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早期发现和第二级预防解答

合集下载

二级预防的措施

二级预防的措施

二级预防的措施概述二级预防是指在某种健康问题已经出现或患病初期的阶段,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早期康复等措施,减少疾病的发展、向重度化或进行晚期治疗的可能性,以减轻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主要措施1. 建立定期体检制度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疾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定期体检的内容可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进行调整,包括身体检查、血液检查、生化指标检测等。

2. 提高健康教育水平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健康问题的认知和了解,从而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健康教育内容可以包括健康饮食、适度运动、心理调适等方面。

3. 加强疾病监测和报告建立完善的疾病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掌握疾病的流行状况,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同时,加强疾病的监测和报告,可以及时发现患者,进行早期治疗,从而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危害。

4. 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如长期接触有害物质的工人、家庭有遗传病史的人等,需要进行定期的健康筛查和干预。

通过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采取个体化的康复和治疗措施,可以减少疾病发展的风险。

5. 建立康复医疗体系对于已经患有某种疾病的患者,需要建立相应的康复医疗体系。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心理治疗、职业治疗等,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品质。

二级预防的意义二级预防的意义在于,通过早期干预和治疗,可以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减轻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二级预防还可以减少疾病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经济负担,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结语二级预防措施的实施,对于减少疾病的发展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定期体检制度、提高健康教育水平、加强疾病监测和报告、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干预以及建立康复医疗体系等措施,可以更好地实施二级预防的工作,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

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四级预防的内容

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四级预防的内容

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四级预防的内容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预防疾病的知识。

我们都知道,预防胜于治疗,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如何做好预防工作。

那么,什么是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和四级预防呢?接下来,我将从这几个方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我们来说说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等方式,来降低患病的风险。

比如,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我们还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这样可以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一级预防就是要从源头上减少疾病的发生。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后,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等方式,来阻止疾病的发展。

比如,我们要定期进行体检,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身体的问题;如果发现自己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接受专业的治疗。

二级预防就是要在疾病发展初期采取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再来看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是指在疾病已经发生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之后,通过治疗、康复等方式,来减轻疾病带来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比如,我们得了感冒发烧,要去医院看病,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如果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癌症等疾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争取早日康复。

三级预防就是要努力减轻疾病带来的负担,让患者能够更好地恢复健康。

我们来看看四级预防。

四级预防是指在疾病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通过关爱患者、提供心理支持等方式,来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比如,我们要关心身边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我们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四级预防就是要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在面对疾病时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总结一下,一级预防是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等方式降低患病风险;二级预防是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等方式阻止疾病发展;三级预防是通过治疗、康复等方式减轻疾病影响;四级预防是通过关爱患者、提供心理支持等方式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预防医学重点

预防医学重点

预防医学重点!!重点!!重点!!1. 三级预防(1) 三级预防的概念:三级预防,即三级预防策略,是根据健康决定因素、健康-疾病连续带、疾病自然史、全程生命健康观,结合医疗卫生工作实际,贯彻预防为主方针,达到防制疾病促进健康目的,有三个等级。

(2) 三个等级: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根本性预防):针对病因,采取干预措施,防止疾病发生。

第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 :“三早”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五早”—针对传染病,三早+疫情早报告、病人早隔离。

第三级预防(临床预防):疾病发生后,通过合理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复发,防止合并症、后遗症,防止病残。

2. 中医三级预防: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

3. 环境(1) 环境的概念: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者人类活动直接或者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者远期作用(WHO)。

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 自然环境:(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组成)原生环境:天然形成,未受人类影响。

原始森林、人迹罕至的荒漠。

利:存在清洁的空气、水、土壤,适宜的太阳辐射、弱小气候等弊:自然环境某些元素含量过少(多),而引起生物地球化学性地方病次生环境:受人类生产活动影响而发生重大变化的自然环境。

耕地种植园城市等利。

:改造过的环境适应人类需要,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弊:环境质量劣变,产生次生(第二)环境问题(3) 环境对健康造成什么影响? (考试应该会考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见11)①自然环境不断赐予人类维持生命的必需物质,同时为人类提供保持健康的诸多自然条件。

但也存在许多对健康不利的因素。

如各种地质温和象灾害,不良的气侯和天气条件,致病微生物等。

这不利因素往往致病,为健康带来威胁。

②社会环境亦可直接影响人类健康状况,同时可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类心理环境,间接影响人的健康。

(4) 构成环境的因素①生物因素②化学因素③物理因素④社会-心理因素4.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概念:是指由于地球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匀,使某些地区的水或者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者过少或者比例失常,通过食物和饮食使人体内某些元素过多或者过少而引起的某些特异性疾病。

预防医学简答题

预防医学简答题

预防医学简答题预防医学是一门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目标的学科,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下面是对预防医学常见问题的解答:1. 什么是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采取措施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促进人们的健康。

它包括三个层面的预防:一级预防,即防止疾病的发生;二级预防,即早期发现并治疗疾病,以防止其发展;三级预防,即减轻疾病的后果和并发症。

2. 预防医学的重要性是什么?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降低医疗负担,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通过预防措施,可以防止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生,如高血压、糖尿病、肺癌等。

此外,预防医学还能够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3. 预防医学的策略有哪些?预防医学的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健康教育和宣传:通过向公众传递健康知识和信息,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促使他们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

- 疫苗接种:通过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

- 疾病筛查:通过定期体检和检查,早期发现潜在疾病,以便及时治疗和干预。

- 健康促进:通过改善环境、提供健康服务和支持,鼓励人们积极参预健康活动,如运动、健康饮食等。

- 疾病控制和管理:通过监测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

4. 如何进行健康教育和宣传?健康教育和宣传是预防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和宣传:- 制作健康宣传册、海报和视频,向公众传递健康知识和信息。

- 在学校、社区和工作场所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如讲座、培训等。

- 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健康相关的文章、视频和信息。

- 与媒体合作,通过电视、广播和报纸等媒体渠道传播健康知识。

- 与健康专家、社区组织和志愿者合作,共同开展健康宣传活动。

5.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是什么?疫苗接种是预防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

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许多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如麻疹、流感、乙肝等。

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的措施

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的措施

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的措施预防,这个词儿在我们生活中可是常常挂在嘴边。

说到预防,咱们可以把它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别担心,听起来复杂,其实很简单,像吃饭一样,分成了几道菜,慢慢来就好。

1. 一级预防:健康的起点一级预防就是咱们说的“预防胜于治疗”,就是要在疾病发生之前,提前做好准备,确保我们身体的健康。

比如,饮食上,大家都知道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炸食品,想想,油炸的东西吃多了,不仅腻得慌,还容易得三高,是吧?所以,天天吃个苹果、喝杯牛奶,给身体补充点营养,那是再好不过的事儿。

再说运动,运动可不是只有在健身房挥汗如雨才算,平时多走路、多爬楼梯,甚至就算是跟朋友聊天时站着,也能让咱们的身体动起来。

想象一下,走路的过程中,空气清新,心情也跟着爽,真是一举两得!1.1 健康教育:知识是力量再来,健康教育也很重要。

没错,听上去可能有点枯燥,但其实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去了解一些健康知识,就像是给自己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想象一下,知道怎么选食物、如何做运动,那不就是让自己生活得更滋润嘛!比方说,了解一些常见病的预防措施,像是感冒的季节多添衣,冬天少出门,谁愿意被病毒盯上呢?1.2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再说定期体检,听上去有点儿老生常谈,但其实这真的是个好习惯。

每年去医院做个全面检查,看看自己的身体状态,就像给自己的车做个保养,确保一切都在最佳状态。

早发现问题,早解决,免得以后麻烦更大,谁不想轻轻松松地生活呢?2. 二级预防:早期干预接下来是二级预防,简单来说,就是一旦发现问题,咱们就要采取措施,争取早治疗。

比如说,假设你有点咳嗽,别觉得无所谓,赶紧去看医生,别等到咳得像是要把肺给咳出来再说。

及时治疗,绝对能避免后面的麻烦。

2.1 提高警惕:身体的小信号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有自己的语言,会发出一些小信号。

比如头痛、发烧,这些都是提醒我们要重视的信号。

就像车子的警报响了一样,千万别掉以轻心,去医院看看,没事就安心,有事也能早处理。

二级预防名词解释

二级预防名词解释

二级预防名词解释
二级预防是指在已发生疾病或损伤的早期阶段,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阻断疾病的进展或减轻损伤的严重程度,以达到减少残疾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级预防的主要任务是对已确诊的疾病进行治疗和康复,通过治疗和康复措施降低疾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级预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早期发现:通过定期体检、筛查检查等手段,对常见疾病或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检查,以便在疾病早期发现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防止疾病的严重发展。

例如,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可以通过定期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摄影)或超声波检查,以发现乳腺癌的早期病变。

2. 早期治疗:一旦发现有疾病存在,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阻断疾病的发展或减轻其严重程度。

例如,对于心脏病发作的患者,应立即进行急救措施以恢复心脏功能,并采取必要的药物治疗以稳定患者的病情。

3. 干预措施: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症状和生活方式,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管理疾病和促进康复。

例如,对于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规律的体育锻炼,控制血糖水平,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4. 康复治疗:对于已经受伤或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可以通过康复治疗来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对于中风后遗症
患者,可以通过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职业治疗等康复措施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功能和语言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总之,二级预防是在已经发生疾病或损伤的早期阶段,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阻断疾病的进展或减轻损伤的严重程度,达到减少残疾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级预防的核心思想是早期干预和早期治疗,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社会参与。

《预防医学》课后习题答案

《预防医学》课后习题答案

《预防医学》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

2.二级预防,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及时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

3.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4.是指通过各种社会保健措施,增强人们控制影响健康的因素,改善自身健康的能力的过程。

二、简答题
1.一般对疾病采用一级预防有效果的就用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效果不明显的,可采用二级预防或三级预防。

如对预防某些传染病,预防接种是一级预防的主要策略和措施。

对确定其他疾病在三级预防中应以哪一级为重点,一般可依据两点:病因:病因明确且是人为所致的,只要主动地采取一级或二级预防措施,就可以较容易地控制这一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对某些病因不清楚的恶性肿瘤防治,则采用二级和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简答题

三级预防简答题

三级预防简答题【实用版】目录1.什么是三级预防2.三级预防的具体内容3.三级预防的实施策略4.三级预防的意义和作用正文一、什么是三级预防三级预防,又称为三级预防策略,是我国卫生健康领域提出的一种针对疾病预防和控制的策略。

它将疾病预防分为三个层次,旨在通过早期干预和全面管理,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二、三级预防的具体内容1.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通过研究和了解疾病的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

例如,健康教育、环境改善、疫苗接种等。

2.第二级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

在疾病初期或无症状期,通过筛查和早期诊断,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防止病情恶化。

例如,定期体检、癌症筛查等。

3.第三级预防:康复和并发症预防。

在疾病后期或康复期,通过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减轻疾病的后遗症和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康复训练、健康管理等。

三、三级预防的实施策略1.建立完善的预防体系: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2.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让更多人了解疾病的预防知识和技能,积极参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3.推广早期筛查和诊断技术:普及早期筛查和诊断技术,提高疾病早期发现和诊断的准确性。

4.提供个性化康复服务: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提高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四、三级预防的意义和作用1.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通过三级预防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2.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通过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可以减轻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3.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通过三级预防策略,可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设在患病率为10%的某社区人群筛检1000 人,筛检方法1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90% ;筛检方法2灵敏度为70%,特异度为90%; 筛检方法3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70%。 请分别计算三种筛检方法在该人群的阳性 预测值。
筛检方法1
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90%
病例 非病例 合计
阳性 90
90
180
领先时间是指通过筛检试验,在慢性病 自然史的早期阶段,如症状出现前,提 前作出诊断,从而赢得提早治疗的时间。
最低标准——筛检试验方面
筛检方法或程序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患病人群被遗漏(假阴性)可降低筛检方法的灵 敏度
–健康人群被错误地认为患有疾病(假阳性)可降 低筛检方法的特异度
最低标准——筛检试验方面
一、确定疾病筛检项目时需遵循的 最低标准
疾病方面 筛检试验方面 医疗保健系统 伦理学方面
最低标准——疾病方面
所筛检的疾病或状态必须是严重的(即有 较高的死亡率或发病率)。 ——避免出现 过多假阳性结果。
对于任何己限定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检查方法,假 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数量与目标人群中该疾病的 患病率有关。该疾病为常见疾病则假阴性结果会 比较多;该疾病比较少见,则假阳性结果会比较多。
每年进行 1 次大便隐血试验或每 5 年乙状 结肠镜检查
三、确定一次筛检所包括的项目
在同一时间、同一受检者用多项筛检方法 来筛检多种疾病,不一定提高筛检工作的 效率
–在老年受试人群中的多项筛检,可能使受检者 的花费用于不必要的检查
–多项筛检产生较多的假阳性结果,使很多受检 者花费更多的经费进行后续检查
70/(70+90)=43.75%
灵敏度70%,特异度90%
阳性 阴性 合计
病例 非病例 合计
70
90
160
30
810 840
100 900 1000
筛检方法3
病例数:1000Х10%=100 非病例数:1000-100=900 真阳性数:100Х90%=90 假阳性数:900-900Х70%=270 阳性预测值:90/(90+270)=25%
例如,考虑某种癌症从发生异常到无法 治愈需要经10年的缓慢过程(即假定这10年 任何时候检出都可得到好的治疗效果),所 采用筛检方法的灵敏度为80%,如果每三年进 行一次筛检。
第一次的检出率为80%; 第二次为剩余的80%:
80%+20%Х80%=80%+16%=96%; 第三次为第二次剩余的80%:
三、确定一次筛检所包括的项目
采用一组独立试验的筛检每1例非患者,至 少一项筛检试验产生1例假阳性结果的概率 ,计算公式为:
• 1-(1-)n
• 为假阳性率,n是所作筛检试验数。
实施筛检试验数与至少有1例假 阳性者概率的相关性
实施筛检试验数*
至少有 1 例假阳性者的概率(%)#
1
5.0
2
9.8
既往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30/85mmHg 者:每 2 年测一次血压 既往血压 130-139/85-89mmHg:每年测一 次 ≥140/90mmHg 并确诊为高血压者:其他 原因就诊者应常规测血压 每 2 年至少测量 1 次身高、体重和腰围 每 3-5 年测定一次血胆固醇
进行 1 次弱视和斜视检查 进行青光眼筛检,具体筛检间隔由临床预 防专业人员决定 定期询问和监测听力 每年进行 1 次牙科检查和保洁 每 1~3 年进行 1 次宫颈脱落细胞涂片检查 每年接受 1 次乳房临床物理检查 每 1~2 年进行 1 次乳腺钼靶摄影检查 在 40 岁前应接受乳房临床物理检查
最低标准——筛检试验方面
筛检方法的不同灵敏度和特异度带来的不良结 果:
假阴性结果 的后果
给受筛检者错误的 安全——筛检试验方面
筛检方法的可接受性:
–筛检方法必须是快速、简便、廉价和安全,以 避免在时间、人力和金钱方面的成本过高,便 于为受检者所接受,同时也不能给受检者带来 任何的伤害。
定期健康检查(period health examination): 按照上述确定疾病筛检项目和筛检频率的原则
,根据求医者的性别和年龄,科学地制定出个性化 疾病筛检方案,形成一个针对特定疾病应间隔多长 时间检查一次的健康维护计划(见第九章)。
五、实施筛检的基本程序
遵循筛检原则:见第六章 做好检查前准备 掌握检查方法 提供健康咨询: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 筛检异常的处理:见第二节 了解并向受检者介绍筛检的不良作用:包括心理和生理上
96%+4%Х20%=96%+3.2%=99.2%
危险度更多的是决定是否要做这项筛检,而不是 筛查的频率
二、确定筛检的频率
确定筛检频率需注意的问题
–首次筛检和以后重复实施筛检频次:
• 首次筛检往往都会发现很理想的效果; • 检查越频繁,发现的假阳性结果越多。
如一项研究对2400名40~69岁女性随访了 10年。结果发现,在此期间女性平均有4次乳 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和5次临床乳腺检查。将 近1/3的人至少1次被判定为假阳性。
本章主要内容
在临床场所如何确定合适的疾病进行筛检 ?
什么疾病应该进行筛检? 如何确定筛检频率? 所有对象是否都要接受同样项目和频度的
检查? 筛检的项目是否越全面越好?
第一节 疾病筛检计划的制定
确定疾病筛检项目时需遵循的最低标准 确定筛检的频率 确定一次筛检所包括的项目 以定期健康检查取代每年全面体格检查 实施筛检的基本程序
结果的截断值,应该清楚如何使筛检结果成为受 检者常用医疗保健场所的医学记录。
最低标准——伦理学方面
遵守尊重个人意愿、有益无害、公正等一般伦理 学原则
受检者“知情” 有益无害原则在筛检实施的标准中有明确体现 个体的预期寿命是否长于无症状患者早期筛检的
获益时间 公正原则要求公平、合理地对待每一个社会成员
预防医学
第十四章 疾病的早期发现 和第二级预防的实施
案例
• 某女,48岁,某国际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硕士研 究生,36岁时离异,有城镇医疗职工保险和商业 保险,曾经罹患甲型病毒性肝炎,父母无慢性病 史,在从事普通工作时喜欢瑜伽,游泳,但近些 年因工作繁忙,运动减少,工作应酬每周五次饮 酒,每次一斤以上红酒,无吸烟史,近年来体检 结果:血压130/88mmHg,BMI=22,低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略高。
阳性预测值与疾病患病率的关系
若使用上述筛检方法1在患病率为1/1000的目标人群中进 行该病的筛检,阳性预测值为多少?
病例数=1000Х1/1000=1 非病例数=1000-1=999 真阳性数:1Х90%=0.9 假阳性数:999-999Х90%=99.9 阳性预测值:0.9/(0.9+99.9)=0.89%
最低标准——筛检试验方面
筛检方法的可接收性:在实施筛检时,应考虑:
–是否需要特殊的设备或特殊的资源(例如:电力、水、 移动运输车、接受筛检人员的运送)?
–该筛检方法能否迅速实施? –人们能同意接受筛检吗? –是否有审美或文化上的障碍? –筛检费用对受筛检者而言是否能够接受? –在实施前应作什么样的宣传来克服这些障碍?
灵敏度90%,特异度70%
病例 非病例 合计
阳性 阴性 合计
90 270 360 10 630 640 100 900 1000
通过上面的实例可以看出,当筛检方法的 灵敏度从90%下降到70%(特异度均为90%) 时,阳性预测值从50%下降到43.75%
而当特异度从90%下降到70%(灵敏度均为 90%)时,阳性预测值从50%下降到25%。
的 掌握各种筛检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并向受检者解释清
楚 注意事项:向受检者简介筛检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异常筛检结果的处理原则
发现异常筛检结果
临床医生在为受检者进行体检或开具有关检查 时,就应告知其这些筛检报告的重要性,并建立相 关的复诊或随访机制。
第二节 异常筛检结果的处理原则
可能需要的进一步检查
最低标准——医疗保健系统方面
对筛检阳性者能实行有效地追踪,以确定是否患 病。
在开展一项特殊疾病的筛检计划前,患病者应该 已经得到有效治疗。
必需治疗筛检和诊断过程发现的疑难病症者。 干预措施应该易于被筛检人群接受。 应该明确定义筛检的目标人群。 应该明确筛检的负责人和用于判断筛检试验阳性
患病率为1%的计算结果
阳性 阴性 合计
病例 8 2 10
非病例 198 792 990
合计 206 794 1000
患病率为1%:假阳性人数为198,假阴性人数为2
最低标准——疾病方面
对所筛检的疾病或状态的预防效果及其副 作用有清楚的认识。
最低标准——疾病方面
清楚所筛检疾病或状态的自然史,所筛检 疾病应有可识别的早期临床症状或体征, 且有足够长的领先时间实施筛检。
阴性 9000 810 9810
合计 100 900 1000
病例数:1000Х10%=100 非病例数:1000-100=900 真阳性数:100Х90%=90 假阳性数:900-900Х90%=90 阳性预测值:90/(90+90)
=50%
筛检方法2
病例数:1000Х10%=100 非病例数:1000-100=900 真阳性数:100Х70%=70 假阳性数:900-900Х90%=90 阳性预测值:
假设使用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80%的某筛 检方法分别在患病率为10%和1%的1000人中开 展筛检,请分别计算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
患病率为10%的计算结果
阳性 阴性 合计
病例 80 20 100
非病例 180 720 900
合计 260 740 1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