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唐诗宋词佳作赏析
诗词意境解析唐诗宋词中的爱情印记

诗词意境解析唐诗宋词中的爱情印记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爱情印记。
这些文字凝结了古人对爱情的感悟与理解,通过华丽的词藻和婉约的意境表达出深沉而真挚的情感。
本文将深入探讨唐诗宋词中的爱情印记,从情感、景物和意象三个方面进行解析。
一、情感的印记唐诗宋词中的爱情印记透露出浓烈的情感。
文人墨客们在作品中表达了盛情款款、感天动地的情感,将爱情视为生命的灌溉和心灵的慰藉。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句诗尽展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渴望和执着,将登上更高一层楼比作追求真挚爱情的不懈努力。
二、景物的印记唐诗宋词中的爱情印记不仅通过情感的表达,还通过描绘景物的方式进行了独特的展示。
文人们巧妙地运用景物的描绘,烘托出爱情的美好和悲壮。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写道:“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这幅景象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夕阳余晖和山水之美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她对于与挚爱重逢的渴望和焦虑。
三、意象的印记唐诗宋词中的爱情印记还体现在意象的刻画上。
文人墨客们通过抽象的意象描绘,使爱情的内涵更加深远。
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写道:“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
”这句诗通过蕙纕和揽茞这两种饰物来寄托对于爱情的期待和祈愿,给人以深深的思索。
总之,唐诗宋词中的爱情印记既表达了浓烈的情感,又借助景物和意象的描绘展示了深层次的意义。
这些瑰丽的词句,将爱情的美好和悲壮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它们犹如一幅幅绘画,将观者带入了虚实交织的爱情世界。
唐诗宋词中的爱情印记既古朴而庄严,又婉约而动人,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古代诗词欣赏宋词中的爱情表达

古代诗词欣赏宋词中的爱情表达古代诗词欣赏:宋词中的爱情表达宋代是中国文化艺术繁荣的时期,其中以宋词的创作尤为出色。
宋词以其精湛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深邃的情感内涵,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
其中,爱情题材是宋词创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宋词中丰富多样的爱情主题,我们可以深入感受到古人对爱情的理解和表达。
一、爱情的纯美与浪漫在宋代的词坛上,有一类爱情题材的词作追求着纯美和浪漫。
词人借助宋词的短小精悍,对于爱情的表达更加凝练深入。
如苏轼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中写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通过描绘雾气弥漫的天空,词人将内心的愁绪与对爱人的思念相结合,使得爱情之美更加深刻。
这样的表达方式,既富有想象力,又能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同时,一些爱情题材的宋词中还蕴含着浪漫主义的情感。
南宋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写道:“落花时节又逢君,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晏殊用写意手法描绘了一个浪漫的场景,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迷人的情调。
这样的表达方式,在起承转合中展现出了恰到好处的浪漫主义色彩。
二、爱情的悲壮与苦楚除了纯美与浪漫,一些宋词中也蕴含着爱情的悲壮与苦楚。
这种表达方式,通过对爱情的痛苦和无奈的描绘,让人对于爱情的珍贵与无奈有了更深的体悟。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中写道:“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将自己的爱情比喻成黄河入海的壮丽景象,通过铸文抒怀,表达了对于爱情悲壮与苦楚的思考。
在爱情题材的宋词中,应该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内容,我们只是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了简要分析。
无论纯美与浪漫,还是悲壮与苦楚,宋词中的爱情表达都是深沉而内敛的。
通过这些优美的词句,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代文人墨客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对于现代爱情的启示。
总结起来,通过欣赏宋词中的爱情表达,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文人对于爱情的思考和探索。
无论是纯美与浪漫还是悲壮与苦楚,这些爱情的表达方式都是深入人心的经典之作。
古诗词赏析宋词中的爱情之美

古诗词赏析宋词中的爱情之美古诗词赏析:宋词中的爱情之美自古以来,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厚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篇章,宋词作为其代表之一,描绘了当时社会风貌,表达了人们内心最纯粹的情感。
本文将通过对几首宋词的赏析,展现宋词中所蕴含的爱情之美。
一、《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寻觅着一个心心相印的爱人,这是每个人渴望并追求的爱情。
李清照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描绘了一个不愿意放弃寻找真爱的女子。
词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犹如她的内心一般,黯淡而不安。
而后词人用“奈何”二字承接,将自己的痛苦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渔家傲·水满金山波渺渺》——范仲淹爱情可以是坚定的,伟大的。
范仲淹的《渔家傲·水满金山波渺渺》展现了男子在外游历时的思念之情。
“水满金山波渺渺,处处黄花娇杨树。
”词中表现出男子对故乡的思念,对爱人的怀念。
“触目出群,意犹未尽”一句表明了男子对家乡爱人的深情厚意。
爱情无处不在,即使在异乡也能让人心旷神怡。
三、《青玉案·元夕》——辛弃疾爱情有时是短暂的,但却能让人怀念终生。
“青玉案·元夕”是辛弃疾的一首传世佳作,通过对元宵节夜幕下情侣分离的描绘,将爱情的苦短与生命的无常展现得淋漓尽致。
词里“恍恍皆是看花眼,共揽红巾拨海棠”,表达了夫妻相濡以沫的承诺与眷恋。
“陇上谁家年少媳,忍看江上千帆船。
”则表达了他们在分别时的痛苦与难舍。
四、《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晏几道有些爱情是深沉的,能经受时间考验。
晏几道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以黄河为背景,表达了男女主人公在白天和黑夜中的对话。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沙里求安家。
”词中展示了男子对爱情与事业的执着追求。
“长安古道马迟迟,望楼台处处笙歌起。
”则表现了女子对男子的倾慕与期待,坚定了两人不离不弃的决心。
五、《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杨洪基虽然《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作品,但它属于宋词的传承和发展。
唐诗三百首中的爱情诗鉴赏

唐诗三百首中的爱情诗鉴赏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诗歌也在那个时候达到了一个高峰。
唐朝的文人雅士们以娴熟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创作了许多动人心魄的诗歌作品。
其中,唐诗三百首中不乏以爱情为主题的佳作,这些诗歌凝聚了作者对爱情的赞美和思考,也展示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
一首令人动容的唐诗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壮丽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期望和追求。
诗中的“更上一层楼”可以被解读为对爱情的回味和不断上升的憧憬。
王之涣通过高楼的比喻,表达了他对于理想爱情追求的坚定信念。
这种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也让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以及人们对于爱情的追求应该是积极向上的。
在唐诗三百首中,还有一首家喻户晓的爱情诗,那就是张若虚的《春宵一刻值千金》。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这首诗以描绘夜晚美好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于短暂时光的珍视和对爱情的热烈渴望。
诗中的“春宵一刻值千金”形象地揭示了时间的匆忙和珍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追求应该是即时、真诚而强烈的。
此外,白居易的《长恨歌》也是唐诗中的一首巅峰之作。
这首诗以古代帝王的爱情故事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纷繁复杂和深入思考。
诗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欢乐的追求和对于爱情珍惜的思考。
这首诗以史诗般的气势和宏大的场景,唤起了人们对古代爱情的想象和思考。
爱情诗的魅力不仅在于作者对于爱情的赞美和情感的抒发,更在于通过诗歌的形式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相结合。
唐代的爱情诗赋予了读者深度思考的空间,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爱情和人生的态度。
这些诗歌在不同时代中仍然具有启发性和艺术触动力。
唐诗三百首中的爱情诗是一个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诗意和思想的深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古代文化和思考爱情的途径。
通过欣赏这些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爱情的热情和思想的深度,也可以从中找到共鸣和启示。
诗词鉴赏唐诗宋词中的爱情主题

诗词鉴赏唐诗宋词中的爱情主题唐诗宋词中的爱情主题古代中国的文学作品中,诗词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而爱情则是其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唐诗宋词中的爱情主题广泛且深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与写作风格。
本文将以爱情为主题,通过对几位唐宋诗人的作品进行鉴赏,探讨其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点。
1.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在《月夜忆舍弟》这首诗中,杜甫以充满眷恋的心情回忆起与已故的舍弟一起共度的美好时光。
诗中透露出深深的兄弟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悲伤之情。
这种深情的表达令人动容,展现了杜甫对亲情的珍视和爱情的哀思。
2.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王之涣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作代表了唐朝盛世的风貌。
《登鹳雀楼》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描写壮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
通过对景物的描绘,王之涣表达了对爱人的痴心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将壮丽与爱情相结合,给人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3. 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苏东坡是宋代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构思巧妙,意境深远。
《水调歌头》是一首充满忧伤感的词曲,词中表达了苏东坡对妻子的思念和对分离的痛苦。
通过对田园生活和夫妻爱情的描绘,词中展现出浓烈的家国情怀与爱意,既流露出作者对亲人的眷恋,又抒发了对国家兴衰的关切。
4. 李清照的《如梦令》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她的词作充满了浓郁的女性情感。
《如梦令》是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词中表达了深深的爱情之苦与情感纠结。
通过对于爱人的怀念之情的描绘,词中展示了女性无尽的相思之情。
李清照以婉转细腻的词意和对情感的抒发,营造出了一种唯美而又悲凉的词境,令读者为之动容。
综上所述,唐诗宋词中的爱情主题丰富多样,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眷恋和对爱人的思念之情,还融入了作者对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思考与感慨。
这些作品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使读者在诗词中感受到爱情的美好和深沉。
唐诗宋词经典作品赏析. 二、情感篇

文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 析】 这是一首思亲怀人的名诗,作者以
明月为描写对象,烘托出对远方亲人的 思念,情幽怨重,感人至深。“海上生 明月,天涯共此时”,突破时空,由景 入情,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千古以 来,传为佳句。同时,此诗又承袭楚辞 香草美人的寄兴手法,以怀亲寓思君, 抒发自己在政治前程上的渴望与追求, 如“玉磬含风,晶盘盛露”,成为“五 律中《离骚》”,似此,则更耐咀嚼。
文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 析】 朋友元二去安西,诗人王维远送至渭城,小雨润湿
了古老的驿道,客舍外杨柳青青;朝雨过后,柳叶更加 鲜润动人。客中送客,心情格外抑郁,已经饮了许多别 离的酒,但诗人仍劝朋友“更尽一杯”,因为今朝一别, 不知何时重聚,更何况元二西行将出阳关,到了那荒凉 苦寒的关外之地,哪里还会有我这样的老朋友在你身边 呢?
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 析】 一个人独自生活在异乡,总会有陌生与孤寂
之感,尤其在节日的时候,思亲之情格外强烈。 王维写此诗时不过 17 岁,但他平白如话的一句 “每逢佳节倍思亲”,却道出了古往今来千万游 子的共同感受。其实,一首好诗并不在于其语言 有多么华美,只要与人们的情感相吻合,就会引 起共鸣。实际上,“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人 人都有,但却未曾以这样朴直、形象的语言说出 来,唯独王维将它形诸笔端,道出了人人心中所 有、笔下所无的共同情怀。正因为如此,这句诗 恐已成为历来被引用最多的名句了。
诗词鉴赏唐诗宋词中的爱情主题

诗词鉴赏唐诗宋词中的爱情主题爱情是诗词创作中永恒的主题之一,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优秀的唐诗宋词以爱情为题材,表达了浪漫、悲伤、温馨等各种情感。
本文将从唐诗宋词中选取几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深入探讨其中的爱情主题。
唐代的诗歌以豪放自由为主要特点,其中以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描绘了爱情的忧伤和无奈。
这首诗以夏日望月为背景,通过描写男女之间分离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情绪激荡,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深深的哀愁之情,令读者感受到了爱情的辽阔和伤感。
宋代的词作,则偏向于细腻、婉约,表达了爱情的细腻感受。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之作。
词中通过描绘明月、思念爱人的方式,传达出了作者对爱情的痴迷和无尽的思恋之情。
词中细腻的描写、婉约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那份深情。
除了这些代表作品外,唐诗宋词中还有许多其他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如李白的《青青陵上柏》、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等。
这些诗词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以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揭示了爱情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它们以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向读者传递出对爱情的赞美、思念、渴望和失落等情感。
诗词作为文学的一种表达方式,其创作与传播一直以来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
唐诗宋词中所描绘的爱情主题,无论是豪放激昂的还是细腻婉约的,都能够引起读者共鸣,让人们在欣赏中感受到爱情的温暖和力量。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文人对爱情的理解和渴望,也丰富了文学创作的内涵,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总结起来,唐诗宋词中的爱情主题是诗词创作中的重要方面,通过对爱情的表达,诗人们不仅展示了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也向读者传递了深情和真挚。
无论是豪放自由的唐诗还是细腻婉约的宋词,它们都通过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让人们感受到爱情的力量和魅力。
这些优秀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精粹,更是人类情感世界的珍贵遗产。
让我们一起欣赏和品味这些诗词中的爱情主题,感受其中的艺术魅力吧。
唐诗宋词中的爱情主题及其文化内涵

唐诗宋词中的爱情主题及其文化内涵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中蕴含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其中之一便是爱情主题。
爱情在古代诗词中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主题,它以深邃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人独特的爱情观和人生哲理。
本文将以若干经典的唐诗宋词为例,探讨其中的爱情主题及其文化内涵。
1.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诗中通过极简的文字和意境深远的描写,表达了孤寂之中对故乡乡愁的怀念之情。
这种乡愁与爱情息息相关,传递出一种对亲人,对故土的深情厚意,凸显了古人敬爱亲情和珍视爱情的思想观念。
2.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
诗人以登高望远的手法,表达了对壮丽景色的赞美,同时也寄寓着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无论是爱情还是追求,都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如同登高望远,层层攀升。
这种对爱情的深情赞美和对人生奋发向上的态度是古代文化中爱情主题的一部分。
3. 李清照《如梦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如梦令》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
词中描述了一段离别后的思念情怀,表达了女性纤细而真挚的情感。
在这首词中,玲珑的文字和抒情的描写令人动容,体现了古代女子对爱情的真挚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一首充满豪情和壮美的词。
词中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爱情的无尽思念和渴望。
词中巧妙运用了对天地的描绘和对人间之美的讴歌,将爱情与广阔的天地相连结,传达出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唐诗宋词中的爱情主题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但都流淌着古人对爱情的真挚向往和深刻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情唐诗宋词佳作赏析
年代: 唐作者: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赏析
诗的首联由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点明“思华年”的主旨。
无端,无缘无故,没有来由。
五十弦,《史记·封禅书》载古瑟五十弦,后虽一般为二十五弦,但仍有其制。
诗
的一、二两句是说:绘有花纹的美丽如锦的瑟有五十根弦,我也快到五十岁了,一弦一柱
都唤起了我对逝水流年的追忆。
诗的颔联与颈联是全诗的核心。
在颔联中,庄周梦蝶的故事见《庄子·齐物论》: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诗句中的“晓梦”,指天将亮时做的梦。
“
迷蝴蝶”,指对自己与蝴蝶之间的关系迷茫。
面对群雄逐鹿,变化剧烈的战国社会,庄周产生了人生虚幻无常的思想,而李商隐则是有感于晚唐国势衰微,政局,命运如浮萍
而用此典故的。
用此典故,还包含着他对爱情与生命消逝的伤感。
他似乎已预感到自己将
不久于人世了,要把深深的痛苦与怨愤倾泄出来。
望帝的传说见《寰宇记》说:“ 蜀
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
”子规即杜鹃。
诗人笔下美丽而凄凉的杜鹃已升华为诗人悲苦的心灵。
深沉的悲伤,只能托之于暮春时节杜鹃的悲啼,这是何等的凄凉。
颈联紧接颔联,《新唐书·狄仁杰传》载:“狄仁杰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
诉黜陟。
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少有才名,孙权谓其父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珠”、“玉
”乃诗人自喻,不仅喻才能,更喻德行和理想。
诗人借这两个形象,体现自己禀具
卓越的才德,却不为世用的悲哀。
诗的尾联,采用反问递进句式加强语气,结束全诗。
“此情”总揽所抒之情,“ 成追忆”则与“思华年”呼应。
可待即岂待,说明这令人惆
怅伤感的“此情”,早已迷惘难遣,此时当更令人难以承受。
这首诗在艺术上极富个性,运用了典故、比兴、象征手法,诗中蝴蝶、杜鹃是象征,珠、玉属比兴,它们创造出明朗清丽、幽婉哀怆的艺术意境。
年代: 唐作者: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赏析
这是一首情诗。
因春雨而引发出许多怀思的情愫,有追思、有梦境、有挚情、有画意,极尽情思之苦,最后连情书都无法寄出,更可知这种思念的无奈而又无尽。
年代: 宋作者: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赏析
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
词构思新巧。
词以长江起兴。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
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
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遥隔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在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
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
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
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
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
这就是两句之间含
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
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
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
这“共饮”又似乎多
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
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
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毛晋盛赞这几句为“古乐府俊语”《姑溪词跋》,可谓一语中的。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
别恨。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
么时候才能停歇。
用“
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
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
江水永无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销歇之时。
此词以
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
约含蓄。
年代: 宋作者: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赏析
此词写暮春闺怨,一起一结颇受推赏。
“庭院”深深,“帘幕”重重,更兼“杨柳堆烟”,既浓且密——生活在这种内外隔绝的阴森、幽遂环境中,女主人公身心两方面都受
到压抑与禁锢。
叠用三个“深”字,写出其遭封锁,形同囚居之苦,不但暗示了女主人公
的孤身独处,而且有心事深沉、怨恨莫诉之感。
因此,李清照称赏不已,曾拟其语作“庭
院深深”数阕。
显然,女主人公的物质生活是优裕的。
但她精神上的极度苦闷,也是不言
自明的。
“玉勒雕鞍”以下诸句,逐层深入地展示了现实的凄风苦雨对其芳心的无情蹂躏:情
人薄幸,冶游不归;春光将逝,年华如水。
篇末“泪眼问花”,实即含泪自问。
花不语,
也非回避答案,“乱花飞过秋千去”,不是比语言更清楚地昭示了她面临的命运吗?在泪
光莹莹之中,花如人,人如花,最后花、人莫辨,同样难以避免被抛掷遗弃而沦落的命运。
这种完全用环境来暗示和烘托人物思绪的笔法,深婉不迫,曲折有致,真切地表现了生活
在幽闭状态下的贵族少归难以明言的内心隐痛。
当然,溯其渊源,此前,温庭筠有“百舌问花花不语”《惜春词》句,严恽也有“尽
日问花花不语”《落花》句,欧阳修结句或许由此脱化而来,但不独语言更为流美,意蕴
更为深厚,而且境界之浑成与韵味之悠长,也远过于温、严原句。
年代: 宋作者: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词。
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
“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
“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
但
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
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
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
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
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
“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
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
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
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
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
“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
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
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
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伊消得人憔悴”。
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