部队)4、上山陈.:到山上列阵。

陈,通“阵”。

5、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众兵前进,在不到匈奴阵地二里左右地方停了下来。

所,表示约数。

6、是时会.暮:这时正好天晚。

会,正逢,正巧。

7、俱以.边太守将军屯:都以边境郡的太守的身份领兵驻扎。

以,以……的身份。

8、远斥候..:远远地派出侦探人员。

斥候,放哨侦查敌情的人。

9、无以..禁也:没有办法阻挡。

无以,没有用来干……的办法,没有办法。

10、暂.腾:突然跳起。

暂,突然。

——如听仙乐耳暂明《琵琶行》11、中石没镞.:射中石头,箭头也没入石中。

镞,箭头。

12、行可.数百里:可,约计。

13、以大黄射其裨将..:用大黄弓射匈奴的偏将。

裨将,偏将。

14、胡虏益解..:益,更加;解,同“懈”,松散,懈怠。

15、益治.军:治,整顿。

16、有所恨.:有什么遗憾的。

恨,遗憾。

17、以精兵走.之:用精锐部队追赶他。

走,追赶。

18、阴.受上诫:暗中得到皇上的告诫。

阴,暗中。

19、固.自辞:坚决地亲自推辞。

固,坚决。

20、急诣.部:赶快回到自己的所部去。

诣,到。

21、亡.导:没有向导。

亡,同“无”。

22、南绝.幕:向南穿越沙漠。

绝,横渡,穿越。

23、刀笔之吏....:贬称舞文弄墨的小吏。

24、蹊.:小路。

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垓下之战1、解而..东归:放松地回归东方。

解,同“懈”,涣散,松弛。

而,表修饰。

2、太半..:大半。

3、楚兵罢.食尽:楚国军队疲惫并且粮草用尽。

罢,通“疲”。

4、期.会:约定日期会合。

期,约定。

(不期而遇)5、今可立致.也:现在立刻就可以招他们前来。

致,招。

6、举.九江兵:发动九江郡的兵力。

举,发动。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7、诣.:到……去。

8、时不利兮骓不逝.:逝,奔驰。

9、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能够跟随的人马只有一百多人罢了。

属(zhǔ),跟随,随从。

——亡国破家相随属(国破家亡的事一件连着一件)(《屈原列传》)10、绐.(dài):欺骗。

11、固.决死:必定一死。

固,必定;决,决然,一定。

12、刈.(yì):砍死。

13、吾知公长者..:长者,指厚道人。

14、顾.:回头看。

15、遂.:①于是,就;②最终,最后。

16、汉王复入壁.:壁,营垒。

17、歌数阕.:阕,量词,乐曲每一次终止为一阕。

18、麾.(huī)下.:①将帅的大旗下②将帅的部下③尊称将帅。

19、直夜..:中夜,半夜。

20、平明..:天快亮的时候。

21、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以,带领。

22、以故汉追及.之:因此汉兵追上了他。

及,追赶上。

23、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乃,只,仅。

24、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被,遭受。

25、吾闻汉购.我头千金:购,悬赏征求。

荆轲1、曩者(nǎng):先前。

2、秦王之遇丹不善:遇,对待。

3、稍蚕食诸侯:逐渐像蚕食桑叶一样侵吞各国。

稍,逐渐。

4、居顷之:过了不久。

之,凑足音节的助词。

5、居有间(jiàn):住了一段时间。

间,间隙。

6、何由:有什么办法。

由,办法,途径。

7、委肉当饿虎之蹊:把肉扔在饿虎经过的路上。

委,抛弃。

当,在。

蹊,小路。

8、祸必不振:灾祸一定没有办法挽救。

振,救。

9、穷困:指处境窘迫。

穷,困厄。

困,处境危险。

10、资怨而助祸:助长祸患的来临。

资,帮助。

11、乃造焉:就前去拜访太子。

造,往,指登门。

12、形已不逮:身体已经不行了,指力不从心。

形,身体。

逮,及,达到。

13、致光之言:转达田光的话。

致,传达。

14、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不占尽天下的土地,使各国的君王向他臣服,他的野心是不会满足的。

厌,通“餍”,满足。

15、戮没:被杀头和没入官府为奴婢。

16、忤(wǔ)视:以不顺从的眼光相看。

忤,逆,不顺从。

17、为治行:替他准备行装。

治行,准备行装。

18、比诸侯之列:和诸侯相同。

比,并列,等同。

列,位次,地位。

19、给贡职如郡县:像郡县一样进献贡物。

给,供,进献。

20、少假借之:稍微宽容一下。

少,稍,略。

假借,通融,迁就。

21、举兵以逆军吏:起兵抵抗秦国的军队。

逆,迎,这里是抵抗的意思。

22、自引而起:自己抽身站起来。

引,伸长。

23、已而论功:过后评论功过。

论,评定。

24、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cī):赏赐群臣及判定有罪的人都各有等级。

当,判罪;差,等级,差别。

25、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现在到秦国去,没有信物(让秦王相信我),那么秦王就不可以接近。

信,信物。

26、顾计不知所出耳:顾,只是,但是。

27、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时间已经到了,荆卿莫非有别的想法吗?岂,表示揣测,莫非。

28、取道:上路。

29、终已不顾:始终头也不回。

顾,回头。

30、千金之资币物:价值千金的礼物。

资,钱财。

币,用作馈赠的帛。

31、柙:通“匣”,匣子。

32、陛:阶,指宫殿的台阶。

33、操其室:握住了剑鞘。

室,剑鞘。

34、夏无且(jū)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夏无且扔出他的药匣击打荆轲。

提,掷击。

35、箕(jī)踞:伸开两腿像簸箕那样地坐着。

这是一中倨傲不敬的姿态。

36、擅兵:掌握兵权。

擅,专权。

37、民众而士厉:人口众多而士兵振奋。

厉,振奋,振作。

孙膑1、乃阴使召孙膑:就秘密地把孙膑找来。

阴,暗中,暗地里。

2、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疾,嫉妒。

3、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qíng)之:黥,古代的一种刑罚,用刀在犯人的脸上刺字,再涂上墨,也叫做“墨刑”。

4、齐使者如梁:如,到。

5、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你尽管下大赌注,我能让你取胜。

弟,只管,尽管。

6、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田忌败了一次,胜了两次。

再,两次。

7、卒得王千金“终于赢得了齐王千金赌注。

卒,最终,终于。

8、田忌欲引兵之赵:田忌想要率领救兵直奔赵国。

引,率领。

9、老弱罢于内:老弱残兵在国内疲惫不堪。

罢,通“疲”。

10、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趣,趋向,奔赴。

蹶,挫败。

11、形格势禁:被形势所阻止。

格,阻隔,阻止。

井陉之战1、谒(yè):①禀告,陈述;②报告,告发;③请求;④进见。

谒者:负责接待宾客的人;谒告:请假;谒归:请假回家。

2、益:增加,增设。

3、迎:迎击,迎战。

4、诣:到。

5、喋血:血流很多的样子,形容杀人很多。

6、馈粮:运送粮饷。

7、爨(cuàn):生火做饭。

8、假:给予。

9、戏(huī)下:帐下。

戏,同“麾”,军队中的帅旗。

10、间(jiàn)视:暗中打探。

11、裨(pí)将:副将。

12、陈:通“阵”,队列,摆开战斗队列。

13、平旦:天刚亮。

14、详:同“佯”,假装。

15、遁:逃走。

16、购:重金收买。

17、效首虏:献上首级和俘虏。

效,献上。

18、缚:捆绑。

19、师事之:用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他。

20、宁(nìng):岂,难道。

21、倍:通“背”。

孙膑1、阴:暗中,暗地里。

2、弟:副词,但,只管。

3、再:两次。

4、罢:通“疲”。

5、弊:疲惫,困乏。

6、趣(qū):趋向,奔赴。

7、蹶(jué):挫败。

8、期:约定,商量好。

9、烛:照,照亮。

10、格:阻碍,阻止。

范蠡(Lǐ)1、竟:终究。

2、表:标志,做出标志。

3、乡党:周制五百家为党,一万两千五百家为乡,后用以泛指乡里。

4、中男:二儿子。

5、郭:外城墙。

6、用事者:执掌政权的人。

7、阎(yán):里巷。

8、府:仓库。

9、事:侍奉。

10、论:指判罪。

11、顾:只是。

12、三徙:搬了三次家。

13、苟去:随便地离开。

苟,苟且,随便。

毛遂自荐1、赞:告诉。

2、非特:不只是。

3、比:及,等到。

4、历阶:跨越台阶。

历,跨越。

5、县:同“悬”。

6、小竖子:轻蔑的称呼,等于说无知小子。

7、举:拿下,占领。

8、相与:一起。

9、因人成事:依赖别人的力量来完成自己的任务。

10、歃(shà)血:古代盟誓时,杀牲取血,盟誓者以口吸吮之,表示诚意。

淳于髡1、赍:携带。

2、恶(wū):如何,怎么。

3、稽留:延长,停留。

4、州闾:乡里。

5、阑:尽。

6、促坐:挤在一起坐。

7、讽谏:用委婉的言语劝诫别人。

8、穰穰(ráng):①五谷丰饶;②盛、多;③纷乱的样子。

9、淫:过度。

甘罗1、请:告诉。

2、堕:通“隳”,毁坏。

3、遽:立即。

4、孺子:童子。

5、行有日:行期已经确定。

6、赍(jī):赠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