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钱柳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青钱柳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青钱柳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青钱柳活性成分及生理功能研究概况董彩军食品科学摘要:青钱柳富含降血糖物质,其活性成分引起国内外的关注。

现对国内外有关青钱柳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综述, 为全面开发利用青钱柳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青钱柳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及保健功能1、青钱柳概况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1.)Iljinskaja.系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胡桃科(Juglandaceae)植物。

青钱柳属高大乔木(10~30m),花期4-5月,果期7-9月。

单数羽状复叶(长约2O cm),小叶7-9枚,革质,上面有盾状腺体,下面网脉明显。

又名青钱李(江西)、山麻柳(四川)、甜茶树(贵州)、一串钱(湖北)等,濒危树种,活化石。

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台湾、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和云南东南部,是福建省山区罕见的速生阔叶树种。

江西省农牧厅、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在开展农业资源调查时,发现在江西某山区生活的农民中,有很多长寿老人,发现他们的饮食有一个共同的规律:经常以一种当地特有的植物叶子泡茶饮用,经庐山植物园专家鉴定,该植物其名称为“青钱柳”[1]。

青钱柳茶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署、降压强心及延年益寿的作用,可有效地用于防治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等疾病,被称之为“降糖神茶”[2]。

许多研究人员对青钱柳茶做生物学、药理、治疗毒性等实验后发现,其含有丰富的天然药用成份,如多糖、黄酮、酚、植物蛋白(小肽) 、皂苷、香豆精、生物碱、甾体、萜类、苷类,有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E、咖啡因等化学成分和一些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多糖类有明显降低血糖效果,特别是对Ⅱ型糖尿病有明显疗效,因此日益受到人们重视[3][4]。

2、青钱柳活性成分及研究进展2.1青钱柳黄酮黄酮类成分在人类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摄人量与癌症及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保肝、扩冠、抗炎、降低血管脆性,解除痉挛,增强心脏收缩,有一定程度的抗菌及抑制肿瘤细胞等作用。

青钱柳组培快速育苗研究进展

青钱柳组培快速育苗研究进展

青钱柳组培快速育苗研究进展赵琴玭,陈建中,胡立涛,韩文文(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浙江湖州313000)青钱柳是一种很有开发潜力的多用途特有珍贵药用树种,集药用、保健、材用和观赏等多种价值于一身。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青钱柳无性繁殖中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青钱柳组培快速繁殖中常见的污染、玻璃化、褐变和生根问题,旨在为建立高效的不受季节和气候条件影响的青钱柳苗木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及青钱柳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青钱柳;无性繁殖;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有4枚宿存花被片及花柱,与铜钱很相似,因此也被称为“摇钱树”,花期4~5月,果期8~10月[3,7,9]。

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有7~9片小叶,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具细齿。

花单性同株,柔荑花序下垂,雄花序2~4枚,集生于上年枝叶腋;雌花序单生当年枝顶。

其果实及果翅全部被有腺体,在基部及宿存花柱上则被有稀疏的短柔毛[10]。

2青钱柳组培快速繁殖无性繁殖不仅能保持母体的遗传特性,还能解决种子休眠等问题,目前主要的无性繁殖方式有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等。

组织培养是目前最有效可行的无性繁殖途径,除了具备繁殖快、不受场地、季节和环境条件限制等诸多优点,还能克服常规无性繁殖速度慢、繁殖率低等缺点[11]。

2.1外植体的选择吴群英等[12]研究表明,春季采集的茎段能够诱导芽的抽生,出芽率可达29.17%;夏、秋两季采集的茎段出芽率和出愈率都比较低,且褐变率都大于50.00%。

另外,鲁萌研究发现,4月的青钱柳茎段腋芽萌芽率为86.70%,萌芽生长状态最好,而5月份萌芽率为66.67%,但整体生长状态不如4月份理想[13],这说明青钱柳外植体的采取最佳时期是春季的4月份。

2.1.1嫩叶和嫩芽。

青钱柳的嫩叶、嫩芽均不能够直接诱导芽的产生,但它们产生愈伤组织的效果较好,出愈率都高于60%,尤其是嫩叶,出愈率可达93.33%[12]。

叶片产生不定芽的主要部位是叶脉切口处和叶柄端切口处,首先外植体切口处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后通过再分化形成不定芽[14]。

青钱柳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概述

青钱柳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概述

青钱柳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概述作者:方利娟黄宇丁文彬黄颖覃淋琳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7年第19期摘要:青钱柳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之一。

该文从对青钱柳外植体的选择、处理以及不同阶段培养基的选择等方面对近几年青钱柳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青钱柳;组织培养;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 S7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9-0026-2Research Advances and Prospects of Tissue Culture Propagation Techniques for Cyclocarya paliurusFang Lijuan et al.(Baise University,Baise 533000,China)Abstract:Cyclocarya paliurus is a Chinese native plant with very high pharmaceutical value and healthcar function.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and processing about the explants,culture media proper to the tissue culture of Cyclocarya paliurus in recent years were summarized.Kay words: Cyclocarya paliurus;Tissue culture;Research progress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又称为山麻柳、山化树等,系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胡桃目胡桃科青钱柳属植物[1]。

果实为坚果,扁球形,中部周围有革质状翅如铜钱,所以得名摇钱树,为我国特有的单种属珍稀树种,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之一,其树叶、树皮、树根均可入药。

青钱柳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青钱柳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f rt s e c l r l nl t a d t e eo h e h i u sp o t g s mai mb y g n s . o i u u t e p a t s n o d v l p t e tc n q e r moi o t e r o e e i s u e n c s
c r u c in.On t a i fd s u sn b u h e e to s o x l n si c u i g r n e e v s,se s g ns, aefn t o he b ss o ic s i g a o tt e s lci n fe p a t n l d n e d rl a e t m e me t a i a y b sa d e cs d e x l r ud n x ie mbr o l y s,c l e me i n l n r wt e u ao sp o e o t e tsu ut r fC.pa i u t da a d p a tg o h r g lt r r p rt h is e c l eo ur u l— ul r ¥,t g t e t h a tp o a a in tc n q e n eae e e r h p o r s n r c n e r r u z o e h rwi t e f s r p g t e h i u s a d r lt d r s a c r g e si e e ty a s we e s mma ie h o rz d. Th rblms c mmo l c u r d i h o re o is u t r u h a o tmi ain,b o i g a d d fiu tr o e po e o n y o c re n t e c u s ftsue c lu e s c s c n a n to r wn n n i c l o — tn r ic se i g we ed s u s d.I wa on e u h tt e r lv n e e e r h a p c swe e t x l r h o tn c a im t sp it d o tt a h e e a tk y r s a c s e t r o e p o e t e r oi g me h n s

珍稀树种青钱柳的开发利用及研究进展

珍稀树种青钱柳的开发利用及研究进展

本文链接:/Conference_7541683.aspx
理和药理功能;青钱柳材质密度比我国传统的枪拖用材一胡桃楸还大,木材纹理直,
结构略细,重量和硬度适中,干燥快,切削容易且切面光滑,适宜做家具、农具、胶 合板及建筑材料等;另外,青钱柳树姿优美,果似铜钱,可以作为优良观赏绿化树种 及造林树种。 青钱柳作为一种有很高开发利用价值的树种己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目前,关 于青钱柳理化成分、保健药用功能等作了不少的研究,并先后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 进展,但国内外尚无大量人工繁殖和栽培青钱柳的成功经验,严重影响了青钱柳的开 发利用和产业化进程。为了加速青钱柳的开发利用进程,必须解决其人工林资源的培 育及新产品开发问题。 2001年南京林业大学开始从事珍稀树种青钱柳的研究,本文在简述青钱柳的地理 分布、形态特征和生长特性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总结了青钱柳种子的休眠原因及其 解除方法、青钱柳的苗木培育技术、青钱柳的造林技术、青钱柳的化学成分、药用及 保健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青钱柳人工林资源培育和青钱柳新产品开发应重 点研究解决的问题和今后青钱柳开发利用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策略。 在青钱柳资源培育上,今后应重点研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不同培育目标 青钱柳优良品种(地理种源、家系)的筛选;第二,青钱柳苗木的快繁技术和无性系 化;第三,不同培育目标青钱柳人工林的定向培育模式;第四,青钱柳次生代谢产物 的离体细胞培养技术。 在青钱柳新产品研发上,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第一,开发新型的甜味剂; 第二,研究和开发新型的保健品和药物。
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
第2分会场
珍稀树种青钱柳的开发利用及研究进展
方升佐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南京210027)
青钱柳[Cylocarya paliurus(Batal.)1]jinskaja]又名摇钱树,系胡桃科 (Juglandaceae)青钱柳属植物,它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亚热带地区的江西、浙江、江 苏、安徽、福建、台湾、湖北、四川、贵州、湖南等省。青钱柳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的 单种属植物,也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之一。据《中国中药志要》记载,其树皮、 树叶具有清热解毒,止痛功能,可用于治疗顽癣,长期以来民间用其叶片做茶。20世 纪80年代以来,一些以青钱柳叶为主要原料的初级保健品上市,经国内一些大专院校 科研机构及医院初步的动物及临床实验,表明这些产品确实具有多种对人体有利的生

青钱柳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青钱柳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青钱柳活性成分及生理功能研究概况之邯郸勺丸创作董彩军食品科学摘要:青钱柳富含降血糖物质,其活性成分引起国内外的关注。

现对国内外有关青钱柳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综述, 为全面开发利用青钱柳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青钱柳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及保健功能1、青钱柳概况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1.)Iljinskaja.系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胡桃科(Juglandaceae)植物。

青钱柳属高大乔木(10~30m),花期4-5月,果期7-9月。

单数羽状复叶(长约2O cm),小叶7-9枚,革质,上面有盾状腺体,下面网脉明显。

又名青钱李(江西)、山麻柳(四川)、甜茶树(贵州)、一串钱(湖北)等,濒危树种,活化石。

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台湾、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和云南东南部,是福建省山区罕见的速生阔叶树种。

江西省农牧厅、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在开展农业资源调查时,发现在江西某山区生活的农民中,有很多长寿老人,发现他们的饮食有一个共同的规律:经常以一种当地特有的植物叶子泡茶饮用,经庐山植物园专家鉴定,该植物其名称为“青钱柳”[1]。

青钱柳茶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署、降压强心及延年益寿的作用,可有效地用于防治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等疾病,被称之为“降糖神茶”[2]。

许多研究人员对青钱柳茶做生物学、药理、治疗毒性等实验后发现,其含有丰富的天然药用成份,如多糖、黄酮、酚、植物蛋白(小肽) 、皂苷、香豆精、生物碱、甾体、萜类、苷类,有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E、咖啡因等化学成分和一些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其中多糖类有明显降低血糖效果,特别是对Ⅱ型糖尿病有明显疗效,因此日益受到人们重视[3][4]。

2、青钱柳活性成分及研究进展黄酮类成分在人类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摄人量与癌症及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保肝、扩冠、抗炎、降低血管脆性,解除痉挛,增强心脏收缩,有一定程度的抗菌及抑制肿瘤细胞等作用。

青钱柳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青钱柳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生物工程青钱柳研究进展摘要:青钱柳系胡桃科青钱柳属,为中国特有的单种属乔木植物,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之一,研究发现其树叶具有许多生物活性。

本文对青钱柳的生物学特性、资源分布、树种培育、有效成分、生物活性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与分析。

关键词:青钱柳;生物学特性;繁殖;有效成分;生物活性;价值;研究进展。

1. 生物学特性与资源分布1.1 生物学特性青钱柳(Cylocaya palirus)又名铜钱树、摇钱树,为胡桃科青钱柳属植物,该属仅有青钱柳一种,是集用材、绿化、茶饮保健、药用治疗于一身的珍稀树种。

其树形象柳树,果实如古铜钱,约10个果实串生在一起,层层叠叠,颜色碧绿,故名“青钱柳”。

叶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7~9 片,革质。

花期3~4月,单性,雌雄同株,雄柔荑花序2~4条成1束集生在短总梗上,雌柔荑花序单独顶生。

果序轴长25~30厘米,果实有革质水平圆盘状翅,顶端有4枚宿存花被片及花柱。

10月果实由青转黄时采摘,去翅混砂贮藏。

冬播或春播,种子外壳坚硬,播种前需用温水浸种2~3天,每斤种子2800粒左右,每亩播种约20斤【1】。

我国从1970年开始对青钱柳进行药用开发研究,结果表明,青钱柳具有明显的降血糖、降血压、减肥、抗肿瘤、抗衰老、抗过敏、清热解暑、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等多种功效,尤其对治疗糖尿病有显著疗效【2】。

青钱柳叶含有丰富的矿质营养素,在水中可溶解10% 以上的元素有钾、镁、锌、锰、硒、镍、铜和锂,能有效地降低血糖和尿糖,可治疗糖尿病。

1.2 生长环境青钱柳树大喜光,幼苗稍耐阴,喜生于温暖、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红壤或黄红壤。

适生于湿度较大的环境,在土壤干旱瘠薄的地方生长不良。

青钱柳根系发达,每年有大量的凋谢物,分解速率高,是良好的肥料树种,与常绿针叶树种混合造林后,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并能充分发挥涵养水源的功能。

青钱柳常与银鹊树、大叶楠、青冈、紫楠、浙江柿、香槐、柳杉等混生,组成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3】。

青钱柳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青钱柳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Ree c Pr g e si t e Ch m i n tt e t nd Ph r a oo i sar h o r s n h e c Co siu n sa a m c lg c al
A t ie f yl ay auu B t1) j saa c v s c craP l rs( aa. n i hj i t oC o i i n
青 钱柳 的研究始 于 2 o世纪 7 年代 , O 但对其理化成分及 保健药用研究始 于 2 o世纪 8 年代 中期 。经过 1 o O多年 的研 究 , 现代 科技 手段 , 利用 已成 功 的将青 钱柳研 制成 保健 茶 , 实现了产业化 。不久前 , 以青钱 柳为 原料 生产 的保健 茶获 得美国食 品与药 品管理 局认 可 , 为我 国第 1 获得美 国 成 个 F A认可的保健茶 。近年来 , 国内一些大专 院校、 D 经 科研机 构初步的动物及 临床试 验 , 明这 些产 品确 实具有 多种 对 表 人 体有 利的生理和药理作用 。本文 对青钱柳 的化学成分 及 药 理作用 , 述如下。 综
s isa n l so u t nd Co c u in T ee ae tiep n s f v n i , tris tr e od , r a i cd, l aod n O o a d i h r r rtr e e ,l o od se d , ep n is og n c a i ak lis a d S n. a s o n t h st e a tvt so y o lc mi bo d lpd—lwe n b o d p e s— lweig,mmu i a ci i fh p gy e c, lo i i h i e o r g, lo r s i o r n i n t i rvn a t —o i a o y— mp o ig, i n xd t n, i ni a t —s n u a d S n. e im O o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生物工程青钱柳研究进展摘要:青钱柳系胡桃科青钱柳属,为中国特有的单种属乔木植物,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之一,研究发现其树叶具有许多生物活性。

本文对青钱柳的生物学特性、资源分布、树种培育、有效成分、生物活性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与分析。

关键词:青钱柳;生物学特性;繁殖;有效成分;生物活性;价值;研究进展。

1. 生物学特性与资源分布1.1 生物学特性青钱柳(Cylocaya palirus)又名铜钱树、摇钱树,为胡桃科青钱柳属植物,该属仅有青钱柳一种,是集用材、绿化、茶饮保健、药用治疗于一身的珍稀树种。

其树形象柳树,果实如古铜钱,约10个果实串生在一起,层层叠叠,颜色碧绿,故名“青钱柳”。

叶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7~9 片,革质。

花期3~4月,单性,雌雄同株,雄柔荑花序2~4条成1束集生在短总梗上,雌柔荑花序单独顶生。

果序轴长25~30厘米,果实有革质水平圆盘状翅,顶端有4枚宿存花被片及花柱。

10月果实由青转黄时采摘,去翅混砂贮藏。

冬播或春播,种子外壳坚硬,播种前需用温水浸种2~3天,每斤种子2800粒左右,每亩播种约20斤【1】。

我国从1970年开始对青钱柳进行药用开发研究,结果表明,青钱柳具有明显的降血糖、降血压、减肥、抗肿瘤、抗衰老、抗过敏、清热解暑、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等多种功效,尤其对治疗糖尿病有显著疗效【2】。

青钱柳叶含有丰富的矿质营养素,在水中可溶解10% 以上的元素有钾、镁、锌、锰、硒、镍、铜和锂,能有效地降低血糖和尿糖,可治疗糖尿病。

1.2 生长环境青钱柳树大喜光,幼苗稍耐阴,喜生于温暖、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红壤或黄红壤。

适生于湿度较大的环境,在土壤干旱瘠薄的地方生长不良。

青钱柳根系发达,每年有大量的凋谢物,分解速率高,是良好的肥料树种,与常绿针叶树种混合造林后,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并能充分发挥涵养水源的功能。

青钱柳常与银鹊树、大叶楠、青冈、紫楠、浙江柿、香槐、柳杉等混生,组成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3】。

1.3 资源分布青钱柳产于长江以南,分布范围很广,南至华南,东达台湾,西至西南,多生于海拔420~2500m的山区、溪谷、林缘、林内或石灰岩山地,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台湾、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和云南等地,常集中分布在海拔400~800m 的山地阔叶林中。

2.青钱柳繁殖技术青钱柳是我国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之一,具有很高的开发应用价值。

但是,现有的青钱柳资源主要是天然林,不仅数量少,而且多零星分布于深山老林和一些自然保护区中。

目前,国内外尚无大量人工繁殖和栽培青钱柳的成功经验,影响了青钱柳的开发利用和产业化进程。

青钱柳资源的人工培育问题十分重要,对青钱柳繁殖技术研究的探索主要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2.1 有性繁殖青钱柳的繁殖以有性繁殖为主。

10月果实由青转黄时采摘,去种翅后混沙贮藏,冬播或春播均可。

青钱柳种子具有深休眠的特性,一般播种后需隔年甚至2年才能萌发,自然发芽率低,仅为0.1%~0.2%【4】,天然状态下,这一生殖障碍可能是导致青钱柳致濒的主要原因。

但人工处理可以大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并打破深休眠,提早发芽。

史晓华等【5】研究指出:青钱柳种子坚硬外壳是导致其强迫休眠的主要原因,它既束缚了种胚,又影响了透气性,但仍具有透水性;其次,种子还存在着生理休眠。

杨万霞认为青钱柳种子属于综合性深休眠类型,种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胚与外界的水气交换;同时,种皮内积累了大量的抑制物质,使幼胚进入深度休眠状态【6】。

因此,在有性繁殖方面,种子发芽技术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尚旭岚等【7】采用离体胚培养技术使种子很快萌发并在短期内迅速成苗,这种无菌苗经炼苗移栽1个月后均能成活,大大缩短了发芽时间。

近几年来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人们除了对种子进行湿沙埋藏与温水浸泡【8】等催芽外,还对种子采用低温层积、酸蚀和赤霉素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缩短育苗周期【9】。

史晓华、方升佐等【10】利用酸蚀种子,湿沙层积一冬,萌发温度25℃,发芽率达到87.15 %。

宋祖祥等采用赤霉素处理种子,不仅能提高种子出苗率,还能有效缩短育苗周期。

2.2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由于它能保持繁殖母体的遗传性,可以克服某些树种因种子休眠等问题而带来的一系列困难,所以长期以来一直被广泛采用【11】。

由于青钱柳种子发育差,自然更新能力弱,且大多呈零星分布,利用无性繁殖技术扩大其种群数量就显得格外重要。

迄今为止,有关青钱柳无性繁殖方面的研究主要有扦插、组织培养和离体胚的培养。

①扦插。

青钱柳属难生根树种。

宋祖祥自1993年开始对青钱柳的扦插繁育进行了大量的试验,但扦插成活率近于零;夏小华【12】等采用ABT生根粉处理,扦插成活率仅为2%,用QI生根粉处理,扦插成活率为16%,用QInc生根粉处理的扦插成活率最高,可达到41%。

郭春兰等【13】用SJcl处理插穗,生根率达到了45.6%。

对生产应用而言,这种扦插成活率还是偏低。

须继续加强生根调节剂种类、浓度、配比、母树年龄、枝条发育程度及外界环境条件等影响因子的系统研究,优化出提高扦插成活率的配套措施。

②组织培养。

胡冬南【14】等以青钱柳一年生枝条的茎段为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但其进一步研究的效果不理想。

基本培养基种类是影响青钱柳离体胚萌发和成苗最关键的因素,在萌发和成苗两个阶段都以WPM为适宜基本培养基。

此外,嫁接是植物繁殖的重要方法之一,能保持植物的优良品种特性,增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 有效成分研究青钱柳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

目前,对青钱柳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钱柳的黄酮类化合物、多糖、三萜、酚酸、无机元素和氨基酸等方面。

3.1 黄酮类化合物谢明勇等【15】采用溶剂萃取及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确定从青钱柳中分离得到山奈酚、槲皮素和异槲皮苷3个黄酮单体化合物,并用反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含量进行了测定,分别测得其在甲醇和水提取物中的含量为:山奈酚0.0387%,0.0337%;槲皮素0.0615%,0.0603%;异槲皮苷0.543%,0.464%。

李俊等【16】对75%乙醇提取物的丙酮萃取部分进行分离,得到4个黄酮类化合物,经鉴定为:槲皮素(I),山柰酚(II),山奈酚-7-0-α-L-鼠李糖(III),山奈酚-4-甲醚-7-0-β-D-甘露糖(IV)。

张晓【17】等从青钱柳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O-β-D-吡喃葡萄醛酸苷。

舒任庚【18】等从青钱柳正丁醇部位得到3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3-氧-α-L-鼠李糖苷、3-氧咖啡酰基奎宁酸丁酯。

谢明勇【19】在对青钱柳中黄酮苷含量进行了测定后,同茶叶中的黄酮苷化合物含量相比较,发现青钱柳中的含量高于茶叶。

3.2 无机元素李磊等【20】对青钱柳叶中无机元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青钱柳中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钾、钙、镁、磷等常量元素,而且还含有对人体保健有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锰、铁、铜、铬、锌、硒、钒、锗等。

其中钾、钙、镁质量分数高于3000μg/g ,锰、铁的质量分数在100~l000μg/g之间,锌、铜、钠、镍的质量分数为10~100μg/g,尤其是锌的质量分数(67.8μg/g)比较高。

铬、硒、钒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180μg/g ,0.68μg/g和5.66μg/g。

该研究还发现,与普通植物相比,与糖代谢和胰岛素作用密切相关的元素镍、铬、钒、硒的质量分数较高,其中铬、镍、钒的质量分数大约为茶叶的10倍,而硒的含量还略高于紫阳富硒茶中硒的平均质量分数(0.16μg/g)。

在青钱柳所具备的降血糖、降血压和降血脂等功能方面,上述元素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21】。

3.3 多糖李磊【22】等采用超声波萃取,从青钱柳中提取到一种多糖复合物,经动物实验证明该多糖复合物为降血糖的有效成分。

谢建华等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青钱柳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

谢建华【23】等采用蒽酮硫酸法,用精制青钱柳多糖测得青钱柳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测得江西修水青钱柳中多糖质量分数为4.39 %。

陈木森【24】等对不同采集期的青钱柳叶中多糖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青钱柳叶在5~8月的多糖质量分数为2.19 %。

舒任庚【25】对青钱柳嫩叶中多糖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得率为0.653 %。

目前认为对于多糖的测定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于原料差异以及测定方法的不同,导致测定结果相差很大。

3.4 三萜类1992年,杨大坚等【26】首次从青钱柳中分离得到甜茶树甙A(Cyclocarioside A)。

1995 年,舒任庚等【27】从青钱柳叶提取物亲脂性部分分离出青钱柳甙I(Cyclocarioside I)、青钱柳甙Ⅱ(Cyclocarioside Ⅱ)、青钱柳甙Ⅲ(Cyclocarioside Ⅲ)。

这些化合物均为达玛烷型三萜皂甙,都是首次从自然界得到,为胡桃科独有。

其中青钱柳甙Ⅱ和青钱柳甙Ⅲ中的C32C4碳链断裂与一般的达玛烷型四环三萜不同,而形成半达玛烷型四环三萜。

钟瑞建【28】等从青钱柳叶中分出了4个五环三萜成分,分别为2a-羟基熊果酸,青钱柳酸B(Cyclocaric acid B)、Ar-junolic acid和青钱柳酸A(Cyclocaric acid A)。

其中Arjunolic acid、青钱柳酸A、青钱柳酸B为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类化合物,2a2羟基熊果酸为乌斯烷型(或称a2香树脂)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2005年,舒任庚等【29】对青钱柳的低极性部位进行了研究,从中得到3个三萜类成分,经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为齐墩果酸、乌苏酸和epikatonic酸,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3.5 酚酸类舒任庚等利用柱色谱等方法从其嫩叶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酚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原儿茶酸、香草酸、反式对羟基桂皮酸、岩白菜内酯、3-O-(E-4-coumaroyl)-quinic acid和5′- O-(E-4-coumaroyl)quinic acid ,除香草酸外其余均是首次从青钱柳属植物分离得到。

李俊等【30】等利用柱层析、硅胶薄层层析和Sep hadex L H220柱层析从青钱柳叶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物氯仿萃取部分中分离出α-乳香酸、β-乳香酸和4-羟基-3-甲基苯甲酸。

此外,从青钱柳中鉴定出的酚类成分还有没食子酸、儿茶素和苯甲酸【31】。

3.6 蛋白质与氨基酸青钱柳干叶含蛋白质17.7%,基酸种类齐全(1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中,除色氨酸没有检出,蛋氨酸质量分数(0.073%)较少外,其它6种必需氨基酸都比较丰富。

3.7 稀土元素青钱柳中含有所研究的l5种稀土元素。

La、Ce、Y、Pr、Nd、Gd、Sm、Dy等8种元素含量相对较高,占稀土元素总量的9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