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 一等奖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12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等奖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12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暴、喵”等6个生字,会写“准、备”等13个生字,会写“变成、门板”等14个词语。
2.能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知道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里的一些线索,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进行预测,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重难点)3.懂得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难点)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暴、哦”等7个生字,会写“准、备”等13个生字,会写“变成、门板”等14个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与课文内容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初步理解并做出预测。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老屋的图片,师生描述交流,引出“预测”。
导语:同学们,你们见过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屋吗?看,这是一座没有人居住的、年久失修的老房子,你们觉得这座老房子接下来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被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会更破,会塌掉;有人会来修好它,变成一座有人居住的新房子……)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呀!大家通过认真观察图片得出的一些线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对未来会发生的事情做出了大胆的猜想和推测。
这就是“预测”。
刚刚听同学们说,这座老房子要是没有人来修,没有人居住,总有一天会塌掉的。
可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名字叫作“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故事课堂。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明确“倒”在这里读第三声,还有“dào”的读音,如“倒车”。
3.读了课题,你们的头脑中产生了哪些疑问?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学生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出示朗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教师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识字方法:“漂”是多音字,可以运用组词造句的方法进行音义辨别;“壁、晒”等字,可以借助猜谜语的方法识记;学习“准、备”等字,可以利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饱”可以结合偏旁表义的办法进行记忆;“喵、叽”等字,可以利用加一加或者拟声词归类的方法进行识记。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一、学情分析在进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课文的教学之前,对学生的学情进行细致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故事性内容充满好奇,喜欢通过故事情节来理解深层含义。
然而,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来维持学习兴趣。
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初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角色的情感,但对于复杂情节的深入分析和语言的深层次理解仍需引导。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喜欢参与互动和表演,适宜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综合语文素养。
同时,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的情节发展和主要角色的特点。
3. 学会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情境创设和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提高合作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进行故事续编或角色扮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故事,让学生感受老屋的善良与乐于助人的品质。
2.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3.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相互帮助和关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
3. 通过故事,理解老屋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老屋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进行故事续编或角色扮演。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引入主题(1)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老屋吗?你们见过老屋吗?"①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老屋的印象和感受。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一等奖《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2篇(一)教学设计:《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目标:通过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首诗,培养学生对家园的热爱、家庭观念和珍惜家庭的意识。
一、导入环节:1. 班会演讲:邀请一名学生向全班分享自己对家的感受,或者请学生讲述一个有关家园的故事。
2. 观看视频:播放与家有关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思考和谈论他们对家的想法和感受。
二、学习内容:1. 背诵《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首诗。
2. 分析诗歌内容:a. 学生小组合作,将诗歌分段细读,讨论每一段诗句的含义。
b. 学生回答以下问题: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诗中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2篇(二)评课稿:《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部扣人心弦的电影,该片以老屋为背景,展现了乡下老百姓对家园的眷恋和坚守。
导演通过生动细腻的镜头语言,真实刻画了乡村生活和抗争的形象,同时也引发了观众对于乡土文化和家庭情感的思考。
首先,影片以老屋为主线,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古朴的乡村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老屋是人们生活的根基,象征着家庭的温暖和乡村的记忆。
导演通过舒缓慢节奏的镜头,将老屋的历史和痕迹展现在观众面前,唤醒了乡村生活的种种美好回忆。
其次,影片通过家庭情感的描绘,让观众感受到乡村人民对家园的热爱和守护。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对老夫妻,他们在老屋中生活了一辈子,经历了风风雨雨。
无论是面对重重的困难,还是面对生活的诸多艰辛,他们都坚守在自己的家园中,不愿轻易放弃。
这种对家的执着和守护精神,让观众为之动容,也让人们对乡土情感产生共鸣。
此外,在影片中还展现了乡土文化的魅力。
导演通过乡村人民的生活场景和日常举止,展示了乡土文化独特的魅力。
从闲暇的钓鱼、下棋,到一起放风筝、合作建造,这些本土的生活细节都让观众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平和与宁静。
同时,影片也告诉观众,乡土文化不应该因为现代化的冲击而被侵蚀,而是应该被传承和发扬光大。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偶、遇"等12个生字,会写“准备、暴、壁”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糟糕、加布、故意、牢固、肯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想象,体会老屋善良、宽厚的品质。
3、抓“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预测出后面一课《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的情节发展,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想象,体会老屋善良、宽厚的品质。
【教学难点】抓“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预测出后面一课《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的情节发展,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老屋图片)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老屋)。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板书课题)2、师:你们见过快要倒塌的房子吗?感觉它是什么样子的?生:破旧的房子。
生:快要倒塌的房子很脏。
生:快要倒塌的房子不能住人。
师:是啊!这座老屋已经很久很久没人住了,它破旧不堪,摇摇欲坠,(出示句子“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
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
”)谁来读读这两句话?找同学来读。
生读。
齐读。
3、师:这么破旧、即将倒塌的老屋却总也倒不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到课文里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66页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开始吧!2、师:(出示课件生字)看看这些字娃娃你们都认识吗?自己小声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去掉拼音还会读吗?咱们来开火车读一读。
3、师:同学们真棒!那把这些字放到句子中你们还认识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4、师: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生答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老屋总也倒不了,最后被一个小蜘蛛的故事感动了。
板书:小蜘蛛5、师:这篇课文是围绕哪一自然段写的?生答这篇课文是围绕第7自然段写的。
三年级语文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精选5篇)三年级语文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会认“暴”等8个生字,会写“洞”等13个生字,正确听读并书写“变成”等13个词语。
2、提取文章主要信息。
能根据题目、插图和文章内容的一些线索预测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3、感受阅读中“预测”这个方法带来的快乐。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课件;预习单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暴”等8个生字,正确书写“暴”“准”等4个生字。
2、知道老屋帮助了哪些小动物,从第一个故事中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3、感受阅读中“预测”这个方法带来的快乐。
学习过程:一、听音频故事,初识预测1、今天,龚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仔细听,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2、播放《兔子的名片》第一部分3、说曹操,曹操到!兔子用狼做挡箭牌,没想到狼向它走过来了,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大胆的猜一猜!小结:像这样,对故事情节和结局进行大胆的猜测,这在阅读中叫做“预测”,(板书:预测)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我们一起来学习。
4、揭题:这节课,我们就要用上预测这种方法,走进一个温暖的童话故事:《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5、板书课题。
一起来读一读。
看见这个题目,你心中有什么疑问吗?预设:为什么老屋总也倒不了?/老屋总也倒不了,是被施了什么魔法吗?/这是一座有故事的老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轻轻打开书本,翻到第46页。
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一找,老屋帮助了哪些小动物?2、出示词语,小老师带读。
重点学习“凑”,这个字的读音需要特别注意,生读。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3

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2.初步学习预测的基本方法,能够顺着故事情节去推测,体验预测成功的成就感。
尝试预测老屋最终是否会倒下,与作家本人的结尾进行比较,体验预测之外的惊喜。
3.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运用已知的知识和生活体验表达出对老屋善良、有爱心的美好品质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老屋无私奉献的仁爱之心。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用自己的爱、同情和善良的心。
为这个世界增添温暖,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
本课的难点是掌握预测的基本方法,知道预测可以根据题目、插图、故事内容线索进行预测。
培养阅读兴趣,体会阅读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绘本猜测,激发兴趣(3分钟)1.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边听边猜猜,故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读绘本故事:谷希)2.一天早晨,谷希的红雨靴忽然不见了。
红雨靴去哪了?谷希能不能找到红雨靴呢?(生答在草地上—你是根据故事的内容来猜测的;生答在玩骑马游戏时丢了—你是根据故事的插图来猜测的)3.你们真是小预言家啊!想不想知道靴子到底在哪呢?最后,谷希惊奇地发现,靴子居然在走,却穿在了别人的脚上。
同学们,阅读其实就是一种心理猜谜游戏,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猜测的过程。
这节课我们一起边预测边学习童话故事。
(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设计绘本导入的目的就是针对学生缺少对预测性的故事的感知,创设情境,在绘本图面的直观感受下,将学生带入故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初步感知预测性故事,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
(二)认识批注,课题预测(3分钟)1.这篇课文与之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吗?(课文旁边有许多小字)2.认识批注:这些小字叫批注,这是一位小读者第一次读到这篇课文的时候,边读边进行预测,然后把自己想到的,以批注的形式写在课文的旁边。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精选6篇)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精选6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暴、凑”等8个生字,会写“洞、准”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准备”“墙壁”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句子,感受老屋美好的精神品质。
3、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1、通过感情朗读,体会老屋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2、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尝试续编故事。
【教学难点】学习预测故事,续编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暴、凑”等8个生字,会写“洞、准”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准备”“墙壁”等词语。
2、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句子,积累语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1)图片——摇摇欲坠的老屋。
2、学生认真观察图片,互相交流这是一座的老屋。
3、教师小结,导入课题。
(课件出示2)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全文,认识生字1、初读课文。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3)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②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1)(课件出示4)生字,读生字。
dònɡzhǔnbèibàoqiángbìèzhīzhūpiāozhuànɡbǎo洞准备暴墙壁饿蜘蛛漂撞饱shài晒自己练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准、蜘、蛛、撞、晒”,后鼻音“洞、墙”等。
(2)(课件出示5)词语,读词语。
暴风雨往前凑喵喵孵小鸡叽叽好饿偶尔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
注意读准:平舌音“凑”,三拼音节“喵”。
(开火车读,齐读)3、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桌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感动,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优秀[12篇]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优秀[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14248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6.png)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优秀[12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1谈话导入1、同学们,有这样一些老屋(出示老屋图片)它们有很久很久的历史,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了,看!它们的窗户和门板都已经破旧了,连墙壁都已经要倒塌了你觉得我们还需要这样的老屋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座《总也不倒的老屋》板书,生读题目(指导多音字“倒”)2、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呢?老师觉得老屋总有一天会倒的,所以推测这个总也不倒的老屋一定是被施了魔法吧!看看,起一个新奇有趣的题目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借鉴。
二、学习字词,指导写1、本篇课文我们没有预习,要想读好、读懂课文,一定要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出示词语:暴风雨往前凑喵喵孵蛋叽叽饥饿偶尔自由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3、指导象声词。
这组词语中有两个词语有着共同点,你发现了吗?“喵喵”“叽叽”都有口字旁,都表示小动物的叫声,我们把这样的词叫做象声词,它是模拟自然界声音的一种词语,像这样的词还有很多一起读一读。
老师读前面你们读象声词。
小鸟喳喳喳,鸽子咕咕咕,小鸭嘎嘎嘎,小羊咩咩咩。
4、指导区分理解“偶尔”“偶然”。
词语你会读了,那词语的意思你都能理解吗?“偶尔”是什么意思呢?是指:有的时候。
例如:他经常写小说,偶尔也写诗。
就是有时候也写诗的意思。
有个词和它很像,“偶然”又是什么意思呢?表示:突然、不是经常的;意想不到的意思。
谁来造个句?一次偶然中,他认识了大明星小明。
你能给句子选出合适的词语吗?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也可以把词语的意思带进去读一读看看哪个更合适?1、小红( )去学校玩。
2、小明( )间,知道小丽是小英的姐姐。
三、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感受老屋1、自由读。
2、指名读。
谁来介绍一下老屋?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你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老屋?3、指名回答。
时间久、破破烂烂,没有人住,你能把这样的老屋读出来吗?4、如果你就是这样破烂孤独的老屋你的心情怎样呢?觉得自己很可怜、很忧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认识8个生字。
会写13个字。
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屋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新课。
1.读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倒”,注意“倒”与“到”
的区别。
2.观察课本插图,认识“老屋”。
二、学习会认字,掌握读音。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
②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③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
(2)检查读书情况:
①课件出示生字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②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提示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发现读错或读得欠通顺的句子,评议时提出来。
(3)学生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主再读课文。
教师提出自主阅读要求: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可以用笔在课文上画画写写。
下节课我们来讨论交流。
3.指导写字:
(1)屏显要求会写的13个字,先读读,再组词。
(2)请学生做小老师,指导写字:
这13个生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请你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板演给大家看,
再谈谈写好这个字的经验。
(3)学生写字写词:先把生字写两遍,再把生字表中列出的本课生字的词语抄写一遍。
三、品读课文,感知故事。
(一)研读第一自然段,看能了解到什么。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解释“窟窿”(你读懂了“窟窿”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吗?“黑窟窿”是怎么回事?)
3.从第一自然段,你了解到这是一座什么样的老屋?(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
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
)
(二)研读二到五自然段,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课文二到五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小猫请求进入老屋躲避暴风雨,安心睡觉。
老屋答应小猫再站一个晚上。
)
3.从这部分你体会到什么?(老屋对小猫的关爱。
)
(三)研读六到九自然段,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课文六到九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老母鸡请求进入老屋孵小鸡。
老屋答应老母鸡,再站二十一天。
)
3.从这部分你体会到什么?(老屋对老母鸡的关爱。
)
(四)研读十到十六自然段,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课文十到十六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小蜘蛛请求老屋:“请再站一会儿吧,我肚子好饿好饿,外面的树被砍光了,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
”老屋答应蜘蛛,再站一会儿。
)
3.从这部分你体会到什么?(老屋对蜘蛛的关爱。
)
(五)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感情。
1.老屋满足了蜘蛛的愿望以后应该倒下了吧?(学生自由发言。
)
2.指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
)
3.从这部分你体会到什么?(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读了课文,你了解到这是一座什么样的老屋?(提示用上善良、仁爱、同情、体贴)来说一说。
所有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都源自于一个字,那就是?“爱”。
2.感情朗读:学生自由组合,分工进行分角色朗读。
3.教师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4.结束语: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是一座善良之屋、仁爱之屋、同情之屋、体贴之屋。
让我们向老屋那样伸出双手,奉献爱心,这世界将会更加美好!。